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定向相干性(PDC)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脑网络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春方 孙长城 +8 位作者 张希 王勇军 綦宏志 何峰 赵欣 张颖 万柏坤 杜金刚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91,共7页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网络异常。采集PSD患者及其对照组(卒中后无抑郁症(PSND)患者及健康人(CONT))各10例16导联静息态脑电信号进行偏定向相干性(PDC)分析,利用单尾单样本t检验构建这3类人群的平均脑网络图,并对所得脑网络进...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脑网络异常。采集PSD患者及其对照组(卒中后无抑郁症(PSND)患者及健康人(CONT))各10例16导联静息态脑电信号进行偏定向相干性(PDC)分析,利用单尾单样本t检验构建这3类人群的平均脑网络图,并对所得脑网络进行基于图论的拓扑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统计学检验(P<0.05),当PDC阈值取0.2时,三类人群平均脑网络节点度、平均集群系数及中介中心度参数差异最明显。具体表现为脑卒中患者相对健康人出现了优势半球(左半球)信息流入的减弱,PSD患者相对PSND患者在与"情绪"相关的左额叶及左颞叶信息流出减弱。PSD患者相对CONT及PSND人群平均集群系数分别下降2.4%及1.8%,脑网络集团化程度减弱;网络核心节点个数分别增大2.2倍及1.6倍,且核心节点有所转移,枢纽节点核心地位下降。受脑卒中和抑郁情绪的影响,PSD患者的脑网络发生了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 脑电(EEG) 偏定向相干性(pdc)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D-rTVgPDC的皮层肌肉耦合分析
2
作者 张敏 佘青山 +2 位作者 张波涛 吴秋轩 范影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7-334,共8页
本文将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与鲁棒时变广义偏定向相干性(rTV-gPDC)引入皮层肌肉耦合分析中,探索脑肌电之间线性和非线性耦合关系。首先同步采集8名健康志愿者在静态握力(5 kg、10 kg、20 kg)下的三通道脑电(EEG)和肌电(EMG)信号,接... 本文将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与鲁棒时变广义偏定向相干性(rTV-gPDC)引入皮层肌肉耦合分析中,探索脑肌电之间线性和非线性耦合关系。首先同步采集8名健康志愿者在静态握力(5 kg、10 kg、20 kg)下的三通道脑电(EEG)和肌电(EMG)信号,接着采用MEMD对信号进行时-频尺度化,最后同时计算不同耦合方向(EEG→EMG和EMG→EEG)上的rTV-gPDC线性和非线性值。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握力输出时,皮层肌肉耦合主要反映在beta和gamma频段,其中EEG→EMG方向的耦合强度略高于EMG→EEG方向的耦合强度,且随着左右手握力增加,EEG→EMG和EMG→EEG方向的耦合强度同时增加。此外脑肌电耦合中同时存在线性和非线性因果关系。本文方法能够定量刻画不同握力下三个脑肌电通道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交互影响,可为研究运动功能障碍及康复评价提供有效的生理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肌电信号 皮层肌肉功能耦合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 鲁棒时变广义偏定向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图的孤独谱系障碍儿童的偏定向相干脑网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江军 王晓璐 +5 位作者 匡光涛 阮媛媛 梁菊芳 陈小红 林俊 邵剑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行为发育特点与脑网络异常连接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幼儿时期起病的ASD患者及对照组健康发育儿童的静息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利用偏定向相干方法(partial dir... 目的探讨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行为发育特点与脑网络异常连接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幼儿时期起病的ASD患者及对照组健康发育儿童的静息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利用偏定向相干方法(partial directed coherence,PDC)建立脑网络,对不同组儿童的网络连接异同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D儿童网络连接强度减小,在中等长度连接处显著减少;在阈值0.15的二值化网络中,ASD儿童网络全局效率下降,集群系数及局部效率在右侧大脑半球的下降较左侧突出,出度在中央运动区未出现偏侧性、在颞顶区明显减少。结论这些网络连接异常可以解释ASD儿童的行为发育特点,有希望应用于对ASD儿童的脑功能受损程度的客观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脑电图 脑网络 偏定向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算任务中与自主神经有关的头皮脑电活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晓琳 张建保 王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通过部分直接相干性(PDC)对心算任务中脑区间信息流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了与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有关的前后脑区的功能耦合.实验对象为43名健康男性自愿者,通过心率变异性的功率谱分析进行评价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实验显示,心算任务中的... 通过部分直接相干性(PDC)对心算任务中脑区间信息流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了与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有关的前后脑区的功能耦合.实验对象为43名健康男性自愿者,通过心率变异性的功率谱分析进行评价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实验显示,心算任务中的心率明显加快(P<0.01),交感活动显著增加而副交感活动显著降低(P<0.01).同时,alpha频段的小波包能量显著降低,beta频段的小波包能量显著增加(P<0.01),前后脑区信息流从顶到额方向转变为额到顶方向,并且信息流强度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自主神经活动对心率调节的增强与头皮神经元额到顶区耦合程度的增加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心算应激任务引起了脑皮层中央前区向后区信息流的增强,进而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快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耦合 部分直接相干性 心算任务 心脏 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nger因果图方法的物价水平国际间传递分析
5
作者 蔡风景 李元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前,对Granger因果关系的研究大多数采用两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法,由于忽视其它重要变量的影响,常会导致虚假因果关系的出现。鉴此,采用Granger因果图模型方法分析中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间的物价传递,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在物价... 目前,对Granger因果关系的研究大多数采用两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法,由于忽视其它重要变量的影响,常会导致虚假因果关系的出现。鉴此,采用Granger因果图模型方法分析中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间的物价传递,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在物价传递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物价国际间传递存在一定的区域效应;除和中国香港地区存在即期因果关系外,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物价水平基本无显著影响,中国既无输出通货膨胀也无输出通货紧缩。同时,样本期内中国物价水平呈现明显的外部"输入性"特征。因此,中国政府应采取措施应对国际的物价冲击,同时防范物价输入性引发的风险,以实现中国物价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胀Granger因果图 部分定向相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与N-Back诱发脑力疲劳相关的特异性脑电网络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孟桂芳 许敏鹏 +3 位作者 张春翠 何峰 綦宏志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9,共7页
探究脑力疲劳引起的静息态脑电网络结构的改变,以及体力疲劳的引入对脑力疲劳相关脑电网络的影响。分别以2-back实验和功率自行车诱发脑力、体力疲劳,采集10名被试脑力疲劳前后以及体脑疲劳前后4种状态下20个导联的静息脑电信号(EEG),... 探究脑力疲劳引起的静息态脑电网络结构的改变,以及体力疲劳的引入对脑力疲劳相关脑电网络的影响。分别以2-back实验和功率自行车诱发脑力、体力疲劳,采集10名被试脑力疲劳前后以及体脑疲劳前后4种状态下20个导联的静息脑电信号(EEG),进行偏定向相干因果性分析。对被试的脑电网络连接逐个进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选择PDC值显著性大于阈值的连接赋为1,构建出二值化脑电网络。通过对疲劳前后脑电网络的比较与拆分计算,提取出一个N-back实验下与脑力疲劳相关的特异性脑电网络结构,该网络以额区的FP2导联为中枢节点,呈现出由全脑所有导联指向FP2的规律。在脑力疲劳和体脑疲劳两种疲劳状态下,该网络的连接形式基本保持一致,连接系数分别是4.060 3和4.142 1,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所以是一种相对独立、稳定并与脑力疲劳密切相关的功能网络。该方法和结果有望为研究脑力疲劳和探索体脑疲劳交互影响机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网络结构 脑力疲劳 体脑疲劳 静息态 偏定向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部分定向相干脑网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骏 闫拓 +1 位作者 薛青 李颖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0-396,共7页
近年的研究表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认知加工呈现脑连通性缺失特征,但各脑区间如何影响,因果特性不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MCI患者在认知任务下的有向脑网络特征。采集了30位老人在信息冲突颜色认知作业下的头皮脑电,包括21位正... 近年的研究表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认知加工呈现脑连通性缺失特征,但各脑区间如何影响,因果特性不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MCI患者在认知任务下的有向脑网络特征。采集了30位老人在信息冲突颜色认知作业下的头皮脑电,包括21位正常人和9位MCI患者。选取刺激呈现后的脑电计算其部分定向相干值,依此构建脑网络,并着重分析了不同脑区的入度差异。研究发现:在beta段,MCI患者右前额区信息流入缺失,左中央区的信息流入异常增强;在患者组和正常组中前脑区的入度要远高于后脑区;正常人在匹配和不匹配刺激下右脑区的入度要高于左脑区;但是在患者组中左右脑区的入度却没有明显差别。在特定阈值下:正常人在匹配刺激下左脑区(阈值0.14)的入度要低于MCI患者(F=3.780,P=0.040);正常人在不匹配刺激下左脑区(阈值0.26)的入度要低于MCI患者(F=3.280,P=0.040);正常人在匹配刺激下右脑区(阈值0.18)的入度要高于MCI患者(F=3.941,P=0.021)。文章从入度为脑网络特征验证了MCI患者在颜色认知任务下右脑的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部分定向相干 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基于偏定向相干因效脑网络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金荣杭 罗志增 史红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5-392,共8页
利用脑网络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功能机制和脑皮层状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偏定向相干因果分析方法,构建被试在不同tDCS刺激实验范式下进行运动想象的因效性脑网络。以因效性脑网络的功能脑区通道信息流入、流出率... 利用脑网络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功能机制和脑皮层状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偏定向相干因果分析方法,构建被试在不同tDCS刺激实验范式下进行运动想象的因效性脑网络。以因效性脑网络的功能脑区通道信息流入、流出率为局部特征,平均聚类系数、全局效率为全局特征,分析研究tDCS对运动想象脑网络特征的影响。16名健康被试均为右利手。结果显示,被试执行左手运动想象下,伪刺激和阳极刺激C4后的C4通道信息流出率、流入率、平均聚类系数和全局效率分别为0.142±0.014、0.193±0.013、0.585±0.046、0.347±0.031和0.223±0.025、0.258±0.023、0.817±0.021、0.491±0.09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DCS阴极刺激C4后的C4通道信息流出率、平均聚类系数和全局效率分别为0.109±0.009、0.356±0.037和0.252±0.024,与伪刺激相比差异显著(P<0.05),C4通道信息流入率为0.184±0.008,与伪刺激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阳极tDCS有效激活该脑区皮层的活跃性,使脑区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增加脑网络的聚集程度,提高脑网络的连通性;阴极tDCS刺激则会抑制脑区皮层的活跃性,降低了脑区信息的流出,减少脑网络的聚集程度,降低脑网络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想象 偏定向相干 因效性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