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Logarithmic Model of Relationships
1
作者 Peng, Qinge Cao, Shuyou +1 位作者 Liu, Xingnian Hang, Er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1-74,共4页
The logarithmic mode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tors.It often gives goo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Yet,in the process of model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we find out that this“g... The logarithmic mode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tors.It often gives goo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Yet,in the process of model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we find out that this“good”model cannot guarantee good result.In this paper we make an inquiry into the intrinsic reasons.It is shown that the logarithmic model has the property of enlarging or reducing model errors,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logarithmic model a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tatistical model logarithmic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活度法测定包衣种子含水量
2
作者 潘佳 刘亚洁 胡小文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48,共7页
种子含水量是种子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其准确、快速地测定对种子质量定级尤为重要。为提高种子质量,种子包衣技术在种子生产和贸易中已较为常见。因外围包衣材料的影响,传统的高(低)恒温烘干法无法准确测定种子含水量,往往严重低估包衣... 种子含水量是种子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其准确、快速地测定对种子质量定级尤为重要。为提高种子质量,种子包衣技术在种子生产和贸易中已较为常见。因外围包衣材料的影响,传统的高(低)恒温烘干法无法准确测定种子含水量,往往严重低估包衣种子的实际含水量。鉴于此,本研究以紫花苜蓿、披碱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4个物种的包衣种子为试验材料,分析包衣种子水活度和裸种子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水活度的包衣种子含水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披碱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4个物种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003、0.9124、0.9076、0.9323,水分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2.87%、4.08%、3.07%、4.14%,表明种子水活度可用于包衣种子含水量的无损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水活度 指数函数 裸种子 决定系数 拟合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荷载下软土一维大应变非线性固结分析
3
作者 曹文贵 刘若冰 +3 位作者 崔鹏陆 李兆帅 刘来肥 刘阳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51,共11页
传统固结理论大多基于小应变假定,不适用于大应变软土固结.为了预测任意荷载下大应变软土的固结沉降,基于双对数渗透压缩模型,建立了考虑任意荷载以及非达西渗流的软土一维非线性大应变固结模型,并通过有限差分法推导出固结方程数值解.... 传统固结理论大多基于小应变假定,不适用于大应变软土固结.为了预测任意荷载下大应变软土的固结沉降,基于双对数渗透压缩模型,建立了考虑任意荷载以及非达西渗流的软土一维非线性大应变固结模型,并通过有限差分法推导出固结方程数值解.与解析解以及室内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数值解的可靠性.在此解答的基础上,分析压缩指数(I_(c))、渗透模型参数(α)、非达西参数(m、i_(1))、加载历时以及任意荷载对土体固结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任意荷载下,I_(c)和α越大,平均固结度越小,超静孔隙水压消散越慢,但软土固结沉降的最终沉降量只与I_(c)的大小相关,非达西参数m和i_(1)越大,软土层固结沉降过程中达到最终沉降值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即固结过程中的相同时刻下土层的沉降就越小;随着施工荷载与指数荷载加载历时增大,土层沉降速率会变慢,而增大循环荷载的荷载周期时,土层沉降速率会变快;此外,相较于其他荷载,循环荷载下的软土固结性状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软土地基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为软土地基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应变 双对数模型 固结 渗流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生态足迹的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 马巍 +3 位作者 杨燕 韩灵新 王军亮 金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并结合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近年来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农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比69%左右;②水生态足迹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水生态承载力与水生态盈亏密切相关,多地呈现水生态盈余状态;④水生态足迹广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资源消耗相对稳定,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果较好,呈现强脱钩和弱脱钩两种状态;⑥经济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正向驱动作用,技术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负向驱动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改善云南省的人水关系、促进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 脱钩模型 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 时空分布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arithmic方程的干燥参数对稻谷水分扩散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丁超 刘强 +2 位作者 陶婷婷 屠康 杨国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3-58,共6页
稻谷籽粒内部水分扩散的快慢决定了干燥速率。本文基于Logarithmic方程,建立稻谷水分传递动力学模型,并分析热风温度(40、50、60、70℃)和风速(0.3、0.4、0.5 m/s)对稻谷(湿基水分含量23.4%)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 稻谷籽粒内部水分扩散的快慢决定了干燥速率。本文基于Logarithmic方程,建立稻谷水分传递动力学模型,并分析热风温度(40、50、60、70℃)和风速(0.3、0.4、0.5 m/s)对稻谷(湿基水分含量23.4%)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和风速的上升,稻谷干燥速率提高,同时对应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越大,分别为5.123×10-12~2.141×10-11m^2/s;扩散活化能从32.94 k J/mol增加至36.30 k J/mol;对比常用的5种谷物干燥模型发现,Logarithmic模型对稻谷薄层干燥的拟合度较好,R2>0.997,RMSE<2.810×10^(-3),同时该模型模拟得出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实际差值均低于3.8×10^(-13)m^2/s,扩散活化能均低于2.53 k J/mol,与实际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扩散活化能 logarithmic模型 薄层干燥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多维实现及其在ABAQUS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青 陈苏 +4 位作者 李小军 董云 陈亚东 周正华 朱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函数关系式,给出对数动态骨架参数的求解方法,并推导出加卸载曲线的时变切线剪切模量。通过ABAQUS软件的操作平台和等效剪应变算法,开发了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显式子程序模块,该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土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选取含软弱淤泥质土层场地作为计算模型,将从基岩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I centro地震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可考虑土体阻尼效应的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及开发子程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动骨架本构 阻尼比 场地地震反应 时变切线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燕燕 王永瑜 徐绮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水足迹法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5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实际消耗情况,通过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用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水足迹法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5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实际消耗情况,通过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用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度水资源利用脱钩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用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2)经济发展效应与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正向驱动作用,用水强度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起负向驱动作用。(3)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果整体较好,主要有弱脱钩和强脱钩2种状态。具体来看,中游和下游地区的脱钩状态优于上游地区;工业生产用水和服务业用水的脱钩状态优于农业生产用水。(4)水资源利用脱钩效应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效应和水资源禀赋效应是实现区域脱钩的重要因素,而用水强度效应和水资源禀赋效应是实现行业脱钩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绿色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DPSIR框架 对数均值迪氏指数 脱钩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粮食生产与灌溉用水压力演变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9
作者 赵冬梅 谌延 +3 位作者 阴亚丽 孙世坤 栾晓波 王小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5,195,共10页
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受到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效率低下的双重限制。为了探讨灌溉水资源压力的驱动机制,基于重心模型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粮食生产及灌溉用水压力的时空演变模式,并通过LMDI分解方法解... 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受到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效率低下的双重限制。为了探讨灌溉水资源压力的驱动机制,基于重心模型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粮食生产及灌溉用水压力的时空演变模式,并通过LMDI分解方法解析了农业水资源压力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9年相比2000年,黄河流域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154万t,其中山东省和河南省合计占比达到57.30%;粮食产量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且产量重心逐渐向北部偏移;2000—2019年期间,灌溉用水压力整体上升,下游地区最为显著;尽管山东省和河南省承担了超过一半的粮食生产任务,但其水资源仅占流域总量的17.11%,供需矛盾明显;粮食产量和灌溉用水压力均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用水强度为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平均贡献值为-0.0978,水资源禀赋则为正向主导因素,不同地级市的驱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灌溉用水压力 重心模型 空间自相关分析 LMDI分解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脱钩效应与影响因素
10
作者 谢甜甜 吴雅 +2 位作者 黄棕翰 李贤瑶 刘九畅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303,共10页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的脱钩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协调城市土地利用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中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为研究区,分析2005—2020年试...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的脱钩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协调城市土地利用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中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为研究区,分析2005—2020年试点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演变趋势,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刻画土地利用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采用LMDI分解法剖析土地利用净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①2005—2020年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整体上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由2005年的7.74×10^(8) t增长至2020年的1.80×10^(9) t。②试点城市整体脱钩指数在研究期内逐步减小,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依赖性呈下降趋势。2015—2020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呈现理想的强脱钩状态,而保定市则呈现不理想的扩张性负脱钩,其余6个城市表现为弱脱钩。由此反映出协调试点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的关系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③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正向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结构>人口密度>土地总面积;负向因素依次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地类碳排放强度。[结论]试点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区域差异较大,且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建议结合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分解法 第一批试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analysis of logarithmic spiral type sprag one-way clutch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志辉 严宏志 曹煜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597-4607,共11页
A complet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logarithmic spiral type sprag one-way clutch design and analysis is given.It assumes that the motion of all clutch components can be expressed by a model of epicyclic gearing.It takes... A complet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logarithmic spiral type sprag one-way clutch design and analysis is given.It assumes that the motion of all clutch components can be expressed by a model of epicyclic gearing.It takes advantage of Hunt-Crossley contact impact theory to calculate the contact forces between sprags and races,and it can be used for optimization of design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types of sprag clutches.A good deal of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rameters of the steady windup angle,the steady contact force,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natural cycle of clutch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itial velocity of outer race,whil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aximum transient windup angle,the maximum transient impact force and the steady engagement time increase linearly in the mode of engaging operation of clutch.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strut angl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engagement performance of clutch.The parameters of the steady windup angle,the maximum transient windup angle,the steady engaging time,the steady contact force,the maximum transient impact force and the natural cycle of clutch decrease linearly nearly with the inner strut angle,while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ystem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ner strut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model logarithmic spiral one-way clutch hunt-crossley windup angle steady contact force transient impact 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对数螺旋型滑面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亮 李媛媛 邓东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临界滑动面的合理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边坡滑动面假设方法构造生成的潜在滑动面形式单一,且无法考虑复杂边坡中土层强度参数变化对临界滑动面形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此,提出一... 临界滑动面的合理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边坡滑动面假设方法构造生成的潜在滑动面形式单一,且无法考虑复杂边坡中土层强度参数变化对临界滑动面形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广义对数螺旋型滑面模型,该模型可生成包含传统圆弧滑动面和对数螺旋滑动面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潜在滑动面;并针对非均质边坡中各土层抗剪强度不同的特点,采用多中心分段构造策略,将该滑面模型应用于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动面安全系数并搜索临界滑动面,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选取多个均质边坡及多种型式的非均质边坡(水平分层、倾斜分层和斜折线分层)经典算例与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滑面模型的合理性与优势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小,相对误差在5%以内。能够得到传统滑动面假设方法下难以搜索到的临界滑动面,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稳定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由此说明,此方法用于均质边坡及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合理可行的,有望为工程实践提供更优的临界滑动面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滑面模型 广义对数螺旋滑面 极限平衡法 临界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切片热风干燥特性及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敏 甘婷 +2 位作者 易萍 黄方 李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6,209,共9页
目的:为对芒果热风干燥过程进行预测与控制。方法:以新鲜金煌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风温度(60,65,70℃)和芒果切片厚度(0.8,1.0,1.2 cm)对芒果热风干燥曲线、干燥特性曲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等的影响,并选取常用的适用于果蔬的6种干燥模... 目的:为对芒果热风干燥过程进行预测与控制。方法:以新鲜金煌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风温度(60,65,70℃)和芒果切片厚度(0.8,1.0,1.2 cm)对芒果热风干燥曲线、干燥特性曲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等的影响,并选取常用的适用于果蔬的6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及验证,选出最适合芒果热风干燥的模型。结果:随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的减小,加快了芒果片的干燥速率,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温度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为1.40139×10^(-10)~3.65546×10^(-10)m^(2)/s。Logarithmic模型的R^(2)最大、X^(2)和RMSE最小,分别为0.99887,0.000124779,0.00137。结论:Logarithmic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验证基本吻合,可以较好反映芒果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干燥模型 logarithm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流概率模型的水电机组异常声音检测
14
作者 钟卫华 张健 +1 位作者 徐衡 邓羽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3,256,共8页
为推进水电机组智能化运维的发展,提出了一种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SAMOSP)归一化流条件概率模型(NFCPM)用于水电机组的无监督异常声音检测。文中首次提出了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模块。该模块首先用一维压缩卷积层和瓶颈压缩激励部分自... 为推进水电机组智能化运维的发展,提出了一种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SAMOSP)归一化流条件概率模型(NFCPM)用于水电机组的无监督异常声音检测。文中首次提出了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模块。该模块首先用一维压缩卷积层和瓶颈压缩激励部分自注意到时间帧的权重向量。权重向量用来计算多阶统计池化向量。然后再分频段的自注意到多阶统计池化量的不同权重,并按其提取不同频段的重要统计量信息,从而得到时频图的自注意统计池化特征向量。接着用归一化流条件概率模型对从水轮机组正常音频信号中提取到的自注意统计池化特征向量进行正常数据的概率建模。不同时间段的测试样本在该正常数据概率模型中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应的分数。分数越低表示概率密度越低,则异常程度越大,从而实现水电机组音频信号的无监督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 归一化流条件概率模型 无监督异常声音检测 对数梅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路基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丽琴 靳宝成 +1 位作者 杨有海 贾文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工后沉降是造成路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研究路基工后沉降的规律并预测最终沉降量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兰武二线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长期观测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分析预测模型——似固结模型,并与泊松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 工后沉降是造成路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研究路基工后沉降的规律并预测最终沉降量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兰武二线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长期观测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分析预测模型——似固结模型,并与泊松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与似固结模型的误差平方和与预测曲线的误差均较小,能较好地反映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规律,两者相互印证,提高了工后沉降预测的可靠度。利用各种预测模型对不同测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分析后的对比研究表明,似固结模型对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有较广泛的适用性,研究结论对于黄土地区铁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后沉降 泊松模型 指数模型 对数模型 双曲线模型 似固结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的居民点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董春 罗玉波 +2 位作者 刘纪平 吴喜之 王桂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4期79-84,共6页
在基于图斑的地理因子库基础上,通过样本采样、数据预处理、建立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模型估计、统计检验和假设检验等一系列处理过程,研究全国范围内居民点个数与地貌类型、表土质地、高程带、土地利用类型、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等地... 在基于图斑的地理因子库基础上,通过样本采样、数据预处理、建立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模型估计、统计检验和假设检验等一系列处理过程,研究全国范围内居民点个数与地貌类型、表土质地、高程带、土地利用类型、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等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定量地揭示地理气候条件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从而对挖掘具有特定地理气候特征的地理单元内居民点分布的规律,进而推演目标区域内居民点分布的特性并估算该区域内居民点个数打下理论和数据基础。本文是地理学与统计学交叉研究。运用本文的结论,结合不同人口或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的居民地的研究,将对区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斑 POISSON 对数线性模型 居民点 地理因于 地理因子库 土地利用类型 地理气候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数据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使用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密方案 被引量:47
17
作者 朱辉 李晖 王育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87-1594,共8页
签密能够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步骤内同时完成对信息的数字签名和公钥加密,其计算量和通信成本均大幅低于传统的"先签名后加密",基于离散对数提出了一种不使用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密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给出了安全性证明,在... 签密能够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步骤内同时完成对信息的数字签名和公钥加密,其计算量和通信成本均大幅低于传统的"先签名后加密",基于离散对数提出了一种不使用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密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给出了安全性证明,在CDH和DL假设下,该方案被证明是安全的,此外该方案还具有公开验证、前向安全和不可否认等安全属性.在计算效率方面,该方案仅需3次指数运算,与其他无证书签密方案相比,不进行对运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证书 签密 离散对数 双线性对 随机预言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预测 被引量:78
18
作者 刘宏 李攀峰 张倬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以四川省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原位监测结果为基础,探讨了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预测回归参数模型。在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平方根模型、双曲线模型和对数模型等回归参数模型中,只有对数模型能较真实反映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规... 以四川省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原位监测结果为基础,探讨了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预测回归参数模型。在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平方根模型、双曲线模型和对数模型等回归参数模型中,只有对数模型能较真实反映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规律。对数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由于高填方地基中上部填筑体和底部软弱地基填筑厚度极不均匀,工后差异沉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地基 工后沉降 对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中国税收收入预测模型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尚红云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探索一种较为有效的工具来提高税收收入预测精度,利用1985-2004年的样本数据,建立了五个模型来预测中国2005年的税收收入。结果表明:ARMA(1,1)模型中,以GDP为外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以政策因素为虚拟外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以及... 为探索一种较为有效的工具来提高税收收入预测精度,利用1985-2004年的样本数据,建立了五个模型来预测中国2005年的税收收入。结果表明:ARMA(1,1)模型中,以GDP为外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以政策因素为虚拟外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以及对数线性移动平均模型都是预测税收收入的有效模型,但以GDP为外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在预测2005年税收收入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预测偏差仅有1.23%,此模型在预测税收收入时预测精度最高,是预测税收收入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税收 半对数模型 自回归模型 虚拟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空战能力评估综合指数模型 被引量:16
20
作者 傅裕松 黄长强 +1 位作者 韩统 杜海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共5页
详细分析了对数法模型评估飞机空战能力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充分考虑了信息化条件下影响飞机作战能力的综合指标因素,建立了飞机空战能力评估综合指数模型。最后以9种机型的空战能力评估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空战能力 对数法模型 指数模型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