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
1
作者 王忠勇 张洪 +3 位作者 巩克现 王玮 张玲 朱俊昊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37,共14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其次,针对残缺码组基的部分错误状态,利用容错高斯消元算法求解与之对应的疑似校验向量,进而从中判定并还原出真实的校验向量。最后,依据码字比特能否通过已知校验向量更新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进一步提升比特可靠度,为下次随机抽取部分比特带来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识别条件下,所提算法的重建率高于现有算法。对于IEEE802.11n协议下的LDPC(648,324)码,现有算法在误码率达到0.0055时即失效,而所提算法在误码率为0.008时,校验矩阵重建率仍能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校验矩阵重建 码字筛选 高斯消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LDPC码的置换矩阵循环移位次数设计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立 朱光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6-790,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循环移位次数的代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可用来构造基于置换矩阵的QC-LDPC码的稀疏奇偶校验矩阵H.这个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构造q×t置换阵列H矩阵的问题转化为构造q×t下标矩阵S(H)=[ai,j]的问题,然后根据Fosserier... 本文提出了一种循环移位次数的代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可用来构造基于置换矩阵的QC-LDPC码的稀疏奇偶校验矩阵H.这个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构造q×t置换阵列H矩阵的问题转化为构造q×t下标矩阵S(H)=[ai,j]的问题,然后根据Fosserier的充分必要条件,设计出能消除小围长(girth)的下标计算表达式ai,j=f(q,t,n).由该方法构造的H矩阵能消除4环长,围长至少是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 稀疏奇偶校验矩阵 下标矩阵 围长(gi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矩阵的LDPC码编码器设计 被引量:16
3
作者 彭立 朱光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34-1740,共7页
本文给出Q矩阵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由Q矩阵构造的LDPC码新码族;研究Q矩阵的性质,根据Q矩阵的性质和变化形式,提出一种构造稀疏奇偶校验矩阵H的算法,同时给出一种基于Q矩阵的LDPC码编码器设计算法.模拟仿真表明,采用和积迭代解码算法,... 本文给出Q矩阵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由Q矩阵构造的LDPC码新码族;研究Q矩阵的性质,根据Q矩阵的性质和变化形式,提出一种构造稀疏奇偶校验矩阵H的算法,同时给出一种基于Q矩阵的LDPC码编码器设计算法.模拟仿真表明,采用和积迭代解码算法,在0.5码率,6144码长,10-5以下误码率时,Q矩阵LDPC码目前的最好性能达到离香农限1.5dB.本文还研究了快速搜索Q矩阵的算法.如果对Q矩阵采用离线搜索,在线存储Q矢量的方式,可使构造H矩阵的计算复杂度为零,编码器算法复杂度与编码长度N成线性关系.Q矩阵LDPC码不同于现有其它结构LDPC码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码长和码率参数的设计具有高度灵活性,使其能与现有标准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编码器 奇偶校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IRA-LDPC码类的半随机半代数结构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彭立 张琦 +1 位作者 王渤 陈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4,共8页
提出用半随机半代数结构的设计方法来构造IRA-LDPC码的信息位所对应的奇偶校验矩阵H d。与现有结构化LDPC码相比,所给出的H d矩阵的结构化紧凑表示阵列的独特优势在于:可使H d矩阵中每个1元素的位置坐标均能用数学表达式计算得到,不仅... 提出用半随机半代数结构的设计方法来构造IRA-LDPC码的信息位所对应的奇偶校验矩阵H d。与现有结构化LDPC码相比,所给出的H d矩阵的结构化紧凑表示阵列的独特优势在于:可使H d矩阵中每个1元素的位置坐标均能用数学表达式计算得到,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随机奇偶校验矩阵对存储资源的消耗,而且还为LDPC编解码器的低复杂度硬件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与现有工业标准中的LDPC码相比,所提出的IRA-LDPC码在误码率与信噪比的仿真性能方面也占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重复积累码(IRA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 奇偶校验矩阵 整数模”剩余类 整数模n循环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LDPC码基矩阵构造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磊基 汪涵 +2 位作者 施玉松 邢涛 王营冠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5期68-70,共3页
利用发现的大衍数列和Golomb-Ruler的特殊性质,给出了两种准循环LDPC码的校验矩阵基矩阵的构造方法。根据校验矩阵不含长度为4的环的充要条件判断,设计的两种准循环LDPC码的环长至少为6。仿真显示,在10-5误码率条件下,这两种设计方案比... 利用发现的大衍数列和Golomb-Ruler的特殊性质,给出了两种准循环LDPC码的校验矩阵基矩阵的构造方法。根据校验矩阵不含长度为4的环的充要条件判断,设计的两种准循环LDPC码的环长至少为6。仿真显示,在10-5误码率条件下,这两种设计方案比传统的RS码和卷积码级联编码方案有接近2dB的性能提升;相比于IEEE 802.16e标准给出的设计方案,基于Golomb-Ruler构造的QC-LDPC码在性能上有0.8dB的差距,基于大衍数列构造的QC-LDPC码在性能上有0.9dB的差距;基于Golomb-Ruler构造的QC-LDPC码与基于大衍数列构造的QC-LDPC码有几乎接近的性能,前者比后者大约有0.1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 校验矩阵 基矩阵 大衍数列 Golomb-Ru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列重大围长QC-LDPC码的确定性构造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轶 达新宇 苏一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14-1819,共6页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中准循环基矩阵的移位系数确定问题,提出基于等差数列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构造的校验矩阵围长为8,列重可任意选取,移位系数由简单的数学表达式确定,编码复杂...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中准循环基矩阵的移位系数确定问题,提出基于等差数列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构造的校验矩阵围长为8,列重可任意选取,移位系数由简单的数学表达式确定,编码复杂度与码长呈线性关系,节省了编解码存储空间.研究结果表明,列重和围长是影响码字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 Noise,AWGN)信道和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下,该方法构造的码字在短码时可以获得与IEEE 802.11n、802.16e码相一致的性能,在长码时误比特率性能接近DVB-S2码.同时表明该方法对码长和码率参数的设计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列重 围长 准循环基矩阵 高效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π-旋转LDPC码到Q-矩阵LDPC码的演进 被引量:3
7
作者 彭立 朱光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1-544,共4页
介绍了基于π 旋转矩阵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的构造方法,对π 旋转矩阵进行了研究和改造,对其约束条件进行加强,在此基础上定义了Q 矩阵,并提出Q 矩阵LDPC码的构造方法。Q 矩阵是约束满足问题的解,具有快速搜索算法,并能用循环移... 介绍了基于π 旋转矩阵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的构造方法,对π 旋转矩阵进行了研究和改造,对其约束条件进行加强,在此基础上定义了Q 矩阵,并提出Q 矩阵LDPC码的构造方法。Q 矩阵是约束满足问题的解,具有快速搜索算法,并能用循环移位的方法获得Q 矩阵集。利用Q 矩阵能快速灵活地构造不含4线循环的大型稀疏奇偶校验矩阵,从而生成LDPC码。提出的编码器设计基本思想是按照有利于LDPC码的构成及其电路设计的方式将奇偶校验矩阵H分解成两个子矩阵,通过对H的分解与重构运算直接构成码字。由于不需生成矩阵G,使LDPC码编码器的实现代价大幅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编码器 奇偶校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快速编码的QC-LDPC码构造新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原华 张美玲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解决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问题,使其更易于硬件实现,提出了一种可快速编码的准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以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准循环LDPC码为基础,通过适当的打孔和行置换操作,使构造码的校验矩阵具有准双对角线结构,可利用校验矩阵... 为解决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问题,使其更易于硬件实现,提出了一种可快速编码的准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以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准循环LDPC码为基础,通过适当的打孔和行置换操作,使构造码的校验矩阵具有准双对角线结构,可利用校验矩阵直接进行快速编码,有效降低了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IEEE 802.16e中的LDPC码相比,新方法构造的LDPC码在低编码复杂度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好的纠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准循环 循环置换矩阵 快速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矩阵准规则LDPC码编码器设计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立 朱光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6期81-82,101,共3页
本文给出了Q 矩阵的定义,找到了一种快速搜索Q 矩阵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准规则LDPC码编码器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将奇偶校验矩阵H分解成两个子矩阵,通过对这两个子矩阵结构的设计,构造出H矩阵。本文提出的准规则LDPC码编码器算... 本文给出了Q 矩阵的定义,找到了一种快速搜索Q 矩阵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准规则LDPC码编码器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将奇偶校验矩阵H分解成两个子矩阵,通过对这两个子矩阵结构的设计,构造出H矩阵。本文提出的准规则LDPC码编码器算法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为LDPC码编码器的设计提供了最佳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编码器 奇偶校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C-LDPC系统校验矩阵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菲 曹军胜 +2 位作者 陈云飞 佟浩 刘慧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144,共6页
可见光信道的噪声来源比较复杂,极大地影响信道中LDPC码的抗干扰性能,因此,根据可见光信道的典型特征,选择适合的LDPC编码是十分必要的。根据VLC-LDPC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选择构造LD-PC校验矩阵的方法,通过对校验矩阵的稳定性和稀疏... 可见光信道的噪声来源比较复杂,极大地影响信道中LDPC码的抗干扰性能,因此,根据可见光信道的典型特征,选择适合的LDPC编码是十分必要的。根据VLC-LDPC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选择构造LD-PC校验矩阵的方法,通过对校验矩阵的稳定性和稀疏度进行量化计算和对比,构造在可见光条件下,抗干扰性最强的LDPC编码,并搭建了基于FPGA的VLC-LDPC硬件测试系统。仿真和实测结果都表明,用设计的方法选取的校验矩阵构造的LDPC码在VLC通信系统中抗干扰能力更强,误码率可以达到10-6 dB,此外,还研究了码长、码率和迭代次数对VLC-LDPC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对于有效降低VLC-LDPC系统的误码率,提高通信效率,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信道编码 校验矩阵 稀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快速编码的大围长QC-LDPC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海英 杨箭 孙力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3,共6页
校验矩阵右半部分双对角线上的子矩阵均为单位阵,该确定性单位阵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的随机性,使得码字性能有一定的损失。为此,提出一种围长为8、可快速编码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采用独立行列映射... 校验矩阵右半部分双对角线上的子矩阵均为单位阵,该确定性单位阵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的随机性,使得码字性能有一定的损失。为此,提出一种围长为8、可快速编码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采用独立行列映射序列(IRCMS)算法、行列循环移位和掩码技术得到一种改进型准双对角结构的校验矩阵,使得所构造的码字不仅围长至少为8,而且可利用校验矩阵直接进行快速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IRCMS算法构造的规则码相比,所构造的码字不仅具有快速编码特性,而且性能提升0.15 dB左右。与基于渐近边增长算法构造的QC-LDPC码相比,所构造的码字在低编码复杂度的基础上性能与之相近。与可快速编码的改进型DVB-S2码相比,所构造码字有0.1 dB左右的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循环置换矩阵 围长 行列循环移位 快速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B-S接收系统中内码信息的快速估计
12
作者 刘健 王晓君 +1 位作者 周希元 谢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1-776,共6页
基于卷积码先验校验向量,提出了一种数字视频广播卫星标准(DVB-S)接收系统中内码信息估计的快速算法.在误码率较高的情况下,利用先验校验向量进行内码估计,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利用快速算法求解校验向量来进行内码估计.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卷积码先验校验向量,提出了一种数字视频广播卫星标准(DVB-S)接收系统中内码信息估计的快速算法.在误码率较高的情况下,利用先验校验向量进行内码估计,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利用快速算法求解校验向量来进行内码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估计可靠性的前提下,该算法的估计时间约为传统算法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码率 DVB-S 快速估计 内码 校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最大秩距离Reed-Solomon码的生成矩阵的形式
13
作者 杜伟章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5-357,共3页
基于最大秩距离码Gabidulin提出了最大秩距离Reed Solomon码 ,并根据其校验矩阵的形式 ,猜测了生成矩阵的形式 .该文对其结论进行了分析 ,证明了这一结论是错误的 ,给出了一新的结论并给予了证明 。
关键词 最大秩距离码 生成矩阵 校验矩阵 RS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RA中Reed-Muller码的大数逻辑译码方法
14
作者 张鹏 吴嗣亮 谈振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65-1669,共5页
TETRA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协议中采用了缩短Reed-Muller(RM)码,它与经典RM码的差异极大,无法采用Reed大数逻辑译码算法.根据正交校验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一般线性分组码的正交校验矩阵的穷举搜索算法.使用该算法搜索了缩短R... TETRA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协议中采用了缩短Reed-Muller(RM)码,它与经典RM码的差异极大,无法采用Reed大数逻辑译码算法.根据正交校验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一般线性分组码的正交校验矩阵的穷举搜索算法.使用该算法搜索了缩短RM码的正交校验矩阵,对搜索速度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码是两步完全可正交码,给出了它的Massey大数逻辑译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硬判决还是软判决,该译码方法的纠错性能都优于伴随式译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逻辑译码算法 正交校验矩阵 穷举搜索算法 TETRA REED-MULLER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MIMO-OFDM的多维协同安全策略
15
作者 鲁凌云 霍丽丽 杜海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13-2419,共7页
将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和通信纠错领域性能优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相结合,考虑了多用户应用场景,设计了一种为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 将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和通信纠错领域性能优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相结合,考虑了多用户应用场景,设计了一种为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系统所用的协同安全策略。此方案采用了分组长度为256bit的6轮加密LDPC纠错密码,采用宽轨迹策略的分组密码,密钥由128bit AES密钥和LDPC校验矩阵组成。并且分析了LDPC纠错密码的在特定的离散余弦变换-MIMO-OFDM系统中的安全性能和纠错能力,通过仿真可知该策略不但保证多用户的传输性能,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和纠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加密标准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 低密度奇偶校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优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炳 姜明 赵春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了基于置换阵的QC-LDPC码圈长分布、ACE分布与对应的基矩阵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PEG构造框架下,联合优化校验矩阵圈长分布和ACE分布的QC-LDPC码构造方案.该构造方法不是单纯的以消除短圈或增加圈的ACE为目的,而是通过... 研究了基于置换阵的QC-LDPC码圈长分布、ACE分布与对应的基矩阵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PEG构造框架下,联合优化校验矩阵圈长分布和ACE分布的QC-LDPC码构造方案.该构造方法不是单纯的以消除短圈或增加圈的ACE为目的,而是通过对圈长和ACE设定一个合理的约束关系,将ACE小的短圈尽量排除.由于基矩阵维数较少,新构造方法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优化得到自适应多个扩张系数的基矩阵,从而得到一族不同码长的QC-LDPC码.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码率和节点度分布的条件下,新构造方法得到的一系列不同长度的码字,在BP算法下的性能都要优于IEEE802.16e中对应的QC-LDPC码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准循环 PEG 置换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QC-LDPC码的构造及其在水声通信系统中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戚肖克 李宇 黄海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86-1992,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通过合理设置零矩阵构造可逆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C-LDPC)的方法,解决了传统QC-LDPC码校验矩阵不满秩及编码复杂度高的问题。将循环矩阵对应于有限域中的多项式,利用扩展的欧几里德算法构造可逆校验矩阵,克服了传统QC-L... 该文提出一种通过合理设置零矩阵构造可逆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C-LDPC)的方法,解决了传统QC-LDPC码校验矩阵不满秩及编码复杂度高的问题。将循环矩阵对应于有限域中的多项式,利用扩展的欧几里德算法构造可逆校验矩阵,克服了传统QC-LDPC码码率大于设计码率的问题。编码时先将校验矩阵分块,然后利用扩展欧几里德算法回溯求解循环矩阵的逆矩阵,显著降低了编码复杂度。EXIT图证明了译码器的收敛性。仿真表明短码时纠错性能优于随机LDPC码,适用于水声通信系统。另外,将可逆QC-LDPC码应用于ZP-OFDM系统的仿真表明QC-LDPC码能较大地提高水下通信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循环矩阵 水声通信 零填充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LDPC码最小环路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宇丛 周华 铁鑫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65-2169,共5页
在迭代译码过程中,当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校验矩阵的双向图中存在短环时,译码性能降低。为减少短环的影响,提出一种简便的最小环路检测算法。借鉴比特翻转(bit-flipping,BF)译码算... 在迭代译码过程中,当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校验矩阵的双向图中存在短环时,译码性能降低。为减少短环的影响,提出一种简便的最小环路检测算法。借鉴比特翻转(bit-flipping,BF)译码算法的思想,遵循逻辑运算规则,将二进制序列在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之间迭代交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校验矩阵中最小环路的围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结果的正确性,并验证在相同信噪比下,增加最小环路围长能够改进QC-LDPC码的误码率和误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最小环路 双向图 循环置换矩阵 误码率 误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陷阱集优化的IRA-LDPC码设计
19
作者 孙康宁 马林华 胡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6-1380,共5页
具有非规则重复积累结构的低密度奇偶校验(IRA-LDPC)码是一种编码简单、性能优异的信道编码方法。陷阱集是影响码字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本陷阱集。为了进一步提高IRALDPC码的纠错性能,针对该码校验矩阵的特殊结构,分析了基本陷阱集... 具有非规则重复积累结构的低密度奇偶校验(IRA-LDPC)码是一种编码简单、性能优异的信道编码方法。陷阱集是影响码字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本陷阱集。为了进一步提高IRALDPC码的纠错性能,针对该码校验矩阵的特殊结构,分析了基本陷阱集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陷阱集优化的IRA-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依据码字结构特点对基本陷阱集进行了搜索和消除,降低了错误平层。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0.5码率、1 024码长的码字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2.2d B时误码率便达到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非规则重复积累 基本陷阱集 校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路分类的围长至少为10的QC-LDPC码显式构造方法
20
作者 谷静 范裕子 张国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4-207,共4页
对于围长至少为10的(3,L)-规则准循环(QC)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现有的显式构造法在参数选取上不够灵活。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路分类的显式构造方法。该方法在构造过程中,首先在循环置换矩阵(CPM)尺寸为无穷大的假设下,考虑各... 对于围长至少为10的(3,L)-规则准循环(QC)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现有的显式构造法在参数选取上不够灵活。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路分类的显式构造方法。该方法在构造过程中,首先在循环置换矩阵(CPM)尺寸为无穷大的假设下,考虑各种长度小于10的环路形状导致的等式约束,以渐进方式确定出QC-LDPC码对应的指数矩阵中的每个元素的取值下界;然后根据指数矩阵确定出CPM尺寸的连续取值下界。这种方法允许L任意取值,允许CPM尺寸在一个门限以上任意取值。仿真结果表明,对于L=5,新码与Tanner提出的围长为12的(3,5)-规则QC-LDPC码的译码性能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准循环 围长 循环置换矩阵 指数矩阵 显式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