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itutive models 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 slope
1
作者 言志信 段建 王后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302-306,共5页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was establish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stitutive models was studied.The application of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in Ansys was achieved by means ...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was establish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stitutive models was studied.The application of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in Ansys was achieved by means of transforming material parameters.The stability research aiming at the most common rock slope without conspicuous slide surface was accomplished,the methods of measurably assessing the stability of rock slope without conspicuous slide surface were explored,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method of minimum slide-resisted reserve as dangerous slide path were point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ases,the conception that measurable assessment of the stability of rock slope without conspicuous slide surface can be achieved under condition that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is validated.Its safety parameter formula is explicit in theory and credible in results.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approximate to those obtain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intensity reduc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VALENT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constitutive model rock SLOPE safety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机大直径嵌岩单桩非线性动力特性
2
作者 贺瑞 金煜 +1 位作者 吉吉 国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以海上风机大直径嵌岩单桩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引入土体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与岩体损伤模型分析桩周土体、岩体刚度随应变衰减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上部动荷载作用下的桩-土-岩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时,桩底嵌岩能有效提高单... 以海上风机大直径嵌岩单桩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引入土体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与岩体损伤模型分析桩周土体、岩体刚度随应变衰减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上部动荷载作用下的桩-土-岩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时,桩底嵌岩能有效提高单桩抵抗变形能力,桩周土体变形量随岩体风化程度增加而增大、随嵌岩深度增加而减小;动荷载相对幅值(动荷载幅值和静力承载力的比值)对单桩动刚度的影响最大,岩体风化程度、单桩嵌岩深度的影响次之;岩体最大损伤常出现在土岩交界面附近,岩体强风化情况下桩底也可能出现轻微损伤;同静载情况相比,动荷载惯性效应会放大岩体损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嵌岩单桩 黏弹性本构模型 岩体损伤模型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海上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
3
作者 曹洋兵 陈可辛 +3 位作者 黄月 李尧 张遂 黄真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定洞库岩体本构模型,再通过Hoek-Brown强度准则等多种方法估算本构模型中力学参数,分析各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并设计待反演参数的正交试验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样本并结合进化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模型。综合估算不同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下围岩力学参数初始取值范围,可克服智能算法大范围寻优而导致反演结果偏离较大的情况;开展力学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分析,可减少反演参数的数量。以山东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反演方法应用检验,获得的围岩拱顶沉降、洞周最大位移、内部变形以及平均松弛深度等参量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表明提出的智能反演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可靠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围岩稳定性 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 力学参数 HOEK-BROWN强度准则 智能反演 岩体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在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世祥 万友生 +5 位作者 贺烽 覃君 谢云杰 吴波 郑卫强 许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38,共6页
[目的]当采用反分析法确定土体参数时,由现场实测得到的理想解一般为中间值,无法使用传统的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计算。有必要改进传统TOPSIS,并与熵权法、数值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应用于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方法]简述... [目的]当采用反分析法确定土体参数时,由现场实测得到的理想解一般为中间值,无法使用传统的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计算。有必要改进传统TOPSIS,并与熵权法、数值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应用于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方法]简述了传统TOPSIS的改进,并与熵权法、数值分析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应用于富水砂层刚度参数反分析中。利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25个方案数值分析模型,选取最大地面沉降、最大拱顶沉降、最大拱底隆起和最大净空收敛4个指标进行综合决策,确定了适用于富水砂层土体硬化模型刚度参数的比例关系与大小。[结果及结论]改进的TOPSIS能有效地与数值分析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进行反分析研究,科学地对正交试验方案进行多指标决策,为复杂岩土工程反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富水砂层土体硬化模型刚度参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固结试验切线模量E_(ref,oed)=E_(s(0.1~0.2))(0.1~0.2 MPa围压下的压缩模量),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割线模量E_(ref,50)=1.4E_(ref,oed),三轴固结排水卸载再加载试验的卸载再加载模量E_(ref,ur)=2.0E_(ref,50),刚度应力相关指数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正交试验 富水砂层 硬化土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黏土单轴动态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解北京 刘天乐 +3 位作者 栾铮 张景顺 于瑞星 武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为研究动载荷下冻土破坏特性,利用SHPB试验系统开展应变率300s^(-1)~1000s^(-1)、含水率13%~22%冻土单轴动态冲击试验,并建立本构模型描述单轴冻土动力学响应行为。结果表明:(1)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塑形阶段和破... 为研究动载荷下冻土破坏特性,利用SHPB试验系统开展应变率300s^(-1)~1000s^(-1)、含水率13%~22%冻土单轴动态冲击试验,并建立本构模型描述单轴冻土动力学响应行为。结果表明:(1)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塑形阶段和破坏阶段,应变率高于700s^(-1)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明显振荡;(2)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整体上与应变率呈正相关趋势,但应变率高于900s^(-1)时抗压强度增长速度减缓甚至负增长。最大应变与应变率呈一次函数关系,含水率对最大应变无影响;(3)结合Weibull统计分布、D-P准则以及Z-W-T方程并引入含水率项,建立能考虑不同含水率冻土损伤黏弹性本构模型,验证模型可靠性(R^(2)>0.90)。为冻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试验 单轴动态加载 冻土 动力学参数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损伤速率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祥振 张慧梅 +2 位作者 李玉根 袁超 陈世官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目的】本构模型是描述岩体变形破坏特性、表征其力学行为最有效的方法,针对岩石受荷过程中损伤速率变化建立动态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成为岩体力学重要内容。【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将受荷岩石抽象... 【目的】本构模型是描述岩体变形破坏特性、表征其力学行为最有效的方法,针对岩石受荷过程中损伤速率变化建立动态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成为岩体力学重要内容。【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将受荷岩石抽象为损伤和未损伤2部分,且未损伤部分承担有效应力,损伤部分承担残余应力,基于动态损伤速率的演化特征,建立动态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通过红砂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曲线可较好地反映岩石受荷损伤破坏的力学行为,其动态损伤演化依次经过损伤不变、损伤加快扩展、损伤缓慢增加和完全损伤4个阶段,分别对应理论曲线的压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峰后软化和残余变形阶段;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动态损伤累积速率减缓,说明围压可抑制损伤扩展,表现为岩石抗压强度的增加和塑性特性的渐次增强;最大损伤速率较为接近峰值点,并在其右侧应力下降阶段,且对应的损伤变量在不同围压下基本一致;模型参数f增加,岩石强度及塑性变形增加;模型参数m减小,岩石强度增加,但对岩石损伤变形影响较小。通过建立的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探讨了最大损伤速率点的特征及模型参数对岩石强度和损伤变形的影响,对岩石力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动态损伤速率 演化方程 本构模型 围压 损伤扩展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动力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克政 丁琳 孙剑飞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8,共14页
冻土动力学是寒区岩土工程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冻土抗震和抗长期循环荷载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冻土动力学参数的测试方法,回顾了冻土动力学参数、冻土动强度、冻土动蠕变破坏特征和冻土动蠕变强度的研究进展,并对部分冻土... 冻土动力学是寒区岩土工程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冻土抗震和抗长期循环荷载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冻土动力学参数的测试方法,回顾了冻土动力学参数、冻土动强度、冻土动蠕变破坏特征和冻土动蠕变强度的研究进展,并对部分冻土动态本构模型和动蠕变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冻土动力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动力学参数 动强度 动态本构模型 动蠕变 动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含量对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本构模型参数的影响
8
作者 马得山 张东 +4 位作者 唐瑞 刘飞 焦经之 刘少文 苏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18,共7页
全风化花岗岩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由于遇水易软化崩解,部分工程采取后注浆的方式对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中桩基周围的土体进行加固.为研究水泥含量对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对水泥质量分数为2%~16%的全风化花岗岩重塑加固土... 全风化花岗岩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由于遇水易软化崩解,部分工程采取后注浆的方式对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中桩基周围的土体进行加固.为研究水泥含量对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对水泥质量分数为2%~16%的全风化花岗岩重塑加固土进行剪切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标定不同水泥质量分数加固土的本构模型参数,得到了水泥质量分数对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的临界状态参数、弹性参数和塑性参数等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22个本构参数中随水泥质量分数变化而变化和不随水泥质量分数变化而变化的参数各为11个,随水泥质量分数变化的参数数值与水泥质量分数成线性关系或二次函数关系.研究成果为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新途径,可为全风化花岗岩非均匀后注浆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全风化花岗岩 加固土 水泥 剪胀性 本构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22
9
作者 许江 李树春 +1 位作者 刘延保 李克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解决用对数变换再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岩石损伤本构方程参数计算过程复杂、不利于计算机编程的问题,引入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参量,并考虑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极值条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解析式,从而建立了新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与... 为解决用对数变换再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岩石损伤本构方程参数计算过程复杂、不利于计算机编程的问题,引入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参量,并考虑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极值条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解析式,从而建立了新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与砂岩试件三轴压缩试验结果比较,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对参数m和F0的讨论,认为m和F0分别代表了岩石的脆性和强度,而弹性模量是参数m和F0的共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损伤 本构模型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锚固效应及锚杆的解析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朱训国 杨庆 栾茂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7-532,共6页
利用Mohr-Coulomb、Hoek-Brown以及Duncan-Chang理论分别分析了块状和碎块状岩体锚固后的物理效应,通过分析认为,岩体锚固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岩体的凝聚力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增强岩体的弹性模量,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质。通过对拉拔试验... 利用Mohr-Coulomb、Hoek-Brown以及Duncan-Chang理论分别分析了块状和碎块状岩体锚固后的物理效应,通过分析认为,岩体锚固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岩体的凝聚力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增强岩体的弹性模量,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质。通过对拉拔试验测试结果分析,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推导了锚杆与注浆体或岩体耦合情况下的解析本构方程,并对其进行了参数分析,认为提高拉拔力、增大锚杆直径和锚固段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其锚固效果,并提出了锚固临界值的概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提出的耦合解析本构模型建立了非耦合状态下锚杆的解析本构模型,通过计算认为,该解析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锚固效应 本构模型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变形全过程冻融损伤模型及其参数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慧梅 孟祥振 +4 位作者 彭川 杨更社 叶万军 申艳军 刘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寒区岩石受到荷载及冻融循环的作用,考虑岩石微元破坏的特点,将其简化为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及未损伤3部分组成。基于损伤力学理论,通过探讨冻融损伤变量、受荷损伤变量以及总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岩石微元破坏符合D-P准则,建立冻融... 寒区岩石受到荷载及冻融循环的作用,考虑岩石微元破坏的特点,将其简化为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及未损伤3部分组成。基于损伤力学理论,通过探讨冻融损伤变量、受荷损伤变量以及总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岩石微元破坏符合D-P准则,建立冻融与荷载作用下考虑残余强度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并由冻融砂岩力学特性试验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型参数对岩石损伤本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融次数及围压作用下的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较为吻合,较好地描述了岩石变形的全过程;模型参数对岩石损伤前及破坏后残余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损伤阶段的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将会对寒区岩石损伤演化认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岩石 残余强度 D-P准则 本构模型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参数的筑坝粗粒土本构模型 被引量:17
12
作者 魏匡民 陈生水 +1 位作者 李国英 傅中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4-661,共8页
粗粒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其密实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常用的粗粒土本构模型无法考虑密实度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在粗粒土三轴试验基础上建议了一个基于状态参数的粗粒土双屈服面模型,推导了其应力应变表达式。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初始孔... 粗粒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其密实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常用的粗粒土本构模型无法考虑密实度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在粗粒土三轴试验基础上建议了一个基于状态参数的粗粒土双屈服面模型,推导了其应力应变表达式。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初始孔隙比条件下粗粒土的峰值强度、剪胀性、应变硬化或软化规律。通过与多组粗粒土三轴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模型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本构模型 状态参数 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筑坝材料的增量流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朱晟 王永明 徐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01-3206,共6页
针对全量型流变模型与加载应力路径无关,不能考虑施工或蓄水期在变应力作用下土石坝流变遗传特性的问题,基于继效理论,结合某工程堆石料的三轴流变试验资料,提出了适合于土石坝筑坝材料流变特性分析的7参数增量流变模型;利用试验各级增... 针对全量型流变模型与加载应力路径无关,不能考虑施工或蓄水期在变应力作用下土石坝流变遗传特性的问题,基于继效理论,结合某工程堆石料的三轴流变试验资料,提出了适合于土石坝筑坝材料流变特性分析的7参数增量流变模型;利用试验各级增量荷载作用下的最终体积流变量与对应体积应力之间为近似线性关系,最终剪切流变量与对应的试验广义剪应力之间接近双曲线关系,整理得到其流变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等模型参数;验证分析表明,建议的增量流变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其可应用于实际土石坝的流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粗粒材料 增量分析 流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土流变本构模型辨识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沅江 潘长良 +1 位作者 曹平 王文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27-1034,共8页
岩土流变是岩土工程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系统辨识的角度 ,首先将岩土材料流变本构的一般微分方程通式按实际的采样周期转化为线性时不变SISO系统的离散差分方程格式 ,构建了用于岩土流变本构模型辨识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然后探讨... 岩土流变是岩土工程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系统辨识的角度 ,首先将岩土材料流变本构的一般微分方程通式按实际的采样周期转化为线性时不变SISO系统的离散差分方程格式 ,构建了用于岩土流变本构模型辨识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然后探讨了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岩土流变本构模型辨识的基本步骤以及其网络结构参数 (输入层神经元数和网络连接权值 )与SISO流变系统差分方程模型参数间相互转化的算法原理 ,并据此在Matlab软件平台中编制了BP网络辨识算法的相应程序CYJ1.M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本构模型 系统辨识 人工神经网络 岩土流变 岩土工程 失稳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改性渣土非线性本构模型参数识别 被引量:7
15
作者 上官子昌 李守巨 +2 位作者 孙伟 栾茂田 刘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5-917,共3页
根据渣土三轴压缩实验观测数据,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改性渣土非线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以三维有限元模拟的应变值与三轴压缩实验观测应变数据残差平方和最小为参数反演的目标函数。为解决简单遗传算法的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采... 根据渣土三轴压缩实验观测数据,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改性渣土非线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以三维有限元模拟的应变值与三轴压缩实验观测应变数据残差平方和最小为参数反演的目标函数。为解决简单遗传算法的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采用了浮点编码模式和基于排序的选择策略;提出了针对参数识别反问题的罚函数形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预测的模型变形与实验观测值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改性渣土 非线性本构模型 参数反演 全局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晟 张美英 戴会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5-639,644,共6页
沥青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参数与试件成型方法、试验条件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离散性,难以准确确定。利用基于免疫学原理的遗传算法与有限元计算理论,建立了土石坝力学特性参数的反演分析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合三峡茅坪溪沥青混... 沥青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参数与试件成型方法、试验条件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离散性,难以准确确定。利用基于免疫学原理的遗传算法与有限元计算理论,建立了土石坝力学特性参数的反演分析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合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利用竣工期坝体填筑现场原型监测资料,对心墙沥青混凝土的Duncan模型参数进行了反演计算。利用139m水位的原型监测资料验证了反演成果的合理性,对沥青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沥青混凝土 本构模型参数 免疫遗传算法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涧软土的流变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傅鹤林 吴小策 何贤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54-59,共6页
山涧软土是广泛分布于山谷和沟壑之中软弱土层,其变形特性对路基的沉降有直接影响。现场取样后借助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衡-炎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的软土进行室内流变试验,对流变曲线进行分析,找出了符合山涧软土流变特性的几个流变本构模型... 山涧软土是广泛分布于山谷和沟壑之中软弱土层,其变形特性对路基的沉降有直接影响。现场取样后借助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衡-炎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的软土进行室内流变试验,对流变曲线进行分析,找出了符合山涧软土流变特性的几个流变本构模型,并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得模型参数。山涧软土的流变的规律为:砂质山涧软土的蠕变处于衰减稳定的相对应力范围比较大,砂质山涧软土的流变特性最不明显,在近似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流变;淤泥质山涧软土蠕变曲线的形式随着应力水平的变化比较剧烈,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等速蠕变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粉质山涧软土的不同应力水平的等速蠕变曲线几乎具有相同的斜率,而且每一级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变形也较小。因此研究淤泥质山涧软土的流变特性最为重要,在研究山涧软土的流变特性时,应以淤泥质软土为重点。研究成果可对路基填筑过程中山涧软土的处理和路基工后沉降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涧软土 室内流变试验 本构模型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地下洞库施工的水土耦合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盛佳韧 叶冠林 王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5-790,共6页
为了解决饱和软岩地下洞库开挖稳定数值模拟分析中的2项关键问题:合适的本构模型和超孔隙水压对岩体受力变形的影响,基于软岩的类超固结土性质,将下负荷面理论应用于修正剑桥模型,推导出适用于研究软岩地层开挖数值模拟的简易本构模型,... 为了解决饱和软岩地下洞库开挖稳定数值模拟分析中的2项关键问题:合适的本构模型和超孔隙水压对岩体受力变形的影响,基于软岩的类超固结土性质,将下负荷面理论应用于修正剑桥模型,推导出适用于研究软岩地层开挖数值模拟的简易本构模型,并通过三轴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验证新本构模型的适用性;然后通过某一实际软岩地下洞库开挖工程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水土耦合和水土非耦合方法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间的符合程度.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所需参数较少的简易软岩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岩体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征,同时发现采用水土耦合算法模拟饱和软岩地下洞室开挖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际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受力与变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本构模型 洞库开挖 水土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优化确定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俊高 殷宗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8-73,共6页
提出了一种确定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最优化法,该法以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由模型算得的曲线绝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以模型参数为变量,利用最优化技术优化迭代,求得最优解,即最优模型参数,它能使得由本构模型求得的应力应变... 提出了一种确定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最优化法,该法以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由模型算得的曲线绝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以模型参数为变量,利用最优化技术优化迭代,求得最优解,即最优模型参数,它能使得由本构模型求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最优地逼近试验曲线.该法快捷、准确,适用于多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本构模型 应力 应变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作用下岩土材料的双重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丽 王思敬 +1 位作者 王恩志 薛强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3-1201,共9页
基于弹塑性力学和损伤力学理论,将岩土材料视为孔隙_裂隙双重介质,假设孔隙介质不发生损伤,而裂隙介质随应变的增加发生损伤,建立了单轴作用下岩土类材料的双重介质本构模型隐式表达式,并利用Newton迭代法得出了材料的全程应力_应变曲线... 基于弹塑性力学和损伤力学理论,将岩土材料视为孔隙_裂隙双重介质,假设孔隙介质不发生损伤,而裂隙介质随应变的增加发生损伤,建立了单轴作用下岩土类材料的双重介质本构模型隐式表达式,并利用Newton迭代法得出了材料的全程应力_应变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岩土材料中裂隙空间展布的多态性(均匀展布、集中展布和随机展布)是岩土材料本构关系千变万化的根本原因.由于双重介质本构模型将岩土材料的弹性主体(孔隙介质部分)和损伤主体(裂隙介质部分)分化开来,对于研究岩土或含损伤材料的破坏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地质材料 双重介质 本构模型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