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检测GPC/SEC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Ⅵ.MHS方程K、α参数的测定及α对分子量的依赖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怿 卜乐炜 +3 位作者 张德震 郝磊 苏诚伟 徐种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窄分布和宽分布聚苯乙烯标样 ;得到了Mark -Houwink -Sakurada方程的K、α参数 ;计算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MHS方程指数α,建立了旋转半径和分子量的...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窄分布和宽分布聚苯乙烯标样 ;得到了Mark -Houwink -Sakurada方程的K、α参数 ;计算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MHS方程指数α,建立了旋转半径和分子量的关系式。结果表明SEC/RI/RALLS/DV可以准确和方便地获取MHS方程的K、α参数 ,α值具有分子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排斥色谱法 mhs方程 k α参数 高分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力作用下K型焊接管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邵永波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9-408,共10页
该文介绍了K型焊接管节点的几何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两个大型的K节点模型的试验测试,得到了K节点在轴力作用下沿着焊缝周围的热应力区内的应力集中系数,并验证了数值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 008个不同几何形状的K节点在轴... 该文介绍了K型焊接管节点的几何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两个大型的K节点模型的试验测试,得到了K节点在轴力作用下沿着焊缝周围的热应力区内的应力集中系数,并验证了数值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 008个不同几何形状的K节点在轴力作用下应力集中系数的分析,研究了几何参数对K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通过曲线拟合提出了计算轴力作用下K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参数公式,并对该公式的精确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管节点 应力集中系数 轴力 几何参数 参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非线性K-ε两方程湍流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钱炜祺 蔡金狮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1-397,共7页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的雷诺应力表达式中加入高阶非线性项;并在模型的涡粘性系数μt 中考虑流动各向异性的影响,将涡粘性系数中参数Cμ取为表征流动各向异性...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的雷诺应力表达式中加入高阶非线性项;并在模型的涡粘性系数μt 中考虑流动各向异性的影响,将涡粘性系数中参数Cμ取为表征流动各向异性的参数A 的一个线性函数,从而得到了一个新的非线性K-ε两方程湍流模型。此外,本文利用两种不同扩比下的后向台阶流动的实验结果来对新模型中引入的待定参数进行了参数辨识,并用另一种扩比下的后向台阶流动、绕方块的分离流动、U 型管道内流动、以及接近失速攻角情况下绕GAW- 1 翼型的低速流动等四种流动来对该非线性K-ε两方程模型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k-ε两方程模型 雷诺应力表达式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内弯矩作用下主圆支方K型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康 杨简 +2 位作者 雷鸣 陈千 陈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34,共9页
文中采用有限元与试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主圆支方K型管节点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系数。使用ABAQUS软件进行了125组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节点的数值模拟,得到了K型管节点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焊缝区域的应力集中系数,并且对主管和支... 文中采用有限元与试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主圆支方K型管节点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系数。使用ABAQUS软件进行了125组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节点的数值模拟,得到了K型管节点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焊缝区域的应力集中系数,并且对主管和支管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节点几何参数对主管和支管的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β(支管与主管直径比值)和2γ(主管直径与壁厚比值)值对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大,而τ(支管与主管壁厚比值)对主管和支管的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小。主管的应力集中系数值主要出现在鞍点的附近,而支管的应力集中系数值出现的位置主要由β、2γ和τ等几何参数来决定。根据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通过曲线拟合提出了计算平面内弯矩作用下主圆支方K型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参数方程,并对该方程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节点平面内弯曲试验再次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应力集中系数公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圆支方k型管节点 平面内弯矩 应力集中系数 几何参数 参数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K-S方程的同心双管注多元热流体传热特征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逢瑞 姚约东 +2 位作者 李相方 陈刚 丁冠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为了解同心双管注多元热流体的传热特征,获得最优的井底蒸汽参数,基于实际气体R-K-S状态方程和质量、能量与动量守恒方程,结合经典地层内瞬态传热模型,建立了同心双管注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数学模型。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井筒内混... 为了解同心双管注多元热流体的传热特征,获得最优的井底蒸汽参数,基于实际气体R-K-S状态方程和质量、能量与动量守恒方程,结合经典地层内瞬态传热模型,建立了同心双管注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数学模型。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井筒内混合汽/气典型传热特征,近井口处无接箍油管和内油管环空之间的温差较小,会导致流体热物性参数剧烈变化,但温度梯度快速趋于一致。应用该模型对非凝结气含量和注汽温度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非凝结气含量增大,井底过热度减小;随着无接箍油管注汽温度升高,井底过热度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注汽参数对井筒内热参数分布有明显影响,现场作业时要根据井眼实际情况优选注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双管 过热蒸汽 多元热流体 R-k-S方程 注汽参数 注汽温度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支化聚苯乙烯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形态和溶液性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梦冰 孙凡 +1 位作者 董英伟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不同臂长的三臂和四臂星型支化聚苯乙烯(PS),采用示差折光指数(RI)/多角度光散射(MALLS)/毛细管黏度(DV)三检测器联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不同臂结构星型PS在四氢呋喃中的形态和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不同臂长的三臂和四臂星型支化聚苯乙烯(PS),采用示差折光指数(RI)/多角度光散射(MALLS)/毛细管黏度(DV)三检测器联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不同臂结构星型PS在四氢呋喃中的形态和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型支化PS的线团尺寸及特性黏数均低于相同分子量的线型PS,臂数越多,线团紧密程度越大,旋转半径及特性黏数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大的幅度越小。与线型PS相比,星型支化PS的Mark-Houwink-Sakurada(MHS)方程参数K、α表现出较强的分子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支化聚苯乙烯 溶液形态 mhs方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泥质砂岩岩石物理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化世榜 印兴耀 +1 位作者 宗兆云 张佳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9-656,共8页
岩石物理模型的构建有助于认识地下含油气储层特征及流体分布规律。在前人对干岩石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比和孔隙度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Kuster&Toksz(K-T)方程和微分等效介质理论(DEM),推导出一个新的岩石物理模型。该模型避免了... 岩石物理模型的构建有助于认识地下含油气储层特征及流体分布规律。在前人对干岩石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比和孔隙度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Kuster&Toksz(K-T)方程和微分等效介质理论(DEM),推导出一个新的岩石物理模型。该模型避免了微分等效介质方程的迭代计算,简化了干岩石弹性模量的求解。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新模型可以有效估算泥质砂岩的弹性参数。将新模型应用于实际井数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模型 干岩石模量比 k-T方程 DEM理论 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操纵性数学模型辨识
8
作者 王德普 夏洪胜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利用实船旋回航行试验和Z航行试验的测试数据,以二阶K-T方程为基础,采用系统辨识方法,确定了船舶操舵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参数,并建立了船舶操纵性数学模型.本文使用海试实测数据进行参数估计,结论与实际比较接近,给出一种切实可行的K-T方... 利用实船旋回航行试验和Z航行试验的测试数据,以二阶K-T方程为基础,采用系统辨识方法,确定了船舶操舵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参数,并建立了船舶操纵性数学模型.本文使用海试实测数据进行参数估计,结论与实际比较接近,给出一种切实可行的K-T方程参数估计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实船模型辨识手段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船舶 操纵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