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循证赋能学习设计的系统模型与关键过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明娣 陈小涵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7,共8页
数智化时代,学习分析与学习设计的交互作用具有优化学习设计效果的潜力,数据循证得以支持并赋能学习设计变革。在此背景支持下,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之间究竟如何进行深度交互并在数据驱动下实现循证改进?针对该问题,研究分别从学习设计... 数智化时代,学习分析与学习设计的交互作用具有优化学习设计效果的潜力,数据循证得以支持并赋能学习设计变革。在此背景支持下,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之间究竟如何进行深度交互并在数据驱动下实现循证改进?针对该问题,研究分别从学习设计、学生发展以及教师成长三个视角探讨了数据循证赋能学习设计的多重价值,进而构建了数据循证赋能学习设计系统模型(Data-EDT),通过“证据系统”“学习设计系统”“智能技术系统”三重系统交互作用以展现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的动态关系,并揭示了基于设计视角的落地关键过程:前期准备阶段为“教师与研究者协作共创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期实践阶段为“教师在真实学习情境中的设计实施过程”;后期反思阶段为“教师基于设计评估的自我深度反思过程”;终期生成阶段为“教师基于设计迭代的双重角色生成过程”,以此支持教师的循证学习设计实践,进而有效促进数智化时代的学习设计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学习分析 循证学习设计 系统模型 关键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面语义增强的融合网络用于方面级情感分析
2
作者 郑诚 陈雪灵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05-2112,共8页
方面级情感分析旨在识别方面词表达的情感.最近,基于依赖树的图卷积网络已被证明在方面级情感分析任务中是有效的.然而,句法依赖树并不是特定于情感分析的工具,不能关注到特定的方面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方面语义增强的融合网... 方面级情感分析旨在识别方面词表达的情感.最近,基于依赖树的图卷积网络已被证明在方面级情感分析任务中是有效的.然而,句法依赖树并不是特定于情感分析的工具,不能关注到特定的方面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方面语义增强的融合网络模型,该模型将句法,语义和词法信息与方面词相结合,用于方面级情感分析.首先,使用快速梯度对抗训练算法进行数据增强.其次,为了充分利用句法依赖树中的有效信息,分别使用图卷积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学习依赖树中的句法信息和词法信息.同时,将方面增强注意力机制与自注意力机制相结合,来增强句子的方面语义感知能力.最后,使用非对称损失作为损失函数.在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方面级情感分析 数据增强 注意力机制 句法依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遥感影像并行ISODATA聚类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扬 王鹏 +4 位作者 杨瑞 左宪禹 张周威 吴晓洋 渠涧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8-243,250,共7页
针对传统影像分类算法执行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海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实时处理需求的问题,对资源三号卫星专题产品中遥感影像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设计一种基于OpenMP的并行ISODATA聚类算法(PIsodata Omp)。采用OpenMP... 针对传统影像分类算法执行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海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实时处理需求的问题,对资源三号卫星专题产品中遥感影像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设计一种基于OpenMP的并行ISODATA聚类算法(PIsodata Omp)。采用OpenMP技术优化ISODATA算法中的样本点聚类、聚类样本中心标准差计算,实现基于共享内存的单机多核并行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Isodata Omp算法能在保证分类精度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的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聚类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OpenMP技术 遥感影像分类 多核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MP在天气雷达基数据压缩/解压和解码中的应用
4
作者 沃伟峰 赵昶昱 +2 位作者 顾小丽 陶岚 王国荣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26-1236,共11页
以常规的PC工作站为基准,采用OpenMP技术,针对压缩/解压过程,设计了一种并行分块处理方案,在12核/24线程的CPU下,当分块数量达到16块时,数据的压缩、解压时间分别能减少至单线程的1/5和1/8左右;针对解码过程,比较了按PPI、径向和距离库... 以常规的PC工作站为基准,采用OpenMP技术,针对压缩/解压过程,设计了一种并行分块处理方案,在12核/24线程的CPU下,当分块数量达到16块时,数据的压缩、解压时间分别能减少至单线程的1/5和1/8左右;针对解码过程,比较了按PPI、径向和距离库不同颗粒下并行处理的结果,发现在径向上并行处理的方案最优,能够将解码时间缩减至单线程的1/8左右。通过上述两项并行优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雷达基数据在数据传输、预处理环节中的压力,也能提升雷达软件的数据载入性能,改善基于基数据的雷达分析软件的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基数据 并行处理 压缩 解压 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发式Spark消息分发器
5
作者 何玉林 林泽杰 +2 位作者 徐毓阳 成英超 黄哲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5,I0012,I0013,共11页
在大数据计算框架Spark中,驱动器采用迭代式消息分发机制,会增加任务提交的时间开销,影响任务执行的启动时间,限制了任务执行的并发性,导致多个执行器处于空闲等待状态,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使用线程池调度策略,构建一种高效且轻量级的... 在大数据计算框架Spark中,驱动器采用迭代式消息分发机制,会增加任务提交的时间开销,影响任务执行的启动时间,限制了任务执行的并发性,导致多个执行器处于空闲等待状态,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使用线程池调度策略,构建一种高效且轻量级的并发式Spark消息分发器.与迭代式Spark消息分发器不同,并发式消息分发器更加关注且更适合调度开销较大的细粒度任务作业,通过解析包含执行器重要信息的元数据,获取任务列表及各个任务对应的执行器标识,创建线程池并为每个任务启动异步计算,从而实现并发式任务分发,在保证系统稳定和任务顺利执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任务分发的时间开销.在虚拟机构建的仿真集群环境上,通过与迭代式消息分发器进行对比,证实了并发式消息分发器的良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内存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并发式Spark消息分发器可减少约9%的任务执行时间,同时能提高约5%的中央处理器的利用率.并发式Spark消息分发器有效解决了迭代式消息分发机制针对细粒度任务分发的时间开销过大和计算资源浪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处理 大数据计算 Spark通信机制 消息分发 细粒度任务 线程池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的汽车ORS优化设计
6
作者 王文捷 孙奕 +1 位作者 刘钊 朱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5,共9页
为了提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ORS)的安全性能和开发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的汽车ORS优化设计方法。面向假人伤害值预测,将神经网络架构与Gauss过程回归相结合,提出了改进的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作为预测模型;根据假... 为了提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ORS)的安全性能和开发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的汽车ORS优化设计方法。面向假人伤害值预测,将神经网络架构与Gauss过程回归相结合,提出了改进的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作为预测模型;根据假人伤害预测值构建优化目标函数,基于多组群乌鸦搜索算法开展ORS参数优化;使用工程仿真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方案,本设计方案的假人伤害最高降低了30.77%,平均降低12.11%;用本方法可以预测假人多个部位的伤害值,并获取高质量的ORS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乘员约束系统(ORS) 假人伤害 数据驱动 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 多组群乌鸦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QT的红花采摘机器人多线程传感器数据预处理系统
7
作者 郭辉 王翔 +1 位作者 武天伦 杨春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目的]针对红花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农田环境中面临的实时感知与控制挑战,特别是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处理和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问题,设计一种基于ROS和Qt的多线程并行控制系统。[方法]数据处理引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实现多源异构传感器... [目的]针对红花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农田环境中面临的实时感知与控制挑战,特别是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处理和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问题,设计一种基于ROS和Qt的多线程并行控制系统。[方法]数据处理引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实现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并行处理,提高系统数据处理效率和鲁棒性,并在新疆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红花田现场试验。[结果]多线程架构在复杂场景中显著优化资源利用率,减少端到端延迟约19.3%~25%。通过任务分解与并行处理,多线程配置在高负载条件下将CPU使用率从单线程的90%降低至75%~80%,并显著平滑内存曲线,提升系统稳定性。[结论]该项目与新疆35家农户、合作社签订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对推动红花采摘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采摘机器人 多线程控制系统 并行数据处理 并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商用存算一体架构矩阵乘算子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贺煜凯 谢童欣 +2 位作者 朱振华 高岚 李冰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87-3197,共11页
由于近存架构对数据密集型程序加速的潜力,Samsung等公司推出基于高带宽存储器与存内计算(HBM-PIM)的近存芯片用于大模型加速,得益于HBM的高带宽和天然并行特性,近存计算表现出对大模型极佳的加速。该文发现,矩阵规模变化时,HBM-PIM架... 由于近存架构对数据密集型程序加速的潜力,Samsung等公司推出基于高带宽存储器与存内计算(HBM-PIM)的近存芯片用于大模型加速,得益于HBM的高带宽和天然并行特性,近存计算表现出对大模型极佳的加速。该文发现,矩阵规模变化时,HBM-PIM架构的加速性能表现出不稳定性,限制了大模型部署的加速提升。为了释放HBM-PIM的加速潜力,该文深度分析了不同规模算子在HBM-PIM上性能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HBM-PIM对矩阵乘数据划分、映射和执行的支持不足,进而提出融合动态Bank分配、奇偶Bank交错式地址映射与分片虚拟化计算优化方法,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计算并行性。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规模的矩阵计算都取得了1.894~8.225的加速比,相比优化前,性能平均提升了2.7倍。该文所提方案有效增强了PIM体系结构在多尺度任务下的可扩展性与适配能力,为AI算子在存内计算平台上的高效映射与调度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算一体 算子性能优化 矩阵乘算子 数据并行 地址映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llel Algorithm Case Study Using Virtual Machine
9
作者 Zhang, Gongq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3期51-59,共9页
This paper takes the Sobel operator as example to study parallel sequential algorithm onto a memory-sharing multiprocessor by using a virtual machine. Several different parallel algorithms using function decomposi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Sobel operator as example to study parallel sequential algorithm onto a memory-sharing multiprocessor by using a virtual machine. Several different parallel algorithms using function decomposition and/or data decomposition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processor utilization, data traffic, shared memory access, and synchronization overhead. The analysis is validated through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the virtual machine of 64 parallel processors.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simulation data processing data storage equipment Image processing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s SYNCHRONIZATION Telecommunication traf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region-based image com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spiking cortical model
10
作者 Rongchang Zhao Yide M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To get the high compression ratio as well as the high-quality reconstructed image, an effective image compression scheme named irregular segmentation region coding based on spiking cortical model(ISRCS) is presented... To get the high compression ratio as well as the high-quality reconstructed image, an effective image compression scheme named irregular segmentation region coding based on spiking cortical model(ISRCS) is presented. This scheme is region-based and mainly focuses on two issues. Firstly, an appropriat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partition an image into some irregular regions and tidy contours, where the crucial regions corresponding to objects are retained and a lot of tiny parts are eliminated. The irregular regions and contours are cod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respectively in the next step. The other issue is the coding method of contours where an efficient and novel chain code is employed. This scheme tries to find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s and the compression ratio. Some principle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its higher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ression technologies, in terms of higher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s, higher compression ratio and less time consu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compaction and compress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region-based image coding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乐观抑或悲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强彬 刘思雨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51,M0004,共13页
大数据驱动公共决策模式迭代升级,重构了决策制定、执行、监督和反馈全链条中的权力关系与资源配置。对此,学界出现了乐观论与悲观论两种基本的论调:乐观者认为大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具有诸多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悲观者则认为现实中的大... 大数据驱动公共决策模式迭代升级,重构了决策制定、执行、监督和反馈全链条中的权力关系与资源配置。对此,学界出现了乐观论与悲观论两种基本的论调:乐观者认为大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具有诸多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悲观者则认为现实中的大数据并不一定会促使决策更加精准、科学和民主,反而可能会因数据本身来源和格式的复杂性、数据互通和共享标准的差异性、多主体利益博弈的政治性以及隐私侵犯和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而导致更为复杂的政策失灵。进一步分析发现,乐观论和悲观论之间的分歧主要源于技术与政治、权利与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孰轻孰重。面向未来,可以推动大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向审慎的乐观主义迈进,建构数字技术、政治过程与制度运作之间的互嵌与互适关系,以此锚定大数据驱动决策制定的基本方向,真正发挥大数据在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政治 决策过程 决策制定 循证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基本逻辑与关键方法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华忠 项健 石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9,共18页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提高海洋油气勘探效益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尽可能满足高精度地震波成像需求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对应的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技术。当前,无论海上和陆上油气地震勘探,“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全波形反演(FW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_RTM)为代表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是标志性的领先技术。海上油气地震勘探中,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有可能真正实现“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与拖缆数据采集相比,OBN数据采集具有宽方位照明、数据信噪比高、无检端鬼波、存在实测的(至少一阶自由表面相关)下行波场、四分量观测等优点。尤其是宽方位照明和存在至少一阶自由表面下行波场的特点,使得OBN数据具备了对中深层复杂构造和近海底介质进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地震波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要求,指出OBN数据采集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必要性;分析了OBN数据采集的地震波场的特点,据此提出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逻辑及相应的关键技术;认为海洋油气勘探中地震波成像处理的特殊问题主要由特征反射层引起,海水面、海底面和地下介质中若干强反射层构成了这些特征反射层,提出了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的技术路线,并对比了几种代表性的多次波预测的基础理论;指出对应当前的线性化偏移成像算子叠前数据域与叠前成像域是等价的,据此以成像道集后处理为中心,给出期望成像道集的定义,将弱旁瓣、定量的反射系数作为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在两个域中尽可能完美实现地下同一反(绕/散)射点、不同炮检距反(绕/散)射子波的同相位叠加,尽可能好地实现保真高分辨带限反射系数的成像;提出最好把带限反射系数成像推进到宽带波阻抗成像的技术路线;结合OBN数据的特点,给出了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技术流程,指出各环节的关键方法技术。最后,针对OBN数据四分量观测的特点,指出是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主要是P_SV波)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导致了当前多波成像结果达不到预期,建议重点研究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的物理根源,而不是发展更高端的矢量波成像算法。期望本文的思想观点对OBN地震勘探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进一步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及成像处理 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 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及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大动态范围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威 彭卫东 +1 位作者 漆军 张一帆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受动态范围限制,进行测量时对大信号易过载、小信号易丢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大动态范围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讨论了噪声相关性与放大器增益对动态范围的影响。该系统采用一种分立式架构的双ADC同步采集单...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受动态范围限制,进行测量时对大信号易过载、小信号易丢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大动态范围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讨论了噪声相关性与放大器增益对动态范围的影响。该系统采用一种分立式架构的双ADC同步采集单元,结合FPGA高速并行处理的特点进行数据融合,对前端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实时控制,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对微小信号采集时的高分辨率以及对大信号采集时的高容差。对采用动态范围最大为108 dB的AD7768芯片研制的实验样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在64 kHz的采样频率下可达到160 dB以上的动态范围,系统采样精度达到0.1%,线性度优于0.005%,通道间相位精度达到±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范围 数据采集 FPGA 多通道 实时控制 并行处理 可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实时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星辉 曾碧 魏鹏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3-561,共9页
目前交通流预测实时性差,很难满足在线分析和预测任务的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Flink流计算框架和大数据平台结合的实时交通流预测方法。基于流计算框架实时捕捉和预处理数据,包括采用Flink的transform算子对数据进行校验和处理,将处理后... 目前交通流预测实时性差,很难满足在线分析和预测任务的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Flink流计算框架和大数据平台结合的实时交通流预测方法。基于流计算框架实时捕捉和预处理数据,包括采用Flink的transform算子对数据进行校验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sink到大数据的HDFS文件系统,交由下一步的大数据并行框架进行分析建模与训练,实现基于流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实时交通流预测。实验结果表明,Flink能够实时捕捉和预处理交通流数据,把数据准时无误送入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框架下的并行分析和建模优势,在实时性数据分析与预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并行 流计算框架 实时处理 交通流预测 分布式系统 实时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VSLAM系统的CNN在FPGA平台上的加速 被引量:1
15
作者 郁媛 李沛君 +2 位作者 王光奇 张德兵 张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实现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系统中卷积神经网络在FPGA上的加速,基于SuperPoint模型设计一种低功耗高效CNN加速器及相应的SoC系统。采用循环分块、数据复用、计算单元展开和双缓冲策略充分利用加速器的片上资源;为提高突发传输效率,预先... 为实现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系统中卷积神经网络在FPGA上的加速,基于SuperPoint模型设计一种低功耗高效CNN加速器及相应的SoC系统。采用循环分块、数据复用、计算单元展开和双缓冲策略充分利用加速器的片上资源;为提高突发传输效率,预先对权重参数重排;提出Pack模块和Unpack模块,设计多通道数据传输,用于提高传输带宽。在Ultra96-V2 FPGA平台上部署整个SoC系统,在仅3 W左右的功耗下实现25.63 GOPS的吞吐量,其BRAM效率、DSP效率、性能密度和功耗效率相比之前的文献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系统 图像处理 卷积加速 数据复用 并行计算 突发传输 软硬件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E-DBSCAN-SMOTE数据处理的隧洞岩爆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成强 夏元友 +1 位作者 张宏伟 黄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8,共9页
为解决岩爆预测中预测指标关联以及原始数据存在离群点与数据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基于密度的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数据处理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_(θ)、岩... 为解决岩爆预测中预测指标关联以及原始数据存在离群点与数据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基于密度的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数据处理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σ_(θ)、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_(c)、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_(t)、弹性应变能指数W_(et)、脆性系数σ_(c)/σ_(t)、应力系数σ_(θ)/σ_(c)和表征围岩应力梯度的应力集度值β构建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采用LLE算法进行数据降维处理以消除指标间的交叉关联影响,引入DBSCAN算法去除数据离群点;然后,引入SMOTE技术进行数据平衡化;最后,分别采用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与梯度提升树(GBDT)算法构建3类岩爆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数据处理前后数据训练模型的预测精度,并通过江边水电站引水隧洞实测岩爆数据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指标由原始数据的7维降至4维,以及采用分级离群值处理后的3类算法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皆为同类模型中最高,江边水电站工程岩爆预测验证了数据处理后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基于原始岩爆数据建立的同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LLE) 基于密度的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 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 数据处理 岩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和数据驱动的污水处理反硝化脱氮过程协同优化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红桂 王玉爽 +2 位作者 刘峥 孙浩源 乔俊飞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1233,共13页
为有效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过程的脱氮效果,提出一种知识和数据驱动的反硝化脱氮过程协同优化控制(Knowledge-data-driven cooperative optimal control,KDDCOC).所提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建立一种基于自适应知识核函数的协同优化... 为有效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过程的脱氮效果,提出一种知识和数据驱动的反硝化脱氮过程协同优化控制(Knowledge-data-driven cooperative optimal control,KDDCOC).所提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建立一种基于自适应知识核函数的协同优化控制目标模型,动态描述出水水质(Effluent quality,EQ)以及泵送能耗(Pumping energy consumption,PE)、关键变量的协同关系;其次,提出一种知识引导的协同优化算法(Knowledge guide-based coopera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KGCO),快速准确求解硝态氮(Nitrate nitrogen,SNO)优化设定值,提高KDDCOC的响应速度.KDDCOC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对硝态氮优化设定值进行跟踪,将提出的KDDCOC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基准仿真模型1号(Benchmark simulation model No.1,BSM1),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出水水质,降低运行能耗,有效改善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反硝化脱氮过程 知识和数据驱动 协同优化控制 自适应知识核函数 知识引导的协同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数字空间底座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聪旭 李平 +3 位作者 李樊 崔梦真 王雪影 李宗洋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5-206,共12页
随着铁路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型测绘和工程设计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广泛应用,形成海量新型多维多模态铁路时空信息数据,而在智能高铁2.0中的模数一体化平台也提出基于统一的表征模型库,实现对铁路设计、施... 随着铁路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型测绘和工程设计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广泛应用,形成海量新型多维多模态铁路时空信息数据,而在智能高铁2.0中的模数一体化平台也提出基于统一的表征模型库,实现对铁路设计、施工、运营等不同阶段时空信息模型的统一管理和发布。为此,以智能铁路对时空信息数据深入需求为导向,基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既有铁路地理信息平台,设计提出新一代高精度铁路时空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及技术组成,构建形成铁路数字空间底座,攻克全空间数据融合、轻量化处理、服务共享发布等关键技术,赋能铁路时空信息智能化应用,也可为智能高铁2.0模数一体化平台中表征模型库搭建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空间底座 表征模型库 高精度时空数据 数据融合处理 服务共享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LBM迁移模块算法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斌 柳安军 +3 位作者 潘景山 田敏 张煜 朱光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8,共7页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是一种基于介观模拟尺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其在计算时设置大量的离散格点,具有适合并行的特性。图形处理器(GPU)中有大量的算术逻辑单元,适合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基于GPU设计LBM的并行算法,能够提高计算效率。但...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是一种基于介观模拟尺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其在计算时设置大量的离散格点,具有适合并行的特性。图形处理器(GPU)中有大量的算术逻辑单元,适合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基于GPU设计LBM的并行算法,能够提高计算效率。但是LBM算法迁移模块中每个格点的计算都需要与其他格点进行通信,存在较强的数据依赖。提出一种基于GPU的LBM迁移模块算法优化策略。首先分析迁移部分的实现逻辑,通过模型降维,将三维模型按照速度分量离散为多个二维模型,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然后分析迁移模块计算前后格点中的数据差异,通过数据定位找到迁移模块的通信规律,并对格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最后使用分类的交换方式对离散的二维模型进行区域划分,设计新的数据通信方式,由此消除数据依赖的影响,将迁移模块完全并行化。对并行算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在1.3×10^(8)规模网格下能达到1.92的加速比,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效果;同时对比未将迁移模块并行化的算法,所提优化策略能提升算法30%的并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图形处理器 并行优化 数据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PS的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调度规则自动设计方法
20
作者 邹杰 刘建军 曾创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8-1640,共13页
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制造系统由多个用于加工零件的作业车间和用于装配产品的一般流水车间组成。动态到达的订单涉及多层产品结构,零件需齐备之后才可装配。该类多级车间的管控涉及订单分配、加工和装配任务调度联合决策问题,其关键在... 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制造系统由多个用于加工零件的作业车间和用于装配产品的一般流水车间组成。动态到达的订单涉及多层产品结构,零件需齐备之后才可装配。该类多级车间的管控涉及订单分配、加工和装配任务调度联合决策问题,其关键在于实现两级生产的精准化协同目的。针对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PS的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调度规则自动设计方法。首先,以最小化订单拖期率为目标,建立了订单分配、加工和装配任务调度联合决策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遗传规划算法,用以集成进化多级调度规则,设计了一类种群优化机制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收敛,同时嵌入了并行仿真技术,有效减少了训练时间;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对改进型遗传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规则组、标准遗传规划算法及改进型遗传算法得到的订单拖期率分别为6.44%、5.65%、2.67%。基于并行仿真优化的改进型GP算法较数十个优选的人工规则组及标准GP算法生成的最优规则组,能取得更明显的综合性能优势。使用该算法针对DPAMW调度问题自动设计一体化调度的多级规则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制造系统 分布式制造系统 分布式加工与装配多级车间 并行仿真优化的遗传规划算法 调度规则 遗传规划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