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A估计的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
1
作者 徐希鑫 赵化良 +2 位作者 刘志红 张开业 孙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件,依据稀疏率和阵元数将孔径自适应分区,以阵列峰值旁瓣和孔径为约束,由双层嵌套循环迭代优化阵列麦克风数量和位置,获得更低的阵列峰值旁瓣电平。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获得的49.5λ孔径、23%稀疏率的稀疏阵列峰值旁瓣电平为-21.59 dB,主瓣宽度为1.03°,角度分辨率为1°,估计误差小于0.01。与其他方法对比,峰值旁瓣低1 d B,优化效率提升50%,由此可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稀疏线阵 波达方向估计 双迭代傅里叶变换 旁瓣阈值 旁瓣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路树分层的大电网潮流并行算法及其GPU优化实现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德扬 李亚楼 +1 位作者 江涵 徐得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3-69,共7页
针对大规模电网分析及能量管理系统对快速潮流计算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基于道路树分层的稀疏矩阵直接分解算法,并结合该算法在GPU上实现了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为提高基于GPU的计算效率,首先在GPU上实现... 针对大规模电网分析及能量管理系统对快速潮流计算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基于道路树分层的稀疏矩阵直接分解算法,并结合该算法在GPU上实现了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为提高基于GPU的计算效率,首先在GPU上实现了潮流方程式右端项生成、雅可比矩阵生成、LU分解以及前推回代求解,减少了CPU和GPU之间的数据传输时间。其次,针对GPU中寄存器—缓存—显存多级存储架构,改进数据存储方式,减少了读取延迟。进一步,考虑GPU线程组织特点,优化任务分配,增加了计算并行度。最后,对比基于CPU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潮流计算模块,进行了数值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节点数的增加,所提出的程序计算优势越来越显著,算例规模达到43 602个节点时可获得5.172倍的加速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并行计算 图形处理器 稀疏线性方程组 道路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中的快速算法与并行算法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建平 王正华 +2 位作者 朱星明 马怀发 李晓梅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2-358,共7页
针对一套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在分析其计算方法与计算效率的不足之后,提出了采用稀疏矩阵与稀疏向量技术来高效实现有限元刚度矩阵装配过程的算法,并采用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技术与CG法相结合来高效地求解稀疏线性方程... 针对一套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在分析其计算方法与计算效率的不足之后,提出了采用稀疏矩阵与稀疏向量技术来高效实现有限元刚度矩阵装配过程的算法,并采用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技术与CG法相结合来高效地求解稀疏线性方程组。之后,从整体上提出了一个将有限单元分布与未知量分布有机结合的并行算法设计方案,并分别针对刚度矩阵装配、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稀疏矩阵与稠密向量相乘、稀疏向量相加等核心算法,进行了相应的并行算法设计。最后,在由每节点2 CPU的8个Intel Xeon节点采用千兆以太网连成的机群上,针对两个混凝土数值试样进行了数值实验,第一个试样含44117个网格点与53200个有限单元,第二个试样含71013个网格点与78800个有限单元;对第一个试样,原串行程序进行全程567次加载计算需要984.83小时约41天,采用文中串行算法后,模拟时间减少到22531秒约6.26小时,采用并行算法在16个CPU上的模拟时间进一步降为3860秒约1.07小时。对第二个试样,原串行程序进行全程94次加载计算需要467.19小时约19.5天,采用文中串行算法后,模拟时间减少到11453秒约3.18小时,采用并行算法在16个CPU上的模拟时间进一步降为1704秒约28.4分钟。串行算法的改进与并行算法的设计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对加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细观力学 有限元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条件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稀疏线性方程组的因子组合型并行预条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建平 赵军 +3 位作者 马怀发 宋君强 张卫民 李晓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108,共5页
基于因子组合给出一般稀疏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并行预条件。在该方案中,应用基于邻接图的重叠区域分解,形成一串相互重叠的子区域。对每个子区域,可以采用任何不完全LU分解。之后,利用全局三角因子与全局下三角因子的乘积作为全局的并行... 基于因子组合给出一般稀疏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并行预条件。在该方案中,应用基于邻接图的重叠区域分解,形成一串相互重叠的子区域。对每个子区域,可以采用任何不完全LU分解。之后,利用全局三角因子与全局下三角因子的乘积作为全局的并行预条件,其中全局三角因子利用限制加性Schwarz思想对每个局部上三角因子的逆进行组合得到。分析表明,提出的预条件优于经典加性Schwarz和限制加性Schwarz,且能保持对称正定性。对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中线性方程组的实验再次表明,新方案优于经典加性Schwar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条件 不完全分解 混凝土模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计算在化工系统模拟与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健 陈丙珍 何小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1-446,共6页
在求解大规模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问题时 ,由于系统规模巨大 ,导致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采用并行计算提高化工系统模拟与优化问题的效率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 .回顾了在化工模拟与优化领域应用并行计算技术... 在求解大规模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问题时 ,由于系统规模巨大 ,导致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采用并行计算提高化工系统模拟与优化问题的效率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 .回顾了在化工模拟与优化领域应用并行计算技术的重要研究进展 .并行计算在化工模拟与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求解稀疏大型线性方程组 .研究内容包括模拟与优化两大方面 .最后对化工领域中并行计算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模拟 化工过程优化 并行计算 稀疏矩阵重排 带边块对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和非线性寄存器系统的并行化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秦晓懿 王瀚晟 曾烈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并行化技术可降低电路工作速率、延时和功耗 ,广泛应用于通信处理中 .对线性寄存器系统 ,通过对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讨论提出一般性的 (1,N)并行化方法 ,其对任意并行路数N均有统一计算方法 ;并对某些情况下的 (M ,N)并行提出一种... 并行化技术可降低电路工作速率、延时和功耗 ,广泛应用于通信处理中 .对线性寄存器系统 ,通过对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讨论提出一般性的 (1,N)并行化方法 ,其对任意并行路数N均有统一计算方法 ;并对某些情况下的 (M ,N)并行提出一种新实现方法 .对非线性寄存器系统 ,给出其定义 ,对其状态转移进行线性化 ,提出线性化矩阵法的并行方法 ;并对其特例———非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并行化提出推广延时因子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寄存器 非线性寄存器 非线性移位寄存器 (M N)并行 线性化矩阵法 推广延时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数字图像机群并行处理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方金云 何建邦 +3 位作者 池天河 胡伟武 史岗 张福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9-100,49,共3页
地理数字图像是指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数字图像,包括栅格图像、矢量图形等.随着数字地球时代的到来,地理数据采集设备分辨率的提高,地理图像所蓄含的信息量呈海量增[2],这要求图像处理速度应加快,效率应提高.因此,并行性引入数字图像处理... 地理数字图像是指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数字图像,包括栅格图像、矢量图形等.随着数字地球时代的到来,地理数据采集设备分辨率的提高,地理图像所蓄含的信息量呈海量增[2],这要求图像处理速度应加快,效率应提高.因此,并行性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成了必然趋势[3].地理图像处理中一般为几十兆一几百兆字节的矩阵操作,需大内存;分块矩阵计算过程中通信量少,因而地理数字图像处理易于并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数字图像 机群 并行处理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态汉字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恺 李成学 +2 位作者 王庆人 赵宏 张健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66-2281,共16页
复杂图像文字识别是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图像中的文字可能存在倾斜、光照不均、噪音干扰和边缘柔化等多种异态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异态汉字识别方法,称作SC-HOG.首先,利用稀疏编码得到基向量和稀疏系数,通过重构图... 复杂图像文字识别是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图像中的文字可能存在倾斜、光照不均、噪音干扰和边缘柔化等多种异态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异态汉字识别方法,称作SC-HOG.首先,利用稀疏编码得到基向量和稀疏系数,通过重构图像滤除噪音、处理边缘柔化;然后,利用梯度方向直方图抽取复原图像的汉字边缘梯度特征,削弱倾斜和光照的影响;最后,将获取的特征向量送入分类器,实现异态汉字的识别.通过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两方面的实验来验证SC-HOG方法的有效性:前一方面实验结果表明,SC-HOG方法对于倾斜、光照不均、噪音干扰和边缘柔化等异态情况有较强的鲁棒性;后一方面实验结果表明,SC-HOG方法在原生数字图像和场景图像真实样本集上也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编码 梯度方向直方图 增量线性决策分析 汉字识别 文档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动态仿真中大型线性方程组的分块求解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宋新立 陈英时 +3 位作者 王成山 叶小晖 汤涌 吴国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快速求解算法是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的难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利用仿真中矩阵结构特点的分块快速直接求解算法,并开发实现了大型电力系统线性方程组稀疏求解器(ESS)。该算法首先将稀疏矩阵分为4个分块矩阵,然后将其中规模最大的对角块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更小的对角分块矩阵,并利用部分小分块具有相同结构的特点进行矩阵LU符号分解和数值分解,最后根据分块矩阵进行前代和回代求解计算。与现有其他求解器进行的算例对比表明,ESS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求解速度优势,特别是在矩阵LU分解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线性方程组 分块对角矩阵 分块直接求解算法 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适合并行计算的TFQMR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杰 迟利华 +1 位作者 胡庆丰 李晓梅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35-1240,共6页
TFQMR算法是一种Krylov子空间算法,常用来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通过改变TFQMR算法的计算次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FQMR(ITFQMR)算法.对比TFQMR算法,ITFQMR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TFQMR算法相同,几乎没有增加计算量,但考虑了在MIMD并行机上... TFQMR算法是一种Krylov子空间算法,常用来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通过改变TFQMR算法的计算次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FQMR(ITFQMR)算法.对比TFQMR算法,ITFQMR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TFQMR算法相同,几乎没有增加计算量,但考虑了在MIMD并行机上实现时并行算法的性能,其同步开销减少为TFQMR算法的一半,并且所有内积计算以及矩阵向量乘是独立的,没有数据相关性,可以进行计算与通信的重叠.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来讨论ITFQMR算法的性能,当处理机台数较多时,ITFQMR算法的计算速度快于TFQMR算法.实验说明了在有64台处理机机群上进行,最快的并行ITFQMR算法的计算速度大约比TFQMR算法快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QMR算法 同步开销 并行计算 机群 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稀疏线性系统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健飞 沈德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5-829,共5页
研究了基于GPU的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加速求解问题,并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平台编制了程序,在NVIDIAGT430 GPU平台上进行了程序性能测试和分析。稀疏矩阵采用压缩稀疏行(CSR)格式压缩存储,针对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的算... 研究了基于GPU的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加速求解问题,并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平台编制了程序,在NVIDIAGT430 GPU平台上进行了程序性能测试和分析。稀疏矩阵采用压缩稀疏行(CSR)格式压缩存储,针对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的算法特性,研究了基于GPU的稀疏矩阵与向量相乘的性能优化、数据从CPU端传到GPU端的加速传输措施。将编制的稀疏矩阵与向量相乘的kernel函数和CUSPARSE函数库中的cusparseDcsrmv函数性能进行了对比,最优得到了2.1倍的加速效果。对于整个预条件共轭梯度法,通过自编kernel函数来实现的算法较之采用CUBLAS库和CUSPARSE库实现的算法稍具优势,与CPU端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相比,最优可以得到7.4倍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条件共轭梯度法 压缩稀疏行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监督稀疏鉴别核局部线性嵌入的非线性过程故障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世锦 李新玉 +2 位作者 徐桂云 潘剑寒 杨茂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8,共10页
复杂过程往往受到运行状态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等因素影响,过程数据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随机性和流形结构.近年来,核局部线性嵌入(kernel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KLLE)已经成功应用于复杂过程故障检测.然而KLLE是一种无监督流形学习算... 复杂过程往往受到运行状态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等因素影响,过程数据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随机性和流形结构.近年来,核局部线性嵌入(kernel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KLLE)已经成功应用于复杂过程故障检测.然而KLLE是一种无监督流形学习算法,能够保持样本的局部几何信息,忽视了总体数据样本集全局/非局部鉴别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半监督稀疏鉴别核局部线性嵌入(semi-supervised sparse discriminantKLLE,SSDKLLE)算法并用于非线性工业过程故障检测.本文主要贡献如下:(1)把半监督学习与Fisher鉴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引入到KLLE,有效地利用了总体数据集几何鉴别信息,提高了算法对不同类别数据的分离性;(2)基于稀疏表示通过重构优化方法对信号自适应稀疏表达的优点,利用稀疏表示自适应选择最近邻样本以及数目,提高算法鲁棒性和局部保持性能;(3)引入局部邻域处理以及核技巧策略降低过程工况数据变化对监测算法的影响,提高非线性多工况过程监测方法的性能.基于UCI数据和TE平台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故障检测 核局部线性嵌入 半监督学习 FISHER鉴别分析 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平行互质阵列的二维高精度DOA估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明月 何明浩 +1 位作者 郁春来 曲智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7-983,共7页
为利用互质结构进行二维高精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设计了双平行互质阵列,提出了构建非均匀虚拟阵列的失配处理贝叶斯学习方法,最大限度扩展了测向自由度的同时,降低了网格失配对DOA估计精度的影响。首先,对平行互... 为利用互质结构进行二维高精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设计了双平行互质阵列,提出了构建非均匀虚拟阵列的失配处理贝叶斯学习方法,最大限度扩展了测向自由度的同时,降低了网格失配对DOA估计精度的影响。首先,对平行互质阵列进行垂直方向扩展构建了双平行互质阵列;其次,进行了非均匀虚拟阵列扩展,利用稀疏贝叶斯学习进行稀疏重构;然后,利用到达角相邻网格的能量关系,通过泰勒展开,进行了低复杂度的失配处理;最后,提出剔除规则和选择规则,融合两个方向子阵的估计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阵列和DOA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双平行互质阵列 稀疏贝叶斯学习 网格失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因子四线性分解的二维角度和频率联合估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凌云 张小飞 许宗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89-1894,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2维角度和频率联合估计方法。首先给出双平行线阵结构,将阵列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建模分析,表明此信号具有平行因子四线性模型特征,分析了该模型低秩分解的唯一性,从分解得到的矩阵中联合估计出信源的频率和到达角。...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2维角度和频率联合估计方法。首先给出双平行线阵结构,将阵列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建模分析,表明此信号具有平行因子四线性模型特征,分析了该模型低秩分解的唯一性,从分解得到的矩阵中联合估计出信源的频率和到达角。该方法无需谱峰搜索,可实现参数的同时估计与配对,并与现有的算法进行了比较,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而且在小样本数下也能较好的工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四线性分解 2维角度估计 频率估计 双平行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Fiedler向量的一种高效准确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建平 宋君强 +1 位作者 张卫民 赵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66-2273,共8页
图的Fielder向量在许多应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矩阵重排、图的分割、蛋白质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网络搜索等.但一般认为,计算Fiedler向量是很耗时的,因为其牵涉到特征值问题.文中提出了计算Fiedler向量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 图的Fielder向量在许多应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矩阵重排、图的分割、蛋白质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网络搜索等.但一般认为,计算Fiedler向量是很耗时的,因为其牵涉到特征值问题.文中提出了计算Fiedler向量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收缩技术与反幂法,将Fiedler向量的计算转化为缩减矩阵最小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的计算.其次,引入了一种预条件方案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在该方案中,可以采用任何一种针对线性方程组求解的预条件技术.对从UF稀疏矩阵集下载下来的几个稀疏矩阵对应的图,对新方法进行了实验,并与已知的最新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中,采用了对角预条件,且对算法利用MPI和OpenMP混合编程来实现并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相对于已有方法,在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上都具有优势.对图二分的应用实验也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文中算法给出的结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dler向量 特征值问题 并行计算 稀疏线性方程组 共轭斜量法 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设计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淑婧 王蕾 +2 位作者 任宝祥 李哲 尚耀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0,共4页
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有噪信道的可靠通信通过信道编码来实现。文中设计的(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结合汉明码能纠正一位错误且具有编码效率较高、译码电路简单、译码延时小等优点。分析伴随式与错误图样的对应关系,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 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有噪信道的可靠通信通过信道编码来实现。文中设计的(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结合汉明码能纠正一位错误且具有编码效率较高、译码电路简单、译码延时小等优点。分析伴随式与错误图样的对应关系,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Xilinx公司的Vivado2016.1环境下编程实现。通过ModelSim仿真平台验证,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在工程实践中将编译码器加入某实测通信系统,实现了在Artix.7系列xc7z030fbg676.1的芯片上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实现(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验证了该设计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25 20)线性分组码 汉明码 伴随式 错误图样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俊 何忠文 +1 位作者 蔡建峰 房灵芝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2-286,共5页
传统的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方法是对角度特殊的样本采用角度特殊的分类器识别,该方法忽略了不同角度的人脸表情是相同的人脸表情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且传统的多角度人脸表情特征提取时间较长以及不能满足增量更新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了一种... 传统的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方法是对角度特殊的样本采用角度特殊的分类器识别,该方法忽略了不同角度的人脸表情是相同的人脸表情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且传统的多角度人脸表情特征提取时间较长以及不能满足增量更新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回归模型的增量修正特征,然后用PCA进行特征选择,最后采用判别共享高斯过程隐变量模型识别多角度人脸表情。在CMU-PIE和LFPW数据库上的对比实验表明了该方法较传统的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 增量修正 并行级联线性回归 特征提取 高斯过程隐变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模型的语音线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正祥 施清苑 +1 位作者 刘传强 李玉阁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0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研究语音参数线性预测的并行处理问题。通过把语音源序列的相邻样本分组能够构成一个协方差平稳的语音向量自回归序列 ,在 Hilbert空间中运用正交投影原理可导出具有高度并行处理能力的向量预测编码策略 ,由此可推出语音参数线性预测的... 研究语音参数线性预测的并行处理问题。通过把语音源序列的相邻样本分组能够构成一个协方差平稳的语音向量自回归序列 ,在 Hilbert空间中运用正交投影原理可导出具有高度并行处理能力的向量预测编码策略 ,由此可推出语音参数线性预测的并行处理自适应算法。同传统格型算法相比 ,这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及存贮量有明显改善。最后通过仿真运算检验了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编码 线性预测 并行处理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I的二维复稀疏信号重建算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文峰 李少东 杨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针对二维复稀疏信号重建时存在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并行重建二维复稀疏信号的并行线性Bregman迭代(Parallel fast linearized Bregman iteration,PFLBI)算法.首先,构建了二维复稀疏信号的结构模型以及PF... 针对二维复稀疏信号重建时存在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并行重建二维复稀疏信号的并行线性Bregman迭代(Parallel fast linearized Bregman iteration,PFLBI)算法.首先,构建了二维复稀疏信号的结构模型以及PFLBI算法基本迭代格式;其次,通过变步长方式提高迭代收敛速度,而每次迭代的步长则是通过估计中间变量的积累量突破收缩阈值需要的积累步数得到的;再次,对算法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重建性能和速度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重建 二维信号处理 线性Bregman迭代 I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格式并行直接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车永刚 王正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94-99,共6页
讨论了由CFD问题得到的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直接法求解问题。介绍了三对角型方程组的SPP算法 ,将之推广来求解一般的带宽较窄的带状或者稀疏带状线性方程组。介绍一般稀疏的线性方程组的基于排序后再分解的并行求解方法的步骤及其... 讨论了由CFD问题得到的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直接法求解问题。介绍了三对角型方程组的SPP算法 ,将之推广来求解一般的带宽较窄的带状或者稀疏带状线性方程组。介绍一般稀疏的线性方程组的基于排序后再分解的并行求解方法的步骤及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稀疏线性方程组 并行直接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