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相量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庆 曾子健 +3 位作者 梁铭 王钢 李海锋 汪隆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研究共交直流侧母线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中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及边带分量的特性,通过分析各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研究系统中零序环流的流通路径,并建立零序环流等效电路;利用动态相量法建立计及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差的超高次谐波... 为研究共交直流侧母线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中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及边带分量的特性,通过分析各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研究系统中零序环流的流通路径,并建立零序环流等效电路;利用动态相量法建立计及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差的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分析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特性和边带分量特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次谐波 零序环流 动态相量 并联逆变器 并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平行双边装配线平衡建模与启发式算法
2
作者 焦玉玲 邓雪 +2 位作者 李津 王阳 苏心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97-2805,共9页
针对智能制造系统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问题,提出混流排序和平行双边装配线平衡联合优化方法。根据平行和双边装配线各自的特点,定义了平行双边装配线r-q分区布局,考虑多产品混流排序与平行双边装配线平衡的双重优化,建立混流平行双边... 针对智能制造系统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问题,提出混流排序和平行双边装配线平衡联合优化方法。根据平行和双边装配线各自的特点,定义了平行双边装配线r-q分区布局,考虑多产品混流排序与平行双边装配线平衡的双重优化,建立混流平行双边装配线平衡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多级约束的启发式算法,结合25个经典算例进行求解,将求得的工作站数与混流双边装配线平衡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流平行双边装配线能够减少工作站数量,缩短装配线长度。通过计算平衡率和平滑指数两个平衡系统指标,验证了模型和启发式算法能够有效均衡工作站负载,提高系统的平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工程 多产品混流排序 平行双边装配线 多级约束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开普 马晓艺 +2 位作者 卢超 殷旅江 李新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在拆解序列规划问题中,为了提高拆解效率、降低拆解能耗,引入了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构建了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遗传算法。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造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法构造了基于目标导向的... 在拆解序列规划问题中,为了提高拆解效率、降低拆解能耗,引入了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构建了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遗传算法。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造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法构造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编解码策略,以提高初始解的质量;采用Q学习来选择算法迭代过程中的最佳交叉策略和变异策略,以增强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在一个34项任务的发动机拆解案例中,通过与四种经典多目标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分析所得拆解方案,结果表明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可以有效缩短完工时间,并降低拆解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解序列规划 机器人并行拆解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遗传算法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黍稷落粒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及落粒调控基因的鉴定
4
作者 王月琛 韩鑫骐 +7 位作者 魏文敏 崔兆兰 罗阳美 陈鹏如 王海岗 刘龙龙 张莉 王纶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1,共8页
【目的】黍稷对我国旱作农业、盐碱地开发利用和救灾补种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落粒是黍稷重要的产量限制因素。研究黍稷落粒的机制,对选育抗落粒的黍稷新品种,提高黍稷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落粒性强的‘野糜子’和落粒性弱的... 【目的】黍稷对我国旱作农业、盐碱地开发利用和救灾补种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落粒是黍稷重要的产量限制因素。研究黍稷落粒的机制,对选育抗落粒的黍稷新品种,提高黍稷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落粒性强的‘野糜子’和落粒性弱的‘红粘糜’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研究不同落粒性的黍稷品种间离层细胞的结构差异。其次运用反向遗传学策略,鉴定与水稻落粒基因同源的黍稷落粒基因。【结果】首先,通过对‘野糜子’和‘红粘糜’的离区组织的电镜观察发现,‘野糜子’在开花后,形成明显的离层,而在‘红粘糜’中,没有观察到完整的离层。其次,对黍稷落粒基因在‘野糜子’小穗开花后1、20和35 d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基因在开花后1 d的表达量最高。最后,通过比较‘野糜子’和‘红粘糜’PmSh1-1基因的cDNA序列发现,‘红粘糜’PmSh1-1的cDNA比‘野糜子’的cDNA短,缺少第3个外显子。【结论】黍稷离层发育不完整,能够导致黍稷落粒性降低。水稻OsSh1的同源基因PmSh1-1可能是调控黍稷落粒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稷 落粒性 离层 石蜡切片 转录组测序 趋同驯化 Sh1 同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谐振接地配电系统的故障选线
5
作者 王庆 孙阳 +4 位作者 李江鹏 杨龙 李金东 邵文权 张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36-8542,共7页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特征,健全线路的零序电流在并联电阻投入后其幅值呈减小状态,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则呈增大状态。进一步基于并联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扰动特征构造相应的故障选线判据。MATLAB仿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于不超过5 kΩ的高阻单相接地故障能够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故障选线 中性点并联电阻 零序电流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环境下OTSM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
6
作者 李国军 郑翔 王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为提升正交时序复用(OTSM)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时域分块进行MMSE-PIC符号估计,并且使用诺伊曼(Neumann)级数逼近涉及的矩阵反演,将计... 为提升正交时序复用(OTSM)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时域分块进行MMSE-PIC符号估计,并且使用诺伊曼(Neumann)级数逼近涉及的矩阵反演,将计算复杂度降为线性阶;随后在时延-序列域计算估计符号的均值与方差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移动速度为540km/h的场景下使用16QAM调制且误码率为10-4时,所提方法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最大比合并(MRC)的迭代rake检测方法相比有2.48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序复用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 并行干扰消除 诺伊曼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三电平并联系统的虚拟矢量调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杜燕 杨世友 +2 位作者 胡军龙 杨向真 苏建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629-8641,I0025,共14页
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和零序环流抑制是保证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然而基于冗余小矢量对调节的环流抑制方案进一步增加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中点电流无法对称消除的场景,加剧... 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和零序环流抑制是保证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然而基于冗余小矢量对调节的环流抑制方案进一步增加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中点电流无法对称消除的场景,加剧双机系统中点电位不平衡程度。该文基于虚拟矢量合成思路,提出一种满足零序环流抑制和中点电位平衡需求的双机虚拟矢量调制方法。该方法重新定义虚拟中矢量,通过缩短中矢量作用时间和增加参与合成的对称冗余小矢量以减少中点电流不平衡场景;分析不同扇区不同控制目标下虚拟矢量合成规则,利用相占空比法优化虚拟矢量的作用顺序,减少矢量合成过程中的开关次数。与传统SVPWM策略下中点电压变化量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削弱环流抑制和中点电位平衡的耦合关系。最后,利用Starsim平台实验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并联系统 虚拟矢量 零序环流 中点电位平衡 相占空比法 开关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长发育迟缓为表现的1例O’Donnell-Luria-Rodan综合征临床与遗传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袁晶晶 王玉君 +3 位作者 黎露莎 谢艳红 莫朝晖 金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9-654,共6页
O’Donnell-Luria-Rodan(ODLURO)综合征是KMT2E(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2E)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1例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的12岁9个月男性患儿,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DNA进行... O’Donnell-Luria-Rodan(ODLURO)综合征是KMT2E(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2E)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1例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的12岁9个月男性患儿,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DNA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全外显子组测序及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low-coverage massively parallel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分析显示患儿在染色体7q 22.3区域存在506 kb的杂合性缺失,缺失区域包含KMT2E在内的6个基因,诊断为ODLURO综合征。其父母、弟弟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均无异常,提示该缺失为新发突变。此病例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ODLURO综合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onnell-Luria-Rodan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零序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金东 刘红文 +1 位作者 杨泽宇 荣飞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5,共8页
逆变器并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功率分配不均、控制参数失配等因素导致两逆变器开关状态不同步,使得环路中产生零序环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层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零序环流抑制策略,通过将零序环流加入综合目标函数,选取最优开... 逆变器并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功率分配不均、控制参数失配等因素导致两逆变器开关状态不同步,使得环路中产生零序环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层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零序环流抑制策略,通过将零序环流加入综合目标函数,选取最优开关状态组合实现零序环流的抑制。同时,通过改变目标函数结构、利用双层级联的方式进行开关状态组合选取,在消除权重系数对控制系统影响的同时减轻计算负担。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并联逆变器 零序环流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并行计算下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2,共4页
高维数据维度增加,数据空间的体积呈指数增长,容易陷入“维数灾难”,导致聚类算法执行效率低,为此,提出异构并行计算下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算法。构建高维混合型数据相异度矩阵,提取高维混合型数据的统计序列特征值,利用时间窗口进行特... 高维数据维度增加,数据空间的体积呈指数增长,容易陷入“维数灾难”,导致聚类算法执行效率低,为此,提出异构并行计算下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算法。构建高维混合型数据相异度矩阵,提取高维混合型数据的统计序列特征值,利用时间窗口进行特征优化。采用K⁃Prototypes聚类算法提取高维混合型数据的统计序列特征,评估数据与类中心的相异性,计算数据与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实现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采用异构并行计算技术进行高维混合型数据K⁃Prototypes聚类的并行化处理,合理分配CPU与GPU工作,达到CPU与GPU的工作负载平衡,提高K⁃Prototypes的聚类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对于高维混合型数据的聚类效果好、运行时间短、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并行计算 高维混合型数据 K⁃Prototypes聚类算法 欧氏距离 统计序列特征 负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S-SC下基于并行导频序列的一种主动式RAKE接收技术
11
作者 陈浩 韩红柱 +1 位作者 程疆博 张望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33,共6页
为解决并行组合扩频散射传输系统信道中存在的严重多径衰落效应,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导频序列的主动式RAKE接收技术。该技术利用扩频序列PN的自相关特性,添加额外并行扩频序列作为收发已知的导频信号,设计适用在并行组合扩频散射通信的系... 为解决并行组合扩频散射传输系统信道中存在的严重多径衰落效应,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导频序列的主动式RAKE接收技术。该技术利用扩频序列PN的自相关特性,添加额外并行扩频序列作为收发已知的导频信号,设计适用在并行组合扩频散射通信的系统模型,并提出该模型下的多径搜索和时延估计方法,利用散射信道相干时间减少导频序列占比。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在SNR=-8 dB时,信号识别概率能达到90%以上,低信噪比范围内,相比无抗多径技术可以提升60%左右的正确识别概率;区分充分多径和不充分多径进行系统误码率性能仿真分析,在SNR>-2 dB的区间内,相比无抗多径技术误码率大小均降低了三个数量级以上。结果说明文中技术能有效地对抗系统存在的多径衰落,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保证数据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组合扩频 散射通信 RAKE接收 并行导频序列 多径搜索 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方案 被引量:28
12
作者 宋国兵 刘志良 +2 位作者 康小宁 赵选宗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106,114,共6页
距离保护应用于同杆并架双回线时其动作性能受零序互感的影响。通过对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特点以及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影响的分析,指出两回线零序电流反向是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两回线零序... 距离保护应用于同杆并架双回线时其动作性能受零序互感的影响。通过对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特点以及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影响的分析,指出两回线零序电流反向是同杆并架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两回线零序电流反向时,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大于非故障线路,提出了一种逻辑判断的零序电流补偿方法。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同杆并架双回线距离保护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线 距离保护 零序互感 零序电流反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于无创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63
13
作者 李玉芝 任景慧 +7 位作者 林琳华 姚秋璇 袁红 郭辉 李启运 何薇 张红云 王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目的利用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7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孕龄在8~30周之间高龄妊娠、唐氏综合征生化筛查高风险和(或)彩... 目的利用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7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孕龄在8~30周之间高龄妊娠、唐氏综合征生化筛查高风险和(或)彩超显示胎儿异常等同意介入产前诊断的孕妇941例,抽取孕妇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浆DNA,制备测序文库,应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检测,测得的基因序列与人类的参考基因组比对并作统计分析。同时采集胎儿羊水或脐血,经细胞培养后行羊水或脐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染色体非整倍体。结果①941例孕妇血浆样本处理后经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判定胎儿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共27例,非唐氏综合征914例;以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结果对照,检测出的27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中2例误诊,其中一例核型为47,XXY,一例核型分析正常。经统计分析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为100%,检出正确率99.78%,误诊率0.22%;②941例样本中,检出18-三体高风险14例,18-三体低风险927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统计分析显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18-三体胎儿的检出率为93.33%(14/15),漏诊率为6.67%(1/15)、误诊率为0。结论利用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行无创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技术具有无创性、高准确性、高通量等优势,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技术 染色体 无创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芯电力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方式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2
14
作者 樊友兵 赵健康 +3 位作者 钱康 蒙绍新 窦飞 彭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07-2612,共6页
单芯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给电缆线路带来了电流分配不均匀、感应电压过高以及线路参数难于确定的问题,为此对同相多根并联线路的电路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时电流分配以及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利用矩阵变化,提出了... 单芯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给电缆线路带来了电流分配不均匀、感应电压过高以及线路参数难于确定的问题,为此对同相多根并联线路的电路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时电流分配以及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利用矩阵变化,提出了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时线路序阻抗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实际线路验证了电缆的电流分配系数。通过改变电缆排列方式、敷设间距等参数,对单芯电缆同相3根并联运行线路进行了电流分配与感应电压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将不同相3根电缆组成的品字形,能有效地均匀分配电流,降低线路感应电压。该研究能用于指导单芯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的设计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多根并联 电力电缆 电流分配 感应电压 序阻抗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一泉 焦邵麟 +2 位作者 张弛 刘正超 曾耿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着眼于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安全性,探讨了平行线路区内区外各种接地故障,研究发现,对于两侧均无电气联系的平行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一定误动;对于一侧或者两侧有电气联系的线路(包括部分平行),是否误动取决于两者间联系是磁强于电还是... 着眼于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安全性,探讨了平行线路区内区外各种接地故障,研究发现,对于两侧均无电气联系的平行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一定误动;对于一侧或者两侧有电气联系的线路(包括部分平行),是否误动取决于两者间联系是磁强于电还是电强于磁;对于一侧共母线的系统,此时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其实是安全的;对于同杆并架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安全性亦能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零序方向保护 平行线路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97例母血胎儿游离DNA无创大规模平行测序筛查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 被引量:10
16
作者 章容 徐聚春 +5 位作者 许欢欢 胡斌 董艳玲 胡华 李俊男 姚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44-174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母血胎儿游离DNA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无创筛查对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能力。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共募集5 997例孕妇参与本项研究,年龄18~46... 目的对比观察母血胎儿游离DNA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无创筛查对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能力。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共募集5 997例孕妇参与本项研究,年龄18~46岁,孕周12~36周。抽取孕妇静脉血5 mL,分离胎儿游离DNA,常规Barcoding建库,Illu-mina GAⅡx测序,测序片段用基于二元假设的t检验和L-score分析。测序提示异常患者进行传统核型分析确认。结果5 997例患者,母血胎儿游离DNA MPS提示染色体异常患者113例。提示异常的患者有89例做了核型对比分析,21-三体符合率100%(28/28),18-三体符合率87.5%(7/8),性染色体异常符合率33.3%(14/42)。传统唐氏综合征筛查对21-三体的漏检率为11.8%(2/17),而MPS方法无一漏检。年龄(P=0.261)和孕周(P=0.309)对MPS的异常检出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无创MPS检测对21-三体筛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高,优于传统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法,适用于21-三体胎儿的产前初筛,以降低羊水/脐血穿刺有创检测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病 核型 大规模平行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序列捕获及平行测序在临床耳聋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苏钰 汤文学 +6 位作者 代志瑶 高雪 王国建 黄莎莎 康东洋 林曦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利用目标序列捕获(Targeted sequence capture)、生物编码(Barcode)及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parallel sequencing,MPS)技术,对遗传性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研究,探索低成本、多基因、多样本的耳聋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利用目标序列捕获(Targeted sequence capture)、生物编码(Barcode)及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parallel sequencing,MPS)技术,对遗传性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研究,探索低成本、多基因、多样本的耳聋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来自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88例(来自61个家系)具有明确家族史且常见耳聋基因检测阴性的耳聋患者,以及8例阳性对照患者进行42种基因的目标序列捕获、Barcode和MPS,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在88个个体中大于一人入组家系中发现了10个家系8个基因(TECTA、DFNA5、CDH23、USH1C、MYO7A、POU3F4、SLC26A4、EYA4)14个位点的致病性突变。准确验证了8个阳性对照。大于一人入组家系的致病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人入组家系。结论高通量测序的发展为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标序列捕获、Barcode、MPS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测序的准确性、降低了测序成本,同时生物信息学的进步,将促进低成本、多基因、多样本的临床耳聋基因检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目标序列捕获 生物编码 平行测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复杂产品并行拆卸序列规划的遗传算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秀芬 蔚刚 +1 位作者 王磊 萨日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7-1333,共7页
为高效求解复杂产品的并行拆卸序列规划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产品并行拆卸序列规划方法.针对并行拆卸序列规划问题中拆卸序列长度和每步拆卸零部件个数不确定的特点,提出并行序列染色体编码方法,分别将拆卸单元序列和拆卸步长作... 为高效求解复杂产品的并行拆卸序列规划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产品并行拆卸序列规划方法.针对并行拆卸序列规划问题中拆卸序列长度和每步拆卸零部件个数不确定的特点,提出并行序列染色体编码方法,分别将拆卸单元序列和拆卸步长作为染色体的前段和后段,以此表示一个拆卸序列.基于该染色体编码,采用拆卸混合图描述产品零部件间装配约束关系和拆卸优先级,并导出拆卸约束矩阵和邻接矩阵,由矩阵随机获取可行的初始染色体种群;将基本拆卸时间和不可行拆卸惩罚因子作为优化目标来构建适应度函数,确保最优解的可行性;在初始染色体种群的基础上,适应度函数最小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交叉和变异遗传算子实现并行拆卸序列的优化.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拆卸 拆卸序列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六序网图的同杆双回线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23
19
作者 龚震东 范春菊 +1 位作者 郁惟镛 田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8-60,82,共4页
采用六序分量法分析同杆双回线故障中的非跨线故障,并依照故障时故障点的电气量特征列出方程,进行非跨线故障测距。将同杆双回线故障后的电气量转化为同序正序和反序正序分量,根据单回线各种故障类型的边界条件得到各六序网图的连接关系... 采用六序分量法分析同杆双回线故障中的非跨线故障,并依照故障时故障点的电气量特征列出方程,进行非跨线故障测距。将同杆双回线故障后的电气量转化为同序正序和反序正序分量,根据单回线各种故障类型的边界条件得到各六序网图的连接关系,利用同序正序和反序正序电流在故障点的特殊关系构成测距方程,从而进行精确故障测距。该测距方法使得同杆双回线的故障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点过渡电阻、回线故障类型的影响。EMTP仿真显示,该测距方法精度高,计算方便,在过渡电阻较大时仍能满足测距精度要求,且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双回线 故障测距 六序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单芯电力电缆并联运行护套感应电压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雄伟 张哲 +3 位作者 尹项根 李金辉 陈鹏 杨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7-84,共8页
为研究多回电缆并联运行护套感应电压对电缆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并联电缆护套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以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先建模计算负荷电流在各回电缆线路的具体分配,再据此推导不同护套接地方式的多回并联运行电... 为研究多回电缆并联运行护套感应电压对电缆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并联电缆护套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以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先建模计算负荷电流在各回电缆线路的具体分配,再据此推导不同护套接地方式的多回并联运行电缆护套开口感应电压和护套沿线最大值感应电压的计算。以双回电缆并联运行为算例,分别编程求解了该方法和现有文献方法在几种典型敷设方式下的护套感应电压。并以数字仿真结果为参考对比分析了误差大小,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分析几种因素对护套感应电压的影响发现:并联运行电缆护套感应电压相对于单回电缆可能增大很多,选择交叉互联接地和品字形相序排列能显著降低并联电缆护套感应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并联运行 感应电压 护套接地 相序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