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杆束对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的阻火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昌建 姚传号 黄智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01-2611,共11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阻火元件--平行杆束对不同当量比的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的阻火特性。采用高速纹影系统来记录火焰演变过程,并根据拍摄的纹影图像计算出火焰前锋速度;在平行杆束前后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来记录爆炸压力。结果表明,氢气/空气预... 研究了一种新型阻火元件--平行杆束对不同当量比的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的阻火特性。采用高速纹影系统来记录火焰演变过程,并根据拍摄的纹影图像计算出火焰前锋速度;在平行杆束前后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来记录爆炸压力。结果表明,氢气/空气预混气体的当量比和初始压力会对火焰形态、火焰速度和爆炸压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火焰的淬熄行为。试验观察到四种火焰发展模式:淬熄、临界淬熄、临界通过和通过。临界淬熄和临界通过模式在下游管道均观察到明显的气流,临界通过模式中气流重新燃烧发生爆炸导致阻火失败。当阻火成功时,平行杆束对火焰速度和爆炸压力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且可以有效衰减压力波;当阻火失败时,平行杆束增加火焰速度的倍数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呈现“M”形变化趋势,速度比在当量比为1时为极小值。临界阻火速度在当量比为1时最大,临界最大爆炸压力在贫氢阶段保持不变,在富氢阶段随当量比增大而增大。临界初始压力在当量比为1时最小,此时阻火最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氢安全 爆炸 淬熄 平行杆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竹木圆棒双激光对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2
作者 陈志刚 吴欢 +1 位作者 刘新波 黎浪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针对细长竹木圆棒胚体存在的表面凹坑、开裂等外观缺陷,设计了一种双激光对射式自动检测系统。机械结构采用载物链条使细长竹木圆棒整体平移并在弹性压板下滚动,由对称布置的双激光斜入射至压板和圆棒贴合部位,实现对竹木圆棒表面的双... 针对细长竹木圆棒胚体存在的表面凹坑、开裂等外观缺陷,设计了一种双激光对射式自动检测系统。机械结构采用载物链条使细长竹木圆棒整体平移并在弹性压板下滚动,由对称布置的双激光斜入射至压板和圆棒贴合部位,实现对竹木圆棒表面的双螺旋扫描和空隙检测;控制部分以西门子S7-200 Smart PLC为主体,设计了与实体链条同步的数字链条进行并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相对于人工检测漏检率为0,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高、易于使用等特点,可有效解决细长竹木圆棒胚体表面质量初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圆棒 表面缺陷检测 对射式光电开关 柱面展开 并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器人刚度与静力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艾青林 黄伟锋 +1 位作者 张洪涛 张立彬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3-592,共10页
并联机器人的刚度与静力学分析,对于机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本文围绕杆支撑、绳牵引和钢带传动3种结构形式,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并联机构刚度和静力学分析的研究现状.着重从有限元、解析模型和性能分析3方面分析了杆支... 并联机器人的刚度与静力学分析,对于机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本文围绕杆支撑、绳牵引和钢带传动3种结构形式,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并联机构刚度和静力学分析的研究现状.着重从有限元、解析模型和性能分析3方面分析了杆支撑并联机构的刚度研究进展.讨论了有关绳牵引并联机构中绳拉力、动载荷频率、绳牵引预紧力与刚度、静力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根据钢带并联机器人结构的特殊性,对钢带并联机构的刚度与静力学分析中可能遇到的失稳与振动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并联机器人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展望,指出随着刚度分析与静力学分析的不断深入,并联机器人的力学理论将会日趋成熟和完善,为并联机器人机构优化设计提供更深入、系统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刚度 静力学分析 杆支撑 绳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曲柄销防自转机构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振全 赵嫚 李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建立了曲柄销防自转机构的机构模型,将曲柄销防自转机构简化为平行四连杆机构,验证了其防自转作用,确定了曲柄销数目的合理选择方法.通过对其动力的分析,证实它比半周受力的防自转机构受力减少了一半,是一种精度高、性能好的防自转机构.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模型 防自转机构 曲柄销 平行四连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陶瓷棒介质阻挡放电分段模型等效参数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星亮 邱祁 +2 位作者 王若宇 邓焰 何湘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3,共6页
为实现对介质阻挡放电负载模型等效参数的有效预测,引入放电区域面积作为中间变量。以平行陶瓷棒为负载,通过Maxwell有限元仿真得到恒压静电场下的负载等效电容与放电区域的对应关系。结合恒压静电场下的电场分布,提出了放电区域逐步扩... 为实现对介质阻挡放电负载模型等效参数的有效预测,引入放电区域面积作为中间变量。以平行陶瓷棒为负载,通过Maxwell有限元仿真得到恒压静电场下的负载等效电容与放电区域的对应关系。结合恒压静电场下的电场分布,提出了放电区域逐步扩张下的气隙首次击穿电压、负载外加电压峰值及气隙放电维持电压的预估方法。进而,根据李萨如图形法求得各个工作点的功率。至此,建立起了放电区域同各个等效参数间的量化关系,并实现了对参数的预测。最后,对气隙间距为1,3,4mm的工况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气隙放电维持电压预测值在局部变化趋势上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差异;放电功率、负载外加电压峰值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陶瓷棒 有限元分析 介质阻挡放电 等效电路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棒形瓷绝缘子的冲击电压放电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阳林 卢文浩 +5 位作者 郝艳捧 赵宇明 黎小林 孙夏青 李立浧 李锐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30-2435,共6页
为了研究长棒形瓷绝缘子的冲击电压放电特性,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别进行了串长为2~5节(干弧距离2.9~7.25m)的单串和双串并联布置方式下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试验,得到了该型绝缘子50%放电电压与干弧距离的关系,研... 为了研究长棒形瓷绝缘子的冲击电压放电特性,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别进行了串长为2~5节(干弧距离2.9~7.25m)的单串和双串并联布置方式下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试验,得到了该型绝缘子50%放电电压与干弧距离的关系,研究了引弧环、均压环及绝缘子串并联间隙距离对50%放电电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与干弧距离为非线性关系,雷电冲击放电电压随干弧距离增加而线性增大;引弧环和均压环对长棒形瓷绝缘子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无影响,但对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影响较大,相比无引弧环和均压环时降低了11.7%;在50~60cm的并联间隙距离下,双串并联布置对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棒形瓷绝缘子 放电特性 操作冲击 雷电冲击 干弧距离 均压环 并联间隙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纤密集排列精密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云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70-472,共3页
针对 L AMOST天文望远镜工程中分布在直径 1 .75 m圆焦面上的 40 0 0根光纤同时接收星光信号的要求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光纤定位方法的优缺点 ,根据杠杆的位移放大原理 ,提出了摆杆式并行平台光纤定位的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方案分析 ,该... 针对 L AMOST天文望远镜工程中分布在直径 1 .75 m圆焦面上的 40 0 0根光纤同时接收星光信号的要求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光纤定位方法的优缺点 ,根据杠杆的位移放大原理 ,提出了摆杆式并行平台光纤定位的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方案分析 ,该定位方法可以满足 L AMOST工程对光纤定位提出的各项指标要求 ,定位精度能达到± 0 .0 40 mm,为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方案 摆杆结构 并行平台 施密特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的并联机床实体建模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媛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6,共3页
分析三杆并联机床机构。利用Pro/E实体建模对三杆并联机床进行了特征建模。设计虎克铰、动平台、静平台、伸缩杆及驱动杆的结构。结合Pro/E的机构约束条件对三杆并联机床进行模拟装配,从而得到虚拟样机实体模型。
关键词 三杆并联机床 PRO/E 实体建模 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悬式复合绝缘子防雷应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海滨 陈维江 +1 位作者 边凯 陈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4-1581,共8页
为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复合绝缘子的科学使用,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针对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防雷应用特性开展研究。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频电弧烧损绝缘子、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的程度,论证得出工频电弧会降... 为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复合绝缘子的科学使用,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运行可靠性,针对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防雷应用特性开展研究。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频电弧烧损绝缘子、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的程度,论证得出工频电弧会降低绝缘子长期机械性能,提出了应对措施并验证了措施的保护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雷击诱发的接触网短路电流电弧会明显烧损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两端部部件,破坏芯棒对外界密封性,虽然不会影响绝缘子短期机械性能,但长期运行后会导致绝缘子发生芯棒脆断和金具锈蚀抽芯故障。对于可能遭受雷击的路段,安装专用线路避雷器或者并联间隙装置实施保护,可避免此类运行安全风险。该结论对电力系统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悬式复合绝缘子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工频电弧烧损 长期机械性能 脆断 抽芯 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并联间隙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3-PRS并联机床的运动学标定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付伟 赵俊伟 张芹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4-1510,共7页
针对并联机床运动中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结构参数和遗传算法的逆向运动学标定方法,推导出了并联机床误差标定的模型。该方法不需要求并联主轴平台的正向解,避免了并联机构相对复杂的正向运动分析问题。计算表明:利用名义机床结构... 针对并联机床运动中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结构参数和遗传算法的逆向运动学标定方法,推导出了并联机床误差标定的模型。该方法不需要求并联主轴平台的正向解,避免了并联机构相对复杂的正向运动分析问题。计算表明:利用名义机床结构参数计算的逆向运动误差明显大于标定的结构参数得到的逆向运动误差;标定后的三个圆柱铰和球铰的位置更接近于名义位置,说明误差标定可以对机床结构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并联机床 运动学 误差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3RRR机构杆长误差对奇异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宁 班超 +2 位作者 王草山 刘霞 程东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143,共4页
针对并联机器人的精度这一性能指标,分析了3RRR并联机器人的杆长误差对整个机构的影响,运用雅可比矩阵法从理论上分析了3RRR并联机器人杆长误差与其奇异位置的关系,根据求解的结果建立相应的误差模型,并在MATLAB中计算出理想状态下的奇... 针对并联机器人的精度这一性能指标,分析了3RRR并联机器人的杆长误差对整个机构的影响,运用雅可比矩阵法从理论上分析了3RRR并联机器人杆长误差与其奇异位置的关系,根据求解的结果建立相应的误差模型,并在MATLAB中计算出理想状态下的奇异位置和考虑杆长误差状态下的奇异位置的偏差度,将计算所得的偏差数据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加以分析,最终得出了3RRR机构不同杆的杆长误差与奇异位置的偏移程度关系,为该机构的设计精度要求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杆长误差 雅克比矩阵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结构优化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袁 刘海平 王嘉恒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1-247,252,共8页
针对平移和旋转混合的四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RAPM)结构,提出了通过增加运动约束来实现冗余驱动的优化算法。通过推导RAPM的齐次雅可比矩阵,将末端执行器(EE)上三个点的广义速度映射到关节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RAPM的结构优化算法,... 针对平移和旋转混合的四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RAPM)结构,提出了通过增加运动约束来实现冗余驱动的优化算法。通过推导RAPM的齐次雅可比矩阵,将末端执行器(EE)上三个点的广义速度映射到关节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RAPM的结构优化算法,减少了末端执行器(EE)的自由度。最后采用基于雅可比矩阵的优化算法,对基于连杆-凸轮机构的RAMP连杆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对在对该类型的RAMP的尺寸优化设计是有效的,该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驱动 并联机器人 连杆凸轮机构 雅可比矩阵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立体织机平行打纬机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建成 弭俊波 +2 位作者 路阳阳 许宝勐 李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8,共6页
碳纤维立体织物结构复杂、厚度大,为解决其每层纬纱所受打纬力应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由共轭凸轮与四连杆相结合的组合式平行打纬机构。根据打纬工艺要求,以修正正余弦运动规律为基础来设计共轭凸轮,根据织机尺寸及允许空间来给定边界条... 碳纤维立体织物结构复杂、厚度大,为解决其每层纬纱所受打纬力应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由共轭凸轮与四连杆相结合的组合式平行打纬机构。根据打纬工艺要求,以修正正余弦运动规律为基础来设计共轭凸轮,根据织机尺寸及允许空间来给定边界条件,应用反转法求解共轭凸轮轮廓线,得出推程、回程均为77°的远休止角为零的共轭凸轮;用二级杆组法对钢筘进行运动分析,得出钢筘加速度曲线始末两端均为零且连续无突变,打纬时刻钢筘加速度负向最大,实现惯性打纬;优化四连杆空间分布,摆臂长度直接关系钢筘与纬纱接触后是否做水平运动,其它杆长确定情况下,摆臂长度为398 mm时,钢筘打纬过程中运动方向与水平线夹角基本为0°,实现平行打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立体织物 平行打纬 打纬机构 运动分析 共轭凸轮 四连杆 组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内导体板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铃 《现代雷达》 CSCD 1996年第6期96-101,共6页
首先从圆内导体板线基本原理出发,推出等直径圆内导体耦合线中的自电容、互电容公式,其次通过选择归一化特性导纳Y_(ai)/Y_a及自编C语言程序的迭代计算,使滤波器自电容、互电容符合矩形内导体结构的梳状线带通滤波器的自... 首先从圆内导体板线基本原理出发,推出等直径圆内导体耦合线中的自电容、互电容公式,其次通过选择归一化特性导纳Y_(ai)/Y_a及自编C语言程序的迭代计算,使滤波器自电容、互电容符合矩形内导体结构的梳状线带通滤波器的自、互电容。最后由电磁场理论推出抽头位置的公式。该滤波器实现了簿型、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内导体板线 抽头 滤波器 自电容 互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RPS并联机构的杆长参数识别
15
作者 彭中波 杜子学 +2 位作者 黄玉美 张永贵 杨林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利用R关节上的角度编码器和安装在动平台上的水平仪所获得的测量数据及相应的算法来识别3RPS并联机构的杆长结构参数,避免了传统的并联机构运动学标定中通过位置正解和循环迭代求解杆长结构参数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求解过程比较简单,同... 利用R关节上的角度编码器和安装在动平台上的水平仪所获得的测量数据及相应的算法来识别3RPS并联机构的杆长结构参数,避免了传统的并联机构运动学标定中通过位置正解和循环迭代求解杆长结构参数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求解过程比较简单,同时也避免了动平台位姿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杆长 并联机构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联机床用电机侧置式的伸缩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友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2-13,共2页
介绍一种并联机床用电机侧置式伸缩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伸缩杆结构紧凑,安装、调整方便,零部件维修更换容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并联机床的基础部件。
关键词 并联机床 侧置式 伸缩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行圆杆带状线分布参数新计算方法及应用
17
作者 杜建洪 郑兴世 林贻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80-85,共6页
基于变分原理中的极限定理,采用等效多边形柱拟合传输线内圆导体,并借助保角变换技术,得到了一种计算多平行耦合圆杆带状线分布电容参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计算速度快,准确度高,已成功地用于超小型化波导腔体式滤波器CAD的研制中。
关键词 圆杆带状线 分布电容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杆混合驱动并联机构的索拉力和刚度分析
18
作者 高征 李亚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9-33,共5页
分析一种索杆混合驱动并联机构的绳索拉力和刚度。考虑绳索单向受力和直线电机双向受力的特性,对机构动平台的位姿进行力学分析,得到关于绳索拉力与直线电机推力的关系式。通过规划动平台运动轨迹,得到绳索拉力与电机推力的分布曲线。... 分析一种索杆混合驱动并联机构的绳索拉力和刚度。考虑绳索单向受力和直线电机双向受力的特性,对机构动平台的位姿进行力学分析,得到关于绳索拉力与直线电机推力的关系式。通过规划动平台运动轨迹,得到绳索拉力与电机推力的分布曲线。结合刚度定义、机构结构参数和柔索拉力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并联机构的刚度矩阵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得到刚度评价指标,总结刚度在机构工作空间中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杆混合驱动 并联机构 拉力分析 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连杆孔中心线平行度专用检测仪的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华伟 陈飞 吴庆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5,共2页
介绍一种通过心轴来测量连杆大小孔中心线平行度的专用检测仪。该检测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其结构和测量原理可广泛应用于类似零件检具的设计。
关键词 连杆 平行度 心轴 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连杆六自由度并联振动台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显桩 沈如涛 +2 位作者 关广丰 熊伟 王海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39,共4页
对于并联运动平台,将液压缸体固定,由轻量化连杆传递运动可降低液压缸运动的惯性力和铰接处摩擦力。以一种带连杆的六自由度并联振动台为研究对象,基于位置正解算法提出带连杆六自由度振动台位姿控制策略。对振动台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通... 对于并联运动平台,将液压缸体固定,由轻量化连杆传递运动可降低液压缸运动的惯性力和铰接处摩擦力。以一种带连杆的六自由度并联振动台为研究对象,基于位置正解算法提出带连杆六自由度振动台位姿控制策略。对振动台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通过局部坐标变换推导出位置正解计算方法。利用Sim Mechanics建立了带连杆六自由度振动台的动力学模型。结合PI控制器、雅克比矩阵以及正解算法,应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完整的闭环控制模型。最后通过阶跃响应与正弦响应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带连杆并联振动台 控制策略 正解算法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