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Steady-state Performances for a Novel Line-start Singl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Three Parallel-connected Windings 被引量:2
1
作者 PEI Ying WANG Xiuhe TANG Xu ZHAO Junwe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12-I0012,共1页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异步起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容的确定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电容值进行优化。提出了该新型电机稳态性能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台高功率因数和一台低功率因数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样机,并分别将其改接为三绕组高效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更适合改接成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低功率因数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改接成的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并联连接 稳态性能 绕组 型线 永磁同步电机 对称操作 三相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串并联镜像加工装备的线激光安装位姿高精度标定方法
2
作者 刘海波 李文杰 +5 位作者 丁悦 王鹏飞 梁润 薄其乐 谢福贵 肖世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0,共7页
针对现有串并联机床线激光传感器测量位姿准确标定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串并联机床的线激光安装位姿标定方法。基于标准球特性,求取球心坐标后利用标准球球心不变性建立等式,提出求取旋转矩阵的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标准球表面,获取其点云... 针对现有串并联机床线激光传感器测量位姿准确标定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串并联机床的线激光安装位姿标定方法。基于标准球特性,求取球心坐标后利用标准球球心不变性建立等式,提出求取旋转矩阵的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标准球表面,获取其点云数据并拟合出球心,与球心坐标真值比较并建立平移矩阵的求取模型。与传统手眼标定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沿X、Y、Z 3个方向的标定误差分别降低了88.9%、83.6%、82.1%。所提方法无须改变串并联机构的姿态,有效避免了串并联机床定位误差对测量位姿标定的影响,提高了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联机床 标准球 线激光传感器 位姿标定 测量加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线隧道盾构掘进对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变形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平 霍畅 +2 位作者 朱俊 陈佳 王加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研究叠线隧道盾构掘进不同工况对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变形的影响,为类似复合地层叠线隧道掘进与既有隧道长距离并行的复杂工况提供借鉴。以南京地铁6号线岗-花区间叠线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邻近长距离并行既有营运线的新建叠线隧道盾构掘... 研究叠线隧道盾构掘进不同工况对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变形的影响,为类似复合地层叠线隧道掘进与既有隧道长距离并行的复杂工况提供借鉴。以南京地铁6号线岗-花区间叠线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邻近长距离并行既有营运线的新建叠线隧道盾构掘进数值模型,模拟新建叠线隧道掘进时地表和既有营运线管片变形规律。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新旧隧道水平净距、竖向净距和新建叠线隧道竖向净距进行敏感性因素分析。随着新旧隧道水平净距增大,沉降槽宽度线性增加;当新旧隧道水平净距大于0.6 D时,既有隧道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沉降值均小于既有隧道管片位移控制值;随着既有隧道埋深增加,地表最大沉降位置逐渐向既有隧道侧过渡;当既有隧道埋深大于等于上线隧道时,既有隧道右线管片产生的最大沉降值将会超过控制值;在地层条件相同情况下,叠线隧道之间竖向净距越大,地表产生的沉降越小,且地表沉降槽宽度和下线隧道埋深呈对数关系;随着叠线隧道净距减小,上线隧道掘进引起下线隧道拱顶与拱底隆起值递增,叠线隧道净距不宜小于0.3 D。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使新旧隧道水平净距大于0.6 D、既有隧道埋深小于上线隧道埋深和叠线隧道净距大于等于0.3 D,实现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的变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 叠线隧道 盾构掘进 管片变形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多线隧道掘进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莉 张正 +3 位作者 刘军 欧臣 赵英博 赵伏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目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施工步骤繁多且掘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需设计合理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并行掘进方案。方法采用2种不同开挖顺序的并行掘进方案,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比较2种方案的隧道围岩... 目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施工步骤繁多且掘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需设计合理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并行掘进方案。方法采用2种不同开挖顺序的并行掘进方案,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比较2种方案的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发展规律,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模型的准确性,确定掘进方案的可行性。结果结果表明,开挖顺序对围岩间相互作用影响明显,中隧应力和变形受影响最大。中隧先挖法可以较好地避免应力较为集中现象,2种开挖方式的变形值均在安全范围内;依次开挖法和中隧先挖法拱腰处水平应力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依次开挖法的拱顶处垂直应力比中隧先挖法的大40%左右;中隧先挖法的拱腰水平变形和拱顶沉降值分别比依次开挖法的增大23%,26%,但中隧先挖法开挖初期的沉降值较少;中隧先挖进度较快,应力和沉降控制能力优于依次开挖法,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反映真实施工情况,现场监测结果也表明中隧先挖法适用于小净距隧道进口段施工。结论综合考虑衬砌结构应力、变形和施工工期,现场可采用中隧先挖法进行施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小净距多线并行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多线隧道 平行掘进 依次开挖法 中隧先挖法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输电线路设备平行控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然 周蠡 +4 位作者 刘万方 徐昊天 李晶晶 郑军 王灿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3,共9页
为实现输电线路设备的精准控制和有效管理,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输电线路设备平行控制方法。首先,构建高保真的输电线路数字孪生模型;引入平行控制理论,并采用状态数据双向同步与控制指令映射技术,构建数物融合的输电线路设备平行智... 为实现输电线路设备的精准控制和有效管理,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输电线路设备平行控制方法。首先,构建高保真的输电线路数字孪生模型;引入平行控制理论,并采用状态数据双向同步与控制指令映射技术,构建数物融合的输电线路设备平行智能控制架构,使数字智能优化决策辅助物理控制。其次,在数物一体化环境中,基于双重注意力改进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对输电线路状态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通过双经验池改进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实现控制中心的最优控制决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通过对输电线路状态的预测和设备的平行控制,可明显提升线路电压频率的稳定性和故障识别的准确性,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智慧输电网络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输电线路 物理模型 平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j,on-line|∑C_j的一类在线算法与竞争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培海 鲁习文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3期56-60,65,共6页
本文研究平等机上的在线排序问题,优化目标是使总完工时间最小,算法SSPT是此问题的一类在线算法,论文引入一个拟时间表,此时间表具有SRPT时间表的部分性质,论文通过此辅助时间表证明了SSPT算法是(3-1/m)-competitive的。
关键词 应用数学 竞争比 在线算法 排序 平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谐振接地配电系统的故障选线
7
作者 王庆 孙阳 +4 位作者 李江鹏 杨龙 李金东 邵文权 张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36-8542,共7页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特征,健全线路的零序电流在并联电阻投入后其幅值呈减小状态,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则呈增大状态。进一步基于并联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扰动特征构造相应的故障选线判据。MATLAB仿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于不超过5 kΩ的高阻单相接地故障能够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故障选线 中性点并联电阻 零序电流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交流输电线路交叉或并行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
8
作者 孙银娟 姜子涛 +5 位作者 刘曼 王九震 邵治翠 樊学华 陈更生 刘冠一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对埋地管道产生交流干扰,造成埋地管道的交流腐蚀。了解输电线路对管道的干扰规律,掌握输电线路与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就可以从选线阶段合理设计,避免或者减小管道运行期间可能受到的干扰问题。通过数...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对埋地管道产生交流干扰,造成埋地管道的交流腐蚀。了解输电线路对管道的干扰规律,掌握输电线路与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就可以从选线阶段合理设计,避免或者减小管道运行期间可能受到的干扰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交流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交流干扰计算模型,计算研究了交流输电线路三相布置方式及相间距对管道的干扰规律,并确定了典型的输电线路等级和不同交叉角度下输电线路与管道的临界距离。结果表明:三相为水平布置时管道干扰电压最大,管道干扰电压随相间距线性增加;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越高,需要的临界距离越大;输电线路与管道交叉角度越小,需要的临界距离越大,根据输电等级和输电线路长度的不同,交叉角度限值不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临界距离图谱和安全评价方法,简化了临界距离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干扰 交叉 并行 输电线路 管道 电磁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土中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
9
作者 李学刚 陈晓飞 +1 位作者 温小东 王超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解决非饱和黏土中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相互作用效应难以预测、易引发地表沉降风险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针对非饱和土三维位移解析方法。基于非饱和半空间初值解,并采用叠加原理推导出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三维... 为解决非饱和黏土中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相互作用效应难以预测、易引发地表沉降风险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针对非饱和土三维位移解析方法。基于非饱和半空间初值解,并采用叠加原理推导出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三维解答,同时充分考虑各施工荷载和土体损失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与实际工程案例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双线盾构的纵向距离和轴线横向距离对其引起土体位移有显著影响;当双线纵向间距从120 m缩小至0 m,地表总沉降峰值从6.08 mm增至9.10 mm,增幅50.0%。双线隧道轴线间距从1D增至9D,地表水平位移降幅达49.2%;埋深比Z/D从3降至1,沉降峰值从15.9 mm激增至49.4 mm,增幅210.7%,使得地表沉降槽更深、更窄。研究表明,在双线平行盾构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开挖面纵向距离、盾构轴线间距和埋深比是降低地表沉降风险的关键措施。本文方法可为双线盾构施工参数优化与沉降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线平行盾构 初值解 非饱和土 土层损失 地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并行、五措并举”的高职学生党员培养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洪淼 谢淑玲 张利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学生党员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员培养质量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分析了高职学生党员培养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高职院校党务工作专业化队伍、创新“线上+线下”并行和“必修+选修”并重的党员培养方式、创... 学生党员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员培养质量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分析了高职学生党员培养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高职院校党务工作专业化队伍、创新“线上+线下”并行和“必修+选修”并重的党员培养方式、创新“精选+情感培养”的入党动机教育方法、建立“1+1+1”三段式党员长效培养机制和构建“4+15”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五措并举”的学生党员培养创新路径,旨在提升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党员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培养 双线并行 五措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接复杂电路传输线网络的电磁耦合时域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志红 张玉 鲁唱唱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719,共7页
针对端接复杂电路传输线(TL)网络的电磁耦合问题,仍缺乏高效的场路协同仿真技术。该文将传输线方程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诺顿定理和置换定理以及NGSPICE软件相结合,并引入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的时域混合并行算... 针对端接复杂电路传输线(TL)网络的电磁耦合问题,仍缺乏高效的场路协同仿真技术。该文将传输线方程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诺顿定理和置换定理以及NGSPICE软件相结合,并引入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的时域混合并行算法(FDTDTL-NGSPICE)。首先,根据诺顿定理和置换定理,将传输线网络分解为传输线子系统和复杂电路子系统,并构建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使用FDTDTL并行算法计算传输线子系统沿线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并获取对应诺顿等效电路的电流源和等效导纳大小。最后,使用NGSPICE对复杂电路子系统进行传导干扰分析,获得复杂电路各元件上的瞬态响应,并将端口电压反馈给传输线子系统作为边界,实现传输线网络电磁耦合的场线路联合协同仿真。通过对3类典型场景的计算实例,分别使用时域混合并行算法和电磁仿真软件CST电缆工作室(CS)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验证所提算法的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网络 复杂电路 诺顿定理 时域有限差分与传输线方程的混合并行算法 NGSPIC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Loganathan公式的非水平布置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土体位移计算方法
12
作者 王超 邹金锋 +3 位作者 李方 刘波 饶兵兵 舒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5,共9页
[目的]为研究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由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位移规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Loganathan公式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方法]介绍了Loganathan公式及相关假设;考虑盾构隧道开挖扰动引起的地层损失、土体卸荷回弹和土体... [目的]为研究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由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位移规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Loganathan公式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方法]介绍了Loganathan公式及相关假设;考虑盾构隧道开挖扰动引起的地层损失、土体卸荷回弹和土体损失率沿掘进路径变化的综合影响,修正Loganathan公式并建立单线盾构隧道周围土体位移解;建立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由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所提计算方法的工程适用性。[结果及结论]所提计算方法能够考虑隧道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双线隧道半径、隧道轴心间距、双线隧道埋深等双线隧道布置因素,以及隧道盾构施工扰动造成的地层损失、土体卸荷回弹和土体损失率沿掘进路径变化等施工因素对土体位移的影响。地面沉降及土体水平位移的理论计算结果同现场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6%、0.6%和5.5%、5.3%,均满足工程经验规定的20%的精度要求,说明所提计算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计算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 修正Loganathan公式 非水平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并联机器人离线PID控制优化研究
13
作者 刘一扬 王春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0,共5页
为了使平面并联机器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具有更稳定的控制性能。对此,这里构建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的增益矢量p。对机器人系统模型进行离线PID控制优化,通过控制增益来设计控制系统中的增益矢... 为了使平面并联机器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具有更稳定的控制性能。对此,这里构建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的增益矢量p。对机器人系统模型进行离线PID控制优化,通过控制增益来设计控制系统中的增益矢量p,从而实现非线性单目标动态优化(NLMODOP)。在NLMODOP中加入动态约束,采用带约束处理机制的差分进化(DE)算法求解平面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而处理不稳定的动态优化。对机器人模型中的五个连杆进行仿真实验,并对有无DE算法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无DE算法,采用DE算法下的机器人系统模型的连杆跟踪位移基本无跟踪误差。说明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平面并联机器人离线PID控制优化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 离线PID控制优化 非线性单目标动态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AM-YOLO网络的卷烟纸燃烧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浩 王澍 +7 位作者 陆晓家 刘强 郭晓伟 高俊杰 张龙 胡兴锋 周明珠 邢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为实现卷烟纸燃烧时燃烧线的准确识别,构建了常见应用场景下的卷烟纸燃烧线数据集。针对检测背景复杂、多目标、燃烧线尺度不一且形状各异的难题,将并行混合注意机制嵌入了YOLO v5主干网络,构建了PHAM-YOLO网络模型用于卷烟纸燃烧线的... 为实现卷烟纸燃烧时燃烧线的准确识别,构建了常见应用场景下的卷烟纸燃烧线数据集。针对检测背景复杂、多目标、燃烧线尺度不一且形状各异的难题,将并行混合注意机制嵌入了YOLO v5主干网络,构建了PHAM-YOLO网络模型用于卷烟纸燃烧线的检测。采用特征金字塔快速池化、边界盒回归等方法提升了卷烟纸燃烧线的定位准确性。结果表明,对于卷烟纸燃烧线数据集,PHAM-YOLO网络检测平均精度均值、精度和召回率分别为99.0%、99.8%和99.0%,其中平均精度均值比原始模型提高了5.0%,高于其他类型的目标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燃烧线检测 YOLO 并行混合注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可重构并联机构的构型及其在酒盒产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磊 李瑞琴 +3 位作者 宁峰平 柴超 崔鑫佳 郭文孝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7,共7页
目的为实现酒盒生产线上酒盒胶线点胶和酒盒底座清废环节的自动化,提出一种双模式可重构并联机构。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该机构在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量法和D-H法求得对应模式下的位置逆解,采用数值法求解机构工作空间、灵巧... 目的为实现酒盒生产线上酒盒胶线点胶和酒盒底座清废环节的自动化,提出一种双模式可重构并联机构。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该机构在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量法和D-H法求得对应模式下的位置逆解,采用数值法求解机构工作空间、灵巧度和转动能力指标,给出该机构的应用实例。结果该机构在2-URU/RRC模式下具有3T自由度,2-URU/URC模式下具有3T1R自由度,工作空间连续且无空洞,获得2-URU/RRC模式下灵巧度指标分布规律和2-URU/URC模式下动平台转动能力。结论该机构在2-URU/RRC模式下可满足胶线点胶作业需求,在2-URU/URC模式下可满足底座清废作业需求,提高了酒盒生产线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并联机构 点胶 清废 灵巧度 酒盒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并行线路功率平衡的电磁式潮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鹏 李铁成 +3 位作者 苏灿 王向东 孙广辉 郭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9,共10页
随着电网互联互通进程推进,各区域电网之间依靠联络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多并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潮流分布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可能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电压移相器和电压调节器串联组成的电磁... 随着电网互联互通进程推进,各区域电网之间依靠联络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多并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潮流分布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可能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电压移相器和电压调节器串联组成的电磁式潮流控制器的拓扑结构,分析其潮流调控机理,并提出一种应用于多并行线路功率平衡调节的电磁式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通过坐标转化将三相电力系统电路方程转化在dq坐标下,实现对调节线路的有功、无功独立控制。双线路并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良好的应用于电磁式潮流控制器,针对负荷变动的电力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调节误差小,采用电磁式潮流控制器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耐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并行线路 电磁式潮流控制器 潮流平衡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干扰杂波环境下三维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薄钧天 张嘉毫 +6 位作者 于洪波 张翔宇 罗峰谊 俞溪 李伟 王衡峰 孟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6,共11页
针对因随机假目标干扰、强杂波存在的复杂环境中三维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行线坐标变换的多层次检测前跟踪算法。雷达量测点被先后置于规格化后的径向距离-时间平面、方位角-时间平面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分层次进行非相参积累和点... 针对因随机假目标干扰、强杂波存在的复杂环境中三维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行线坐标变换的多层次检测前跟踪算法。雷达量测点被先后置于规格化后的径向距离-时间平面、方位角-时间平面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分层次进行非相参积累和点迹筛选,每次筛选只对上一层的筛选结果进行处理,再根据先验信息进行航迹约束和航迹融合,得到最终检测结果。通过仿真对算法进行性能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不同信干杂比、量测误差和杂波密度下均能有效滤除虚假量测点,实现真实航迹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干扰杂波 平行线坐标变换 检测前跟踪 雷达 非相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输电线路混合电场的人体感受试验及设计控制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莉 陆家榆 +2 位作者 杨勇 吴桂芳 鞠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6-789,I0029,共15页
交直流输电线路同走廊和同塔架设是随着我国电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输电方式,国内外尚无相应的交直流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标准。因此,设计同走廊和同塔架设的交直流输电线路时,导线对地高度和走廊宽度的选取面临无据可依的难题。该文提... 交直流输电线路同走廊和同塔架设是随着我国电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输电方式,国内外尚无相应的交直流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标准。因此,设计同走廊和同塔架设的交直流输电线路时,导线对地高度和走廊宽度的选取面临无据可依的难题。该文提出确定交直流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的原则;开展不同交流(工频)电场和直流电场组合下的人体直接感受和暂态电击感受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不同概率下人体不出现明显感受时的交流(工频)电场和直流电场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出确定交直流输电线路混合电场设计控制值的公式。该研究可为同走廊和同塔架设交直流输电线路设计中交直流混合电场的控制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电场 设计控制值 人体直接感受 人体暂态电击感受 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NN与FFT‑ELM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与定位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裴东锋 刘勇 +3 位作者 闫柯柯 郭威 宋福如 田志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及时、准确地检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与位置是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与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 及时、准确地检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与位置是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与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分类模型并行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及定位方法。首先,以故障电压时序图作为输入,构建CNN;然后,利用FFT将时域故障电压数据分解,提取各频段的电压峰值与相角作为故障特征样本;接着,以提取的故障特征样本集作为输入,构建ELM网络;最后,通过特征融合层将2个神经网络进行融合,输出故障类型和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输电线路故障识别的准确率为99.95%、故障定位误差在500 m以内、平均误差为263.5 m,可靠性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识别及定位 输电线路 并行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快速傅里叶变换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地层多线隧道并行施工风险防控及结构安全分析
20
作者 马晓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8,45,共8页
[目的]多线隧道并行施工过程中,后行隧道开挖会对既有隧道造成不利的扰动影响。相较于双线隧道,多线隧道并行施工导致的扰动问题更为复杂,因此需针对其风险防控策略及结构安全开展研究。[方法]以某轨道交通区间线路和停车场站暗挖隧道... [目的]多线隧道并行施工过程中,后行隧道开挖会对既有隧道造成不利的扰动影响。相较于双线隧道,多线隧道并行施工导致的扰动问题更为复杂,因此需针对其风险防控策略及结构安全开展研究。[方法]以某轨道交通区间线路和停车场站暗挖隧道工程为例,对其进行风险识别、防控及安全分析。利用结构可靠度准则量化判定3线隧道并行施工时的强影响区域。介绍了针对强影响区域内的既有暗挖隧道风险防控方法,即洞内加固措施。建立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隧道不同并行施工阶段对应的地面沉降和既有隧道受力变形情况,评估了结构安全状态和加固措施的可靠性。[结果及结论]净距较小的既有暗挖隧道在右线盾构开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位移和变形,后行盾构隧道造成的扰动影响随着其与先行隧道间距离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采用横撑和拱棚的整体加固措施能够有效减缓由于后行盾构隧道施工扰动导致的既有结构额外变形和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隧道 并行施工 风险防控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