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人机合作转向PDC/H_∞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汪选要 王其东 王金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基于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获得了非线性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运用状态反馈γ-次优H∞范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得到了反馈增益矩阵。应用模糊并行分布补偿控制设计了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全局控制器。CarSim/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获得了非线性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运用状态反馈γ-次优H∞范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得到了反馈增益矩阵。应用模糊并行分布补偿控制设计了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全局控制器。CarSim/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人车路闭环模型的人机合作转向控制的车道保持能力和跨道时间均优于车路模型,从而减少了车道偏离的风险。通过合作转向评价准则得出的人车路闭环PDC/H_∞控制器的人机合作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 并行分布补偿 人机合作转向控制 跨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互联变流器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鹏宇 郑涛 +3 位作者 杨畅 卜鸣 代钰欣 鲁晓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79-5088,I0061,共11页
针对现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策略未充分考虑多并联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场景、通信拓扑结构复杂、易受通信干扰以及运行工况变化等内外扰动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IC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 针对现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策略未充分考虑多并联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场景、通信拓扑结构复杂、易受通信干扰以及运行工况变化等内外扰动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IC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策略,通过系统期望的动态特性以及滑动模态设计分布式滑模控制器,确保多并联IC的传输功率于有限时间收敛至一致性目标稳态值,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其在未知扰动下的稳定性以及有限时间收敛性能。该策略能够降低滑模增益系数,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并实现对未知干扰的动态补偿,确保多并联IC传输功率协调控制以及高精度分配。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多并联互联变流器 分布式滑模控制 功率协调控制 干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S模糊方法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混沌抑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代姚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孙才新 郑哲人 姜赤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8-883,共6页
抑制和控制铁磁谐振过电压对实现智能电网中重要的"自愈"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于抑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所发生的具有混沌效应的铁磁谐振。通过分析铁磁谐振电路所表现出的混沌特性,并针对电力系统中参... 抑制和控制铁磁谐振过电压对实现智能电网中重要的"自愈"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于抑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所发生的具有混沌效应的铁磁谐振。通过分析铁磁谐振电路所表现出的混沌特性,并针对电力系统中参数无法完全已知的限制,首次提出建立谐振系统的T-S模糊模型,制定合适的模糊规则,并应用平行分布补偿法设计模糊控制器来抑制铁磁谐振过电压,以达到迅速控制的良好效果。另外,通过Lya-punov理论验证了该控制器符合系统稳定性要求。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方法对参数完全精确已知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系统 铁磁谐振 过电压 混沌控制 T-S模糊模型 平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稳定预测控制及其在机炉协调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啸 沈炯 李益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针对TS模糊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的稳定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构造模糊李普诺夫函数并最小化预测控制中无穷时域或拟无穷时域性能指标的上界,来设计满足系统闭环稳定、输入约束以及控制性能最优的平行分配补偿控制律。该控... 针对TS模糊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的稳定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构造模糊李普诺夫函数并最小化预测控制中无穷时域或拟无穷时域性能指标的上界,来设计满足系统闭环稳定、输入约束以及控制性能最优的平行分配补偿控制律。该控制律最终归结为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的凸优化问题。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的使用减少了公共李亚普诺夫函数及分段李亚普诺夫函数的保守性,增加了可行解的范围。数值仿真和火电厂非线性机炉协调系统中的仿真试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gi—Sugeno模糊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 平行分配补偿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波浪补偿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永攀 陶利民 +1 位作者 吕伟 贾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179,共9页
研究了基于绳牵引并联机构的新型波浪补偿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将环境作用力和不可测参数从动力学方程中分离出来,看作系统干扰,然后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了控制律。针对绳索冗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投影的绳索张力分布... 研究了基于绳牵引并联机构的新型波浪补偿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将环境作用力和不可测参数从动力学方程中分离出来,看作系统干扰,然后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了控制律。针对绳索冗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投影的绳索张力分布算法。当存在张力分布的可行解时,该算法能够得到远离张力限制边缘的"安全"最优解;当不存在可行解时,该算法能够得到满足张力限制条件的最佳近似解。为了提高鲁棒控制的实用性,还研究了负载惯性参数辨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以上理论与方法对于波浪补偿系统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牵引并联机构 船用起重机 滑模控制 波浪补偿 张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模糊广义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6
作者 袁宇浩 张广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1-911,共11页
对目前T-S模糊广义系统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主要讨论了T-S模糊广义系统的分析、综合与应用的问题,并对这一研究领域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T-S模糊广义系统 时滞T-S模糊广义系统 容许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的T-S模糊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琰 张化光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34-3137,共4页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首次提出利用区间矩阵理论描述其不确定性,进而用T-S模糊模型对其进行精确描述的新方法。在此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首次提出利用区间矩阵理论描述其不确定性,进而用T-S模糊模型对其进行精确描述的新方法。在此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模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矩阵可以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获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olschi混沌系统 参数不确定性 T-S模糊模型 区间矩阵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的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和保性能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纪志成 周英焕 沈艳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1-728,共8页
针对一类Takagi-Sugeno(T-S)连续模糊系统,在分析模糊系统前提规则结构信息的基础上,研究了其稳定性和保性能设计问题.通过将模糊Lyapunov函数(FLF)和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PQLF)结合,构造出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PFLF),并提出了一种新... 针对一类Takagi-Sugeno(T-S)连续模糊系统,在分析模糊系统前提规则结构信息的基础上,研究了其稳定性和保性能设计问题.通过将模糊Lyapunov函数(FLF)和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PQLF)结合,构造出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PFLF),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分配补偿(PDC)控制器.基于PFLF方法,得到了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的模糊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求解方法.该方法继承了FLF与PQLF的优点.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所得稳定性判据更为宽松,具有更好的保性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系统 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 并行分配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olschi混沌系统的T-S模糊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琰 张化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7-619,622,共4页
针对参数已知的Nadolschi混沌系统,利用T-S模糊模型对其进行精确描述,在此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且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渐近稳定性.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模糊子... 针对参数已知的Nadolschi混沌系统,利用T-S模糊模型对其进行精确描述,在此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且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渐近稳定性.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模糊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矩阵可以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获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地控制Nadolschi混沌系统的混沌时间轨迹渐近稳定到其零平衡点,且控制简单可靠.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他混沌系统的控制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olschi混沌系统 T-S模糊模型 并行分布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畸变条件下三相三线有源电力滤波器的T-S模糊H_∞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颜文旭 纪志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10,共8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解决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有效方法,由于电源电压存在畸变影响了APF的补偿参考电流的检测精度并影响补偿的效果.本文采用T–S模糊控制的方法对三相三线APF进行建模,将电源电压的畸变成分作为理想情况的干扰,在保性...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解决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有效方法,由于电源电压存在畸变影响了APF的补偿参考电流的检测精度并影响补偿的效果.本文采用T–S模糊控制的方法对三相三线APF进行建模,将电源电压的畸变成分作为理想情况的干扰,在保性能的前提下给定性能指标,实现T–S模糊H∞控制性能.在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条件下,设计的T–S模糊H∞状态反馈控制器使APF在电源电压畸变的情况下,将电源电流补偿为正弦特性,满足了APF谐波综合补偿的控制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T–S模糊模型的有效性,展示出所设计的H∞控制器的有效性能.补偿电流可以准确的检测,在电源电压非正弦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 T–S模糊控制 H∞控制 并行分布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补偿电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潮流分布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仉志华 徐丙垠 +1 位作者 赵艳雷 刘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3,共5页
针对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中,某些电源可能出现逆功率运行而不能满足并供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压母线潮流控制方法。分析了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潮流分布规律,得出了并供电源出力与电源电压、系统等值阻抗以及低压侧负荷之间的定量关... 针对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中,某些电源可能出现逆功率运行而不能满足并供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压母线潮流控制方法。分析了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潮流分布规律,得出了并供电源出力与电源电压、系统等值阻抗以及低压侧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论上分析出电源出现逆功率输出的条件;为满足多源实时并供运行条件,推导出基于均衡电源出力的低压母线侧稳态潮流控制模型,得到了电源出力调节量与串联补偿电压之间的关系。最后搭建了试验系统,并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进行了稳态潮流控制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 逆功率 统一潮流控制器 串联补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三线APF补偿电流的模糊反馈检测与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颜文旭 纪志成 谢林柏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3,768,共6页
补偿电流的检测是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问题,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补偿电流并实施有效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效果。对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电路模型分析,采用T-S模糊反馈控制的方法,获得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 补偿电流的检测是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问题,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补偿电流并实施有效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效果。对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电路模型分析,采用T-S模糊反馈控制的方法,获得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电流,并对电源电流进行实时的模糊反馈控制。采用并行分布补偿的方法设计了模糊反馈控制器,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在稳定性条件下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无功功率及谐波电流全补偿控制策略的状态反馈增益,由此获得连续的即时补偿跟踪电流,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补偿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及模糊反馈控制的有效性,对简化有源滤波器的电流检测与其构成组件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T-S模糊控制 反馈控制 补偿电流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并联运行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同向前 吴庆范 尹军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多个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模块并联运行是解决补偿容量与开关频率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现有多模块并联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散控制型多模块并联运行方案。多个STATCOM模块完全独立地并联连接于电网中,它们共用一套电... 多个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模块并联运行是解决补偿容量与开关频率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现有多模块并联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散控制型多模块并联运行方案。多个STATCOM模块完全独立地并联连接于电网中,它们共用一套电流互感器,每个模块都对该电流进行检测并计算无功电流总量,然后按照各模块额定容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以形成各个模块的无功补偿电流指令,在模块电流控制器的作用下输出相应的无功补偿电流。建立了STATCOM多模块并联运行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即使在故障模块退出运行后仍能具有良好的无功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无功补偿 并联运行 模块化 分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离散非线性时滞系统保性能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佟绍成 王铁超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1期5-8,71,共5页
针对状态不完全可测的一类不确定连续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基于状态观测器研究其保性能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PDC)的方法设计了基于观... 针对状态不完全可测的一类不确定连续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基于状态观测器研究其保性能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PDC)的方法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给出了实现该非线性系统保性能控制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相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给出了控制器和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型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补偿 保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密钥分发中偏振补偿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尉悦 曹蕾 +7 位作者 陈厦微 张亮 李杨 曹原 任继刚 蔡文奇 廖胜凯 彭承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在以单模光纤作为量子信道,并采用光子偏振编码方式的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光纤的双折射效应会导致光子在光纤中传播时其偏振态发生随机变化,使安全密钥的最终成码率大幅度降低.利用两个四分之一波片和一个半波片的组合作为校正器,可以... 在以单模光纤作为量子信道,并采用光子偏振编码方式的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光纤的双折射效应会导致光子在光纤中传播时其偏振态发生随机变化,使安全密钥的最终成码率大幅度降低.利用两个四分之一波片和一个半波片的组合作为校正器,可以实现对任意偏振态的校正补偿.建立了一种以该类偏振校正器为执行机构的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控制算法的实时偏振补偿仿真控制模型,讨论了算法的随机扰动幅度、增益系数与收敛速度的关系,分析了算法对于偏振的校准能力.通过实验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次数的迭代后可将系统的偏振消光比校正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密钥分发 光纤偏振补偿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重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输出反馈鲁棒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江 钱富才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对同时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和随机干扰的非线性系统,通过扩展状态向量,构造间接型输出反馈控制器,运用T-S模糊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和并行分布补偿(PDC)结构,提出了具有双重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模糊控制器设计法。以倒立摆... 对同时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和随机干扰的非线性系统,通过扩展状态向量,构造间接型输出反馈控制器,运用T-S模糊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和并行分布补偿(PDC)结构,提出了具有双重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模糊控制器设计法。以倒立摆系统为被控对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控制 TAKAGI-SUGENO模型 并行分布补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模糊模型在单级倒立摆中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嵘涛 陈希湘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182,共4页
文中主要研究单级倒立摆的模糊控制,首先根据单级倒立摆数学模型和T-S模糊规则,采用三角隶属函数实现对倒立摆摆角的模糊化,接着对T-S模糊控制器的方法作了具体介绍,并给出T-S模糊系统稳定的判定依据,即线性矩阵不等式,然后运用YAPLMI... 文中主要研究单级倒立摆的模糊控制,首先根据单级倒立摆数学模型和T-S模糊规则,采用三角隶属函数实现对倒立摆摆角的模糊化,接着对T-S模糊控制器的方法作了具体介绍,并给出T-S模糊系统稳定的判定依据,即线性矩阵不等式,然后运用YAPLMI工具箱对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出控制器的增益,最后采用并行分布式补偿的方法设计出单级倒立摆的T-S模糊控制器,并对两种模糊规则的控制器进行了深入对比研究。实际测试结果表明,8条模糊规则的控制器在角速度最大值和盲区控制上的表现都优于4条模糊规则的控制器,且能在不超过2.3 s时间内实现对倒立摆角度和角速度的有效控制,因此在相应的控制领域应优先采用8条模糊规则的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T-S模糊模型 单级倒立摆 系统设计 并行分布式补偿 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国敬 穆志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27-129,143,共4页
针对一类存在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离散模糊T-S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应用Lyapu... 针对一类存在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离散模糊T-S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应用Lyapunov定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基于LMI的状态反馈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 随机时延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与非单一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19
作者 沈艳霞 刘志康 纪志成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4期405-409,428,共6页
针对普通二次Lyapunov函数方法判定T-S模糊系统稳定性存在的保守性和难度,利用T-S系统的模糊前提规则和隶属度函数分别构造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和模糊Lyapunov函数,且通过将模糊Lyapunov函数引入到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所得到的分段模... 针对普通二次Lyapunov函数方法判定T-S模糊系统稳定性存在的保守性和难度,利用T-S系统的模糊前提规则和隶属度函数分别构造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和模糊Lyapunov函数,且通过将模糊Lyapunov函数引入到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所得到的分段模糊区域中定义了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研究一类T-S模糊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了单一与非单一鲁棒控制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系统在非单一鲁棒控制器作用下能够获得比单一鲁棒控制器更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 并行分配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模糊离散多时滞系统的H_∞控制
20
作者 纪志成 孙予明 王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1-75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非二次型Lyapunov函数,在非并行分布补偿控制策略框架下,研究了一类基于T-S模糊模型的离散多时滞系统的H∞控制.通过引入一个矩阵变换,所得控制律均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现有的并行分布补偿控制律可视作该新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型非二次型Lyapunov函数,在非并行分布补偿控制策略框架下,研究了一类基于T-S模糊模型的离散多时滞系统的H∞控制.通过引入一个矩阵变换,所得控制律均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现有的并行分布补偿控制律可视作该新方法在某些条件下的特例.仿真算例显示,该函数方法保守性较低,系统控制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时滞 H∞控制 非二次型Lyapunov函数 非并行分布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