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采样的并行程序性能测量分析工具研究
1
作者 胡家瑞 石京燕 郭超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6-296,共11页
在实际运行中,并行计算程序的性能常常在理论峰值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使用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程序调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高效手段。然而,程序员和开发者在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时往往面临选择困难、配置和使用复杂等挑战。研究基于采样的并行... 在实际运行中,并行计算程序的性能常常在理论峰值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使用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程序调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高效手段。然而,程序员和开发者在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时往往面临选择困难、配置和使用复杂等挑战。研究基于采样的并行程序性能分析工具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相比于插桩技术,基于异步采样的性能工具可以更好地控制测量开销和测量数据大小。着重研究了三种典型的基于采样的性能分析工具:VTune Profiler、HPCToolkit和Nsight Systems,分析了其原理和功能,并且结合VASP等实际应用程序对工具的软硬件分析能力和并行编程分析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和对比。根据这些工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表现出的不同适用性和分析效果,提出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进行性能分析的方案,为开发者和程序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分析工具 异步采样 硬件性能计数器 并行程序 程序调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顺流式与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路建岭 邹志军 +2 位作者 黄晨 赵惠忠 任荣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6,共5页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在介绍了30 t/h试验用逆顺流式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两种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设计风量相同时,...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在介绍了30 t/h试验用逆顺流式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两种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设计风量相同时,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实测风量比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实测风量大5.5%;在试验工况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差较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大0.5℃,逼近度约小0.9℃,冷却效率大20%,且其冷却效率最大值为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顺流式 逆流式 喷雾冷却塔 逼近度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顺流式和逆流式换热性能实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申江 张聪 +1 位作者 路坤仑 刘丽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6,118,共6页
对蒸发式冷凝器顺流式和逆流式两种不同方式的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蒸发式冷凝器换热性能实验台,分别在顺流式和逆流式条件下,对冷凝器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迎面风速的提高,喷... 对蒸发式冷凝器顺流式和逆流式两种不同方式的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蒸发式冷凝器换热性能实验台,分别在顺流式和逆流式条件下,对冷凝器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迎面风速的提高,喷淋密度增大,在顺流和逆流条件下,总换热系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最后达到一个最大值,逆流式条件下的换热性能高于顺流式;在迎面风速为3.28 m/s,喷淋密度为0.057 kg/(m·s)条件下,顺流式的总传热系数最大为616 W/(m2·K),逆流式总传热系数可达到628 W/(m2·K)。在相同条件下,逆流式的传质系数及能效比EER均优于顺流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顺流式 逆流式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分析及实时运动仿真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哲 王知行 +1 位作者 刘文涛 雷雨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69-972,共4页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并联机床设计图纸 ,按照其结构尺寸、动平台的姿态要求及并联机床的几何约束 ,以刀头点为基准计算出该并联机床的工作空间。利用 VC+ +调用 Open GL图形函数对机床各部分零件进行参数化实体造型 ;然后按...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并联机床设计图纸 ,按照其结构尺寸、动平台的姿态要求及并联机床的几何约束 ,以刀头点为基准计算出该并联机床的工作空间。利用 VC+ +调用 Open GL图形函数对机床各部分零件进行参数化实体造型 ;然后按照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实体装配 ,并经过渲染形成具有真实感的、参数化的并联机床实体造型。根据给定刀头点的轨迹和轨迹上各点对应刀具轴线矢量 (一般为曲面上点的法矢 ) ,采用逆解的方法 ,实时、动态地显示出并联机床的工作过程 ,同时检查各几何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并联机床 逆解 实时仿真 工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忠言 詹文龙 +11 位作者 肖国青 徐瑚珊 王猛 毛瑞士 胡正国 孙志宇 陈志强 陈立新 李琛 白洁 张金霞 李存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设计研制了两种结构双维位置灵敏低压气体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PPAC)。用 3组分α粒子辐照 ,传统结构的PPAC ,对于 70 0Pa异丁烷和C3F8工作气体 ,分别得到 0 76mm(FWHM )和 0 64mm(FWHM)的... 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设计研制了两种结构双维位置灵敏低压气体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PPAC)。用 3组分α粒子辐照 ,传统结构的PPAC ,对于 70 0Pa异丁烷和C3F8工作气体 ,分别得到 0 76mm(FWHM )和 0 64mm(FWHM)的位置分辨 ,探测效率为 99 1 %。新的多级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MPPAC) ,对 65 0Pa异丁烷工作气体 ,测得 0 5 8mm (FWHM )的位置分辨、99 2 %探测效率和色散远好于± 0 2mm的位置线性。MPPAC增益较传统PPAC高 ,C3F8较异丁烷阻止本领强 ,适合探测较轻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PPAC 重离子加速器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F+p共振态弹性散射实验中PPAC性能测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朋 鲁辰桂 +11 位作者 王建松 段利敏 耿朋 唐述文 鲁皖 梅波 严鑫帅 胡正国 张雪荧 杨彦云 李祖玉 张金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上进行的17F+p共振态弹性散射实验中,用到的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PAC)使用延迟线读出法,使得PPAC有着很干净的本底噪声和较好的信噪比。对实验所用的PPAC进行了性能测试,经分析,位置分辨好于1mm、... 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上进行的17F+p共振态弹性散射实验中,用到的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PAC)使用延迟线读出法,使得PPAC有着很干净的本底噪声和较好的信噪比。对实验所用的PPAC进行了性能测试,经分析,位置分辨好于1mm、时间分辨为0.29ns、探测效率为97%以上,达到了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延迟线读出法 位置分辨 时间分辨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惯性力平衡 被引量:4
7
作者 梅志千 杨汝清 +1 位作者 周兵 张广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8-970,共3页
讨论了微电子装备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贴片机采用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定位和姿态调整机构而带来的惯性力平衡问题。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惯性力平衡的条件是其质心在惯性坐标系中是固定的。为了获得这个惯性力平衡的条件 ,首先平面三... 讨论了微电子装备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贴片机采用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定位和姿态调整机构而带来的惯性力平衡问题。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惯性力平衡的条件是其质心在惯性坐标系中是固定的。为了获得这个惯性力平衡的条件 ,首先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质心矢量表示成平台的位置和方向的函数 ,然后 ,从质心矢量的表达式中推导惯性力平衡的条件。最后给出实例来应用惯性力平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惯性力平衡 配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的改进与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忠言 詹文龙 +11 位作者 肖国青 徐瑚珊 孙志宇 李加兴 王猛 陈志强 毛瑞士 王武生 白洁 胡正国 陈立新 李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投入运行以来的若干改进和发展。改进后的RIBLL的整体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RIBLL分析放射性次级束流(RIB)的能力和精度,并使得RIBLL运行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
关键词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性能 精度 运行 磁铁电源 二次曲面形降能器 平行板雪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模糊理论”的整流装置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旷永红 欧阳波 周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4,共5页
针对电力、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三相桥并联的同相逆并联整流装置,以整流变压器阀侧三相电流为诊断信号,提出了小波包-模糊推理实现故障诊断。首先利用小波包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值,形成样本数据库;然后利用J散度、最大隶属原则方法实现待识... 针对电力、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三相桥并联的同相逆并联整流装置,以整流变压器阀侧三相电流为诊断信号,提出了小波包-模糊推理实现故障诊断。首先利用小波包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值,形成样本数据库;然后利用J散度、最大隶属原则方法实现待识别状态与样本状态的模糊识别。该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逆并联 故障诊断 小波包分析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逆向和同向作用下重力式网箱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国海 孟范兵 +2 位作者 赵云鹏 曾启东 白晓东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6,共8页
深水重力式网箱在风浪和海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是外海养殖网箱设计与制作的基础。为研究波流逆向作用于深水重力式网箱时的运动响应和锚绳力与波流同向时的差异,基于波浪作用通量守恒和Stokes3阶波理论数值模拟波浪在水流中的变形... 深水重力式网箱在风浪和海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是外海养殖网箱设计与制作的基础。为研究波流逆向作用于深水重力式网箱时的运动响应和锚绳力与波流同向时的差异,基于波浪作用通量守恒和Stokes3阶波理论数值模拟波浪在水流中的变形和综合波流场;采用质量集中法和刚体运动学原理,建立重力式网箱数学模型;考虑不同设计流速和波浪组合,利用数学模型得到在波流逆向和波流同向作用下重力式网箱的锚绳力,浮架运动和网箱剩余体积的结果。结果显示:波流同向时的锚绳张力比波流逆向时大;波流逆向时重力式网箱体积剩余系数最小值比波流同向时的大。因此,波流同向对重力式网箱的破坏比波流逆向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变形 波流逆向和同向 重力式网箱 数值模拟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有效性检测的环形刀路偏置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洪军 张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95,99,共4页
数控加工的层切法中经常会用到环形刀路。在环形刀路生成过程中,关键算法是多边形的偏置算法。在偏置过程中,偏置曲线上可能会产生局部问题,比如局部尖角、无效环等。这些局部问题必须消除,否则得到的环形刀路将无法使用。论文提出一种... 数控加工的层切法中经常会用到环形刀路。在环形刀路生成过程中,关键算法是多边形的偏置算法。在偏置过程中,偏置曲线上可能会产生局部问题,比如局部尖角、无效环等。这些局部问题必须消除,否则得到的环形刀路将无法使用。论文提出一种基于顶点位置有效性检测的多边形偏置算法。通过实例测试,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消除在偏置过程中产生的局部问题,保证环形刀路的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刀路 多边形偏置 位置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MP并行程序的性能数据采集 被引量:1
12
作者 富弘毅 周海芳 杨学军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67-69,78,共4页
目前,随着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高速发展,并行程序性能分析与建模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并行程序性能数据的采集是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硬件计数器的使用使人们能够更加便利地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采集性能数据。文章讨论了OpenMP并行程序的性能数... 目前,随着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高速发展,并行程序性能分析与建模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并行程序性能数据的采集是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硬件计数器的使用使人们能够更加便利地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采集性能数据。文章讨论了OpenMP并行程序的性能数据采集技术,并介绍一种利用PAPI进行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数据 硬件计数器 并行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单长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26-127,149,共3页
该文从消除时钟信号冗余跳变而致的无效功耗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应用并行技术和流水线技术,实现基于RTL级的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的设计。经EDA软件模拟仿真和FPGA硬件验证,表明该计数器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能够正常地应用于数字系统的设计。... 该文从消除时钟信号冗余跳变而致的无效功耗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应用并行技术和流水线技术,实现基于RTL级的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的设计。经EDA软件模拟仿真和FPGA硬件验证,表明该计数器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能够正常地应用于数字系统的设计。由于时钟工作频率减半及所需工作电压的降低,可使系统功耗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计数器 并行设计 流水线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折叠计数器状态向量选择生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茂祥 余成林 +3 位作者 方祥圣 黄正峰 欧阳一鸣 梁华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68-2475,共8页
测试模式生成对集成电路内建自测试(built-in self-test,BIST)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parallel folding counter,PFC)只能实现状态向量(state vector,SV)的顺序折叠计算,导致大量冗余模式产生而限制了其在BIST中的应... 测试模式生成对集成电路内建自测试(built-in self-test,BIST)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parallel folding counter,PFC)只能实现状态向量(state vector,SV)的顺序折叠计算,导致大量冗余模式产生而限制了其在BIST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支持状态向量选择生成的并行折叠计数器,采用固定的初始翻转控制向量(flip control vector,FCV),建立折叠距离与翻转控制向量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位替换控制逻辑对折叠距离(folding distance,FD)的译码输出,控制折叠距离最低位对初始翻转控制向量的位替换,产生翻转控制向量;然后与种子向量执行"异或"运算,生成选择的状态向量,其中位替换控制电路可以进行逐级递推设计。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比较,建议的折叠计数器可以实现n位种子对应的n+1个状态向量的选择生成,显著降低BIST确定性测试生成时间,而硬件开销与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并行折叠计数器 状态向量 折叠距离 选择生成 翻转控制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轨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建祥 陆镇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8年第4期18-22,42,共6页
建立了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攻防仿真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导出二次型性能指标下的最优(逆轨拦截)制导律,数字仿真证明该制导律能满足逆轨拦截弹道导弹的要求,逆轨拦截轨道具有“S”形弹道特性。还计算了拦截弹的可用发射区,分析... 建立了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攻防仿真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导出二次型性能指标下的最优(逆轨拦截)制导律,数字仿真证明该制导律能满足逆轨拦截弹道导弹的要求,逆轨拦截轨道具有“S”形弹道特性。还计算了拦截弹的可用发射区,分析了反导阵地的部署和火力组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制导 最优导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向旋转双螺杆几何造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丽 江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0-97,共8页
作者根据异向旋转双螺杆啮合原理,应用高级实体造型技术,讨论了异向旋转平行、锥形双螺杆三维实体造型,以指导异向旋转双螺杆几何参数的选择和设计。
关键词 异向旋转双螺杆 造型设计 塑料 挤出机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R模式的GPU并行AES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17
作者 费雄伟 李肯立 阳王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9-533,共5页
为了对任意长的明/密文进行并行加密/解密,在分析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的多种模式后,采用了最合适的CTR(Counter)模式设计和实现了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并行AES算法,并进行了优化.针对Nvidia Geforce GTX460平... 为了对任意长的明/密文进行并行加密/解密,在分析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的多种模式后,采用了最合适的CTR(Counter)模式设计和实现了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并行AES算法,并进行了优化.针对Nvidia Geforce GTX460平台理论分析了CTR模式的并行AES算法和串行AE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得到综合的加速比为31.59,然后在Nvidia Geforce GTX 460平台上实验运行,结果显示CTR模式的AES-256的GPU并行算法相对串行CTR模式的AES算法,实验加速比跟理论加速比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对CTR模式的AES-256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优化的CTR模式的AES-256并行算法在加速比上随着明文的增大提升的比例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优化的CTR模式的AES算法加密数据量小的明文时,其优化效果更为明显,故能有效地提升SSL(Secure Socket Layer,其明文区间为35KB-150KB)的加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数器模式 GPU并行 时间复杂度 加速比 统一计算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杜春涛 张进治 王若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7-902,共6页
为研究制热/制冷、逆喷/顺喷、液滴平均直径3个因素对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对矿井回风/液滴两相流进行了3D仿真。根据边界条件不同,共仿真了制热和制冷、逆喷和顺喷、液滴平均直径分别为0.10,0.15和0... 为研究制热/制冷、逆喷/顺喷、液滴平均直径3个因素对矿井回风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对矿井回风/液滴两相流进行了3D仿真。根据边界条件不同,共仿真了制热和制冷、逆喷和顺喷、液滴平均直径分别为0.10,0.15和0.20 cm等12种工况,得出了各种工况下液滴温度变化情况,并利用工程实践运行结果和实验对部分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制冷、顺喷、小液滴工况下获得的液滴温度变化大于制热、逆喷、大液滴工况下获得的液滴温差,从而说明制冷、顺喷、小液滴3种工况下回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回风换热器 换热性能 制热 制冷 逆喷 顺喷 液滴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流追踪解析算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传栋 王建明 杨桂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3,146,共6页
在电网规划和稳定控制方面,电源和负荷的源流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信息。潮流追踪技术是获取源流关系的有效方法,研究旨在提高潮流追踪方法的效率和实用性。基于比例共享原理和电路的基尔霍夫原理,构造了新的顺流追踪矩阵和逆流追踪矩阵,矩... 在电网规划和稳定控制方面,电源和负荷的源流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信息。潮流追踪技术是获取源流关系的有效方法,研究旨在提高潮流追踪方法的效率和实用性。基于比例共享原理和电路的基尔霍夫原理,构造了新的顺流追踪矩阵和逆流追踪矩阵,矩阵元素采用电网潮流计算的线路潮流结果和节点潮流结果,通过顺流和逆流矩阵的矩阵分解和前推回代技术实现了单源或单流的分配系数计算。算法计算负担小,具并行计算潜力。在多个系统中进行了验算,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追踪 解析算法 顺流追踪 逆流追踪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建华 叶卫东 韩跃峰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4期71-72,共2页
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由偶数、奇数加法计数器及数据选择器组成。两个加法计数器在时钟信号作用下并行工作,交替处于计数和保持状态。数据选择器则将两个计数器中处于保持状态的奇偶数据交替输出,实现双边沿触发加法计数器的功能。该触发计... 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由偶数、奇数加法计数器及数据选择器组成。两个加法计数器在时钟信号作用下并行工作,交替处于计数和保持状态。数据选择器则将两个计数器中处于保持状态的奇偶数据交替输出,实现双边沿触发加法计数器的功能。该触发计数器采用Verilog语言设计和软件仿真,可用于计数、定时和分频三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数器 双边沿触发 并行处理 选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