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8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aralleling of High Power High Frequency Amplifier Based on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ntrol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荣仓 刘正之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22-2327,共6页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plasma in the HT-7U Tokamak is inherently unstable. In order to realize active stabilization, the response rate of the high-power high-frequency amplifier feeding the active control coils must...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plasma in the HT-7U Tokamak is inherently unstable. In order to realize active stabilization, the response rate of the high-power high-frequency amplifier feeding the active control coils must be fast enoug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ralleling scheme of the power amplifier through two kinds of control mode. One is the synchronous control; the other is the asynchronous control. Via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kinds of control mode, both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given in the text. At last, the analyzed result is verified by a small power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7U tokamak the paralleling of power amplifier synchronous control asynchronous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th tracking for vehicle parallel parking based on ADRC controller
2
作者 王健 赵又群 +2 位作者 季学武 刘亚辉 臧利国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5年第2期213-221,共9页
A novel path tracking controller for parallel parking based on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second order ADRC controller was used to solve the path tracking robustness, ... A novel path tracking controller for parallel parking based on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second order ADRC controller was used to solve the path tracking robustness, which can estimate and compensate model uncertainty caused by steering kinematics and disturbances caused by parking speed and steering system delay. Collision-free path planning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generate the reference pa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path tracking controller i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 The actual vehicle tes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ath tracking controller is effective and robust to model uncertainty and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parking path tracking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 path plan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复杂构件群体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
3
作者 王哲 丰飞 郭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6,共14页
以航空、航天、航海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大尺度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需求为导向,探究基于群体机器人集群化并行制造系统的大构件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围绕典型大尺度构件的加工工艺需求,基于移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加... 以航空、航天、航海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大尺度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需求为导向,探究基于群体机器人集群化并行制造系统的大构件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围绕典型大尺度构件的加工工艺需求,基于移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加工机器人和移动装配机器人等多种类、多形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和研制,提出基于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方案、大构件机器人化加工机器人本体设计方案、多模态协作机器人感知与测量方案、多机器人协同的加工机器人本体控制器及群体加工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案。阐述多群体机器人移动加工的机器人控制策略与方案,针对加工机器人群体协同并行加工方法、大构件测量与群体机器人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不但从本体研发、控制器等方面探究了国产工业机器人性能提升与优化的方法,也力图为后续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大构件加工拓展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构件 自主移动机器人 群体机器人 自主控制 多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双电源并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初香港 王宝超 陈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电动拖拉机具有结构简单和节能减排等优点,但现有电动拖拉机作业时采用单一动力电池能源,存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为了提高电动拖拉机长续航供电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双电源并联均流联合供电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 电动拖拉机具有结构简单和节能减排等优点,但现有电动拖拉机作业时采用单一动力电池能源,存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为了提高电动拖拉机长续航供电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双电源并联均流联合供电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单电源可以实现升压稳压控制;基于下垂控制的双电源并联均流能够实现双电源的电流均流;当切换不同功率负载时,系统电压随功率增加按比例下调,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双电源并联 下垂控制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0MW超临界机组给水泵自动并泵控制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孙振波 杨延荣 +1 位作者 李兵 齐锋 《能源科技》 2025年第2期47-49,54,共4页
超临界机组汽动给水泵并泵过程在机组并网后进行,并泵时给水流量波动对机组安全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保证并泵过程中给水流量相对稳定非常重要。以63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介绍了汽动给水泵自动并泵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设计方法。针对汽动... 超临界机组汽动给水泵并泵过程在机组并网后进行,并泵时给水流量波动对机组安全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保证并泵过程中给水流量相对稳定非常重要。以63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介绍了汽动给水泵自动并泵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设计方法。针对汽动给水泵再循环控制对给水流量的影响、并泵过程中的转速控制等控制难点,通过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得以解决,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自动并泵控制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强度,提高了机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给水泵 自动并泵 再循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巡检中多无人机并行式路径控制系统
6
作者 李岩 韩哲 张慕远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3期78-82,共5页
电力巡检中,多无人机编队在飞行时会受到三维空间人工势能场的影响,易导致碰撞问题。为此,提出针对多无人机并行式路径的控制系统。以导航卫星为动态已知点,构建无人机视觉定位装置结构。使用三屏便携图形工作站结构,实时显示控制路径... 电力巡检中,多无人机编队在飞行时会受到三维空间人工势能场的影响,易导致碰撞问题。为此,提出针对多无人机并行式路径的控制系统。以导航卫星为动态已知点,构建无人机视觉定位装置结构。使用三屏便携图形工作站结构,实时显示控制路径图形。分析无人机势能场受力,计算无人机飞行中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位置差值与设定阈值间的关系,通过附加势能场解决路径控制过程陷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结合约束动力学理论,构建实际无人机约束下的路径编排控制动力学方程,完成并行式路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后,无人机并行固定距离与理想距离相差1 m,且并行轨迹与理想轨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检 多无人机编队 并行式路径 路径控制 人工势能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S算法在冶金建筑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蔡国光 刘灿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199-203,共5页
冶金建筑测量对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精度的数据处理手段作为支撑。文章在研究整体最小二乘(TLS)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TLS算法的直线拟合、四参数坐标转换和空间平面方程拟合数学模型;针对冶金建筑测量... 冶金建筑测量对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精度的数据处理手段作为支撑。文章在研究整体最小二乘(TLS)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TLS算法的直线拟合、四参数坐标转换和空间平面方程拟合数学模型;针对冶金建筑测量的现状,分别选取了主轴线调整、厂区控制网定位优化和轧辊平行度检测等几个典型工程应用场景进行了介绍;说明了TLS算法在冶金建筑测量数据处理中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与传统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相比,TLS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最小二乘(TLS) 主轴线 厂区控制网 轧辊平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平台质心偏置的索并联系统性能优化
8
作者 白孟轩 曾建江 +4 位作者 陈强 郑茂盛 尤禄杰 陈建平 童明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9,共9页
索并联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和系统刚度是索并联系统的重要性能,当运动平台质心偏离其形心位置时会产生额外力矩,对索并联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减轻质心偏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36索6自由... 索并联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和系统刚度是索并联系统的重要性能,当运动平台质心偏离其形心位置时会产生额外力矩,对索并联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减轻质心偏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36索6自由度索并联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绳索布局,通过分类最小方差法求解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而计算FCWS并分析了各组绳索在空间各点上对FCWS的不利影响,计算了索并联系统理论静刚度。根据质心是否发生偏置,比较分析典型布局与新布局在索并联系统性能上的优劣。结果表明:质心位于形心时,两种布局FCWS相差不大;当质心发生偏置时,交叉布局FCWS比典型布局提升约31.9%,两种布局的平动刚度相差不大,而交叉布局的扭转刚度相比典型布局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验证了新布局在改善系统性能上的有效性。所得结论为索并联系统结构布置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控工作空间 系统刚度 索并联系统 低重力试验模拟平台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碱液电解制氢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9
作者 李立民 申屠磊璇 +3 位作者 夏杨红 冯启帆 曹莹 韦巍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4,共12页
在制氢基地中,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协调控制共同参与可再生能源的调节是一种未来的主要趋势。然而,随时间变化的可再生能源会对碱液电解槽的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其额定功率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使用具有恒定下垂系数的下... 在制氢基地中,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协调控制共同参与可再生能源的调节是一种未来的主要趋势。然而,随时间变化的可再生能源会对碱液电解槽的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其额定功率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使用具有恒定下垂系数的下垂控制器,可能会导致碱液电解槽之间出现不合理的功率分配。在现有研究中,这一问题很少被考虑到。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含多台并联碱液电解槽的电解制氢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碱液电解槽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绘制出最大电流-温度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度驱动的下垂系数设置策略。控制系统会定期更新碱液电解槽的模型,并结合其温度实时计算下垂系数。然后,分析了所提控制策略对碱液电解槽热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在所搭建的电解制氢试验平台上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碱液电解槽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 自适应功率协同控制策略 等效电路模型 温度驱动 热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平行导洞与正洞合理间距研究
10
作者 马建华 李剑 +4 位作者 杨利林 雷飞 楚二庆 范庆 张峰 《山西建筑》 2025年第8期133-138,共6页
随着我国西南地区隧道建设的发展,超大埋深软岩隧道的大变形问题逐渐显现。平行导洞作为应力释放技术,能够改善围岩应力环境,保证正洞支护结构安全。基于滇藏铁路丽香线哈巴雪山隧道,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研究了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 随着我国西南地区隧道建设的发展,超大埋深软岩隧道的大变形问题逐渐显现。平行导洞作为应力释放技术,能够改善围岩应力环境,保证正洞支护结构安全。基于滇藏铁路丽香线哈巴雪山隧道,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研究了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平行导洞与正洞的合理间距,综合考虑,建议间距为40 m~50 m。哈巴雪山隧道设定平行导洞与正洞间距50 m,平行导洞超前开挖100 m,正洞拱顶沉降减少6.92%,上台阶水平收敛减少14.58%,下台阶水平收敛减少10.8%。平行导洞超前开挖有效减小正洞支护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埋深 大变形隧道 应力释放技术 平行导洞 变形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索力优化与PD控制
11
作者 赵昆鹏 赵晓通 +1 位作者 杜凯清 杜敬利 《电子机械工程》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康复机器人在提高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中提出一种索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协助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解决方案及对应的索力优化和控制策略。针对索力优化的多解问题,引入了备用目标函数作为索力... 康复机器人在提高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中提出一种索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协助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解决方案及对应的索力优化和控制策略。针对索力优化的多解问题,引入了备用目标函数作为索力出现突变时的备选目标函数。在分析患者行进意图的基础上,将根据患者不同的行进意图,实现不同的辅助功能。基于拉格朗日方法构建了八索六自由度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比例微分(Proportional Differentiation,PD)反馈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索力优化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牵引并联机器人 动力学模型 索力优化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名义模型下的并联逆变器的滑模控制
12
作者 罗育恒 董锋斌 +1 位作者 樊犇 王宁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4-32,41,共10页
在孤岛微电网中,为了提高并联逆变器负载变化和滤波参数摄动时电压的鲁棒性,讨论了一种基于名义模型下的并联逆变器的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在孤岛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的数学模型,针对滤波参数摄动对逆变系统的影响,将逆变器模型分解... 在孤岛微电网中,为了提高并联逆变器负载变化和滤波参数摄动时电压的鲁棒性,讨论了一种基于名义模型下的并联逆变器的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在孤岛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的数学模型,针对滤波参数摄动对逆变系统的影响,将逆变器模型分解为名义模型和建模误差两部分,并对两部分用逆变器输出电压误差定义滑模函数,设计名义模型控制律和滑模控制补偿律,通过双幂次趋近律来降低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振,提高逆变系统的鲁棒性。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了滑模控制补偿律的稳定性。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算法进行比较,基于名义模型下的滑模控制系统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并联逆变器 参数摄动 名义模型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脉冲电源并联组网充电电压测量误差机理
13
作者 张晓 戴宇峰 +2 位作者 张冠祥 马涛 朱博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大容量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并联组网的脉冲功率电源系统是电磁轨道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充电电压将直接决定系统的初始储能以及最终的炮口动能。为此,针对一种基于蓄电池和电容器的高能级混合储能模块化并联组网式脉冲功率电源系统,... 大容量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并联组网的脉冲功率电源系统是电磁轨道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充电电压将直接决定系统的初始储能以及最终的炮口动能。为此,针对一种基于蓄电池和电容器的高能级混合储能模块化并联组网式脉冲功率电源系统,研究了其在充电过程中储能电容器组电压实时测量数据存在阶跃误差这一特殊实际问题。首先,分析了误差产生的机理;然后,利用仿真方法复现了故障出现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充电电压闭环控制的改进方法,避免了脉冲功率电源系统实际过(欠)充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容器 并联组网 脉冲功率电源 电磁轨道炮 充电控制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the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parallel chokes used in 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 and related experiments 被引量:1
14
作者 Liu Gonghui Zhang Tao +1 位作者 Li Jun Yang Yul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63-369,共7页
Based on the local resistance computation model for a choke valve and using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hoke valves, 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ack pressure of a parallel choke assembly and the opening... Based on the local resistance computation model for a choke valve and using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hoke valves, 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ack pressure of a parallel choke assembly and the opening extent of choke valves and developed a model to characterize the pressure regime of the manifold assembly. A comparison of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curves shows that a parallel choke manifold assembl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the conventional serial type including high linearity of pressure-regul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s, the elimination of the overshoot interval, wider effective regulating interval and the higher system security. Laboratory hydraulic experiments have validated the capability of a back pressure control model for the parallel choke assembly to accurately control pressure. This study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hokes used in managed pressure well dr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D CHOKE parallel choke press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of hybrid phase control in master oscillator-power amplifier configuration
15
作者 王小林 周朴 +4 位作者 马阎星 马浩统 许晓军 刘泽金 赵伊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9期374-378,共5页
A novel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with hybrid phase control involving passive phasing and active phasing in master oscillator-power amplifier configuration is presented. Wide-linewidth mutually... A novel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with hybrid phase control involving passive phasing and active phasing in master oscillator-power amplifier configuration is presented. Wide-linewidth mutually injected passive phasing fibre laser arrays serve as master oscillators for the power amplifiers, and the active phasing using 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is induced. Wide-linewidth seed laser can suppress the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fibre laser amplifier, while hybrid phase control provides a robust way for in-phase mode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simultaneously.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by active phasing fibre laser amplifiers with passive phasing fibre ring laser array seed lasers. Power encircled in the main-lobe increases1.57 times and long-exposure fringe contrast is obtained to be 78% when the system evolves from passive phasing to hybrid ph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e laser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hybrid phase control 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冷却风扇噪声主动控制仿真及声品质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溧 胡远生 +3 位作者 谭征宇 王华伟 王博 王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以汽车冷却风扇噪声为研究对象,基于采集的噪声生成具有不同音调特性的模拟噪声,利用改进的音调度模型计算音调度,使用等级评分法对生成的模拟噪声进行主观评价实验。根据音调特性十分明显的旋转噪声频率与风扇转速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 以汽车冷却风扇噪声为研究对象,基于采集的噪声生成具有不同音调特性的模拟噪声,利用改进的音调度模型计算音调度,使用等级评分法对生成的模拟噪声进行主观评价实验。根据音调特性十分明显的旋转噪声频率与风扇转速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以风扇转速信号来构造次级声源参考信号进行主动噪声控制。最后建立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并检验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冷却风扇噪声的音调特性是影响感知烦恼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有源噪声控制能有效降低窄带噪声峰值从而降低音调度。引入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6%,降噪后烦恼度有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汽车冷却风扇 改进的音调度模型 等级评分法 主动噪声控制 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区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设计
17
作者 杨琼 王冬 +1 位作者 张鹏 王济乾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4期80-83,共4页
研究涉及一种基于分区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设计方法,解决分区操作系统下文件的安全访问问题。分区操作系统资源、空间彼此隔离,文件系统用于管理分区数据,不能违背数据资源的隔离需求。为此,通过将文件系统部署在分区操作系统的分区;分... 研究涉及一种基于分区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设计方法,解决分区操作系统下文件的安全访问问题。分区操作系统资源、空间彼此隔离,文件系统用于管理分区数据,不能违背数据资源的隔离需求。为此,通过将文件系统部署在分区操作系统的分区;分区内和分区外采用两层分区安全访问控制;采用快照管理实现文件系统自身对并行文件访问需求,实现文件系统设计。通过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分区操作系统设计约束下,实现文件的安全访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 安全访问控制 并行文件访问 快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补偿下垂法的并联逆变器控制研究
18
作者 薛家祥 张姣姣 金礼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8期96-10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补偿下垂法的新型逆变器并联策略,解决了传统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中频率跌落,无功功率不均分,有功、无功计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该策略包括在功率环中采用CSOGI-QSG模块滤除直流干扰;在传统有功控制环中引入自适...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补偿下垂法的新型逆变器并联策略,解决了传统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中频率跌落,无功功率不均分,有功、无功计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该策略包括在功率环中采用CSOGI-QSG模块滤除直流干扰;在传统有功控制环中引入自适应频率反馈策略补偿频率跌落;在无功控制环中引入虚拟电感改善无功功率的分配,并采用自适应电压补偿策略改善母线电压跌落。通过搭建MATLAB仿真和实验平台验证,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可以显著改善并联逆变器中的功率均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逆变器 下垂控制 动态补偿 虚拟阻抗 CSOGI-Q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柔性驱动关节的串并混联仿生机械臂
19
作者 张秀丽 孙国康 +2 位作者 周洪淼 刘颖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1,共8页
现有协作机器人多采用串联刚性结构,与人的共融性较差,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协作机器人在柔顺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不足,首先,基于人体手臂肌肉柔性并联驱动机理,设计一种6自由度串并混联机械臂SoftArm-6,由臂部3个串联自由度和... 现有协作机器人多采用串联刚性结构,与人的共融性较差,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协作机器人在柔顺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不足,首先,基于人体手臂肌肉柔性并联驱动机理,设计一种6自由度串并混联机械臂SoftArm-6,由臂部3个串联自由度和腕部3个并联自由度组成,采用电机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构成柔性驱动关节,通过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机构等效原理实现串并混联机械臂的位姿解耦.其次,基于Kinect人体运动捕捉的在线轨迹示教方法,针对驱动关节中SEA柔性环节带来的位置精度降低、易抖动等问题,设计基于虚位移原理的前馈重力补偿算法.最后,针对SoftArm-6样机设计轨迹跟随、示教抓取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oftArm-6在轨迹跟随任务中的偏差小于1.5%,抓取成功率达98%,显著提升了操作精度和环境适应性.该设计为协作机器人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混联机构 柔性关节 运动控制 重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快速掘进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1
20
作者 毛君 杨润坤 +4 位作者 谢苗 卢进南 王贺 刘治翔 王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4-1229,共16页
针对煤矿巷道掘进智能化建设情况,探讨了现阶段分别以连采机、掘锚一体机、全断面掘进系统、掘锚机为核心的四大类智能快速掘进成套装备发展现状,分析了四大类智能快掘装备与地质条件适用性,提出了实现煤矿智能化掘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 针对煤矿巷道掘进智能化建设情况,探讨了现阶段分别以连采机、掘锚一体机、全断面掘进系统、掘锚机为核心的四大类智能快速掘进成套装备发展现状,分析了四大类智能快掘装备与地质条件适用性,提出了实现煤矿智能化掘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的问题,探讨了以信息传输与智能分析技术、智能感知技术、精确定位导航技术,自主定型定向截割技术、掘进机远程自主截割控制技术以及多级多工序智能协同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掘进实现途径;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巷道掘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掘进作业功能需求、掘进工艺要求为依据的系统化分析、模块化设计、功能优化组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以虚控实、虚实结合的多级数字孪生构架,基于掘进巷道设备、环境、地质构造多维信息再现实现掘进机远程控制;提出了单机智能化、系统协同化、井下智控与地面远程监控相协同的控制方法。开发了新型的无重复碾压柔性超前支护技术、截割部多级伸缩截割技术、智能锚固机组多钻机并行作业等技术,研制了具有掘、支、锚、运、探多工序并行作业的新型快速掘进作业联合机组,提出了掘进机器人、超前支护机器人、锚固机器人、辅助运输机器人组柔性并行作业技术;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多机多工序协同控制行为规划决策方法。提出构建完整的煤矿井下跨系统全时空信息数字感知体系,构建集井下现场生产状态、掘进巷道空间信息、掘进装备状态、风险信息等多参量、多尺度、全时空特性的数据感知智能化监控平台,实现虚拟系统与实际掘进系统实时通信,通过数据驱动规划分析实现智能化、少人化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掘进 自主定性定向截割 柔性并行作业 多级多工序协同控制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