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信息统一融合方法研究
1
作者 贾鑫 李松霖 +1 位作者 佘远昇 洪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4-1154,共11页
针对当前智能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多传感信息融合时不同传感器往往分阶段融合、难以均衡发挥单一传感器精度优势和多源信息冗余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的对象级并行结构多传感信息统一融合方法。对象级融合具有良好的模... 针对当前智能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多传感信息融合时不同传感器往往分阶段融合、难以均衡发挥单一传感器精度优势和多源信息冗余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的对象级并行结构多传感信息统一融合方法。对象级融合具有良好的模块化以及封装性,并行结构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冗余优势,交互多模型可以统一高效融合多源数据,弥补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在对多源传感器数据时空对齐基础上,引入最邻近法和DS证据理论实现多传感器信息关联,并基于交互多模型进行动态统一融合。进行了实车搭载毫米波雷达和视觉系统环境感知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目标车辆感知跟踪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环境感知 对象级融合 并行滤波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限流切换的构网型变换器并联系统暂态同步稳定分析
2
作者 吴峰 鲍颜红 +4 位作者 郑建勇 徐泰山 任先成 张金龙 杨可昕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6,共13页
电网短路故障下,并联运行的新能源构网型变换器暂态交互作用显著增强,增加了系统暂态同步失稳风险。文中首先建立了构网型变换器并联系统暂态交互模型。其次,借助传统同步发电机稳定理论,分析了暂态交互能量影响变换器稳定性的作用机理... 电网短路故障下,并联运行的新能源构网型变换器暂态交互作用显著增强,增加了系统暂态同步失稳风险。文中首先建立了构网型变换器并联系统暂态交互模型。其次,借助传统同步发电机稳定理论,分析了暂态交互能量影响变换器稳定性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了交互能量作用下的功角牵引机制将促使多变换器稳定性趋近一致或致使稳定性较差的变换器加速失稳。由此,提出了计及限流切换的构网型变换器并联系统稳定域构建方法,并通过稳定域分析了变换器运行状态及控制参数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换器 暂态稳定 并联运行 暂态交互能量 稳定域 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及其暂态电流注入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继磊 张兴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0,I0045,I0046,共13页
在电网故障期间,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易引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问题。此外,以往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并不适用于多逆变器并联系统。针对这一问题,... 在电网故障期间,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易引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问题。此外,以往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并不适用于多逆变器并联系统。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建立了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同步模型,指出多机交互作用会改变系统平衡点存在性和暂态特征参数。然后,在不同电网故障初始状态和逆变器输出特性下,采用等面积准则和相平面图分析了多机交互作用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实现电网故障前后平衡点近似恒定的暂态电流注入策略,以确保各逆变器暂态稳定运行,为电网故障期间暂态电流的设置提供参考。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和实验平台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暂态同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系统暂态响应特性,所提策略能够最大化系统暂态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 暂态稳定性 多机交互作用 暂态电流注入策略 电网故障 平衡点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语义和双分支并行的医学图像分割网络
4
作者 袁宝华 陈佳璐 王欢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8-995,共8页
在医学图像分割网络中,卷积神经网络(CNN)虽然能提取丰富的局部特征细节,但存在远程信息捕获不足的问题。Transformer虽然可以捕捉长距离的全局特征依赖关系,但是会破坏局部特征细节。为充分利用2种网络特征的互补性,提出一种用于医学... 在医学图像分割网络中,卷积神经网络(CNN)虽然能提取丰富的局部特征细节,但存在远程信息捕获不足的问题。Transformer虽然可以捕捉长距离的全局特征依赖关系,但是会破坏局部特征细节。为充分利用2种网络特征的互补性,提出一种用于医学图像分割的CNN和Transformer并行的融合网络——PFNet。该网络的并行融合模块使用一对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相互依赖的并行分支来高效地学习局部和全局两方面的辨别特征,并以交互方式交叉融合局部特征和长距离特征的依赖关系;同时,为恢复在下采样期间丢失的空间信息以增强细节的保留,提出多尺度交互(MSI)模块提取分层CNN分支生成的多尺度特征的局部上下文以进行远程依赖关系建模。实验结果表明,PFNet优于MISSFormer(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tranSFormer)和UCTransNet(U-Net with Channel Transformer module)等先进方法。在Synapse和ACDC(Automated Cardiac Diagnosis Challenge)数据集上,相较于最优的基线方法MISSFormer,PFNet的平均Dice相似系数(DSC)分别提高1.27%和0.81%。可见,PFNet能实现更精准的医学图像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并行融合 多尺度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舰船结构毁伤的大变形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杰 王景焘 +3 位作者 黄超 伍洋 刘娜 张磐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3,共9页
水下爆炸导致舰船结构毁伤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大变形流固耦合过程,高精度的流固耦合计算是获得高置信模拟结果的关键。基于浸没边界思想,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大变形壳理论的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可精确刻画流固耦合界面并高效求解流固界面约... 水下爆炸导致舰船结构毁伤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大变形流固耦合过程,高精度的流固耦合计算是获得高置信模拟结果的关键。基于浸没边界思想,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大变形壳理论的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可精确刻画流固耦合界面并高效求解流固界面约束方程。基于该方法,本文提出了完整的适用于水下爆炸舰船结构毁伤的大变形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案,并基于大规模并行编程框架,研发形成适用于舰船结构毁伤的流固耦合大规模并行计算软件。与泰勒平板理论解和水下爆炸结构冲击响应实验数据等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模拟大变形流固耦合工程问题,具备较高数值求解精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水下爆炸整船结构毁伤过程大规模数值模拟。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舰船毁伤等级评估,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流固耦合 浸没边界法 舰船结构毁伤 并行编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构式属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乔雪玮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2,共14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汉语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构式属性。首先,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核心意义和形式具备规约化的匹配关系,是共享的群体知识,具备构式的本质属性。其次,列举表达在会话中普遍嵌入的序列性环境是其外部结构,与其阐释或构建上位...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汉语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构式属性。首先,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核心意义和形式具备规约化的匹配关系,是共享的群体知识,具备构式的本质属性。其次,列举表达在会话中普遍嵌入的序列性环境是其外部结构,与其阐释或构建上位概念范畴的意义具有整体的匹配关系,形成内外嵌套的互动构式。第三,会话中列举项之间的平行耦合关系体现出列举具备临时构式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举构式 概念范畴 平行性 互动构式 ‧临时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NTT:面向zk-SNARK的数论变换计算并行加速方法
7
作者 丁冬 李正权 柴志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9-3067,共9页
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zk-SNARK)由于具备证明验证过程简捷快速的优点,已在加密货币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证明生成过程所需计算仍复杂耗时,影响了进一步的应用拓展。针对zk-SNARK证明生成过程中的主要计算瓶颈——数论变换(NT... 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zk-SNARK)由于具备证明验证过程简捷快速的优点,已在加密货币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证明生成过程所需计算仍复杂耗时,影响了进一步的应用拓展。针对zk-SNARK证明生成过程中的主要计算瓶颈——数论变换(NTT),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NTT计算加速方法PreNTT。首先,提出了基于预计算的NTT并行计算方法,利用预计算与旋转因子次幂算法优化,减少NTT并行计算开销,并结合动态预计算,进一步提高NTT计算效率。其次,通过“动态自适应计算核调度”,可以根据NTT输入规模自适应地分配GPU片上资源,提升了大规模NTT任务的计算能效。然后,通过核外整体数据混洗和核内局部数据混洗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访存冲突。最后,使用CUDA多流技术执行数据传输和计算过程,对预计算时间进行了有效隐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reNTT实现的zk-SNARK系统,与目前业界最先进的系统Bellperson相比,NTT模块运行时间获得了全规模最低1.7倍的加速比,最高加速比为9倍。PreNTT能够有效提高NTT算法并行度,降低zk-SNARK运算时间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 数论变换 GPU 并行计算 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羟基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影响及相互作用研究
8
作者 张静 王鸿辉 +2 位作者 金亮 廖颖敏 李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5,共8页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理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该研究选取典型多环芳烃类物质—菲的羟基代谢产物9-羟基菲(9-OHPhe),探究其对GAA活性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获得9-OHPhe与GAA的结合作用信息,PARAFAC法被应用于光谱重叠的9-OHPhe和GAA的三维荧光光谱(EEM)数据的解析,同时分子对接法被运用于分析分子层面两者结合的微观信息。9-OHPhe对GA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相应的IC50值为(7.59±1.91)μmol L^(-1);PARAFAC可有效应用于荧光光谱重叠的GAA和9-OHPhe反应体系的荧光数据解析;9-OHPhe可引起GAA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两者能形成1∶1复合物,在298 K下其结合常数为(8.91±0.68)×10^(3) L·mol^(-1);9-OHPhe与GAA的GLN281、LEU305、ASN319、LEU321、TYR322、LEU323和TYR352之间产生了疏水作用力,与GLN309和ASN319分别形成了键长为2.71和3.05Å的氢键;低浓度的9-OHPhe可使GAA的二级结构变得稳定,但过高浓度的9-OHPhe则会破坏GAA的结构稳定性。9-OHPhe对GAA活性有明显抑制效应,提示相关外源污染物进入健康人体后经这一途径所可能引起的血糖平衡紊乱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9-羟基菲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法 结合作用 活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数字化互动跟踪式单相逆变电源并联均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纯江 陈桂涛 +1 位作者 祖峰 邬伟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66,共4页
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对并联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一种互动跟踪式无主从并联控制方法。通过同步母线实现各模块的正弦参考电压同步,每个模块由 DSP的I/O口发出同步脉冲,同时用捕获口检测同步母线上的同步脉冲信号,强制... 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对并联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一种互动跟踪式无主从并联控制方法。通过同步母线实现各模块的正弦参考电压同步,每个模块由 DSP的I/O口发出同步脉冲,同时用捕获口检测同步母线上的同步脉冲信号,强制各模块的正弦参考电压相互同步。利用CAN总线控制各逆变器正弦参考电压的幅值以均分无功功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实现全数字化并联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实现无主并联和 N+1冗余且有较好地并联均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逆变电源 并联 均流 互动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双APF交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继开 马修伟 +5 位作者 李江 李扬 王振浩 黄南天 王泳权 董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6-961,共6页
由于电力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快速跟踪消除谐波的特点,其被大量安装在配电网以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然而,随着APF装置大量无序接入配电网,其交互影响现象无法忽视。针对配电网内APF之间交互影响问题,以典型并联双AP... 由于电力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快速跟踪消除谐波的特点,其被大量安装在配电网以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然而,随着APF装置大量无序接入配电网,其交互影响现象无法忽视。针对配电网内APF之间交互影响问题,以典型并联双APF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计及单APF系统稳态误差,基于等效输出阻抗法,建立了并联双APF等效模型。研究了电气及控制参数与并联双APF系统内在联系,分析了弱电网背景下一个APF的系统稳态误差对另一个APF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继而从控制理论角度揭示了双APF并联交互影响原理,提出了抑制交互影响的措施。最后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双APF系统 交互影响 谐波补偿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器及其并行实现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泉 戴冠中 张洪才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44-550,共7页
本文研究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器(IMMF).IMMF对于动态模式具有随机突变的一类混合系统的估值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首先给出IMMF的数学描述,揭示IMMF的机理特征,针对IMMF的结构特点,以PD-100多机处理系统为基础,研究了IMMF并行实现... 本文研究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器(IMMF).IMMF对于动态模式具有随机突变的一类混合系统的估值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首先给出IMMF的数学描述,揭示IMMF的机理特征,针对IMMF的结构特点,以PD-100多机处理系统为基础,研究了IMMF并行实现的处理器拓朴结构、IMMF任务划分、分配和IMMF并行映射实现,给出了IMMF并行实现算法.在PD-100系统上的仿真表明,本文的并行算法具有加速比线性好,并行饱和度低和并行效率较高的特点,是IMMF实时实现的一种理想的并行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 多模型滤波器 并行处理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视觉:基于ACP的智能视觉计算方法 被引量:51
12
作者 王坤峰 苟超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90-1500,共11页
在视觉计算研究中,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通常决定了算法能否实际应用,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由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构成的ACP理论在复杂系统... 在视觉计算研究中,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通常决定了算法能否实际应用,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由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构成的ACP理论在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ACP理论引入智能视觉计算领域,提出平行视觉的基本框架与关键技术.平行视觉利用人工场景来模拟和表示复杂挑战的实际场景,通过计算实验进行各种视觉模型的训练与评估,最后借助平行执行来在线优化视觉系统,实现对复杂环境的智能感知与理解.这一虚实互动的视觉计算方法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机器学习、知识自动化等技术,是视觉系统走向应用的有效途径和自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视觉 复杂环境 ACP理论 数据驱动 虚实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套循环分类的并行识别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捷 赵荣彩 +1 位作者 丁锐 黄品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95-2704,共10页
传统的分布存储并行编译系统大多是在共享存储并行编译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共享存储并行编译系统的并行识别技术适合OpenMP代码生成,实现方式是将所有嵌套循环都按照相同的识别方法进行处理,用于分布存储并行编译系统必然会导致无法高... 传统的分布存储并行编译系统大多是在共享存储并行编译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共享存储并行编译系统的并行识别技术适合OpenMP代码生成,实现方式是将所有嵌套循环都按照相同的识别方法进行处理,用于分布存储并行编译系统必然会导致无法高效发掘程序的并行性.分布存储并行编译系统应根据嵌套循环结构的特点进行分类处理,提出适合MPI代码生成的并行识别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嵌套循环的结构和MPI并行程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套循环分类方法,并针对不同的嵌套循环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并行识别技术.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并行识别技术的分布存储并行编译系统相比,按照所提方法对嵌套循环进行分类,采用相应并行识别技术的编译系统能够更高效地识别基准程序中的并行循环,自动生成的MPI并行代码其性能加速比提高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编译 并行识别 嵌套循环 模型法 遍历法 交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区侧向喷流干扰的并行DSMC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梁杰 阎超 +1 位作者 杨彦广 杜波强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2-1018,共7页
在高空低密度环境,空间飞行器的控制面效率下降较快,反作用控制系统(RCS)作为改变飞行姿态或轨道的直接力系得到大量应用,为了精确预测高空RCS喷流与稀薄大气的干扰效应,本文建立了直角与表面非结构网格混合结构的DSMC数值算法以及网格... 在高空低密度环境,空间飞行器的控制面效率下降较快,反作用控制系统(RCS)作为改变飞行姿态或轨道的直接力系得到大量应用,为了精确预测高空RCS喷流与稀薄大气的干扰效应,本文建立了直角与表面非结构网格混合结构的DSMC数值算法以及网格自适应算法,保证了碰撞分子是在自适应后的亚网格内选取,提高了计算精度。采用静态随机负载平衡技术构建了并行DSMC代码,计算分析了不同压比条件下的三维平板模型侧向喷流与稀薄大气的干扰流场。计算的复杂流场结构和表面流动特征、分离长度与低密度风洞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保持来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喷流干扰区的分离长度及喷流透射高度随着喷流压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来流稀薄度的增加,来流对喷流的影响越来越弱,而喷流自身的影响区域却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干扰 流动分离 稀薄气体 DSMC方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件化仿真模型交互模式的并行化改造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年乐 李群 王维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15-2020,共6页
微处理器的多核化及众核化发展趋势为推广并行仿真提供了机遇。依照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开发的组件化仿真模型之间通过接口、事件和数据流三种模式进行交互,但其立即响应的特点无法满足并行仿真的需求。研究了三种交互模式的并行化改... 微处理器的多核化及众核化发展趋势为推广并行仿真提供了机遇。依照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开发的组件化仿真模型之间通过接口、事件和数据流三种模式进行交互,但其立即响应的特点无法满足并行仿真的需求。研究了三种交互模式的并行化改造方法,在组件交互的对外表现层作适当调整,但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在组件交互的实现层,三种交互模式都被转化为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的经典事件交互范式,通过时间同步协议保证仿真逻辑的正确性及并行仿真的运行效率。组件化并行仿真模型的三种交互模式各有适用场合,丰富了并行仿真的模型交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 并行化 仿真模型交互 多核 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与电网的谐波交互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航 张辉 +2 位作者 肖曦 支娜 李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18-2524,共7页
针对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与电网的谐波交互问题,对单台逆变器建立输出阻抗模型,并分析网侧阻抗对谐波交互的影响。对多台并联逆变器,定义堆栈和二叉树2种典型的逆变器并联结构,推导2种结构的阻抗表达式。详细分析并联逆变器数对堆栈型结... 针对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与电网的谐波交互问题,对单台逆变器建立输出阻抗模型,并分析网侧阻抗对谐波交互的影响。对多台并联逆变器,定义堆栈和二叉树2种典型的逆变器并联结构,推导2种结构的阻抗表达式。详细分析并联逆变器数对堆栈型结构阻抗的影响以及逆变器在左右子树的分布对二叉树型结构阻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导谐波源到网络中各支路电流的传递函数,分析各支路电流的谐振频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谐波交互 输出阻抗 逆变器并联结构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位胶体颗粒强相互作用的近似表达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崇钧 罗根祥 +1 位作者 金军 王好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7-380,共4页
When surface potential of the particles,ψ ,is high,sinh y can be approximated by≈ ey/2 in the nonlinear Poisson Boltzmann equation.Thus,we present a simpl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interaction force and energy per ... When surface potential of the particles,ψ ,is high,sinh y can be approximated by≈ ey/2 in the nonlinear Poisson Boltzmann equation.Thus,we present a simpl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interaction force and energy per unit area between two dissimilar plates with high potentials at constant surface potential.These formulae could be applicable to the case of repulsive case,in which the derivative of y must vanish at an interior point,and a minimum ymin=u always exists.A turning point at~κ h≈ 2(π- 1)e- y1/2 for the repulsion or attraction between dissimilar planar surfaces.These formulae are divergent atκ h∞ ,and zero point atκ h≈ 2π .This means that they can only be used atκ h < 2π and accurate location is atκ h≤ 4. Agreement of the approximation for force,Eq.( 13) ,is good with the exact numerical values of the interaction of dissimilar plates given by Devereux [6] for high surface potentials.For y1≥ 5κ h≤ 3.0 the relative errors of Eq.(13) are less than 5% ,and forκ h≤ 3.5 relative errors are less than 10% .For the interaction energy,Eq.(15),the applicable range extends toκ h=4.0.Beyond this range the error increases rapidly.The higher surface potential is the better the precision of Eq.( 13) and Eq.( 15).The condition of the strong interaction has been satis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型胶粒 高表面电位 相互作用能 相互作用力 稳定性 胶体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故障相关及不完备检测的主辅并联系统可靠性建模与维修策略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文科 张志胜 +2 位作者 周一帆 刘飏 刘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00-2114,共15页
主辅部件并联普遍存在于机电系统中,部件间存在故障相关性等因素使得针对系统的可靠性建模和维修策略优化尤为困难.本文以部件间存在I类和III类故障相关性及因检测系统的不完备引起主部件累积损伤速率分布改变的主辅并联系统为对象,通... 主辅部件并联普遍存在于机电系统中,部件间存在故障相关性等因素使得针对系统的可靠性建模和维修策略优化尤为困难.本文以部件间存在I类和III类故障相关性及因检测系统的不完备引起主部件累积损伤速率分布改变的主辅并联系统为对象,通过对系统退化过程的分析建立其可靠性模型.依据所建模型和观测的辅助部件的故障次数及系统的运行时间,建立(T,N)预防性更换策略优化模型.通过案例分析检测系统的完备性、累积损伤速率等参数对系统可靠性及预防性维修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相关性 不完备检测 主辅并联系统 可靠性模型 预防性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振特性分析及其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骏 谭义 +2 位作者 杜红彪 郭利莎 曾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99-210,共12页
针对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振问题,首先建立考虑数字控制延时以及数字滤波等非线性因素的单台逆变器系统等效模型,并由此扩展得到孤岛模式下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等效模型。进一步提出利用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等效导纳进行... 针对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振问题,首先建立考虑数字控制延时以及数字滤波等非线性因素的单台逆变器系统等效模型,并由此扩展得到孤岛模式下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等效模型。进一步提出利用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等效导纳进行系统的谐振特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逆变器之间谐波交互可能引发系统谐振,且系统的谐振特性与虚拟阻抗、负载以及反馈滤波器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针对系统的谐振抑制提出合理选取虚拟电感大小并在电流反馈环节引入串联反馈滤波器的新策略。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出的谐振特性分析方法和谐振抑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并联 谐波交互 虚拟阻抗 等效导纳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程序概念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林生 董超群 +1 位作者 王玲秋 史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86-1093,共8页
并行程序概念设计方法是将数据并行高层建模语言研究、并行识别方法、并行程序自动构造和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集成在一起的并行程序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能简化并行程序设计 ,有效缩短并行程序开发周期 ,提高并行计算效率 .文中就上述 4个方... 并行程序概念设计方法是将数据并行高层建模语言研究、并行识别方法、并行程序自动构造和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集成在一起的并行程序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能简化并行程序设计 ,有效缩短并行程序开发周期 ,提高并行计算效率 .文中就上述 4个方面的主要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给出了并行程序概念设计系统 (PPC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程序 概念设计方法 源代码 建模语言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