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立体可视区域的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仁亮 赵悟翔 +3 位作者 王琼华 李大海 王爱红 辛燕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0-963,共4页
提出了反映观察区域某一点是否是合适的立体观察点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概念.根据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应用几何光学知识,分析得出了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结果... 提出了反映观察区域某一点是否是合适的立体观察点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概念.根据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应用几何光学知识,分析得出了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计算结果·通过定义立体图像质量因子的阈值,得到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立体可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技术 自由立体显示器 狭缝光栅 立体可视区域 立体图像质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中莫尔条纹的形成规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燕林 陈瑞改 +1 位作者 谢佳 牛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1-915,共5页
建立了一套简化的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了BM(Black Matrix)的节距、观察距离、光栅倾斜角度对莫尔条纹的走向及其节距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推导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理论能有效地揭示莫尔条纹的形成机理与形成规律,为莫尔条纹问题的解决... 建立了一套简化的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了BM(Black Matrix)的节距、观察距离、光栅倾斜角度对莫尔条纹的走向及其节距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推导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理论能有效地揭示莫尔条纹的形成机理与形成规律,为莫尔条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条纹 自由立体显示器 狭缝光栅 柱镜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式立体显示器重影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文江涛 胡跃辉 +2 位作者 吕国强 钱鑫 宋志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由于存在重影问题而限制了它们在商业上的应用,文章从潘弄区和可视区域两个角度分析了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产生重影问题的理论原因,并建立一个光学结构模型,推导出人眼所看到的实际像素强度公式。给出一种定...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由于存在重影问题而限制了它们在商业上的应用,文章从潘弄区和可视区域两个角度分析了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设备产生重影问题的理论原因,并建立一个光学结构模型,推导出人眼所看到的实际像素强度公式。给出一种定义重影度的方法,经软件仿真得到重影度与人眼到显示屏幕距离的关系曲线,基于上述模型和定义对重影问题的改善进行了探讨。软件仿真结果显示通过改善边缘光栅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可视区域,减小人眼看到重影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视差光栅 重影 潘弄区 立体图像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悟翔 王琼华 +2 位作者 李大海 陶宇虹 王芳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6-218,236,共4页
自由立体显示是显示领域的重要前沿方向。提出一种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图像视点数矩阵,得到不同光栅倾斜角和不同视点数的阶梯光栅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结果,并总结出合成图的像素单元与视... 自由立体显示是显示领域的重要前沿方向。提出一种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图像视点数矩阵,得到不同光栅倾斜角和不同视点数的阶梯光栅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结果,并总结出合成图的像素单元与视差图的像素相对应的图像子像素排列规律。采用该子像素排列方法制作了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器,获得了良好的立体显示效果,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阶梯光栅 子像素 视点数矩阵 像素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光栅、柱面透镜光栅及其新构型在三维显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宏斌 杨勇 +2 位作者 赵星 方志良 袁小聪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6期562-570,共9页
介绍了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狭缝光栅和柱面透镜光栅在自由立体显示技术中的重要应用。回顾了各种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提出了如何根据狭缝光栅和柱面透镜光栅的特殊光学性质,在传统的立体显示系统中添加各种... 介绍了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狭缝光栅和柱面透镜光栅在自由立体显示技术中的重要应用。回顾了各种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提出了如何根据狭缝光栅和柱面透镜光栅的特殊光学性质,在传统的立体显示系统中添加各种光栅形成灵活组合结构来提高立体显示效果,强调了它们在减小串扰、增大视场角、避免摩尔条纹以及提供更全面的三维信息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基于两种光栅的叠加构成面积大、参数均匀、价格低廉的新型透镜可实现全视差立体显示,对探索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研究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光学 自由立体显示 狭缝光栅 柱面透镜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狭缝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器视区模型与计算仿真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春萍 许国 沈丽丽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7-681,共5页
对多视点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视区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视点的视区中存在串扰区,即视点视区分布呈现出不连续的特征.通过计算狭缝光栅光路方程,建立了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视区分布模型,计算给出了合适的立体观看位置和视... 对多视点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视区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视点的视区中存在串扰区,即视点视区分布呈现出不连续的特征.通过计算狭缝光栅光路方程,建立了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的视区分布模型,计算给出了合适的立体观看位置和视区范围,并对多视点串扰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视点视区的不连续性以及串扰区的分布特征,从而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用来对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参数进行校正,能有效地降低光栅设计难度,提高光栅设计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区 狭缝光栅 自由立体显示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串扰分析与视区仿真 被引量:6
7
作者 侯春萍 许国 沈丽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对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串扰成因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无串扰观看点与光栅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对垂直于显示器方向和平行于显示器方向的串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屏前三维空间的串扰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沿显示屏幕垂直方向的... 对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串扰成因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无串扰观看点与光栅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对垂直于显示器方向和平行于显示器方向的串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屏前三维空间的串扰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沿显示屏幕垂直方向的视区范围大于水平方向的视区范围,而且在水平平行于屏幕的方向上,每一个视点存在多个理论无串扰观测点,但在垂直于屏幕方向上,每个视点只存在一个理论无串扰观测点.最后通过对屏前三维区域视点光强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了串扰计算的准确性,为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最佳设计与具体实现奠定了仿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点 自由立体显示 液晶显示器 串扰 狭缝光栅 建模 视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斜狭缝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串扰比 被引量:12
8
作者 侯春萍 王晓燕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3-668,共6页
自由立体显示采用倾斜放置的狭缝光栅来减轻莫尔条纹的影响,却因此造成各视点图像之间的串扰.首先基于子像素判决提出一种定量计算串扰比的方法,建模得到光栅倾斜角度与相邻视点图像之间串扰比的关系.然后提出立体图像有效分辨率的概念... 自由立体显示采用倾斜放置的狭缝光栅来减轻莫尔条纹的影响,却因此造成各视点图像之间的串扰.首先基于子像素判决提出一种定量计算串扰比的方法,建模得到光栅倾斜角度与相邻视点图像之间串扰比的关系.然后提出立体图像有效分辨率的概念,将串扰比引入其中,能够客观地衡量经过立体显示后得到的立体图像分辨率.此外,假设装配误差为随机变量,经由模型仿真得到串扰比误差与装配误差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于倾斜缝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设备中,各个最优观看位置的串扰比随着光栅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光栅倾斜角取某些特殊值时,串扰比为局部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光栅 串扰比 有效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D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元庆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利用液晶显示器实现自由立体显示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采用狭缝光栅板,二是采用柱面光栅板,各类结构的立体显示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狭缝光栅板的立体液晶显示器有两种结构,即前置狭缝式和后置狭缝式。介绍了两种结构的差异,并简单介绍... 利用液晶显示器实现自由立体显示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采用狭缝光栅板,二是采用柱面光栅板,各类结构的立体显示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狭缝光栅板的立体液晶显示器有两种结构,即前置狭缝式和后置狭缝式。介绍了两种结构的差异,并简单介绍作者在立体显示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D 液晶显示器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 立体显示器 立体视觉 狭缝光栅板 柱面光栅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偏振狭缝光栅消除自由立体显示反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锋涛 江长双 +2 位作者 刘志强 余里生 袁操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4,共3页
本文对一种交错偏振狭缝光栅消除自由立体显示反视的方法进行研究,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证明了可行性。首先讨论了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反视现象产生的机理,然后通过垂直分割成像单元,利用交错偏振狭缝光栅,在不降低立体显示的分... 本文对一种交错偏振狭缝光栅消除自由立体显示反视的方法进行研究,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证明了可行性。首先讨论了狭缝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反视现象产生的机理,然后通过垂直分割成像单元,利用交错偏振狭缝光栅,在不降低立体显示的分辨率基础上消除反视,最后通过建立实验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狭缝光栅 反视 偏振 交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立体显示的自适应图像合成算法
11
作者 侯春萍 陈磊 +1 位作者 王晓燕 王志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106,共7页
现有的自由立体显示图像合成算法存在合成倾斜角度调整不灵活、合成速度慢、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文中在自由立体显示的双目视差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在图像合成过程中对图像排布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自适应立体图像合成算法.为减少子像素的... 现有的自由立体显示图像合成算法存在合成倾斜角度调整不灵活、合成速度慢、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文中在自由立体显示的双目视差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在图像合成过程中对图像排布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自适应立体图像合成算法.为减少子像素的判决次数,加快立体图像的合成速度,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决准则——首列子像素视点判决准则,然后在图像合成过程中根据已经完成排布的部分图像的倾斜角度对将要排布图像的倾斜角度进行自动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适用于光栅倾斜角度为任意值的自由立体显示设备,并且能够得到排布更为合理的合成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自适应 合成算法 光栅 自由立体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光栅开口率与裸眼3D显示串扰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延兵 李新国 +5 位作者 董友梅 薛建设 张兴 王漪 魏伟 朱劲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研究了狭缝光栅开口率和3D串扰之间的关系。先采用固定式的狭缝光栅显示器件进行实验,发现2%~4%光栅开口率的增加导致了0.2%~2%串扰的增加,初步验证了"光栅开口率越高,3D串扰越大"的规律。考虑到2D显示产品的个体性能差异... 研究了狭缝光栅开口率和3D串扰之间的关系。先采用固定式的狭缝光栅显示器件进行实验,发现2%~4%光栅开口率的增加导致了0.2%~2%串扰的增加,初步验证了"光栅开口率越高,3D串扰越大"的规律。考虑到2D显示产品的个体性能差异以及在贴合过程中的操作误差都可能对这个结果产生影响,又用TN盒制作成活动式狭缝光栅,通过改变电压来改变狭缝光栅的开口率,从而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测试出狭缝光栅透过率和3D串扰之间的关系。对于2视点的裸眼3D设备,随着控制电压从4V增大到15V,串扰逐步减小了1.6%,从而最终确认了"开口率越高,3D串扰越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3D显示 串扰 狭缝光栅 活动式狭缝光栅 开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分全分辨率可控液晶光栅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婷 张永爱 +2 位作者 褚子航 周雄图 郭太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分光效果的可控液晶光栅.该液晶光栅由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来控制液晶偏转,避免了单层控制电极之间的空白区,增加了控制面积,同时还实现了快速切换,补给了因空间分割损失的图像信息,从而使空分与时分结合实现时分全... 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分光效果的可控液晶光栅.该液晶光栅由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来控制液晶偏转,避免了单层控制电极之间的空白区,增加了控制面积,同时还实现了快速切换,补给了因空间分割损失的图像信息,从而使空分与时分结合实现时分全分辨率的自由立体显示.利用光刻和镀膜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制作氧化铟锡-二氧化硅-掺铝氧化锌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采用液晶成盒工艺将制备好的驱动电极基板和公共电极基板组装成液晶盒.光学显微镜测试表明,氧化铟锡第一电极和掺铝氧化锌第二电极的宽度为275.8μm,两者之间通过SiO2介质层隔离并相互交错覆盖在玻璃基板上.结合液晶光栅驱动电路,能有效地控制遮光区与透光区的切换,从而实现时分全分辨率可控液晶光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全分辨率 驱动电极 液晶光栅 狭缝光栅 光学仿真 双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点可控液晶光栅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褚子航 张永爱 +4 位作者 何林昌 靳涛 周雄图 郭太良 杨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7-204,共8页
提出一种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可控液晶光栅.利用光刻和镀膜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制作掺铝氧化锌-二氧化硅-掺铝氧化锌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采用液晶成盒工艺将制备好的驱动电极基板和公共电极基板组装成液晶盒.与... 提出一种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可控液晶光栅.利用光刻和镀膜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制作掺铝氧化锌-二氧化硅-掺铝氧化锌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采用液晶成盒工艺将制备好的驱动电极基板和公共电极基板组装成液晶盒.与传统单层控制电极相比,双层交错电极实现了基板的无缝覆盖,避免了各电极存在的空白区,使得器件的控制区域变得完整与灵活.光学显微镜测试表明,掺铝氧化锌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宽度为275.8,两者之间通过SiO2介质层隔离并相互交错覆盖在玻璃基板上.结合液晶光栅驱动电路,可控液晶光栅能有效地控制遮光区与透光区的比值,实现不同3D视差图片在同一套系统中的实时切换播放,在多视点3D实时切换显示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视点可控 驱动电极 液晶光栅 狭缝光栅 光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交错阶梯狭缝光栅的设计
15
作者 李文华 张志文 +3 位作者 孙亚波 赵晓辉 张连水 党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7-583,共7页
光栅结构是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核心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交错阶梯狭缝光栅结构设计方法.Tracepro仿真实验表明交错阶梯狭缝光栅能够有效分离不同视点图像,适用于构建狭缝光... 光栅结构是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核心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交错阶梯狭缝光栅结构设计方法.Tracepro仿真实验表明交错阶梯狭缝光栅能够有效分离不同视点图像,适用于构建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在莫尔条纹弱化方面,交错阶梯狭缝光栅优于阶梯狭缝光栅;在视点图像间串扰抑制方面,交错阶梯狭缝光栅优于传统倾斜狭缝光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交错阶梯狭缝光栅 莫尔条纹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光栅分光特性及其对视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涛 张涛 +2 位作者 张春光 翟思洪 杨新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应用光栅等分光元件对视差图进行空间分离是实现立体显示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狭缝光栅作为分光元件实现立体显示的原理,建立了子像素发光经过多个周期狭缝光栅的数学模型,分析狭缝光栅参数及子像素发光宽度对视区及立体显示器亮度的... 应用光栅等分光元件对视差图进行空间分离是实现立体显示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狭缝光栅作为分光元件实现立体显示的原理,建立了子像素发光经过多个周期狭缝光栅的数学模型,分析狭缝光栅参数及子像素发光宽度对视区及立体显示器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狭缝光栅参数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视区特性与显示器亮度,狭缝的透光比应控制在0.2~0.3,在样机生产过程中将透光比定为0.25,采用高亮背光模式以补偿立体显示器亮度,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对狭缝光栅的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狭缝光栅 透光比 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非 于军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7-320,共4页
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是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与双视显示技术的结合,可以在不同的观看方向上呈现不同的3D图像。但是,现有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存在分辨率较低的缺点。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微图像... 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是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与双视显示技术的结合,可以在不同的观看方向上呈现不同的3D图像。但是,现有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存在分辨率较低的缺点。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微图像阵列由两组图像元相间排列组成,两组图像元分别从两个不同的3D场景拍摄获取。首先根据几何光学推导出图像元节距与狭缝节距的数理关系,然后根据3D视区宽度推导出观看视角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最佳观看距离与系统结构参数的数理关系。建立了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样机,在左18°~左2°范围内观看到3D场景"CS",而在右2°~右18°范围内观看到3D场景"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视 一维集成成像 狭缝光栅 3D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
18
作者 范钧 刘泽晟 邓慧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6-250,共5页
为了解决视区分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器,建立了3D成像模型,详细阐述了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原理;通过几何光学推导视区宽度以及观看视角的计算公式;研制了基于偏振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 为了解决视区分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器,建立了3D成像模型,详细阐述了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原理;通过几何光学推导视区宽度以及观看视角的计算公式;研制了基于偏振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测试装置,在左18°到右18°的范围内,通过左偏振眼镜和右偏振眼镜在同一视区内分别观看到两个不同的3D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成像 双视 偏振光栅 观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