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Velocity Projectile Impact Behaviour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7075 Thick Plates
1
作者 R.Praveen S.R.Koteswara Rao +1 位作者 G.Selvakumar R.Damodaram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53-163,共11页
In this study, high velocity impact behaviour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7075-T651 25 mm thick plat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7.62 mm × 51 mm lead core and 7.62 mm × 39 mm steel core projectiles. Prior to b... In this study, high velocity impact behaviour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7075-T651 25 mm thick plat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7.62 mm × 51 mm lead core and 7.62 mm × 39 mm steel core projectiles. Prior to ballistic trails, mechanical and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 7075-T651 25 mm thick plates were studied. Microstructural and hardness studies revealed that friction stir welds constituted three distinct regions namely Weld Nugget(WN), Thermo-Mechanically Affected Zone(TMAZ) and Heat Affected Zone(HAZ). Base Material(BM) and all three weld regions were ballistically tested as per military standard NIJ.0108.01 using lead and steel core bullets at maximum permissible velocities of 830 ± 20 and 700 ± 30 m/s, respective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base material(AA7075-T651)and all three weld regions of 25 mm thick plates were able to resist perforation by both types of projectiles used. However depth of penetration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from BM to WN, HAZ and TMAZ for both types of projectiles. In all cases steel core projectiles caused higher depth of penetration compared to those caused by lead core projectiles. TMAZs of the friction stir welds were found to be the weakest zone. The fracture that occurred in the base material was spall fragmentation indicating brittle failure, whereas all zones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7075-T651 targets with a front petalling, indicating ductile failure. The post-ballistic tested sampl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BM and WN. On the other hand, TMAZ and HAZ showed severe grain deform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projectile penet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diabatic shear bands(ASB). This work showed that 25 mm thick friction stir welded AA7075-T651 joints responded well to ballistic impact loads, making them a good choice for light combat 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alloy Thick plate friction stir welding Ballistic performance Depth of penet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层状复合板制备工艺参数优化及组织性能研究
2
作者 何寒 芦毅 +1 位作者 康敬邦 杨建军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以搅拌针分别插入铝板和镁板两种方式制备了铝镁层状复合板,通过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对优化后的铝镁界面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搅拌针从镁板插入的方式制备的铝镁层状复合板组织及性能最...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以搅拌针分别插入铝板和镁板两种方式制备了铝镁层状复合板,通过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对优化后的铝镁界面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搅拌针从镁板插入的方式制备的铝镁层状复合板组织及性能最佳,铝镁界面组织结合良好,两种材料机械互锁效应显著且力学性能更加优异。铝镁界面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特征,镁侧晶粒较为均匀,再结晶程度低于母材,焊核区的晶粒在〈0001〉||ND方向上呈现出择优取向。而铝侧平均晶粒尺寸从前进侧到后退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热影响区和热机影响区附近存在较大变化,再结晶程度高于母材,从热影响区到焊核区晶粒取向逐渐偏向随机分布。试样断裂位置在铝侧前进侧热影响区和热机影响区附近,这与界面铝侧晶粒位于滑移的软取向、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加工硬化效果的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层状复合板 搅拌摩擦加工 工艺参数优化 微观组织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磨损试验的齿轮泵浮动侧板高压油区面积优化
3
作者 魏列江 梁明远 +1 位作者 展鹏 路全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针对齿轮泵浮动侧板高压油区面积设计显著影响齿轮泵机械效率的问题,采用剩余压紧力法计算齿轮泵浮动侧板所受合力,建立侧板力平衡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齿轮泵端面间隙油膜反推力,得出剩余压紧力设计方法下侧板所受合力,在摩擦磨损试... 针对齿轮泵浮动侧板高压油区面积设计显著影响齿轮泵机械效率的问题,采用剩余压紧力法计算齿轮泵浮动侧板所受合力,建立侧板力平衡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齿轮泵端面间隙油膜反推力,得出剩余压紧力设计方法下侧板所受合力,在摩擦磨损试验台上试验得出载荷大小对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优载荷后,反推出浮动侧板最优高压油区面积。结果表明:当高压油区面积为1068 mm^(2)时,齿轮泵摩擦损失为133 W,对比高压油区面积改进前,齿轮泵的机械效率提升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浮动侧板 摩擦磨损试验 高压油区面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车辆高耐热铜基换挡摩擦片摩擦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金孔杰 胡铮 +5 位作者 谈辉 映日 韩明 张万昊 王志勇 张国洪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49,共7页
针对现用铜基换挡摩擦片耐热性能不足,在极限工况下易发生热失效的问题,研制一种铜合金-Cr-铜包石墨-K_(2)MoO_(4)复合材料摩擦片,并考察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因数、闭锁冲击系数、磨损率及耐热系数,研究Cr、铜包石墨及K_(2)MoO_(4)对... 针对现用铜基换挡摩擦片耐热性能不足,在极限工况下易发生热失效的问题,研制一种铜合金-Cr-铜包石墨-K_(2)MoO_(4)复合材料摩擦片,并考察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因数、闭锁冲击系数、磨损率及耐热系数,研究Cr、铜包石墨及K_(2)MoO_(4)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Cr元素能够通过弥散强化与细晶强化提升材料的硬度与强度;铜包石墨和K_(2)MoO_(4)在摩擦过程中均匀分布于摩擦表面,可提高材料的润滑性能、换挡柔顺性及耐热系数,从而显著提升摩擦片在重载荷、高转速工况下的热负荷承载能力。然而,Cr、铜包石墨和K_(2)MoO_(4)含量过高时会造成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下降。通过优化其含量可使材料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而提升重型车辆换挡摩擦片的热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摩擦性能 耐热性能 重型车辆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5059-AZ31B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和材料流动行为研究
5
作者 乐春鹏 蒋显全 +2 位作者 何洪 杨卓林 彭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7,共13页
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模型,建立了异种金属AA5059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搅拌摩擦焊对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机理,并运用粒子示踪技术研究了异种板材的塑性流动行为,以及塑性流动行为和焊接缺陷... 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模型,建立了异种金属AA5059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搅拌摩擦焊对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机理,并运用粒子示踪技术研究了异种板材的塑性流动行为,以及塑性流动行为和焊接缺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从120 mm/min增加到180 mm/min,焊缝峰值温度从579.9℃降至507.0℃,均低于2种材料的熔点,模拟与试验数据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等效塑性应变分析显示,焊接起始位置和前进侧的应变值显著较高,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均在这些区域显示出飞边和孔洞缺陷,表明前进侧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塑性变形量大且难以充分补充;粒子示踪技术揭示前进侧材料流动幅度大于后退侧,材料在焊接过程中交叉混合,最终在焊缝区域均匀分布,厚度方向上呈现交织的界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数值模拟 温度 异种板材流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涡旋盘齿顶摩擦副摩擦力分形预测模型
6
作者 郝菊文 党兴武 彭斌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684,共7页
涡旋压缩机动静涡旋盘齿顶摩擦副的摩擦磨损会造成气体泄漏与整机振动等不良影响.通过对动静涡旋盘齿顶摩擦副接触表面微观接触分析和动涡旋盘的受力分析,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动静涡旋盘齿顶摩擦副摩擦力分形预测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研... 涡旋压缩机动静涡旋盘齿顶摩擦副的摩擦磨损会造成气体泄漏与整机振动等不良影响.通过对动静涡旋盘齿顶摩擦副接触表面微观接触分析和动涡旋盘的受力分析,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动静涡旋盘齿顶摩擦副摩擦力分形预测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涡旋压缩机在一个周期工作内,主轴转角θ、分形维数D、无量纲特征尺度参数G∗及无量纲真实接触面积A∗r等参数对摩擦力F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擦副的真实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在开始排气角θ∗处达到最大值;摩擦力F随分形维数D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最佳分形维数使得摩擦力最小;随无量纲特征尺度参数G∗及无量纲真实接触面积A∗r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盘 齿顶 摩擦力 分形理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润湿性对船舶气层减阻影响规律的研究
7
作者 李延坤 马丽然 徐学锋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8,共11页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摩擦阻力占总流体阻力的比例高达60%~70%,因此,降低摩擦阻力是实现船舶节能和提速的关键策略。气层减阻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船舶阻力,然而,船体表面气层在流体中的稳定性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航行器表面气...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摩擦阻力占总流体阻力的比例高达60%~70%,因此,降低摩擦阻力是实现船舶节能和提速的关键策略。气层减阻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船舶阻力,然而,船体表面气层在流体中的稳定性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航行器表面气层稳定性的问题,以带有矩形通气凹槽的平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探讨平板表面润湿性和通气质量流率对平板表面气层覆盖及减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板表面空气覆盖通常随着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加而增加,并沿流向逐渐减小,其中存在一个最佳空气质量流率;在低空气质量流率条件下,由于平板表面形成的不连续气层增加了周围流体的湍动能,减阻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出现阻力增加的现象;而在具有明显减阻效果的高空气质量流率条件下,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对减阻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通常,疏水表面有助于平板表面气层的形成和维持,从而展现出更佳的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润湿性 气层减阻 平板通气 摩擦阻力 疏水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禹金圣 曹万林 +3 位作者 赖正聪 朱忠义 谭平 束伟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33-63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该支座复位部分和承压部分工作性能相互独立,且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和不锈钢滑动面形成摩擦副,滑移、摩擦耗散地震能量。为研究该支座水平摩擦滑移性能的稳定性及竖向承压性能的可靠性,制作了足... 提出了一种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该支座复位部分和承压部分工作性能相互独立,且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和不锈钢滑动面形成摩擦副,滑移、摩擦耗散地震能量。为研究该支座水平摩擦滑移性能的稳定性及竖向承压性能的可靠性,制作了足尺支座试件,对其开展了压剪试验,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承压部分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支座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摩擦滑移性能稳定,耐磨损性能良好;极限竖向压力下多腔室承压钢块无破裂、断裂等情况,其壁厚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竖向承载能力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免承压支座 多腔室承压 压剪试验 摩擦滑移性能 竖向承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滑靴盘替代选材的研究
9
作者 陈晋市 李传玺 +2 位作者 韩绍斌 王景炎 王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斜盘轴向柱塞泵滑靴副在高转速、大负载作业工况下,滑靴盘局部温度升高接近材料回火温度,从而因残余奥氏体相变造成材料表面膨胀、静压支撑油膜形成困难、表面硬度和耐久度降低等系列问题。基于此,以提升高转速作业下轴向柱塞泵摩擦副... 斜盘轴向柱塞泵滑靴副在高转速、大负载作业工况下,滑靴盘局部温度升高接近材料回火温度,从而因残余奥氏体相变造成材料表面膨胀、静压支撑油膜形成困难、表面硬度和耐久度降低等系列问题。基于此,以提升高转速作业下轴向柱塞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为前提,通过成分分析、高温处理、摩擦磨损等相关实验将替代选材与成品样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B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室温下平均表面硬度相较于原有成品件材料提高约17.7%;经400℃恒温环境存放10 h后B材料表面硬度仍能维持在700 HV以上,表面平均最大形变不超过1μm,平均磨损量较成品件降低约5.9%,验证了适用于高转速运行工况下斜盘轴向柱塞泵滑靴盘替代选材的可能性,为后续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滑靴盘选材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轴向柱塞泵 滑靴盘 替代选材 表面硬度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调节式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谢建华 张洪梁 +3 位作者 冯浩 黄伟荣 金姣阳 马卫彬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针对目前型孔轮式小麦排种器漏播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摩擦调节式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通过对单粒种子排种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排种器种沟夹角β>17.7°。利用离散元仿真分析确定排种器关键部分结构尺寸以及摩擦盘较优的转速... 针对目前型孔轮式小麦排种器漏播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摩擦调节式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通过对单粒种子排种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排种器种沟夹角β>17.7°。利用离散元仿真分析确定排种器关键部分结构尺寸以及摩擦盘较优的转速范围(种沟夹角β为30°、型孔轮摩擦角γ为14°,摩擦盘转速为20~28 r/min时漏播率最低)。通过受力分析、仿真分析以及实际作业情况确定排种器关键结构参数范围。以摩擦盘转速、型孔轮转速、拨片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粒距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回归响应面试验,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及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各工作参数对试验指标的影响。通过参数优化得到最佳工作参数为型孔轮转速6 r/min、摩擦盘转速24 r/min、拨片间隙3.1 mm,并对该试验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粒距合格率为89.13%、漏播率为4.83%、重播率为6.04%,试验结果与预测值差异约1个百分点,满足小麦精少量作业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区育种 单粒点播 排种器 摩擦盘 型孔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应力对仿生鳞片钢板-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
11
作者 马永安 赵继鹏 李大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4,194,共7页
为了提高海洋工程中吸力基础的沉贯及承载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仿生蛇腹鳞片的钢板结构。通过改进传统界面直剪仪器,对连续性布置的鳞片钢板结构分别在砂土和黏土中沿着鳞片的颅向、尾向开展界面剪切试验,揭示不同法向应力下鳞片钢板结... 为了提高海洋工程中吸力基础的沉贯及承载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仿生蛇腹鳞片的钢板结构。通过改进传统界面直剪仪器,对连续性布置的鳞片钢板结构分别在砂土和黏土中沿着鳞片的颅向、尾向开展界面剪切试验,揭示不同法向应力下鳞片钢板结构与土体之间的峰值剪切应力和残余摩擦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在砂土和黏土中沿颅向的峰值剪切应力比沿尾向的峰值剪切应力分别增加约14%~65%和5%~86%。②法向应力达50 kPa时,砂土中鳞片界面的峰值剪切强度比光滑界面提高62.41%。③在黏土中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及法向应力的增加,当剪切方向由尾向变为颅向时,界面峰值剪切强度和残余应力增大,黏土剪切存在应变软化现象。④黏土中鳞片与光滑钢板结构的界面峰值摩擦角和残余摩擦角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剪切方向对其影响很小。⑤为了实现沉贯减阻效果,需要弱化土颗粒之间的剪切效应,所以鳞片式吸力基础外侧壁应该采取间隔设置鳞片的方式。相关成果对海洋和水利工程中的各类桩基础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基础 鳞片式钢板结构 剪切应力 砂土 黏土 摩擦角 海上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离合器设计分析
12
作者 康崇涛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40-43,共4页
湿式离合器是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拖拉机的换挡、换向性能,影响变速箱的性能。论文系统介绍湿式离合器在动力换挡变速箱中的位置、结构,以及湿式离合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与操纵方式。详细分析摩擦片、... 湿式离合器是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拖拉机的换挡、换向性能,影响变速箱的性能。论文系统介绍湿式离合器在动力换挡变速箱中的位置、结构,以及湿式离合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与操纵方式。详细分析摩擦片、活塞、回位弹簧等离合器组成零件的作用、关键参数的计算公式以及设计要点。对离合器的计算转矩、油液压紧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钢片 回位弹簧 动力换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level dependency of creep ageing behavior for friction stir welded Al-Cu alloy 被引量:5
13
作者 WANG Dong-yao ZHAN Li-hua +3 位作者 ZHONG Jue TANG Zhi-mao ZENG Quan-qing GAN Ke-f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3030-3053,共24页
Creep ageing forming(CAF)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engineering,but how to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especially under complex stress state of the CAF process for large-size components produced by f... Creep ageing forming(CAF)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engineering,but how to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especially under complex stress state of the CAF process for large-size components produced by friction-stir welding 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 to now.In this work,the creep ageing behaviors and underlying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 thick friction-stir welded Al-Cu alloy plate after CAF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stress levels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creep strai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joint are bo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the stress is close to the average yield strength of the initial weld joint.The grain size reduces while the local strain and dislocation density increase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NZ;hence,the bottom layer of the weld joint exhibits higher creep strain and steady-stage creep strain rate during the CAF proces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gradient microstructures sensitive to the stress level effectively govern the creep-ageing performance from the upper to the bottom layer in a thick friction stir welded Al-Cu alloy plate.Rationally increasing the initial dislocation density of the weld joint can both enhance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promote the creep deformation of the weld joint for CAF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ep age forming friction stir welding inhomogeneous gradient microstructure thick Al-Cu alloy plate precipita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mechan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管用环保镀层摩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京 胡春东 +4 位作者 陆恒昌 邓亚辉 薛钧 韦习成 董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1-661,共11页
传统枪管内膛表面采用的六价铬镀层,高温耐磨性好,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为开发环保镀层,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室温和高温(400℃)摩擦磨损试样,对比分析了六价铬、三价铬、钴-镍和镍-钨四种电镀层的磨损特征。研究... 传统枪管内膛表面采用的六价铬镀层,高温耐磨性好,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为开发环保镀层,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室温和高温(400℃)摩擦磨损试样,对比分析了六价铬、三价铬、钴-镍和镍-钨四种电镀层的磨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500℃定性回火后,三价铬、镍-钨、六价铬和钴-镍镀层硬度依次递减,与六价铬层相比,三价铬层脆性大,镍-钨和钴-镍镀层韧性高;室温下与H62黄铜对摩后,六价铬和三价铬镀层摩擦程度较轻,钴-镍和镍-钨镀层呈现明显粘着特征,二者摩擦系数高于两种铬层;400℃下与08Al钢对摩后,六价铬呈粘着磨损特征,摩擦程度较大;三价铬层摩擦系数相对较高;镍-钨镀层呈磨粒磨损特征,摩擦系数与六价铬接近,摩擦程度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管 电镀层 磨损 摩擦系数 高温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部加强的镁合金搅拌摩擦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大鑫 丛凌翔 +2 位作者 韩荣豪 宋刚 刘黎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I0004,I0005,共10页
常规搅拌摩擦焊中,不同厚度的材料所适配的最佳搅拌针长度也不相同,搅拌针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焊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焊缝背面添加适当厚度同种材料垫板的新型焊接工艺,在该工艺中,搅拌针长度大于被焊板材... 常规搅拌摩擦焊中,不同厚度的材料所适配的最佳搅拌针长度也不相同,搅拌针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焊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焊缝背面添加适当厚度同种材料垫板的新型焊接工艺,在该工艺中,搅拌针长度大于被焊板材厚度,将垫板与母材焊接在一起,一方面,降低了对搅拌针长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可消除焊缝减薄产生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1.5 mm厚AZ31B镁合金的对接焊,接头抗拉强度最大可达母材的91.19%,此外,分析了焊缝横截面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所建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接头抗拉强度随参数变化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获取了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AZ31B镁合金 垫板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融合电机泵马达仿生非光滑表面配流副摩擦及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殿荣 庄鑫 +2 位作者 梁瑛娜 王村远 纪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以多功能融合电机泵马达配流副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生非光滑表面效应设计出几种不同凹坑排布的配流盘,并通过不同工况下光滑表面和非光滑表面配流盘的对比试验,探讨非光滑表面对配流副润滑性能和减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非光滑表面... 以多功能融合电机泵马达配流副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生非光滑表面效应设计出几种不同凹坑排布的配流盘,并通过不同工况下光滑表面和非光滑表面配流盘的对比试验,探讨非光滑表面对配流副润滑性能和减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非光滑表面比光滑表面有着更好的减磨减阻特性,其中最大减阻可达46.3%,减磨总体超过53%;非光滑表面中的凹坑可以储存试验中产生的磨屑和杂质,还可以储存海水,在润滑条件不良时凹坑内部海水可被带入到摩擦面从而改善润滑状态;试验后配流副试样接触角会降低,表面能会提升,这说明摩擦磨损试验使得配流副试样更加亲水,这有助于海水润滑膜的形成,从而降低摩擦面的摩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融合电机泵马达 仿生非光滑表面 配流盘 摩擦磨损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因数对超薄316L不锈钢双极板热冲压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卓奇 侯泽然 +3 位作者 郭楠 王文垚 张翔鹭 闵峻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9,共6页
构建了一个高温摩擦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厚度仅为0.1 mm的超薄316L不锈钢双极板在5种不同温度下的名义摩擦因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00℃时,超薄不锈钢板的名义摩擦因数为1.05,远高于室温条件下的摩擦因数(0.29)。基于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 构建了一个高温摩擦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厚度仅为0.1 mm的超薄316L不锈钢双极板在5种不同温度下的名义摩擦因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00℃时,超薄不锈钢板的名义摩擦因数为1.05,远高于室温条件下的摩擦因数(0.29)。基于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双极板热冲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温度相关摩擦因数模拟了0.1 mm厚316L不锈钢双极板在热冲压成形后的微流道厚度分布。结果显示,相比于使用恒定摩擦因数的模型,采用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有限元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微流道截面的厚度分布,其预测准确性提高了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摩擦因数 数值模拟 双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材料桥梁外挂板摩擦耗能节点受力性能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炯枫 张阳 +1 位作者 喻满 李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9,共7页
为实现高性能材料外挂板与桥梁主梁的装配式连接,提出一种由螺栓、长圆孔垫片、圆孔垫片、防松垫圈、垫高垫片和角钢组成的新型摩擦耗能节点。设计并开展了新型摩擦耗能节点的推出试验,探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 为实现高性能材料外挂板与桥梁主梁的装配式连接,提出一种由螺栓、长圆孔垫片、圆孔垫片、防松垫圈、垫高垫片和角钢组成的新型摩擦耗能节点。设计并开展了新型摩擦耗能节点的推出试验,探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GRC)两种材料外挂板节点在不同方向剪切力作用下的荷载-滑移特征、螺栓滑移路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螺栓直径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扩大参数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摩擦耗能节点抗剪破坏形态均为螺栓剪断,螺栓刺入混凝土会造成螺栓孔壁不同程度压碎,GRC挂板螺栓孔壁损坏较严重且有裂缝形成,UHPC挂板仅被螺栓轻微刺入。节点受剪方向对螺栓滑移路径、变形特性以及节点极限承载力有明显影响,沿长螺栓孔短边方向推出抗剪承载力高于沿长边推出;M16螺栓节点抗剪承载力约为螺栓抗拉承载力的72%~87%。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栓直径每增大2 mm节点抗剪极限承载力约提升16%,改变UHPC强度对节点抗剪承载力无明显影响,破坏模式均为螺杆受剪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摩擦耗能节点 试验研究 桥梁外挂板 UHPC GRC 抗剪性能 推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搅拌摩擦搭焊接头组织研究
19
作者 董芬 李铁龙 +1 位作者 许宝卉 王付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149,154,共6页
对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进行搅拌头逆时针与顺时针相结合的二道搅拌摩擦搭接焊。经对其搭接接头横截面的焊缝宏观及不同部位微观组织对比来分析二道搅拌摩擦焊对焊接接头塑性组织及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核区等轴晶粒组织特别细小... 对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进行搅拌头逆时针与顺时针相结合的二道搅拌摩擦搭接焊。经对其搭接接头横截面的焊缝宏观及不同部位微观组织对比来分析二道搅拌摩擦焊对焊接接头塑性组织及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核区等轴晶粒组织特别细小、均匀;过渡区晶粒组织大小起伏较大,略大于焊核,较小于母材组织;前进侧界面迁移呈现大弧度卷起,比较突兀与焊核隔断,形成钩状缺陷,而后退侧界面迁移线缓缓渗入中部焊核区,渐渐消失于焊核组织内;前进侧迁移线的成形特点相比于孔洞隧道缺陷,成为整个焊接接头最薄弱部分;前进侧界面迁移线边的组织融合影响了对焊接头的成形;二道搅拌摩擦搭接两次搅拌头旋转方向同为逆时针时,能得到表面良好、组织熔合紧密、强度较高接头;当搭接接头上板为后退侧时,与上板为前进侧相比,搭接接头能够承受更大剪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连铸板材 搅拌摩擦搭接焊 界面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6铝合金变厚度板充液拉深变形与应力分析
20
作者 莫琛 徐永超 苑世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1,共8页
针对铝合金变厚度曲面件采用厚板旋压成形、再机械加工方法中存在的回弹大、易开裂问题,提出变厚度板拉深变形的成形方法,用于制造中间薄、外缘厚的整体椭球曲面构件。在变形过程中,变厚度板存在变形均匀性差、薄区易破裂的问题。针对... 针对铝合金变厚度曲面件采用厚板旋压成形、再机械加工方法中存在的回弹大、易开裂问题,提出变厚度板拉深变形的成形方法,用于制造中间薄、外缘厚的整体椭球曲面构件。在变形过程中,变厚度板存在变形均匀性差、薄区易破裂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采用充液拉深成形方法,并在铝合金板坯表面设置弹性垫板。通过力学解析和拉深变形实验,研究液压和弹性垫板对变厚度板充液拉深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充液拉深过程中的“有益摩擦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液压成形和施加聚氨酯弹性垫板相结合的工艺方法,能够提高变厚度板的拉深成形能力,增加最大拉深深度,改善薄区壁厚分布。当液压为5 MPa,弹性垫板厚度为3 mm时,可获得最大减薄率为7%的变厚度椭球曲面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变厚度板 充液拉深 有益摩擦效应 壁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