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Br-Papain-Sepharose 4B亲和填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1
作者 刘明宇 李树红 +3 位作者 杨娟 林昊 杨珂 谭小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探求从鱼类废弃组织及漂洗水中回收Cystatin的高效方法,首先自制了溴化氢-木瓜蛋白酶-琼脂糖凝胶(CNBr-Papain-Speharose 4B)亲和填料,确定了适宜的配基Papain偶联密度,之后测定了该亲和填料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贮藏性能及使用... 为探求从鱼类废弃组织及漂洗水中回收Cystatin的高效方法,首先自制了溴化氢-木瓜蛋白酶-琼脂糖凝胶(CNBr-Papain-Speharose 4B)亲和填料,确定了适宜的配基Papain偶联密度,之后测定了该亲和填料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贮藏性能及使用的重复性,最后以该制备的填料对鱼糜漂洗水中的CPIs活性进行了初步回收。以对重组鲢鱼Cystatin吸附率为评价指标,确定适宜Papain偶联密度,即CNBr-Speharose 4B和Papain溶液最佳料液比为1∶7(g∶mL)。CNBr-Papain-Speharose 4B的适宜使用温度为4~40℃,且在pH 3.0~12.0之间稳定。CNBr-Papain-Speharose 4B在4℃下,6个月的贮藏期内,表现较好的稳定性。将填料装柱后进行验证实验,证明该填料的使用重复性能稳定,且最终成功高效地回收了鲢鱼鱼糜漂洗水中的CP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Br-papain-Speharose 4B制备 Cystatin吸附率 papain偶联密度 填料性能 CPIs活性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vourzyme-Papain复合蛋白酶水解龙虾副产物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翔 王蕊 张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以底物浓度为10%、Flavourzyme与Papain复合酶比为1:1的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pH值、加酶量、温度、酶解时间对龙虾副产物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合适的底物浓度。结果表明,Flavourzyme-Papain复合... 以底物浓度为10%、Flavourzyme与Papain复合酶比为1:1的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pH值、加酶量、温度、酶解时间对龙虾副产物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合适的底物浓度。结果表明,Flavourzyme-Papain复合蛋白酶水解龙虾副产物的最佳条件为:pH7.0、加酶量1.5%、温度50~55℃、时间5h,在底物浓度25%的条件下水解,最大水解度为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vourzyme—papain复合蛋白酶 龙虾副产物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对木瓜蛋白酶活性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3
作者 韩佳钰 黄业传 +3 位作者 代雯 李典典 胡霄 管思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蔗糖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木瓜蛋白酶经5种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mol/L)蔗糖溶液处理,测定其酶活性,并在这5种浓度下进行分子模拟、分子对接和荧光分析,分析木瓜蛋白酶的均方根误差(RMSD)、二级结... 为研究蔗糖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木瓜蛋白酶经5种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mol/L)蔗糖溶液处理,测定其酶活性,并在这5种浓度下进行分子模拟、分子对接和荧光分析,分析木瓜蛋白酶的均方根误差(RMSD)、二级结构变化机理。结果显示:蔗糖能促进木瓜蛋白酶酶活性,浓度为0.25mol/L时的促进作用最强,但随着蔗糖浓度的继续增加酶相对活性下降。分子模拟结果显示蔗糖能减小RMSD的波动,使蛋白酶结构更加稳定;当浓度为0.25mol/L时,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变得更加稳定且与底物结合较为紧密,此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因此,蔗糖溶液的加入引起了木瓜蛋白酶活性中心结构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木瓜蛋白酶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木瓜蛋白酶 酶活性 分子模拟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NaCl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胡霄 黄业传 +3 位作者 管思彤 代雯 韩佳钰 李典典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Na Cl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酶活实验为基础,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荧光光谱技术分析木瓜蛋白酶活性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不加Na Cl为对照,三个NaCl浓度处理组(0.25 mol/L、0.50 mol/L、0.75 mol/L... 为研究不同浓度Na Cl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酶活实验为基础,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荧光光谱技术分析木瓜蛋白酶活性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不加Na Cl为对照,三个NaCl浓度处理组(0.25 mol/L、0.50 mol/L、0.75 mol/L)较对照组均会抑制木瓜蛋白酶活性,活性分别下降13.86%、23.94%、31.73%。分子模拟结果表明,叠加起来的蛋白酶骨架原子坐标的均方根偏差(RMSD)在整个模拟过程中较为平稳,波动较小;两个高浓度组的蛋白质残基距离均方根波动(RMSF)略高于对照组;0.75 mol/L Na Cl处理时酶的回旋半径相对最大,为1.684 nm;0.75 mol/L组蛋白间氢键个数较对照组减少2个;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蛋白酶的疏水表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α-螺旋占比在高浓度组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较0.75 mol/L组酶蛋白与底物间结合的更加均匀紧密。因此,在0.25~0.75 mol/L范围内NaCl处理后的木瓜蛋白酶酶活力下降,可能与该条件下酶结构变化有关,如氢键的破坏、残基的波动、α-螺旋等二级结构的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氯化钠 分子模拟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蛋白酶改善减磷牛排持水力及品质
5
作者 姜晓娟 潘德胤 +2 位作者 李冰 陈洪生 刁静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9-67,共9页
为了探究木瓜蛋白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改善减磷牛排持水力及品质的效果,本文以新鲜牛外脊肉为研究对象,以持水力、低场核磁、扫描电镜和剪切力等研究方法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比较对照组(无添加)、磷酸盐组(0.2%、0.4%)、木瓜蛋白... 为了探究木瓜蛋白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改善减磷牛排持水力及品质的效果,本文以新鲜牛外脊肉为研究对象,以持水力、低场核磁、扫描电镜和剪切力等研究方法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比较对照组(无添加)、磷酸盐组(0.2%、0.4%)、木瓜蛋白酶减磷组(0.2%磷酸盐+木瓜蛋白酶(0.03%、0.05%、0.07%))和谷氨酰胺转氨酶减磷组(0.2%磷酸盐+谷氨酰胺转氨酶(0.4%、0.6%、0.8%))对牛排持水力、加工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2%磷酸盐组相比,添加0.05%木瓜蛋白酶显著降低了(P<0.05)牛排的蒸煮损失(4.89%)和剪切力(25.67 N),提高了牛排的感官品质,且与0.4%磷酸盐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该处理可有效替代牛排中50%的磷酸盐添加量。在谷氨酰胺转氨酶减磷组中,随着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的增加,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添加量大于0.6%时,对产品品质无显著改善(P>0.05)。综上,0.05%木瓜蛋白酶处理组能够有效地替代肉类加工中部分磷酸盐的添加,为生产绿色、清洁、减磷的肉制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排 减磷 保水性 磷酸盐 木瓜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蛋白酶解前后抗氧化活性和功能特性
6
作者 张涵 黄意情 +5 位作者 王海东 曹珺 周泓妍 张红印 万志强 严铭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42-52,共11页
以五味子蛋白为原料,评价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五味子蛋白酶解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和功能特性;根据两种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对五味子蛋白酶解,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测定分析... 以五味子蛋白为原料,评价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五味子蛋白酶解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和功能特性;根据两种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对五味子蛋白酶解,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测定分析其结构,并测定其体外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测定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并对不同酶解产物的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五味子蛋白经酶解后相对分子量显著下降,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分子量最低,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水解度最高,为26.45%,酶解效果优于木瓜蛋白酶。以五味子蛋白为参照,酶解可以提升其抗氧化能力,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抗氧化能力优于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但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五味子蛋白经酶解后,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提高,并且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功能特性优于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五味子蛋白经两种不同蛋白酶酶解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碎片和条状结构,并且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产物中存在部分较大的片状结构,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呈现出细小的无规则碎片结构,相对松散。同时与五味子蛋白相比,两种酶解产物游离巯基含量均增加,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二硫键含量最小。综上,酶解可以降低五味子蛋白分子量,提升五味子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和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蛋白 蛋白酶解产物 中性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抗氧化活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联合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工艺研究
7
作者 杨庆红 黄永春 张昆明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联合木瓜蛋白酶对壳聚糖进行降解,以还原糖释放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溶液p H、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降解前后的壳... 采用超声波技术联合木瓜蛋白酶对壳聚糖进行降解,以还原糖释放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溶液p H、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降解前后的壳聚糖进行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联合木瓜蛋白酶可以有效降解壳聚糖,在壳聚糖质量浓度为6 g/L、溶液p H为4.5、超声功率为480 W、超声时间为180 min条件下,加入木瓜蛋白酶,降解效果最明显,还原糖释放量达到1.456 g/L;FT-IR结果表明,降解后壳聚糖的结构基本没有变化;XRD结果表明,降解后壳聚糖的晶体结构受到了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超声波 木瓜蛋白酶 降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地皮菜粗多糖工艺的研究
8
作者 张占霞 闫路娜 崔媛婕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0期118-124,共7页
以野生地皮菜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提取地皮菜粗多糖的最佳工艺。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首先对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料液比四个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 以野生地皮菜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提取地皮菜粗多糖的最佳工艺。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首先对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料液比四个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酶添加量为4.0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4 h和料液比为1∶50 g/mL。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影响地皮菜多糖提取率的四个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酶添加量;当酶添加量为4.00%、酶解时间为5 h、酶解温度为53.58℃和料液比为1∶45.11 g/mL时,地皮菜多糖提取率理论最高值为24.26%;实际测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24.69%,与模型预测值相近,可用于酶法提取地皮菜粗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皮菜 多糖 木瓜蛋白酶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9
作者 朱恒伟 白新鹏 +4 位作者 梁秋杨 钟泷彬 常会敏 陈运坤 乔振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56,共5页
使用双水相萃取大规模生产木瓜蛋白酶时,为获得较高的回收率,通常需要较高的萃取剂浓度和体积比,但这会导致目标物的纯度和浓度降低。该研究采用聚乙二醇和柠檬酸钠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在多个离心管之间的转移来模拟工业上常用的多级错流... 使用双水相萃取大规模生产木瓜蛋白酶时,为获得较高的回收率,通常需要较高的萃取剂浓度和体积比,但这会导致目标物的纯度和浓度降低。该研究采用聚乙二醇和柠檬酸钠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在多个离心管之间的转移来模拟工业上常用的多级错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过程,以分配系数、酶活性回收率为指标,采用McCabe Thiele图解法得到多级逆流双水相萃取的理论级数,结果表明,当相比为0.5,原料液下相的木瓜蛋白酶的初始质量浓度为0.20 mg/mL时,使用3级逆流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回收率达到了96.75%,同时设计出多级逆流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双水相体系 多级错流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 McCabe Thiele图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及酶学性质研究
10
作者 梁杰 林国荣 +6 位作者 周凤超 杨磊 邹汉勋 刘涛 章丽 郭天章 蔡力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8,共8页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固定化,通过悬浮聚合法在磁性微球Fe_(3)O_(4)表面均匀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PMMA,进一步使PMMA微球表面酯解形成羧基,接枝聚乙...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固定化,通过悬浮聚合法在磁性微球Fe_(3)O_(4)表面均匀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PMMA,进一步使PMMA微球表面酯解形成羧基,接枝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将PAP物理吸附在PEI—1800长链上,通过交联剂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对PEI进行交联封装,构筑具有磁响应且表面富含氨基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载体Fe_(3)O_(4)@PMMA-PEI 1800,实现PAP在纳米磁球表面的封装固定。对载体的形貌特征和理化性质表征分析,评价固定化酶Fe_(3)O_(4)@PMMA-PEI 1800-PAP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Fe_(3)O_(4)@PMMA-PEI 1800比表面积为151.30 m^(2)/g,孔容为0.27 cm^(3)/g。Fe_(3)O_(4)@PMMA-PEI 1800-PAP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6.0,在40~80℃维持80%以上的相对酶活力,在90℃时依然能保持66.84%以上的相对酶活力。Fe_(3)O_(4)@PMMA-PEI 1800-PAP热稳定性良好,在60℃下温育2 h后能保留80%以上的酶活力,在90℃温育2 h后仍能保留36.63%酶活力。Fe_(3)O_(4)@PMMA-PEI 1800-PAP在pH 5.0~pH 9.0均能维持80%以上相对酶活力。经过7次重复使用与洗脱之后,Fe_(3)O_(4)@PMMA-PEI 1800-PAP酶活力依然保留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球 固定化 木瓜蛋白酶 接枝 聚乙烯亚胺 交联封装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亚胺改性纳米磁球的木瓜蛋白酶固定化
11
作者 梁杰 林国荣 +6 位作者 邹汉勋 周凤超 郭天章 曾捷 刘涛 杨磊 蔡力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51-160,共10页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高效固定化,本文构建了易于磁分离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固定化载体,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固定条件。在磁性Fe_(3)O_(4)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磁球Fe_(3)O_(4)@PMMA...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高效固定化,本文构建了易于磁分离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固定化载体,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固定条件。在磁性Fe_(3)O_(4)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磁球Fe_(3)O_(4)@PMMA,接枝不同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de,PEI),将PAP物理吸附在PEI上,以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为交联剂,构筑易于磁分离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固定化载体Fe_(3)O_(4)@PMMA-PEI,对PAP交联封装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以纳米磁球的固定化能力为评价指标,探究其固定PAP的最佳交联时间、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交联转速等。结果表明,磁球表面PMMA酯解后形成的羧基含量为0.95 mmol/g,接枝不同分子量PEI后,磁球表面氨基含量为0.16~0.48 mmol/g;纳米磁球对PAP的固载量可通过接枝PEI的分子量进行调控,当PEI分子量为1800时,固载量达到120.71 mg/g,选择PEI1800为接枝空间臂。纳米磁球微观形貌较规整,单体分散性良好,粒径约150~200 nm。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当交联时间为32 min、戊二醛浓度为0.02%、交联温度为25℃、交联转速为90 r/min时,Fe_(3)O_(4)@PMMA-PEI 1800对PAP的固载量达139.80 mg/g。Fe_(3)O_(4)@PMMA-PEI 1800-PAP在重复使用5次之后,相对酶活力能保持80.35%。本研究设计合成纳米结构的磁性微球,实现PAP在纳米磁球表面的高效固定,为固定化PAP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球 木瓜蛋白酶(PAP) 聚乙烯亚胺(PEI) 固定化 固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12
作者 代雯 黄业传 +3 位作者 韩佳钰 胡霄 李典典 管思彤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4,共6页
为探究不同pH值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采用分子模拟和荧光光谱分析等技术,对不同pH值条件下(4、5、6、7、8)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蛋白质残基的波动、回旋半径、蛋白间氢键、... 为探究不同pH值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采用分子模拟和荧光光谱分析等技术,对不同pH值条件下(4、5、6、7、8)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蛋白质残基的波动、回旋半径、蛋白间氢键、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溶剂可及表面积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7时木瓜蛋白酶活性最高,pH4和pH8时比pH7时活性分别降低约5.00%和5.35%;分子模拟结果显示,不同pH值下木瓜蛋白酶的回旋半径波动不大,pH8时RMSD有较大波动;pH4和pH8时蛋白酶活性中心的3个氨基酸残基有较大波动;随着pH值的增加,木瓜蛋白酶间氢键数量逐渐增加,但pH8的氢键数量较pH7下降3.4个;pH7条件下木瓜蛋白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紧密,酶蛋白内部结构更致密,而pH4条件下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部位缝隙较大,酶蛋白内部结构疏松;pH4和8时活性下降与该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结构变化有关,如氢键的破坏、活性中心残基的波动、疏水表面积的改变、β-折叠等二级结构的变化等。本研究从分子模拟角度明确了pH值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酶活性 PH值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乳液冻融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李少康 武琼琼 +1 位作者 袁雪春 藏小丹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协同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并利用高速均质机将改性后的产物制备成O/W型乳状液。以乳化活性指数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料液比为...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协同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并利用高速均质机将改性后的产物制备成O/W型乳状液。以乳化活性指数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料液比为7∶100(g/mL)、酶添加量6000 U/g(以大豆分离蛋白质量计)、水解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与木瓜蛋白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相比,乳化性提高了4.567%,经过3次冻融循环后,其乳状液分层系数和出油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木瓜蛋白酶 超声波技术 乳化性 冻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相合成的量子点标记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林章碧 张皓 +5 位作者 陈奇丹 万异 杨柏 苏星光 张家骅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9-611,共3页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rcaptopropyl acid modified CdTe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to the labeling of biomoleculespapain via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absorption spec...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rcaptopropyl acid modified CdTe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to the labeling of biomoleculespapain via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CdTe papain solution became more flat than that of CdTe nanoparticles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from 400 to 600 nm. While the emission peak of CdTe papain solution underwent a red shift, the intrinsic emission band width was unchanged. The TEM images of monodisperse mercaptopropyl acid stabilized CdTe nanoparticles and CdTe papain solu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effect of pH of buffer solution was studied. It was proved that the red shift of the emission peak was the result of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CdTe nanoparticles and pa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合成 半导体量子点 木瓜蛋白酶 静电相互作用 荧光检测 生物分子 生物医学 半导体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香菇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波 宋江良 +2 位作者 赵森 周崇 刘倩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4-277,共4页
本实验将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应用于香菇多糖的提取,研究了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0.5%,酶解温度50℃,pH6~7,酶解反应1h;纤维素酶的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0.25%,酶解温度40℃,pH4.5~5.0,酶... 本实验将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应用于香菇多糖的提取,研究了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0.5%,酶解温度50℃,pH6~7,酶解反应1h;纤维素酶的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0.25%,酶解温度40℃,pH4.5~5.0,酶解反应1h。采用酶水解后,香菇多糖的提取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提取 木瓜蛋白酶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韩冠英 凌沛学 +2 位作者 王凤山 王桂兰 邵华荣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的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为研究骨关节炎病理及诊疗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1、3、5d右膝关节腔注射2%(低剂量组)、5%(中剂量组)、10%(高剂量组)(w/v)木瓜蛋白酶和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的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为研究骨关节炎病理及诊疗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1、3、5d右膝关节腔注射2%(低剂量组)、5%(中剂量组)、10%(高剂量组)(w/v)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的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0.1ml/kg(实验组),以及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兔状态并记录体重和膝关节宽度。首次注射后第2、4、6周将兔分批处死,取股骨髁、胫骨平台及滑膜做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均出现关节宽度增大、关节软骨变薄、基质分解破坏、滑膜增生等炎症及退行性改变,严重程度随浓度增高而增高,也随时间延长而发展;对照组无上述改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兔膝骨关节腔注射2%、5%、10%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0.1ml/kg可制备不同严重程度的骨关节炎模型,周期短,可重复且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半胱氨酸 骨关节炎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克氏原螯虾头和虾壳的中蛋白质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燕 邓放明 +2 位作者 刘焱 廖泉 刘文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共5页
采用蛋白酶法对克氏原螯虾头和虾壳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虾头和虾壳中蛋白质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按1:1.5混合作为复合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3h、蛋白酶用量为... 采用蛋白酶法对克氏原螯虾头和虾壳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虾头和虾壳中蛋白质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按1:1.5混合作为复合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3h、蛋白酶用量为1.0%、pH6.5、料液比为1:10,该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5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头 克氏原螯虾壳 木瓜蛋白酶 风味蛋白酶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嫩化方法对鹅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高海燕 张瑞瑶 +3 位作者 贾甜 胡雅婕 马汉军 曾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186,共5页
采用自然熟化、木瓜蛋白酶和磷酸盐溶液处理鹅肉,对鹅肉的持水力、剪切力、p H值、氧化程度及肌纤维直径等品质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熟化的嫩化效果不显著,木瓜蛋白酶和磷酸盐溶液处理可以大大提高鹅肉持水力,且以复合磷酸盐处... 采用自然熟化、木瓜蛋白酶和磷酸盐溶液处理鹅肉,对鹅肉的持水力、剪切力、p H值、氧化程度及肌纤维直径等品质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熟化的嫩化效果不显著,木瓜蛋白酶和磷酸盐溶液处理可以大大提高鹅肉持水力,且以复合磷酸盐处理的鹅肉持水力最大。木瓜蛋白酶和不同磷酸盐嫩化处理的鹅肉剪切力均低于自然熟化的鹅肉。其中,浓度15 U/m L的木瓜蛋白酶处理的鹅肉剪切力最小。木瓜蛋白酶、焦磷酸钠、复合磷酸盐嫩化后鹅肉的p H值明显高于自然熟化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自然熟化的鹅肉其脂类氧化程度逐渐增加。木瓜蛋白酶和磷酸盐嫩化的鹅肉其脂类氧化程度低于自然熟化处理。其中,木瓜蛋白酶浓度为6 U/m L时鹅肉氧化程度最低。自然熟化过程中鹅肉肌纤维直径变化不显著,而木瓜蛋白酶和磷酸盐嫩化的鹅肉,随着嫩化液质量浓度的增大,肌纤维直径呈减小趋势。本研究结果为鹅肉的嫩化机理及鹅肉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肉 嫩化 自然熟化 木瓜蛋白酶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藠藠头中抗菌活性成分的抑癌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运军 柏建山 +5 位作者 陈宇 孟松 谢伟岸 丁学知 莫湘涛 夏立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95-299,共5页
从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利用其活性物质处理肝癌(HepG-2)细胞和海拉(Hela)细胞,发现该物质对两种癌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该物质... 从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利用其活性物质处理肝癌(HepG-2)细胞和海拉(Hela)细胞,发现该物质对两种癌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该物质可改变两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但不诱导细胞凋亡。通过体外对木瓜蛋白酶和蛋白酶K活力的测定,该物质对木瓜蛋白酶活力有较大的影响,对蛋白酶K活力影响不明显,这可能与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含巯基有关。分析认为藠头活性成分的抑癌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癌细胞内象木瓜蛋白酶等一些活性中心含巯基的酶的活力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作用 癌细胞生长 影响 机理研究 体外 抗菌活性 肝癌 活力 温度处理 流式细胞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沈金玉 黄家音 李晓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5,共5页
研究了芦荟多酚氧化酶的基本性质。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 10nm处测定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以及酶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 研究了芦荟多酚氧化酶的基本性质。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 10nm处测定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以及酶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 0℃,最适pH值为6 5 ,其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 2 8mol/L ,Vmax=2 32×10 -2 U/min。文中还研究了利用蛋白酶抑制褐变的方法,以芦荟多酚氧化酶液(mL)∶木瓜蛋白酶(mL ,浓度0 5mg/mL) =5∶1的比例向芦荟多酚氧化酶粗酶液中添加木瓜蛋白酶,在5 5℃、pH5 7条件下,水解10min可较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芦荟的酶促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酶特性 多酚氧化酶 反应动力学方程 酶促反应动力学 木瓜蛋白酶 酶促褐变 分光光度法 最适PH值 动力学参数 基本性质 邻苯二酚 底物浓度 最适温度 米氏方程 抑制褐变 活性 酶浓度 粗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