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过氧键化合物在土壤及地下水PAHs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韩跃鸣 代朝猛 +2 位作者 段艳平 刘曙光 张亚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254,共7页
土壤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修复治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基于含过氧键化合物的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对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总结了过氧化氢、过硫酸盐以及过氧乙酸在... 土壤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修复治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基于含过氧键化合物的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对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总结了过氧化氢、过硫酸盐以及过氧乙酸在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从过氧键断裂产生自由基的角度讨论了其活化机制与降解机理,探究了过氧乙酸在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影响修复效率的主要外部因素。总体来看,不同活化方式所产生的自由基种类有所不同,对PAHs污染的修复效果也有所差异,与此同时,土壤及地下水复杂环境因素对修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开发新型活化材料,提高修复效果并降低二次污染,同时需针对不同的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选择合适的活化方式,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氧化剂的修复范围,在过氧乙酸修复PAHs污染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含过氧键化合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AOPs) 过氧键 多环芳烃(pahs) 土壤及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维生素E中PAHs脱除工艺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莉华 俞益 +2 位作者 孙晓霞 洪毅敏 许新德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4,共4页
对天然维生素E中PAHs的脱除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考察了脱除溶剂、吸附剂、搅拌时间、搅拌温度、吸附剂加入量以及脱除次数对天然维生素E中PAHs脱除效果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吸附剂对天然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倍的天然维生素... 对天然维生素E中PAHs的脱除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考察了脱除溶剂、吸附剂、搅拌时间、搅拌温度、吸附剂加入量以及脱除次数对天然维生素E中PAHs脱除效果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吸附剂对天然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倍的天然维生素E体积的乙醇溶解天然维生素E(液固比为3∶1),加入10%的吸附剂2在40℃下搅拌60min对PAHs可以达到较好的脱除效果(对轻质PAHs的脱除率达到98.2%,对重质PAHs的脱除率达到99.6%,对总的PAHs的脱除率达到99.3%),产品中轻质PAHs的残留量为7.5μg/kg,重质PAHs的残留量为6.4μg/kg。而且采用该工艺不影响天然维生素E的含量,脱除PAHs后的天然维生素E具有良好的纯度和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维生素E pahs 轻质pahs 重质pahs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萃取土壤中PAHs的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熊国华 梁今明 +2 位作者 邹世春 何小青 张展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60-1565,共6页
研究了MK-1型光纤压力自控微波溶样系统用于微波萃取的可行性.以合成土样为对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微波萃取PAHs的条件、萃取效率以及溶剂、水分、土壤基体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微波作用下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1)和二... 研究了MK-1型光纤压力自控微波溶样系统用于微波萃取的可行性.以合成土样为对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微波萃取PAHs的条件、萃取效率以及溶剂、水分、土壤基体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微波作用下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1)和二氯甲烷对PAHs的萃取能力相近;试样中小于20%的水分使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1)的萃取能力提高,而水分高于5%则使二氯甲烷的萃取能力略有降低.在选定条件下,萘、苊烯、芴、菲、蒽、、苯并(a)芘的回收率在82.2%~94.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pahs 土壤 萃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河流PAHs的源解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沈琼 王开颜 +4 位作者 张巍 张树才 胡俊栋 胡连伍 王学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4-909,共6页
在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沟渠上设立23个采样点,并于2005年7月、10月、12月、2006年3月分别采集水样。采用GC-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样品中水体和悬浮物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通州河流悬浮物中PAHs浓度远远... 在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沟渠上设立23个采样点,并于2005年7月、10月、12月、2006年3月分别采集水样。采用GC-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样品中水体和悬浮物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通州河流悬浮物中PAHs浓度远远高于水体中PAHs的浓度,水体和悬浮物中PAHs相对浓度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河流PAHs输入途径的特征。PHE(菲,phenanthrene)/ANT(蒽,anthracene)和FLA(荧蒽,fluoranthene)/PYR(芘,pyrene)的分析结果表明,通州河流中PAHs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且多项特征指数表明通州河流有显著的汽油燃烧、柴油燃烧和燃煤源。运用主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半定量地研究悬浮物中几种主要燃料燃烧源PAHs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燃煤源、焦炉源、柴油源和汽油燃烧源PAHs贡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 pahs 源解析 因子分析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典型城市周边土壤-蔬菜中PAHs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郜红建 魏俊岭 +1 位作者 马静静 郑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3-1919,共7页
研究了安徽省合肥、芜湖和亳州市周边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PAH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典型蔬菜地土壤中15种PAHs(除萘外)的残留总量在58.2~437.8μg·kg-1之间,三环和四环PAHs占PAHs残留总量的70%以上。胡萝卜、菠菜... 研究了安徽省合肥、芜湖和亳州市周边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PAH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典型蔬菜地土壤中15种PAHs(除萘外)的残留总量在58.2~437.8μg·kg-1之间,三环和四环PAHs占PAHs残留总量的70%以上。胡萝卜、菠菜和茄子体内15种PAHs的含量在23.4~209.1μg·kg-1之间,均值为120.7μg·kg-1,三环和四环PAHs占蔬菜中PAHs富集总量的92.8%~94.4%。不同蔬菜体内8种可疑性致癌PAHs的含量在11.5~17.4μg·kg-1之间,分别占蔬菜中PAHs残留总量的9.80%~13.8%,其中BaP含量在1.69~2.03μg·kg-1之间,低于国家对食品中污染物(BaP)的限量标准(5μg·kg-1)。不同类型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在0.10~9.20之间,极差达10倍以上,低分子量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要大于高分子量PAHs。不同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表现为胡萝卜>菠菜>茄子,其中芴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土壤 蔬菜 残留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M_(2.5)污染区常见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安海龙 刘庆倩 +6 位作者 曹学慧 张罡 王慧 刘超 郭惠红 夏新莉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6,共8页
采集了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西直门北大街2个不同PM_(2.5)污染区的6种植物叶片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比较6种常见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特征,并对PAHs的成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收P... 采集了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西直门北大街2个不同PM_(2.5)污染区的6种植物叶片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比较6种常见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特征,并对PAHs的成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收PAHs的能力有差异。在2个采样点,圆柏、油松针叶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高于阔叶树种;阔叶树种中碧桃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最高,其次是毛白扬。此外,随着污染的加重,树种能够增强其吸收PAHs的能力以适应环境污染。6种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表现为污染较重的西直门高于污染较轻的森林公园。对6种树种叶片的PAHs成分分析表明,叶片中PAHs的主要成分为3环化合物,其次是2环、4环和5~6环化合物,叶片对不同环数化合物的吸收含量也表现为西直门高于森林公园。西直门样品中3环化合物的组分略多于森林公园样品,且组分的含量也高于森林公园样品。6种树种叶片对PAHs吸收含量的主成分分析指出,树种吸收PAHs能力大小依次为圆柏〉碧桃〉油松〉毛白杨〉榆树〉紫叶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常见树种 PM2.5 pahs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庚烷预混火焰中PAHs的生成机理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昌普 陈生齐 +2 位作者 宋崇林 李艳丽 孙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0-405,共6页
应用CHEMKIN软件对正庚烷预混火焰中碳黑的先驱物PAHs的生成机理进行研究,得到了包含49种组分、94个基元反应的简化模型.该机理包含正庚烷的燃烧和PAHs的生成两部分,正庚烷的燃烧模型构建在Patel等人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低温区关键反... 应用CHEMKIN软件对正庚烷预混火焰中碳黑的先驱物PAHs的生成机理进行研究,得到了包含49种组分、94个基元反应的简化模型.该机理包含正庚烷的燃烧和PAHs的生成两部分,正庚烷的燃烧模型构建在Patel等人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低温区关键反应;PAHs生成机理主要根据脱氢加乙炔(HACA)反应机理添加.新模型能够模拟正庚烷预混燃烧的冷焰和热焰反应以及预测PAHs的生成过程,与详细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为CFD多维模型与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相耦合的燃烧计算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正庚烷 简化模型 预混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漆酶真菌筛选及其对PAHs污染土壤修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澄 茆婷 +2 位作者 吴宇澄 申卫收 钟文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3-1259,共7页
真菌漆酶可以高效转化多环芳烃(PAHs),因此,产漆酶真菌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极具应用前景。根据漆酶可将愈创木酚氧化为红色物质的特性,成功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分泌漆酶的真菌菌株F-1,初步鉴定该菌为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 真菌漆酶可以高效转化多环芳烃(PAHs),因此,产漆酶真菌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极具应用前景。根据漆酶可将愈创木酚氧化为红色物质的特性,成功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分泌漆酶的真菌菌株F-1,初步鉴定该菌为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菌株F-1的产酶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特定培养条件组合可将其酶活提高近300倍,达5628 U L-1,表明F-1的漆酶活性受到环境条件的显著影响。应用菌株F-1对PAHs污染土壤进行了初步修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F-1对菲、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苯(1,2,3-cd)芘等11种PAHs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提示产漆酶真菌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土壤污染 真菌修复 漆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沉积物和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不同提取与净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刁春燕 周启星 +1 位作者 周俊良 孙约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99-2407,共9页
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土壤、沉积物和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提取与净化方法,阐述和对比了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提取法、固相提取与固相微提取法、固液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快速溶剂提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定量浓缩净... 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土壤、沉积物和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提取与净化方法,阐述和对比了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提取法、固相提取与固相微提取法、固液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快速溶剂提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定量浓缩净化法、硅胶柱层析净化法、费罗里土柱层析净化法、氧化铝净化法、固相萃取(SPE)净化法等净化方法。旨在通过比较目前的提取和净化方法,展望将来提取与净化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提取方法 净化方法 土壤样品 沉积物样品 植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油泥及周边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匡少平 孙东亚 +1 位作者 孙玉焕 赵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55-861,共7页
以中原油田油泥堆放场的油泥样品和沿下风向从距离油泥10、20、50、100、200、500m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油泥样品中PAHs主要来自于石油源,土壤样品按照PAHs来源... 以中原油田油泥堆放场的油泥样品和沿下风向从距离油泥10、20、50、100、200、500m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油泥样品中PAHs主要来自于石油源,土壤样品按照PAHs来源的不同分为石油源土壤样品和混合源土壤样品。3个不同厂区油泥中PAHs的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采油三厂文明污泥堆放场(3W)>采油三厂马寨污泥堆放场(3M)>采油四厂文二污泥堆放场(4W)。萘、苊烯、苊、芴和菲是油泥中PAHs的主要污染物。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为434.5~2408.8ng·g-1。根据3个油泥堆放场附近采集到的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可知,3个堆放场附近土壤的受污染程度顺序为:3W>3M>4W。萘、苊、芴、菲和芘是石油源土壤样品中主要污染物,萘和菲是混合源土壤样品中主要污染物。内梅罗常数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油泥堆放地周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 土壤 多环芳烃(pahs) 内梅罗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飞灰重金属和PAHs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旭 陆胜勇 +5 位作者 傅刚 葛俊 李晓东 严建华 池勇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针对 2 2 0 t/ h燃煤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研究锅炉负荷和钙硫比对电除尘器飞灰的粒径分布、常量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多环芳烃的影响。结果表明 :6 0 %以上飞灰粒径小于 10 0 μm,负荷增大 ,粒径和当量粒径增大。Ca/S比对飞灰粒径分布影... 针对 2 2 0 t/ h燃煤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研究锅炉负荷和钙硫比对电除尘器飞灰的粒径分布、常量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多环芳烃的影响。结果表明 :6 0 %以上飞灰粒径小于 10 0 μm,负荷增大 ,粒径和当量粒径增大。Ca/S比对飞灰粒径分布影响较小 ,锅炉负荷和 Ca/ S比增大 ,飞灰化学成分 Si O2 、Al2 O3减少 ,Ca O和 SO3增加 ,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为 :Hg<Cd<Pb<Cu<Ni<Cr。随着锅炉负荷和钙硫比升高 ,多环芳烃种类和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飞灰 重金属 多环芳烃 pahs特性 流化床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氮肥厂场地土壤PAHs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慧 蔡信德 +2 位作者 罗琳 陈来国 郑政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2-706,共5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广州某氮肥厂原料车间和油库区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PAHs含量及其组成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分析样品中∑PAHs范围在10~7795μg...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广州某氮肥厂原料车间和油库区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PAHs含量及其组成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分析样品中∑PAHs范围在10~7795μg·kg-1,原料车间土壤中的∑PAHs小于油库区土壤中的,菲、芘、荧蒽、并(b)荧蒽、苯并(a)芘为主要污染物;油库土壤0~40cm的样品中16种PAHs均有检出,∑PAHs和单体分布基本一致;原料车间土壤∑PAHs和单体浓度随着地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对单组分比值(菲/蒽,荧蒽/芘)的分析可以看出油库区土壤中PAHs来源于石油和燃烧源,而原料车间污染源主要为燃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场地 土壤 多环芳烃(pa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芒雀麦-污泥系统中泥/土不同比例对PAHs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伟 冯圣东 +3 位作者 杨志新 常瑞雪 李玉灵 王小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多环芳烃(PAHs),且污泥产量大,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农业利用或堆放会导致土壤和作物的污染。本研究利用污泥和土壤不同配比组合(W0%,泥土比0∶1;W25%,泥土比1∶3;W50%,泥土比1∶1;W7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多环芳烃(PAHs),且污泥产量大,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农业利用或堆放会导致土壤和作物的污染。本研究利用污泥和土壤不同配比组合(W0%,泥土比0∶1;W25%,泥土比1∶3;W50%,泥土比1∶1;W75%,泥土比3∶1;W100%,泥土比1∶0)的盆栽试验,探讨无芒雀麦-污泥系统对污泥多环芳烃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污泥含量增加对无芒雀麦株高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而生物量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无芒雀麦对污泥的耐受性表现良好;无芒雀麦对泥/土组合14种PAHs的吸收总量以W100%处理最高,且对3环、4环多环芳烃的吸收量比其他环数优势明显;在不同泥/土组合处理下,无芒雀麦-污泥系统对泥/土14种PAHs总量的去除率在W50%、W75%、W100%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以W75%组合去除率为最高,达85.4%。且含有污泥的所有组合对高环芳烃Pyr、Chry、BaA、BbF、BkF、BaP、InP单体的去除优势表现非常突出,均达到80%或90%以上。综合考虑无芒雀麦的生长状况、吸收量及去除率认为,将耐抗性和去除率高的无芒雀麦作为优选植物资源直接用于城市污泥PAHs的修复是可行的,且以泥土比3∶1为最佳修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pahs污染修复 泥/土组合 最佳组合比例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强度对土壤中PAHs催化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利红 李雪梅 +1 位作者 陈忠林 李培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11-1715,共5页
以土壤为介质,菲(Phe)、芘(Pyr)和苯并[a]芘(Ba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纳米TiO_2和Fe_2O_3为催化剂下,紫外辐射强度对光催化降解多环芳烃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光催化降解PAHs的速率常数增加,半衰期缩短。当... 以土壤为介质,菲(Phe)、芘(Pyr)和苯并[a]芘(Ba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纳米TiO_2和Fe_2O_3为催化剂下,紫外辐射强度对光催化降解多环芳烃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光催化降解PAHs的速率常数增加,半衰期缩短。当辐射强度从527μW·cm-2增加到1071μW·cm-2,纳米TiO2催化下,BaP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从0.0053h-1增加到0.0078h-1,Pyr降解速率常数从0.0017h-1增加到0.0037h-1,Phe降解速率常数从0.0039h-1增加到0.0060h-1;Fe2O3催化下,BaP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从0.0049h-1增加到0.0069h-1,Pyr降解速率常数从0.0016h-1增加到0.0036h-1,Phe降解速率常数从0.0038h-1增加到0.0053h-1。随辐射强度的增加,Pyr的光催化降解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变化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强度 土壤 pahs 光催化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的PAHs污染及其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金赞芳 sohu.com +1 位作者 陈英旭 sohu.com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阐述了环境中PAHs的来源、性质和分布,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反应器 )治理受PAHs污染环境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pahs污染 生物修复 环境污染 多环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水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来源解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鸿龄 孙丽娜 +2 位作者 孙铁珩 赵国苹 李卉颖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87-91,共5页
根据浑河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监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情况和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因子得分对浑河14个断面污染状况进行综合排序,发现七台子、七间房PAHs污染最严重,主要以交... 根据浑河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监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情况和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因子得分对浑河14个断面污染状况进行综合排序,发现七台子、七间房PAHs污染最严重,主要以交通和炼焦源为主;其次为东洲河,主要为石油类产品和化石燃料中低温燃烧源.而作为沈阳市的污水排放渠的于台断面中多环芳烃污染较轻.表明浑河流域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于面源污染,主要由大气沉降、路面上残留的汽车燃烧产物被雨水冲刷后带入水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浑河 pahs 来源解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区大气中PAHs来源、分布及随季节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万显烈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多环芳烃PAHs是公认危害性最大的大气污染物,研究其在城市大气中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对其来源的识别判定可为PAHs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大连市为例,分析了PAHs在市区大气中的分布,揭示了不同季节的浓度变化规律,对大气中的PAHs的来源... 多环芳烃PAHs是公认危害性最大的大气污染物,研究其在城市大气中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对其来源的识别判定可为PAHs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大连市为例,分析了PAHs在市区大气中的分布,揭示了不同季节的浓度变化规律,对大气中的PAHs的来源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大连市区大气中的PAHs主要分布在交通繁华区和工业区;冬季浓度明显高于夏季;冬季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取暖,夏季为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空气污染 季节变化 污染来源 pahs 污染分布 多环芳烃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和污泥微生物对污泥PAHs修复的贡献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丽秀 李岩 +6 位作者 李橙 石维 赵欧亚 李成 陈苗苗 王小敏 杨志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2-238,共7页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两种牧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开展了牧草和污泥微生物对污泥多环芳烃(PAHs)修复的贡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盆栽5个月后,与灭菌污泥相比较,不种植牧草处理的污泥微生物对污泥PAHs的去除率达20.52%,...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两种牧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开展了牧草和污泥微生物对污泥多环芳烃(PAHs)修复的贡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盆栽5个月后,与灭菌污泥相比较,不种植牧草处理的污泥微生物对污泥PAHs的去除率达20.52%,且对不同环数的去除率表现为6环≈4环≈3环>5环≈2环。牧草-污泥微生物联合作用对16种PAHs总量的去除率可达83.74%(苜蓿)和78.73%(雀麦),比污泥微生物单一作用平均提高了2.96倍,且对6环PAHs的去除效果表现最突出。扣除污泥微生物对PAHs的去除率后,苜蓿和无芒雀麦对污泥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63.22%、58.21%,比牧草-污泥微生物联合作用平均降低了33.90%,对不同环数的去除率表现为5环PAHs效果最明显。进一步分析牧草和污泥微生物对PAHs修复的贡献可知,牧草因直接吸收去除PAHs的贡献率平均为1.35%,污泥微生物单一作用的贡献率为24.67%,其他可能因牧草-污泥微生物的交互作用、牧草的蒸腾作用及根系分泌物的作用等共同去除的贡献率为79.46%。同时,污泥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小顺序呈现出了未灭菌污泥+苜蓿处理(J+M)≈未灭菌污泥+雀麦处理(J+W)>未灭菌污泥处理(J)>灭菌污泥处理(CK)(P<0.05)的结论,与PAHs降解规律表现一致。综上,在牧草和污泥微生物联合修复污泥PAHs的过程中,除了污泥微生物和牧草的单一作用外,牧草-污泥微生物的交互作用、蒸腾等共同作用对去除的贡献占据了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牧草 污泥微生物 pahs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辽宁省某化工园区及周边地下水PAHs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全国 王浩东 +1 位作者 李晔 高悦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75-182,共8页
基于US.EPA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引入蒙特卡罗模拟降低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定量评估了辽宁省某化工园区及周边地下水中9种PAH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水平,并对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辽宁省某化工园区及周边地下水中P... 基于US.EPA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引入蒙特卡罗模拟降低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定量评估了辽宁省某化工园区及周边地下水中9种PAH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水平,并对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辽宁省某化工园区及周边地下水中PAHs在饮水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下对儿童和成人造成的致癌风险大于10^(-6),分别处于Ⅰ级和Ⅱ级风险评价标准区间,非致癌风险小于1,可忽略;苯并(a)蒽(BaA)是造成人体致癌风险的主要物质,萘(Nap)是造成人体非致癌风险主要物质;饮水摄入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暴露期限是健康风险评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体重具有负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蒙特卡罗模拟 地下水 pahs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对菜心中PAH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云辉 莫测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多环芳烃(PAHs)人为污染的水稻土上施用不同肥料盆栽菜心,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联机检测技术对菜心中的PAHs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施肥条件对蔬菜中PAH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对菜心中PAHs含量有明显影响,并与土... 在多环芳烃(PAHs)人为污染的水稻土上施用不同肥料盆栽菜心,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联机检测技术对菜心中的PAHs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施肥条件对蔬菜中PAH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对菜心中PAHs含量有明显影响,并与土壤PAHs污染水平、PAHs化合物种类、肥料品种及施用方式(单独施用、混合施用)有关,其中施用有机肥可有效降低菜心中的PAH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条件 多环芳烃(pahs) 生物累积 菜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