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技术操作规范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单海军
侯江红
+7 位作者
董志巧
李玮
朱珊
任玉梅
王中玉
田春贤
秦凤华
周莉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确定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不同药液温度、药液浓度、药浴时间对药浴退热疗效的影响。结果:2 g/100 mL和1 g/100 mL的药液浓度退热疗效明显优于0浓度,2 g/100mL组的退热疗效最好,药液...
目的:确定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不同药液温度、药液浓度、药浴时间对药浴退热疗效的影响。结果:2 g/100 mL和1 g/100 mL的药液浓度退热疗效明显优于0浓度,2 g/100mL组的退热疗效最好,药液温度(38±1)℃、(40±1)℃二水平的退热疗效无明显差异,药浴时间15、25 min二水平的退热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最优的药液浓度为2 g/100 mL,适宜的药液温度为(39±1)℃,适宜的药浴时间为15~2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浴
小儿外感发热
影响因素
技术操作规范
退热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擦浴用于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降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任小琴
项亚琴
马锦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66-246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统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统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照组给予32~34℃温水擦浴。记录患儿擦浴前及擦浴后30、60、90 min体温,并对两组间各时间点体温进行比较。结果:在擦浴后3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和对照组退热效果相当(P>0.05);在擦浴后60、9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温水擦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擦浴
小儿
风热型外感高热
物理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可拓学原理分析外感病因因素的相关性
3
作者
陈孝银
钱国强
+1 位作者
何斌
谢立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373,378,共4页
目的:对外感病的病因因素的相对性、可变性、多层次的复杂性进行定性定量的形式化描述。方法:采用可拓理论对常见中医外感病的病因因素进行可拓分析和优度评价。结果:风量大小与温差在外感病的发生中相关度最大,分别为0.151、0.063。结...
目的:对外感病的病因因素的相对性、可变性、多层次的复杂性进行定性定量的形式化描述。方法:采用可拓理论对常见中医外感病的病因因素进行可拓分析和优度评价。结果:风量大小与温差在外感病的发生中相关度最大,分别为0.151、0.063。结论:风量和温差与外感病的发生联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外感病
病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正虚外感的证治思想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培屹
张晓虹
+3 位作者
张诗晓
李启勇
陶旺
孙杰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27-29,共3页
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正虚外感从古至今都是医者不断探讨的命题。《伤寒论》不仅总结了正虚外感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还记载了很多扶正祛邪的方药,为后世医家开拓了以扶正祛邪为法的诊疗道路。作者将基于《伤寒论》,从...
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正虚外感从古至今都是医者不断探讨的命题。《伤寒论》不仅总结了正虚外感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还记载了很多扶正祛邪的方药,为后世医家开拓了以扶正祛邪为法的诊疗道路。作者将基于《伤寒论》,从六经角度出发探析张仲景治疗正虚外感疾病的思想,并例举相关临床运用研究,为临床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正虚外感类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正虚
外感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技术操作规范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单海军
侯江红
董志巧
李玮
朱珊
任玉梅
王中玉
田春贤
秦凤华
周莉莉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3B066)
河南中医学院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0XCXTD11)
文摘
目的:确定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不同药液温度、药液浓度、药浴时间对药浴退热疗效的影响。结果:2 g/100 mL和1 g/100 mL的药液浓度退热疗效明显优于0浓度,2 g/100mL组的退热疗效最好,药液温度(38±1)℃、(40±1)℃二水平的退热疗效无明显差异,药浴时间15、25 min二水平的退热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最优的药液浓度为2 g/100 mL,适宜的药液温度为(39±1)℃,适宜的药浴时间为15~25min。
关键词
中药药浴
小儿外感发热
影响因素
技术操作规范
退热疗效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th
paediatrics fever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influence
factor
technical practices
cooling effect
分类号
R454.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擦浴用于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降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任小琴
项亚琴
马锦虹
机构
浙江省中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66-2467,共2页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普通课题项目(2009C13009)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统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照组给予32~34℃温水擦浴。记录患儿擦浴前及擦浴后30、60、90 min体温,并对两组间各时间点体温进行比较。结果:在擦浴后3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和对照组退热效果相当(P>0.05);在擦浴后60、9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温水擦浴组。
关键词
中药
擦浴
小儿
风热型外感高热
物理降温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sponge bath
infant
wind -heat type,high
fever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s
physical cooling method
分类号
R720.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可拓学原理分析外感病因因素的相关性
3
作者
陈孝银
钱国强
何斌
谢立荣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广东工业大学经管学院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373,3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0057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025151)
文摘
目的:对外感病的病因因素的相对性、可变性、多层次的复杂性进行定性定量的形式化描述。方法:采用可拓理论对常见中医外感病的病因因素进行可拓分析和优度评价。结果:风量大小与温差在外感病的发生中相关度最大,分别为0.151、0.063。结论:风量和温差与外感病的发生联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
可拓学
外感病
病因因素
Keywords
extension
exogenous
pathogenic
caused
disease
cause of disease
factor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正虚外感的证治思想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培屹
张晓虹
张诗晓
李启勇
陶旺
孙杰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附属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27-2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539)。
文摘
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正虚外感从古至今都是医者不断探讨的命题。《伤寒论》不仅总结了正虚外感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还记载了很多扶正祛邪的方药,为后世医家开拓了以扶正祛邪为法的诊疗道路。作者将基于《伤寒论》,从六经角度出发探析张仲景治疗正虚外感疾病的思想,并例举相关临床运用研究,为临床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正虚外感类疾病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伤寒论》
正虚
外感
扶正祛邪
Keywords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deficiency of healthy Qi
diseases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s
strengthening healthy Qi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
s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技术操作规范研究
单海军
侯江红
董志巧
李玮
朱珊
任玉梅
王中玉
田春贤
秦凤华
周莉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药擦浴用于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降温的临床研究
任小琴
项亚琴
马锦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可拓学原理分析外感病因因素的相关性
陈孝银
钱国强
何斌
谢立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伤寒论》正虚外感的证治思想探讨
王培屹
张晓虹
张诗晓
李启勇
陶旺
孙杰
《辽宁中医杂志》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