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1
作者 杨敬伟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0期86-88,共3页
加密传输是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数据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计算机网络环境复杂,干扰因素比较多,且通信数据流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计算机网络通信风险,为此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 加密传输是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数据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计算机网络环境复杂,干扰因素比较多,且通信数据流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计算机网络通信风险,为此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利用区块链技术获取计算机网络通信节点数据,并对数据访问进行控制,采用同态加密算法对区块数据加密处理,利用建立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型实现对加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加密传输。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应用下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传输误比特率和丢包率均未超过1%,提高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加密传输 同态加密算法 误比特率 丢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无线光通信调制方式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荃 周春 +1 位作者 彭金花 邵慧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2-628,共7页
为了研究适用于室内无线光通信的调制方式,分析了开关键控(OOK)、脉冲位置调制(PPM)、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和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的调制结构,详细推导了各调制方式的平均发射功率、带宽需求、传输容量... 为了研究适用于室内无线光通信的调制方式,分析了开关键控(OOK)、脉冲位置调制(PPM)、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和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的调制结构,详细推导了各调制方式的平均发射功率、带宽需求、传输容量和误包率的公式,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PPM的平均发射功率最小,DPIM、DPPM和DH-PIM次之,OOK的平均发射功率最大;OOK的带宽需求最小,DH-PIM、DPPM和DPIM次之,PPM的带宽需求最大;DPPM的传输容量最大,DPIM和DH-PIM次之,OOK和PPM的传输容量最小;在相同调制阶数的条件下,PPM的误包率最小,DPIM、DPPM和DH-PIM次之,OOK的误包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调制方式 平均发射功率 带宽需求 传输容量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DH-PIM与DPIM调制方式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红星 朱银兵 +1 位作者 张铁英 孙晓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4,97,共4页
为了解决目前无线光通信采用的调制方式误包率大、传信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和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的性能。分析了DPIM和DH-PIM两种调制方式的符号结构,比较了二者的传信率以及给定模型下的误包率。仿真与分析... 为了解决目前无线光通信采用的调制方式误包率大、传信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和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的性能。分析了DPIM和DH-PIM两种调制方式的符号结构,比较了二者的传信率以及给定模型下的误包率。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DH-PIM的传信率较高,适合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传输系统,而DPIM的平均发射功率低,误包率较小,适合于要求低功率或高可靠性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调制方式 误包率 传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无线光通信系统中数字脉冲间隔调制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胡宗敏 汤俊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9,共5页
基于光强闪烁的大气无线光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了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方式的差错性能,分析了符号结构、发射功率、带宽需求等问题,并与 OOK(开关键控)和 PPM(脉冲位置调制)调制方式进行比较。理论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DPIM 调制方式较 P... 基于光强闪烁的大气无线光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了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方式的差错性能,分析了符号结构、发射功率、带宽需求等问题,并与 OOK(开关键控)和 PPM(脉冲位置调制)调制方式进行比较。理论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DPIM 调制方式较 PPM 方式有较高的功率效率和较少的带宽需求,特别是在系统实现上相对于 PPM 大大简化。因此 DPIM 应用于无线光通信系统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数字脉冲间隔调制 光强闪烁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铁英 王红星 +1 位作者 朱银兵 孙晓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3,共3页
无线光通信脉冲位置调制(PPM)的功率利用率虽然很高,但带宽需求也非常高,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应当充分考虑带宽需求和功率利用率的平衡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DAPPM)。在给出了其符号结构之后,分析了其带... 无线光通信脉冲位置调制(PPM)的功率利用率虽然很高,但带宽需求也非常高,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应当充分考虑带宽需求和功率利用率的平衡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DAPPM)。在给出了其符号结构之后,分析了其带宽利用率。然后,推导了弱湍流信道模型下DAPPM的误时隙率和误包率,并与OOK、PPM、DPIM和DAPIM等调制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位分辨率条件下,DAPPM的误包率虽然高于PPM和DPIM,但明显优于OOK和DAPIM。同时,DAPPM去除了PPM中冗余的时隙,且平均长度比DPIM短,从而获得了比DPIM更高的带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 湍流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分集的新型自动重传协议 被引量:7
6
作者 余官定 张朝阳 仇佩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25,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合作分集的新型链路层自动重传协议——合作ARQ协议,传输错误的数据包将由一个中继节点进行重传。根据接收端处理重传数据包的不同方式,探讨了2种协议:1)合作简单ARQ协议,目的节点在收到重传的数据包之后丢弃原始的数据包... 研究了一种基于合作分集的新型链路层自动重传协议——合作ARQ协议,传输错误的数据包将由一个中继节点进行重传。根据接收端处理重传数据包的不同方式,探讨了2种协议:1)合作简单ARQ协议,目的节点在收到重传的数据包之后丢弃原始的数据包;2)合作混合ARQ协议,目的节点将重传的数据包和原始数据包进行分集合并。分析了独立慢衰落信道下合作ARQ协议性能,仿真成果证明,合作ARQ协议相比传统ARQ协议能够降低链路层的丢包率,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合作分集 中继传输 自动重传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决门限对无线光通信调制方式差错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铁英 王红星 +1 位作者 朱银兵 孙晓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25,共3页
无线光通信调制方式的差错性能依赖于门限的选择。在给出了OOK、PPM和DPIM差错率公式的基础上,推导了最佳门限的解析式。并对基于不同判决门限的差错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佳门限下调制方式的差错率明显优于其它门限下的差错率。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调制 误时隙率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靠广播单组传输次数的期望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开云 李幼平 +2 位作者 孔思淇 赵强 马卫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6,共6页
在一对多传输模式中,广播/多播比单播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效率,单组数据重传次数的数学期望是可靠广播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参数。迄今为止,相关文献基于离散概率分布函数给出了两类该参数的解:精确的级数解和用于分析复杂度的近似解。... 在一对多传输模式中,广播/多播比单播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效率,单组数据重传次数的数学期望是可靠广播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参数。迄今为止,相关文献基于离散概率分布函数给出了两类该参数的解:精确的级数解和用于分析复杂度的近似解。针对前者计算时间较多、后者精度较差的情况,构造对数函数幂级数部分和的近似表达式,将离散概率分布函数进行连续化处理,得到误差更低、物理意义更加明确的近似解。在此基础上,将级数解和概率连续近似解进行组合,导出高精度的近似解。数值模拟实验表明,其平均误差比已有近似解低2~3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分组丢失率 数学期望 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C和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磊 郝士琦 +1 位作者 赵青松 张岱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5-1410,共6页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了基于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数据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在建立了大气湍流信道瞬时信噪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AMC-HAR...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了基于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数据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在建立了大气湍流信道瞬时信噪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模型,并推导了系统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公式,最后在双伽马信道模型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能够在保证一定误包性能的条件下,大大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提高单一应用AMC时的系统误包性能。随着重传次数增加,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均提高,但频带利用率增幅随重传次数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激光通信 自适应调制编码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频带利用率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AE-1553网络传输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房亮 赵光恒 曹素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96-1402,共7页
为了提高航天航空网络传输性能,提出一种通用的FC-AE-1553网络传输效率计算方法并研制高性能FC-AE-1553节点卡.首先,对FC-AE-1553网络的消息传输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分析信息类型,给出传输帧的格式建议,通过分析FC-AE-1553协议中各类消息... 为了提高航天航空网络传输性能,提出一种通用的FC-AE-1553网络传输效率计算方法并研制高性能FC-AE-1553节点卡.首先,对FC-AE-1553网络的消息传输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分析信息类型,给出传输帧的格式建议,通过分析FC-AE-1553协议中各类消息传输的时间参数,结合FC标准中对通信时间的要求,提出FC-AE-1553网络交换中各种消息类型的通信时间计算公式.然后,针对无差错传输和有差错传输两种情况,给出了网络传输效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分析数据帧净荷长度、节点处理时间、交换中序列数量、传输误码率、丢包率等参数对FC-AE-1553网络传输效率的影响,给出了网络优化设计的建议.依托某航天工程任务,研制了基于XC5VFX100T和MPC8536E的FC-AE-1553节点卡.实验结果表明:丢包对传输效率的影响可忽略;数据帧净荷为2048 B,数据帧数量为16时,传输效率可达到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AE-1553协议 传输效率 误码率 丢包率 通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中基于跨层设计的SNR阈值区间可变式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婷 李建东 李长乐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53-159,共7页
IEEE 802.16标准在物理层定义了多种可选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并可采用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网络的信噪比阈值区间可变式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其自适应调制一编码模式不仅取... IEEE 802.16标准在物理层定义了多种可选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并可采用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网络的信噪比阈值区间可变式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其自适应调制一编码模式不仅取决于物理层信道状态信息,还与高层多媒体服务流的目标误包率这一重要服务质量参数有关。与传统型和改进型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相比,信噪比阈值区间可变式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能够在满足各类业务目标误包率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系统有效数据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 跨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编码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IPv4协议的容错解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越新 郑辉 +2 位作者 赵艳秋 李立忠 曹志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在易错网络中传输IP(因特网协议)数据包时,除了网络拥塞之外,信道误码也容易导致数据包丢失。丢包对信源恢复会造成较大影响。为了降低误码导致的丢包率,该文研究了IPv4协议解码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IPv4(因特网协议版本4)协议各字段之... 在易错网络中传输IP(因特网协议)数据包时,除了网络拥塞之外,信道误码也容易导致数据包丢失。丢包对信源恢复会造成较大影响。为了降低误码导致的丢包率,该文研究了IPv4协议解码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IPv4(因特网协议版本4)协议各字段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IPv4协议容错解码的理论模型,利用最大后验概率推导出容错解码的准则。在该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分段方式估计协议字段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增强了IPv4协议解码的纠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码率 纠错 容错解码 分组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Uplink Distributed Massive MIMO System with Cross-Layer Design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被引量:3
13
作者 WANG Hui YU Xiangbin +2 位作者 LIU Fuyuan LIU Tao BAI Jiawe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6期1028-1036,共9页
The performance of uplink distributed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with crosslayer design(CLD) is investigated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which combines the discrete rate adaptive modulation ... The performance of uplink distributed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with crosslayer design(CLD) is investigated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which combines the discrete rate adaptive modulation with truncate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y means of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average packet error rate(APER)and overall average spectral efficiency(ASE)of distributed massive MIMO systems with CLD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of each user’s approximate effective signal-to-noise ratio(SNR)and the switching thresholds under the target packet loss rate(PLR)constraint.With these results,using the approximation of complementary error functions,the approximate APER and overall ASE are also deduced.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obtained theoretical ASE and APER can match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s well. Besides,the target PLR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and the distributed massive MIMO systems offer an obvious performance gain over the co-located massive MIMO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system zero-forcing detection cross-layer design spectral efficiency quality of service packet error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脉冲间隔调制最优检测阈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红星 马杰 张铁英 《舰船电子工程》 2008年第8期63-66,177,共5页
通过建立基于两点假设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模型,推导了系统误码率公式,在分析三种常见的脉冲间隔调制符号结构的基础上,得出了其误时隙率表达式,推导了基于最小误时隙率的最优检测阈值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分别在最优检测阈值和其它阈值... 通过建立基于两点假设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模型,推导了系统误码率公式,在分析三种常见的脉冲间隔调制符号结构的基础上,得出了其误时隙率表达式,推导了基于最小误时隙率的最优检测阈值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分别在最优检测阈值和其它阈值下对其差错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脉冲间隔调制 误时隙率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级视频编码差错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琮 宋立锋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相比于H.263和MPEG-4,H.264,其压缩性能提高了近一倍,但H.264/AVC局限于传统的单层编码模式,即便在编解码两端添加差错控制措施,仍不足以达到在高丢包率信道下流畅清晰观看视频的要求。分析了SVC(可分级视频编码)... 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相比于H.263和MPEG-4,H.264,其压缩性能提高了近一倍,但H.264/AVC局限于传统的单层编码模式,即便在编解码两端添加差错控制措施,仍不足以达到在高丢包率信道下流畅清晰观看视频的要求。分析了SVC(可分级视频编码)在高丢包率信道下的容错性,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SVC中提出的一些容错编码以及差错掩盖的方法,并介绍了SVC差错控制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解码 容错编码 差错掩盖 高丢包率 可分级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组合脉冲调制的差错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宏展 廖仁波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6,共3页
在简要介绍脉冲位置宽度调制(PPWM)、差分脉冲位置宽度调制(DPPWM)、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DAPPM)和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DAPIM)等新型组合调制方式的符号结构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它们的误包率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在给定模型下分析了以上... 在简要介绍脉冲位置宽度调制(PPWM)、差分脉冲位置宽度调制(DPPWM)、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DAPPM)和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DAPIM)等新型组合调制方式的符号结构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它们的误包率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在给定模型下分析了以上新型组合调制方式的差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调制方式 平均发射功率 带宽需求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输误码损伤对数据业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一军 胡昌军 《电信网技术》 2009年第11期12-14,共3页
介绍了误码与丢包的定义,分析了传输误码产生的原因和概率分布,给出了传输误码率与数据丢包率的理论关系,并以GFP-F映射方式为例,分析传输误码对数据丢包的影响。
关键词 误码率 丢包率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PAN/WLAN应用环境下的一类混合链路自适应算法
18
作者 钱小勇 沈连丰 +2 位作者 胡静 许国军 徐平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该文分析了基于包错误率(PER)测量及基于我干比(C/I)估计的链路自适应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WPAN/WLAN应用环境下的混合算法,即同时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和选择性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 该文分析了基于包错误率(PER)测量及基于我干比(C/I)估计的链路自适应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WPAN/WLAN应用环境下的混合算法,即同时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和选择性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理想的单用户接入情况下,同时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的吞吐量要大于其它算法。在实际的多用户接入情况下,分配给每个用户的资源相对较少,此时,选择性考虑PER与C/I的混合算法能够减小接收包数目较少或C/I估计误差大大以及信道误判等因素造成的吞吐量损失,达到比其它算法更大的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AN WLAN 自适应算法 无线个域网 无线局域网 载干比 包错误率 链路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协同中继系统性能研究以及分组长度性能影响分析
19
作者 刘少阳 习勇 +2 位作者 李颖 魏急波 ALISTER Burr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39,共8页
针对AF(amplify-and-forward)和DF(decode-and-forward)2种转发模式,分析了分组协同中继通信系统在高信噪比下的误帧率性能,并研究了帧长对误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以误帧率为准则,AF和DF模式都取得了相同的分集增益,但是编码增益不一样... 针对AF(amplify-and-forward)和DF(decode-and-forward)2种转发模式,分析了分组协同中继通信系统在高信噪比下的误帧率性能,并研究了帧长对误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以误帧率为准则,AF和DF模式都取得了相同的分集增益,但是编码增益不一样,并且编码增益与帧长有关。与现有的研究结论不一样,考虑到实际的分组长度,DF总是能够获得较AF更好的性能,帧越短DF的优势越明显;当帧长足够大时AF能够获得和DF相近的性能。还研究了最优的中继位置,对于AF系统,最优的中继位置总是位于源和目的节点中点处;而对于DF系统,当帧长增大时最优的中继位置将从靠近源处逐渐移至中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中继 误帧率 AF 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
20
作者 严军荣 卢玉龙 潘鹏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3,共5页
空间通信的TCP大多数是基于Vegas算法,该算法需要对往返时延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这在具有极长且可变时延的信道特征的深空通信环境中很难实现。提出一种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数据块的形式发送数据,依... 空间通信的TCP大多数是基于Vegas算法,该算法需要对往返时延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这在具有极长且可变时延的信道特征的深空通信环境中很难实现。提出一种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数据块的形式发送数据,依据历史数据设定差错容忍度,利用分组丢失率测量值进行拥塞状态判断及发送窗口大小调整,从而使用较小的开销达到较高的传输效率。最后,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证明基于分组丢失率测量的差错容忍式拥塞控制算法的吞吐量比传统TCP的Tahoe算法提高34c,比Reno算法提高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数据块 分组丢失率 差错容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