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4PH不锈钢挤出成型制品的抗冲击性能
1
作者 姜世杰 刘硕 +3 位作者 张云滔 英洪玮 陈佳琦 蔡尚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6-273,共8页
金属材料挤出成型(metal material extrusion, MME)是采用金属粉末与聚合物黏结剂混合丝材为原料,通过成型、脱脂和烧结工艺(shaping-debinding-sintering, S-D-S)制造纯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随着MME技术的发展,亟须对其制品... 金属材料挤出成型(metal material extrusion, MME)是采用金属粉末与聚合物黏结剂混合丝材为原料,通过成型、脱脂和烧结工艺(shaping-debinding-sintering, S-D-S)制造纯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随着MME技术的发展,亟须对其制品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然而相关信息非常匮乏。制备了不同过程参数下的MME试件,并采用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研究了其抗冲击性能,探讨了成型方向、填充角度、挤出温度、床温及成型速度等过程参数对试件冲击吸收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填充角度为45°时,侧置方向成型试件的抗冲击性能最佳,水平方向次之,竖直方向最差;而在0°填充角度下,水平方向成型试件性能最好;进一步提高挤出温度、床温并降低成型速度,可以显著增强试件的抗冲击性能。研究结果为优化MME成型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拓展了其在承受冲击载荷场景下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成型 17-4ph不锈钢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pH响应性的Cu/ZIF-8@Cur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2
作者 曾凡行 徐畅 +2 位作者 董旭峰 齐民 庄熙晶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1-2098,共8页
姜黄素是一类天然多酚,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是其稳定性低、溶解度差且在人体中代谢过快等缺点严重限制应用。基于此,研究采用一锅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铜掺杂的ZIF-8双金属MOF材料用于姜黄素的高效负载(简写为Cu/ZIF-8@Cur),以实现优异... 姜黄素是一类天然多酚,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是其稳定性低、溶解度差且在人体中代谢过快等缺点严重限制应用。基于此,研究采用一锅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铜掺杂的ZIF-8双金属MOF材料用于姜黄素的高效负载(简写为Cu/ZIF-8@Cur),以实现优异的抗菌性。首先,通过紫外和红外等分析,证明了姜黄素的成功负载,其负载率高达45.6%,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颗粒具有优异的pH响应性:在未产生细菌时(中性条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当人体产生细菌(环境变为弱酸性),Cu/ZIF-8@Cur颗粒会缓慢的释放离子及药物。Cu/ZIF-8@Cur颗粒对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姜黄素 金属-有机框架 ph响应性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离子渗氮对17-4PH不锈钢磨损和腐蚀影响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韩忠立 庄文华 +2 位作者 赖平 郭相龙 张乐福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0,109,共8页
对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丝杠材料17-4PH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氮处理,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满足堆内苛刻的要求。为此,综述了低温离子渗氮对17-4PH不锈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着重阐述了经低温离子渗氮17-4PH不锈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对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丝杠材料17-4PH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氮处理,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满足堆内苛刻的要求。为此,综述了低温离子渗氮对17-4PH不锈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着重阐述了经低温离子渗氮17-4PH不锈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最后,结合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服役环境,为低温离子渗氮17-4PH不锈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驱动机构 17-4ph不锈钢 低温离子渗氮 磨损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热丝激光增材制造17-4PH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鹏德 李广 +1 位作者 刘玉鹏 石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9-235,共7页
激光增材制造(LAM)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高温度梯度和层间循环加热效应,导致沉积材料晶粒生长与力学性能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因此,通过热处理改善LAM材料的微观组织并调控力学性能至关重要。本工作对热丝激光增材制造17-4PH不锈钢热处... 激光增材制造(LAM)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高温度梯度和层间循环加热效应,导致沉积材料晶粒生长与力学性能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因此,通过热处理改善LAM材料的微观组织并调控力学性能至关重要。本工作对热丝激光增材制造17-4PH不锈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拉伸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4PH不锈钢原始态组织为粗大柱状板条马氏体及少量的晶间细小胞状奥氏体。H900热处理后,马氏体晶粒得到细化,晶粒生长各向异性减弱,且有细小碳化沉淀物的析出。H1025热处理后,马氏体晶粒发生粗化,并且在晶界和晶粒内分布细小的逆转变奥氏体。热处理后LAM样品的力学性能优于锻造样品,LAM 17-4PH不锈钢在H900状态下,抗拉强度从1108 MPa提高到1506 MPa,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别高于锻造材料11%和15%,硬度最高达448HV,取得了较好的强韧配合。马氏体基体中碳化物的沉淀析出与晶粒细化产生的强化作用协同提高材料强度,逆转变奥氏体增加了17-4PH不锈钢的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激光增材制造 热处理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型GG-g-PHEMA载药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侯露 吴超群 常飞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4,共8页
水凝胶因具有出色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单一组分的天然水凝胶缺乏对环境的智能响应,仅通过药物的被动释放难以实现靶向递送。为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医学领域的适用性,以硝酸铈铵(CAN)为氧化... 水凝胶因具有出色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单一组分的天然水凝胶缺乏对环境的智能响应,仅通过药物的被动释放难以实现靶向递送。为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医学领域的适用性,以硝酸铈铵(CAN)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单体与结冷胶(GG)接枝共聚,制备pH敏感型的新型GG-g-PHEMA水凝胶,通过优化HEMA和CAN浓度提高接枝共聚反应效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同步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仪对GG-g-PHEMA水凝胶进行表征,通过溶胀、保水和生物降解实验评价GG-g-PHEMA水凝胶的吸水性和生物降解性,并以万古霉素为模型药物,考察GG-g-PHEMA水凝胶的载药性能,采用抑菌圈法考察GG-g-PHEMA水凝胶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HEMA与GG已成功接枝共聚,接枝共聚反应效率最高可达81.29%;GG-g-PHEM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生物降解性,在pH为7.4时的缓冲溶液中溶胀率最高可达425.96%±4.43%,高于pH为1.2时的缓冲溶液,具有pH敏感性;21 d的生物降解率为42.88%±0.66%,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载药量最高可达14.89%±1.5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9 mm,具有一定的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因此,GG-g-PHEMA水凝胶有望作为pH敏感型药物递送载体而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接枝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结冷胶 ph敏感型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提取物中的花青素智能pH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娅敏 张敏 +5 位作者 张沛春 张斌 齐燕姣 鲜亮 王文芳 陈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0,共8页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重要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属于多酚家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该文综述了近几年研究人员从不同植物中提取出花青素,将其作为指示剂制备智能pH复合膜,通过复合膜颜色的变化以监测肉类、牛奶和果蔬等的新鲜程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还讨论了花青素的来源、结构和性质,为研究人员探索从不同植物中提取的花青素智能pH指示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提取方法 ph敏感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用17-4PH表面激光熔覆15-5PH涂层组织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杜彦斌 雷鑫 +2 位作者 张文平 陈泓西 李志强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5-142,共8页
17-4PH不锈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涡轮机叶片等关键零部件。为实现航空用17-4PH零部件损伤后的修复与再制造,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17-4PH表面制备15-5PH涂层,并对涂层的物相、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17-4PH不锈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涡轮机叶片等关键零部件。为实现航空用17-4PH零部件损伤后的修复与再制造,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17-4PH表面制备15-5PH涂层,并对涂层的物相、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Fe-Cr、马氏体及α-Fe组成;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区为平面晶,底部及中部以柱状晶为主,顶部由柱状晶和少量等轴晶组成。涂层与基材的平均显微硬度分别为408.7HV_(0.5)和347.5HV_(0.5),涂层硬度较基材提高17.6%;涂层与基材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3051和0.3754,磨损截面面积分别为813.74μm^(2)和2058.12μm^(2),涂层的耐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基材。涂层与基材的自腐蚀电位(E_(corr))分别为-1.0780 V和-1.0975 V,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分别1.229×10^(-3) mA/cm^(2)和0.907×10^(-3) mA/cm^(2),涂层的耐腐蚀性能与基材相当。涂层的组织及表面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15-5PH涂层可用于航空用17-4PH零部件的修复与再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再制造 17-4ph 15-5ph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与α-淀粉酶结合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奚宇 余美宏 +3 位作者 赵劲灵 曹瑞 程洁仪 李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1-179,共9页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bis(2-methyl-3-furyl)disulfide,BMFDS]是肉类的一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它与口腔中的α-淀粉酶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对香气的感知。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检测、蛋白质表面...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bis(2-methyl-3-furyl)disulfide,BMFDS]是肉类的一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它与口腔中的α-淀粉酶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对香气的感知。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检测、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分子对接分析等方法研究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pH值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自发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基态复合物,对α-淀粉酶的荧光产生了静态猝灭。不同pH条件下其相互作用强度顺序为pH 7.0>pH 8.5>pH 5.0,但都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pH会影响BMFDS与α-淀粉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但并不会改变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反应类型。总之,BMFDS和α-淀粉酶之间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使α-淀粉酶结构松散,且在3种pH条件下的作用强度有差异。该研究可为后续肉类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 Α-淀粉酶 相互作用机制 ph 疏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高强度15-5PH钢力学性能与侵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军 吴巍 +1 位作者 胡志明 张笑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9,共9页
为获得加工工艺对高强度钢性能的影响,选取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和锻造工艺加工弹丸,通过镜像观测、准静态、SHPB和混凝土侵彻等研究手段,对比分析了三种SLM制造工艺以及锻造工艺对于15-5PH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获得加工工艺对高强度钢性能的影响,选取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和锻造工艺加工弹丸,通过镜像观测、准静态、SHPB和混凝土侵彻等研究手段,对比分析了三种SLM制造工艺以及锻造工艺对于15-5PH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技术细化了15-5PH钢组织的晶粒,SLM成型的15-5PH钢力学性能有提升,其中SLM-B工艺的提升效果明显,SLM-B成型的15-5PH钢的准静态屈服强度相较于锻造工艺提升幅度达13.1%;其动态屈服强度相较于锻造工艺钢提高了9.0%;且SLM-B工艺对弹丸抗磨蚀性能最好.试验结果表明SLM工艺提高了15-5PH钢力学性能和抗磨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15-5ph 力学性能 侵彻 磨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15-5PH不锈钢的切削力研究
10
作者 宋善奇 金成哲 +1 位作者 高可 鑫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3,共6页
为研究铣削加工15-5PH不锈钢时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基于Deform-3D软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铣削加工仿真,通过15-5PH不锈钢的铣削加工试验对比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铣削力的切削参数依次... 为研究铣削加工15-5PH不锈钢时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基于Deform-3D软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铣削加工仿真,通过15-5PH不锈钢的铣削加工试验对比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铣削力的切削参数依次为:每齿进给量f z>径向切削深度a_(e)>轴向切削深度a_(p)>切削速度v_(c);最佳切削参数组合为v_(c)=100m/min,f z=0.02mm/z,a_(p)=1.5mm和a_(e)=0.4mm;切削速度逐步增大会导致切削力降低;增大每齿进给量会提高切削力;径向切削深度的增大会使切削力随之上升,但增长速率较低;切削力随轴向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增长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15-5ph不锈钢 切削力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钝化与MoS_(2)涂覆对17-4PH螺栓盐雾环境下力学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大鹏 乔亮 +5 位作者 董吉伟 卢泰宇 宋阳 贾槟源 夏进启 万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4-126,共13页
目的 研究钝化处理与MoS_(2)涂层对螺栓盐雾环境下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2种不同的表面处理(钝化,MoS_(2)涂覆)的17-4PH螺栓,采用SEM、EDS对腐蚀后螺栓表面涂层进行表征,采用往复摩擦试验获得表面处理后的摩擦因数;对螺栓... 目的 研究钝化处理与MoS_(2)涂层对螺栓盐雾环境下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2种不同的表面处理(钝化,MoS_(2)涂覆)的17-4PH螺栓,采用SEM、EDS对腐蚀后螺栓表面涂层进行表征,采用往复摩擦试验获得表面处理后的摩擦因数;对螺栓进行长时盐雾腐蚀实验,对腐蚀后的螺栓进行标准拉伸实验,对腐蚀表面进行显微形貌观察,以获得处理后螺栓抗腐蚀能力。结果 钝化层与MoS_(2)涂层厚度分别为10.7μm和12.5μm,钝化后往复摩擦试验中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85,而MoS_(2)涂层平均摩擦因数仅为0.2,对应螺栓摩擦因数则分别为0.081与0.073;在长时盐雾腐蚀过程中,钝化螺栓在192h后螺栓头部与螺纹处出现腐蚀现象,1 800 h后出现严重腐蚀,表面腐蚀但螺栓断裂强度下降并不明显;在0~6 500 h的盐雾腐蚀实验中,涂覆MoS_(2)涂层的螺栓头部与螺纹处均出现明显腐蚀现象,但是螺栓表面开始出现MoS_(2)涂层剥落。结论 与表面钝化相比,表面涂覆MoS_(2)涂层具有更小摩擦因数,且对螺栓盐雾腐蚀防护更有效,能在3 750 h内完全不锈蚀,在6 500 h时发生大面积MoS_(2)涂层剥落,此外,盐雾表面腐蚀对螺栓拉伸断裂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螺栓 钝化涂层 MoS_(2)涂层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17-4PH不锈钢时刀具磨损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波 田鹏飞 +3 位作者 蒋宏婉 任仲伟 袁森 肖展开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3,共6页
为了探究刀具磨损对切削力和已加工表面温度的影响,考虑实际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类型,建立了不同磨损类型的刀具几何模型,采用DEFORM软件建立17-4PH不锈钢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刀具磨损对切削温度、分流点和接触... 为了探究刀具磨损对切削力和已加工表面温度的影响,考虑实际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类型,建立了不同磨损类型的刀具几何模型,采用DEFORM软件建立17-4PH不锈钢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刀具磨损对切削温度、分流点和接触表面应力等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切削实验验证磨损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后刀面磨损与切削力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前刀面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其余磨损形式会增大切削力;随着后刀面磨损VB的增大,犁耕效应显著,切削力增大较为明显,而接触面的应力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切削力 有限元分析 17-4ph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激光气体渗氮层显微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礼 邵磊 +3 位作者 孙岩茹 崔梓烁 李克伟 李文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3,共7页
目的提高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方法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7-4PH不锈钢进行激光气体氮化,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在其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分析渗氮层的显... 目的提高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方法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7-4PH不锈钢进行激光气体氮化,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在其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分析渗氮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借助显微硬度仪测试渗氮层截面深度方向的硬度;采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基体、渗氮层的摩擦学性能,并通过SEM分析磨痕形貌,揭示基体与渗氮层的磨损机制。结果在渗氮前样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经激光渗氮后样品表面形成了由板条马氏体组成的熔化区和回火马氏体组成的热影响区构成的渗氮层。经渗氮后,样品的硬度均得到提高。在激光功率3000 W下,渗氮层的表面硬度最高,达到了415HV0.2,约是基体硬度的1.2倍,渗氮层的硬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深度为2.6mm处其硬度与基体一致。在回火马氏体向板条马氏体转变的相变强化,以及氮原子(以固溶方式进入基体)的固溶强化作用下,提高了渗氮层的硬度。经渗氮后,样品的摩擦因数均高于基体,但渗氮后其磨损量相较于基体有所减少,在激光功率3000W下,其磨损体积最小,相较于基体减少了62%。在激光功率2500W下马氏体转变不完全,在激光功率3500W下渗氮层出现了裂纹,都降低了渗氮层的硬度,其耐磨性也随之减小,且都略低于在3000W下。磨损机制由渗氮前的以黏着磨损为主,转变为渗氮后的以磨粒磨损为主。结论在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表面进行激光渗氮后,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均得到提高,在激光功率3000W下制备的渗氮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气体渗氮 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显微组织 表面硬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添加对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赵宇 冷坤 +5 位作者 赵春玲 谢海铭 季显坤 袁珂 陈芝来 蒋福林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5,共10页
研究了不同Ti-6Al-4V合金粉末添加对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金相及背散射电子衍射显微组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断口及拉伸实验分析了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及强韧化机... 研究了不同Ti-6Al-4V合金粉末添加对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金相及背散射电子衍射显微组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断口及拉伸实验分析了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及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Ti-6Al-4V原位合金化后15-5PH不锈钢组织发生了等轴转变,显著细化晶粒的同时降低了织构强度,同时通过抑制马氏体相变使位错密度降低。15-5PH+0.8%Ti-6Al-4V和15-5PH+1.6%Ti-6Al-4V合金的屈服强度分别达1069 MPa和1021 MPa,远高于15-5PH不锈钢(680 MPa),且合金的延伸率明显提升,其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主要源于晶粒细化及内部位错密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15-5ph不锈钢 原位合金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素-虫胶红酸智能指示标签的制备及其对基围虾新鲜度的监测
15
作者 郭星串 房祥军 +7 位作者 刘瑞玲 吴伟杰 缪文华 韩延超 牛犇 沈超怡 陈慧芝 郜海燕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6-314,共9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基材,通过添加天然色素虫胶红酸(laccaic acid,LA)、茜素(alizarin,ALI)制备得到智能指示标签。利用LA和ALI的共色作用的原理,得到更好的显色效果和稳...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基材,通过添加天然色素虫胶红酸(laccaic acid,LA)、茜素(alizarin,ALI)制备得到智能指示标签。利用LA和ALI的共色作用的原理,得到更好的显色效果和稳定性,最终应用于基围虾的新鲜度监测。通过分析比较LA、ALI、ALI/LA的添加情况对标签的微观形貌、热力学特性、显色效应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天然色素智能指示标签无损、实时监测基围虾新鲜度的可行性,避免传统化学指示剂过多使用危害人体健康和单一天然色素稳定性差、颜色变化不明显等问题。结果表明:ALI和LA的共同使用使标签材料内部结构致密性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在pH 4~13范围能够很好地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与单一色素指示标签相比,CMC/PVA/ALI/LA指示标签在基围虾4、25℃贮藏期间能够准确监测到新鲜、次新鲜和腐败3种阶段,颜色从浅黄色转为紫色,ΔE值扩大至22.20±0.42(4℃、8 d)和38.89±0.72(25℃、48 h),ΔE值与pH值和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CMC/PVA/ALI/LA智能指示标签能够有效监测基围虾4、25℃贮藏期间的新鲜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天然色素 基围虾 新鲜度 智能指示 ph值敏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度和pH校正的锌的水生生物基准研究
16
作者 蒿梦秋月 付卫强 +2 位作者 李小峰 刘大庆 冯承莲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水环境因素(如pH、硬度等)对重金属的水生生物毒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会影响重金属的水质基准标准。目前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的指标大都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测试获得的,并没有考虑实际水环境中环境要素的影响。锌(Zn)是... 水环境因素(如pH、硬度等)对重金属的水生生物毒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会影响重金属的水质基准标准。目前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的指标大都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测试获得的,并没有考虑实际水环境中环境要素的影响。锌(Zn)是生命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系统探究典型水环境要素对锌生物毒性的影响作用对我国水质基准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基于实验室实测的8种水生生物pH和硬度的单因素实验的相关数据,同时结合生物有效性校正模型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拟,构建出锌的基于多要素的多元线性毒性预测模型,并基于预测模型外推获得锌的危害浓度,急性基准值为300μg·L^(-1),HC5值为600μg·L^(-1)。本研究综合考虑了关键水环境参数硬度和pH值对锌生物的综合影响,与其他国家或组织无校正或只基于硬度校正相比将更加完善和准确,研究结果可为水质基准推导和校正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水质基准 模型校正 物种敏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紧固件在高海水盐雾环境中的应用
17
作者 曹安港 宗浩 +1 位作者 刘欣欣 赵显涛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89,共6页
C01型膜盘联轴器在工作过程时,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海水盐雾环境中,联轴器的紧固件材料不但要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应具有较强的耐海水盐雾腐蚀性能。通过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疲劳腐蚀、电偶腐蚀等试验,测试了15-5PH(0Cr15Ni5Cu4Nb... C01型膜盘联轴器在工作过程时,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海水盐雾环境中,联轴器的紧固件材料不但要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应具有较强的耐海水盐雾腐蚀性能。通过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疲劳腐蚀、电偶腐蚀等试验,测试了15-5PH(0Cr15Ni5Cu4Nb)不锈钢材料用于膜盘联轴器紧固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5-5PH不锈钢发生了明显的缝隙腐蚀和轻微的点蚀,但对应力腐蚀和疲劳腐蚀不敏感,且与TC4钛合金耦合后无电化学腐蚀。15-5PH不锈钢可以作为开放海洋环境中TC4钛合金膜盘的紧固件。但应注意避免缝隙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联轴器紧固件 海水 盐雾 耐蚀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Cl^(-)与CO_(2)耦合侵蚀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晓敏 罗素蓉 +1 位作者 丁金龙 汤国华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8-607,共10页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测定并分析标准砂、河砂及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研究Cl^(-)与CO_(2)耦合作用下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均低于河砂,且受片状颗粒含量影响显著;Cl^(-)与CO_(2)耦合侵蚀...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测定并分析标准砂、河砂及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研究Cl^(-)与CO_(2)耦合作用下机制砂粒形对砂浆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制砂的粒形指数均低于河砂,且受片状颗粒含量影响显著;Cl^(-)与CO_(2)耦合侵蚀下,砂浆内对流区终点的pH值为12.0~12.5;随着细骨料粒形指数的降低,砂浆中的自由Cl^(-)含量和表观Cl^(-)扩散系数先下降后上升,与孔径50 nm以上风险孔比例呈正相关,且受单个循环周期内CO_(2)侵蚀时长的影响;细骨料粒形指数的降低增强了骨料的曲折效应,提高了细骨料对外界侵蚀的阻滞效果。建议将机制砂的合理粒形指数取为0.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粒形指数 耦合侵蚀 自由Cl^(-)含量 表观Cl^(-)扩散系数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脱硫系统pH预测模型
19
作者 高钾 田雪峰 +2 位作者 彭献永 蒋甲丁 徐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535-5543,共9页
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工作过程中浆液pH难以精准测量、不利于WFGD作业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脱硫系统pH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归一化处理;其次,基于最... 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工作过程中浆液pH难以精准测量、不利于WFGD作业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脱硫系统pH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归一化处理;其次,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得出13个特征值为输入变量,pH为输出变量,并建立浆液pH模型;最后,运行模型,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与长短期记忆和门控循环相比,所选用的数学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11.95%、24.92%,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10.64%、19.49%,决定系数分别提高了1.79%、3.08%。表明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pH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为现有脱硫塔pH预测模型提供了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浆液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2-甲基氨基)乙酯高强度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pH响应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小平 刘璨 +3 位作者 郝玉鹏 董贤政 陈柳 熊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2,共6页
利用两步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聚甲基丙烯酸(2-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双网络水凝胶,第一网络为锂藻土(Laponite)物理交联的PAM纳米复合水凝胶,第二网络为化学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交联PD-MAEMA。研究了2种网络相对含量... 利用两步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聚甲基丙烯酸(2-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双网络水凝胶,第一网络为锂藻土(Laponite)物理交联的PAM纳米复合水凝胶,第二网络为化学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交联PD-MAEMA。研究了2种网络相对含量、纳米黏土Laponite用量、化学交联剂BIS用量对水凝胶强度和pH响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M/PDMAEMA双网络水凝胶具有高强度,改变单体AM和DMAEMA的配比、交联剂的用量,其拉伸强度在36~91.9kPa范围内可调。PAM/PDMAEMA双网络水凝胶还具有灵敏的pH刺激响应性,在pH=4时双网络水凝胶溶胀度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网络 高强度 甲基丙烯酸(2-甲基氨基)乙酯 锂藻土 ph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