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pET-20b克隆与表达多功能半纤维素酶
1
作者 彭静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205-4207,共3页
将来源于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JW200)的双活性阿拉伯/木糖苷酶(XarB)构建到pET-20b(+)上,得到质粒pET-20b-xarB。将来源于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DSM 5826)木聚糖酶A(XynA)构建到pET-20b-... 将来源于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JW200)的双活性阿拉伯/木糖苷酶(XarB)构建到pET-20b(+)上,得到质粒pET-20b-xarB。将来源于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DSM 5826)木聚糖酶A(XynA)构建到pET-20b-xarB上,得到表达质粒pET-20b-xarB-xynA。将重组质粒pET-20b-xarB-xynA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DE3)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该重组酶的分子量为108 kDa,与理论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糖苷酶 木聚糖酶 pet-20b(+) 多功能半纤维素酶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0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2
作者 吴伊莹 柳玉佳 +3 位作者 郑蕾 刘梨 陈新怡 郭志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23-2130,共8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严重危害患者心理和身体健康。临床治疗RA的药物效果有限,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及药物是当前热点问题。锌指蛋白A20是一种细胞质泛素修饰酶,与炎症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严重危害患者心理和身体健康。临床治疗RA的药物效果有限,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及药物是当前热点问题。锌指蛋白A20是一种细胞质泛素修饰酶,与炎症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负性调节密切相关,具有抗炎和抗细胞坏死性凋亡作用。A20参与RA发病,有改善RA炎症反应及骨破坏的作用。中医药治疗RA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独特优势,研究发现中医药对A20具有调节作用。本文通过阐述A20在RA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干预A20的研究进展,以期为RA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A20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痘病毒B20R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领弟 李小梅 +3 位作者 芦晓鸥 彭棋 孔令保 王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5,共9页
【目的】构建猴痘病毒B20R蛋白原核表达系统,并评价原核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后续的猴痘病毒检测及新型治疗方法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参照GenBank已公布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B20R基因DNA序... 【目的】构建猴痘病毒B20R蛋白原核表达系统,并评价原核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后续的猴痘病毒检测及新型治疗方法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参照GenBank已公布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B20R基因DNA序列进行优化,人工合成B20R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和pET-32a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构建的2种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B20R的表达情况。通过控制变量法优化融合蛋白B20R的诱导表达条件,使用Ni柱亲和层析进行纯化;以纯化的融合蛋白B20R经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定期采集昆明小鼠血样,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将B20R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能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B20R,经IPTG诱导后,可在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表达出融合蛋白B20R,且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进行表达。融合蛋白B20R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37℃下以0.6 mmol/L IPTG诱导12 h,Ni柱亲和层析纯化的最佳咪唑洗脱浓度为40 mmol/L。以纯化的融合蛋白B20R接种免疫昆明小鼠,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昆明小鼠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且至免疫第42 d仍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抗体效价高达1∶409600。【结论】构建的猴痘病毒B20R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可在大肠杆菌BL21细胞中以包涵体形式成功表达出融合蛋白B20R,且融合蛋白B20R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昆明小鼠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b20R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_2-微球蛋白在pET-22b(+)表达载体中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朴文花 张恒辉 +4 位作者 何豫 朴桂花 许文燮 李在琉 王贵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构建人 β2-microglobulin( β2- M)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β2 -M蛋白质并进行纯化 ,为构建MHC 肽四聚体奠定基础。方法 :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总RNA ,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去除信号肽部分的 β2-M基因 ... 目的 :构建人 β2-microglobulin( β2- M)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β2 -M蛋白质并进行纯化 ,为构建MHC 肽四聚体奠定基础。方法 :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总RNA ,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去除信号肽部分的 β2-M基因 ,克隆入pET-2 2b( + )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 ,用ELISA和West ernblot法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 2b( + )- β2-M ,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 ,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鉴定。结论 :获得 β2- M蛋白的高效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M pet-22b(+)载体 表达 纯化 四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MHzB型超声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松 漆晨 +1 位作者 赵乐冬 陈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背景黄斑区病变的形态学检查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屈光间质混浊眼的检查受到限制,传统的10MHzB型超声检查对黄斑病变的分辨率较低,20MHzB型超声检查在黄斑区疾病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方法... 背景黄斑区病变的形态学检查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屈光间质混浊眼的检查受到限制,传统的10MHzB型超声检查对黄斑病变的分辨率较低,20MHzB型超声检查在黄斑区疾病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方法。目的应用频域OCT和20MHzB型超声对黄斑病变进行形态学对比观察,探讨20MHzB型超声对黄斑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确诊的黄斑病变患者51例51眼,患眼均行频域OCT扫描,然后行20MHzB型超声检查。黄斑病变按频域OCT检查的形态学改变进行分类,分析20MHzB型超声的声像学特征,探讨病因。结果根据频域OCT检查检出黄斑裂孔10眼,B型超声显示黄斑区实性圆顶状回声表浅隆起,病变中央呈孔状凹陷。频域OCT检出的黄斑水肿16眼、神经上皮层脱离6眼和视网膜劈裂4眼,B型超声均显示黄斑区球壁表面的局限性带状表浅隆起,其下见液性无回声间隙。频域OCT检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脱离15眼,B型超声检查显示黄斑区球壁表面局限带状强回声表浅隆起,光带较厚,其下见液性无回声间隙。结论20MHzB型超声能对几种常见的黄斑病变进行初步鉴别,与频域OCT相比,黄斑病变B型超声表现的识别能力稍欠,但在屈光问质混浊的情况下,B型超声的诊断作用优于频域O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20 MHz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频域 黄斑病变 医学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CD_(20) Fab′对B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冬梅 赖增祖 +3 位作者 熊冬生 许元富 彭晖 杨纯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研究嵌合抗CD_(20)基因工程抗体Fab′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MTT法以及3H掺入法测定嵌合抗CD_(20) Fab′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定结果显示嵌合抗CD_(20) Fab′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 目的:研究嵌合抗CD_(20)基因工程抗体Fab′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MTT法以及3H掺入法测定嵌合抗CD_(20) Fab′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定结果显示嵌合抗CD_(20) Fab′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其IC50为24μg/ml;嵌合抗CD_(20) Fab′对3H-TdR掺入Raji细胞无抑制作用,表明抗CD_(20) Fab′不影响Raji细胞DNA的合成;但嵌合抗CD_(20) Fab′抑制3H-UdR掺入Raji细胞,表明嵌合抗CD_(20) Fab′对Raji细胞RNA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成剂量相关性。结论:嵌合抗CD_(20) Fab′抑制Raji细胞生长,嵌合抗CD_(20) Fab′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瘤 嵌合Fab'CD20 RAJI细胞 抗CD20F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18B20的数字式温度采集报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94
7
作者 汤锴杰 栗灿 +1 位作者 王迪 张琴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和报警系统,对方案设计、元器件选型、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等几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硬件结构由电源模块、测温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五大模块组成,软件给出... 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采集和报警系统,对方案设计、元器件选型、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等几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硬件结构由电源模块、测温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五大模块组成,软件给出了DS18B20初始化时序、读写时序和温度采集程序。该系统能实现温度采集、显示、报警和报警限设置功能,广泛应用于仓储、农业和运输等。经过测试,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度,抗干扰能力强,易于扩展且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89S52 DS18b20 温度采集 读写时序 显示与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41
8
作者 张仲明 郭东伟 +1 位作者 吕巍 张立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79,88,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系统,该系统由DS18B20温度传感器、STC89C516RD+单片机与LCM液晶显示屏组成。构建了实验电路图并实现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本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温度计的实际测量结果基本吻合,符合预期仿真结果。
关键词 温度测量系统 DS18b20温度传感器 STC89C516RD+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9和DS18B20的汽车空调系统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姚帆 王振臣 +1 位作者 张少兵 赵路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ARM9内核芯片S3C2410为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汽车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可实现现场显示、实时控制等功能。传感器使用了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值。阐述了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实现流程,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结合... 采用ARM9内核芯片S3C2410为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汽车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可实现现场显示、实时控制等功能。传感器使用了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值。阐述了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实现流程,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结合温度模糊控制算法,实验表明系统的硬件电路简单、控制精度好、可靠性高,且易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传感器 汽车空调 ARM9 DS18b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D20~+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永升 孔佩艳 +9 位作者 曾东风 李杰平 陈幸华 张曦 李佳丽 尹晓林 张诚 王庆余 孔祥敬 何圆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序贯维持治疗对CD20+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侵袭性和(或)难治复发性CD20+B细胞NHL并接受APBSCT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和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序贯维持治疗对CD20+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侵袭性和(或)难治复发性CD20+B细胞NHL并接受APBSCT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治疗组(n=25),APBSCT前应用利妥昔单抗3~4次,采集自体干细胞前1d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1次(375mg/m2)体内净化干细胞,移植后每3~6个月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白细胞介素-2(100万U/次,缓慢静滴)维持治疗3~4次;对照组35例,除未用利妥昔单抗以外,其他处理与治疗组相同。结果利妥昔单抗在移植前、干细胞采集前及移植后巩固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采集单个核细胞数分别为(8.2±2.9)×108/kg和(8.4±3.9)×108/kg(P=0.822),CD34+细胞数分别为(12.3±12.7)×106/kg和(13.2±13.9)×106/kg(P=0.799)。治疗组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对照组3例造血重建失败。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所有病例均达完全缓解(CR),中位随访22(2~81)个月,治疗组2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治疗组3年总体生存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91.6%vs 69.5%,P=0.060)。结论侵袭性和(或)难治复发性CD20+B细胞NHL患者APBSCT前后应用利妥昔单抗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和造血重建,且有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总体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造血干细胞移植 CD20+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农静 郑宗亚 刘志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介绍了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单片机的接口连接方式和C语言的编程方法。与传统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测温精度高、应用面广等特点。
关键词 传感器 单总线 DS18b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S18B20进行温度检测的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24
12
作者 齐婉玉 孟英红 沈满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35-236,共2页
介绍了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DS18b20温度传感器 温度修正 多点温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18B20和LabVIEW的温度监测系统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建勋 周青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0,共4页
以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16 bit超低功耗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以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 8.6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实时温度监测系统。将DS18B20采集的温度值经MSP430单片机通过USB接口传给LaVIEW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温度的实... 以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16 bit超低功耗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以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 8.6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实时温度监测系统。将DS18B20采集的温度值经MSP430单片机通过USB接口传给LaVIEW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测。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18b20 MSP430F149 LAbVIEW 温度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自动识别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生翰 刘其洪 丁柱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单总线上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自动识别方法。通过设计由译码器74LS138、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P、模拟开关CD4066组成的电路,同时应用Keil C51工具编写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软件程序,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系统以开机初... 提出了一种单总线上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自动识别方法。通过设计由译码器74LS138、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P、模拟开关CD4066组成的电路,同时应用Keil C51工具编写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软件程序,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系统以开机初始化形式获取并保存所有传感器的序列号,自动识别传感器并进行多点测温。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将获得的序列号与各传感器对应起来,使传感器可即装即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总线 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 自动识别 初始化 即装即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室环境采集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方琨 张娟 +1 位作者 蔡振江 王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792-12794,共3页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得出温室大气温度信号的采集传感器件所需的测量程小,精确度不高,抗干扰性较强,经济性较好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选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为温度采集器件,进行了温度采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采集系统分...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得出温室大气温度信号的采集传感器件所需的测量程小,精确度不高,抗干扰性较强,经济性较好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选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为温度采集器件,进行了温度采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采集系统分布式采集温度信号的功能。同时,通过串行总线完成了采集系统与上位计算机的连接,实现了采集系统的网络化监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采集 DS18b20温度传感器 串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4E1和DS18B20的无线测温系统 被引量:18
16
作者 丁恩杰 踪晓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62,共3页
针对目前温度采集系统对数据无线传输、多点采集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无线收发芯片nRF24E1的短距离无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系统以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为核心,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精确测温,实现了短距离无线传输和多点温度数据的采... 针对目前温度采集系统对数据无线传输、多点采集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无线收发芯片nRF24E1的短距离无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系统以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为核心,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精确测温,实现了短距离无线传输和多点温度数据的采集,并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实现了温度数据的存储、显示、查询等功能。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应用在多种温度测量领域,单点测温误差在±0.5℃以内,室内发射距离约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18b20 NRF24E1 无线通信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放线菌B-20的种类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建芳 齐小辉 +3 位作者 高晓梅 刘秋 刘炳辉 程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29,共4页
对分离自东北蔬菜保护地土壤的1株拮抗放线菌菌株B-20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细胞壁组分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多分枝;孢子丝波曲至螺旋形,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 对分离自东北蔬菜保护地土壤的1株拮抗放线菌菌株B-20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细胞壁组分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多分枝;孢子丝波曲至螺旋形,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3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根据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B-20的上述特征与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的高度一致。二者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了99%。因此,可将链霉菌B-20定名为淡紫灰链霉菌B-20 (S.lavendulae B-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b-20 鉴定 16S RDNA 同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20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进 王婧 +5 位作者 刘辉 郑慧菲 马玲 王攀峰 颜霜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临床特征与及其对治疗转归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B-ALL患者126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比较CD20阳性患者及CD20阴性患者第1...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临床特征与及其对治疗转归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B-ALL患者126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比较CD20阳性患者及CD20阴性患者第1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2年生存率、2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126例B-ALL患者中CD20阳性患者31例(24.4%),CD20阴性患者95例(75.6%);在性别及年龄分布中,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0阳性与阴性患者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2%(15/17),90.5%(57/63)(P>0.05),复发率分别为53.3%(8/15),38%(19/5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1%,92.3%;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33.7%,70.8%。结论:CD20在B-ALL CD20表达与临床特点方面无明显相关性,但其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20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b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华 罗玉岚 +2 位作者 郭术俊 申林 宋传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miR-20b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哮喘+miR-20b模拟物处理组、哮喘+miR-20b模拟物对照处理组。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构建哮喘模型小鼠,miR-20b模拟物及其对照采用鼻滴的方... 目的探讨miR-20b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哮喘+miR-20b模拟物处理组、哮喘+miR-20b模拟物对照处理组。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构建哮喘模型小鼠,miR-20b模拟物及其对照采用鼻滴的方式给药干预。实验流程的第49天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哮喘小鼠经miR-20b模拟物处理后,BALF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类计数明显降低(P<0.01),并且气道黏膜增厚减轻,气道腔内粘液分泌及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与哮喘组BALF中VEGF的含量28.55±3.42 pg/m L相比,哮喘+miR-20b模拟物处理组的含量18.19±3.67 pg/m L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20b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产生抑制作用,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的表达来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b 哮喘 气道炎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阳性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杰 孙慧 +8 位作者 陈胜梅 刘林湘 陈绍倩 刘延方 谢新生 孟小莉 邓梅 张秋堂 李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77-481,共5页
本研究分析成人CD20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回顾性总结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 本研究分析成人CD20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回顾性总结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19例成人B-ALL中CD20阳性40例(33.61%),CD20阴性者79例(66.39%),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男性患者比例分别为72.50%和50.63%(p<0.05),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分别为(27.35±30.29)×109/L和(50.11±81.72)×109/L(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肝脾、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病时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髓系抗原表达、Ph染色体、超二倍体和正常核型比例、4周内完全缓解率、诱导死亡率和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生存率分析显示,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成人B-Lin ALL的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2.0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8%和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结论:CD20在成人B-ALL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分布、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与其它临床特点无显著相关性,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