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伯利亚克拉通Udachnaya金伯利岩筒麻粒岩捕虏体的变质P-T轨迹与构造意义
1
作者 武可馨 仝来喜 +3 位作者 IONOV Dmitri Alepa 刘兆 李超 韩新月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7-1317,共21页
西伯利亚克拉通是全球著名的稳定克拉通之一,其下地壳的变质演化历史对于理解大陆动力学至关重要。关于该克拉通下地壳在古元古代时期的改造与重建,一直存在垂向构造和横向构造增生机制的争议。本研究聚焦于西伯利亚克拉通Udachnaya金... 西伯利亚克拉通是全球著名的稳定克拉通之一,其下地壳的变质演化历史对于理解大陆动力学至关重要。关于该克拉通下地壳在古元古代时期的改造与重建,一直存在垂向构造和横向构造增生机制的争议。本研究聚焦于西伯利亚克拉通Udachnaya金伯利岩筒中的古元古代麻粒岩捕虏体,通过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多种地质温压计和P-T视剖面图模拟等方法,限定了其不同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研究识别出麻粒岩保留的3个不同的变质阶段:(1)早期进变质阶段(M1),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斜长石、金红石和石英包裹体为代表,温压条件为740~770℃和1.04~1.12GPa;(2)峰期变质阶段(M2),矿物组合为基质石榴子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金红石、斜长石和熔体,变斑晶石榴子石中可见针状金红石出溶,温压条件为900~912℃和1.37~1.39GPa;(3)退变质阶段(M3),以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边部发育的角闪石+石英后成合晶为特征,温压条件为832~850℃和0.9~0.95GPa。上述温压条件和相图模拟结果表明该麻粒岩经历了峰期高压-超高温变质作用,并具有一条峰期前升温升压、峰期后近等温降压(ITD)特征的顺时针P-T轨迹,记录了陆-陆碰撞引发的地壳加厚和碰撞后的快速折返过程。结合前人的年代学结果,表明古元古代西伯利亚克拉通下地壳的改造和重建可能与同时期Columbia超大陆聚合(1.9~1.8Ga)有关。这一结果为理解西伯利亚克拉通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板块构造作用的启动时间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克拉通 Udachnaya金伯利岩筒 麻粒岩捕虏体 变质p-t轨迹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东部波罗斯坦庙杂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的p-t演化及独居石U-Pb年龄
2
作者 马椰婷 苟龙龙 +1 位作者 周峰 田智博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94,共25页
波罗斯坦庙杂岩是阿拉善地块东部高级变质杂岩之一,对研究阿拉善地块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研究对阿拉善地块东部波罗斯坦庙杂岩中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和变质相... 波罗斯坦庙杂岩是阿拉善地块东部高级变质杂岩之一,对研究阿拉善地块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研究对阿拉善地块东部波罗斯坦庙杂岩中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和变质相平衡模拟工作,用于揭示其变质演化特征,进而阐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长英质片麻岩主要由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两类岩石组成,岩相学观察显示2个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ALS2202和ALS2204记录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黑云母+白云母+钛铁矿+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熔体,结合相平衡模拟计算得到2个样品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727~751℃/820~1030 MPa和730~751℃/930~1070 MPa。通过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GBPQ)地质温压计计算得到退变质冷却阶段的温压条件为629~672℃/410~490 MPa和620~657℃/330~400 MPa。综合以上变质温压结果,2个样品均显示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得到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ALS2207和黑云斜长片麻岩ALS2210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8±4 Ma和255±2 Ma,代表峰期变质作用或深熔作用的时代。根据矿物组合推测波罗斯坦庙杂岩中长英质片麻岩应为副变质岩,结合该岩石记录的变质温压条件和顺时针轨迹,表明波罗斯坦庙杂岩在二叠纪中晚期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地壳加厚过程,该过程可能与古亚洲洋的闭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罗斯坦庙杂岩 LA-ICP-MS独居石U-Pb定年 相平衡模拟 顺时针p-t轨迹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子坪秦岭杂岩麻粒岩相变沉积岩的变质作用p-T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学锋 苟龙龙 +2 位作者 田智博 周峰 马椰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303,共30页
秦岭杂岩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带,是研究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岩石构造单元。喂子坪地区发育有典型的秦岭杂岩,其中的混合岩是由变沉积岩经历了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变质相平衡模拟和LA-ICP... 秦岭杂岩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带,是研究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岩石构造单元。喂子坪地区发育有典型的秦岭杂岩,其中的混合岩是由变沉积岩经历了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变质相平衡模拟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深入揭示它们的变质温压演化特征,进而阐明它们指示的构造意义。混合岩的中色体由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只记录了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为镁铁闪石+石榴子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钛铁矿+熔体,而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记录了3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是早期进变质阶段(M1):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峰期变质阶段(M2):镁铁闪石+石榴子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钛铁矿+熔体;退变质阶段(M3):普通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熔体。全岩成分视剖面图模拟计算显示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压力峰期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790~810℃/990~1040 MPa和840~862℃/1000~1190 MPa。含石榴子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3组局部矿物组合域成分视剖面图模拟计算得到压力峰期后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为735~814℃/400~810 MPa、721~794℃/430~700 MPa、740~810℃/470~780 MPa。因此,本研究揭示了喂子坪地区秦岭杂岩片麻岩记录了近等温降压的p-T轨迹。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含石榴子石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2个浅色体样品中的变质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3.2±7.0 Ma、400±3.6 Ma和406.7±7.8 Ma。结合已发表的数据,喂子坪地区变沉积岩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和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的时代约为410~390 Ma,而约380 Ma的年龄可能代表退变质冷却到固相线的时代。片麻岩近等温降压的变质演化轨迹指示喂子坪地区秦岭杂岩的变沉积岩在下地壳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随后的快速抬升,与碰撞造山引起的地壳增厚和随后的地壳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秦岭杂岩 深熔作用 相平衡模拟 近等温降压p-t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点火器输出p-t曲线出现负压的异常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长宏 袁玉红 +1 位作者 谭玉明 曹平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2,40,共6页
针对某型导弹发动机用电点火器在发火测试时出现的负压情况,进行了故障树分析排查、等效电路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找到了该故障的原因是产品发火后绝缘性能失效,造成发火电路与测试电路耦合,形成电流回路,进而使电荷放大器输出端形成负... 针对某型导弹发动机用电点火器在发火测试时出现的负压情况,进行了故障树分析排查、等效电路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找到了该故障的原因是产品发火后绝缘性能失效,造成发火电路与测试电路耦合,形成电流回路,进而使电荷放大器输出端形成负压。对历次火工品发火测试时出现负压的情况进一步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仅在使用压电式传感器的测试过程中出现负压,而应变式传感器则不会出现该故障。对分析电点火器类产品输出p-t曲线异常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点火器 p-t曲线 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厚壁承压设备设计评价和在役评定分析探讨
5
作者 陈明亚 曹昱澎 +3 位作者 孙欣 余伟炜 彭群家 赵万祥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0,共9页
针对某核电厂一回路厚壁承压设备设计评价和在役评定中,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上存在的差异问题。以制定一回路温度-压力限值曲线为例,介绍设计中的“简略分析”和在役分析中“精确评定”在参考缺陷、焊接残余应力、材料断裂韧度、评定系... 针对某核电厂一回路厚壁承压设备设计评价和在役评定中,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上存在的差异问题。以制定一回路温度-压力限值曲线为例,介绍设计中的“简略分析”和在役分析中“精确评定”在参考缺陷、焊接残余应力、材料断裂韧度、评定系数等方面的差异情况,发现存在大量混淆设计评价和在役评定要求的情况,如较为普遍采用设计评价的技术思路评定在役阶段缺陷的安全性。基于不同分析假设的在服役阶段可接受缺陷信息和现有评价体系存在不足,忽略长期运行中客观条件的变化,缺乏对关键技术难点和科学问题的重视,自主提出影响安全的技术问题较少,建议后续国内可给出基于标准的分析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设备 核压力容器 p-t曲线 设计评价 在役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硬柱石蓝片岩p-T条件相平衡计算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乾杰 张立飞 宋述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71,共15页
北祁连硬柱石蓝片岩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县九个泉一带,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的、确切地含有硬柱石的蓝片岩。文中在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的不同,将北祁连低温蓝片岩进一步划分为绿纤石蓝片岩、硬柱石蓝片... 北祁连硬柱石蓝片岩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县九个泉一带,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的、确切地含有硬柱石的蓝片岩。文中在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的不同,将北祁连低温蓝片岩进一步划分为绿纤石蓝片岩、硬柱石蓝片岩和绿帘石蓝片岩。绿纤石蓝片岩的特征变质矿物组合为蓝闪石(〉40%)+绿纤石(30%)+绿泥石(10%)+钠长石(8%)+石英(5%)+硬柱石(〈3%)土方解石/文石(〈1%)。硬柱石蓝片岩的矿物组合为蓝闪石(35%~40%)+硬柱石(35%~40%)+绿泥石(10%)+钠长石(10%)+石榴石(1%~2%)+黝帘石/斜黝帘石(〈2%)+石英(〈1%),副矿物有磷灰石和榍石,总含量小于2%。绿帘石蓝片岩的矿物组合为蓝闪石(30%~35%)+黝帘石/斜黝帘石/绿帘石(~30%)+绿泥石(15%)+钠长石(15%)+石榴石(2%)+石英(〈2%),副矿物有金红石、磷灰石和磁铁矿,总含量小于2%。利用矿物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和Domino/Theriak软件计算了这三种类型的蓝片岩形成的峰期温压条件,它们分别是:绿纤石蓝片岩为320-350℃,0.75~0.85GPa;硬柱石蓝片岩为335-355℃,0.8~0.95GPa;绿帘石蓝片岩为345-375℃;0.75~0.85GPa。北祁连低温蓝片岩带由硬柱石蓝片岩相到绿帘石蓝片岩相的转化代表了俯冲变质过程中的递进变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柱石蓝片岩 绿帘石蓝片岩 p-t视剖面 北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蓝闪石榴辉岩的变质演化:相平衡及变质作用P-T轨迹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现力 张立飞 +1 位作者 赵志丹 朱弟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05-1519,共15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蓝闪石榴辉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蓝闳石、绿帘石/斜黝帘石,及少量的金红石、石英、多硅白云母和普通角闪石。石榴石具有成分环带,从核到边Xpy,升高,Xgr降低,部分石榴石外边缘受退变质改造影响,...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蓝闪石榴辉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蓝闳石、绿帘石/斜黝帘石,及少量的金红石、石英、多硅白云母和普通角闪石。石榴石具有成分环带,从核到边Xpy,升高,Xgr降低,部分石榴石外边缘受退变质改造影响,形成富Xgr的成分带。利用NCKMnFMASHTO体系中的P-T视剖面图,结合石榴石边部最大Xpy,等值线和多硅白云母最大Si-含量值确定了松多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条件为30±0.6kbar和610±6℃。石榴石核部到幔部成分环带记录的相对平缓的P-T轨迹反应了岩石早期经历了以加热升温为主、轻微加压的缓慢俯冲过程,地温梯度为7~8℃/km。石榴石幔部到边部成分环带,结合多硅白云母最大Si含量等值线模拟了以缓慢升温、快速增压为特征的P—T轨迹,反应了岩石由早期的缓慢俯冲进入到后期的快速俯冲阶段,地温梯度由7~8℃/km减小到5~6℃/km。峰期之后的榴辉岩经历了早期近等温减压的变质过程,以硬柱石和少量滑石的脱水反应生成蓝闪石和绿帘石(约22—23kbar)为主要特征。其后的晚期退变质阶段以硬柱石消失后局部成分域内由富余流体的消耗形成冻蓝闪石(约16kbar)以及蓝闪石和绿辉石边部发育后成合晶为特征(11~12kbar),石榴石边部的韭闪石冠状体和金红石边部生成的榍石退变边也大致发生在该阶段。榴辉岩近等温减压的变质过程可能代表了早期的构造快速抬升过程。松多榴辉岩带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内一条新的大洋型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大约266Ma的榴辉岩相变质时代说明在拉萨地块内部可能存在过一个二叠纪的古特提斯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相平衡 p-t轨迹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洛宁太华变质杂岩区早元古代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6
8
作者 蒋宗胜 王国栋 +3 位作者 肖玲玲 第五春荣 卢俊生 吴春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01-3717,共17页
太华变质杂岩广泛出露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总体呈SW-NE向展布。在河南洛宁地区,太华变质杂岩以TTG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和变泥质片麻岩为主。斜长角闪片麻岩中可识别出三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为石榴子石变斑晶... 太华变质杂岩广泛出露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总体呈SW-NE向展布。在河南洛宁地区,太华变质杂岩以TTG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和变泥质片麻岩为主。斜长角闪片麻岩中可识别出三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内部的包裹体矿物组合(Amp1+Pl1+Qtz),变质高峰期矿物组合(M2)为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和基质矿物组合(Grt2+Amp2+Pl2+Qtz),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3)为"白眼圈"状后成合晶组合(Amp3+Pl3+Qtz)。运用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估算三个阶段的P-T条件分别为:进变质阶段约600~680℃/7.0~7.6kbar,变质高峰期为680~790℃/9.5~10.7kbar,退变质阶段为580~720℃/6.5~7.6kbar。变泥质片麻岩中保留了进变质阶段(M1)包裹体矿物组合(Bt1+Pl1+Qtz)和峰期变质阶段(M2)矿物组合(Grt2+Bt2+Pl2+Qtz)两个阶段。其中未发现后期退变质反应结构,石榴子石中也未发现成分环带。P-T条件估算结果分别为:M1阶段620~710℃/4.9~5.6kbar,M2阶段710~760℃/7.3~8.3kbar。洛宁地区太华变质杂岩记录了顺时针的近等温降压型的P-T轨迹,可能经历了与华北中部造山带其它杂岩类似的变质演化过程,推测其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沿中部造山带的拼合过程中。SIMS与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斜长角闪片麻岩记录了1938~1967Ma的变质事件,比华北中部造山带其它变质杂岩区所广泛记录的~1850Ma变质事件早了约100Ma,暗示中部造山带的拼合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计 p-t轨迹 变质作用时代 太华变质杂岩 中部造山带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皇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区变质反应结构与变质作用P-T-t轨迹 被引量:28
9
作者 肖玲玲 蒋宗胜 +3 位作者 王国栋 万渝生 王涛 吴春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0-1002,共23页
赞皇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南段、太行山东麓低山区。出露于该变质杂岩区中南部的含石榴石的斜长角闪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均保存了三期矿物组合:进变质、峰期变质和退变质矿物组合。这两大类变质岩石中,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 赞皇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南段、太行山东麓低山区。出露于该变质杂岩区中南部的含石榴石的斜长角闪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均保存了三期矿物组合:进变质、峰期变质和退变质矿物组合。这两大类变质岩石中,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以石榴石变斑晶核部的包裹体矿物组合为代表,变质高峰期矿物组合(M2)由石榴石变斑晶"边部"和基质矿物组成,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3)主要是环绕石榴石边部发育的"白眼圈"状后成合晶矿物组合。泥质片麻岩中的石榴石变斑晶均保存了明显的成分环带,且在边部很窄的范围内XMn有所增加、Mg/(Mg+Fe)有所降低,指示存在变质高峰期后的退变质过程。温度与压力计算结果表明,赞皇斜长角闪片麻岩所经历的进变质阶段(M1)温度约为640~710℃、压力约为8.2~8.6kbar;高峰期(M2)变质温度超过810℃,压力大于12.1kbar;退变质阶段(M3)的温压范围为590~670℃和3.2~5.6kbar。此前的研究已说明泥质片麻岩的进变质阶段(M1)变质温度为660~690℃,压力为9.0~9.2kbar;高峰期(M2)变质温度超过780℃,压力大于12.5kbar。变质高峰属于中压相系的顶部至高压相系的底部。斜长角闪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均记录了典型的顺时针P-T轨迹,并显示近等温减压(ITD)的退变质片段。对泥质片麻岩中多颗锆石的变质增生边的SHRIMPU-Pb定年表明,变质高峰期时代为1821±17Ma。变质作用历史说明赞皇变质岩区卷入了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之间的俯冲-碰撞、随后的快速隆升过程,为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早元古代末期(~1850Ma)存在的造山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轨迹 泥质片麻岩 斜长角闪片麻岩 温压计 华北克拉通中部带 赞皇变质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河杂岩的变质岩石学及P-T条件分析——来自蒙城南ZK02钻孔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娟 盛勇 +2 位作者 卜香萍 康涛 石永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6-575,共20页
五河杂岩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南缘最重要的岩石单元.然而,直至今日,人们对于该组杂岩一直缺乏足够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其形成的变质条件分歧较大.本文通过对蒙城南ZK02钻孔中五河杂岩的构成和地质特征详细研究表明五河杂岩分为上、下两... 五河杂岩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南缘最重要的岩石单元.然而,直至今日,人们对于该组杂岩一直缺乏足够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其形成的变质条件分歧较大.本文通过对蒙城南ZK02钻孔中五河杂岩的构成和地质特征详细研究表明五河杂岩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为一套由云母片岩、大理岩和花岗片麻岩组成的变质表壳岩系;下段为一套基性变质岩,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角闪岩、石榴斜长角闪岩和少量的混合岩.同时,针对下段特征岩石(石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分析,并应用不同的温压计进行P-T条件评价和比较,结合岩相学限定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五河杂岩的主体普遍经历了高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温压范围为:T=671℃~700℃和P=0.82~0.95 GPa,地温梯度约为25~28℃/km,与典型陆壳地温梯度类似.与同邻区主要岩石单元的变质级别相比,五河杂岩应当形成于板内变质环境,并不具备造山带变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河杂岩 蚌埠隆起 钻孔 ZK02 石榴斜长角闪岩 p-t条件 DRI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步分解法初步研究石英砂中甲烷水合物p-T稳定条件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始财 业渝光 +4 位作者 刘昌岭 谭允祯 孟庆国 马燕 相凤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8-642,共5页
设计加工了一套研究海底沉积物水合物稳定条件实验装置,采用多步加热分解的方法对不同孔隙度的石英砂沉积物甲烷水合物相态平衡点(p-T稳定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校验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首先对甲烷水合物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 设计加工了一套研究海底沉积物水合物稳定条件实验装置,采用多步加热分解的方法对不同孔隙度的石英砂沉积物甲烷水合物相态平衡点(p-T稳定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校验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首先对甲烷水合物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中的生成和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与文献数据吻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以4种不同粒径(96~180μm、180~380μm、212~380μm和380~830μm)的石英砂为介质,分别研究了甲烷水合物的p-T稳定条件。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数据与纯水溶液中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实验所用的不同粒径石英砂构成的孔隙尺度内,毛细管作用对水合物相态点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分解法 石英砂 甲烷水合物 p-t稳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布伦阔勒群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变质P-T轨迹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文平 王核 +3 位作者 仝来喜 吴玉峰 黄朝阳 胡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3-937,共15页
西昆仑布伦阔勒群变质岩是西昆仑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在塔什库尔干县的马尔洋地区,布伦阔勒群主要由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和孔兹岩组成。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西昆仑布伦阔勒群变质岩是西昆仑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在塔什库尔干县的马尔洋地区,布伦阔勒群主要由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和孔兹岩组成。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稀土总量较高(∑REE=190.2×10-6~359.1×10-6),从轻稀土到重稀土逐渐亏损((La/Yb)N=4.28~5.79),与E-MORB类似;另一种稀土总量较低(∑REE=89.28×10-6~113.0×10-6),轻稀土亏损((La/Yb)N=0.59~0.84),重稀土曲线平坦((Gd/Yb)N=0.99~1.07),与N-MORB类似。微量元素蛛网图中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具有Ba正异常,Sm、Cr、Zr、Hf和Ti的负异常,轻微的Nb、Ta的负异常,显示为岛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孔兹岩的原岩判别图解显示其原岩可能为岛弧环境沉积的页岩和硬砂岩。因此,推测塔什库尔干布伦阔勒群的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和孔兹岩的原岩形成于岛弧环境。根据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和温压计算,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经历了三个变质阶段:M1为高压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Grt+Hbl1+Pl1+Qtz,变质温压条件为850~870℃/12.9~13.3kb;M2和M3为两期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分别为Hbl2+Pl2+Qtz和Hbl3+Pl3+Kfs+Bt+Qtz,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730~770℃/7.3~7.8kb和680~740℃/4.7~5.7kb。孔兹岩也经历了三个变质阶段,推测其早期M1阶段变质温压条件可能与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的峰期变质阶段相同(850~870℃/12.9~13.3kb);峰期M2和峰期后M3阶段变质矿物组合分别为Grt2+Pl2+Bt2+Sil+Qtz和Grt3+Pl3+Bt3+Sil+Mus+Qtz,温压计算结果分别为800~830℃/7.9~9.2kb和670~700℃/5.1~5.6kb。孔兹岩的M1、M2和M3变质阶段对应于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的M1、M2和M3变质阶段。上述温压计算结果形成顺时针的P-T轨迹,表现为峰期高压变质作用后叠加了由高角闪岩相-中压麻粒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反映了西昆仑与碰撞相关的大地构造背景,这可能与海西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之后叠加了印支期构造抬升过程中的剪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 孔兹岩 p-t轨迹 布伦阔勒群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显生宙造山带麻粒岩相高级变质岩石的地质特征、变质时代、P-T轨迹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8
13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77-2807,共31页
本文重点介绍我国显生宙造山带中麻粒岩的地质特征、岩石类型、P-T轨迹、变质时代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我国显生宙造山带主要包括阿尔泰造山带、南天山-西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阿尔金-柴北缘造山带、北秦岭... 本文重点介绍我国显生宙造山带中麻粒岩的地质特征、岩石类型、P-T轨迹、变质时代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我国显生宙造山带主要包括阿尔泰造山带、南天山-西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阿尔金-柴北缘造山带、北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勉略造山带、东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班公湖-怒江造山带和喜马拉雅中东段造山带。这些造山带中麻粒岩的围岩有许多为蛇绿岩套或蛇绿混杂岩带,部分为副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并一起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改造,造山带中大多出现一种高压麻粒岩,有的与榴辉岩并存,但少数造山带中(例如阿尔泰造山带)多种压力类型麻粒岩并存,既有低-高压泥质麻粒岩、中低压基性麻粒岩、高压基性和长英质麻粒岩,又有高温-超高温泥质麻粒岩。变质时代除个别为新元古代晚期外,变质时间多为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山期。麻粒岩的P-T轨迹除西天山木札尔特河低压麻粒岩具逆时针轨迹,反映大陆弧构造环境外,其它都是具有等温降压(ITC)特点的顺时针轨迹,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大部分为洋陆俯冲碰撞环境,少部分为陆-陆碰撞环境。目前显生宙造山带中麻粒岩的研究大多数尚在起步阶段,少数研究较详细,不少造山带中麻粒岩的类型和变质时代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新的麻粒岩产地有待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高压麻粒岩 变质时代 p-t轨迹 大地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荆山地区变质P-T条件评价与锆石U-Pb定年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娟 宋传中 +3 位作者 石永红 李加好 刘玉娟 王智慧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4-935,共22页
本次研究区荆山位于蚌埠隆起区西部,主要由荆山岩体和太古代五河杂岩(庄子里组)组成。前人主要对荆山岩体进行了大量详实的年代学研究,认为其形成于晚侏罗世(160.2±1.3 Ma),继承锆石记录了(217.1±6.6 Ma)三叠纪变质改造作用,... 本次研究区荆山位于蚌埠隆起区西部,主要由荆山岩体和太古代五河杂岩(庄子里组)组成。前人主要对荆山岩体进行了大量详实的年代学研究,认为其形成于晚侏罗世(160.2±1.3 Ma),继承锆石记录了(217.1±6.6 Ma)三叠纪变质改造作用,但是对该地区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本文对荆山岩体南侧的角闪岩(WS002-2)、含石榴子石花岗片麻岩(WS004-2)和斜长角闪岩(WS003-2)以及其内部的黑云斜长角闪岩(WS007-1)夹块进行了细致的变质P-T条件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样品WS002-2因矿物组合简单,适用的温压计有限,其获得的P-T值最低:-T=617±13℃和P-=0.39±0.02 GPa;WS004-2获得的变质P-T条件为T-=545±8℃~549±8℃和P-=0.92±0.02 GPa~1.03±0.02 GPa;WS003-2和WS007-1获得的P-T条件较为一致,二者的平均P-T条件范围为T-=650±11℃~675±10℃和P-=0.64±0.06 GPa~0.70±0.06 GPa。为了进一步细化变质时限,本文对样品WS004-1(花岗片麻岩)和WS007-1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前者记录了3期明确的地质事件:(1) 2 808±65 Ma;(2) 2 657±64 Ma~2 533±67 Ma;(3) 1 873±80 Ma~1 802±75 Ma,应分别指示了初始陆壳形成时限、华北克拉通~2.5 Ga和1.9~1.8 Ga经历的高级变质和退变质作用;后者记录了4期明确的地质事件:(1) 157±4 Ma;(2) 244±6 Ma~212±5 Ma;(3) 480±15 Ma~336±8 Ma;(4) 774±19 Ma~579±14 Ma。其中,变质年龄157±4 Ma仅1颗,应记录了荆山地区经历了晚侏罗世变质作用;年龄(2)应与蚌埠隆起区三叠纪超高压地幔/下地壳拆沉作用相关;年龄(3)和年龄(4)与华北克拉通普遍经历的古生代—中生代变质改造、大规模岩浆活动以及新元古代岩浆活动较为一致。本次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荆山地区的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结果,初步将蚌埠隆起区划分为4个变质P-T区间,其形成时限与变质年代学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隆起 荆山 变质p-t条件 年代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陆块武川石榴基性麻粒岩P-T条件及其变质时代:来自相平衡模拟与锆石U-Pb定年的约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平华 刘福来 +5 位作者 蔡佳 杨红 王舫 刘超辉 刘建辉 施建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49-1979,共31页
武川高级片麻岩地体中石榴基性麻粒岩的变质用与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于揭示阴山陆块新太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它们主要以不规则透镜体或变形岩墙/岩脉群的形式赋存于新太古代晚期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或变质表壳岩系之中... 武川高级片麻岩地体中石榴基性麻粒岩的变质用与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于揭示阴山陆块新太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它们主要以不规则透镜体或变形岩墙/岩脉群的形式赋存于新太古代晚期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或变质表壳岩系之中,并切割近南-北向的区域性片麻理。岩相学观察、矿物相转变分析与矿物化学研究表明,武川石榴基性麻粒岩保留了十分典型的高压麻粒岩相矿物:石榴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铁-钛氧化物。其中,粗粒石榴石边部常发育微弱的扩散环带,表现为从幔部至边部,镁铝榴石组分不断减少,相应地铁铝榴石组分不断增加,而钙铝榴石与锰铝榴石组分基本不变,指示晚期冷却降温作用对石榴石成分产生一定影响。斜长石具有细粒包体型与粗粒基质型两种不同的类型,它们具有十分相似化学成分,均为An=35~45的中长石。在NCFMASHTO(Na_2O-CaO-FeO-MgO-Al_2O_3-SiO_2-H_2O-TiO_2-Fe_2O_3)体系下,利用THERM OCA LC 3.33软件,对两件石榴基性麻粒岩样品进行了相平衡模拟,模拟的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铁-钛氧化物,与岩相学观察十分一致。采用石榴石中最小x(g)Fe^(2 +)/(Fe^(2 +)+Mg))与斜长石是中最小ca(pl)(Ca/(Ca+Na))等值线,将本区石榴基性麻粒岩峰期高压麻粒岩相的温压条件限定在P=1.31~1.40GPa,T=770~840℃的范围内。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两件石榴基性麻粒岩麻粒岩中发育的变质锆石分别记录了2517±6Ma(BT58-1,MSWD=0.66,n=21)与2512±16Ma(LH66-1,MSWD=0.26,n=42)的加权平均年龄,与阴山陆块其它新太古代岩石记录的约2500Ma变质年龄一致,被解释为本区石榴基性麻粒岩遭受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结合本区其它新的研究资料,本文认为武川石榴基性麻粒岩形成可能与区内新太古代晚期造山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陆块 石榴基性麻粒岩 p-t条件 变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桐柏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翠光 魏春景 张阿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250,共9页
地处华北板块南缘的桐柏麻粒岩区 ,主要以长英质麻粒岩为主。通过矿物化学及矿物组合特征的研究 ,结合温压计计算得出桐柏麻粒岩变质条件为 70 0~ 84 0℃、0 .6 1~ 0 .85GPa ,属于典型中压麻粒岩 ,地温梯度大致为 2 8~ 31℃ /km。桐... 地处华北板块南缘的桐柏麻粒岩区 ,主要以长英质麻粒岩为主。通过矿物化学及矿物组合特征的研究 ,结合温压计计算得出桐柏麻粒岩变质条件为 70 0~ 84 0℃、0 .6 1~ 0 .85GPa ,属于典型中压麻粒岩 ,地温梯度大致为 2 8~ 31℃ /km。桐柏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可能发生于早古生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变质作用 麻粒岩 p-t条件 桐柏地区 早古生代 矿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用氢镍蓄电池P-T曲线充电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海峰 马卉 +1 位作者 杨亮 冯利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6-949,共4页
对航天用氢镍蓄电池的几种主要充电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P-T(压力-温度)曲线充电控制方法,并对其具体实现方案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该充电控制方法引入蓄电池温度信号,对蓄电池压力进... 对航天用氢镍蓄电池的几种主要充电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P-T(压力-温度)曲线充电控制方法,并对其具体实现方案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该充电控制方法引入蓄电池温度信号,对蓄电池压力进行补偿,可以更为精确地控制蓄电池的容量,同时通过较小的充电电流间歇性充电代替以往工程型号中通常使用的固定小电流长期涓流补充充电,避免了由于涓流设置不合理可能出现的过充或欠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镍蓄电池 充电控制 p-t曲线 压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7N01P-T5铝合金断裂韧度的厚度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苹 刘雪松 +1 位作者 王强 方洪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国家标准GB4161—2007对高速列车承载底架焊接结构材料A7N01P-T5铝合金型材的断裂韧度KC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了3种厚度母材的KC,基于能量理论和线弹性力学提出A7N01P-T5铝合金断裂韧度随试样厚度变化关系KC(B)的解析公式,并进一... 采用国家标准GB4161—2007对高速列车承载底架焊接结构材料A7N01P-T5铝合金型材的断裂韧度KC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了3种厚度母材的KC,基于能量理论和线弹性力学提出A7N01P-T5铝合金断裂韧度随试样厚度变化关系KC(B)的解析公式,并进一步采用国家标准GB21143—2007的CTOD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普适性,可用于确定不同板厚材料的KC,将公式应用于不同壁厚条件下的焊接结构的完整性评定,以此节省人力物力,并大幅度缩短焊接结构完整性评定及结构剩余寿命的计算周期.同时为各种金属材料的KC获取提供通用性的方法和参考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7N01p-t5铝合金 断裂韧度 厚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丹巴地区中低压变质作用及P-T轨迹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素华 赖兴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9-828,共10页
四川丹巴地区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羌塘板块的汇合处,这里集中了中压型的巴罗变质带和低压型的巴肯变质带,该区中低压变质作用的研究对于探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与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大陆动力学意义。本文通... 四川丹巴地区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羌塘板块的汇合处,这里集中了中压型的巴罗变质带和低压型的巴肯变质带,该区中低压变质作用的研究对于探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与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大陆动力学意义。本文通过地质温压力计估算了研究区的峰期变质温度和压力,从微区的角度分析了各变质带的P-T轨迹和地热梯度, 结果表明,丹巴地区巴罗型变质带和巴肯型变质带都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但是巴肯型变质带的地热梯度高于巴罗带。结合研究区的变质带的分布,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反应,本文认为丹巴地区的确并存巴罗带和巴肯带,两种地热梯度反映了构造条件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巴地区 巴罗变质带 巴肯变质带 p-t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土贵乌拉孔兹岩带超高温变质作用:变质反应结构及P-T指示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守偈 李江海 M.Santosh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5-1192,共8页
内蒙古土贵乌拉地区分布了含石榴石花岗岩、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以及二者以不同比例互层状组成的岩石,超高温变质岩以暗色含尖晶石堇青石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条带或透镜体产于石榴石花岗岩和夕线石榴片麻岩中。基于[K]FMAS[H]系统以及岩... 内蒙古土贵乌拉地区分布了含石榴石花岗岩、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以及二者以不同比例互层状组成的岩石,超高温变质岩以暗色含尖晶石堇青石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条带或透镜体产于石榴石花岗岩和夕线石榴片麻岩中。基于[K]FMAS[H]系统以及岩石成因格子,认为超高温变质岩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质:早期变质作用阶段,以同一石榴石颗粒中含有夕线石、尖晶石、石英等单相矿物包体为特征,表明变质作用进入到尖晶石+石英组合稳定域;峰期变质作用阶段,以尖晶石+石英、假蓝宝石+石英、斜方辉石+夕线石+石英三种超高温矿物组合为特征,表明峰期变质条件稳定在这三种矿物组合稳定域,指示变质温度高于1000℃;退变质阶段过程中,粗颗粒斜方辉石边部和核部 Al 含量的重新平衡,指示温度降低到950~970℃左右,表明了近等压冷却的退变质作用,随后由于快速抬升,发生了近等温降压的退变质作用,这个过程以各种反应边和后成合晶结构为标志,例如尖晶石与石英、假蓝宝石与石英之间有堇青石的反应边,石榴石外围有堇青石和斜方辉石的后成合晶。最后黑云母和斜方辉石分解为黑云母标志着高级变质作用的结束。内蒙古土贵乌拉地区超高温变质岩经历了逆时针的 P-T 演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贵乌拉 超高温变质作用 变质反应结构 p-t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