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交替杯[4]芳烃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氢键聚合
1
作者 王旭 李晋雨 张彩红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5,共10页
氢键具有方向性,是管状、线状和网格状等立体结构聚合物形成的常见形式。本文以1,3-交替-25,26,27,28-四正丙烷基杯[4]芳烃为原料,连接噻吩环加深空穴并增强其刚性结构,交替的两组手臂末端修饰不同基团(包括:—COOH、—CONH_(2)和—COOC... 氢键具有方向性,是管状、线状和网格状等立体结构聚合物形成的常见形式。本文以1,3-交替-25,26,27,28-四正丙烷基杯[4]芳烃为原料,连接噻吩环加深空穴并增强其刚性结构,交替的两组手臂末端修饰不同基团(包括:—COOH、—CONH_(2)和—COOCH_(3)),形成1,3-交替杯[4]芳烃结构单元。其中,1,3-交替杯[4]芳烃羧酸和酰胺衍生物会通过氢键聚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它们能形成一维管线状聚合物,并考察了位阻、溶剂环境及浓度对氢键聚合的影响。聚合物形成后会影响其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羧酸和酰胺衍生物溶液的红外光谱有明显的氢键聚合现象;它们的固体荧光比酯衍生物明显红移(>25 nm)且量子产率高(>20%);热稳定性好,高达370℃,比酯衍生物高约35℃。本研究工作为1,3-交替杯[4]芳烃聚合物在光热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芳烃 氢键聚合 一维管线状聚合物 固体荧光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杯[4]芳烃对Mn或Cu催化天然橡胶热氧老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念 于人同 廖建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2-2200,共9页
杯[4]芳烃作为一类主体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可以通过氢键、静电力或范德华作用力等与客体分子结合形成主-客体化合物。在杯[4]芳烃桥接结构上引入硫原子后可以使其空腔尺寸变大,同时硫原子特有的识别作用,与天然橡胶中微量的... 杯[4]芳烃作为一类主体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可以通过氢键、静电力或范德华作用力等与客体分子结合形成主-客体化合物。在杯[4]芳烃桥接结构上引入硫原子后可以使其空腔尺寸变大,同时硫原子特有的识别作用,与天然橡胶中微量的过渡金属铜(Ⅱ)或锰(Ⅱ)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形成结构稳定的磺化硫代杯[4]芳烃-金属配合物后可抑制过渡金属在天然橡胶热氧老化中的催化作用,达到改善天然橡胶热氧老化性能的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合成了磺化硫代杯[4]芳烃并通过FTIR、DSC和TGA等分析探究磺化硫代杯[4]芳烃在过渡金属离子铜(Ⅱ)或锰(Ⅱ)催化天然橡胶热氧老化中的防护效果。与未添加磺化硫代杯[4]芳烃组样品相比,添加组样品的FTIR谱图中O-H、C=O和C=C的信号均有减弱,DSC曲线上的氧化诱导温度分别提升约18.87℃和29.90℃,TGA中的外延起始热分解温度分别提升11.82℃和15.03℃。这表明磺化硫代杯[4]芳烃在过渡金属离子铜(Ⅱ)或锰(Ⅱ)在催化天然橡胶热氧老化过程中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热氧老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过渡金属配合物 天然橡胶 热氧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氮杂杯[4]芳烃和双杯[4]芳烃的合成与阳离子萃取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发福 郑林禄 +2 位作者 季衍卿 林建荣 彭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1-693,共3页
合成了含有偶氮基、胺基、酰胺基和席夫碱基新型杯[4]芳烃多重氮杂衍生物3和4以及双杯[4]芳烃5,产率分别为87%、89%和84%。它们的结构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证。液液两相萃取实验表明,它们对阳离子有较好的萃取能力,比仅含... 合成了含有偶氮基、胺基、酰胺基和席夫碱基新型杯[4]芳烃多重氮杂衍生物3和4以及双杯[4]芳烃5,产率分别为87%、89%和84%。它们的结构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证。液液两相萃取实验表明,它们对阳离子有较好的萃取能力,比仅含酰胺基和席夫碱基的类似杯芳烃衍生物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双杯[4]芳烃 多重氮杂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磺酸基杯[4]芳烃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琳 孙素颜 +2 位作者 穆雪 刘睿 冶保献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对磺酸基杯[4]芳烃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由Stern-Volmer方程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确定对磺酸基杯[4]芳烃对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由热力... 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对磺酸基杯[4]芳烃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由Stern-Volmer方程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确定对磺酸基杯[4]芳烃对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由热力学参数判断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依据能量转移理论得出荧光给体-受体间的距离r。在同步荧光光谱中,对磺酸基杯[4]芳烃的加入对血红蛋白构象的改变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血红蛋白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4]芳烃修饰Amberlite XAD-4树脂去除水中双氯芬酸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月 熊振湖 周建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8,共8页
通过偶氮化反应将合成的去叔丁基杯[4]芳烃连接到Amberlite XAD-4树脂上,并且采用FTIR、SEM和TG/DTA法表征了杯[4]芳烃修饰Amberlite XAD-4树脂的结构.结果表明,水溶液中杯[4]芳烃修饰Amberlite XAD-4树脂对双氯芬酸的去除率远大于单独A... 通过偶氮化反应将合成的去叔丁基杯[4]芳烃连接到Amberlite XAD-4树脂上,并且采用FTIR、SEM和TG/DTA法表征了杯[4]芳烃修饰Amberlite XAD-4树脂的结构.结果表明,水溶液中杯[4]芳烃修饰Amberlite XAD-4树脂对双氯芬酸的去除率远大于单独AmberliteXAD-4树脂和杯[4]芳烃.双氯芬酸的浓度为20mg/L时,随着杯[4]芳烃修饰AmberliteXAD-4树脂投加量的增加,双氯芬酸的去除率增加很快.当吸附剂量增加到80mg/L时,双氯芬酸的去除率为92.8%,并且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的双氯芬酸量为34.02mg/g.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与实验数据均有很好的拟合度.对热力学参数的计算表明,△H与△G负值显示出反应的放热和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Amberlite XAD-4树脂 修饰 双氯芬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4]芳烃硼酸与氨基酸配位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卢奎 吴养洁 +2 位作者 李永红 石雅琳 周稚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用荧光光谱滴定法研究了 1 0种杯 [4 ]芳烃硼酸与 4种氨基酸的配位作用 ,根据扩展的 Hilderbrand-Benesi公式 ,计算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 Gibbs自由能变化 .杯 [4 ]芳烃硼酸与 L-丙氨酸的配位能力和配位选择性均较强 ,可以使... 用荧光光谱滴定法研究了 1 0种杯 [4 ]芳烃硼酸与 4种氨基酸的配位作用 ,根据扩展的 Hilderbrand-Benesi公式 ,计算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 Gibbs自由能变化 .杯 [4 ]芳烃硼酸与 L-丙氨酸的配位能力和配位选择性均较强 ,可以使用杯 [4 ]芳烃硼酸通过荧光光谱法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硼酸 氨基酸 配位作用 荧光光谱 D-丙氨酸 L-丙氨酸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甲氧基羰基苄氧基取代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邢彦军 周稚仙 +1 位作者 杜晨霞 吴养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05-1407,共3页
Two new substituted calix[4]arene derivatives 2 and 3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alix[4]arene with methyl o-bromomethyl-benzoat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carbonate under nitrogen. Their compositions and ... Two new substituted calix[4]arene derivatives 2 and 3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alix[4]arene with methyl o-bromomethyl-benzoat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carbonate under nitrogen. Their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13C NMR. Both the compounds are in the cone conformation. The percent extraction of the tetrasubstituted calix[4]arene derivative 2 for Li +, Na +, K + and Cs + are 6.8, 19.4, 69.8 and 7.1,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derivative 2 extracts K + better than Li +, Na + and Cs +. The higher selective complexation of compound 2 with K + elucidated that the radius of potassium cation may be matched with the inclusion cavity formed by the carbonyl and phenoxy groups. There is only a little extractivity of disubstituted calix[4]arene derivative 3 for alkali metal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 萃取 邻甲氧基羰基苄氧基 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4]芳烃对单糖及嘧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和分子开关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师 滕启文 +1 位作者 陈肖飞 周荣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71-1273,共3页
用 AM1和 INDO/ SCI方法对八羟基杯 [4 ]芳烃与单糖及嘧啶衍生物形成的超分子体系进行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主体通过 CH-π相互作用对单糖类进行分子识别 ,尤其对赤藓糖识别效果更好 ;主体与嘧啶没有明显的 π-π堆砌作用 ,但能识别含... 用 AM1和 INDO/ SCI方法对八羟基杯 [4 ]芳烃与单糖及嘧啶衍生物形成的超分子体系进行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主体通过 CH-π相互作用对单糖类进行分子识别 ,尤其对赤藓糖识别效果更好 ;主体与嘧啶没有明显的 π-π堆砌作用 ,但能识别含吸电子基团的嘧啶衍生物 ,据此可设计酸碱调控的分子开关 .讨论了配合物的 UV谱带与主体相比发生红移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单糖 嘧啶衍生物 分子识别 分子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和构象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陆国元 陈中俊 +2 位作者 赵荣忠 黄小华 胡宏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244-1246,共3页
以对取代酚亚甲基桥三聚体和2,6-二溴甲基对取代酚为原料,在TiCl4催化下环化得到6种新的含不同取代基[Cl,Br,CH3,C(CH3)3]的杯[4]芳烃衍生物,核磁共振谱研究表明:它们在溶液中的优势构象为锥形构象。
关键词 构象 合成 NMR 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杯[4]芳烃与双正电荷季铵盐的键合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振泉 胡春秀 +5 位作者 程玉桥 徐辉 曹绪龙 宋新旺 张衡益 刘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3-857,共5页
采用核磁波谱和等温微量热滴定等手段研究了磺化杯[4]芳烃与3个双正电荷季铵盐相互作用的键合比、键合模式以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磺化杯[4]芳烃与3个双正电荷季铵盐以不同的键合模式形成1:1络合物,其键合常数均超过105L/mol,键合作... 采用核磁波谱和等温微量热滴定等手段研究了磺化杯[4]芳烃与3个双正电荷季铵盐相互作用的键合比、键合模式以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磺化杯[4]芳烃与3个双正电荷季铵盐以不同的键合模式形成1:1络合物,其键合常数均超过105L/mol,键合作用主要由焓变驱动,同时伴随着微弱的正负熵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电荷季铵盐 芳烃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取代罗丹明-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对Fe^(3+)离子的荧光探针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玲菲 郑相勇 +4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张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88,共6页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质,在乙醇-水(1/1,V/V)Tris-HCl(pH=6.0)缓冲溶液中,对Fe3+呈现光关-开响应,并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现象。测定了Fe3+-配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及荧光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芳烃衍生物 荧光-比色探针 Fe3+-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炔基桥联双杯[4]芳烃的合成与对溶剂分子的包合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巍 龚淑玲 +1 位作者 孟令芝 陈远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67-1470,共4页
对叔丁基杯[4]芳烃直接与1,4-二氯-2-丁炔反应,一步制备了单炔基单桥联双杯[4]芳烃和单炔基双桥联双杯[4]芳烃,并证实单桥联双杯[4]芳烃是双桥联双杯[4]芳烃的中间产物.经1HNMR,13CNMR和ESI-MS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ESI-MS结果表明两种... 对叔丁基杯[4]芳烃直接与1,4-二氯-2-丁炔反应,一步制备了单炔基单桥联双杯[4]芳烃和单炔基双桥联双杯[4]芳烃,并证实单桥联双杯[4]芳烃是双桥联双杯[4]芳烃的中间产物.经1HNMR,13CNMR和ESI-MS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ESI-MS结果表明两种产物对DMF和H2O有不同的包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双杯[4]芳烃 1 4-二氯-2-丁炔 桥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国文 蒲移秋 +4 位作者 肖方竹 余丽梅 王成 刘婕 刘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2-428,共7页
以1,3-二溴丙烷对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下沿进行修饰,再利用Na_2S·9H_2O合成制备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并研究其吸附铀的主要影响因素,即U(Ⅵ)溶液pH值、吸附剂投入量、铀初始浓度及反应时间,分析其吸附过程... 以1,3-二溴丙烷对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下沿进行修饰,再利用Na_2S·9H_2O合成制备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并研究其吸附铀的主要影响因素,即U(Ⅵ)溶液pH值、吸附剂投入量、铀初始浓度及反应时间,分析其吸附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时,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吸附铀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4.0,铀初始浓度为20mg/L,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加入量为20mg以及吸附平衡时间为6h。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对铀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相关系数为0.9998;Langmuir、D-R和Freundlich等温线均可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说明该吸附体系是一个单层覆盖与多层吸附相结合的模式。红外谱图表明,杯[4]芳烃对称硫醚衍生物吸附一定质量的铀后,在817.82cm^(-1)和810.10 cm^(-1)处出现了铀酰离子的伸缩振动峰,且未发生主要的结构形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功能化修饰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萃取磷酸二氢铵溶液中Mg^(2+)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建洪 李军 +1 位作者 钟本和 尤彩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通过考察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以及与其它萃取剂形成酸加酸、酸加碱、酸加中性混合萃取剂对磷酸二氢铵溶液中Mg2+萃取分配比的影响,选出萃取Mg2+的适宜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了对叔丁基... 通过考察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以及与其它萃取剂形成酸加酸、酸加碱、酸加中性混合萃取剂对磷酸二氢铵溶液中Mg2+萃取分配比的影响,选出萃取Mg2+的适宜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从磷酸二氢铵溶液中萃取Mg2+的反应机理,通过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比的影响,证明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萃取Mg2+符合阳离子交换机理;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求得了萃取热焓为16.23kJ·mol-1,自由能为-31.24kJ·mol-1和熵变为138.40kJ·mol-1·K-1。同时考察了萃取剂初始浓度、水相Mg2+浓度、相比等影响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萃取Mg2+的适宜工艺条件;经用实际湿法磷酸的氨中和液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过二级萃取,就可以制取优品级NH4H2PO4(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乙酸 Mg2+ 萃取 磷酸二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基杯[4]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偶氮-醌腙互变异构性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平 金辄 +1 位作者 潘懿 刘光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4-727,共4页
通过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8个偶氮基杯[4]芳烃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通过UV-V is,1H NMR和IR考察了溶液pH值对所合成化合物5,11,17,23-四[(2-苯并噻唑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3)和5,17... 通过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8个偶氮基杯[4]芳烃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通过UV-V is,1H NMR和IR考察了溶液pH值对所合成化合物5,11,17,23-四[(2-苯并噻唑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3)和5,17-二[(1-萘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4)的偶氮-醌腙互变异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增加,醌腙体在偶氮-醌腙互变异构平衡中的比例增加,当pH≥10时,几乎全部转变为醌腙体.特别当溶液pH=-1时,化合物4可以形成一种大的共轭体系,使其λm ax由477 nm红移至54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重氮化-偶合反应 酸效应 偶氮-醌腙互变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杯[4]芳烃探头的固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尿样中的兴奋剂普萘洛尔异构体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兴旺 李秀娟 曾昭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双缩水甘油基杯[4]芳烃羟基硅油探头,运用自行设计的反萃取装置实现了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毛细管电泳的离线联用,结合超声反萃取和场放大进样技术成功地测定了尿样中兴奋剂普萘洛尔异构体的含量。实验考察了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双缩水甘油基杯[4]芳烃羟基硅油探头,运用自行设计的反萃取装置实现了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毛细管电泳的离线联用,结合超声反萃取和场放大进样技术成功地测定了尿样中兴奋剂普萘洛尔异构体的含量。实验考察了固相微萃取条件和反萃取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比较了杯[4]芳烃探头与商品化探头对于尿样中普萘洛尔异构体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杯[4]芳烃探头的固相微萃取过程能够实现满意的净化效应与预富集效应。利用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加标尿样中普萘洛尔异构体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5—10mg/L,检测限为8-1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5%(n=6),两种异构体的加标回收率为86%~107%(n=5)。该探头的可重复使用(〉150次)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固相微萃取 毛细管电泳 兴奋剂 普萘洛尔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4]芳烃二肟酸-Cu(Ⅰ)配合物的设计与自组装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发福 洪碧琼 +2 位作者 郑小花 郭红玉 刘朝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3-156,共4页
Cu是许多酶中的必须元素,Cu与有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不仅具有氧化、还原、催化、超分子化合物结构控制等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抗菌、抗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杯芳烃是第三代主体分子,以杯芳烃及其衍生物为平台构筑杯芳烃无机杂化超分子配... Cu是许多酶中的必须元素,Cu与有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不仅具有氧化、还原、催化、超分子化合物结构控制等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抗菌、抗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杯芳烃是第三代主体分子,以杯芳烃及其衍生物为平台构筑杯芳烃无机杂化超分子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是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杯芳烃-Cu配合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肟酸 铜配合物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功能改性杯[4]芳烃胺肟衍生物及其对铀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国文 余丽梅 +3 位作者 肖方竹 蒲移秋 谢睿 刘永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3-789,共7页
以氨基化改性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为载体,将杯[4]芳烃胺肟衍生物进行磁性功能化改性,制备得到立体构象稳定、与UO_2^(2+)空间配位构型匹配的杯[4]芳烃胺肟衍生物磁性功能材料(MFM-AOCA)。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 以氨基化改性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为载体,将杯[4]芳烃胺肟衍生物进行磁性功能化改性,制备得到立体构象稳定、与UO_2^(2+)空间配位构型匹配的杯[4]芳烃胺肟衍生物磁性功能材料(MFM-AOCA)。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铀初始浓度、MFM-AOCA用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杯[4]芳烃胺肟衍生物磁性功能修饰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吸附铀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3.5、铀初始浓度为40 mg/L、吸附剂用量为40 mg和吸附时间为3.5 h。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研究表明,MFM-AOCA对铀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所得到的相关系数大于0.99;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其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41.28 mg/g。使用3种不同的解吸剂对MFM-AOCA解吸再生6次后,其对铀的吸附率均在80%以上,说明该MFMAOCA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胺肟衍生物 磁性功能化 吸附特性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席佛碱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紫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晓梅 蒋海英 王少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3,共4页
为研究抗紫外抗氧化性能为一体的功能有机物,设计合成含席佛碱片段的杯[4]芳烃衍生物4,用1HNMR、13CNMR、IR及MS((Maldi—Tof))表征新化合物的结构.研究4在波长280—400nm范围内的紫外光谱,用DPPH·法测定4对自由基的清除... 为研究抗紫外抗氧化性能为一体的功能有机物,设计合成含席佛碱片段的杯[4]芳烃衍生物4,用1HNMR、13CNMR、IR及MS((Maldi—Tof))表征新化合物的结构.研究4在波长280—400nm范围内的紫外光谱,用DPPH·法测定4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4在325nm处有明显的紫外吸收,有抗UVA活性;它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34%,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实验还发现,4的中间体5,11,17,23-四叔丁基-25,27-二羟基-26,28-二(酰肼基甲氧基)杯[4]芳烃3对自由基清除率很高,可达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衍生物 席佛碱 抗紫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4]芳烃Schiff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铬(Ⅵ)离子的萃取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范才 文家新 +2 位作者 王亚玲 胡小冬 马啸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63,共5页
合成了分别含吡啶基团和N,N-二甲基苯胺基团的2种对叔丁基杯[4]芳烃Schiff碱衍生物3a和3b.研究了这2种杯芳烃衍生物对铬(Ⅵ)离子的萃取作用,测定了水相pH值和振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3b比3a对铬(Ⅵ)离子具有更好的萃取效... 合成了分别含吡啶基团和N,N-二甲基苯胺基团的2种对叔丁基杯[4]芳烃Schiff碱衍生物3a和3b.研究了这2种杯芳烃衍生物对铬(Ⅵ)离子的萃取作用,测定了水相pH值和振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3b比3a对铬(Ⅵ)离子具有更好的萃取效果,探讨了萃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合成 芳烃 Schiff碱衍生物 铬(Ⅵ)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