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p-nitrophenol under normal pressure with A-1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1
作者 ZHONG Shi an, OUYANG Xi, ZHOU Chun shan, CHENG Ben che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p nitrophenol is synthesized using p nitrochlorobenzene and sodium hydroxide with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Several reaction factors, such as catalyst type, the amounts of catalysts and sodium hydroxide, the concentrat... p nitrophenol is synthesized using p nitrochlorobenzene and sodium hydroxide with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Several reaction factors, such as catalyst type, the amounts of catalysts and sodium hydroxide,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as well as reaction time, affect greatly the yield of p nitrophenol.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A 1 used as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whose consumption is 6% (mole fraction) of p nitrochlorobenzene; the molar ratio of sodium hydroxide to p nitrochlorobenzene is 3:1;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is 50% (mass fraction). Nitrobenzene, whose molar amount is 2.45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p nitrochlorobenzene; reaction time is 7 h at 140 ℃ under normal pressure. The final yield of p nitrophenol is 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p nitrophenol 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力循环井强化Fe^(2+)/O_(2)/配体高级氧化体系修复对硝基酚污染地下水
2
作者 赵薇 张成武 +3 位作者 张慧 姚禹 辛思怡 秦传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0-828,共9页
本研究将气动力循环井(GCW)与Fe^(2+)活化O_(2)的高级氧化体系耦合,在持续补充地下水含氧量的同时实现修复药剂的高效传输和均匀分布,以强化Fe^(2+)/O_(2)/配体高级氧化体系的修复效果.通过二维模拟槽实验,结合示踪染色等可视化手段,明... 本研究将气动力循环井(GCW)与Fe^(2+)活化O_(2)的高级氧化体系耦合,在持续补充地下水含氧量的同时实现修复药剂的高效传输和均匀分布,以强化Fe^(2+)/O_(2)/配体高级氧化体系的修复效果.通过二维模拟槽实验,结合示踪染色等可视化手段,明确了GCW作用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规律和溶质传输强化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三聚磷酸钠(STPP)为配体,通过井内注入药剂的方式,考察了高级氧化体系修复对硝基酚(PNP)污染含水层的效果.结果表明,GCW实现了对药剂的高效传输、为高级氧化反应提供充足的O_(2),在GCW强化作用下,整个模拟槽内PNP均有降解,15h平均降解率达62%,成果为有机污染地下水的高效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气动力循环井 二价铁活化氧气 三聚磷酸钠 对硝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化学氧化处理对硝基苯酚
3
作者 江晶 崔兆伦 +1 位作者 张楚燕 黄楠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4,共8页
对硝基苯酚废水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危害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采用传统方法难以高效处理。利用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化学氧化法降解对硝基苯酚。考察了电流密度、溶液流量和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对硝基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对硝基苯酚废水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危害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采用传统方法难以高效处理。利用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化学氧化法降解对硝基苯酚。考察了电流密度、溶液流量和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对硝基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随着电流密度、溶液流量增大,对硝基苯酚去除率增加;而随着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对硝基苯酚去除率反而减小。利用叔丁醇和甲醇作猝灭剂验证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活性作用,发现添加叔丁醇和甲醇猝灭剂后,对硝基苯酚去除率从99.5%下降至76.2%和56.2%。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对硝基苯酚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确定降解路径主要由·OH取代硝基并加成直至不稳定裂环。通过检测对硝基苯酚降解过程中COD的变化,计算电流效率和能耗,分析BDD薄膜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对硝基苯酚的经济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 电化学 水处理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DAAC-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红梅 彭先佳 +1 位作者 栾兆坤 徐东耀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改性剂,对天然钙基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比较PDMDAAC膨润土与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处理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用量以及对硝基苯酚浓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膨润土吸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 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改性剂,对天然钙基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比较PDMDAAC膨润土与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处理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用量以及对硝基苯酚浓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膨润土吸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AAC改性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效果比膨润土有较大提高,吸附去除率达84%;吸附后的PDMDAAC膨润土可用酸进行再生,再生后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去除率没有明显下降;PDMDAAC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较好地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pDMDAAC 去除率 吸附特性 废水 膨润土 吸附效果 改性剂 反应时间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在膨润土处理含p-硝基苯酚废水中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14
5
作者 沈学优 孙晓慧 +2 位作者 陈宝梁 卢瑛莹 朱利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2-555,共4页
选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和p-硝基苯酚为目标化合物,试验比较了CPC+膨润土直接混合体系和CPC改性有机膨润土对含p-硝基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与CPC改性土相比,用相应浓度的CPC+膨润土混合直接处理含p-硝基苯酚废水更为有效,可... 选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和p-硝基苯酚为目标化合物,试验比较了CPC+膨润土直接混合体系和CPC改性有机膨润土对含p-硝基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与CPC改性土相比,用相应浓度的CPC+膨润土混合直接处理含p-硝基苯酚废水更为有效,可使p-硝基苯酚的去除率提高2倍以上(45%~98%),并可以节约处理成本且基本不增加表面活性剂二次污染.最经济适宜的CPC投加量与膨润土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 p-硝基苯酚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下对硝基酚(p-NP)对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毒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冯鸣凤 赵娜 +2 位作者 王轲 王林同 朱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为研究水体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基准,考虑环境因子对污染物生物效应的影响,选取生长速率(μ),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和半抑制浓度(EC50)为指标,研究了不同pH(7,8和9)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斜生栅... 为研究水体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基准,考虑环境因子对污染物生物效应的影响,选取生长速率(μ),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和半抑制浓度(EC50)为指标,研究了不同pH(7,8和9)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长以及对对硝基酚(p-NP)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7~9时,小球藻和斜生栅藻均可正常生长,但各自最适生长的pH不同,小球藻的最适生长pH为8,而斜生栅藻的最适生长pH为9.p-NP对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毒性均随pH的增大而降低,pH为9时毒性最小,但p-NP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比对小球藻的大,即斜生栅藻对p-NP要比小球藻更敏感.因此,在研究p-NP的水生态基准时,应该考虑pH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准 对硝基酚 pH 小球藻 斜生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VD掺硼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Ti/BDD电极上对硝基酚的阳极氧化测试(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魏俊俊 贺琦 +4 位作者 高旭辉 吕反修 陈广超 朱秀萍 倪晋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2-425,共4页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CH4-H2-C2H6气体条件下制备了钛基掺硼金刚石薄膜。四点探针法测得薄膜电阻率在零掺杂时为1×1012Ω·cm,当反应气源中B/C上升为5×10-3时电阻率降至5×10-3Ω·cm。扫描电镜显示掺硼金刚石...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CH4-H2-C2H6气体条件下制备了钛基掺硼金刚石薄膜。四点探针法测得薄膜电阻率在零掺杂时为1×1012Ω·cm,当反应气源中B/C上升为5×10-3时电阻率降至5×10-3Ω·cm。扫描电镜显示掺硼金刚石具有完整晶型和致密结构。拉曼光谱观察到金刚石结构在掺杂前后发生明显改变。采用循环伏安测试了Ti/BDD电极的电化学参量,并与PbO2,Sn-Sb and PbO2-Er三种电极进行阳极氧化对-硝基酚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Ti/BDD电极上,对-硝基酚的总有机碳去除率接近100%,远高于其它三种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DD电极 微波等离子体 化学气相沉积 对-硝基酚 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掺杂β-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对硝基苯酚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单治国 汪家权 +2 位作者 吕剑 沈燕华 潘怡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采用掺杂锰矿粉的β-PbO2/锰矿粉复合高压塑片电极为阳极,以不锈钢片为阴极对对硝基苯酚(p-NP)模拟废水进行了电解氧化处理,考察了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pH以及p-NP初始浓度对电解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适量锰矿粉的β-P... 研究采用掺杂锰矿粉的β-PbO2/锰矿粉复合高压塑片电极为阳极,以不锈钢片为阴极对对硝基苯酚(p-NP)模拟废水进行了电解氧化处理,考察了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pH以及p-NP初始浓度对电解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适量锰矿粉的β-PbO2/锰矿粉复合电极具有良好催化氧化p-NP的性能;在以NaCl为电解质的体系中,电解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电解质体系,在30mA/cm2的电流强度下电解1.0h,p-NP的去除率可达到70.3%,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一级动力学方程为c=c0e-3.6010t;电解质为10g/L NaCl,pH=7.2时,电解效果最佳,反应速率最大,k=3.9468h-1,R2=0.9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 对硝基苯酚 电催化氧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掺杂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对硝基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单治国 吕剑 汪家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以自制的掺杂锰矿粉的β-PbO2/锰矿粉复合电极为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对对硝基苯酚(p-NP)模拟废水进行了电解氧化处理。结果表明,掺杂适量锰矿粉的β-PbO2/锰矿粉复合电极具有良好催化氧化p-NP的性能,在以NaCl为电解质的体系中,电解效果... 以自制的掺杂锰矿粉的β-PbO2/锰矿粉复合电极为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对对硝基苯酚(p-NP)模拟废水进行了电解氧化处理。结果表明,掺杂适量锰矿粉的β-PbO2/锰矿粉复合电极具有良好催化氧化p-NP的性能,在以NaCl为电解质的体系中,电解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电解质体系。在电解体系为弱碱性,电解质为10 g/L NaCl,电流密度为30 mA/cm2条件下,电解2 h后p-NP的去除率可达到9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铅 复合电极 对硝基苯酚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Cy和PS-Acyl-Cy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对硝基酚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启 周峰 +2 位作者 舒斌斌 倪梦 孙小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8,共5页
用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分别修饰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及氯乙酰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合成Cyclen型聚苯乙烯(PS-Cy)树脂及Cyclen型氯乙酰化的聚苯乙烯(PS-Acyl-Cy)树脂。测定了两种树脂的增重率及全交换容量并研究了其吸附动... 用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分别修饰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及氯乙酰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合成Cyclen型聚苯乙烯(PS-Cy)树脂及Cyclen型氯乙酰化的聚苯乙烯(PS-Acyl-Cy)树脂。测定了两种树脂的增重率及全交换容量并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PS-Cy树脂的全交换容量达1.59 mmol/m L,对对硝基酚(PNP)的最大吸附量达118.93 mg/m L,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而PS-Acyl-Cy树脂的全交换容量为1.45 mmol/m L,对PNP的最大吸附量为90.87 mg/m L,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两种树脂的吸附过程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液膜扩散为主要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对硝基酚 1 4 7 10-四氮杂环十二烷 吸附过程 液膜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AMPV树脂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林 刘春萍 +1 位作者 刘刚 刘军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9-273,共5页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改性的胺化聚氯乙烯(DAAMPV)树脂为吸附剂,考察了该树脂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DAAMPV树脂对对硝基苯酚有较快的动力学吸附速率,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对硝基苯酚质量浓度的增加,D...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改性的胺化聚氯乙烯(DAAMPV)树脂为吸附剂,考察了该树脂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DAAMPV树脂对对硝基苯酚有较快的动力学吸附速率,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对硝基苯酚质量浓度的增加,DAAMPV树脂的吸附量增大。在25℃、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DAAMPV树脂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为53.2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实验条件下,DAAMPV树脂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4.26%,吸附的对硝基苯酚可用无水乙醇或4%NaOH洗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树脂 吸附 脱附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PTFE-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缪虹 孙亚兵 +2 位作者 冯景伟 王瑾瑜 徐建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7-841,共5页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Fe掺杂PTFE-PbO2/TiO2-NTs/Ti、PbO2/TiO2-NTs/Ti、PbO2/Ti 3种电极,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观察表面形貌与形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在0.1 mol·L-1的H2SO4中测定电极的析氧极化曲线.以对硝基酚(p-NP)为目标...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Fe掺杂PTFE-PbO2/TiO2-NTs/Ti、PbO2/TiO2-NTs/Ti、PbO2/Ti 3种电极,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观察表面形貌与形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在0.1 mol·L-1的H2SO4中测定电极的析氧极化曲线.以对硝基酚(p-NP)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在20 mA.cm-2电流密度下降解100 mg·L-1 p-NP,120 min时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0370 min-1、0.0265 min-1和0.0180 min-1,COD去除率分别为77.38%、74.07%、66.18%,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Fe掺杂PTFE-PbO2/TiO2-NTs/Ti性能更佳,矿化更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pTFE-pbO2/TiO2-NTs/Ti pbO2/Ti 电催化氧化 对硝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硝基苯酚土壤环境行为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雯淇 温玉娟 +1 位作者 方正 宋晓明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4-508,共15页
目前,硝基芳香族化合物逐步在环境中被检出,其中对硝基苯酚因溶解度大、极性高、弱酸性、迁移转化能力强,且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态特性被人们重点关注,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硝基芳香族化合物。本文综述了对硝基苯酚的来源与分布情况、... 目前,硝基芳香族化合物逐步在环境中被检出,其中对硝基苯酚因溶解度大、极性高、弱酸性、迁移转化能力强,且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态特性被人们重点关注,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硝基芳香族化合物。本文综述了对硝基苯酚的来源与分布情况、土壤环境行为、环境中的归趋过程及污染修复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聚焦于理化性质、光解、水解、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生物富集等对其环境行为的调控与互作机制,并对其造成的污染进行风险评价。针对对硝基苯酚提出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并根据Ⅳ级逸度模型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此同时,针对对硝基苯酚污染的可行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相关研究新思路可为精准预测对硝基苯酚的迁移转化过程,评价其生态健康风险以及研发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有机化合物 人类健康风险 归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PEI-GN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对硝基苯酚的电催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明洪 夏克坚 +1 位作者 周光华 葛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68-2274,共7页
以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石墨烯(PEI-GNs)为载体,利用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Pd/PEI-GNs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d/PEI-GNs复合物... 以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石墨烯(PEI-GNs)为载体,利用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Pd/PEI-GNs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d/PEI-GNs复合物中Pd颗粒均匀分散在PEI-GNs基底上.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d/PEI-GNs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物催化剂对对硝基苯酚还原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Pd纳米颗粒在PEI-GNs载体上均匀分散以及PEI-GNs优异的电子传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钯纳米粒子 对硝基苯酚 电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置换法制备AgPd纳米粒子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军 周全 +3 位作者 吴新华 刘久逢 易容 李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61-1769,共9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以Mg粉为还原剂,采用一步置换法制备出AgPd和Pd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该AgPd和Pd纳米粒子的属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Pd和P... 在室温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以Mg粉为还原剂,采用一步置换法制备出AgPd和Pd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该AgPd和Pd纳米粒子的属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Pd和Pd纳米粒子为单分散状态且能长时间的稳定存在。采用不同摩尔比(3∶1,1∶1或1∶3)的金属离子前驱体Ag^+和Pd^(2+),均可制备出单分散的AgPd纳米粒子。PVP对AgPd和Pd纳米粒子的稳定存在起关键作用。所制备的AgPd纳米粒子对4-硝基苯酚的还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效率顺序为:Ag_(1)Pd_(1)>Pd>Ag_(3)Pd_(1)>Ag_(1)Pd_(3)。Ag_(1)Pd_(1)纳米粒子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没有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反应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Agpd纳米粒子 对硝基苯酚的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条件对Pd/Al_2O_3催化剂上对硝基苯酚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冬燕 陈日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用过量浸渍-液相还原法制备Pd/Al2O3催化剂,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X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还原剂的类型、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Pd/Al2O3催化剂的晶型和活性影响... 用过量浸渍-液相还原法制备Pd/Al2O3催化剂,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X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还原剂的类型、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Pd/Al2O3催化剂的晶型和活性影响显著。当采用水合肼(N2H4.H2O)作还原剂、0℃还原30 min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对硝基苯酚加氢活性,加氢速率达到22.7 mmol/(min.g),对氨基苯酚的选择性为100%,收率为99%。与工业常用骨架Ni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Pd/Al2O3催化剂在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都明显优于骨架Ni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AL2O3 对硝基苯酚 浸渍 液相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助非均相类Fenton法处理PNP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班福忱 张浩宇 +2 位作者 孙晓昕 王艳欣 周历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92,共4页
制备了Fe-Ce/Al_2O_3催化剂,采用光助非均相类Fenton法对对硝基酚(PNP)废水进行处理,考察PNP的去除效果及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PNP质量浓度为200 mg/L、H_2O_2投加量为150 mmol/L、催化剂投加量为100 g/L、pH=4、温度为25℃、反应时... 制备了Fe-Ce/Al_2O_3催化剂,采用光助非均相类Fenton法对对硝基酚(PNP)废水进行处理,考察PNP的去除效果及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PNP质量浓度为200 mg/L、H_2O_2投加量为150 mmol/L、催化剂投加量为100 g/L、pH=4、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PNP去除率可达98.7%,COD去除率可达72.9%。紫外光、催化剂催化H_2O_2去除PNP的协同效果良好,催化剂使用5次时PNP去除率达到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酚 Fe-Ce/Al2O3催化剂 非均相 FENTON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纳米颗粒的可见光化学制备及其对p-硝基苯酚催化还原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鲜亮 苏碧泉 +4 位作者 冯银霞 曹宁静 盛丽 马婧 席蓓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60-2266,共7页
在可见光照射下,以乙二醇(EG)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一步合成了铂纳米颗粒,成功制备Pt/MWCNTs复合材料,并通过p-硝基苯酚(p-NP)的催化还原反应研究了Pt/MWCNTs的催化性能。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 在可见光照射下,以乙二醇(EG)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一步合成了铂纳米颗粒,成功制备Pt/MWCNTs复合材料,并通过p-硝基苯酚(p-NP)的催化还原反应研究了Pt/MWCNTs的催化性能。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可见光照射促进了EG水溶液中[PtCl_(4)]^(2-)前驱体的水解。通过金属界面的电子效应,铂前驱体被还原成了均匀分散的平均直径2.1 nm的超小颗粒Pt(Pt ultra-small particles,Pt UPs)。所制备的Pt/MWCNTs能有效地催化p-NP还原为p-氨基苯酚(p-AP),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其表观速率常数为0.25 min-^(1)。Pt/MWCNTs多次使用后没有显著的活性损失,显示出了良好的稳定性。上述实验结果证明,除了传统的紫外光照射等手段以外,可见光照射也同样是制备铂金属催化剂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催化剂的形貌控制也完全可以通过简单而非复杂的实验条件加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颗粒 多壁碳纳米管 可见光 催化 p-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姆青霉PT95和Q1菌株产酶活力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文婧 乔宏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15-1822,共8页
为探讨汤姆青霉菌株产酶活力以及抑菌性能。实验采用Folin酚法、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力法、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和对硝基苯酚法进行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测定;同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探讨汤姆青霉菌株产酶活力以及抑菌性能。实验采用Folin酚法、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力法、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和对硝基苯酚法进行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测定;同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作用,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PT95菌株产蛋白酶活力为230.473 U、纤维素酶活力为3.463 U,产淀粉酶活力为1.679 MMU、脂肪酶活力10.793 U;Q1菌株产蛋白酶活力为167.247 U、纤维素酶活力为2.147 U,产淀粉酶活力为1.402 MMU、脂肪酶活力为6.350 U;PT95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菌率分别可以达到53.73%和19.47%,Q1菌株对三种待测菌都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是56.37%(枯草芽孢杆菌)、26.8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9.47%(大肠杆菌),两株菌株发酵液中均存在抑菌物质,且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最高,两株菌的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64和0.32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青霉 消化酶 Folin酚法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力法 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 对硝基苯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亚铁催化臭氧降解对硝基苯酚效能的研究
20
作者 王尧 陈明富 +5 位作者 王继杭 彭烁 周鑫 张文浩 蒋丽芳 郭勇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8,共7页
利用硫化亚铁(FeS)催化臭氧降解对硝基苯酚(PNP),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投加量、臭氧浓度、反应温度、溶液pH等因素对FeS/O_(3)体系降解PNP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NP降解效率随催化剂投加量和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5~35℃时,PN... 利用硫化亚铁(FeS)催化臭氧降解对硝基苯酚(PNP),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投加量、臭氧浓度、反应温度、溶液pH等因素对FeS/O_(3)体系降解PNP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NP降解效率随催化剂投加量和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5~35℃时,PNP降解效率随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25℃时降解效率最高;pH在3~11范围时,pH越大,降解效率越高。考虑到工程应用经济性及Fe^(2+)排放限值,得出最佳处理工艺参数:FeS投加量为0.5 g/L,臭氧质量浓度为40 mg/L,温度为25℃,pH为7。最佳反应参数下,3 min内FeS/O_(3)体系对PNP的降解率达到90.04%,较单独臭氧降解提高了10.1%。通过SEM分析了反应前后FeS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连续5次循环实验中,反应6 min时PNP的去除率均能保持在93%以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探究了PNP降解可能存在的中间产物和降解途径,利用自由基猝灭实验证实了FeS/O_(3)体系降解PNP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对提升反应速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对硝基苯酚 臭氧 硫化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