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相色谱-氧选择性检测器法测定汽油中的C_(7)醚 被引量:1
1
作者 万伟 李长秀 +3 位作者 章然 高永杰 孔翠萍 钱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汽油醚化是生产低烯烃含量、高辛烷值汽油的主要途径。随着油品质量升级,汽油中含氧化合物含量受到严格限制。目前汽油中醚类化合物的主要关注对象为甲基叔丁基醚(MTBE)、乙基叔丁基醚(E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二异丙醚(DIPE)等C_(5... 汽油醚化是生产低烯烃含量、高辛烷值汽油的主要途径。随着油品质量升级,汽油中含氧化合物含量受到严格限制。目前汽油中醚类化合物的主要关注对象为甲基叔丁基醚(MTBE)、乙基叔丁基醚(E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二异丙醚(DIPE)等C_(5)~C_(6)醚,对C_(7)醚的研究鲜有报道。采用气相色谱-氧选择性检测器法(GC-OFID),建立了针对汽油中C_(7)醚的监测手段。与直接质谱法和NB/SH/T 0663—2014相比,使用该方法时汽油中的烃类物质不会干扰C_(7)醚的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w)为1%~5%,决定系数r^(2)为0.9999,检出限(w)为0.01%。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确定了C_(7)醚的4种结构。实际车用汽油中C_(7)醚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3.5%,加标后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4)为0.2%~0.6%,方法的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工艺来源的汽油样品中醇类和醚类化合物的测定,为保障车用汽油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7)醚 汽油 氧选择性检测器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氧选择性检测法测定柴油中的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长秀 钱钦 +2 位作者 金珂 吴梅 孔翠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建立了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氧选择性检测器(GC-OFID)测定柴油样品中微量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待测试样经10%的氢氧化钠溶液萃取,水相经稀盐酸调至pH为5~6后,用二氯甲烷反萃取其中的酚类化合物,挥发溶剂后得到浓缩的酚类富集物,然后进行G... 建立了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氧选择性检测器(GC-OFID)测定柴油样品中微量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待测试样经10%的氢氧化钠溶液萃取,水相经稀盐酸调至pH为5~6后,用二氯甲烷反萃取其中的酚类化合物,挥发溶剂后得到浓缩的酚类富集物,然后进行GC-MS和GC-OFID检测。通过与GC-MS检测结果对比,结合各酚类组分的沸点和色谱峰保留规律,确定了GC-OFID上54个(组)色谱峰对应酚类化合物的结构或类型。在酚类富集物中加入已知量的苯甲醇作内标物,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在样品量为50mL时,测定苯酚、2,5-二甲基苯酚、2,3,5-三甲基苯酚的检测限分别为0.5,1.0,1.5mg/L,在质量浓度8~40mg/L范围内连续5次重复性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0%,可以用于柴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柴油 氧选择性检测器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低浓度总烃的氧气干扰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秦承华 敬红 +5 位作者 谢馨 夏青 刘通浩 李莉娜 陈乾坤 王伟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6-241,共6页
研究了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气体中的总烃浓度时,氧气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总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校准。当总烃的实际浓度不低于9 mg/m^(3)时,氧气的干扰较小(相对标准偏差≤2%)。在试... 研究了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气体中的总烃浓度时,氧气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总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校准。当总烃的实际浓度不低于9 mg/m^(3)时,氧气的干扰较小(相对标准偏差≤2%)。在试验的所有总烃实际浓度下(1~200 mg/m^(3)),当氧气浓度为1%~7%时,也无需考虑氧气干扰的影响(相对标准偏差≤2%)。当总烃的实际浓度低于9 mg/m^(3)且氧气浓度为9%~21%时,需依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并采用模型对测得的总烃浓度进行校准。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情况良好(R^(2)=0.999),可以用来修正测试结果,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总烃实际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气相色谱 氧气干扰 多元线性回归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