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燃联合染色改性杨木单板工艺
1
作者 石鑫 秦生磊 +3 位作者 刘扬光 储德淼 沈晓双 刘盛全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以酸性大红3R为染料、磷酸二氢铵为阻燃剂对杨木单板进行联合处理,探究阻燃染色同步处理单板的可行性,选择阻燃剂质量分数、染料质量分数、温度和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上染率、色差和氧指数为性能评价指标,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单... 以酸性大红3R为染料、磷酸二氢铵为阻燃剂对杨木单板进行联合处理,探究阻燃染色同步处理单板的可行性,选择阻燃剂质量分数、染料质量分数、温度和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上染率、色差和氧指数为性能评价指标,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单板上染率、色差及氧指数的显著因素及最佳工艺方案。此外,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阻燃剂及染料分子在单板内部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观察,并对它们的特征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这3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单板进行阻燃染色同步处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提升了木材的染色效果,单板表面颜色偏暗偏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对染色配方进行调整以达到目标染色效果。上染率最佳工艺方案为:阻燃剂质量分数15%,染料质量分数1.5%,温度80℃,时间3 h。色差最佳工艺方案为:阻燃剂质量分数20%,染料质量分数2.0%,温度80℃,时间3 h。氧指数最佳工艺方案为:阻燃剂质量分数30%,染料质量分数0.5%,温度80℃,时间4 h。SEM⁃EDS分析表明,阻燃剂质量分数太高(30%)容易使分子间发生团聚,导致导管孔隙发生堵塞,P、S特征元素的增加表明阻燃剂与染料分子成功进入单板内部。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得出阻燃染色单板综合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阻燃剂质量分数30%,染料质量分数0.5%,温度80℃,时间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单板 上染率 色差 氧指数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PP与SERVQUAL模型的ECMO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崔安妮 李亚玲 +1 位作者 黎张双子 朱建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32-1440,共9页
目的: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CIPP模型以及SERVQUAL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约翰霍普金斯文献循证研究、半结构化访谈初步构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 目的: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CIPP模型以及SERVQUAL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约翰霍普金斯文献循证研究、半结构化访谈初步构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以及优序图法确定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函询中分别有69.23%、26.92%的专家提出意见。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35,0.940,协调系数分别为0.136,0.137(均P<0.001)。最终形成的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的意见协调程度较高,可为客观评价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CIPP模型 SERVQUAL模型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热稳定性与燃烧特性的量化评价
3
作者 王海名 刘圣洁 +1 位作者 刘卫东 彭爱红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3,241,共6页
采用恒温加热试验、氧指数试验和锥形量热试验,对比分析了基质沥青和橡胶沥青的质量损失、氧指数、热释放速率(HRR)、总释放热(THR)和质量损失速率(MLR),用以精确量化评价沥青的热稳定性和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在相同温度下... 采用恒温加热试验、氧指数试验和锥形量热试验,对比分析了基质沥青和橡胶沥青的质量损失、氧指数、热释放速率(HRR)、总释放热(THR)和质量损失速率(MLR),用以精确量化评价沥青的热稳定性和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在相同温度下的质量损失、氧指数值、HRR峰值、THR峰值、MLR峰值及其质量损失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变化值均高于基质沥青;橡胶沥青热稳定性和燃烧特性劣于基质沥青;对比3种试验方案,锥形量热试验评价参数较多,结果更为可靠,建议采用锥形量热法评价沥青热稳定性与燃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路面工程 热稳定性 燃烧特性 氧指数试验 锥形量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阻燃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群 李望瑞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31-434,共4页
通过对沥青燃烧过程的分析,指出了现有的闪点、燃点评价方法在评价沥青持续燃烧能力上的不足,提出了氧指数评价方法.针对沥青的特点,通过试验分析,提出沥青氧指数试验的标准程序,并应用该方法比较了氧指数评价方法和闪点、燃点评价方法... 通过对沥青燃烧过程的分析,指出了现有的闪点、燃点评价方法在评价沥青持续燃烧能力上的不足,提出了氧指数评价方法.针对沥青的特点,通过试验分析,提出沥青氧指数试验的标准程序,并应用该方法比较了氧指数评价方法和闪点、燃点评价方法在评价沥青燃烧能力时的差异,验证了氧指数评价方法的合理性.通过试验研究了阻燃剂掺量对沥青路用性能指标和氧指数的影响,给出了推荐的阻燃剂掺量,以供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燃烧 评价方法 氧指数法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沥青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董瑞琨 苏胜斌 +1 位作者 任俊 樊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2-864,共3页
温拌改性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摊铺或碾压温度,有利于隧道等特殊环境的路面施工,但关于温拌改性剂是否会影响沥青燃烧性能的研究却很少。分别选取3种不同添加剂ADZ、ADW、ADS加入到不同沥青中,利用数显氧指数仪测试其氧指数。探讨添加剂的... 温拌改性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摊铺或碾压温度,有利于隧道等特殊环境的路面施工,但关于温拌改性剂是否会影响沥青燃烧性能的研究却很少。分别选取3种不同添加剂ADZ、ADW、ADS加入到不同沥青中,利用数显氧指数仪测试其氧指数。探讨添加剂的加入在实现降低摊铺或碾压温度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沥青的燃烧性能,是否会对阻燃剂的阻燃效果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在实现降低摊铺或碾压温度的同时不会对沥青的燃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3种添加剂的加入也不会影响阻燃剂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改性剂 沥青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树脂的阻燃化研究Ⅰ.添加小分子阻燃剂 被引量:8
6
作者 涂永杰 周达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系统地研究了FR-TNX、Sb2O3、Mg(OH)2、Al(OH)3等小分子阻燃剂对ABS树脂的阻燃效果及其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单一阻燃剂的作用不太明显;锑卤复配可取得较好的协同效应;通过测定冲击强度和拉伸性能,考察... 系统地研究了FR-TNX、Sb2O3、Mg(OH)2、Al(OH)3等小分子阻燃剂对ABS树脂的阻燃效果及其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单一阻燃剂的作用不太明显;锑卤复配可取得较好的协同效应;通过测定冲击强度和拉伸性能,考察了阻燃剂对ABS树脂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MA进一步分析了阻燃剂与树脂的相容性;通过TGA等热分析手段探讨了小分子阻燃剂在凝聚相的阻燃行为与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ABS树脂 氧指数 水平燃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气体流量对沥青燃烧性能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瑞琨 严蕾 王静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4-857,共4页
选取3种阻燃剂氢氧化铝、硼酸锌、三氧化二锑分别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利用数显氧指数仪测试其在不同混合气体流量下的氧指数OI,分析混合气体流量是否会影响沥青燃烧性能的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气体流量对沥青、阻燃... 选取3种阻燃剂氢氧化铝、硼酸锌、三氧化二锑分别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利用数显氧指数仪测试其在不同混合气体流量下的氧指数OI,分析混合气体流量是否会影响沥青燃烧性能的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气体流量对沥青、阻燃沥青燃烧性能测试结果影响较小,可以按照ASTM D2863-77将混合气体流速控制在30~50mm/s测试沥青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氧指数 混合气体流量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结构特性对氧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玉章 华毓坤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12,共3页
采用氧指数法对4种树种木材、5种阻燃物质燃烧特性的研究发现,未阻燃处理木材的氧指数在纵横向上有差异,纵向高于横向,径弦向差异很小。这主要是木材结构各向异性以及各方向上的导热系数不同所致。木材树种不同氧指数也有差异,原因之一... 采用氧指数法对4种树种木材、5种阻燃物质燃烧特性的研究发现,未阻燃处理木材的氧指数在纵横向上有差异,纵向高于横向,径弦向差异很小。这主要是木材结构各向异性以及各方向上的导热系数不同所致。木材树种不同氧指数也有差异,原因之一是密度不同所致。阻燃处理可使方向上的差异逆转,即横向高于纵向。同一阻燃物质对不同树种木材的作用效果不同,即树种与阻燃物质之间存在适应性问题。树种结构对氧指数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指数 各向异性 阻燃 结构特性 木材 可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分析法原位增容阻燃聚乙烯 被引量:5
9
作者 洪晓东 梁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微胶囊红磷作为阻燃剂,在固定树脂和阻燃剂配比的基础上,选择单体丙烯酸甲酯(MA)、马来酸酐(MAH)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3个因子采用正交试验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微胶囊红磷作为阻燃剂,在固定树脂和阻燃剂配比的基础上,选择单体丙烯酸甲酯(MA)、马来酸酐(MAH)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3个因子采用正交试验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原位增容反应前后聚合物主链结构以及试样缺口断面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原位增容反应最佳配方:MA 10 mL、MAH 25 g、DCP 2.0 g,试样氧指数从普通填充时的29.2%增加到31.2%、UL94垂直燃烧从V-1级升到V-0级,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有很大提高,无机阻燃剂和树脂的相容性得到大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正交分析法 原位增容 聚乙烯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料顺序对镁铝水滑石阻燃剂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小平 王小会 +1 位作者 岳雪梅 程博闻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805-2806,共2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以AlCl3·6H2O、MgCl2·6H2O、NaOH、NaCO3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制备镁铝水滑石阻燃剂,主要考察了投料顺序对镁铝水滑石相组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为阻燃剂在尼龙66的阻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投料顺序对... 采用液相沉淀法以AlCl3·6H2O、MgCl2·6H2O、NaOH、NaCO3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制备镁铝水滑石阻燃剂,主要考察了投料顺序对镁铝水滑石相组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为阻燃剂在尼龙66的阻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投料顺序对相组成有较大的影响。用合成镁铝水滑石的沉淀液浸渍尼龙66后,其限氧指数有所提高,且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共沉淀法 镁铝水滑石 投料顺序 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过程COD指标集成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剑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7期243-248,共6页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参数COD指标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改进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的COD指标集成软测量模型。为反映污水处理过程的不同工况,采用满意聚类算法对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处理,将数据样本划分为若干个子样本集...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参数COD指标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改进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的COD指标集成软测量模型。为反映污水处理过程的不同工况,采用满意聚类算法对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处理,将数据样本划分为若干个子样本集,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为每个子样本集建立预测模型,计算当前输入数据与各个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将欧式距离较小的部分预测模型的输出进行综合,得到分布式神经网络的COD指标预估值;为反映COD指标的时间相关性,基于COD指标历史数据采用改进灰色预测建模方法计算得到当前时刻COD指标的预估值;采用动态加权方法将获得两个COD指标预估值进行加权集成。仿真实验表明,集成软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以满足污水处理过程COD指标实时检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过程 化学需氧量(COD)指标 分布式改进BP神经网络 灰色预测 集成软测量模型 动态加 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板工艺因子对异氰酸酯超低密度阻燃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詹满军 陈志林 储富祥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异氰酸酯胶(PMDI)制备超低密度阻燃纤维板,考察工艺因子对试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PMDI用量增加,板材的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均呈上升趋势,阻燃性能基本不变;而阻燃剂用量增加,使得板材阻燃性能增... 采用异氰酸酯胶(PMDI)制备超低密度阻燃纤维板,考察工艺因子对试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PMDI用量增加,板材的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均呈上升趋势,阻燃性能基本不变;而阻燃剂用量增加,使得板材阻燃性能增强,但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所降低。按优化工艺制备的板材,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满足LY/T 1718-2017干状家具型超低密度纤维板的要求,阻燃性能达到GB 8624-2012的难燃B_1-C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密度纤维板 阻燃 异氰酸酯胶 性能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猛 张星星 +5 位作者 魏金荣 俞云 李晓青 王文春 刘松桥 王艺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9-1753,共5页
目的: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框架,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热图分析法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 目的: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框架,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热图分析法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和10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52.4%和11.1%,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1和0.223。最终形成的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2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转运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容积法在下肢动脉容积减少程度判定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李佳晶 刘美含 +4 位作者 陈恩琪 石卫东 姜微 王志远 孙若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超声容积法测定下肢主干动脉容积减少程度,并与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期、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三维超声容积法判定动脉容积减少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于本院... 目的:利用三维超声容积法测定下肢主干动脉容积减少程度,并与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期、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三维超声容积法判定动脉容积减少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于本院超声科检查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60例,患肢均为单侧,共60条动脉,患侧髂动脉均无狭窄或闭塞;利用三维超声容积法GI3DQ技术测量选定动脉节段的血管容积,计算下肢狭窄动脉整体容积减少程度;设定下肢动脉容积相对减少30%~49%、50%~70%和大于70%为轻、中和重度组,每组20例;将三维超声容积法测定的下肢主干动脉容积减少程度与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期、ABI及TcPO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显示下肢动脉容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减少程度与ASO临床分期有中等相关性(r=0.500,P<0.01);动脉容积减少轻度组患者ABI为0.72~0.90,中度组0.44~0.69,重度组均<0.40;动脉容积减少轻度组患者踝部TcPO2为42~50 mmHg,中度组为24~41mmHg,重度组均<22mmHg;三维超声容积法与ABI和TcPO2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98 7和0.995 7,2组对比数据间线性相关性存在。结论:三维超声测定下肢动脉容积能够评估动脉缺血程度,可以作为评价下肢动脉缺血程度的全新、立体的无创性影像学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容积 三维超声容积法 临床分期 踝肱指数 经皮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氧气逃生呼吸器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博 杨小兵 +3 位作者 张守鑫 周川 颜晓珊 温晓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145,共7页
为了给氧气逃生呼吸器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氧气呼吸器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人员安全前提下,结合产品定位于逃生目的,建议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最低值≥15%,均值> 19. 5%;二氧化碳含量的均值≤1. 5%,峰... 为了给氧气逃生呼吸器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氧气呼吸器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人员安全前提下,结合产品定位于逃生目的,建议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最低值≥15%,均值> 19. 5%;二氧化碳含量的均值≤1. 5%,峰值≤4%;最高温度≤50℃;吸气阻力≤1. 2 k Pa,呼气阻力≤1. 2 k Pa,两者之和≤1. 8 k Pa;实用性能引用GB/T 23465-2009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逃生呼吸器 呼吸器标准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法阻燃改性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庆波 王书丽 +4 位作者 高敏 徐中凯 程春祖 李婷 徐纪刚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0,共7页
针对共混法制备阻燃Lyocell纤维生产工艺中遇到堵板、飘断丝、凝固浴中出现阻燃剂析出等问题,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制备了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为分散介质的高分散型三聚氰胺氰尿酸(MCA)分散液,并以制备的MCA分散液作为阻燃剂... 针对共混法制备阻燃Lyocell纤维生产工艺中遇到堵板、飘断丝、凝固浴中出现阻燃剂析出等问题,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制备了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为分散介质的高分散型三聚氰胺氰尿酸(MCA)分散液,并以制备的MCA分散液作为阻燃剂制备阻燃Lyocell纤维。利用激光粒度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纤度仪、热重分析仪、极限氧指数仪等测试并分析了MCA分散液粒径的稳定性及pH值稳定性、MCA在纺丝原液中的分布特性、MCA分散液粒径大小和表面助剂含量对纤维可纺性、阻燃Lyocell纤维热稳定性、力学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A分散液粒径及pH值基本无变化;MCA在纺丝原液中的溶解程度和溶解速度在搅拌和真空条件下会明显提高;MCA分散液粒径大小和表面助剂含量对纤维的可纺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如粒经D_(90)为0.5μm(90%数量的颗粒直径小于0.5μm),表面助剂含量占阻燃剂6%时,纺丝过程中未出现堵板、纤维飘断丝以及阻燃剂在凝固浴中大量析出等问题;当MCA含量占Lyocell纤维质量40%时,纤维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耐洗性,其断裂强度最高为2.76 cN/dtex,极限氧指数(LOI)值为33.3%,纤维经过12次机洗后,LOI值仍保持在30%以上;另外,所制备的阻燃Lyocell纤维初试分解温度与普通Lyocell纤维相比明显提高,纤维中纤维素残炭量(约24.03%)高于未改性纤维残炭量(约1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法 三聚氰胺氰尿酸 阻燃Lyocell纤维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