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novative method to calculat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被引量:1
1
作者 YIN Wen-tao SONG Ze-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873-880,共8页
Based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Arrhenius equation and the Ranz-Marshall correlation,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estimat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Based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Arrhenius equation and the Ranz-Marshall correlation,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estimat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self-ignition of coal at high temperature.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this approach involves not only kinetic properties of self-ignition of coal and temperature,but also the ambient air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diameter of coal particle.To testify the proposed approach,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at high temperature were measured by the programmable isothermal oven experiments.Comparis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ates of oxygen depletion calculated by the proposed approach agree well with those measured from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s,which further validat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ignition of coal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xygen transport TIMESCALE critical temperature programmable isothermal oven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OXYGEN CONSUMPTION AND AMMONIA EXCRETION BY SOLENAIA OLEIVORA
2
作者 XU Qiao-Qing1, LIU Jun2 and HUANG Hua-Wei1 (1. Animal Science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 China 2. Continuous Education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 China)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701,共5页
The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nd ammonia excretion rate of Solenaia oleivora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The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nd ammonia excretion rate of Solenaia oleivora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15—3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 [mg/h] and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W) [g] can be represented by an allometric equation O=aW b, 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monia excretion rate (N) [μg/h] and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W) [g] follows also an allometric equation N=cW b. It is indicated that both metabolic rates ar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water temperature. High temperature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protein metabolism. The linear regression among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 temperature (T) and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W)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equation O=-0.6513+0.0532T+0.1073W, and for ammonia this relation is N=32.1626-1.0566T+1.3222W, the multiple 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642 and 0.892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enaia oleivora TEMPERATUR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mmonia excret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轴压下的自燃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永亮 吴晋东 +2 位作者 李敏杰 张健 王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为了探究采空区破碎煤在应力状态下的氧化自燃特性,方法采用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参数测定装置,研究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不同轴压状态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破碎煤在氧化过程的耗氧速率、特征温度点、气体生成和表观活化能等特征参数... 目的为了探究采空区破碎煤在应力状态下的氧化自燃特性,方法采用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参数测定装置,研究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不同轴压状态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破碎煤在氧化过程的耗氧速率、特征温度点、气体生成和表观活化能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轴压会增强煤的自燃特性,具体表现为耗氧速率增加,CO和C_(2)H_(4)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氧化特征温度点前移,表观活化能减小;轴压为0,4 MPa时,预氧化温度70℃煤样的氧化特性最强,轴压为8 MPa时,预氧化温度升高导致煤样的氧化特性降低;结合耗氧速率、指标气体和表观活化能的变化,表明预氧化温度70℃的煤自燃倾向性更高,更易复燃。结论(1)不同预氧化温度煤样的自燃特性在轴压的影响下表现一致:轴压会增强煤的氧化特性,更容易到达快速氧化阶段。(2)不同轴压下预氧化温度对煤样的自燃特性影响存在差异:预氧化温度升高反而会降低煤样的氧化特性,表明在高轴压影响下煤体预氧化温度越高,其氧化特性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压 耗氧速率 特征温度点 指标气体 表观活化能 自燃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铜鱼幼鱼呼吸代谢及窒息点的影响
4
作者 廖木兰 朱永久 +5 位作者 李学梅 李晓莉 朱挺兵 魏念 吴兴兵 柴毅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为探讨温度对铜鱼(Coreius heterodon)幼鱼呼吸代谢及窒息点的影响,采用封闭流水式和封闭静水式两种实验方法测定了体质量为(23.37±4.34)g的铜鱼幼鱼在5个不同温度组(14、18、22、26和30℃)下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变化。结果显... 为探讨温度对铜鱼(Coreius heterodon)幼鱼呼吸代谢及窒息点的影响,采用封闭流水式和封闭静水式两种实验方法测定了体质量为(23.37±4.34)g的铜鱼幼鱼在5个不同温度组(14、18、22、26和30℃)下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变化。结果显示:14~26℃温度区间内,铜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6℃达最高为0.3820 mg/(g·h)和12.2896μg/(g·h);在30℃耗氧率与排氨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频率与窒息点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14℃时最低,对应值分别为(99.00±2.00)次/min和(0.63±0.12)mg/L,30℃时达到最高,对应值分别为(123.00±7.64)次/min和(1.25±0.22)mg/L。在不同水温下,铜鱼幼鱼的昼夜耗氧率变化规律明显,均为夜间大于白天。结果表明,温度对铜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铜鱼(Coreius heterodon)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胁迫对方斑东风螺稚贝呼吸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任逍瑶 唐保军 +2 位作者 郑汉丰 刘雨佳 魏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在养殖环境和运输过程中易遭遇低氧胁迫。为评估低氧胁迫对方斑东风螺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溶解氧(DO)质量浓度分别降至6、4、2、1和0.5 mg·L^(-1)后,测定方斑东风螺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并分...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在养殖环境和运输过程中易遭遇低氧胁迫。为评估低氧胁迫对方斑东风螺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溶解氧(DO)质量浓度分别降至6、4、2、1和0.5 mg·L^(-1)后,测定方斑东风螺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并分析了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DO水平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显著降低(p<0.05),排氨率先显著升高后显著降低(p<0.05);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DO质量浓度为1 mg·L^(-1)时显著升高(p<0.05);PK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DO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CP和AKP活性先显著降低后升高,分别在DO质量浓度为1和0.5 mg·L^(-1)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DH基因表达水平在DO质量浓度降至4 mg·L^(-1)后显著降低(p<0.05),PK基因表达水平在DO质量浓度降至1 mg·L^(-1)后显著升高(p<0.05);SOD基因表达水平在DO质量浓度降至0.5 mg·L^(-1)后显著降低(p<0.05),ACP和AKP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方斑东风螺可通过降低代谢率、调控代谢、免疫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来应对低氧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低氧胁迫 耗氧率 排氨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关键参数测定
6
作者 穆晓慧 张佳 +2 位作者 郭禹 秦传新 常亚青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为构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测定了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的5个关键参数。基于生物学参数测量,通过将壳径与结构物质重量回归拟合得到形状系数;采用循环水控温法获取不同温... 为构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测定了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的5个关键参数。基于生物学参数测量,通过将壳径与结构物质重量回归拟合得到形状系数;采用循环水控温法获取不同温度下紫海胆的耗氧率,计算得到阿伦尼斯温度;通过饥饿耗能法获得单位体积维持能率等数值。结果表明,紫海胆的形状系数(δm)为0.815,阿伦尼斯温度(TA)为(5799.03±1372.69)K,紫海胆单位体积维持能率[P·M]为78.91 J·cm^(-3)·d^(-1),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G]值为13653.03 J·cm^(-3),单位体积最大储存能量[EM]值为4027.63 J·cm^(-3)。对不同规格紫海胆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量研究结果表明,紫海胆的耗氧率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为28℃时耗氧率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下降;不同规格紫海胆在16℃和22℃时耗氧率无显著差异(P>0.05),28℃时耗氧率差异极显著(P<0.01),34℃时耗氧率差异显著(P<0.05)。饥饿实验持续28 d,海胆内部组织有机物含量由92.08%下降到89.35%,内部组织干重稳定在0.67 g,耗氧率稳定在0.48 mg·h^(-1)·g^(-1) DW。研究获得5个构建紫海胆DEB模型的基本参数值,为后续构建紫海胆DEB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进一步利用动态能量收支模型选择紫海胆增殖放流区域、增加紫海胆资源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海胆 动态能量收支模型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装湿地循环处理对城市水体水质改善的效果
7
作者 朱成 姚创宏 +3 位作者 许元敏 王哲 吴昊远 李久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近年来,降雨径流造成城市水体有机物和氨氮浓度超标的微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原位处理技术以满足微污染城市水体水质改善需求。选取城市雨水提升泵站前池为处理水体,在水体内原位设置由动力模块... 近年来,降雨径流造成城市水体有机物和氨氮浓度超标的微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原位处理技术以满足微污染城市水体水质改善需求。选取城市雨水提升泵站前池为处理水体,在水体内原位设置由动力模块和高效模块组成的循环拼装湿地,通过泵站前池水体循环处理方式,去除水体污染物和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通过对拼装湿地不同模块运行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浊度〕的连续监测及水体不同区域耗氧速率和氨氮消除速率测定,探究拼装湿地循环处理对城市微污染水体水质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1)拼装湿地能够稳定去除约85%的COD和87%的氨氮,水体COD和氨氮浓度分别稳定在2~3和0.2~0.3 mg/L;2)拼装湿地循环处理作用下,泵站前池水体的耗氧速率提升3~10倍,氨氮去除速率提升2~3倍;3)拼装湿地填料表面形成了具有高效脱氮除碳功能的微生物种群,保证了拼装湿地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拼装湿地循环处理方式不仅借助设备本身的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去除污染物,还通过强化气液传质、提升溶解氧水平和提高生化反应速率等方式提升了所处理水体的自净能力。拼装湿地循环处理技术在净化城市河湖水体、改善水体微生态等方面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装湿地 泵站前池 氨氮 有机物 耗氧速率 微污染 城市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效应下深部氧化煤自燃行为特征研究
8
作者 郭志国 杨雨润 +2 位作者 郑彪华 魏康伟 叶文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4-1731,共8页
为揭示热力耦合驱动下深部氧化煤自燃行为特征及其微观动力学,通过试验测试分析深部不同氧化程度煤自燃特性参数及活性基团与自由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部开采原煤的耗氧速率与指标气体(CO、CO_(2)和C_(2)H_(4))产生率大于深部开采... 为揭示热力耦合驱动下深部氧化煤自燃行为特征及其微观动力学,通过试验测试分析深部不同氧化程度煤自燃特性参数及活性基团与自由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部开采原煤的耗氧速率与指标气体(CO、CO_(2)和C_(2)H_(4))产生率大于深部开采氧化煤,氧化程度在临界温度之前的氧化煤自燃特性参数更接近于深部开采原煤;说明深部氧化煤的自燃能力弱于原煤,但氧化程度越低的深部氧化煤自燃能力更强。其微观诱导原因在于深部原煤自燃过程还原性官能团数量和自由基浓度增长率大于深部氧化煤,氧化煤较原煤与氧的结合能力削弱,自燃性相比原煤下降,而氧化程度低于临界温度的氧化煤还原性官能团数量和自由基浓度增长率更趋近于深部开采原煤。因此,深部氧化煤较强的自燃倾向性亦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深部开采 氧化煤自燃 耗氧速率 还原性官能团 自由基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和镉复合胁迫对禾花鲤标准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程春醒 潘清 +4 位作者 吴扬扬 韦金友 韦雨薇 田文斐 蒋骄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与镉(Cd)对水生动物的联合毒性受到广泛关注。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是广西当地特色经济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有关MPs和Cd复合胁迫对禾花鲤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与镉(Cd)对水生动物的联合毒性受到广泛关注。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是广西当地特色经济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有关MPs和Cd复合胁迫对禾花鲤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禾花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水实验法,探究不同浓度(0.25、0.5、1.0和2.0 mg/L)Cd和MPs单独及复合胁迫对禾花鲤耗氧率、排氨率和氧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Cd单独胁迫下,耗氧率随Cd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排氨率呈上升趋势;氧氮比随Cd浓度的增加不断下降,并且当胁迫浓度高于(包含)1.0 mg/L后,氧氮比小于7。MPs单独胁迫下,耗氧率、氧氮比呈下降趋势,当胁迫浓度超过0.5 mg/L后变化趋于平缓,当暴露浓度高于(包含)1.0 mg/L后,氧氮比小于7;排氨率则先上升,胁迫浓度超过0.5 mg/L后变化趋于平缓。复合胁迫下,耗氧率、排氨率和氧氮比的变化趋势均大于单独胁迫,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Cd与MPs的交互作用对耗氧率、排氨率和氧氮比均影响显著(P<0.05);二元回归分析显示,Cd对禾花鲤的影响大于MPs。综上所述,MPs与Cd单独和(或)复合胁迫都影响禾花鲤的标准代谢;复合胁迫下MPs和Cd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并且Cd对禾花鲤的毒性效应强于MPs;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氧氮比小于7,能量代谢底物转变为以蛋白质为主,不利于蛋白质合成,影响禾花鲤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鲤 微塑料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_(2)配比及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吴春雷 史波波 +1 位作者 薛勇 郭庆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优化采空区混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CO_(2)/N_(2)配比和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甘肃东峡矿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系统,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开展不同CO_(2)/N_(2)配比(0∶10~10∶0)和O_(2)体积分数(6%、10%... 为优化采空区混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CO_(2)/N_(2)配比和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甘肃东峡矿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系统,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开展不同CO_(2)/N_(2)配比(0∶10~10∶0)和O_(2)体积分数(6%、10%、14%、18%)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O_(2)体积分数下,随着CO_(2)/N_(2)配比增加,长焰煤的耗氧速率和CO产生率的下降速率逐渐减缓,下降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长焰煤的表观活化能在缓慢氧化阶段随CO_(2)/N_(2)配比增加逐渐增大,在加速和快速氧化阶段先增后减,CO_(2)/N_(2)配比为4∶6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N_(2)配比 O_(2)体积分数 低温氧化 耗氧速率 CO产生率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季节龙眼不同发育时期果实脱落响应差异与果实呼吸耗氧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子琴 李松刚 +2 位作者 张蕾 何书强 洪继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1856,共6页
反季节龙眼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落果现象非常严重。前期的研究表明,果实中碳水化合物水平的下降与果实脱落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与脱落差异的关系,以反季节储良龙眼为试材,果穗从树上剪下后迅速... 反季节龙眼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落果现象非常严重。前期的研究表明,果实中碳水化合物水平的下降与果实脱落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与脱落差异的关系,以反季节储良龙眼为试材,果穗从树上剪下后迅速插入清水中并去除叶片诱发果实脱落,通过测定胁迫处理下3个发育时期果实落果率、呼吸耗氧量、果柄分离力变化,检测不同光强对3个时期果实呼吸的影响,发现不同发育时期龙眼果实对脱落的敏感性不同。饥饿胁迫迅速启动了各发育时期果实的脱落响应,但3个时期果实脱落响应差异较大,幼果期果实对饥饿胁迫的响应较中期和后期延后2 d,果实发育中期和后期脱落响应更剧烈;幼果期果实呼吸耗氧量较低,而果实发育中期和后期呼吸耗氧量较高;随着光强的增加,仅幼果期果实呼吸作用未造成氧气的下降,还出现了氧气的释放。幼果期果柄分离力下降也较果实发育中期和后期缓慢。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胁迫条件下果实呼吸作用与果实脱落密切相关,果实呼吸强度越强;在饥饿胁迫条件下果柄分离力下降越快,果实脱落越快。龙眼幼果期可通过果皮进行光合作用部分代偿呼吸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幼果期饥饿胁迫下落果慢的主要原因是低的呼吸消耗和具有一定的光合能力,因此,龙眼幼果是一个部分自养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胁迫 果实脱落 呼吸耗氧量 果柄分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
12
作者 孙侦龙 邵李娜 +2 位作者 吴发华 宗巍巍 吴爱君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开展了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试验法,测定了4种不同体质量[A组(100.3±5.8)g、B组(205.1±12.1)g、C组(298.5±17.2)g、D组(405.9±15.6)g]虫纹鳕鲈的耗氧率、窒... 开展了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试验法,测定了4种不同体质量[A组(100.3±5.8)g、B组(205.1±12.1)g、C组(298.5±17.2)g、D组(405.9±15.6)g]虫纹鳕鲈的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结果表明,虫纹鳕鲈的耗氧率及排氨率,随其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日波动较大,每日的06:00—08:00与16:00—18:00处于高水平;窒息点随体质量的增加升高,且A组与D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提出,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虫纹鳕鲈不同养殖阶段耗氧率、养殖密度及生物滤池总体耗氧率,测算液氧加入量,提高液氧利用率和循环水的养殖容量,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纹鳕鲈 耗氧率 窒息点 排氨率 不同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谱和温度协同对鲈鲤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13
作者 廖宝峰 黄应平 +2 位作者 高振军 李卫明 袁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了研究光谱和温度协同对鱼类代谢作用,在水温15℃和20℃下,设置红、黄、绿、白4种LED光谱和遮光、自然光(光强≤100 lx)条件,测定鲈鲤Percocypris pingi幼鱼在静水中的日常耗氧率。结果显示,不同光谱组实验鱼日常耗氧率差异性显著(P&l... 为了研究光谱和温度协同对鱼类代谢作用,在水温15℃和20℃下,设置红、黄、绿、白4种LED光谱和遮光、自然光(光强≤100 lx)条件,测定鲈鲤Percocypris pingi幼鱼在静水中的日常耗氧率。结果显示,不同光谱组实验鱼日常耗氧率差异性显著(P<0.05),15℃时,红>黄>绿>白>自然光>遮光,20℃时,红>绿>自然光>黄>白>遮光;红光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遮光组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绿、黄、白、遮光和自然光组的日常平均耗氧率分别增加了27.94%、34.88%、17.33%、33.39%、40.63%和62.06%。耗氧率温度敏感系数表现为,自然光>遮光>绿>白>红>黄,LED色光(特别是黄光)暴露使鲈鲤幼鱼对温度的灵敏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为鲈鲤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代谢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其人工养殖光环境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温度 光谱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的脏器生理差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文婷 蒋宏雷 +3 位作者 江柳 刘哲宇 李有志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1,共9页
探究引起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脏器生理差异的主因,揭示造成各子群间生存适应对策和增重机制分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精选大黄鱼幼鱼优质增殖放流群体和指导大黄鱼科学高效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捞取宁波市象山西沪港海... 探究引起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脏器生理差异的主因,揭示造成各子群间生存适应对策和增重机制分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精选大黄鱼幼鱼优质增殖放流群体和指导大黄鱼科学高效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捞取宁波市象山西沪港海域内经板式网箱养殖3个月的3000尾大黄鱼同生群幼鱼,停食2d后按体质量由大到小依次分为A[体质量(3.45±0.43)g,出现率5%]、B[体质量(2.60±0.18)g,出现率20%]、C[体质量(2.00±0.21)g,出现率50%]、D[体质量(1.22±0.23)g,出现率20%]、E[体质量(0.74±0.04)g,出现率5%]等5个子群。在测量并统计脏器比例性状(鳃系数、内脏系数、内脏净重比、鳃净重比和鳃脏比)的基础上,较系统开展了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耗氧率、窒息点、内脏和鳃组织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鳃系数、内脏系数和日均耗氧率的显著高企(P<0.05)均可导致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的明显下降;(2)耗氧昼夜节律的分化是引起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发生明显改变的主因,具体表现为A、B子群的昼均耗氧率显著大于夜均耗氧率(P<0.05),以及E子群的日均耗氧率与昼均和夜均耗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耗氧率性状聚类和脏器比例性状聚类分别对甄别C、E子群具良好的辨识效果;(4)随着窒息点水中含氧量的趋势性提高,大黄鱼幼鱼的增重性能将表露出极明显的减弱效应,其中与E子群窒息点水中含氧量具显著差异(P<0.05)的仅为A、B子群,呈E>A≈B;(5)内脏消化酶和磷酸酶中,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分别为淀粉酶和AKP,前者随增重性能增强呈趋势性增加,后者则呈A<B<C<D<E(P<0.05);ATP酶中,Ca^(2+)/Mg^(2+)-ATPase酶活力无组间差异(P>0.05),Na^(+)/K^(+)-ATPase酶活力除A显著大于D、E子群(P<0.05)外,其余子群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6)鳃SOD、CAT和POD中,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为SOD,呈A>B>C≈D≈E,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力均呈A>B≈C>D≈E。上述研究可为大黄鱼生长性能评价体系构建和指导速生品种(品系)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幼鱼 内脏 增重性能 耗氧率 窒息点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鲷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背肌质构和脏器生理的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冉多映 黄琳 +4 位作者 张利君 刘哲宇 郑嘉豪 蒋宏雷 王志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999,共9页
根据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背肌质构和脏器生理的差异,揭示增重性能与机体代谢和取食运动对策与机制间的相关性,对于精准遴选黑鲷幼鱼优质增殖群体和科学指导黑鲷幼鱼高效集约化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 根据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背肌质构和脏器生理的差异,揭示增重性能与机体代谢和取食运动对策与机制间的相关性,对于精准遴选黑鲷幼鱼优质增殖群体和科学指导黑鲷幼鱼高效集约化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任选西沪港海区板式网箱养殖的黑鲷同生群幼鱼3000尾,停食暂养1d后,按体质量由大到小依次分为A[体质量(8.2±1.5)g,出现率5%]、B[体质量(5.3±0.9)g,出现率20.6%]、C[体质量(3.8±0.6)g,出现率48.3%]、D[体质量(2.4±0.4)g,出现率21%]、E[体质量(1.7±0.5)g,出现率5.1%]等5个子群。在测量并统计背肌质构和脏器质量比例的基础上,较系统开展了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耗氧率、窒息点及鳃组织和内脏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根据脏器比例性状的聚类特征,可较清晰地区分本研究所涉及的各个子群;(2)背肌质构性状和耗氧率性状中随增重性能增强呈单调增加的仅为耐咀性和日均耗氧率,耗氧昼夜节律除C子群呈昼均≈夜均(P>0.05)外,其余子群均呈夜均>昼均(P<0.05);(3)窒息点水中含氧量随增重性能增强呈阶梯式下降趋势,其中与E子群窒息点水中含氧量具显著差异(P<0.05)的仅为A、B子群,呈E>A≈B;(4)内脏淀粉酶、蛋白酶及AKP、ACP和ATP活力随增重性能增强均呈阶梯式下降趋势,SOD、CAT和POD酶活力均呈阶梯式上升趋势,而脂肪酶和LDH酶活力则均呈先降后升趋势;(5)鳃组织SOD、POD、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力均随增重性能增强呈阶梯式上升趋势,CAT酶活力则呈先降后升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黑鲷生长性能评价体系构建、速生种质发掘和指导速生品种(品系)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重性能 耗氧率 窒息点 背肌质构 酶活力 黑鲷幼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基于海水的生物学耐受性研究
16
作者 侯旗 江兴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9-1568,共10页
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属于洄游性鱼类,为探索其对海水的生物学耐受性特征,以澳洲鳗鲡不同生长阶段的黑仔、幼鳗和成鳗为对象,在海水条件下,开展了其耗氧率、窒息点、水温、pH、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盐度等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试验... 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属于洄游性鱼类,为探索其对海水的生物学耐受性特征,以澳洲鳗鲡不同生长阶段的黑仔、幼鳗和成鳗为对象,在海水条件下,开展了其耗氧率、窒息点、水温、pH、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盐度等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黑仔、幼鳗和成鳗的昼间与夜间耗氧率都随体质量增大而下降,但昼夜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仔、幼鳗和成鳗的窒息点溶解氧浓度随体质量增大而下降;3~35℃为澳洲鳗鲡海水适温范围,25~29℃为黑仔最适生长温度,23~29℃为幼鳗和成鳗最适生长温度,随体质量增加对水温的耐受性增强;澳洲鳗鲡适宜盐度范围0~36,0~36为黑仔适宜生长盐度,0~30为幼鳗和成鳗适宜生长盐度,黑仔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幼鳗和成鳗范围更广;澳洲鳗鲡在pH 4.0~10.0范围内均能存活;水中非离子氨对黑仔、幼鳗和成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0、1.76和1.28 mg/L,安全浓度为0.30、0.18和0.13 mg/L,黑仔的耐受性最强。亚硝酸盐氮对黑仔、幼鳗和成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6.93、825.18和1 001.77 mg/L,安全浓度为6.69、82.52和100.1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鳗鲡(Anguilla australis) 海水 耗氧率 窒息点 非离子氨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油气伴生煤恒温热解后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超 陈晓坤 +1 位作者 徐勇 于志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8,共10页
为了揭示不同含水率油气伴生煤样经恒温热解后氧化特性的演变规律,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确定煤样的特征温度与干裂温度点,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恒温热解处理后不同含水率煤样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气体产生率、耗氧速率及放热强度的变化情况,分... 为了揭示不同含水率油气伴生煤样经恒温热解后氧化特性的演变规律,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确定煤样的特征温度与干裂温度点,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恒温热解处理后不同含水率煤样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气体产生率、耗氧速率及放热强度的变化情况,分段计算了氧化反应A(30~70℃)、B(70~110℃)、C(110~170℃)3个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值。结果表明:原煤氧化升温过程中临界温度在70℃左右,干裂温度在110℃左右;不同含水率煤样氧化过程中,耗氧速率与放热强度在110℃之前上升速率较为缓慢,110℃之后急剧增加,并且原煤的耗氧速率、放热强度均大于高含水率煤样;氧化反应A阶段经热解处理后水分对煤样氧化反应起促进作用,氧化反应B阶段不同含水率煤样表观活化能值差异性较小;氧化反应C阶段随着含水率的升高,15%、20%含水率对煤自燃起抑制作用,高含水率煤样自燃倾向性低。研究结果对油气伴生煤自燃火灾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热解 耗氧速率 放热强度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对耗氧型惰化系统中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小波 白文涛 +3 位作者 周文俊 任童 彭孝天 冯诗愚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1,共7页
针对新型低温催化惰化系统中反应器存在的易飞温和转化率低的问题,基于FLUENT多孔介质模型,以用户自定义标量(UDS)添加固相能量方程,以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形式加入化学反应,建立了圆柱体、圆锥体及反圆锥体3种结构的反应器仿真模型,并... 针对新型低温催化惰化系统中反应器存在的易飞温和转化率低的问题,基于FLUENT多孔介质模型,以用户自定义标量(UDS)添加固相能量方程,以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形式加入化学反应,建立了圆柱体、圆锥体及反圆锥体3种结构的反应器仿真模型,并通过自建试验台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定义了转化率和耗氧速率2个性能指标,研究了反应器进口气体温度、进口流量和RP-3燃油蒸气体积浓度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器的操作范围,并从流动速度的角度出发,比较了3种结构反应器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进口气体的温度及RP-3燃油体积浓度的提高以及进口流量的减小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反应器的起燃温度为470 K;在相同条件下,3种结构反应器的转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圆锥体、圆柱体、反圆锥体,可操作温度范围差值为8~1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催化惰化 RP-3燃油 转化率 耗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四指马鲅幼鱼耗氧率及其窒息点研究
19
作者 林欣 谢希尧 +2 位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吴水清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为探讨四指马鲅幼鱼(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变化规律,试验比较了不同温度(22、27、32℃)对平均全长(4.5±0.5)cm、平均体质量(1.5±0.5)g四指马鲅幼鱼耗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本... 为探讨四指马鲅幼鱼(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变化规律,试验比较了不同温度(22、27、32℃)对平均全长(4.5±0.5)cm、平均体质量(1.5±0.5)g四指马鲅幼鱼耗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本试验条件下,水体温度越高,幼鱼全部死亡的时间越短,水体中所含溶解氧(DO)的质量浓度越高,22℃窒息点为1.39 mg/L,27℃窒息点为1.54 mg/L,32℃窒息点为1.76 mg/L;2)各温度组中幼鱼的耗氧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其耗氧率下降速度越快,当耗氧率从试验之初的1.418、2.346、4.243 mg/(g·h)下降到0.4~0.5 mg/(g·h)时,幼鱼全部死亡,不同温度组变化减慢,相邻观测时间点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幼鱼存活率为100%;3)试验过程中,当22、27、32℃温度组的DO含量分别为2.53、2.90、3.10 mg/L时,幼鱼开始出现乱窜、焦躁不安、偶尔跃出水面以及咧鳃等现象,随着试验持续进行,幼鱼跃出水面的频次增加,鳃盖振动幅度随之增加;其剧烈应激后静卧于水底、咧鳃、抽搐,然后窒息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温度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滤水及呼吸代谢特征的影响
20
作者 张龙 田鑫华 +1 位作者 杨智 张志峰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6期347-353,共7页
为探究温度对单环刺螠生理活动的影响,分别以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水温(17℃、25℃和30℃)下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的滤水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 为探究温度对单环刺螠生理活动的影响,分别以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水温(17℃、25℃和30℃)下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的滤水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而相同温度下幼体的滤水率极显著高于成体(P<0.001);水温30℃下幼体和成体的排氨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温度组(P<0.05),但在相同温度下,幼体与成体之间排氨率无显著差异(P>0.05);水温30℃组幼体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温度组,不同温度组之间成体的耗氧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而水温17℃、30℃下幼体的耗氧率极显著高于成体(P<0.01、P<0.001);幼体O/N值(呼吸的氧原子数与排出的氨态氮原子数比值)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成体O/N值则是先升高后降低,提示在试验水温范围内,单环刺螠主要供能物质是蛋白质。结果表明,单环刺螠是一种高滤水、低耗氧型生物,温度和体质量对单环刺螠滤水和呼吸代谢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螠 温度 滤水率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