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近江牡蛎耗氧率、排氨率、O:N和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刚 张其中 +1 位作者 喻子牛 林小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以半现场流水槽法研究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耗氧率、排氨率、O:N、吸收率的影响,并测定了盐度为20条件下牡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周日变化。结果表明,近江牡蛎耗氧率、排氨率、O:N... 以半现场流水槽法研究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耗氧率、排氨率、O:N、吸收率的影响,并测定了盐度为20条件下牡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周日变化。结果表明,近江牡蛎耗氧率、排氨率、O:N先随着盐度的升高而下降,在20左右降到最低,随着盐度继续上升,又升高;而近江牡蛎的吸收率先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0左右达到最高,然后随盐度升高而下降。根据数据得出耗氧率与盐度的拟合方程:y=0.0033x2-0.1161x+1.5523,R2=0.9018;排氨率与盐度:y=0.0001x2-0.0041x+0.0871,R2=0.9889;O:N与盐度:y=0.0016x3-0.0782x2+0.9051x+10.818,R2=0.955;吸收率与盐度:y=-0.0011x2+0.0399x+0.4393。R2=0.9453。一日内,8时、14时、19时、22时4个时间点,近江牡蛎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较大,在14时最大,表明该时点其代谢活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 盐度 流水槽 半现场法 耗氧率 排氨率 o n 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1 位作者 田相利 董双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1,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体重对红刺参OCR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在22℃有所降低后又升高。盐度、体重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无显著影响(P>0.05)。S组和L组红刺参的OCR和AER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呈M形变化,在盐度为29和32时较低,而在盐度为26和35时较高。红刺参OCR和AER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函数方程R=a W b。不同温度下S组和L组红刺参O:N范围分别为4.75–11.74和10.71–15.52;不同盐度S组和L组红刺参O:N范围分别为6.37–12.29和8.24–12.10。综上所述,L组红刺参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S组弱;S组和L组红刺参对低盐和高盐的耐受性较差,其最适盐度范围为2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刺参 温度 盐度 体重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水产经济动物棘胸蛙(Paa spinosa)蝌蚪耗氧率、窒息点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程 刘哲宇 +2 位作者 朱卫东 邹李昶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3-1240,共8页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质量0.548±0.062g)为研究对象,在静水停饲条件下,设置19℃、21.5℃、23℃、24.5℃和26℃等5个实验水温梯度,较系统开展了水温对其呼吸与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3℃为棘胸蛙蝌...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质量0.548±0.062g)为研究对象,在静水停饲条件下,设置19℃、21.5℃、23℃、24.5℃和26℃等5个实验水温梯度,较系统开展了水温对其呼吸与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3℃为棘胸蛙蝌蚪表露正常耗氧的最适高温,24.5℃为其耗氧昼夜节律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高温临界;(2)棘胸蛙蝌蚪的日均Q10值对其响应水温变动具指示作用。其中,Q10值呈夜均>昼均(P<0.05),且昼均、夜均和日均Q10值均为峰值的水温范围仅为21.5—23℃;(3)所涉各实验组的排氨昼夜节律均呈夜均>昼均(P<0.05),且日均排氨率均与其夜均、昼均排氨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致其时段排氨率表露异常的实验水温仅为24.5℃;(4)O︰N值大小及其昼夜变动特征均与其所处水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夜均、昼均和日均O︰N值均以24.5℃实验组为最大,夜均、日均O︰N值均以26℃实验组为最小,而O︰N值呈夜均>日均>昼均(P<0.05)的实验水温则仅为23℃;(5)窒息点含氧量大体上有随水温升高呈显著增大的趋势,其中21.5—23℃为其窒息点含氧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棘胸蛙蝌蚪 耗氧率 热能效系数(Q10) 排氨率 氧氮比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文广 张继红 +3 位作者 高振锟 房景辉 李加琦 刘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和盐度对两种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规格均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和盐度对两种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规格均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12-24℃时,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温度为24℃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温度为12-28℃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温度为12-28℃时,甲虫螺的氧氮比值O/N比值范围在8.17-17.31之间。温度为20℃和24℃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O/N比值。温度升至28℃时,O/N比值明显下降。(2)盐度、规格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20-30时,两种规格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盐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盐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盐度为20-40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盐度为20-40时,甲虫螺的O/N比值范围在10.80-22.71之间。盐度为30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氧氮比值,盐度升至35和40时,氧氮比值明显下降。研究表明,甲虫螺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4℃,最适盐度为30。以期为甲虫螺的人工繁殖以及贝螺混养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虫螺 温度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真海鞘滤水、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5
作者 卢龙飞 刘力源 +3 位作者 王振华 毕炜家 姜景腾 肖露阳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将在12℃条件下暂养的一、二和三龄体质量为(23.95±9.83)g、(68.95±23.84)g和(117.99±38.42)g的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分别驯化到16℃、20℃、24℃和28℃,升温幅度为1℃·h^(-1),饲养2 d后测定滤水率、耗氧率... 将在12℃条件下暂养的一、二和三龄体质量为(23.95±9.83)g、(68.95±23.84)g和(117.99±38.42)g的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分别驯化到16℃、20℃、24℃和28℃,升温幅度为1℃·h^(-1),饲养2 d后测定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统计存活率。12℃为对照组。从各组中随机取6只真海鞘移入装有1 L海水的烧杯中,添加至终浓度为104 cells·mL^(-1)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保持通气,每隔30~60 min采集水样测定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高温对真海鞘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并分析耗氧率/排氨率比值(O/N)。结果表明,滤水率、耗氧率、排氨率和O/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3~5.51 mL·g^(-1)·h^(-1)、5.32~29.24μg·g^(-1)·h^(-1)、0.04~0.41μg·g^(-1)·h^(-1)和62.50~122.93。随温度升高,真海鞘的滤水率呈倒钟形变化,25.64℃时达最大值,耗氧率和排氨率持续升高,O/N显著下降;在20℃后呈现变缓或略有提升的趋势,表明真海鞘在20~24℃极可能存在代谢的转变点。真海鞘滤水率(FR)、耗氧率(R_(O))、排氨率(R_(N))和O/N(R_(O/N))与温度(t)拟合的相关方程分别为:FR=-0.0139t^(2)+0.7128t-4.7728,r^(2)=0.5401;R_(O)=1.0492t-6.2423,r^(2)=0.8268;R_(N)=0.0169t-0.1703,r^(2)=0.8574;R_(O/N)=-69.2940ln(t)+292.9675,r^(2)=0.8900。综上所述,合理养殖真海鞘的温度上限应在2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海鞘 温度 滤水率 耗氧率 排氨率 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仔虾呼吸和排泄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凯 时翔 +1 位作者 徐晓群 朱小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49-154,共6页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沿海虾塘的主养品种,其对低盐和低溶解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文研究急性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仔虾:(a)耐盐力;(b)呼吸和氨氮排泄代谢的影响;(c)涉及代谢底物的呼吸排泄氧氮原子比O/N;(d)培养于各驯化盐度梯度下仔...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沿海虾塘的主养品种,其对低盐和低溶解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文研究急性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仔虾:(a)耐盐力;(b)呼吸和氨氮排泄代谢的影响;(c)涉及代谢底物的呼吸排泄氧氮原子比O/N;(d)培养于各驯化盐度梯度下仔虾的含水量和特定生长率(SGR).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仔虾耐盐力随仔虾生长发育而增强,仔虾的耐盐力可作为虾苗质量或抗逆能力的指标;急性盐度驯化对早期仔虾耗氧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急性驯化盐度梯度下仔虾耗氧率都高于原生存盐度下的,这是仔虾应急的能量消耗;急性盐度驯化对不同日龄与不同盐度梯度下的仔虾氨氮排泄率影响不大;无论是升高的或是降低的急性盐度驯化,仔虾的呼吸与氨氮排泄氧氮原子比(O/N)都高于仔虾原生存盐度下的.凡纳滨对虾仔虾渗透调节的可能机制是:属细胞外渗透调节,首先消耗能量丰富的脂储用于活跃的离子转运.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含水量随盐度升高而降低;测定的特定生长率表明凡纳滨对虾最适的生长盐度为1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仔虾 急性盐度变化 呼吸代谢 排泄代谢 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耗氧率及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111
7
作者 杨红生 张涛 +2 位作者 王萍 何义朝 张福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96,共6页
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concentricus)的耗氧率和排泄(NH4-N)率的影响,实验在投饵后6h,静水(盐度32)条件下进... 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concentricus)的耗氧率和排泄(NH4-N)率的影响,实验在投饵后6h,静水(盐度32)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滴定法和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31℃)条件下,不同规格(壳高1.6~4.8cm,软体部干重0.0342~0.6908g)的墨西哥湾扇贝耗氧率的总平均值为2.35mg/(g·h).排泄率总平均值为350.89μg/(g·h).墨西哥湾扇见的耗氧量和排氧量都与扇贝体重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在10~28℃范围内,不同规格的扇贝耗氧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继续升高到31℃时,耗氧率反而下降。在实验温度(10~31℃)条件下,扇贝的排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泄率的影响都可用指数方程表示。本实验证实,高温(31℃)将进一步提高墨西哥湾扇贝蛋白质的代谢水平。耗氧量(O)和排氨量(N)与温度(t)、扇贝软体部干重(W)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O=-587.804+36.787t+1697.864W;N=-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墨西哥湾 扇贝 耗氧率 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囊对虾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立新 刘瑜 +1 位作者 王欣 邓宏相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研究了体重为(5.42±0.68)g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22.0±0.5)℃下饥饿和再投喂期间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至第30 d时,50%的试验虾死亡;耗氧率降低为初始值的24.15%,并呈现出“急剧下降、稳定、再降... 研究了体重为(5.42±0.68)g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22.0±0.5)℃下饥饿和再投喂期间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至第30 d时,50%的试验虾死亡;耗氧率降低为初始值的24.15%,并呈现出“急剧下降、稳定、再降低、上升”的阶段性变化;排氨率变化可分为“急剧下降、回升、阶段下降、大幅攀升”4个阶段,试验结束时共上升11.39%.饥饿前14 d内,日本囊对虾以蛋白质和脂肪共同氧化供能,14~30 d完全由蛋白质供能;饥饿7、14 d再投喂组,日本囊对虾的耗氧率及氧氮比均比饥饿结束时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饥饿 再投喂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戴超 王芳 +1 位作者 房子恒 董双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研究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呼吸代谢的影响,以三疣梭子蟹幼蟹(1.17±0.03)g和成蟹(57.57±1.16)g为实验材料,设5个实验温度水平(15、18、21、24、27℃),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成蟹肝胰... 为研究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呼吸代谢的影响,以三疣梭子蟹幼蟹(1.17±0.03)g和成蟹(57.57±1.16)g为实验材料,设5个实验温度水平(15、18、21、24、27℃),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成蟹肝胰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蟹耗氧率在各个温度水平下差异显著(P<0.05),成蟹耗氧率仅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排氨率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的氧氮比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氧氮比范围为1.38-3.02,表明三疣梭子蟹以蛋白质为主要代谢能源物质。随实验温度升高,成蟹肝胰脏中的PK活力呈上升趋势,而成蟹肌肉组织中的PK和HK的活力则随温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温度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脏组织中SDH的活力影响显著(P<0.05),SDH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27℃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无氧代谢方面,随实验温度的升高,三疣梭子蟹成蟹肝胰脏组织的糖酵解速率增大,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有氧代谢方面,成蟹肝胰脏SDH活力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三疣梭子蟹在高温环境下有氧代谢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呼吸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稚贝摄食、呼吸和排泄率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肖国强 张炯明 +3 位作者 柴雪良 陆荣茂 林志华 方军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的呼吸、排泄的影响以及在25℃下菲律宾蛤仔稚贝对4种单细胞藻类的滤食率.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菲律宾蛤仔稚贝在12-32℃范围内,排... 本文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的呼吸、排泄的影响以及在25℃下菲律宾蛤仔稚贝对4种单细胞藻类的滤食率.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菲律宾蛤仔稚贝在12-32℃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峰值变化,在26℃排氨率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耗氧率(OR)和温度(t)的回归方程为:OR=0.0155e^0.696t,R^2=0.9291.O:N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菲律宾蛤仔稚贝呼吸Q10平均3.8,排泄Q10平均是1.88.菲律宾蛤仔稚贝在单位时问内(g/h)对4种藻类的滤食率高低依次为扁藻〉小球藻〉金藻〉角毛藻,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菲律宾蛤仔 滤食率 耗氧率 排泄率 稚贝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氏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尚洪 欧阳珊 +3 位作者 高建华 赵大显 凌高 吴小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7-41,共5页
采用生态生理学方法研究了水温和体质量对许氏帆蚌(Hyriopsis schlegeli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为育珠蚌养殖生理生态学提供基础资料.用生化培养箱控制水温,winkler碘量法、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9~3... 采用生态生理学方法研究了水温和体质量对许氏帆蚌(Hyriopsis schlegeli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为育珠蚌养殖生理生态学提供基础资料.用生化培养箱控制水温,winkler碘量法、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9~30℃)条件下,许氏帆蚌的耗氧率为2.504~6.76 mg/(kg.h),排氨率为1.963~5.689mg/(kg.h),其中耗氧率和排氨率在27℃达到最高值,30℃均开始下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许氏帆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与温度成正比,而与体质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帆蚌(Hyriopsis schlegelii)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1 位作者 谢丽 梁家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5,共7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企鹅珍珠贝养殖容量(carrying capacity for aquaculture)的调查及育珠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可为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贝类能量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企鹅珍珠贝养殖容量(carrying capacity for aquaculture)的调查及育珠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可为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贝类能量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333℃)范围内,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OR)和排氨率(NR)与体重(W)都呈负相关,可分别表示为Y1=a1^W-b1和Y2=a2^W-b2,其中,a1的取值范围是1.3304.128,b1的取值范围是0.4530.651,a2的取值范围是0.1500.354,b2的取值范围是0.4460.634。在实验室温度(1333℃)条件下,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为0.3297.303 mg/(g·h),排氨率为0.0350.489 mg/(g·h),其中耗氧率在28℃时达到最高值,33℃时开始下降,而排氨率则呈持续升高趋势。企鹅珍珠贝呼吸和排泄Q10值范围分别为0.2102.494和1.1932.483。在2328℃温度范围内,不同规格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原子数O/N)较高。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鹅珍珠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企鹅珍珠贝的日常代谢明显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32.1%和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耗氧率 排氨率 体重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董志国 李晓英 +4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陈汉春 王美珍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水温和不同规格下处于标准代谢状态的彩虹明樱蛤耗氧率与排氨率,并测定了窒息点.结果表明:在20℃时,水中DO大于临界值5.00mg/dm3时,彩虹明樱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分别为2.01×10-3(m/m)/h和16.73μmol/(... 研究了不同水温和不同规格下处于标准代谢状态的彩虹明樱蛤耗氧率与排氨率,并测定了窒息点.结果表明:在20℃时,水中DO大于临界值5.00mg/dm3时,彩虹明樱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分别为2.01×10-3(m/m)/h和16.73μmol/(g.h);当DO低于此值,则代谢出现异常,耗氧率随DO下降而下降,直到窒息为止,其窒息点为1.22mg/dm3,而排氨率也呈直线下降,随着耗氧停止而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彩虹明樱蛤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壳全海笋稚贝呼吸代谢及其对若干环境因子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国强 柴雪良 +5 位作者 张炯明 林志华 陆荣茂 董迎辉 方军 胡利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4-29,共6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宽壳全海笋(Barnea dilatata)稚贝呼吸、排泄的影响以及宽壳全海笋对温度、盐度、pH、氨氮、底质等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温度对宽壳全海笋稚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在14~34℃范围内...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宽壳全海笋(Barnea dilatata)稚贝呼吸、排泄的影响以及宽壳全海笋对温度、盐度、pH、氨氮、底质等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温度对宽壳全海笋稚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在14~34℃范围内,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排氨率与温度相关方程:y=0.01e0.4379x,R2=0.9948,耗氧率与温度相关方程:y=0.0896lnx+0.0912,R2=0.9558。O∶N(摩尔比)随着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稚贝呼吸Q10(温度系数)平均值是2.53,排泄Q10平均值是3.1。宽壳全海笋稚贝的适宜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15~30℃和15~25;pH的适宜范围为7.0~9.0;氨氮的96h半致死浓度为30.3mg/L,安全浓度为3.03mg/L。不同壳长的宽壳全海笋稚贝对不同厚度泥底质的适应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壳全海笋(Barnea dilatata) 稚贝 耗氧率 排氨率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9
15
作者 柴学军 胡则辉 +1 位作者 徐君卓 吴祖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在海水温度26℃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3、20、26、33、39)和(6、7、8、9、10)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13~39时,日本黄姑鱼幼鱼... 在海水温度26℃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3、20、26、33、39)和(6、7、8、9、10)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13~39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单峰型变化,在盐度26和20时耗氧率与排氨率分别达到最大值。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pH为6~10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而在此范围内pH变化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日本黄姑鱼幼鱼的O:N值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6时达到峰值,随后便逐渐变小。pH8.0时O:N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幼鱼标准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莹 李二超 +2 位作者 姜雪芹 覃川杰 陈立侨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196,共5页
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6.231、1.32 g和21.21 g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标准代谢,并分析了幼鱼利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作为能源物的供能情况。通过测定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出率,计算出幼鱼的呼吸熵、氧氮比和能耗... 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6.231、1.32 g和21.21 g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标准代谢,并分析了幼鱼利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作为能源物的供能情况。通过测定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出率,计算出幼鱼的呼吸熵、氧氮比和能耗率。试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能耗率均随幼鱼体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且耗氧率、排氨率和能耗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呼吸熵与体质量则呈正相关关系。不同体质量幼鱼的二氧化碳排出率和氧氮比差异不显著;根据氧氮比的分析结果可知,瓦氏黄颡鱼幼鱼主要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且随着体质量的增长,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幼鱼对糖类的利用能力较为有限,有必要对该鱼的糖需求和利用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幼鱼 标准代谢 耗氧率 二氧化碳排出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稚虾蜕皮和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英 王芳 +1 位作者 董双林 孙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7-52,共6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蜕皮、耗氧率、排氨率和排尿率的影响。实验以D_1蜕皮期的对虾为实验材料,虾的初始湿体重为(2.485±0.303)g,实验设盐度29为对照组(用C表示),4个...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蜕皮、耗氧率、排氨率和排尿率的影响。实验以D_1蜕皮期的对虾为实验材料,虾的初始湿体重为(2.485±0.303)g,实验设盐度29为对照组(用C表示),4个不同的盐度波动幅度(分别为2、4、6、8)为处理组,分别用S2、S4、S6和S8表示,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实验分别于降低盐度和恢复盐度至29的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对虾的耗氧率、氨氮和尿素的排泄率,实验持续7 d。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降低盐度后,S4组、S6组及S8组对虾的蜕皮整体提前1 d,且S6组对虾的蜕皮较为集中;(2)降低盐度后,所有处理组对虾耗氧率均呈现先下降后随着蜕皮到来逐渐升高的趋势,且降盐后S4组和S6组对虾耗氧率的下降速度最快(6 h),在升盐过程中,仅对照组在6 h和S4组在6 h和12 h处对虾的耗氧率与升盐前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对虾的排氨率呈现出盐度波动后下降的趋势(S8组除外),并随蜕皮期的到来升高(S4组除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S4组、S6组对虾的排氨率较低,S8组对虾的排氨率较高;(4)对照组和S8组对虾的排尿率同样表现出与蜕皮高峰相吻合的关系,而S2组、S4组及S6组对虾的排尿率在降盐24 h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盐度突变 蜕皮 耗氧率 排氨率 排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不同规格黄边糙鸟蛤呼吸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保军 闫文罡 +1 位作者 王慧 归从时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呼吸与排泄是贝类新陈代谢的基本生理活动,不同盐度对贝类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28℃条件下,设八个盐度梯度(16、20、24、28、32、36、40、44),采用Winkle滴定法和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了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黄边糙鸟... 呼吸与排泄是贝类新陈代谢的基本生理活动,不同盐度对贝类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28℃条件下,设八个盐度梯度(16、20、24、28、32、36、40、44),采用Winkle滴定法和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了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黄边糙鸟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黄边糙鸟蛤壳长与组织干重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W=0.0044H^3.8520,R。=0.9496;在盐度16—28范围内,黄边糙鸟蛤单位体重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盐度28取得最大值,其后随盐度上升,耗氧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ANOVA)显示,盐度变化对黄边糙鸟蛤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F=3.50,P〈0.01,n=7)。单位体重耗氧率和组织干重之间的关系用幂函数RO=aW^b表示,其中a值范围为0.6198~0.9567,b值范围为0.3715~0.5828。排氨率与耗氧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盐度下黄边糙鸟蛤的排氨率有显著差异(F=13.37,P〈0.01,n=7)。其排氨率和组织干重之间的关系也可用幂函数ER=n旷表示,其中a值范围为92.94~136.65,b值范围为0.3970~0.5643;规格大小对黄边糙鸟蛤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F=28.57,P〈0.01;F=130.66,P〈0.01)。在盐度44条件下,驯化养殖3d后黄边糙鸟蛤全部死亡,表明黄边糙鸟蛤的最高耐受盐度为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边糙鸟蛤 盐度 规格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对三疣梭子蟹幼蟹运动行为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茂林 张秀梅 +1 位作者 黄国强 张沛东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1-324,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水流刺激对不同体重(小、中、大3种规格的体重分别为13.348 g±1.751 g、21.71 g±1.247 g、30.308 g±3.009 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幼蟹在水流刺激(23 cm...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水流刺激对不同体重(小、中、大3种规格的体重分别为13.348 g±1.751 g、21.71 g±1.247 g、30.308 g±3.009 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幼蟹在水流刺激(23 cm/s)1 h及恢复12、24 h时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氧氮比和血蓝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中、大3种规格幼蟹最大耐流流速分别为23.0、26.7、31.0 cm/s,水流刺激对幼蟹的运动行为影响显著。当流速为23.0 cm/s时,3种规格的幼蟹均在水槽底部顶流爬动;流速高于23 cm/s时,小规格组幼蟹趴于拦网区不动。幼蟹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体重增大而降低,在水流刺激1 h后,3种规格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均下降,而氧氮比升高;静水中恢复12 h,其氧氮比恢复至正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升高,至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流刺激1 h后和恢复12 h时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差异显著(P<0.05),恢复24 h后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耗氧率 氨氮排泄率 氧氮比 血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温度对中国鲎幼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兰芳 许明珠 +3 位作者 李世才 曾梦清 陈瑞芳 刘海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583,共7页
为研究盐度和温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呼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测定盐度和温度对两阶段幼鲎(1龄和2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5-40、温度25-37℃时,中国鲎1龄幼鲎的耗氧率为19.50-29.70μg/(g... 为研究盐度和温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呼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测定盐度和温度对两阶段幼鲎(1龄和2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5-40、温度25-37℃时,中国鲎1龄幼鲎的耗氧率为19.50-29.70μg/(g·h),2龄幼鲎为35.37-56.12μg/(g·h);随着盐度的升高,1龄和2龄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龄幼鲎耗氧率和排氨率最低值出现在盐度35和盐度30试验组,2龄幼鲎最低值则均出现在盐度20试验组,盐度与耗氧率、排氨率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方程;温度为25-33℃时,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两阶段幼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33℃试验组,当温度继续升高到37℃时,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温度与幼鲎耗氧率、排氨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不同盐度下幼鲎的O/N大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1龄幼鲎O/N最大值出现在盐度30试验组,2龄幼鲎最大值出现在盐度20试验组,不同温度下1龄和2龄幼鲎的O/N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以上研究表明,中国鲎幼鲎的耗氧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其代谢主要由蛋白分解供能;盐度和温度对幼鲎的代谢均有显著影响,高盐或低盐情况下幼鲎的代谢率显著高于适宜盐度条件,温度高于33℃时幼鲎的代谢率不升反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盐度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