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3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火作用下架空输电导线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炯 缪煦扬 +3 位作者 朱太云 张佳庆 孙韬 何青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4,共7页
山火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获取架空输电导线的状态参数,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确保架空输电导线安全、保障电力供应。分析了山火灾害下架空输电导线的监测特点和要求,对测点的分布式布置和监测... 山火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获取架空输电导线的状态参数,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确保架空输电导线安全、保障电力供应。分析了山火灾害下架空输电导线的监测特点和要求,对测点的分布式布置和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了对架空输电导线在山火灾害下的危险点进行有效监测,分析对比了不同监测技术在架空输电导线测点部署中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布置测点、选择先进的通信方式、构建稳定高效的网络结构等优化措施,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快速安全传输。面对山火等灾害的挑战,未来对架空输电导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着眼于提高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及其智能化水平和快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导线 环境资源 山火灾害 危险点 监测 无线传输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椭圆阵列电流传感器误差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悦 陆佳嘉 +2 位作者 唐玥 权硕 褚子扬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了减小由于矩形导体偏心和倾斜导致的传感器测量误差,实现电流高精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椭圆阵列霍尔电流传感器误差优化方案。首先,基于三维磁场模型确定导体偏心参数和倾斜参数,并进行... 为了减小由于矩形导体偏心和倾斜导致的传感器测量误差,实现电流高精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椭圆阵列霍尔电流传感器误差优化方案。首先,基于三维磁场模型确定导体偏心参数和倾斜参数,并进行电流反演,得出电流积分模型;然后,使用BP神经网络估计导体参数,并引入GW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构建导体状态参数估计模型,实现偏心与倾斜误差优化;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误差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误差优化方案能够精确估计导体状态参数,进而有效减小偏心误差和倾斜误差,导体X向偏心产生的电流误差减小65.07%,Y向偏心产生的电流误差减小45.74%,偏离Z轴产生的倾斜电流误差减小7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阵列传感器 矩形导体 偏心误差 倾斜误差 灰狼优化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铺设方式优化的接地网抗地面沉降断裂研究
3
作者 齐文艳 李田 +4 位作者 黄智豪 叶芳 于金山 毛华 张胜寒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9-217,236,共10页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接地网因地面沉降引发的接地引下线断裂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地网铺设方案,即将接地网水平导体的铺设方向由传统的横向铺设(宽度面向上)优化为竖向铺设(厚度面向上)。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面沉降量分别为10...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接地网因地面沉降引发的接地引下线断裂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地网铺设方案,即将接地网水平导体的铺设方向由传统的横向铺设(宽度面向上)优化为竖向铺设(厚度面向上)。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面沉降量分别为10、20、50、100 mm时,两种铺设方式下的镀锌扁钢接地网的受力与形变情况进行了系统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竖向铺设的接地网在水平导体和接地引下线所承受的应力及形变量方面均显著优于横向铺设的接地网。在地面沉降量为100 mm时,横向铺设接地网接地引下线承受的应力达到了Q235钢的屈服强度,而竖向铺设接地网接地引下线所受应力仅为横向铺设的接地网的35.7%,远低于接地导体和接地引下线的屈服强度。竖向铺设方式可以有效减小接地网以及接地引下线在地面沉降过程中所承受的应力,从而增强接地网在地面沉降灾害环境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电力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运行提供新的技术思路与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变电站 接地网 接地引下线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风压导线覆冰特性与关键因素研究
4
作者 周超 陈朋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6-2185,I0105-I0107,共13页
低风压导线通过改变外层线股形状来降低风阻系数,但较少考虑外层线股形状改变可能对导线覆冰特性的影响。为揭示低风压导线覆冰特性和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建立低风压导线精细化几何模型,利用ANSYS Fluent模块划分网格、定义边界并在ANSY... 低风压导线通过改变外层线股形状来降低风阻系数,但较少考虑外层线股形状改变可能对导线覆冰特性的影响。为揭示低风压导线覆冰特性和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建立低风压导线精细化几何模型,利用ANSYS Fluent模块划分网格、定义边界并在ANSYS Icing模块开展了覆冰过程模拟计算。讨论了外层线股开口角(30°、45°、60°和90°)、开口处小圆弧半径(0.8、1.7、2.8和3.5mm)、凹弧面半径(7.09、9.15、12.09和16.9mm)对低风压导线碰撞系数、积冰形状的影响,并与同直径钢芯铝绞线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外层线股开口角45°时,覆冰质量最大;小圆弧半径增加,覆冰质量逐渐减小;另外,随凹弧面半径增加,覆冰质量及范围都逐渐增大;与钢芯铝绞线相比,低风压导线积冰量在短时间覆冰条件下明显减小(当覆冰30 min时,覆冰质量减少50.1%),但在长时间覆冰条件下积冰量差别很小(当覆冰24h时,覆冰质量增加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风压导线 覆冰模型 碰撞系数 积冰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架空导线风致面内振动测试
5
作者 陈晓娟 郭振东 +2 位作者 韩梦阳 王璋奇 王占南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5-810,850,共7页
为降低架空导线振动测试系统的复杂度,减小在线传感器带来的负载效应,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原理的图像分析法。首先,以普通消费级相机为测试工具,以图像模板匹配目标定位技术为核心,开发架空输电导线面内振动位移的非接触测量方法... 为降低架空导线振动测试系统的复杂度,减小在线传感器带来的负载效应,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原理的图像分析法。首先,以普通消费级相机为测试工具,以图像模板匹配目标定位技术为核心,开发架空输电导线面内振动位移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其次,开展导线模型在局部风场作用下沿跨多点面内位移时程信号测试实验,对导线面内振动位移与典型测点频谱规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讨论在局部涡激载荷作用下,导线模型面内振动位移时空演化规律与频谱特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且能够稳定提取长柔结构沿跨多点的同步瞬时位移,是对目前其他传统测试方法的有益补充;局部区域的涡激力可以引起整挡导线的稳定面内运动,振型呈显著的驻波振动,具有明显的波腹和波节特征,测点频谱表现出单一模态主导的多频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导线 图像分析 位移测量 局部涡激励 微风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芯铝绞线漏磁检测励磁装置建模及关键参数研究
6
作者 周超 魏超政 王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2,共9页
对于索类结构的断股无损检测,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钢丝绳Steel wire rope(SWR)漏磁检测方面,较少涉及钢芯铝绞线Conductor steel reinforced(ACSR)这一特殊结构的内层钢芯断股检测。为优化设计钢芯铝绞线漏磁检测设备结构,在借鉴钢丝绳漏... 对于索类结构的断股无损检测,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钢丝绳Steel wire rope(SWR)漏磁检测方面,较少涉及钢芯铝绞线Conductor steel reinforced(ACSR)这一特殊结构的内层钢芯断股检测。为优化设计钢芯铝绞线漏磁检测设备结构,在借鉴钢丝绳漏磁检测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钢芯铝绞线漏磁检测设备结构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了励磁回路形式和传感器提离值、磁极间距、径向气隙等励磁装置结构参数对钢绞线局部磁化效果及缺陷漏磁信号的影响规律。基于此确定了励磁结构的尺寸参数,设计了ACSR钢芯断股检测的漏磁装置有限元模型。采用设计的模型对型号为LGJ-210/50的简化ACSR钢芯断股进行实验检测。研究发现,ACSR及SWR设置的5个缺陷均可以得到有效检测,且不同于SWR,ACSR的缺陷漏磁图像呈细长的条纹状。因此,设计的励磁装置模型在ACSR的钢芯断股检测方面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芯铝绞线 漏磁法 无损检测 励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La_(1.95)Sr_(0.05)Ce_(2)O_(7-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杨春利 晁泽莹 +1 位作者 刘璐 余文瑞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4-209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La_(1.95)Sr_(0.05)Ce_(2)O_(7-δ)。Sr^(2+)掺杂后材料仍为萤石结构,且掺杂提高了材料的氧空位含量。Sr^(2+)掺杂有效降低孔隙率,提高La_(2)Ce_(2)O_(7)质子导体陶瓷样品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La_(1.95)Sr_(0.05)Ce_(2)O_(7-δ)。Sr^(2+)掺杂后材料仍为萤石结构,且掺杂提高了材料的氧空位含量。Sr^(2+)掺杂有效降低孔隙率,提高La_(2)Ce_(2)O_(7)质子导体陶瓷样品的致密性。在湿润氢气气氛中,700℃时,La_(1.95)Sr_(0.05)Ce_(2)O_(7-δ)的电导率可达到1.2×10^(-2)S·cm^(-1)。制备了不同阴极的燃料电池,与La_(1.95)Sr_(0.05)Ce_(2)O_(7-δ)-La_(0.9)Sr_(0.1)Co_(0.2)Fe_(0.8)O_(3-δ)相比,Sm_(0.5)Sr_(0.5)CoO_(3-δ)-Ce_(0.8)Sm_(0.2)O_(2-δ)作为阴极时,各部分电阻整体降低,性能得到了提升,其单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在700℃时可达到207 mW·cm^(-2),开路电压为0.813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质子导体 电解质 锶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导体环的板件电磁成形电磁力分布与成形效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梦瑶 邱立 +2 位作者 易宁轩 何晨骏 李高宁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为实现电磁成形中电磁力的可控加载,提升板件成形效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驱动导体环的板件电磁成形技术。该技术在板件与驱动线圈之间引入一驱动环,通过改变驱动环的材料参数与几何参数实现电磁力的调控。基于特定的AA1060铝板(铝板半径7... 为实现电磁成形中电磁力的可控加载,提升板件成形效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驱动导体环的板件电磁成形技术。该技术在板件与驱动线圈之间引入一驱动环,通过改变驱动环的材料参数与几何参数实现电磁力的调控。基于特定的AA1060铝板(铝板半径70 mm,铝板成形区域半径50 mm)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数据表明,驱动导体环的材质和几何结构的变化可以改变感应涡流从而实现电磁力的调控。与传统板件电磁成形相比,基于驱动导体环的板件电磁成形均匀成形范围Dr提高了1.61倍。在仿真基础上,通过驱动导体环板件电磁成形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综上所述,基于驱动导体环的电磁成形技术能有效提高板件成形的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驱动导体环 感应涡流 电磁力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层对双差模线缆回路电磁串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宁 杨勇 +2 位作者 张明 饶波 张正卿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屏蔽层在抑制电磁干扰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少有研究聚焦于屏蔽层对独立的功率回路与信号回路构成的双差模回路间电磁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双差模带屏蔽线缆回路间的串扰分析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导体... 屏蔽层在抑制电磁干扰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少有研究聚焦于屏蔽层对独立的功率回路与信号回路构成的双差模回路间电磁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双差模带屏蔽线缆回路间的串扰分析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导体系统单位长度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差分的思想并依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列写出系统的传输线方程组,最后求解得到串扰结果。将计算结果与CST软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进行单独计算,研究了屏蔽层对线缆间串扰的影响,得到了抑制串扰的方法,可为实际应用中电缆选型以及屏蔽层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体系统 传输线理论 双差模回路 屏蔽层 电磁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硅胶基材的可拉伸导电油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谭彩凤 王永生 +9 位作者 张清芳 任铮 恩溪弄 刘儒平 刘婕妤 陈艳 李葆 李路海 陈寅杰 辛智青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36,共7页
印刷电子正逐渐从柔性电子向可拉伸电子方向发展,开发平面的可拉伸导体对可拉伸电子具有重要的意义。快速制备柔软的但有一定强度的可拉伸导体的方法是将导电材料与弹性聚合物复合形成导电油墨并印刷在弹性基材上。基于硅胶的弹性基材... 印刷电子正逐渐从柔性电子向可拉伸电子方向发展,开发平面的可拉伸导体对可拉伸电子具有重要的意义。快速制备柔软的但有一定强度的可拉伸导体的方法是将导电材料与弹性聚合物复合形成导电油墨并印刷在弹性基材上。基于硅胶的弹性基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弹性接近皮肤,被用于表皮电子器件、智能软体机器人、可穿戴电子器件等。鉴于硅胶表面非极性的特性,为实现印刷的墨层与硅胶表面之间高的粘附牢度,对印刷油墨提出较高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两类用于硅胶基材的可拉伸导电油墨且将其进行对比,并分析了印刷后图案的后处理方式对拉伸性的影响。指出采用非极性连结料并选择相容性好的导电组分制备导电油墨是硅胶基材上印刷可拉伸电极的关键;复合不同导电组分、在墨层中引入多孔结构、氙灯烧结有利于提升硅胶基可拉伸电子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拉伸导体 印刷技术 硅胶基材 导电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Zr_(0.2)Fe_(0.6)Y_(0.2)O_(3)-δ三重导体的NH_(3)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换换 程振乾 +1 位作者 简家文 邹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共6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汽车尾气处理手段之一。工作过程中需要高性能的高温气体传感器对NH_(3)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为了提高NH_(3)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了BaZr_(0.2)Fe_(0.6)Y_(0.2)O_(3)-δ在高温电化学NH_(3)传感器中...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汽车尾气处理手段之一。工作过程中需要高性能的高温气体传感器对NH_(3)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为了提高NH_(3)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了BaZr_(0.2)Fe_(0.6)Y_(0.2)O_(3)-δ在高温电化学NH_(3)传感器中的敏感特性。相比于传统的Pt电极,BaZr_(0.2)Fe_(0.6)Y_(0.2)O_(3)-δ具有电子、质子和氧离子三重导电的特性,该特性使得NH_(3)传感器的三相反应界面从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处扩展到了整个敏感电极的表面,增加了电化学反应的区域和反应活性位点的数量,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此外,该传感器还表现较好的选择性、重复性以及长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传感器 质子导体 BaZr_(0.2)Fe_(0.6)Y_(0.2)O_(3)-δ 三重导电 三相界面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质子导体电解池型氨合成反应器研究
12
作者 朱行志 陈楚 +2 位作者 苗笑云 叶晓峰 温兆银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当前传统的氨气规模化生产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需要寻找一种低碳的技术途径,因此,绿氨合成成为“双碳”背景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质子导体型陶瓷电解池(Protonic Ceramic Electrolysis Cells,PCECs)可采用可再生电力电解水... 当前传统的氨气规模化生产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需要寻找一种低碳的技术途径,因此,绿氨合成成为“双碳”背景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质子导体型陶瓷电解池(Protonic Ceramic Electrolysis Cells,PCECs)可采用可再生电力电解水蒸气原位制氢,有望用作绿氨合成反应器。本研究采用Ni-BaCe_(0.7)Zr_(0.1)Y_(0.2)O_(3)−δ(BCZY)多孔复合陶瓷,研究了质子导体燃料电极的材料特性和合成氨反应条件,650℃时获得了1.04×10^(−10) mol/(s·cm^(2))合成氨速率。基于以上结果,以等静压-浸渍-共烧的工艺方法制备了活性面积达到10 cm^(2)的管式质子导体型电解池。其在650℃,1.4 V电压下获得3 A电解电流,并在合成氨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管式电池原位产氢能够用于Ni-BCZY燃料电极上的合成氨过程并显著促进了氨产率的提升,合成氨速率达到7.02×10^(−10) mol/(s·cm^(2))。200 h的测试结果表明,电解池的电化学性能与合成氨速率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显示了作为绿氨合成反应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导体 合成氨 产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遮蔽效应分析的分裂导线覆冰特性及快速计算方法
13
作者 黄亚飞 陈阳宁 +2 位作者 杨鑫 蒋兴良 范才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52-2863,共12页
冬季架空输电线路覆冰会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重大威胁。对于分裂导线而言,由于上风侧子导线对下风侧子导线的遮蔽效应的影响,导致其覆冰特性将出现较大差异,而现有研究缺乏对分裂子导线间覆冰遮蔽效应的定量研究。针对上述问题,... 冬季架空输电线路覆冰会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重大威胁。对于分裂导线而言,由于上风侧子导线对下风侧子导线的遮蔽效应的影响,导致其覆冰特性将出现较大差异,而现有研究缺乏对分裂子导线间覆冰遮蔽效应的定量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首先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分裂导线覆冰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欧拉模型求解分裂导线覆冰过程中的气-液两相流场分布特性,基于控制体思想及水滴冻结质量平衡与热力学平衡方程,获取了不同覆冰环境下分裂导线的覆冰质量与形貌。然后通过遮蔽角与遮蔽系数的定义分析了分裂子导线间的覆冰遮蔽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裂导线上、下风侧子导线覆冰强度之差与子导线间遮蔽效应的强度呈正相关,遮蔽角绝对值和分裂间距的增加会导致遮蔽效应减弱乃至消失;液滴中值体积直径的增加将加剧遮蔽效应;在5~20 m/s的风速范围内,遮蔽效应先增强后减弱,风速为15 m/s时遮蔽效应最强烈。最后,基于遮蔽效应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分裂形式分裂导线的覆冰量快速计算方法,并通过分裂导线自然环境覆冰观测试验对快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可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覆冰设计与运维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覆冰 分裂导线 数值模拟 自然覆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非均匀脱冰跳跃高度与弧垂变化影响
14
作者 张浩 董新胜 +2 位作者 何山 曾东 曹壮壮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7,共9页
冰区架空输电导线上的非同期覆冰脱落会减小本档导线-地线、导线-导线、导线-大地的绝缘间隙,可能引发闪络跳闸、杆塔倒塌等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参照实际220 kV输电线路,建立了四档两分裂导线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档距、覆冰厚度... 冰区架空输电导线上的非同期覆冰脱落会减小本档导线-地线、导线-导线、导线-大地的绝缘间隙,可能引发闪络跳闸、杆塔倒塌等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参照实际220 kV输电线路,建立了四档两分裂导线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档距、覆冰厚度、高差以及不同脱冰方式等因素对覆冰导线脱冰档冰跳高度和相邻档弧垂反向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覆冰厚度对脱冰档冰跳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不同脱冰方式之间的差距也较为明显;线路高差对弧垂反向位移影响较大,且随着高差的增大,导线沿水平方向的偏移增大,两相邻档中点弧垂反向位移变化成反比,在高差达到100 m时,其变化速度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脱冰 数值模拟 脱冰跳跃 导线弧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和Bi^(3+)非化学计量比对Na_(0.5+x)Bi_(0.5-x)Ti_(0.99)Mg_(0.01)O_(3-δ)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润 孔明慧 +3 位作者 郭翠婷 朱沛 杨强 王德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2-628,共7页
在保持A位元素Na+Bi总量恒定(x(Na)+x(Bi)=1)和掺杂Mg摩尔分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Na和Bi摩尔分数,研究Na^(+)和Bi^(3+)非化学计量比对Na_(0.5+x)Bi_(0.5-x)Ti_(0.99)Mg_(0.01)O_(3-δ)微观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固相法合成Na和B... 在保持A位元素Na+Bi总量恒定(x(Na)+x(Bi)=1)和掺杂Mg摩尔分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Na和Bi摩尔分数,研究Na^(+)和Bi^(3+)非化学计量比对Na_(0.5+x)Bi_(0.5-x)Ti_(0.99)Mg_(0.01)O_(3-δ)微观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固相法合成Na和Bi不同摩尔分数的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电化学测试评估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改变Na和Bi的摩尔分数可显著影响样品的晶粒尺寸和电导率;当x=0.02时,样品具有最优的晶粒和晶界电导率性能.因此,通过控制Na和Bi的摩尔分数可有效调节材料的电学性能,为高性能氧离子导体的开发提供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化学计量比 氧离子导体 空间电荷势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Li^(+)和Sr^(2+)共掺杂对氧离子导体Na_(0.52)Bi_(0.48)Ti_(0.99)Mg_(0.01)O_(3-δ)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孔明慧 李润 +3 位作者 朱沛 郭翠婷 杨强 刘润茹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5-1191,共7页
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光谱和交流阻抗谱表征1000℃烧结温度制备的Na_(0.52)Bi_(0.48-2x)Li_(x)Sr_(x)Ti_(0.99)Mg_(0.01)O_(3-δ)(x=0,0.005,0.010,0.015)多晶氧离子导体,研究Li+和Sr2+共掺杂浓度对该系列样品... 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光谱和交流阻抗谱表征1000℃烧结温度制备的Na_(0.52)Bi_(0.48-2x)Li_(x)Sr_(x)Ti_(0.99)Mg_(0.01)O_(3-δ)(x=0,0.005,0.010,0.015)多晶氧离子导体,研究Li+和Sr2+共掺杂浓度对该系列样品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和Sr2+共掺杂浓度的增加,所有样品均未出现明显杂质峰,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随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x=0.010时,晶粒的电导率达到最大值,约为未掺杂样品电导率的2倍;当x=0.010时,样品的表观晶界电导率与宏观晶界电导率达到最佳值,优于其他掺杂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固相法 氧离子导体 电导率 共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导体膜反应器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17
作者 李勇 高晶 +3 位作者 李慧敏 肖华盛 陈天翔 陈鑫智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解决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制合成气中的过度氧化问题,通过引入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耦合,提高合成气的选择性。以Ni/γ-Al_(2)O_(3)和Ni/SBA-15为催化剂对膜反应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i/SBA-15催化剂的介孔结构... 为解决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制合成气中的过度氧化问题,通过引入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耦合,提高合成气的选择性。以Ni/γ-Al_(2)O_(3)和Ni/SBA-15为催化剂对膜反应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i/SBA-15催化剂的介孔结构在测试后坍塌,性能下降。而在950℃下,以Ni/γ-Al_(2)O_(3)为催化剂的膜反应器甲烷转化率达92%,CO选择性高达99%。经500 min稳定性测试,膜反应器展现出良好的甲烷转化率和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导体膜 合成气 催化剂 膜反应器 甲烷部分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特性研究
18
作者 孙振振 苏中 +1 位作者 赵辉 张志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9-87,共9页
针对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信息传输接地阻抗难以实时估计的问题,提出了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实时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出由圆柱面和半球面组合的电极周围大地等势面,根据等势面分布建立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大地导体几何模型,通过等效... 针对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信息传输接地阻抗难以实时估计的问题,提出了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实时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出由圆柱面和半球面组合的电极周围大地等势面,根据等势面分布建立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大地导体几何模型,通过等效导体长度积分对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进行估计。在山地、林地、田地、草地4种测试条件下,电极间距离分别设置为电极入地深度的0.14、0.57、1和1.4倍,进行4、6、8根电极和4、6、8、10、12根电极的电流注入实验,所提方法相对误差平均值为6.0%,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满足不同注入条件下接地阻抗实时估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极注入 接地阻抗 电势 地电流场 大地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阻尼索的覆冰单导线防舞分析
19
作者 李丽 张孜航 +2 位作者 韩艳 胡朋 李胜龙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1-222,共12页
基于空间曲梁理论的应变-位移关系,建立了四自由度的覆冰单导线舞动模型,利用虚功原理构建了覆冰单导线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对单元无关性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模态截断对舞动响应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此外,将复合阻尼索用于... 基于空间曲梁理论的应变-位移关系,建立了四自由度的覆冰单导线舞动模型,利用虚功原理构建了覆冰单导线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对单元无关性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模态截断对舞动响应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此外,将复合阻尼索用于输电线的防舞,建立了覆冰单导线-复合阻尼索结构的非线性振动控制有限元方程,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输电线舞动幅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覆冰单导线舞动模型可以预测输电线的舞动响应.复合阻尼索可以有效抑制单导线的舞动且减振率达到了85%以上.当提高复合阻尼索的安装高度时,其减振性能会得到增强.然而,在固定安装高度下,随着阻尼索的水平位置逐渐向导线跨中移动,减振效果会经历一个先提升后降低的过程,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安装点.同时适当地提高主索刚度和减小复位弹簧刚度可以提升复合阻尼索的减振效果;另外适当地增加阻尼系数和主索质量,复合阻尼索减振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导线 复合阻尼索 防舞分析 曲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导体制热地线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
20
作者 潘浩 周仿荣 +4 位作者 耿浩 马仪 何川 莫思特 吴蔚民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双导体制热地线是一种新型地线,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成熟的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双导体制热地线覆冰后的组成结构建立传热方程,计算各层介质的稳态温度;然后基于水的相变吸热、对流换热等物理过程... 双导体制热地线是一种新型地线,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成熟的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双导体制热地线覆冰后的组成结构建立传热方程,计算各层介质的稳态温度;然后基于水的相变吸热、对流换热等物理过程构建热量方程,再根据地线焦耳热功率与热平衡原理推导出双导体制热地线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推导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推导的融冰时间比实验融冰时间稍长,但呈固定比列。用实验融冰时间与理论融冰时间之比作为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融冰时间与实验融冰时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体制热地线 融冰电流 融冰时间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