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与铁(Ⅱ)、锌(Ⅱ)、钴(Ⅱ)、铜(Ⅱ)配合物的光谱特征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振楚 韩亮 +1 位作者 胡博 李双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63-966,共4页
本文研究了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分别与铁 (Ⅱ )、锌 (Ⅱ )、钴 (Ⅱ )、铜 (Ⅱ )形成配合物的UV ,IR和1 H NMR光谱特征。配合物紫外的λmax发生了明显紫移 ;在IR谱中 ,配合物的面外振动峰 6 5 5cm- 1较未配位的氨基葡萄糖中的... 本文研究了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分别与铁 (Ⅱ )、锌 (Ⅱ )、钴 (Ⅱ )、铜 (Ⅱ )形成配合物的UV ,IR和1 H NMR光谱特征。配合物紫外的λmax发生了明显紫移 ;在IR谱中 ,配合物的面外振动峰 6 5 5cm- 1较未配位的氨基葡萄糖中的面外振动峰 6 70cm- 1 低 ,且在 990cm- 1 附近出现新的吸收峰 ;在1 H NMR谱中 ,配合物C3上羟基中的质子化学位移较未配位的均移向高场 ,氨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较未配位的也移向高场 ,其他碳上羟基中的质子化学位移值不变 ,从而初步证实了配合物中的氮 金属 (N M)键的形成。本文还研究了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及其与铁 (Ⅱ )、钴 (Ⅱ )、铜 (Ⅱ )配合物的合成。其配合物的IR谱线较未配位的IR谱线并没增多 ,指出这种反常现象是糖环的刚性所至。它们的IR和UV光谱均证实了分子中不存在游离的羰基峰 ,并证实了它们分子中内盐的存在 ,配合物的IR谱中出现新的一组吸收峰 :4 33 1和 4 0 8 9cm- 1 (O—Fe) ,5 0 7 1和 4 95 0cm- 1 (O—Co) ,4 0 3 1和 389 0cm- 1 (O—Cu) ,证实了配合物中的氧 金属键 (O—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羧甲基氨基葡萄糖 铁() 锌() 钴() 铜() 配合物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CO(Ⅱ)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氧合反应热力学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燕 孙宏建 +2 位作者 李淑兰 崔学桂 刘德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1-316,共6页
本文合成了两种新的Co(Ⅱ)希夫碱配合物,双(2,4-二羟基苯乙酮)乙二胺合钴(Ⅱ)(Co(COEN))和双(对香兰素)乙二胺-乙氧基-醋酸钴(Ⅱ)(Co(VAE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分析等测试... 本文合成了两种新的Co(Ⅱ)希夫碱配合物,双(2,4-二羟基苯乙酮)乙二胺合钴(Ⅱ)(Co(COEN))和双(对香兰素)乙二胺-乙氧基-醋酸钴(Ⅱ)(Co(VAE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气体吸收测量装置测得配合物分别在DMF、py等不同溶剂中于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氧量,求得氧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同时讨论了溶剂和配体结构对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配合物 表征 氧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肟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文魁 王莉 +2 位作者 孙银霞 同军锋 吴健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2-376,共5页
利用螯合双肟配体H2L(H2L=4,4′-二硝基-2,2′-[1,2-亚乙基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合成了1个三核钴(Ⅱ)配合物[Co3(OAc)2(CH3OH)2L2]·2CH3CN,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由3个Co(Ⅱ)... 利用螯合双肟配体H2L(H2L=4,4′-二硝基-2,2′-[1,2-亚乙基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合成了1个三核钴(Ⅱ)配合物[Co3(OAc)2(CH3OH)2L2]·2CH3CN,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由3个Co(Ⅱ)离子、2个四齿的L2-单元、2个配位的乙酸根、2个配位的甲醇分子和2个结晶的无序乙腈分子组成,其几何构型为稍微扭曲的八面体,且配合物通过分子间C-H...O氢键形成了1种二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肟配体 钴()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Ⅱ)和单核镍(Ⅱ)配合物与DNA和蛋白质的结合反应性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战芬 马艺丹 +1 位作者 华罗光 张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5-1534,共10页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CD)等各种光谱手段对比地研究了由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配合物[Co(EDTB)]^2+(1)和单核镍配合物[Ni(EDTB)]^2+(2)(这里EDTB为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2-乙二胺)...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CD)等各种光谱手段对比地研究了由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配合物[Co(EDTB)]^2+(1)和单核镍配合物[Ni(EDTB)]^2+(2)(这里EDTB为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2-乙二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配合物1和2均能通过插入方式较强的与CT-DNA结合,诱导DNA构象的改变;且配合物1对DNA的结合能力略强于2,其结合常数分别为Kb(I)=3.23×10^4L·mol^-1和Kb(2)=2.40×10^4L·mol^-1。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1和2均能与BS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结合常数均处在10^4-10^5L·mol^-1;该结合引起了BSA微环境和构象发生变化.且使BSA内源荧光被淬灭.淬灭机理为静态淬灭。利用MTT法研究了配合物1和2对小鼠白血病细胞株P388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对P388不敏感.对A-549在高浓度(10^-4~10^-5 mol·L^-1)下表现出与顺铂相当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钴配合物 单核镍配合物 DNA BSA 结合反应性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Ⅱ)-席夫碱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 王涛 +3 位作者 张晨 宋宪根 宁丽丽 丁云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7-1474,共8页
合成了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Co(salen))、双水杨醛-1,2-丙二胺合钴(Co(salproen))、双水杨醛环己二胺合钴(Co(salcyen))和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合钴(Co(salophen))4种Co-席夫碱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 合成了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Co(salen))、双水杨醛-1,2-丙二胺合钴(Co(salproen))、双水杨醛环己二胺合钴(Co(salcyen))和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合钴(Co(salophen))4种Co-席夫碱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 OH用量及加入方式、配合物用量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二胺配合物催化的目标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均在90%以上,但催化活性有明显差异;在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Na OH用量25%(x)(分3次加入)、Co(salen)用量6%(x)的条件下,Co(salen)的催化活性最高,苯甲醇转化率达到了71.9%,相应的苯甲醛选择性为98.6%;而Co(salophen)的催化活性仅为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席夫碱配合物 苯甲醇 苯甲醛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邻菲咯啉及均苯三甲酸为配体的钴(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润雪 王姝文 齐艳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6-540,共5页
采用水热条件合成了1个钴配合物[Co(phen)(HBTC)(H2O)3].2.5H2O(phen=1,10-邻菲罗啉,H3BTC=均苯三甲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及研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 采用水热条件合成了1个钴配合物[Co(phen)(HBTC)(H2O)3].2.5H2O(phen=1,10-邻菲罗啉,H3BTC=均苯三甲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及研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0.78889(8)nm,b=1.9000(2)nm,c=1.56387(16)nm,β=98.780(2)°,V=2.3166(4)nm3,Z=4。标题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由1个配合物分子[Co(phen)(HBTC)(H2O)3]及2.5个结晶水分子组成,氢键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并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发现配合物在383和469 nm两处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荧光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Ⅱ)-氨基酸配合物催化性能与氧合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魏雅娜 张新村 +3 位作者 李辉 徐骞 岳凡 王吉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360,共7页
研究了13种钴(Ⅱ)-氨基酸配合物的可逆氧合性能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配合物活化分子氧(O2)氧化环己烯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3种钴(Ⅱ)-氨基酸配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氧合性能和催化活性.配合物完成一个可逆吸氧周期的用时... 研究了13种钴(Ⅱ)-氨基酸配合物的可逆氧合性能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配合物活化分子氧(O2)氧化环己烯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3种钴(Ⅱ)-氨基酸配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氧合性能和催化活性.配合物完成一个可逆吸氧周期的用时越短,其可逆氧合性能越好,催化性能越差;相反,吸氧周期长及可逆氧合性能差的配合物其催化性能却更好.另外,在对配合物不同配比的研究中发现,Co(Ⅱ)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3(或1∶2)饱和配位时,可逆吸氧性能较好,但其催化性能较差,环己烯转化率较低;在1∶1型配位不饱和时,吸氧的可逆性较差,但催化性能优良,环己烯的转化率可达82.5%.结合结构分析和理论计算的结果可知,不同钴(Ⅱ)-氨基酸配合物的氧合可逆性和催化性能的差异,主要归因于氨基酸配体的残基与Co(Ⅱ)的结合能力的不同.氨基酸配体的残基与Co(Ⅱ)的结合能力越好,越有利于配合物由高自旋态向低自旋态转化,并与O2可逆结合,不利于烯烃基的取代,配合物表现出较差的催化性能,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氨基酸 氧合反应 环己烯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类单核钴(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DNA的相互作用及细胞毒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春艳 乔佩佩 +7 位作者 杨皇泽 张鹏飞 雷云博 张永坡 王敏 岳爱琴 赵晋忠 杜维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83-1790,共8页
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钴配合物[Co(L)Cl2],配体L为吡啶类多齿配体4-甲基-N,N-二(吡啶-2-亚甲基)苯胺。对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Co中心为五配位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利用电子吸收、发射... 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钴配合物[Co(L)Cl2],配体L为吡啶类多齿配体4-甲基-N,N-二(吡啶-2-亚甲基)苯胺。对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Co中心为五配位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利用电子吸收、发射光谱和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加诱导剂时该配合物与DNA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切割活性,而加入诱导剂过氧化氢后,化学核酸酶活性显著提高。其切割机理为氧化切割机理,其中活性氧可能为·OH和1O2,且配合物与DNA的结合部位可能在大沟槽处。另外,用MTT实验测定了该配合物对体外HeLa、BGC-823、NCI-H460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吡啶类配体 DNA键合 DNA切割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钴(Ⅱ)配合物[CoL(H_2O)_2]_n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力 张艳萍 +2 位作者 孙银霞 史军妍 董文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99-2002,共4页
A mononuclear Cobalt(Ⅱ) complex [CoL(H2O)2]n (H2L:4,4′,6,6′-Tetrabromo-2,2′-[ethylenedioxybis(nitrilomethylidyne)]dipheno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 A mononuclear Cobalt(Ⅱ) complex [CoL(H2O)2]n (H2L:4,4′,6,6′-Tetrabromo-2,2′-[ethylenedioxybis(nitrilomethylidyne)]dipheno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rystal of the complex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2.516 8(3) nm, b=1.023 43(18) nm, c=0.789 17(14) nm, β=91.375(2)°, V=2.032 1(5) nm3, Z=4, Dc=2.317 Mg·m-3, μ(Mo Kα)=8.747 mm-1, F(000)=1 356, R1=0.049 7, wR2=0.110 4.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L(H2O)2]n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onsists of one cobalt(Ⅱ) atom, one L2-unit and two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e cobalt(Ⅱ) atom is six. One-dimensional chain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is formed b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stacking of neighboring benzene rings. CCDC:652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 6 6′-四溴-2 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 钴()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钴(Ⅱ)配合物模拟水解酶催化羧酸酯水解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寇兴明 曾宪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92-896,共5页
在Brij35胶束溶液中,比较研究了四氮大环席夫碱(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二烯,L)的钴?配合物1催化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及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水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PNPP及PNPA的催化作用具... 在Brij35胶束溶液中,比较研究了四氮大环席夫碱(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二烯,L)的钴?配合物1催化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及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水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PNPP及PNPA的催化作用具有酸碱催化的特征,催化活性物种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CoL-OH-;配合物1催化PNPP水解的速度远远大于其催化PNPA水解的速度,在pH7.40、30℃时,表观二级速率常数kc分别为0.997mol-1·L·s-1和1.12×10-3mol-1·L·s-1,这种反应速率的差异可归因于反应机理的不同;Brij35胶束对PNPP及PNPA的水解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羧酸酯 水解 催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醚化双Schiff碱钴(Ⅱ)络合物对异丙苯催化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仲辉 秦圣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93-94,共2页
在研究异丙苯的均相催化氧化反应中,多以金属-卟啉,金属-酞菁和乙酰丙酮合钴作催化剂。用双Schiff碱的金属络合物,如双(水杨基)乙二亚胺合钴1仅见一例,而以四个配位原子共平面性更佳的双(水杨基)邻苯二亚胺合钴2作催化剂则未见报道。在... 在研究异丙苯的均相催化氧化反应中,多以金属-卟啉,金属-酞菁和乙酰丙酮合钴作催化剂。用双Schiff碱的金属络合物,如双(水杨基)乙二亚胺合钴1仅见一例,而以四个配位原子共平面性更佳的双(水杨基)邻苯二亚胺合钴2作催化剂则未见报道。在乙酰丙酮合钴的催化体系中添加少量冠醚,能加速对异丙苯的氧化。我们合成的络合物3a—d则将刚性桥链双Schiff碱和冠醚环结构集为一体.有可能成为具有特殊催化性能的新型络合催化剂,在常压条件下以空气为氧源,用乙酰丙酮钴和1、2作对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complexes CROWN ETHER SCHIFF base catalytic oxidation CUM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Co(Ⅱ)配合物在胶束中催化BNPP水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莹 胡伟 +2 位作者 李敏娇 蒋维东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93-1397,共5页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对称的带冠醚环或吗啉环的Schiff碱Co(Ⅱ)配合物,将此配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金属胶束,用于模拟水解金属酶催化BNPP水解。通过分析反应体系的特性吸收光谱,提出了BNPP催化水解反应的机理,据此建立了金属胶束催化BNPP...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对称的带冠醚环或吗啉环的Schiff碱Co(Ⅱ)配合物,将此配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金属胶束,用于模拟水解金属酶催化BNPP水解。通过分析反应体系的特性吸收光谱,提出了BNPP催化水解反应的机理,据此建立了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本文还讨论了配合物结构、反应体系温度以及胶束对催化BNPP水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hiff碱 Co()配合物 模似水解酶 反应动力学 磷酸二酯 金属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甲基-1H-苯并咪唑钴(Ⅱ)和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抑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海燕 马晶军 +1 位作者 杨晓东 杨敏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5-1930,共6页
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硫氰酸钾以及硝酸钴或硝酸镍在甲醇-水中反应制备了2个新的异质同晶配合物trans-[M(AMBI)2(NCS)2](1:M=Co2+,2:M=Ni2+)。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2个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M(Ⅱ)与来... 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硫氰酸钾以及硝酸钴或硝酸镍在甲醇-水中反应制备了2个新的异质同晶配合物trans-[M(AMBI)2(NCS)2](1:M=Co2+,2:M=Ni2+)。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2个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M(Ⅱ)与来自AMBI的4个氮原子和异硫氰酸根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配合物中的N-H…S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将配合物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1和配合物2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做了研究。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抑菌菌种,研究了配体AMBI和2个配合物的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镍()配合物 2-氨甲基-1H-苯并咪唑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二噻吩和3,8-二甲基噻吩-1,10-菲啰啉的锰(Ⅱ)和钴(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顺反异构及取代基效应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斌 颜流水 +1 位作者 张爱琴 黄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40-2547,共8页
本文报道了1个基于3,8-二噻吩-1,10-菲哕啉(dtphen)的双核锰(Ⅱ)配合物1[trans—Mn2Cl4(dtphen)2]和2个基于3,8-二甲基噻吩-1,10.菲哕啉(dmtphen)的单核锰(Ⅱ)和单核钴(Ⅱ)配合物2和3(分子式分别为[cis-MnCl:(dmtp... 本文报道了1个基于3,8-二噻吩-1,10-菲哕啉(dtphen)的双核锰(Ⅱ)配合物1[trans—Mn2Cl4(dtphen)2]和2个基于3,8-二甲基噻吩-1,10.菲哕啉(dmtphen)的单核锰(Ⅱ)和单核钴(Ⅱ)配合物2和3(分子式分别为[cis-MnCl:(dmtphen)2]和[cis-CoCl2(dmtphen)2])的合成、波谱和晶体结构表征。其中。2个锰(Ⅱ)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呈现不同的配位模式,由于噻吩环上甲基引入所产生的位阻效应.导致单核配合物2和3中,两配体中的噻吩环相对于1,10-菲哆啉环呈现相同的反式/反式分子构型,其二面角分布在14.1(1)°51.5(1)°。而对于双核配合物1,由于没有甲基位阻的影响,其相应芳环之间二面角减少至2.0(1)°~20.2(1)°,且配体呈现顺式/反式分子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钴()配合物 取代基效应 顺反异构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喹啉-4,4′-二羧酸构筑的一维钴(Ⅱ)配位聚合物(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云志 杨燕明 +3 位作者 曹赞 漆婷婷 黄广华 温和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5-1270,共6页
利用2,2′-联喹啉-4,4′-二羧酸钠(Na2bqdc),2,2-联吡啶与硫酸钴在溶剂热作用下合成了1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o(bqdc)(bipy)(H2O)]n(1)。通过元素分析、粉末衍射、红外、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利用2,2′-联喹啉-4,4′-二羧酸钠(Na2bqdc),2,2-联吡啶与硫酸钴在溶剂热作用下合成了1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o(bqdc)(bipy)(H2O)]n(1)。通过元素分析、粉末衍射、红外、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中心CoⅡ离子分别与2个来自2,2-联喹啉-4,4-二羧酸钠配体的双齿羧基氧原子和1个来自配体的单齿羧基氧原子、辅助配体2,2-联吡啶上的2个N原子和1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了1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紫外光谱实验表明,相对2,2′-联喹啉-4,4′-二羧酸钠配体,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发生了少量的蓝移。对该配合物多晶样品的差热分析(TGA)表明该化合物在217℃后开始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联喹啉-4 4’-二羧酸钠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Ⅱ)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生成的络合物的极谱吸附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芳艳 邓保炜 张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57,共3页
在pH8.0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钴(Ⅱ)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3-TAP)生成的络合物有一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其峰电位在-0.74V左右(vs.SCE),峰电流的二阶导数(I″p)与钴(Ⅱ)的质量浓度在0.001-1.4mg·L^-1范围内呈... 在pH8.0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钴(Ⅱ)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3-TAP)生成的络合物有一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其峰电位在-0.74V左右(vs.SCE),峰电流的二阶导数(I″p)与钴(Ⅱ)的质量浓度在0.001-1.4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用于3种维生素B12注射液样品中钴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标示值相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按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2.0%~10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的极谱吸附波 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 维生素B12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酰胺合铜(Ⅱ)单核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杰 朱春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应用TG D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 ,N’ 双 ( 2 氨丙基 )草酰胺合铜 (Ⅱ )单核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 ;分别用微分法 (Achar法 )和积分法 (Coats Redfen法 )对其非等温TG数据进行了解析。通过对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 应用TG D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 ,N’ 双 ( 2 氨丙基 )草酰胺合铜 (Ⅱ )单核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 ;分别用微分法 (Achar法 )和积分法 (Coats Redfen法 )对其非等温TG数据进行了解析。通过对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该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 ;根据TG曲线计算出了E ,lnA和S ,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酰胺 Cu()配合物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Achar法 Coats-Redfe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齿多吡啶钴(Ⅲ)、钌(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2-876,共5页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Ⅲ)[Co(PhTPY)(H2Bzimpy)]3+(A)和钌(Ⅱ)[Ru(PhTPY)·(Bzimpy)](B)混配配合物,用元素分析和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Ⅲ)[Co(PhTPY)(H2Bzimpy)]3+(A)和钌(Ⅱ)[Ru(PhTPY)·(Bzimpy)](B)混配配合物,用元素分析和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的.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A经波长310nm光辐射15min,配合物B经450nm光辐射4min,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齿多吡啶配体 钴(Ⅲ) 钌() 配合物 DNA 电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光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氮杂冠醚-15-冠-5 Schiff碱钴(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伟 李建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0-584,共5页
Three novel cobalt(Ⅱ) complexes of the benzoaza-15-crown-5 Schiff bas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For comparison,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mechanism of the phenol cata... Three novel cobalt(Ⅱ) complexes of the benzoaza-15-crown-5 Schiff bas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For comparison,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mechanism of the phenol catalytic oxidation were studied.The acid effect of reaction system,structural effect of the complexes,and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ate of the phenol catalytic oxidation by the mimetic peroxidase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the schiff base cobalt(Ⅱ) complexes as peroxidase mimics exhibit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imilar catalytic character to natural enzy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Co()配合物 模拟过氧化物酶 动力学 金属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乙二水杨酰胺合铜(Ⅱ)酸根的Cu(Ⅱ)-Co(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代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7期647-650,共4页
本文报道了2个新的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制备。经元素分析和红外、电子光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某些性质。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Cu()-Co()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