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资持股与企业ESG表现
1
作者 陈少克 贾帅帅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本文以我国2009—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外资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以及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并且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 本文以我国2009—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外资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以及作用途径。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并且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外资持股主要通过资金融通渠道、内部治理渠道、信息关注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外资持股对非国有企业、高管具有海外背景企业、审计公司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持股对ESG的不同维度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并通过促进ESG表现的提升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丰富了有关外资持股和企业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于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持股 ESG表现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所有权边界: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双刃剑效应
2
作者 罗映宇 朱国玮 +2 位作者 杨智 吴月燕 姜含笑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4,共15页
用户数据是企业刻画用户画像,开展个性化营销的重要决策基础。本文关注心理所有权背景下的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提出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双刃剑效应”:在不同的隐私披露情境(利益交换或隐私控制)下,心理所有权... 用户数据是企业刻画用户画像,开展个性化营销的重要决策基础。本文关注心理所有权背景下的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提出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双刃剑效应”:在不同的隐私披露情境(利益交换或隐私控制)下,心理所有权对隐私披露的影响效果不同,其发生作用的机制也有所差异。具体而言,在利益交换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减少了隐私披露行为。这种效应可以由隐私计算来解释,即在利益交换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提升了隐私价值感知,个体预期隐私披露的损失增加,导致其减少隐私披露。在隐私控制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增加了隐私披露行为。这种效应可以由隐私控制感知来解释,即在隐私控制情境下,强化隐私心理所有权提升了隐私控制感知,个体的控制需求得到满足,导致其增加隐私披露行为。本文是较早连接心理所有权与隐私披露两个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研究结果为企业采取合适的策略以增加用户的隐私授权与信息分享提供重要的管理启示,也有利于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隐私披露过程,从而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隐私披露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所有权 隐私披露 隐私计算 控制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3
作者 胡海峰 田一迪 王爱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2,共12页
基于2008-2021年国有集团成员企业数据,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 基于2008-2021年国有集团成员企业数据,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股东向企业委派董事时更显著,但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比例过高反而无法提升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一步分析得出,在集团多元化程度高、市场竞争程度低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有更大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混合所有制改革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吗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文南翔 胡日东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4,共18页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在企业第二类代理问题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该结论经Heckman两阶段、PSM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说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扮演监督者...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在企业第二类代理问题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该结论经Heckman两阶段、PSM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说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扮演监督者,而非合谋者角色。机制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对控股股东具有更低的监督成本,可以通过退出威胁与委派董事的方式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来说,上述抑制效应程度更大。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提升企业价值,且共同机构所有权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乘项越大,企业价值越高,意味着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提升企业价值,呼应主旨结论。因此,建议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和规范共同机构所有权,以缓解中国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同时企业也应当充分利用共同机构所有权的信息优势,大力促进企业间协作,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所有权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 委派董事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驱动的产品环境效益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控制错觉理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万德敏 沈鹏熠 朱澳男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7,共13页
随着绿色消费崛起和环保技术进步,AI驱动的产品环境效益改善日益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并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基于控制错觉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AI驱动的产品环境效益感知对消费者购... 随着绿色消费崛起和环保技术进步,AI驱动的产品环境效益改善日益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并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基于控制错觉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AI驱动的产品环境效益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相较于非AI驱动的静态环境效益感知,AI驱动的自主环境效益感知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环境心理所有权在产品环境效益感知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环境控制点调节了产品环境效益感知与环境心理所有权的关系,并且这种效果随着结果与预期一致性的高低呈现显著差异。因此,企业应强化消费者的产品环境效益感知,激发消费者环境心理所有权,不断提高产品的环境控制水平,以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产品环境效益感知 环境心理所有权 环境控制点 控制错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6
作者 阳镇 李井林 陈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50,共15页
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不同类型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意愿与动力明显不同,因此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深入剖析如何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与动力成为重要研究议题。该研究以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样本,考察... 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不同类型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意愿与动力明显不同,因此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深入剖析如何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与动力成为重要研究议题。该研究以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样本,考察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考虑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2)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水平、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促进企业环保投入的三重机制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即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利益相关方价值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竞争强度更大行业和环保敏感度更高行业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4)进一步分析表明,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且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最终提高企业财务绩效。该研究为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绿色价值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分类推进不同类型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股权主体多样性 内部控制 企业社会责任 环保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资本引入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来自国有控股资本保值增值视角的证据
7
作者 刘兰欣 张凯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共11页
本文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中引入民营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控股资本保值增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资本引入能够显著增加国有控股资本保值增值率,因而已经完成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国有资本做大的目的。在机制... 本文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中引入民营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控股资本保值增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资本引入能够显著增加国有控股资本保值增值率,因而已经完成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国有资本做大的目的。在机制路径上,推动国有企业资本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做强做优国有资本,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有控股资本保值增值率的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改革、新一轮改革政策引导是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经济效益的配套条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论与实务界厘清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认识,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利益相关方 国有控股股东 国有控股资本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控制、投资规模与利益获取 被引量:22
8
作者 郝颖 林朝南 刘星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87,共20页
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权收益的理论阐释,实证考察了不同国有股权控制特征下资本投资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1)整体而言,投资规模与控制权收益正相关.2)资本投资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在不同股权控制分类下呈现显著差异,但对大股东持股比例不敏... 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权收益的理论阐释,实证考察了不同国有股权控制特征下资本投资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1)整体而言,投资规模与控制权收益正相关.2)资本投资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在不同股权控制分类下呈现显著差异,但对大股东持股比例不敏感;3)地方企业集团所控上市公司,其控制权收益对固定资产和股权投资规模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央企上市公司的10倍和6倍,为地方国资委上市公司的3.3倍和1.9倍;4)地方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在形成高控制权收益的同时,侵害了公司价值.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模式选择,加快市场化进程以促进资本投资的私有利益外部化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规模 股权控制 控制权收益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再探讨——兼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从伯利和米恩斯提出的两权分离的命题出发,探讨了所有权与控制权产生分离的原因、控制权的本质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整合方式,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中,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所有权 控制权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 制度安排 代理成本 市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股东的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来自关联交易的证据 被引量:30
10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1,共14页
终极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进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代理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利益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所有权越大,... 终极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进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代理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利益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所有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高;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利益侵占水平就越高。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 控制权 利益侵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O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忠 李学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6-72,共7页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O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所有权 控制权 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重组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被引量:64
12
作者 颜爱民 马箭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385-393,共9页
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探讨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模型中加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变量,以期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研究结果的不一致进行解释。借鉴产业经济学增长率产业分类法来界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利用上市企业2002~2... 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探讨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模型中加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变量,以期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研究结果的不一致进行解释。借鉴产业经济学增长率产业分类法来界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利用上市企业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在企业成长和衰退阶段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而在成熟阶段影响不显著;股权制衡在企业成长阶段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逐渐减弱,在成熟阶段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在衰退阶段影响不显著;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不具有显著的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 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治理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86
13
作者 王明琳 陈凌 叶长兵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7,96,共8页
本文以最终控制者可以追溯到家族或自然人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广义家族上市公司区分为"真正"或狭义家族上市公司(FB)和自然人上市公司(PB)两类,从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和家族管理三个维度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治理... 本文以最终控制者可以追溯到家族或自然人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广义家族上市公司区分为"真正"或狭义家族上市公司(FB)和自然人上市公司(PB)两类,从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和家族管理三个维度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家族治理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但家族所有、控制、管理三个维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家族治理的绩效最终取决于不同维度之间的组合。鉴于不同类型家族上市公司的主要回归结果皆不相同,本文认为家族企业的不同界定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治理 家族所有 家族控制 家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军 杨学儒 檀宏斌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86,共25页
1991年Gallo和Sveen开创了家族企业国际化研究,25年来该领域已经成功建立了理论合法性,并成为家族企业研究的重要前沿热点和国际化研究的特色方向,不过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程及其绩效... 1991年Gallo和Sveen开创了家族企业国际化研究,25年来该领域已经成功建立了理论合法性,并成为家族企业研究的重要前沿热点和国际化研究的特色方向,不过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程及其绩效,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采用实证和案例研究,研究对象以欧洲和亚洲家族企业为主,基础理论以资源和能力视角、代理理论、管家理论和创业理论为主,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文献增加较快。未来研究应重视:深化家族影响企业国际化决策、路径选择及绩效的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国际化对家族和企业的反向作用;制度环境等外生因素的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股权 家族控制 社会情感财富 出口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企业研发投资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9
15
作者 罗福凯 庞廷云 王京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6,共11页
基于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9—2014年度的财务数据,从终极产权的视角考察了混合股权与企业研发投资的关系,探讨了混合股权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机理和双重效应以及当前市场化进程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基于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9—2014年度的财务数据,从终极产权的视角考察了混合股权与企业研发投资的关系,探讨了混合股权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机理和双重效应以及当前市场化进程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股权类型相比,混合股权有利于企业研发投资;混合股权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资本支持效应和股权治理效应,股权混合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研发投资,且对大股东资金占用与研发投资之间负向关系的治理效应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高市场化水平,低市场化水平会约束混合股权的资本支持效应,但会放大其治理效应。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投资 混合股权 大股东资金占用 市场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郑德珵 沈华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本文以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证研究,揭示我国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方式,并通过在参考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造实证检验模型,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 本文以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证研究,揭示我国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方式,并通过在参考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造实证检验模型,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安排提出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相对控股模式 治理机制 中国 上市公司 实证分析 法人股 相关分析 大股东 董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莉 张宗益 李宏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36,共4页
各国公司治理实践特色鲜明,导致人们对公司治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各异,莫衷一是。本文从权力视角,考察了公司治理的有关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公司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即怎样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应该怎... 各国公司治理实践特色鲜明,导致人们对公司治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各异,莫衷一是。本文从权力视角,考察了公司治理的有关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公司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即怎样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应该怎样配置和行使控制权。针对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从权力视角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权力配置 所有权 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市场中的股权结构、信息与控制权收益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建标 王光荣 +1 位作者 李晓义 孙娟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66-77,共12页
实验室环境下的决策过程研究可以较好地考察决策变量的行为基础和动态临界值,本文以中国股市中的股权结构为背景,在实验框架下考察了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收益的关系。文章先从理论上计算股东的夏普利值并以此代表股东控制权,再... 实验室环境下的决策过程研究可以较好地考察决策变量的行为基础和动态临界值,本文以中国股市中的股权结构为背景,在实验框架下考察了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收益的关系。文章先从理论上计算股东的夏普利值并以此代表股东控制权,再分不同设置变量来实验地考察控制权收益。结果表明:(1)股东控制权越平均,控制权收益越少;大股东与小股东形成"核"联盟的机会越多,其取得控制权的机会越少。(2)信息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在联盟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3)大股东夏普利值的高低和信息情况决定了联盟的方式。(4)控制权溢价并不一定就是控制权收益,也许只是大股东为防止自身利益被侵害而支付的成本。(5)信息不完全不一定是坏事,部分信息的隐含更能增加公司的分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联盟 控制权收益 股权结构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购失败原因研究——基于终极控股股东利益攫取的视角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江 张秋生 王逸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8,共8页
本文构造了理论模型用于探究上市公司开展的兼并收购是否由终极控股股东利益攫取动机所引发,并运用2007-2011年并购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私人收益共同决定最终控制人收益的背景下,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 本文构造了理论模型用于探究上市公司开展的兼并收购是否由终极控股股东利益攫取动机所引发,并运用2007-2011年并购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私人收益共同决定最终控制人收益的背景下,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度越大,上市公司在非关联并购中支付的并购溢价越高,而在关联并购中情形相反。第二,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度越大,并购的累计超额收益越低且并购后经营绩效越差。此外,本文为揭示并购失败的管理层代理假说、自傲假说以及市场择时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 并购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股权结构特征解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立彦 林小驰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7年第1期62-69,共8页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在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中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从公司自身角度研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行为。研究发现,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国有股比例都会对担保行为的某些特征产生影响,但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在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中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从公司自身角度研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行为。研究发现,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国有股比例都会对担保行为的某些特征产生影响,但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的影响较为复杂。此外本文还发现,公司的资产规模、负债情况以及盈利能力也会对担保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担保 股权结构 控股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