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粮复合区采煤塌陷损毁耕地分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晓霞 李晶 +3 位作者 刘子上 李文玉 张鹏 周书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7-181,192,共6页
根据采煤塌陷理论和采煤对矿区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对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损毁耕地成因及破坏程度进行阐述和分析,结合已有的矿区损毁耕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建立原则,选取地表倾斜、地表下沉及潜水位埋深为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 根据采煤塌陷理论和采煤对矿区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对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损毁耕地成因及破坏程度进行阐述和分析,结合已有的矿区损毁耕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建立原则,选取地表倾斜、地表下沉及潜水位埋深为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耕地损毁程度评价指标,并对损毁程度进行了分级:轻度、中度和重度损毁。以山东省西南部某矿区为例,借助Arc GIS分析工具,建立了综合评价结果适宜性函数,对煤粮复合区采煤塌陷耕地损毁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可视化显示,结果表明:截止2005年,研究区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约为23 km2,其中轻、中、重度等级损毁面积分别为6.7、5.7和10.6 km2,随着煤矿开采的继续,耕地损毁面积仍在持续增加,而损毁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适合于高潜水位矿区耕地保护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煤粮复合区 损毁耕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市域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及其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晶 胡振琪 李立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为了揭示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状况及其影响,引起各方对这一特殊区域的重视,以济宁市为例,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采用实地调查法、万吨塌陷率预测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至2020年,采煤累计塌陷耕地数量约为25 934 hm2,矸石... 为了揭示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状况及其影响,引起各方对这一特殊区域的重视,以济宁市为例,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采用实地调查法、万吨塌陷率预测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至2020年,采煤累计塌陷耕地数量约为25 934 hm2,矸石压占及矿区建设占用耕地约1 096 hm2,塌陷区土壤质量、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地利用方式、粮食生产、社会稳定都将受到极大影响。研究结果将为同类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保护指标分配、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粮复合主产区 煤粮复合区 采煤塌陷地 耕地损毁及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枯竭油层回注存储高矿化度矿井水技术思路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莲净 王颂 +3 位作者 杜松 赵宝峰 张阳 卢才武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158,共10页
宁东煤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量大、处理技术成熟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回注存储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 宁东煤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量大、处理技术成熟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回注存储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宁东煤田13座煤矿矿井水矿化度高的典型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在煤油资源重叠区,利用枯竭油层回注存储高矿化度矿井水这种宝贵的非常规水资源的技术思路,即利用枯竭油层孔-裂隙双重结构中储水空间、油田关停初期地层压力亏空和废弃油井/注水井低成本处置高矿化度矿井水经资源化利用后的余量水;系统阐述枯竭油层选择、回注工艺、储水潜力、预处理水质要求和环境的可行性;凝练出基础理论、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时监测监管的研究展望。结果表明,提出的枯竭油层回注存储技术具有可行性,可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处置,“如何精细刻画注水渗流过程”是回注处置技术瓶颈问题,科学实质是高矿化度矿井水-砂岩耦合化学作用下孔裂隙介尺度的枯竭油层注水渗流演化机理。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时监测监管方面亟需完善,以保障枯竭油层回注存储技术的顺利实施。研究旨在为高矿化度矿井水资源化回注存储提供新思路,为煤油气资源开发中二次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矿井水 枯竭油层 回注存储 煤油资源重叠区 宁东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粮复合区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贺延伟 丁忠义 李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84-1987,共4页
煤炭开采使我国煤粮复合区内的基本农田破坏严重,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可以分析其减少的去向和增加的来源。探讨煤粮复合区内基本农田的特征,把区内基本农田的演变过程分为基本农田规划态、基本农田破坏态、基本农田战备态和基本农田恢复态... 煤炭开采使我国煤粮复合区内的基本农田破坏严重,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可以分析其减少的去向和增加的来源。探讨煤粮复合区内基本农田的特征,把区内基本农田的演变过程分为基本农田规划态、基本农田破坏态、基本农田战备态和基本农田恢复态,分析了各个状态基本农田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粮复合区 基本农田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资源重叠区煤矿开采硫化氢灾害防治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兴华 黄光利 王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68,共6页
针对煤油资源重叠区煤矿开采受早期石油开发遗留的废弃油井内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侵入威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矿区双马煤矿为例,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废弃油井硫化氢侵入煤系地层的运移机理,划分了废弃油井的安全风险等级和威胁程度... 针对煤油资源重叠区煤矿开采受早期石油开发遗留的废弃油井内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侵入威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矿区双马煤矿为例,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废弃油井硫化氢侵入煤系地层的运移机理,划分了废弃油井的安全风险等级和威胁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分类治理”为核心思想的“超前探测→评估分类→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四位一体硫化氢综合防治体系,构建形成了以地面超前封堵为基础、以采前预注碱性吸收液主动治理和回采期间中高压喷碱性吸收液逐级防控为关键工艺的“堵、注、喷、增、降、监、护、撤”技术管理体系。通过在现场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煤油资源重叠开采煤矿区受废弃油井影响矿井采煤工作面硫化氢灾害防治难题,实现了对硫化氢灾害的精细化治理,可为类似矿区硫化氢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资源重叠区 煤矿 废弃油井 硫化氢 碱性吸收液 综合防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与石油资源重叠区域废弃油井危害分类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兴华 黄光利 +2 位作者 冉庆雷 林府进 肖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168,175,共7页
针对煤炭与石油资源重叠煤矿区域面临的废弃油井灾害防治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东煤田煤炭与石油重叠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废弃油井危害分类及防治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分析废弃油井结构、致灾类型及多源致灾特征,将废弃油井危害分... 针对煤炭与石油资源重叠煤矿区域面临的废弃油井灾害防治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东煤田煤炭与石油重叠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废弃油井危害分类及防治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分析废弃油井结构、致灾类型及多源致灾特征,将废弃油井危害分为4类:Ⅰ类为水、油、气灾害混合井;Ⅱ类为水、顶板灾害混合井;Ⅲ类为水、油、气、顶板灾害混合井;Ⅳ类为顶板灾害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阻断危险源通道、治理既成灾害的井上下综合防控思路和方案。建立了考虑油、气渗透及底板破坏的封堵深度模型,构建形成了“透孔—洗井—测斜—制底—封堵”地面封堵,以及“监测—探查—揭露—切割—封堵”井下揭露治理关键工艺流程,形成了“堵、注、喷、增、降、监、护、撤”油、气灾害综合防控体系。通过在双马一矿进行现场应用,先后安全通过了马探31等6个废弃油井,有效遏制了废弃油井灾害的扩大和升级,可为我国类似煤矿区油井灾害防治提供参考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石油 资源重叠区 废弃油井 危害分类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函 王泽斌 孙泽飞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期55-58,63,共5页
由于煤层气资源与煤炭资源共伴生的赋存特点,以及煤炭、煤层气矿业权设立的时序差异,导致山西省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呈现重叠区块多、重叠面积大的特点。为实现山西省采气采煤的有序衔接,在兼顾煤炭、煤层气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促... 由于煤层气资源与煤炭资源共伴生的赋存特点,以及煤炭、煤层气矿业权设立的时序差异,导致山西省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呈现重叠区块多、重叠面积大的特点。为实现山西省采气采煤的有序衔接,在兼顾煤炭、煤层气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促进煤炭、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双方矿业权人合理解决资源利用与安全互保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晋城模式”“三交模式”“中联-阳煤模式”等山西省现有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对比,从合作模式、开采时序、保障措施等方面,为矿业权人提供新的采煤采气一体化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炭资源 重叠区争议 综合利用 采煤采气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