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尽风与水平浓淡燃烧联用对NO_x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晓辉 孙锐 +1 位作者 孙绍增 秦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56-61,共6页
 针对燃烧器采用四角切网矩形炉膛伽置方式的某燃刖烟煤220t/h锅炉,在主燃烧区域通过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器、在三次风上层加装高位燃尽风喷口(SOFA),采取燃料水半分级与空气垂直分级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水...  针对燃烧器采用四角切网矩形炉膛伽置方式的某燃刖烟煤220t/h锅炉,在主燃烧区域通过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器、在三次风上层加装高位燃尽风喷口(SOFA),采取燃料水半分级与空气垂直分级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水平。研究了SOFA对锅炉NOx排放和飞灰可燃物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合理的燃尽风布置,煤粉由上层一次风喷口至OFA喷口间的流动时间保持任0.32S左右时,采用合理的二次风配风调节方式,主燃烧器区域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0.85时,机组NOx排放量可降低到450mg/m^3以下。同时,对飞灰含碳量影响较小,保持在1.6%-2%之间,有效避免了过热器超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燃烧技术 燃尽风 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 NOx排放 飞灰含碳量 煤粉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空气多级点火燃烧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聂欣 吕明 +2 位作者 周志军 周俊虎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7-14,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温空气煤粉多级点火燃烧器。在成功实现煤粉多级点火的基础上,对影响多级煤粉着火燃烧的各影响因素(一级煤粉浓度、热风温度、多级煤粉浓度、多级煤粉送粉风流量以及环形冷却风流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一级...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温空气煤粉多级点火燃烧器。在成功实现煤粉多级点火的基础上,对影响多级煤粉着火燃烧的各影响因素(一级煤粉浓度、热风温度、多级煤粉浓度、多级煤粉送粉风流量以及环形冷却风流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一级煤粉浓度的降低,燃烧器内总体温度水平下降,多级煤粉的剧烈燃烧区向燃烧器出口移动。当多级煤粉气流着火后,停止一级给粉,热风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仍可维持多级煤粉的着火燃烧。多级点火燃烧器内部温度随多级煤粉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多级煤粉送风量对多级煤粉燃烧的影响呈现出与多级煤粉浓度变化相似的趋势。少量的环形冷却风可以对多级煤粉的燃烧起到助燃以及防止结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 多级点火 燃烧器 煤粉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W锅炉低NO_x燃烧系统改造与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辉 孙锐 +3 位作者 孙绍增 秦明 庄国忠 秦裕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8-14,共7页
针对某燃用烟煤的200MW机组采用四角切圆布置方式燃烧器的670t/h锅炉,在主燃烧区域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器、加装燃尽风喷口,采取燃料水平分级与空气垂直分级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水平。研究了该低NOx燃烧系统对... 针对某燃用烟煤的200MW机组采用四角切圆布置方式燃烧器的670t/h锅炉,在主燃烧区域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器、加装燃尽风喷口,采取燃料水平分级与空气垂直分级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水平。研究了该低NOx燃烧系统对锅炉NOx/CO排放和飞灰可燃物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合理的燃尽风布置合理的二次风配风调节方式,燃尽风份额控制在30%时,机组NOx排放量可降低到300mg/m^3以下;在任一工况下都不高于400mg/m^3,其中最低NOx排放浓度为250.84mg/m^3。同时,对飞灰含碳量影响较小,保持在1.5%-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燃烧 燃尽风 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 NOx 排放 飞灰含碳量 煤粉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燃烧室内分级进风对燃烧污染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采松 胡瓅元 罗永浩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5-450,共6页
建立了采用分级进风方式的旋流燃烧室试验装置.在此试验装置上分别对天然气和煤粉进行了湍流旋流燃烧的试验研究.在保持过量空气系数和旋流数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不同分级进风比率时测量了燃烧室内烟气的时均温度场、O2、CO和NO浓度场的分... 建立了采用分级进风方式的旋流燃烧室试验装置.在此试验装置上分别对天然气和煤粉进行了湍流旋流燃烧的试验研究.在保持过量空气系数和旋流数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不同分级进风比率时测量了燃烧室内烟气的时均温度场、O2、CO和NO浓度场的分布,并分析讨论了分级进风率对旋流燃烧室内湍流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加大二次旋流风率可减少NO的生成;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加大二次旋流风率会增加NO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燃烧室 湍流旋流燃烧 分级进风 NO生成 天然气燃烧 煤粉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煤粉燃烧器内燃烧特性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鑫 陈隆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高速煤粉燃烧器火焰喷射速度高达60~200 m/s,炉膛内火焰较长,对流换热比例提高,使得炉膛内温度分布均匀,没有传统低速煤粉燃烧器火焰短,炉膛内局部过热和结焦等缺点。笔者以14 MW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旋流... 高速煤粉燃烧器火焰喷射速度高达60~200 m/s,炉膛内火焰较长,对流换热比例提高,使得炉膛内温度分布均匀,没有传统低速煤粉燃烧器火焰短,炉膛内局部过热和结焦等缺点。笔者以14 MW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旋流强度、二次风温度等关键参数对燃烧器内煤粉燃烧的影响,针对燃烧器内煤粉燃烧特点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对旋流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旋流强度S=2.2、2.8、3.2及3.7时,燃烧器内回流区形状变化不大,从一次风喷口开始到旋流叶片位置结束,回流区环绕一次风管;最大回流量在一次风喷口附近,距离一次风喷口越远,回流量越小;旋流强度对一次风喷口附近最大回流量影响不大,喷口附近最大回流量均在0.45 kg/s左右,当距喷口超过一定距离(L/H<0.35)时,旋流强度对回流量的影响开始变得明显,表现为旋流强度越大,回流区末端回流量越大,回流区末端回流量最大为0.30 kg/s,最小为0.17 kg/s。研究燃烧器喷口处燃烧状态表明,喷口处火焰旋流强度为0.10~0.28,与入口旋流强度正相关,火焰喷射速度150 m/s,为中等旋流强度的高速旋流火焰;喷口中心区可燃性组分富集,缺氧,燃料和氧气分层分布。当旋流强度提高,喷口中心区可燃性组分浓度降低,CO浓度从11%降低到10%,H2浓度从1.65%降低到1.40%,焦炭浓度从0. 14%降低到0. 11%,喷口边缘O2浓度从13%降低到10%。旋流强度S=3.2和S=3.7时可燃组分和氧气浓度分布变化较小,说明旋流强度提高对燃烧的影响减弱。考察0、100和200℃下二次风温度对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次风温度提高,煤粉在燃烧器内的反应时间有所降低,从0.15 s降低到0.11 s,但燃烧器内的煤粉碳转化率提高20%,达到65%。对燃烧器结构进行优化,加入中心风,对比中心风直流和旋流与不加中心风3种状态,结果表明,加入旋流中心风和直流中心风后喷口中心区半径r≤75 mm范围内可燃组分浓度降低,采用直流时由于气流刚性较强,喷口中心区氧气浓度升高,采用旋流中心风对中心区氧浓度影响弱,对可燃组分浓度降低效果优于直流中心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煤粉燃烧器 旋流强度 二次风温度 中心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