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utput-feedback Stabilization for Stochastic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a Ratio of Odd Integers Power 被引量:4
1
作者 LIU Liang DUAN Na XIE Xue-Ju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864,共7页
关键词 反馈系统 稳定性 自动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Practical Output Tracking Control for High-order Nonlinear Uncertain Systems 被引量:16
2
作者 SUN Zong-Yao LIU Yun-G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4-988,共5页
追踪控制的适应实际输出的问题为高顺序的非线性的不明确的系统的一个类被学习,它在未知控制系数的更低的界限确切被知道的假设下面被调查了。基于新柔韧的适应控制和连续稳定的想法,这个假设成功地被移开。借助于增加一个力量综合者... 追踪控制的适应实际输出的问题为高顺序的非线性的不明确的系统的一个类被学习,它在未知控制系数的更低的界限确切被知道的假设下面被调查了。基于新柔韧的适应控制和连续稳定的想法,这个假设成功地被移开。借助于增加一个力量综合者,一条系统的途径被开发构造追踪控制器的连续适应实际产量,它保证靠近环的系统的所有状态是全球性稳定的,当追踪的错误能被任何给定的正数在一有限时间以后围住时。最后,一个模拟例子被给说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控制 非线性 不确定性 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快控电源的改进灰色预测滑模电流控制
3
作者 黄海宏 陈昭 王海欣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17-5329,共13页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路的输出电流一致性对支路稳定工作十分重要。为加快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动态响应速度和保证各个支路电流平衡,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灰色预测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滑模控制方法,实现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的良好控制。为加快输出电流响应速度,在总输出电流反馈环节加入改进灰色预测,根据输出电流的凹凸性和积分思想对灰色预测背景值进行重构,将预测值加入到原始序列替换旧信息以实现滚动预测,可以有效提高输出电流的预测精度。设计以总电流跟踪参考电流和支路电流均衡为控制目的滑模面,提出一种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以加快滑模系统的收敛速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比其他传统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支路电流一致性和更快的输出电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 输出电流 灰色预测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模块输入阻抗影响的ISOP-DAB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善寿 夏虎 +2 位作者 方潜生 叶伟 王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0,154,共8页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率的新型单移相(NSPS)控制方法;进一步,基于NSPS分析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输入电压均分、输出功率均分与各模块输入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NSPS的内移相比,使各模块输入阻抗幅值相等,实现系统输入电压均分以及模块输出功率相等,同时减小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的回流功率,提高系统工作功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单移相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电压均分 输出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全工况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洋 陆秋瑜 +3 位作者 张帆 谢平平 李力 龚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共9页
构网型储能可以改善新能源机组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却未关注其在全工况下的稳定性特征。针对此问题,构建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的频率耦合二维阻抗模型,相比传统一维阻抗模型,提高了次/超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基于聚合... 构网型储能可以改善新能源机组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却未关注其在全工况下的稳定性特征。针对此问题,构建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的频率耦合二维阻抗模型,相比传统一维阻抗模型,提高了次/超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基于聚合阻抗行列式稳定性判别方法,提出了构网型储能全工况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状态空间振荡稳定域内储能输出功率和短路比运行范围,同时考虑了不同控制参数对该稳定域的影响。理论分析和PSCAD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判定次/超同步振荡范围内全工况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总结了短路比、输出功率、变流器控制参数对跟、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振荡安全域的影响特征,为规模化储能并网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振荡稳定性 全工况 稳定运行范围 短路比 输出功率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无源控制研究
6
作者 刘华东 赵万平 +2 位作者 乐文韬 谭平安 麦瑞坤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8-317,共10页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功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智能轨道列车DWPT系统结构,建立了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传输特性与启动特性,得到了实现系统恒功率输出所需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DC–DC变换器的EL方程,验证了变换器的无源性;基于无源控制理论,通过能量塑造与虚拟阻尼注入设计了无源控制器,并通过控制流入副边DC–DC变换器电流期望值实现系统输出功率恒定。同时,设计了预充回路保护电气设备,利用车载储能设备反向对DC–DC变换器中的储能元件进行预充电,以防止启动瞬间冲击电流过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并搭建300 kW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PBC策略可使得DWPT系统输出功率不受互感波动的影响,平均功率维持在298.2 kW,且预充回路能抑制启动瞬间的冲击电流,证实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具有响应速度快和鲁棒性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轨道列车 动态无线供电 无源控制 恒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的组合控制规律及高度特性分析
7
作者 蒋进 赵军 +2 位作者 陶睿 王坤 王立纲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100,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涡轴发动机组合控制规律及高度特性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引起性能变化的原因。利用Visual C++平台,采用部件法对某型号涡轴发动机建模,研究涡轴发动机采取单一控制规律和组合控制规律时,在高度特性下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耗... 为了深入研究涡轴发动机组合控制规律及高度特性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引起性能变化的原因。利用Visual C++平台,采用部件法对某型号涡轴发动机建模,研究涡轴发动机采取单一控制规律和组合控制规律时,在高度特性下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耗油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涡轴发动机具有特殊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限制状态;通过对高度特性分析,在组合控制规律下,飞行高度从海平面上升到设计高度4 km时,发动机输出功率保持最大限制值且此时耗油率不断减小,飞行高度达到设计高度时,燃气发生器物理转速达到最大限制值,此时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耗油率随飞行高度不断减小,飞行高度达到7 km时,燃气发生器换算转速达到其最大限制值,发动机输出功率进一步减小而耗油率此时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控制规律 高度特性 输出功率 耗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储能联合的多尺度协同调频滚动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益斌 陈飞雄 邵振国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07-2416,I0054-I0061,共18页
储能电站具备优秀的调节性能,契合分钟级调频应用场景,然而储能功率和容量占比有限,电力系统仍以火电机组为主要调频资源。为此,提出了调频应用场景下的火电联合独立储能建模方法,并基于火电-储能的不同响应特性,实现火电-储能多尺度调... 储能电站具备优秀的调节性能,契合分钟级调频应用场景,然而储能功率和容量占比有限,电力系统仍以火电机组为主要调频资源。为此,提出了调频应用场景下的火电联合独立储能建模方法,并基于火电-储能的不同响应特性,实现火电-储能多尺度调频协同策略,在此基础上,采用滚动优化控制方法减少各系统运行状态量信息和调频指令预测信息误差对调频调度的影响。首先,构建火电机组动态特性高阶频域模型,通过部分分式展开法对模型进行降阶,并基于拉普拉斯逆变换实现火电机组动态出力特性的频-时域转换;其次,以交换功率的储能容量衰退机理为基础,通过雨流计数法校正容量衰退计算偏差,建立储能容量衰退模型;此后,提出了火电-储能多尺度调频协同策略,将机组的调度时段长度表述为机组变动出力次数约束,通过松弛-收紧约束方法调整机组调频调度时段长度,实现机组响应特性与调频调度时段长度的匹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系统调频偏差量,提高电网频率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储能 动态出力特性 自动发电控制 滚动优化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风机独立变桨距策略
9
作者 黎飞翔 程志江 +2 位作者 袁嘉旺 杨涵棣 程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0-97,共8页
风剪切、塔影、偏航误差和风湍流等因素会导致风轮扫风面内的风速分布不均匀。为了减小风力发电机在高风速区的叶轮不平衡载荷并维持风机输出功率的稳定,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5 MW陆上风机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MIMO无模型自适应... 风剪切、塔影、偏航误差和风湍流等因素会导致风轮扫风面内的风速分布不均匀。为了减小风力发电机在高风速区的叶轮不平衡载荷并维持风机输出功率的稳定,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5 MW陆上风机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MIMO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由ROSCO控制器得到统一变桨距角,再将叶根转矩反馈给改进的MIMO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得到叶根转矩影响下的各桨距角的微调量,并对风机的桨距角进行修正。通过OPENFAST和Simulink的平台联合仿真,将改进的MFAC变桨距控制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独立变桨距控制、MFAC控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风机桨叶的叶根载荷和受到的疲劳载荷,且减小了风机输出功率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控制 ROSCO控制器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 桨距角控制器 叶根荷载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ource Inverters With Capacitive Equivalent Output Impedance for Improving Micro-grid Voltages 被引量:17
10
作者 LU Zhipeng LIU Haitao SU Jian ZHOU Cheng WU M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01-I0001,共1页
将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设计成容性可使其体现对系统无功电压调整过程相逆的电源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更容易参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调整。对比等效输出阻抗成感性、阻性和容性的3类逆变器下垂控制特性,对容性等... 将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设计成容性可使其体现对系统无功电压调整过程相逆的电源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更容易参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调整。对比等效输出阻抗成感性、阻性和容性的3类逆变器下垂控制特性,对容性等效输出阻抗逆变器电压电流控制环进行数学建模;针对容性等效输出阻抗逆变器设计具备下垂调节和克服电压偏离功能的鲁棒功率外环控制器。对比仿真和实验证明,容性输出阻抗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控制器能够快速抑制系统功率变化带来的电压波动,能有效地参与系统电压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输出阻抗 逆变器 电网电压 电容 公共连接点 分布网络 电压调节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
11
作者 王威儒 曹宇龙 +2 位作者 王延旭 辛业春 董洪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27,共14页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揭示了输出功率抑制量(output power suppression amount,OPSA)与SFD的产生机理。其次在DFIG频率支撑阶段,基于系统频率指标对综合惯量控制系数进行模糊逻辑设计,减小OPSA影响并提升DFIG调频能力。然后在转速恢复阶段,根据DFIG转速变化动态计算储能有功功率参考值,调整储能输出以减小SFD,并设计变系数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以平滑恢复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风-储-火四机两区域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保证了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综合惯量控制 频率响应特性 输出功率抑制量 频率二次跌落 风储联合调频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MHD波浪能发电机特性的高效实时输出功率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庆贺 赵峰 +3 位作者 刘保林 李建 李然 彭爱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针对目前液态金属磁流体(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系统响应慢、精度差、变换效率低、低压下不能可靠换向的问题,在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实时调节LMMHD发电机等效负载来控制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控制策... 针对目前液态金属磁流体(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系统响应慢、精度差、变换效率低、低压下不能可靠换向的问题,在LMMHD波浪能发电机输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实时调节LMMHD发电机等效负载来控制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快速准确且多模块并联时不存在并联均流问题。通过对考虑寄生参数影响的主电路效率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所提输出功率控制策略下主电路效率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多模块并联的方案,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单模块的设计难度。并提出了一种滚动时域判断和双模块独立驱动的换向驱动方法,在实现低压下可靠换向的同时避免了电流从体二极管流通,降低了导通损耗。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 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机 输出功率控制 全桥Boost电路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效率追踪及恒压输出复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文聪 饶天彪 +2 位作者 蒋煊焱 胡滢 常雨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89-3601,3615,共14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传输效率受耦合线圈之间的互感以及负载影响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阻抗匹配技术的最大效率追踪及基于前馈PI控制的恒压输出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双边LCC型WPT系统的参数和传输效率进行分析,通过调整系统...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传输效率受耦合线圈之间的互感以及负载影响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阻抗匹配技术的最大效率追踪及基于前馈PI控制的恒压输出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双边LCC型WPT系统的参数和传输效率进行分析,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优化系统的传输效率。其次,在二次侧使用DC-DC变换器采用阻抗匹配的方法实现最大效率追踪,同时在一次侧采用DC-DC变换器利用前馈PI控制器闭环控制负载端电压实现恒压输出。该方法中,效率追踪和电压控制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此外,该方法还通过系统工作时的电路参数来估算线圈间的互感值,并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对该估算互感值进行修正,得到更精确的互感估算值。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PI控制相比,前馈PI控制方法在快速性和抗扰动性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最大效率追踪 恒压输出 前馈PI控制 互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不平衡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电流产生机理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代杰 奚鑫泽 +1 位作者 高贯斌 郭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95-2103,共9页
光伏并网系统中存在的间谐波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电能质量,且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间谐波现象的产生还极有可能诱发电力系统的失稳。为此,分别针对三相不平衡故障的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直... 光伏并网系统中存在的间谐波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电能质量,且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间谐波现象的产生还极有可能诱发电力系统的失稳。为此,分别针对三相不平衡故障的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扰动的逆变器间谐波电流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扰动频率下的间谐波分量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在电网发生三相不平衡故障时,进一步探究有功功率二倍频分量与直流母线电压高频波动的关系。同时,对该工况下并网电流间谐波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并采用有功功率致稳控制实现对间谐波电流的抑制。最终,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间谐波产生机理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间谐波电流 直流母线电压波动 间谐波抑制 输出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控制的电流互感器取能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宁杰 王磊 +3 位作者 张佰富 任春光 杨宇 韩肖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针对电流互感器取能电源在输电线路小电流时存在供能死区、大电流时CT铁芯深度饱和导致异常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阻抗控制式电流互感器取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取能CT等效电路模型,运用负载阻抗分析方法,对取能系统励磁特性问题展开... 针对电流互感器取能电源在输电线路小电流时存在供能死区、大电流时CT铁芯深度饱和导致异常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阻抗控制式电流互感器取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取能CT等效电路模型,运用负载阻抗分析方法,对取能系统励磁特性问题展开研究;其次,给出阻抗控制式取能电路拓扑结构,并考虑不同原边电流工况的影响,对取能电流互感器提出阻抗调节控制策略;最后,搭建电流互感器取能综合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容性阻抗运行特性的调节,显著提升了小电流工况下的系统取电功率,而在大电流工况下,感性阻抗运行特性使得铁芯的饱和状态得到抑制,可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电压和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阻抗控制 动态调节 抑制饱和 稳定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杠杆拓扑法的混合动力拖拉机ECVT构型设计与节能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凯 鲁植雄 +3 位作者 王琳 邓晓亭 张渤衢 孙晓旭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518,538,共15页
传统大功率拖拉机燃油经济性差,推动了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发展。旋耕作业输出端(Power take-off,PTO)输出转速与拖拉机行驶速度无法解耦输出,使行星齿轮式电动无级变速(Electroni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ECVT)拖拉机得到推... 传统大功率拖拉机燃油经济性差,推动了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发展。旋耕作业输出端(Power take-off,PTO)输出转速与拖拉机行驶速度无法解耦输出,使行星齿轮式电动无级变速(Electroni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ECVT)拖拉机得到推广,但行星齿轮式ECVT的功率循环现象降低了分流效率,为此,基于杠杆平衡法分析了2K-H型周转轮系的功率分流原理与功率循环产生机理,提出了大功率混合动力拖拉机ECVT构型设计的杠杆拓扑法,以高效地搜索可行构型。提出了大功率混合动力拖拉机ECVT构型的最终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首先,采用杠杆拓扑法和功率输出分流原理拓扑了ECVT构型。然后,通过分析每种拓扑构型的传动特性优选出最佳构型,通过加装离合器与制动器满足拖拉机作业需求及各种模式切换的可行性,并在后驱动系统搭配高低挡、主减速器与轮边减速器,形成最终构型方案。同时,推导了该构型4种工作模式的动态特性方程,明确了构型的传动过程及PTO转速与拖拉机行驶速度解耦输出的可行性。最后,分别在犁耕与旋耕工况下对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混合动力拖拉机ECVT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整机节能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ECVT构型较对比构型在犁耕工况下等效燃油消耗量降低约5.17%,旋耕工况下降低约5.11%,有效提升了大功率混合动力拖拉机燃油经济性。2种工况下均无功率循环现象产生,保证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平稳运转及分流效率,实现了PTO转速与拖拉机行驶速度的解耦输出,为动力输出轴独立于轮胎进行单独的转速控制提供解决方案,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有助于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拖拉机 拓扑法 电动无级变速构型 功率循环 输出分流 节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系统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博严 李佳玲 +1 位作者 李传江 姚文卿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97,共29页
相比于传统且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带有指数参数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从方法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角度,对现有主流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其分为17种有限时间状... 相比于传统且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带有指数参数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从方法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角度,对现有主流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其分为17种有限时间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及6种有限时间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其次,以一类具有普遍和基础性的二阶系统为例,统一变量和参数,给出了每种控制方法对应的控制器的显式结构.然后,通过原理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每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尤其是给出了终端滑模控制具有“控制奇异与收敛时间矛盾性”的结论,以及指出了一些方法存在较大保守性的问题.最后,通过列表的方式展示了所有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控制 终端滑模 齐次系统 加幂积分 输出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欢红 严灵杰 +3 位作者 黄文焘 郑颖 赵峰 叶婧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
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光储系统中,电池通过频繁充放电处理波动的光伏功率,易出现早衰问题。为优化电池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输出频率与直... 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光储系统中,电池通过频繁充放电处理波动的光伏功率,易出现早衰问题。为优化电池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输出频率与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的比例关系,实现光伏功率的最大输出与VSG的惯性支撑。其次,利用下垂特性控制电池功率输出,在实现系统一次调频功能的基础上提升电池能量管理的灵活度。然后,设计一种稳定直流侧电压的分段控制方案,确保系统正常工作时直流侧电压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不仅保留了VSG的惯性支撑和一次调频功能,还实现了光伏功率的最大输出,减少了对电池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直流侧电容电压 最大功率输出 分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堆芯功率输出分布控制的在线性能评价
19
作者 卢家辉 张金芳 王童雨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73-2177,共5页
压水堆的安全性会受到控制性能和扰动的影响,为了及时检测控制器的控制性能,避免整个系统的崩溃,基于输出分布控制(output distribution control,ODC)理论,提出了一种在线控制性能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基于巴氏性能指标的性能评估方法,提... 压水堆的安全性会受到控制性能和扰动的影响,为了及时检测控制器的控制性能,避免整个系统的崩溃,基于输出分布控制(output distribution control,ODC)理论,提出了一种在线控制性能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基于巴氏性能指标的性能评估方法,提高了性能评价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并考虑了实时I/O数据和历史I/O数据的概率分布,利用滑动窗进行输出概率分布的更新,增大性能指标统计数据的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在线控制性能评价系统对于控制效果的波动有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能排除控制过程中的非高斯扰动,避免影响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分布控制 性能评价 堆芯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级联SVG电流PR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家涛 刘孟棋 +3 位作者 张文祥 王耀强 万卿 施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对SVG在出现无功阶跃扰动时的补偿控制进行深入研究。SVG在无功功率调节时,如果出现阶跃扰动,无功功率的调节会直接影响有功功率的调节,这是因为传统的旋转坐标系控制方法对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环路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为此,文中... 对SVG在出现无功阶跃扰动时的补偿控制进行深入研究。SVG在无功功率调节时,如果出现阶跃扰动,无功功率的调节会直接影响有功功率的调节,这是因为传统的旋转坐标系控制方法对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环路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为此,文中引入了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另外,无功的阶跃信号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突变,故将直流分量引入装置侧输出电流的值,并将这个直流分量滤除,保证控制的稳定性。最后在仿真的基础上,以光伏电站为背景对所提方法进行现场验证,结果充分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级联SVG PR控制器 解耦控制 补偿控制 控制输出电流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