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有害藻华”课程内容构建和教学模式
1
作者 安鑫龙 王小瑞 +1 位作者 申淑琦 李雪梅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539-542,共4页
“海洋有害藻华”课程是海洋环境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专业拓展课。为培养海洋环境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构建包括绪论、海洋微型生物有害藻华和海洋大型藻类有害藻华三部分课程体系,“海洋有害藻华”课程采用线... “海洋有害藻华”课程是海洋环境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专业拓展课。为培养海洋环境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构建包括绪论、海洋微型生物有害藻华和海洋大型藻类有害藻华三部分课程体系,“海洋有害藻华”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精心打造思政素养和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队伍“主力军”、精雕细琢课程建设“主战场”和精准占位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三精”途径,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思政元素的“五个一精神”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地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有害藻华 课程内容构建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磷比的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文世勇 赵冬至 +3 位作者 赵玲 杨建洪 张丰收 高树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了定量表示氮磷比对赤潮灾害危险度的影响,在赤潮藻类最大比生长速率的氮磷比耐受性模型和赤潮暴发基准细胞密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氮磷比与赤潮暴发时间的关系模型,并据此划分危险度等级且归一化得到危险度值,并以中肋骨条藻为例进行了... 为了定量表示氮磷比对赤潮灾害危险度的影响,在赤潮藻类最大比生长速率的氮磷比耐受性模型和赤潮暴发基准细胞密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氮磷比与赤潮暴发时间的关系模型,并据此划分危险度等级且归一化得到危险度值,并以中肋骨条藻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氮磷比的赤潮暴发时间模型受初始密度、氮磷比的影响,且随初始密度、氮磷比的变化呈倒高斯形态变化。依据赤潮藻类在不同氮磷比下的耐受特性,赤潮灾害危险度可划分为高危险度、中危险度、低危险度三个等级。在高危险度区,最大比生长速率大,赤潮暴发时间最短,赤潮发生的可能性最高;在中危险度区,最大比生长速率小,赤潮暴发时间长,赤潮发生可能性低;在低危险度区,最大比生长速率趋于初始比生长速率,赤潮暴发时间最长,赤潮发生可能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 赤潮藻类 最大比生长速率 赤潮灾害 赤潮暴发时间模型 灾害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文世勇 赵冬至 +2 位作者 张丰收 马小峰 杨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赤潮灾害是三大海洋灾害之一,它恶化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赤潮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之一。赤潮灾害在本质上仍属自然灾害,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阐述了... 赤潮灾害是三大海洋灾害之一,它恶化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赤潮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之一。赤潮灾害在本质上仍属自然灾害,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阐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就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和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两方面内容,论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灾害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和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厦门有害藻华影响下滨海旅游环境价值损失的关键参数
4
作者 翁鸣鸣 王昌运 柳欣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0-617,共8页
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灾害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威胁着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评估有害藻华对滨海旅游环境价值损失的影响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条件价值法,通过设置假... 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灾害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威胁着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评估有害藻华对滨海旅游环境价值损失的影响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条件价值法,通过设置假想情景,根据受访者是否愿意为修复环境支付费用及支付多少来定量转换环境损失价值。因此,受访者支付意愿及其程度是影响环境损失价值的关键参数。但是,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和最大支付额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厘清其主要因素。本文创新性地引入最大熵Max Ent和广义相加GAMs模型,分别从是否愿意支付的定性分析和支付额度多少的定量分析两个方面,阐明厦门有害藻华影响下滨海旅游环境价值损失评估中影响这两个关键参数的主要因素。与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相似,不论是Max Ent还是GAMs模型都认为收入水平、对景点满意程度、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龄是解释游客支付意愿和支付额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模型分析结果给出的显著性和重要性排序显示,游客对有害藻华的科学认知会显著影响其支付意愿,但对支付额度的影响有限。本文通过研究受访者对生态灾害的环境态度及其对支付意愿和支付额度的影响,以期为准确评估海洋生态灾害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滨海旅游 模型分析 环境价值 支付意愿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甲藻硅藻现场生长营养盐相关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超凡 张传松 +3 位作者 韩秀荣 石晓勇 刘强 李雁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8,共8页
应用生态动力学模型简化法,建立了现场船基培养实验计算营养盐半饱和常数和浮游植物细胞内营养盐比例的方法,并获得了东海甲藻和硅藻的营养盐吸收半饱和常数、营养盐氮磷比和硅氮比的取值范围及建议取值。甲藻:氮半饱和常数2.50μmol/L... 应用生态动力学模型简化法,建立了现场船基培养实验计算营养盐半饱和常数和浮游植物细胞内营养盐比例的方法,并获得了东海甲藻和硅藻的营养盐吸收半饱和常数、营养盐氮磷比和硅氮比的取值范围及建议取值。甲藻:氮半饱和常数2.50μmol/L、磷半饱和常数0.16μmol/L、营养盐氮磷比建议取值为15.80;硅藻:氮半饱和常数3.99μmol/L、磷半饱和常数0.38μmol/L、硅半饱和常数3.35μmol/L、营养盐氮磷比20.45、营养盐硅氮比建议取值为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生态动力学模型 赤潮 营养盐相关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时序分析的三峡支流浮游植物因果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孟奇 闪锟 +3 位作者 王兰 杨柳 李哲 尚明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7-518,共12页
水华的频发已成为当前三峡水库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水动力调控叠加上温度变暖和营养负荷增加会诱导水华暴发强度和频率增加,但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框架去利用野外观测数据评估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间的因果关联。本研究以三峡... 水华的频发已成为当前三峡水库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水动力调控叠加上温度变暖和营养负荷增加会诱导水华暴发强度和频率增加,但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框架去利用野外观测数据评估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间的因果关联。本研究以三峡水库澎溪河监测数据为例,采用非线性时序分析的建模框架来量化浮游植物的因果响应规律。数据来自于2007年6月至2018年9月澎溪河流域的高阳平湖和汉丰湖两个观测点,其中包含了水文、气象和水质及叶绿素a等11种变量。首先,利用奇异谱分析(SSA)分离了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低维确定性动力学信号;其次,采用收敛交叉映射(CCM)方法检验了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间的因果关联。结果显示:(1)气象因子、支流流量、水温、三峡大坝水位和上游调节坝水位是影响高阳平湖叶绿素a时序变化的重要因素;(2)总氮、总磷为代表的营养盐只在汉丰湖观测点中表现出与叶绿素a的因果关系,且总氮较之于总磷对叶绿素a变化影响更为显著;(3)CCM结果与传统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比较,证实非线性时序分析方法在分析浮游植物的因果响应上更具优势。本研究为水生态系统的因果建模提供了研究范例,也为推动利用长期观测数据评估三峡水库水华驱动因子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澎溪河 有害水华 环境因子 水位调控 因果分析 非线性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态氮源在微小原甲藻大规模赤潮中的重要性——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春雷 Glibert.P.M.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99-204,212,共7页
1998年春末夏初,在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的Choptank河出现了由微小原甲藻引发的大规模的赤潮。我们做了一系列与该藻赤潮发生机制有关的生理学特征实验。其中与氮吸收有关的生理学参数被应用于微小原甲藻赤潮发生动力学模型。为说明几个... 1998年春末夏初,在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的Choptank河出现了由微小原甲藻引发的大规模的赤潮。我们做了一系列与该藻赤潮发生机制有关的生理学特征实验。其中与氮吸收有关的生理学参数被应用于微小原甲藻赤潮发生动力学模型。为说明几个关键的生念及生理学过程在微小原甲藻赤潮发展和持续过程重的重要性,我们用该模型测试了几个关键过程点。模型测试的结果表明,河流输入充足的氮源是引起微小原甲藻赤潮的关键因素,而输入营养盐的组成结构对赤潮的发生并不起主要作用。然而在赤潮形成后,赤潮的维系依赖于还原态的氮源。在赤潮的维持过程中,微小原甲藻的倾向于吸收还原态的氮源的生理学特征起了很大作用。模型进一步表明微小原甲藻在低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对氮的吸收仍然保持相当的吸收速率有利于该藻赤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氮吸收 微小原甲藻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