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orage System Design Scheme in Virtualization Construction
1
作者 Si Zhen-y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4期79-82,共4页
In order to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storage and data, and the emergence of cloud computing makes it possib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udy of virtualization and cloud computing, pro... In order to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storage and data, and the emergence of cloud computing makes it possib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udy of virtualization and cloud computing, proposed a new scheme based on virtualization, and established a shared storage platform, which made a good complement and perfected the centralized storage plat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ization analysis cloud computing storage plat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主机云存储系统VCloudStorage及文件传输协议VCFTP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华 李春芝 张鹏宇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66,共8页
对于广域网下的文件传输和管理,云存储系统提供Web Service API、基于文件的API、基于Block的API和其他的API,通常需要在客户端安装特定程序调用这些API实现云存储功能,测试发现如果多人同时访问,传输文件失败率较高。设计了基于Web Ser... 对于广域网下的文件传输和管理,云存储系统提供Web Service API、基于文件的API、基于Block的API和其他的API,通常需要在客户端安装特定程序调用这些API实现云存储功能,测试发现如果多人同时访问,传输文件失败率较高。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HTTP和Flash技术的文件传输协议VCFTP,开发了基于虚拟主机集群的云存储系统VCloudStorage。首先建立SaaS服务模型,利用HTTP数据流存储技术,建立虚拟主机存储接口;接着建立虚拟主机传输能力、存储能力和价格能力数学模型,结合用户的传输请求建立文件传输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及最优化算法,最终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文件传输控制协议VCFTP。VCFTP利用Flash跨平台和富客户端技术特点,无需在客户端部署其他程序;授权的用户根据传输请求、存储要求、服务水平和当前虚拟主机状态等条件,以传输能力最优化的方式进行文件传输。实验结果表明VCFTP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VCloudStorage总吞吐量、平均传输率和文件传输成功率均优于微软SkyDrive存储、腾讯QQ邮箱存储和单虚拟主机存储。本文提出的VCFTP增强了文件传输性能和稳定性,是提高广域网网络存储系统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loudstorage VCFTP 文件传输协议 云存储 虚拟主机集群 整数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混合虚拟储能新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媛 韦嘉晖 +2 位作者 张祥宇 刘卓林 李善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80,共14页
多类灵活性资源调用参数简化是新型微电网完成源荷储协同优化的关键。文章针对新型微电网内风电、可控负荷、电动汽车及氢储能,分别建立功率密度型虚拟电容和能量密度型虚拟蓄电池的等值模型。引入虚拟电容、电流及荷电状态,考虑微网内... 多类灵活性资源调用参数简化是新型微电网完成源荷储协同优化的关键。文章针对新型微电网内风电、可控负荷、电动汽车及氢储能,分别建立功率密度型虚拟电容和能量密度型虚拟蓄电池的等值模型。引入虚拟电容、电流及荷电状态,考虑微网内海水淡化负荷净水、电动汽车售电及制氢收益和综合运维成本,建立计及风光不确定性和混合虚拟储能的新型微电网多类型灵活性资源的经济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含混合虚拟储能的新型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通过虚拟电容、虚拟电流调用多类灵活性资源,更新设备虚拟荷电状态,提升系统协同运行水平。文章搭建新型微电网测试系统,验证所提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多类灵活性资源的协同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虚拟储能 风力发电 经济优化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储能技术及其构网应用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西胜 娄彦涛 +3 位作者 戴兴建 汪泰安 孙大南 丘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3,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及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比例的持续上升,电力系统惯量响应、故障暂态支撑、快速调频调压等构网需求凸显,飞轮储能作为一种短时高功率的物理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快速高频次调节的构网运行中应用前景广阔。文中主要介绍了... 随着新能源发电及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比例的持续上升,电力系统惯量响应、故障暂态支撑、快速调频调压等构网需求凸显,飞轮储能作为一种短时高功率的物理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快速高频次调节的构网运行中应用前景广阔。文中主要介绍了当前高速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基于功率、储能量和转速3个核心参量提出了“技术强度”这一飞轮储能的综合性指标,并以此为参考,分析了国内外飞轮储能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飞轮储能单机在磁悬浮轴承、高强度转子、真空散热和轴系振动抑制等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指出飞轮阵列构网运行需要实现集结架构、协同控制与能量管理的优化,并需要提升阵列整体响应能力和暂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飞轮储能 飞轮阵列 构网型储能 虚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虚拟振荡器和滑模控制的光储微电网控制策略
5
作者 李占凯 李明哲 +3 位作者 张福民 赵坚 檀世豪 邴绍洋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下垂控制模式下的光储微电网动态响应性能较差、受外界扰动时超调量较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振荡器控制和滑模控制的光储微电网控制策略。光储微电网中光伏系统采用两级式结构,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滑模控制,以增强... 针对下垂控制模式下的光储微电网动态响应性能较差、受外界扰动时超调量较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振荡器控制和滑模控制的光储微电网控制策略。光储微电网中光伏系统采用两级式结构,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滑模控制,以增强微电网对外部干扰的鲁棒性;后级逆变器采用引入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虚拟振荡器控制,使光伏电池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提高了微电网的动态响应速度。储能系统逆变器采用虚拟惯性的虚拟振荡器控制,将惯量及阻尼特性引入虚拟振荡器控制中,为光储微电网提供可靠的功率和频率支撑。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光储微电网的仿真模型,与传统下垂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振荡器控制 滑模控制 光储微电网 频率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混合微电网电源故障后电压/频率无差控制
6
作者 李军 包那琴 +2 位作者 陈建华 吕干云 陈遗志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大多数孤岛混合微电网中的互联变换器为跟网型变换器,在运行模式切换时需要远程通信改变其控制方式。当系统运行模式突然切换且遭遇通信故障或延迟,跟网型变换器无法快速改变控制方式,从而导致电压和频率崩溃。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一种新... 大多数孤岛混合微电网中的互联变换器为跟网型变换器,在运行模式切换时需要远程通信改变其控制方式。当系统运行模式突然切换且遭遇通信故障或延迟,跟网型变换器无法快速改变控制方式,从而导致电压和频率崩溃。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一种新型互联变换器(构网器),该变换器由一对背靠背的DC/DC和DC/AC变换器构成。构网器只需本地通信,通过测量和控制DC-DC侧直流电压、互联电容器电压以及DC-AC侧交流频率即可实现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提高混合微电网韧性。基于光伏电源支撑的构网器控制在模式切换后会导致系统电压/频率的小幅跌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构网器与虚拟直流电机储能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构网器和虚拟直流电机储能协同作用下,孤岛混合微电网中交直流任何一侧稳压电源突发故障后,交流侧频率以及直流侧电压均能够快速稳定在额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微电网 构网器 模式无缝切换 虚拟直流电机储能 无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储能虚拟同步机频率优化调节研究
7
作者 邓鹏 杨沛豪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对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分布式储能虚拟同步机控制系统进行改进。提出混合储能功率分配原则,根据不同频率段设计分频滑动滤波方法,针对不同频率的功率波动,对虚拟转动惯量进行分段改进,实现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协调配合。针对传统虚... 对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分布式储能虚拟同步机控制系统进行改进。提出混合储能功率分配原则,根据不同频率段设计分频滑动滤波方法,针对不同频率的功率波动,对虚拟转动惯量进行分段改进,实现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协调配合。针对传统虚拟同步机无法抑制频率振荡的问题,对虚拟阻尼系数进行改进,采用自适应虚拟阻尼,提高控制系统在发生频率振荡时的调节能力。通过MATLAB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混合储能虚拟同步机进行分频控制,当负荷发生无规律波动时,超级电容及时响应高频功率波动,蓄电池平抑低频功率,可以实现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协调配合。当面对突减、突增10 kW负荷时,采用自适应虚拟阻尼可以应对混合储能因为负载功率波动引起的有功出力频率振荡,频率超调量控制在0.06 Hz以内。所提控制策略面对功率突增、突减工况均可实现频率小偏差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分布式储能 虚拟同步机 分段虚拟惯量 自适应虚拟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
8
作者 张涛 赵天悦 +3 位作者 蔡德福 刘景 杨航 田凤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58,I0003,共10页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及促进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耦合紧密性,构建了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热网和气网的虚拟储能特性模型,采用流量分段方法构建供热管道模型,...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及促进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耦合紧密性,构建了计及气–热虚拟储能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热网和气网的虚拟储能特性模型,采用流量分段方法构建供热管道模型,构建了包含管道气压惩罚约束的气网管道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方法对气网管道模型进行线性化。其次,以某工业园区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调用Yalmip+cplex求解器对4种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场景进行求解。算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增强综合能源系统多种能量间的耦合程度,提高系统灵活性,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虚拟储能 流量分段法 日前优化调度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合虚拟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优化研究
9
作者 赵振宇 任旭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6,共15页
传统储能系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且无法大规模在园区级的系统中应用。针对此问题,首先建立了含电动汽车、空调与热网管道等混合虚拟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机理,构建了系统及虚拟储能的相关模型;其次,基于峰谷差... 传统储能系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且无法大规模在园区级的系统中应用。针对此问题,首先建立了含电动汽车、空调与热网管道等混合虚拟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机理,构建了系统及虚拟储能的相关模型;其次,基于峰谷差率与外网交互规模等修正指标,提出了考虑动态分时价格的混合虚拟储能激励机制;然后,在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烟气处理-P2G的碳循环机制下,构建了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优化模型;最后,以某一区域的综合能源系统为例展开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考虑混合虚拟储能进行运行优化能降低外网交互成本;考虑动态分时价格的混合虚拟储能激励机制能提高虚拟储能主体响应系统调度的积极性;考虑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烟气处理-P2G的碳循环机制能提高净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储能 综合能源系统 激励机制 低碳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参数优化的新能源基地构网型储能规划
10
作者 谭玲玲 张文龙 +3 位作者 康志豪 叶平峰 高业豪 张玉敏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161,共15页
偏远新能源基地缺乏常规电源支撑,频率安全问题突出,配置构网型储能可有效提升其频率稳定性。但固定的频率支撑参数无法充分发挥构网型储能的频率支撑能力,导致维持频率稳定所需的配置容量增加。为此,以新能源基地频率安全为基础,提出... 偏远新能源基地缺乏常规电源支撑,频率安全问题突出,配置构网型储能可有效提升其频率稳定性。但固定的频率支撑参数无法充分发挥构网型储能的频率支撑能力,导致维持频率稳定所需的配置容量增加。为此,以新能源基地频率安全为基础,提出了计及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参数优化的构网型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考虑新能源直流外送典型场景下的运行约束,得出构网型储能配置方案;下层针对预想功率扰动,以多频率安全指标最优为目标,优化储能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参数,在充分发挥构网型储能频率支撑能力条件下校验配置方案的频率稳定性。最后,以西北地区的历史数据为典型场景,验证了所提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基地 构网型储能 频率安全 频率响应 虚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模式下基于VSG的光储发电系统多机并联运行策略
11
作者 张萍 李扬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9,共12页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大幅增加,电力系统呈现“低惯性、低阻尼”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针对孤岛模式下光储-VSG并联系统由于线路阻抗差异和负载投切等原因导...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大幅增加,电力系统呈现“低惯性、低阻尼”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针对孤岛模式下光储-VSG并联系统由于线路阻抗差异和负载投切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环流及功率分配不均问题,提出一种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系统无功功率偏差动态调整虚拟阻抗值,实现无功功率的精确分配,从而抑制系统稳态环流。其次,为提升系统动态特性和抑制负载投切过程中系统的振荡,建立双输入三输出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建立3台光储-VSG并联模型,设定不同容量比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抑制系统环流,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发电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动态虚拟阻抗 RBF神经网络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与数字化技术融合的行业应用维度与范式化构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义达 赵力 +1 位作者 陈瑞华 张斌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0-1086,共17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推动储能技术跨行业应用的重要手段。储能产业链的维度包括储能元器件生产制造的纵向产业延伸和能量产配转用储的横向行业应用。储能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可提高能量管理的节能、智能化和灵活性水平。本文总结...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推动储能技术跨行业应用的重要手段。储能产业链的维度包括储能元器件生产制造的纵向产业延伸和能量产配转用储的横向行业应用。储能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可提高能量管理的节能、智能化和灵活性水平。本文总结了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储热、储氢等储能技术在数字化创新方面的发展动向,分析了储能的时间、空间和信息三个属性,以及数字化创新在储能跨行业耦合中的作用,绘制了储能产业链的数智创新图谱,其中,纵向产业延伸视角面向的是储能材料、部件、装置及系统的制造行业,横向行业应用视角面向的是储能场站的建造及其投资运营。基于横向行业应用视角,梳理了储能与能源互联网协同发展的路线图。分别以一维集中式、二维跨工业行业、三维跨互联网行业为特征,总结了面向点、线、面三种场景应用的储能构型范式,剖析了在三种场景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的特点。其中,根据线场景的“X+Y+储能”的范式,推演提出了带有燃料储能的风光热储系统。面向太阳能热发电应用的长时热储能,与面向新型热机设备(如碳中和燃料内燃机、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应用的电制燃料储能相结合,可以实现多尺度时域空域的协同。本文总结了储能技术在数字化融合中的发展路径,提出了“风光热质储”系统构型,该模式可显著提升多能协同的供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信息物理融合 虚拟能厂 多站合一 燃料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虚拟储能直流微电网的源储荷优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畅 姜宇 +2 位作者 傅守强 舒一楠 张祥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直流微电网中采用虚拟储能控制可显著提升源-储-荷协同并网的支撑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可控负荷、风机所蕴含的能量与电容器储存电量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分别建立了源于可控负荷和风机的虚拟储能模型。其次,基于虚拟储能控制提出计及负... 直流微电网中采用虚拟储能控制可显著提升源-储-荷协同并网的支撑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可控负荷、风机所蕴含的能量与电容器储存电量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分别建立了源于可控负荷和风机的虚拟储能模型。其次,基于虚拟储能控制提出计及负荷收益、储能折损成本和弃风成本的直流微电网经济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在直流微电网源储荷协调控制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设计不同时段投入的虚拟电容值,提高系统的经济收益。最后,利用MATLAB进行算例分析,验证将风机、可控负荷向虚拟储能进行归类处理后,可使其虚拟出与储能设备类似的充放电特性,有利于提升系统的能量管理能力及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储能 源储荷协调 混合储能 直流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机页缓存机制的磁盘在线迁移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志强 李京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5-241,共7页
在线迁移是云数据中心管理虚拟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负载均衡、降低能耗以及平台软硬件维护等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预拷贝是目前虚拟机在线迁移的主流方式,有着停机时间短、对虚拟机性能影响小以及鲁棒性高的特点.然而,由于数据的修改... 在线迁移是云数据中心管理虚拟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负载均衡、降低能耗以及平台软硬件维护等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预拷贝是目前虚拟机在线迁移的主流方式,有着停机时间短、对虚拟机性能影响小以及鲁棒性高的特点.然而,由于数据的修改会导致多轮迭代传输,该方法在迁移时可能出现较大的网络传输量和较长的迁移时间的问题.考虑到磁盘通常比内存大几个数量级,该问题在迁移磁盘数据时尤为严重.本文通过提取页缓存数据信息实现了一个预拷贝优化方法,并且设计了一个新的磁盘在线迁移系统,使得虚拟机能够参与其自身迁移过程,让获取虚拟机内的信息更加方便.该方法能够高效地进行预拷贝迁移,从而快速而可靠地完成磁盘迁移,减少网络传输数据量和迁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磁盘在线迁移 预拷贝 页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光不确定性的CCS-P2G耦合运行虚拟电厂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旭荣 尹江 +5 位作者 杨国华 李伟 王国彬 王乐乐 杨娜 周学念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9-1141,共13页
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容易对虚拟电厂调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新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系统的碳排放,对热电联产机组加装碳捕集(carbon capture and stora... 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容易对虚拟电厂调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新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为了降低系统的碳排放,对热电联产机组加装碳捕集(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系统;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系统中引入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装置,提出CCS-P2G耦合的运行模式;在CCSP2G耦合运行的基础上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考虑了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通过CPLEX求解器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CCS-P2G耦合运行下,风光出力的利用率达到100%,系统的运行成本降低了12.3%,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在IGDT策略下通过成本预留,在风光出力的不确定度不超过上限时,能实现调度周期内对虚拟电厂运行的有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不确定性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碳捕集 电转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调相系统的频率支撑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寇建 刘宏勇 +2 位作者 于维耀 戴嘉庚 姚芳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9,共8页
电网频率跌落时,并网双馈电机向电网补偿有功功率,对电网频率具有一定的支撑或抬升作用,但频率跌落期间,双馈电机转子转速下降快且不可控、有功补偿及频率支撑的时长有限,无法保障双馈电机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 电网频率跌落时,并网双馈电机向电网补偿有功功率,对电网频率具有一定的支撑或抬升作用,但频率跌落期间,双馈电机转子转速下降快且不可控、有功补偿及频率支撑的时长有限,无法保障双馈电机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频率支撑技术,该技术首先在双馈电机转子转轴上外挂飞轮,增大了系统惯量、增加机械储能,延缓频率跌落过程中转子下降速率;其次,在电网频率跌落时,通过虚拟同步控制策略进行有功功率的实时补偿,基于转子转速下限值的动态控制,调控有功功率的补偿时间,配合飞轮储能实现有功补偿时长的优化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调相系统频率支撑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频率跌落 有功补偿 飞轮储能 虚拟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小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常昊 关伟东 +4 位作者 王越 张金帅 王鹏 周宁 尚博文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和辅助层MPC,标准层MPC基于确定的系统预测模型,产生最小化的频率偏差信号,传递给辅助层MPC,而辅助层MPC考虑光伏的随机性,以跟踪标准层MPC预测的频率偏差为目标,同时产生功率和导叶控制信号。通过对含有全功率抽水蓄能机组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表明了所提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频率调节性能,有助于提升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全功率变流器 虚拟惯量控制 调频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脉冲负载整流器的抗负载扰动无源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勇 王谱宇 +3 位作者 刘兴江 郭鑫 任晓琨 刘正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4-1087,I0022,共15页
新型脉冲功率设备对直流侧母线电压提出较高的性能要求,为减小脉冲负载对直流电压波动率的影响,建立带脉冲负载三相整流器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并在现有无源控制(passivity based control,PBC)设计的基础上,以保证系统稳定性为前提,提出... 新型脉冲功率设备对直流侧母线电压提出较高的性能要求,为减小脉冲负载对直流电压波动率的影响,建立带脉冲负载三相整流器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并在现有无源控制(passivity based control,PBC)设计的基础上,以保证系统稳定性为前提,提出注入虚拟储能的无源控制算法(virtual energy storage injection PBC,VESI-PBC),该算法以提高能量函数收敛速度为目标,可有效降低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率,提高抗负载扰动能力。分别基于根轨迹法和时域分析法,讨论VESI-PBC引入储能矩阵后,增大虚拟电感值L_(n)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为满足直流侧性能要求和保证系统稳定性,利用脉冲负载对直流电压波动率的影响规律,提出L_(n)自适应选取函数f(f_(PL)),使L_(n)自适应平衡系统高频毛刺和低频强脉冲冲击的不同需求。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际试验,验证VESI-PBC算法对减小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率的有效性,并指出该算法的实质是控制内环电流超前响应直流电压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趋势,由此具有较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适用于负载脉冲功率等级高、动态特性强烈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脉冲负载整流器 注入虚拟储能的无源控制 能量函数 系统稳定性 抗负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变化率的独立直流微网储能变换器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19
作者 张瑞芳 王国玲 +1 位作者 罗成汉 曹文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8-306,共9页
针对传统虚拟惯性控制方法虚拟惯性补偿环路与控制内环相互作用引发的暂态功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率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通过改善系统虚拟阻尼特性,进一步优化系统暂态特性。通过建立系统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系统稳定... 针对传统虚拟惯性控制方法虚拟惯性补偿环路与控制内环相互作用引发的暂态功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率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通过改善系统虚拟阻尼特性,进一步优化系统暂态特性。通过建立系统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暂态特性的影响,获得参数优化设计准则。最后,搭建实验模型对不同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系统暂态特性,保障母线电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DC-DC变换器 暂态稳定 虚拟惯性 储能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虚拟阻抗的“柔-储-充”装置电池优化运行策略
20
作者 秦昆 渠志江 +3 位作者 韩建伟 许涛 高峰 迟晓莉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55,共11页
“柔-储-充”(SOP-storage-charger,SSC)装置集柔性互联、储能、充电于一体,可平抑配电网能量波动,然而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储能资源,导致电池大功率充放电,影响电池寿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调虚拟阻抗的SSC装置电池优化运行... “柔-储-充”(SOP-storage-charger,SSC)装置集柔性互联、储能、充电于一体,可平抑配电网能量波动,然而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储能资源,导致电池大功率充放电,影响电池寿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调虚拟阻抗的SSC装置电池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将柔性互联、储能、充电均等效为虚拟阻抗,分析了配电网能量波动过程中的多种能量通路,通过调节虚拟阻抗有效疏导波动能量。在此基础上,针对SSC运行特点,分别提出了各部分可调虚拟阻抗控制方法,并分析了关键参数的物理意义及设计原则。最后,基于硬件在环系统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策略。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平抑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同时降低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电流,提高电池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配电网 “柔-储-充”装置 储能 虚拟阻抗 电池寿命 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