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值模拟的纯氧燃烧玻璃窑炉性能分析
1
作者 蒋鹏 胡贵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将纯氧燃烧玻璃窑炉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火焰空间与池窑双向热耦合的方法建立数值模拟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窑炉性能进行研究,以提高传热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为目的,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氧化剂中氧气含量(A)、空气预热温度(B)、燃料质量流... 将纯氧燃烧玻璃窑炉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火焰空间与池窑双向热耦合的方法建立数值模拟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窑炉性能进行研究,以提高传热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为目的,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氧化剂中氧气含量(A)、空气预热温度(B)、燃料质量流量(C),过剩氧气系数(D)、喷嘴距玻璃液面高度(E)、烟气出口面积(F)这6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选因素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B>E>C>A>D>F,忽略次要因素D、F的影响,选取水平为优化工况进行模拟验证,与原工况相比,碹顶相对温差降低了18.8%,传热效率提高了7.7%,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窑炉 数值模拟 耦合模型 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水玻璃破碎岩层注浆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康志鹏 余国锋 +2 位作者 罗勇 段昌瑞 蔡志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21-3528,共8页
为解决矿山开采以及隧道挖掘等地下空间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顶板破碎、支护困难、突水突泥的难题,以聚酯氨/水玻璃有机无机杂化注浆加固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似仿真注浆模型,对模型注浆过程中距注入点不同距离测点的温度、压力进行研... 为解决矿山开采以及隧道挖掘等地下空间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顶板破碎、支护困难、突水突泥的难题,以聚酯氨/水玻璃有机无机杂化注浆加固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似仿真注浆模型,对模型注浆过程中距注入点不同距离测点的温度、压力进行研究,分析浆液扩散规律;对注浆加固体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检验固结效果。结果表明:聚氨酯(PU)/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在破碎岩层试验模型中呈现不规律扩散,固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浆液注入后10 min达到最大值83.2℃,为室温的6.6倍,最大压力5.7 MPa,为试验加载的1.425倍,温度和压力均随时间表现为先急速上升随后缓慢下降最终趋于稳定。聚氨酯(PU)/水玻璃双液注浆加固体单轴抗压强度区间为15.32~32.57 MPa,三轴加载最大承载能力41.9 MPa,残余强度25 MPa,蠕变破坏最大载荷25 MPa,被注材料固结后强度大大提升。通过对注浆加固体进行细观分析可知岩石与浆液在交界处紧密胶结,注浆加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PU)/水玻璃 双液注浆 模型试验 加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干燥变温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车刚 杨潇鹏 +4 位作者 王洪超 万霖 董永忠 陈正发 潘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9,共11页
针对稻谷在变温干燥过程中变温节点不明确、温度波动范围大和响应时间慢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根据稻谷玻璃化转变曲线,确定变温控制策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混配阀门开度和稻谷温度之... 针对稻谷在变温干燥过程中变温节点不明确、温度波动范围大和响应时间慢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根据稻谷玻璃化转变曲线,确定变温控制策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混配阀门开度和稻谷温度之间的控制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模型参数。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目标函数值迭代至0.118收敛,寻得最优幅宽。在Simulink仿真试验中,稻谷温度设定为42℃时,模糊PID控制的响应时间为66.43 s,且超调量为3.600%,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响应时间为37.06 s,且超调量为0.120%;在150 s加入5 s的外部信号干扰,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的调节时间少4.19 s且超调量减小0.050%;在稳态时输入升温信号,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的调节时间少16.79 s且超调量低0.338%。利用自主研制的干燥试验台进行变温试验,在变温响应试验中,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在目标温度和梯度升温调节时间中分别缩短了37.56 s和18.63 s;在温度稳定性试验中,稻谷温度变化范围为41.9~42.1℃,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4%,变异系数小于0.5%;在建三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浓江农场进行生产性验证,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0 s,稳态温度误差在±0.1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5%。测试数据表明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满足实际干燥作业的生产工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试验 玻璃化转变 稻谷 变温干燥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容粒径的泥沙暴露规律研究
4
作者 刘飞 谷蕾蕾 刘春晶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采用概化模型试验对等容粒径的泥沙暴露规律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了500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粒径相差较大,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较细均匀沙粒径接近时,床面不同高程的细沙暴露个数远多于粗沙暴露个数,且细沙... 采用概化模型试验对等容粒径的泥沙暴露规律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了500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粒径相差较大,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较细均匀沙粒径接近时,床面不同高程的细沙暴露个数远多于粗沙暴露个数,且细沙暴露个数增加幅度比较均匀,粗沙暴露个数增加幅度迅速减小,其等容泥沙在床面表层的暴露个数明显多于表层以下;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粒径相差较大,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较粗均匀沙的粒径接近时,虽然细沙暴露的个数可能比粗沙少,但其暴露颗粒数的增加幅度比粗沙大,其等容后泥沙在床面表层的暴露个数多于表层以下;当配比等容粒径的两组均匀沙的粒径相差较小,且等容后泥沙粒径与两组沙的粒径均接近时,细沙暴露颗粒数的增加幅度与粗沙相当,其等容后泥沙在床面表层的暴露个数与表层以下相当。以上试验结果与天然卵石河床表层泥沙等容后的暴露个数多于深层的普遍现象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容粒径 暴露度 玻璃珠 概化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玻璃磨削亚表面损伤预测模型及DOE实验设计
5
作者 杨晓辉 周凌宇 +1 位作者 刘宁 孟宪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0-525,共6页
为了掌握光学玻璃材料杯型砂轮研磨与表面粗糙度(SR)和亚表面损伤(SSD)机理,本文建立BK7光学玻璃杯型砂轮研磨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通过改变磨削参数来研究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设计DOE试验,研究影响SR与SSD的显著性特征因子,并分析了... 为了掌握光学玻璃材料杯型砂轮研磨与表面粗糙度(SR)和亚表面损伤(SSD)机理,本文建立BK7光学玻璃杯型砂轮研磨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通过改变磨削参数来研究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设计DOE试验,研究影响SR与SSD的显著性特征因子,并分析了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得到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平均误差为5.47%。采用角抛光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表面裂纹,并测量裂纹的深度。最后,基于Li的模型,建立基于磨削工艺参数的亚表面损伤的新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和预测模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型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平均误差为6.19%,并且新预测模型结果要优于Li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亚表面损伤 BK7光学玻璃 预测模型 杯形砂轮磨削 DOE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前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8-51,共14页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和改革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要树立战...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和改革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要树立战略眼光并推动“破窗性”变革,确立新发展目标,厘清底层逻辑,理顺基本保障和福利性保障,重新划分各项社会保障角色,重构相关主体权责关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在基本保障层之基础上,不断丰富福利性保障层的项目和内容,拓展高质量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发展 经验与挑战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分布对基板玻璃落球冲击强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朱经纬 舒众众 +5 位作者 金良茂 曹志强 张冲 郑际杰 刘涌 韩高荣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7-1273,1291,共8页
落球冲击强度是电子基板玻璃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残余应力对基板玻璃落球冲击强度有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真实落球冲击试验,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电子基板玻璃在不同残余应力分布模式下的落球冲击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有限... 落球冲击强度是电子基板玻璃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残余应力对基板玻璃落球冲击强度有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真实落球冲击试验,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电子基板玻璃在不同残余应力分布模式下的落球冲击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能够准确地反映落球冲击试验中的真实响应和基板玻璃破碎形貌。数值模拟中电子基板玻璃的落球冲击强度(通过残余质量率表征)和受冲击区域的残余张应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残余张应力数值超过阈值时,落球冲击强度迅速下降。冲击区域存在的残余张应力对落球冲击产生的应力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仅1.0 MPa的残余张应力就能使冲击产生的应力较无残余应力时提高约10 MPa,这是造成电子基板玻璃落球冲击强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基板玻璃 落球冲击强度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落球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木华 曹崇文 杨德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通过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的试验 ,测量了不同干燥条件下水稻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探讨了干燥条件对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的影响 ,研究了水稻颗粒含水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关系 ,建立了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温度与颗粒含水率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水稻 玻璃化转变 数学模型 试验研究 温度 含水率 干燥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玻璃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曾超 甘元初 +1 位作者 柯国军 李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7-381,共5页
针对废玻璃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以废玻璃粉的掺量、水胶比、砂率及粒度为变化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并根据正交试验确定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试验。研究了四因素不同水平对废玻璃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废玻璃粉混凝土... 针对废玻璃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以废玻璃粉的掺量、水胶比、砂率及粒度为变化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并根据正交试验确定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试验。研究了四因素不同水平对废玻璃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废玻璃粉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废玻璃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压强度相关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及废玻璃粉掺量是影响废玻璃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同颜色废玻璃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差异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关系 废玻璃粉混凝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寸钢化玻璃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明轩 卢国建 +3 位作者 胡忠日 梅秀娟 谢元一 李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1-498,共8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建筑形式多样化、体量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内部空间使用上要求视觉的连续贯通性,传统的防火分区方式如防火墙和防火卷帘等已经满足不了这些要求,提出了利用钢化玻璃作为防火分区隔断物的设计方法,通过全尺寸的钢... 针对目前国内外建筑形式多样化、体量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内部空间使用上要求视觉的连续贯通性,传统的防火分区方式如防火墙和防火卷帘等已经满足不了这些要求,提出了利用钢化玻璃作为防火分区隔断物的设计方法,通过全尺寸的钢化玻璃干烧和水喷淋实体火灾试验,找到钢化玻璃破裂的临界条件,并验证利用窗喷保护钢化玻璃的可靠性,为防火分区设置提供依据。首次采用了红外成像设备(IR)记录钢化玻璃表面温度分布情况,为准确分析钢化玻璃受热情况提供了可靠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化玻璃 耐火性能 干烧 临界条件 火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玻璃激光被动Q开关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剑波 陈德章 +2 位作者 李名强 王芸 卿光弼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1-383,共3页
报道了一种适用于铒玻璃的Co2 + :Al2 O3 可饱和吸收体Q 开关,用这种开关进行了调Q实验。在注入21J时,获得10mJ输出,脉宽为85ns。
关键词 铒玻璃激光器 被动Q开关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抗温漂的微结构及工艺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帆 董景新 +1 位作者 赵淑明 严斌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针对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输出频率随环境温度漂移的问题,提出了抗温漂的硅微结构设计方法及相关工艺,降低了环境温度对输出的影响,在室温条件即可达到一定精度。通过建立"硅-玻璃"和"玻璃-陶瓷"耦合模型,分析了造成... 针对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输出频率随环境温度漂移的问题,提出了抗温漂的硅微结构设计方法及相关工艺,降低了环境温度对输出的影响,在室温条件即可达到一定精度。通过建立"硅-玻璃"和"玻璃-陶瓷"耦合模型,分析了造成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温度漂移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抗温漂耦合设计"的微结构和"半粘结封装"的封装工艺,降低了耦合模型中的理论温漂。利用加工出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抗温漂结构设计及封装工艺的原理样机,输出频率的温漂系数为-3.5×10-6/℃,室温下零偏稳定性为72.0μg。实验验证了抗温漂理论的可行性,可以满足室温下高精度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 温度漂移 抗温漂耦合设计 半粘结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反射保温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杨鸿斌 蔡会武 +1 位作者 陈创前 王瑾璐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42,58,共3页
利用高反射率的空心微珠对传统的硅酸铝保温涂料进行改性,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乳液及填料对涂料反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填料对涂料反射率的影响次序为:空心微珠>二氧化钛>海泡石>硅酸铝。乳液品种对涂料反射率影响不大,... 利用高反射率的空心微珠对传统的硅酸铝保温涂料进行改性,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乳液及填料对涂料反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填料对涂料反射率的影响次序为:空心微珠>二氧化钛>海泡石>硅酸铝。乳液品种对涂料反射率影响不大,确定了最佳配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硅酸铝 反射率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布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任海东 黄承逵 +1 位作者 赵国藩 于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5-430,共6页
在18根简支梁试验基础上,对玻璃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后各种参数对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不同预加载程度对梁的承载力折减及在线加载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二次受力梁的抗剪承载力公式,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玻璃纤维布 加固 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梁 抗剪试验 预加载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rex玻璃的ICP刻蚀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平 侯占强 +2 位作者 彭智丹 肖定邦 吴学忠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558,共3页
以SF6/Ar为刻蚀气体,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Pyrex玻璃,研究气体流量、射频功率对刻蚀速率及刻蚀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找出优化的实验参数,得到Pyrex玻璃刻蚀速率为106.8nm/min,表面粗糙度为Ra=5.483nm,实验发现增... 以SF6/Ar为刻蚀气体,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Pyrex玻璃,研究气体流量、射频功率对刻蚀速率及刻蚀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找出优化的实验参数,得到Pyrex玻璃刻蚀速率为106.8nm/min,表面粗糙度为Ra=5.483nm,实验发现增加自偏压是提高刻蚀速率、减小刻蚀面粗糙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刻蚀 MEMS Pyrex玻璃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钢渣和粉煤灰烧结制备微晶玻璃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乐军 陆雷 赵莹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7,共4页
利用钢渣和粉煤灰化学组成的互补性,采用烧结法制备了以透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并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微晶玻璃抗弯强度的工艺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烧结时间、晶化... 利用钢渣和粉煤灰化学组成的互补性,采用烧结法制备了以透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并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微晶玻璃抗弯强度的工艺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烧结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烧结温度;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晶化温度790℃,晶化时间1.5 h,烧结温度1115℃,烧结时间2 h;制备的微晶玻璃完全能满足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正交试验 钢渣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无人机桨叶注塑成型翘曲变形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博 蔡安江 +2 位作者 李正迁 李锋 刘清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无人机桨叶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造时容易产生过大翘曲变形的问题,为减小该类零件的翘曲变形量,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运用注射成型模拟软件进行25次模拟试验,获得零件在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无人机桨叶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造时容易产生过大翘曲变形的问题,为减小该类零件的翘曲变形量,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运用注射成型模拟软件进行25次模拟试验,获得零件在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周期时间6因素5水平下成型的翘曲变形量。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各工艺参数对零件翘曲变形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并得到零件的最优成型工艺参数方案。研究表明,在最优成型工艺参数方案下零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下降了近40%,收缩不均和取向因素是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零件发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对复合材料桨叶的实际制造证实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正交试验 翘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外墙隔热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陆洪彬 陈建华 +2 位作者 冯春霞 焦宝祥 王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8,73,共3页
以纯丙乳液(TBH)为基料,添加工业堇青石、空心玻璃微珠、钛白粉等为填料,制备复合型外墙隔热涂料。并通过L16(42)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最佳配方。研究表明:红外填料堇青石对提高涂料隔热效果明显,在基本配方中添加2.0g堇青石热反射率... 以纯丙乳液(TBH)为基料,添加工业堇青石、空心玻璃微珠、钛白粉等为填料,制备复合型外墙隔热涂料。并通过L16(42)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最佳配方。研究表明:红外填料堇青石对提高涂料隔热效果明显,在基本配方中添加2.0g堇青石热反射率达90.7%;当复合添加空心玻璃微珠10.0g、堇青石2.0g时,所配制的隔热涂料的热反射率高达91.67%,超过了国外反射率>7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料 热反射率 空心玻璃微珠 堇青石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隧道注浆材料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涂鹏 王星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54,73,共5页
研究目的:在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注浆能否达到加固围岩、防渗止漏的目的,浆液的配方至关重要。注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海底隧道长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海水环境引起的化学侵蚀、物理侵蚀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是注浆材料侵蚀破坏的主... 研究目的:在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注浆能否达到加固围岩、防渗止漏的目的,浆液的配方至关重要。注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海底隧道长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海水环境引起的化学侵蚀、物理侵蚀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是注浆材料侵蚀破坏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水玻璃组成的注浆材料开展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基本性能;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对浆液的配比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对两种浆液材料同龄期试块抗压强度的对比发现,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抗海水腐蚀性能明显好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将优化配比后的浆液用于青岛胶州湾服务隧道地表注浆加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注浆 正交试验 水泥 水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煤炭固体废物制备微晶玻璃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梅 邱克辉 +3 位作者 龙剑平 李峻峰 邓寅生 邢学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5,共4页
采用50%以上的煤矸石与粉煤灰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的CaO、A l2O3、SiO2、MgO、K2O、Na2O等矿物原料,以CaF2/TiO2为晶核剂,经过1 400~1 500℃熔制、水淬和晶化热处理等过程制备出CaO-A l2O3-SiO2系微晶玻璃。首先对微晶玻璃的CaO... 采用50%以上的煤矸石与粉煤灰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的CaO、A l2O3、SiO2、MgO、K2O、Na2O等矿物原料,以CaF2/TiO2为晶核剂,经过1 400~1 500℃熔制、水淬和晶化热处理等过程制备出CaO-A l2O3-SiO2系微晶玻璃。首先对微晶玻璃的CaO、A l2O3、SiO2等成分进行优化设计,用TDA研究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升温速率等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影响,采用SEM和XRD分析微晶玻璃的形貌与晶相结构,并检测其密度、吸水率、抗折强度、显微硬度、耐腐蚀性等物理力学性能。所制备的40%SiO2-15%A l2O3-30%CaO(质量百分数)微晶玻璃以黄长石为主晶相,晶粒度约4μm,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建筑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煤炭固体废物 微晶玻璃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