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元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69,共6页
同宗民歌研究的是民歌“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是对一些同一源流民歌的比较研究。从对众多同宗民歌“流”的比较研究中 ,勾勒出“源”的基本特征 ;在对“流”的分析过程中 ,寻找“源”的总体特征 ,并进一步找出更多同源同流的同宗民... 同宗民歌研究的是民歌“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是对一些同一源流民歌的比较研究。从对众多同宗民歌“流”的比较研究中 ,勾勒出“源”的基本特征 ;在对“流”的分析过程中 ,寻找“源”的总体特征 ,并进一步找出更多同源同流的同宗民歌来 ,甚至找到这些同宗民歌的“源头” ,或至少寻找到较早的“流”。许多同宗民歌都源于明清俗曲 ,而音乐曲调则是辨认同宗民歌的根本标准。同时 ,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歌词内容、衬词使用规律、民歌名称等手段寻找同宗的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宗民歌 明清俗曲 民歌源头 民歌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民歌:在传统与当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明健 解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3,共4页
自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设立"原生态唱法"以来,"原生态民歌"在全国大受欢迎,并同时引发了关于"原生态民歌"的热烈讨论。无论是根据语言发生学、音乐社会学的原理,还是分析"原生态民歌"提... 自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设立"原生态唱法"以来,"原生态民歌"在全国大受欢迎,并同时引发了关于"原生态民歌"的热烈讨论。无论是根据语言发生学、音乐社会学的原理,还是分析"原生态民歌"提法的发生过程、厘定"原生态民歌"概念及其定义,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对"原生态民歌"的真正文化内涵和当代经济意义的理性深入的思考,以及对"原生态民歌"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民歌 口传文化遗产 民歌传承 民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宗曲调奇,交流深且长——俄罗斯鞑靼族民歌与中国蒙古族民歌同宗曲调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乌兰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21,167,共11页
文章列举了七首俄国鞑靼、巴什基尔民歌,并与我国蒙古族民歌进行比对后发现,在旋律、调式、结构、演唱方法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不排除是古代的同宗民歌曲调。鞑靼人和巴什基尔人是金帐汗国居民的后裔,保留着古老的蒙古音乐文化。... 文章列举了七首俄国鞑靼、巴什基尔民歌,并与我国蒙古族民歌进行比对后发现,在旋律、调式、结构、演唱方法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不排除是古代的同宗民歌曲调。鞑靼人和巴什基尔人是金帐汗国居民的后裔,保留着古老的蒙古音乐文化。其传统民歌以五声音阶调式为主,保持着鲜明的蒙古风格。文章通过实例说明,古代中国和俄国音乐文化密切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道路畅通、货物流通、文化沟通提供了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民歌 鞑靼族民歌 巴什基尔 五声音阶调式 同宗民歌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宋风俗画兴盛的社会学与哲学渊源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4,177,共5页
两宋风俗画所体现的主流是对新兴的城市平民和乡村世俗生活的生活着力描绘。尤其是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对城市平民以及乡村庶民生活的体味似乎是这一时期各类风俗画家的偏爱。文章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城市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入手,重点... 两宋风俗画所体现的主流是对新兴的城市平民和乡村世俗生活的生活着力描绘。尤其是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对城市平民以及乡村庶民生活的体味似乎是这一时期各类风俗画家的偏爱。文章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城市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入手,重点讨论了两宋风俗画兴起与繁荣的社会背景及哲学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风俗画 社会背景 哲学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民歌融入高校课堂的生命之思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明刚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生命论认为生命是精神之物的表达,生命表现在感观世界之中,其本质是创造、历史与关系的绵延。原生态民歌是个体内在的生命力量的流淌,它凝聚了主体的直观感知、生命瞬间的冲动创造、灵感即兴的激发等生命形式。生命论与原生态民歌在文... 生命论认为生命是精神之物的表达,生命表现在感观世界之中,其本质是创造、历史与关系的绵延。原生态民歌是个体内在的生命力量的流淌,它凝聚了主体的直观感知、生命瞬间的冲动创造、灵感即兴的激发等生命形式。生命论与原生态民歌在文化精神内核上具有高度的融通性与同一性。原生态民歌融入高校课堂是对灵性与生命的呼唤,是传统音乐文化内在生命价值的积淀与保存的要求,也是培植学生的原初内在生命精神、激发生命冲动与艺术灵感的需要。本文从时间、关系、创造以及价值等范畴来诠释其生命哲学意蕴,对探寻和反思高校音乐教育的哲学理论渊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原生态民歌 高校课堂 范畴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歌源头及传播原点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励轩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雷州半岛民系结构变迁史与我国悠久而顽强的民歌传统等众多因素作用下,闽南民歌获得落地三雷的历史机遇,并随着雷话的生成及扩张进而本土化生成富有本土气息的雷歌,获得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可,成为雷州文化重要构成之一。
关键词 雷歌 闽南民歌 本土化 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与传承:电视对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辉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当前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电视传播存在节目类型单一、文化功能弱、商业化价值观念渗入等问题。可通过创办品牌化民歌节目、培养受众兴趣和引导电视媒体价值观等方式,来拓展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电视媒体传播的现实空间。
关键词 裕固族原生态民歌 电视传播 传播效果 电视节目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晋乐府诗的雅化
8
作者 常为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121,共5页
西晋乐府诗集中出现于太康之前,与西晋诗人多"寒素"出身,追求以儒学、文章入仕有关。受西晋礼乐的影响,西晋乐府诗具有雅化的特点,既正视现实、重视道德,又极力追求词采繁富、刻划精工,体现着自觉为政教服务的精神。
关键词 西晋文学 乐府诗 寒素 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话语结构的双重缺陷
9
作者 赵大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8,共6页
当前,在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无论是本体性研究,还是派生性研究,都缺少必要的公共理性支撑,在结构上存在着话语权力和话语价值取向的双重缺陷,使原生态民歌研究在有意无意间背离了人们的期待,逐步遁入价值取向的误区,将直接对原生态民... 当前,在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无论是本体性研究,还是派生性研究,都缺少必要的公共理性支撑,在结构上存在着话语权力和话语价值取向的双重缺陷,使原生态民歌研究在有意无意间背离了人们的期待,逐步遁入价值取向的误区,将直接对原生态民歌的研究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状况应该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对话语权力主体和话语价值取向进行结构上的优化和重构应是学界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民歌 话语结构 话语权力主体 话语价值取向 双重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阈下传统音乐的原生性与活态化——论鄂西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6-250,共5页
土家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植根于它生长的土家山寨。鄂西南的恩施、长阳、五峰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具有浓郁土家风情的吊脚楼、西兰卡普、龙船调在这里成为人间最美的文化风景,这里是巴人的故乡和天堂,... 土家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植根于它生长的土家山寨。鄂西南的恩施、长阳、五峰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具有浓郁土家风情的吊脚楼、西兰卡普、龙船调在这里成为人间最美的文化风景,这里是巴人的故乡和天堂,勤劳的土家族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中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歌,使之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珍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鄂西土家族 传统民歌 原生性保护 活态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之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6,共8页
中国民歌演唱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中国民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的必要性,探讨我国民歌演唱的基本形态,美声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区别,以及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对推动音乐... 中国民歌演唱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中国民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的必要性,探讨我国民歌演唱的基本形态,美声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区别,以及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对推动音乐艺术繁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歌 原生态 美声唱法 演唱 基本形态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源流与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艳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4-17,共4页
本文从《古诗十九首》的体制特点、语言风格两方面考查汉末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源流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指出汉末文人五言诗直接导源于乐府歌辞五言体 ,但又在声韵、对偶、句式及语言锤炼诸方面有着重要的发展变化。文人们从乐府民歌中... 本文从《古诗十九首》的体制特点、语言风格两方面考查汉末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源流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指出汉末文人五言诗直接导源于乐府歌辞五言体 ,但又在声韵、对偶、句式及语言锤炼诸方面有着重要的发展变化。文人们从乐府民歌中吸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又有意识地对其下“作用之功”,使其创作的五言诗既不失民歌的清新与自然 ,又有着文人诗的精致与华美 ,在诗歌史上树立了优良传统 ,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 文人五言诗 汉代 《古诗十九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河淌水》溯源 被引量:9
13
作者 尹宜公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歌曲《小河淌水》产生于 194 7年春 ,由当时的云南大学学生尹宜公 (笔名 :赵华 )在云南弥渡民歌《放羊调》基础上整理改编填词而成。作为云南弥渡民歌首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青年团体“南风合唱团”创办的《教学唱》第二期 (民歌... 歌曲《小河淌水》产生于 194 7年春 ,由当时的云南大学学生尹宜公 (笔名 :赵华 )在云南弥渡民歌《放羊调》基础上整理改编填词而成。作为云南弥渡民歌首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青年团体“南风合唱团”创办的《教学唱》第二期 (民歌专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民歌 尹宜公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原生态民歌的语言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颖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4-141,共8页
南通原生态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善于运用清新质朴的生活化的语言,也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起兴手法,多以眼前之景、身边之物和乡间之谚起兴,节奏明快。南通原生态民歌押韵婉转和谐、衬字协调往复,能结合地方方言、配合题材内容与音律... 南通原生态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善于运用清新质朴的生活化的语言,也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起兴手法,多以眼前之景、身边之物和乡间之谚起兴,节奏明快。南通原生态民歌押韵婉转和谐、衬字协调往复,能结合地方方言、配合题材内容与音律,体现出民歌歌谣的旋律美。在歌词创作中,也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辞格,展现出生动鲜活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南通原生态民歌 语言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