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 |
徐元勇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2
|
原生态民歌:在传统与当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
刘明健
解丽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3
|
同宗曲调奇,交流深且长——俄罗斯鞑靼族民歌与中国蒙古族民歌同宗曲调初探 |
乌兰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4
|
论两宋风俗画兴盛的社会学与哲学渊源 |
吕少卿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5
|
原生态民歌融入高校课堂的生命之思 |
杨明刚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雷歌源头及传播原点探析 |
杨励轩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
2014 |
1
|
|
7
|
传播与传承:电视对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意义 |
张辉刚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论西晋乐府诗的雅化 |
常为群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论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话语结构的双重缺陷 |
赵大刚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0
|
“非遗”视阈下传统音乐的原生性与活态化——论鄂西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
李晓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1
|
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之意义 |
刘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源流与影响 |
江艳华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13
|
《小河淌水》溯源 |
尹宜公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4
|
南通原生态民歌的语言艺术特色 |
张颖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