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硫醇在Cu(111)表面的解离吸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范晓丽 刘燕 +2 位作者 杜秀娟 刘崇 张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70,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研究了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反应.系统地计算了S原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吸附的一系列构型,第一次得到未解离的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顶位上的稳定吸附构型,该构型吸附属于...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研究了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反应.系统地计算了S原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吸附的一系列构型,第一次得到未解离的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顶位上的稳定吸附构型,该构型吸附属于弱的化学吸附,吸附能为0.39 eV.计算同时发现在热力学上解离结构比未解离结构更加稳定,解离的CH_3S吸附在桥位和中空位之间,吸附能为0.75-0.77 eV计算分析了未解离吸附到解离吸附的两条反应路径,最小能量路径的能垒为0.57 eV.计算结果还表明S—H键断裂后的H原子并不是以H_2分子的形式从表面解吸附而是以与表面成键的形式存在.通过比较S原子在独立的CH_3SH分子和吸附状态下的局域态密度,发现S—H键断裂后S原子和表面的键合强于未断裂时S原子和表面的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醇分子 C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构型 解离 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B_2状态方程的第一原理计算(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华忠 程艳 +1 位作者 赫彦军 邓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1-374,共4页
利用基于局域密度近似框架下的第一原理平面波方法,结合HGH型相对论分析赝势,对MgB2的晶格参数和状态方程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及其他理论得到的计算值相符合。
关键词 状态方程 局域密度近似 MG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载流子迁移率与空间电荷包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冀焕 周远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82-2888,共7页
空间电荷包现象是电介质绝缘材料即将发生击穿破坏的重要标志。现有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电介质中载流子迁移率与场强的非线性关系是电荷包形成的重要条件。然而,此非线性关系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为此,针对迁移率与场强的非线性关... 空间电荷包现象是电介质绝缘材料即将发生击穿破坏的重要标志。现有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电介质中载流子迁移率与场强的非线性关系是电荷包形成的重要条件。然而,此非线性关系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为此,针对迁移率与场强的非线性关系展开研究,旨在解释聚乙烯材料中空间电荷包的形成机理。基于聚乙烯材料的定域态密度分布函数,利用以跳跃电导方式运动的电子性载流子迁移率公式,计算得到并分析了不同场强、最深陷阱中心能级与陷阱浓度等条件下的迁移率-载流子浓度关系。在迁移率的计算中,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Fermi能级,相对于解析近似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迁移率的计算结果印证了陷阱填充效应的存在:随着陷阱不断被填充,新注入的载流子将受陷于较浅的陷阱,从而导致载流子的平均迁移率有较大提高。基于这种陷阱对载流子迁移率的调制作用,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结论:电荷包运动方向后方的载流子对陷阱的填充效应可以使电荷包前后沿载流子的速度基本一致,从而为空间电荷包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迁移率 定域态密度(DOLS) 费米能级 空间电荷包 陷阱填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价格密度的局部多项式估计及其在VaR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元 吴奇峰 +1 位作者 罗羡华 熊健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8-368,共11页
本文应用局部多项式拟合方法来估计金融资产价格中隐含的状态价格密度(SPD),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SPD的估计是相合的。然后基于SPD我们提出了包含经济价值的VaR。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比传统的VaR更合理。最后针对Black-Scholes模型进行了... 本文应用局部多项式拟合方法来估计金融资产价格中隐含的状态价格密度(SPD),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SPD的估计是相合的。然后基于SPD我们提出了包含经济价值的VaR。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比传统的VaR更合理。最后针对Black-Scholes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失败率检验以评价本文方法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价格密度 局部多项式估计 在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光子晶体中方向性局域态密度快速计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凌燕 刘景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68,共3页
基于点群变换方法推导出局域态密度的平均可积函数,研究了面心立方结构的方向性局域态密度.提出一种点群操作法,简化在第一布里渊区的计算量,在相同计算精度下,计算速度提高近360倍.
关键词 自发辐射 局域态密度 方向性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实现原子识别的原理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艳宁 傅星 胡小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3-376,共4页
本文阐述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获取样品表面功函数、局域态密度以及原子表观半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根据这些表面信息进行原子识别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 原子识别 扫描隧道显微镜 功函数 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边傅里叶变换的非马尔科夫自发辐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景锋 李凌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367,共5页
基于单边傅里叶变换,本文提出一种研究辐射子的自发衰减动力学演化的普适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辐射子处于均匀介质、理想微腔和泄露微腔中的自发辐射动力学演化问题,最后并把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光子带隙材料中的辐射动力学演化问题.结果... 基于单边傅里叶变换,本文提出一种研究辐射子的自发衰减动力学演化的普适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辐射子处于均匀介质、理想微腔和泄露微腔中的自发辐射动力学演化问题,最后并把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光子带隙材料中的辐射动力学演化问题.结果表明:辐射子的自发辐射动力学特性由局域态密度决定,可以通过调控辐射子周围的局域态密度来调控辐射子的自发辐射特性,为实现新型的光电子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马尔科夫热库的情况也适用于非马尔科夫热库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辐射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单边傅里叶变换 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方法和团簇磁性的计算
8
作者 孙厚谦 任云 王广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7-652,共6页
介绍了如何应用递归方法将哈密顿矩阵三对角化 ,从而求得局域态密度 ,并以计算铑团簇的磁矩为例 ,说明了递归方法在研究团簇的电子结构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递归方法 局域态密度 团簇磁性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堆积结构光子晶体中辐射子簇的非指数衰减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刘景锋 李凌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在低折射率对比的木堆积光子晶体结构中,讨论了光子晶体元胞内辐射子簇自发辐射速率分布和非单指数衰减动力学问题.结果表明,自发辐射速率分布和辐射子簇的衰减快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辐射子的跃迁频率.辐射子跃迁频率位于光子带隙上带边... 在低折射率对比的木堆积光子晶体结构中,讨论了光子晶体元胞内辐射子簇自发辐射速率分布和非单指数衰减动力学问题.结果表明,自发辐射速率分布和辐射子簇的衰减快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辐射子的跃迁频率.辐射子跃迁频率位于光子带隙上带边的自发辐射速率慢于位于赝带隙中心的速率,这与传统理论不符.定义的衰减函数,计算的平均衰减寿命和实验结果吻合.这些结果为实验探测时间分辨衰减动力学以及局域态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辐射 速率分布 局域态密度 非指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基下用格林函数法精确求解局部态密度
10
作者 王造奇 杜皖宁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45-50,共6页
本文将格林函数精确求解体系局部态密度的方法推广到非正交基的情形,并扩展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格林函数 局部态密度 非正交基 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双核茂合物Cp_2M_2(M=Zn/Cu/Ni)几何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安博 汤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79-2581,2590,共4页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DMOL3程序包,研究了双金属茂合物Cp2M2(M=Zn/Cu/Ni)的几何结构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夹心原子对体系几何结构的影响微弱;Zn/Cu/Ni茂合物的电子局域态密度(LDOS)在费米能级(Ef)处起主要作用的是d轨道电子...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DMOL3程序包,研究了双金属茂合物Cp2M2(M=Zn/Cu/Ni)的几何结构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夹心原子对体系几何结构的影响微弱;Zn/Cu/Ni茂合物的电子局域态密度(LDOS)在费米能级(Ef)处起主要作用的是d轨道电子;随夹心原子Zn/Cu/Ni原子序数的降低Zn/Cu/Ni茂合物最低非占据轨道和最高占据轨道的差值(LUMO-HOMO)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茂合物 电子结构 局域电子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磁性原子链系统中的Majorana费米子态(英文)
12
作者 杨双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对处于螺旋形磁场及横向均匀磁场的一维磁性原子链模型,在平均场近似下通过自洽地求解Bogoliubov-de-Genes方程我们计算了系统的能谱.我们发现在一定参数值的范围内能谱随螺旋形磁场振幅值演化呈现能量为零的Majorana费米子态.我们计算... 对处于螺旋形磁场及横向均匀磁场的一维磁性原子链模型,在平均场近似下通过自洽地求解Bogoliubov-de-Genes方程我们计算了系统的能谱.我们发现在一定参数值的范围内能谱随螺旋形磁场振幅值演化呈现能量为零的Majorana费米子态.我们计算了局域态密度发现对Majorana费米子其态密度的峰值出现在链的两端(或中点)位置.我们计算了波函数其空间分布,发现它与局域态密度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rana费米子 磁性原子链 BdG方程 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NaGdF_4纳米球中Tb^(3+)-Er^(3+)下转换对局域态密度的尺寸效应
13
作者 刘春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9-1584,共6页
以Span 80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尺寸(4.7~115.5 nm)的β-NaGdF4∶1%Tb3+,1%Er3+纳米晶(NCs)。在Rayleigh限(粒子尺寸小于跃迁波长)下,研究了纳米晶尺寸对局域态密度(Local density of states,LDOS)的影响以及镶嵌在β-NaGdF4纳... 以Span 80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尺寸(4.7~115.5 nm)的β-NaGdF4∶1%Tb3+,1%Er3+纳米晶(NCs)。在Rayleigh限(粒子尺寸小于跃迁波长)下,研究了纳米晶尺寸对局域态密度(Local density of states,LDOS)的影响以及镶嵌在β-NaGdF4纳米球中的Tb3+-Er3+的辐射和无辐射特性,进一步揭示下转换过程的物理机制。基于Tb3+-Er3+处在β-NaGdF4纳米球中的模型,用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Tb3+-Er3+发射体的自发发射速率。在介电纳米球内,Tb3+-Er3+发射体的LDOS没有显著的变化。在小尺寸(Rλ)介电纳米球外,按照Chew的理论,发现LDOS有一个类-Gauss分布。如果R>35 nm(在本实验条件下),介电纳米球外则只能观测到LDOS的下降边,LDOS与局域场强的平方E2成正比,因而LDOS的类高斯分布出现的原因应归于小尺寸发射体与局域场相互作用的增强。通过计算纳米晶尺寸与体材料自发辐射速率的比值可直接确定纳米材料中的填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下转换 β-NaGdF4介电纳米球 自发发射速率 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β-NaGdF_4∶Tb^(3+)纳米晶中~5D_3→~5D_4的多声子弛豫与局域态密度
14
作者 刘春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3-1448,共6页
实验研究了从体材料到纳米晶(NCs)系统中涉及大能隙(5 800 cm-1)的多声子弛豫(MR)。在MR非线性理论框架下,用单频近似声子谱分析了β-Na Gd F4∶Tb3+NCs中Tb3+:5D3→5D4的MR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在12~312 K范围内,实验数据与理论曲线符合... 实验研究了从体材料到纳米晶(NCs)系统中涉及大能隙(5 800 cm-1)的多声子弛豫(MR)。在MR非线性理论框架下,用单频近似声子谱分析了β-Na Gd F4∶Tb3+NCs中Tb3+:5D3→5D4的MR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在12~312 K范围内,实验数据与理论曲线符合得很好。结果表明,MR的产生主要是能量较大的光学声子起作用。在Rayleigh极限下,假设Tb3+发射体位于一个纳米球的中心,使用Green张量方法计算了自发衰减速率Гrad。在纳米球内没有发现局域态密度(LDOS)的明显改变。然而,当R<35 nm时,在Chew理论的基础上获得在球外LDOS的一个新的高斯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子弛豫 局域态密度 β-NaGdF4∶Tb3+介电纳米球 自发衰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子中^(103)Rh的核磁共振探索
15
作者 杨德林 Vuis.,PA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37-42,共6页
得到了大约3nm直径的被块钛支持或被多层膜保护着的铑(Rh)小粒了103Rh的核磁共振谱.谱线宽,而且相对于大块Rh金属的线,产生了稍微的移动.展宽和位移是依赖于尺寸的,但在20K-80K范围或100K-200K范围... 得到了大约3nm直径的被块钛支持或被多层膜保护着的铑(Rh)小粒了103Rh的核磁共振谱.谱线宽,而且相对于大块Rh金属的线,产生了稍微的移动.展宽和位移是依赖于尺寸的,但在20K-80K范围或100K-200K范围内是与温度无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电子状态密度 自旋-晶格 驰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实现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航原 郝燕玲 +1 位作者 赵玉新 杨永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64-3073,共10页
针对杂波环境中传统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算法无法有效表达传感器多种信息以及容易发生错误数据关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SLAM算法。该算法将每一时刻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和环境地图表示为随机有限集,建立联合目标状... 针对杂波环境中传统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算法无法有效表达传感器多种信息以及容易发生错误数据关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SLAM算法。该算法将每一时刻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和环境地图表示为随机有限集,建立联合目标状态变量;通过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对机器人位姿和环境地图状态进行同时估计,并利用粒子滤波实现PHD滤波。在进行目标状态提取时,为避免聚类算法引入的误差,对粒子集进行时滞输出。提出的SLAM算法能准确表达观测的不确定性、漏检以及杂波引起的虚警等多种传感器信息,且避免了数据关联过程,使系统状态估计更接近真实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SLAM算法相比,新算法的机器人定位及环境构图精度提高了50%以上,为杂波环境下SLAM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 随机有限集 概率假设密度滤波 粒子滤波 目标状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半导体界面附近的空位电子态
17
作者 张耀举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86-90,共5页
本文用紧束缚模型发展了金属—半导体界面附近的空位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空位对它附近区域的态密度有一定影响;空位的生成能随空位-界面间距的变化是一个振荡函数;空位趋向于朝界面处吸引。当系统中同时存在两个空位时,由于介质极化,空... 本文用紧束缚模型发展了金属—半导体界面附近的空位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空位对它附近区域的态密度有一定影响;空位的生成能随空位-界面间距的变化是一个振荡函数;空位趋向于朝界面处吸引。当系统中同时存在两个空位时,由于介质极化,空位之间要发生间接相互作用,其间接相互作用能随空位-空位间距的改变发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半导体 界面 空位电子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无序系统电子结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慧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应用负本征值理论方法,计算了含有上万个粒子的一维无序系统的电子态密度,针对无序程度和系统大小等物理量,讨论了无序系统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无序程度的变大,电子的局域化程度加强,而随着无序系统的变大,局域化的电子数增多。
关键词 无序系统 电子态密度 局域化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电子态密度的俄歇电子谱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惠健 王玉琦 何炜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297-303,共7页
采集GaAs/Si界面的各个深度剖面的俄歇线形(Augerlineshape),试图获得局域态密度变化的信息。俄歇信号经过小心处理和一系列修正以消除失真,同时俄歇线形分析藉助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来进行。发现在界面中两种化学态并存,... 采集GaAs/Si界面的各个深度剖面的俄歇线形(Augerlineshape),试图获得局域态密度变化的信息。俄歇信号经过小心处理和一系列修正以消除失真,同时俄歇线形分析藉助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来进行。发现在界面中两种化学态并存,某些Si原子与As原子健合,并且每个Si原子将有0.3个p电子转移至As原子上,而其他Si原子保持纯Si元素的Si-Si键。由于Si-As成键而使Si的价带顶稍稍位移,局域态密度(LDOS)幅值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歇线形 因子分析 价电荷转移 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体结构金属氧化物催化小分子分解的BEP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荆林 王海丰 胡培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14,共8页
研究了金红石型(MO_2)和NaCl型(MO)金属氧化物催化小分子CO、O_2、NO和N_2解离反应的Brnsted-Evans-Polanyi(BEP)关系,并比较了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以及不同晶型金属氧化物之间的BEP关系差异。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整体相比... 研究了金红石型(MO_2)和NaCl型(MO)金属氧化物催化小分子CO、O_2、NO和N_2解离反应的Brnsted-Evans-Polanyi(BEP)关系,并比较了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以及不同晶型金属氧化物之间的BEP关系差异。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整体相比,BEP关系斜率基本相同,而截距却表现出较大差异;金属氧化物具有比过渡金属平面更小的截距,甚至小于金属台阶面,其主要原因归咎于金属氧化物的"惰性"。金红石型MO_2(110)和NaCl型MO(100)氧化物具有相似的局部表面结构特征而展现出相似的BEP关系,此构效关系同样适用于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等。这些结果揭示催化材料的表面结构特征对BEP关系截距具有显著影响。此外,针对金属氧化物BEP关系,解离分子过渡态类型对BEP关系有一定影响,可使其呈现分段现象:后过渡态类型(late TS)比前过渡态类型(early TS)解离反应具有相对更大的斜率和更小的截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P关系 密度泛函理论 金属氧化物 过渡态类型 表面局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