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oting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ing Shanghai’s Open Education
1
《开放教育研究》 1995年第1期51-52,共2页
Shanghai,arelatlvely developed region ofChlna In economy andeducatlon;Isstill facing the critical problem ofhuman resources scarcity and low competence oflabourers In order to become a modern metropolis,one of the Int... Shanghai,arelatlvely developed region ofChlna In economy andeducatlon;Isstill facing the critical problem ofhuman resources scarcity and low competence oflabourers In order to become a modern metropolis,one of the Internatlonaleconomlc,nnanclal and trade centres.Statistics show thatthe city Is In need of600,000 highquahtled personnel by 2000.As Shanghai Is speeding up the adjustment ofindustrlalstructure,new and high tech Industries as well as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areconstantly springing tip,and even In labourlntenslve Industries,the science andtechnology contentsbave also been Increasing,so It’s extremely urgent to trainurgently needed personnel and improve workers’competence universally.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Shanghai thlllks highly of open education,andShanghai Education Commission(SEC)also sets It as one of*thesion important tasks ofShanghai’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SEC Is drafting the ninth nve、year plan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andthe 2010’s target,ofwhi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Devoting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ing shanghai s Open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勇 曹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8,87,共8页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和践行体育教育理念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职业信仰重塑、专业能力提升、师德境界升华的三维建构,解析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破解机制,进而构建“教育家型教师”转型理论框架:价值导向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专业能力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本领与根基;师德师风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品德与操守。据此,提出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实践路向:筑牢信仰之魂,锚定体育教师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锻造才智之魂,夯实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行动策略;磨砺凝心之魂,涵养体育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职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素养 师德师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效能的内涵特征、价值定位与发展向度
3
作者 张辉蓉 李东香 谢小蓉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6,共10页
面对建设教育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新时代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达到高质量、高效率,还要做到高效能。学校效能能够直观且全面地反映学校教育质量,其核心要义在于推动学校改进。在新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效能呈... 面对建设教育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新时代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达到高质量、高效率,还要做到高效能。学校效能能够直观且全面地反映学校教育质量,其核心要义在于推动学校改进。在新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效能呈现新的内涵特征,对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目标聚焦多主体、资源利用兼顾投入与产出、质量评价关注过程与公平。对此,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效能,结合巴纳德组织理论三要素,从规划、动力、交流、实施和评价出发,提出凝聚共同发展目标、激活各主体合作意愿、构建信息交互机制、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完善评价理念格局的发展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校效能 学校发展 价值定位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实践路径与风险审思
4
作者 李玉顺 韩梦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共9页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创新性模式融合构建、变革性实践纵深探索、价值性定位系统厘清以及系统性路径前瞻规划等挑战。研究基于价值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进行了学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强国建设的长期和近中期视角,描绘了“以教育理念为原点,以终身学习为趋向,以育人生态为框架,以关键场景为坐标”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进而提出立足教育痛难点突破、关注数据赋能学校变革、重视学生终身学习力培养以及加强教师变革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强调以持续迭代为原则探索、拥抱、驾驭和适应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围绕智能环境、教师素养、技术依赖和伦理安全等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创新 素养成长型课堂 变革性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秦玉莲 殷玉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2,共6页
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都要求建设数字化的学习型社会。打造数字化学习型社会的新生态,可以有效保障终身学习和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应以“中国式”“可持续”和“智能化”为指向,... 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都要求建设数字化的学习型社会。打造数字化学习型社会的新生态,可以有效保障终身学习和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应以“中国式”“可持续”和“智能化”为指向,践行数字人文理念,健全数字化赋能机制,升级公共教育智慧平台,推进个性化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先导性和基础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终身学习 数字化学习型社会 全生命周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还是阻碍:全球视域下信息技术早期教育应用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兰岸 刘延申 刘怡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7,共15页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方式。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应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引文追溯法,选取SSCI、CSSCI期刊中的相关文献,再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信息技术早期教育应用的优势、劣势...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方式。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应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引文追溯法,选取SSCI、CSSCI期刊中的相关文献,再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信息技术早期教育应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能拓展早期教育时空、提升人类早期教育与儿童学习能效、优化早期教育环境、丰富早期教育内容与手段等,但技术本质上是负载价值的相对中性,技术应用的成败与利弊取决于人,因此信息技术无法取代人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电视、电影、动画片及其他视频、电子游戏、移动设备、音频、电子书、社交媒体等各种信息技术都各有所长,在认知、社会、情感、身体发展、行为习惯等领域均对儿童发展有积极影响,且影响各有差异。同时,各种信息技术也有可能给儿童发展的上述领域带来严重威胁与消极影响,例如媒体或游戏上瘾、不健康媒体内容(包括暴力、烟酒毒、色情与性等)、网络欺凌、数字脚印、隐私及其他网络安全隐患、大脑损伤、骨骼疼痛、视力受损、发育迟缓、运动能力低下、营养失衡、肥胖、睡眠问题、不健康体像、心理问题、阅读能力削弱、社会认知障碍、社会交往能力低等。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信息技术应用于早期教育时应采取微观技术性对策与宏观社会性对策。微观技术性对策包括优势—机会策略、劣势—机会策略、优势—威胁策略、劣势—威胁策略等四种基本策略,其执行需要处理好系统分析、平衡管控、应用创新等三个环节,且需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宏观社会性对策包括构建智慧早期教育新理论体系、发展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健全并严格执行涉及儿童信息安全与健康的相关法规、建立能有效保护儿童的信息环境监控工作机制。信息技术对早期教育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对儿童发展既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应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依靠信息技术来解决儿童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早期教育 儿童发展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逻辑理性和实践指向--基于“K-S”组合分析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晓庆 范明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1,共8页
文章通过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路径演化过程进行梳理,指出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具有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以创新为内核,以"发展-调适-优化-再发展"为演化路径的内在逻辑理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KS"组合分析模式对... 文章通过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路径演化过程进行梳理,指出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具有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以创新为内核,以"发展-调适-优化-再发展"为演化路径的内在逻辑理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KS"组合分析模式对作用于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关键性评估和战略分析,进而探讨不同院校基于自身发展的实践路径:基础较好且优势明显的院校应加大创新力度,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基础扎实但优势尚不明显的院校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的综合实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具有一定优势但存在办学风险的院校应强化办学特色,理顺各方关系,规范办学秩序,防控办学风险;办学实力较弱且面临一定困境的院校,应着力改进存在的不足,夯实育人质量,解决运行机制及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本科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K-s”组合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实然限度和优化路径
8
作者 陕威 季彦霞 +2 位作者 刘珍 李海龙 刘建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2,共8页
体育高职教育作为贯通职业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核心枢纽,其结构优化是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专业、布局、层次、类型四维结构,明晰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剖... 体育高职教育作为贯通职业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核心枢纽,其结构优化是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专业、布局、层次、类型四维结构,明晰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剖析其实然限度与深层成因,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当以动态适配的专业结构、区域协调的布局结构、衔接顺畅的层次结构、开放共享的类型结构为应然向度。实践中,存在专业结构同质化与市场需求响应迟滞,布局结构不均衡与区域经济发展失配,层次结构不合理与教育体系衔接不畅,类型结构单一化与多元主体参与乏力等挑战。究其原因在于院校路径依赖、虹吸效应形成空间锁定、认知惯习与政策迟滞、制度供给非对称等。据此,提出创新驱动与数字赋能形成适配专业,空间治理与区域配置构建特色布局,专本衔接与能力建构科学层次,治理协同与数智融合塑造多样类型的四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职教育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应然向度 实然限度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及功能的阐释与澄明——对教育、职业及其与职业教育关系的辨析
9
作者 姜大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3,共8页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哲学反思。上述三个问题的破解,与通过职业教育使个体获得自我生存权及其生涯发展权的关键因素——就业密不可分。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就业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个性发展和生涯发展;就业既可使人才需求侧的职业与人才供给侧的教育得以良性匹配,又是个体走向成熟的主体化和社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由此,职业教育强调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或就业优先,因其本原的差异导致在教育导向上的区别,促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功能 教育原则 教育思想 教育类型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服务与引领:新时期“U-G-S”三位一体关系的反思与实践路径重构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理宣 刘炎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7-33,共7页
地方高师院校(U)如何更好地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G)以及中小学(S)建立合作关系历来是一个难题。合作目的的错位、利益与职责机制的缺乏、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管理文化的差异,导致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的实然关系不理想。从应然意义而言... 地方高师院校(U)如何更好地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G)以及中小学(S)建立合作关系历来是一个难题。合作目的的错位、利益与职责机制的缺乏、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管理文化的差异,导致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的实然关系不理想。从应然意义而言,高师院校要以服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范畴,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问题为主业,以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为目标,以培育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教师文化为使命。但由于实然的诉求不同,目标各异,使原本紧密的合作关系张力不断。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师院校要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合作体系建设,突出服务意识,构建服务机制,引领文化发展,建设协调机制,更好地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地方高校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 中小学 “U-G-s”合作 合作 服务 引领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三大属性”视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与价值取向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淑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5,112,共8页
教育“三大属性”是教育规律、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系统集成,具有内在统一性,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职业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 教育“三大属性”是教育规律、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系统集成,具有内在统一性,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职业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目标追求密切相连,伴随着国家建设不同阶段的历史主题与时俱进,在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内涵,在传承创新中适应时代要求,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理论与我国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呈现出人民性、公平性和适应性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三大属性” 职业教育 发展脉络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审计学科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甲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审计学科的建设亟待加强。基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认为:应当优化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新的功能定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科学内涵和九大本质... 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审计学科的建设亟待加强。基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认为:应当优化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新的功能定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科学内涵和九大本质要求。审计本身的功能需重点考虑经济监督、政治监督、文化监督、生态监督、决策参谋和信任建设六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要不断深化和拓展,要推进审计人才自主培养,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推动研究型审计向纵深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开展实践性、应用性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审计学科的社会服务定位,将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力争在智库建设、合作框架、国家牵引、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审计学科的发展要与审计实践同频共振,要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在创新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进一步提炼学科方向,推动审计学科交叉融合;加大审计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理顺机制,着力提升审计学科团队创新力;探索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聚焦审计博士点建设,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审计学科 功能定位 创新发展 审计监督 国家治理 研究型审计 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 审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偏离及其矫正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水梅 陈秋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学科评估是保障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工具。学科评估的应然价值在于彰显教育正义、笃行以评促建、助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但在实践中,学科评估价值导向出现偏离并引起一些负面影响... 学科评估是保障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工具。学科评估的应然价值在于彰显教育正义、笃行以评促建、助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但在实践中,学科评估价值导向出现偏离并引起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为了遴选优秀而评估,导致高校学科发展生态失衡;为了重点扶持而评估,导致高校学科建设窄化为“以资促建”;为了制度规训而评估,阻碍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为了教育优绩而评估,学科评估中的人才培养存在功利化倾向;等等。鉴于此,未来学科评估要彰显教育正义,构建和谐的学科评估生态系统;突破工具理性逻辑,坚守以评促建初衷;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学科评估治理机制,助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学科育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估 学科建设 价值取向 立德树人 教育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14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共9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结构与区域布局,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使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分新型研究型大学早日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博士生教育 科技创新 “双一流”建设高校 新型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科史研究(1949—1956)
15
作者 李信厚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面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背景下逐步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学科建设受到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多重影响。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成就表现为:其一,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倡导教师全面负责;其三,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研究工作;其四,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计划,为学校体育教学予以保障。承前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院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学位点建设为重点,合理布局学科,构建学科创新体系,注重内涵式发展,提升整体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学科史 学科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数字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16
作者 周召婷 周兴国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数字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定位与主动选择,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数字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明确“高”所表示的基本要求、“质量”所满足的具体诉求和“发展”所预期的可能追求,它包含人的全面... 高质量发展是数字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定位与主动选择,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数字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明确“高”所表示的基本要求、“质量”所满足的具体诉求和“发展”所预期的可能追求,它包含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综合育人价值发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加快推进数字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做好以下五点:重建数字时代劳动教育共识;重构数字时代劳动教育过程;重塑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生态;重申数字时代劳动教育中人的地位;重视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的数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劳动教育 高质量发展 技术赋能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定位:国际趋势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13
17
作者 辛涛 洪倩 李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定位是指人们在开展评价过程中遵循的准则、理念或偏好,体现在各领域的评价样态之中。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服务发展、精准刻画、多元参与这三类主要价值定位,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亦对这些价值... 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定位是指人们在开展评价过程中遵循的准则、理念或偏好,体现在各领域的评价样态之中。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服务发展、精准刻画、多元参与这三类主要价值定位,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亦对这些价值导向有所探索。进一步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体系,需要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价值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统合“服务发展”的价值定位,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精准刻画”的技术倡议并加强研究澄清,加强“多元参与导向”的制度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价值定位 服务发展 精确刻画 多元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关键维度、国际方位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宝存 庞若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国际化作为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在各国间及国家内部配置的重要举措,是打造支撑国家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提升高等教育对外传播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基于简·奈特对于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 国际化作为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在各国间及国家内部配置的重要举措,是打造支撑国家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提升高等教育对外传播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基于简·奈特对于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定,研究从制度国际化、办学国际化、人员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5个维度对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正由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型,在全球位于中上游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在来华留学生规模、外籍师资规模、在外开设海外分校力度、英文授课项目的规模与结构等方面依旧存在短板。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未来我国应加强政府引导,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制度建设与格局规划;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吸引力,服务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推动在地国际化发展,加强本土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国际化 关键维度 发展路径 外向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崇德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9,共14页
教育与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教育与发展”观是探索创新人才成长的理论基础、而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创新人才的成长阶段及其规律,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身心... 教育与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教育与发展”观是探索创新人才成长的理论基础、而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创新人才的成长阶段及其规律,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身心素质与教育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表达出来的一般特征,遵循发展规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而创新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要着力于培养核心素养,培养思维品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创造性实践取向”,是研究教育与创新人才发展关系、落实创新教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发展观 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 发展规律 创造性实践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育人的饲料行业应用型人才职业规划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9-172,共4页
协同育人模式作为饲料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不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更成为推动该领域人才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模式能有效引导饲料行业应用型人才确立清晰的职业发展愿景,优化其成长路径,显著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协同育人模式作为饲料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不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更成为推动该领域人才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模式能有效引导饲料行业应用型人才确立清晰的职业发展愿景,优化其成长路径,显著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本文深入剖析了协同育人机制在推动应用型人才职业规划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审视了应用型人才职业规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旨在通过协同育人的深度整合促进饲料行业应用型人才全面、高效的成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饲料行业 应用型人才 职业规划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