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测井技术评价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 被引量:48
1
作者 贺君玲 邓守伟 +2 位作者 陈文龙 贾裕鲲 高金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914,共6页
为了利用松辽盆地南部已有钻井的测井资料评价油页岩,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嫩二段油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连续性的优势,采用5口井93块油页岩岩心的有机碳、含油率化验分析数据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嫩二段油页岩的有机碳含... 为了利用松辽盆地南部已有钻井的测井资料评价油页岩,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嫩二段油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连续性的优势,采用5口井93块油页岩岩心的有机碳、含油率化验分析数据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嫩二段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与含油率之间定量关系式Ta=0.548 6TOC+0.18和△logR、自然伽玛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TOC=6.262 8×△logR+1.05,进而建立利用测井资料定量评价油页岩含油率模型Ta=0.546 8a×△logR+0.548 6×△TOC+0.18。通过模型计算出的油页岩段的含油率与油页岩实测含油率数据基本一致,而且计算出的含油率值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油页岩 含油率 有机碳 自然伽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地区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熊镭 张超谟 +3 位作者 张冲 谢冰 丁一 韩淑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74-78,83,共6页
页岩气储层中总有机碳含量(TOC)反映了页岩的生烃潜力,准确获取页岩气储层TOC含量对页岩气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测井资料的连续性和纵向分辨率高等特点,建立精度较高的TOC测井评价模型。在分析几种常用TOC测井评价方法限制因素的基... 页岩气储层中总有机碳含量(TOC)反映了页岩的生烃潜力,准确获取页岩气储层TOC含量对页岩气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测井资料的连续性和纵向分辨率高等特点,建立精度较高的TOC测井评价模型。在分析几种常用TOC测井评价方法限制因素的基础上,结合A地区岩性变化复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TOC、拟合方法计算TOC、基于干酪根含量计算TOC共3种模型,并对该地区X井页岩进行了TOC含量评价。结果表明:在A地区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TOC模型其精度最高,可为岩性复杂地区的TOC含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总有机碳 BP神经网络 自然伽马能谱 干酪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优选——以焦石坝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仁春 王燕 +2 位作者 程斯洁 刘帅 程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32,共8页
国内外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各种计算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及计算精度的优劣.因此,探讨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最终确定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区域性经验计算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 国内外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各种计算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及计算精度的优劣.因此,探讨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最终确定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区域性经验计算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利用改进的△lgR技术、体积密度法、自然伽马能谱法、多元拟合法、体积模型法等分别建立了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对模型进行对比优选,最终确立了体积密度法为区域性经验计算模型.实践证明:改进的△lgR技术和自然伽马能谱法计算精度相对较差;多元拟合法和体积密度法的计算成果均能满足精度要求,但体积密度法方法更为简单且适用范围更广.为进一步验证经验模型的普适性,应用该方法对焦石坝页岩气田重点井的总有机碳含量开展测井精细解释评价,并利用岩心实测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其有机碳含量测井解释符合率介于90.5%~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焦石坝气田 页岩储集层 有机碳含量 测井资料 体积密度法 ΔlgR技术 自然伽马能谱 多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ΔlogR方法估算低阻海相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以桂中坳陷A地区B组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梦蕾 张超谟 +2 位作者 石文睿 虞成 罗意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51-5460,共10页
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确定烃源岩质量的最重要参数。为解决传统ΔlogR方法应用于沉积环境较复杂的海相页岩气储层精度低的问题,以桂中坳陷A区B组海相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低阻原因的基础上,对测井曲... 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确定烃源岩质量的最重要参数。为解决传统ΔlogR方法应用于沉积环境较复杂的海相页岩气储层精度低的问题,以桂中坳陷A区B组海相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低阻原因的基础上,对测井曲线按照扩径范围进行井径校正,并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中Th/K数据,与ΔlogR建立多元拟合关系,提出基于井径校正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改进ΔlogR方法。结果表明:声波时差曲线经过校正后,降低了井径扩径带来的测井数据失真的影响,同时结合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能够适应研究区复杂的地质背景和较强的非均质性,大大提高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的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适用性。该方法可以为桂中坳陷A区B组海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中坳陷 海相页岩气 低电阻率 总有机碳含量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改进Δlog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庞江平 杨扬 +5 位作者 谢伟 姜巍 韩贵生 瞿子易 高源宏 魏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前气体钻井、PDC钻头+旋转导向等钻井新工艺被广泛地运用于页岩气平台的水平井中,使得岩屑十分细碎,甚至呈粉末状,致使岩屑录井对地层岩性难以识别,增大了页岩气储层跟踪、解释的难度,导致前期部分页岩气井Ⅰ类储层钻遇率不高,直接影... 目前气体钻井、PDC钻头+旋转导向等钻井新工艺被广泛地运用于页岩气平台的水平井中,使得岩屑十分细碎,甚至呈粉末状,致使岩屑录井对地层岩性难以识别,增大了页岩气储层跟踪、解释的难度,导致前期部分页岩气井Ⅰ类储层钻遇率不高,直接影响水平井单井产量和最终采出量。为此,针对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特点,将自然伽马能谱录井新技术应用于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自然伽马能谱录井资料具有以下优势:①适应性强,可分析钻井新技术条件下地层特征变化,进行地层对比与划分,判断优质页岩段;②及时性好,可随钻准确识别龙马溪组储层,确定水平井巷道位置,实时调整井眼轨迹,保障优质页岩储层钻遇率;③针对性强,建立了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并结合区域储层分类标准划分页岩气储层。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采用自然伽马能谱录井有效地实现了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随钻定量解释,解决了页岩气小层划分的难题,为辅助水平井地质导向、保障页岩气储层钻遇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自然伽马能谱 录井技术 烃源岩 储集层 地层划分 水平井地质导向 有机碳含量 随钻定量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种常规测井方法的有机碳含量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宋磊 宁正福 丁冠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260-265,共6页
由于取芯数量有限,导致所获得的岩心不能反映储层内有机碳的连续变化情况,严重影响了岩心分析法评价总有机碳含量的精度。而采用测井方法评价页岩有机碳含量,可以减少因有机质分布的非均质性和岩样的代表性带来的室内岩心分析误差。为... 由于取芯数量有限,导致所获得的岩心不能反映储层内有机碳的连续变化情况,严重影响了岩心分析法评价总有机碳含量的精度。而采用测井方法评价页岩有机碳含量,可以减少因有机质分布的非均质性和岩样的代表性带来的室内岩心分析误差。为进一步优选利用测井数据评价有机碳含量分析的方法,本文在分析含有机质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选取了四川盆地某页岩气藏区块多口井的数据,运用测井评价方法分析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使用岩性密度测井单因素计算模型、自然伽马单因素计算模型和声波电阻率多因素计算模型的评价总有机碳含量,对比3种模型的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密度测井单因素法在页岩储层中容易受到扩径的影响;(2)自然伽马单因素计算模型由于考虑因素少导致准确度较低;(3)声波电阻率多因素法有这很大的主观性,因为人为确定页岩"基线",不便于操作。本文提供了计算和评价页岩有机碳含量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自然伽马测井 密度测井 声波电阻测井 有机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海相页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斌 董振国 罗群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4-614,共11页
为了破解南方海相页岩储层在有机碳含量/泥质含量计算、岩性识别、沉积环境恢复、储层评价等方面的难题,对龙马溪组岩心进行系统采样和测试,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数据、解释成果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龙马溪组岩心的标定,建立页... 为了破解南方海相页岩储层在有机碳含量/泥质含量计算、岩性识别、沉积环境恢复、储层评价等方面的难题,对龙马溪组岩心进行系统采样和测试,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数据、解释成果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龙马溪组岩心的标定,建立页岩铀和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经过验证有机碳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利用相对值法,对海相页岩泥质含量进行提取,提高泥质含量计算的准确性;采用钍、铀、钾比值和交会图开展黏土矿物类型划分、岩性识别和沉积环境辨识,龙马溪组地层岩性以泥页岩、粉砂岩为主,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含伊利石;黑色页岩为海相强还原环境的沉积产物,水动力条件较弱,以低能为主;测井上铀含量高、钍和钾含量低,指示可能为高放射性、裂缝发育的储层;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对页岩储层的划分和评价具有较好的指示性,可为页岩储层评价和沉积环境恢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 地层评价 有机质 黏土矿物 储层特征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