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有机酸影响土壤中活性氧自由基生成机制及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怡 方国东 +2 位作者 陈文涛 陈宁 刘翠英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小分子有机酸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对土壤结构、土壤养分循环、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乃至土壤生态功能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自由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参与有机质分解和元素平衡调节,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近年来,小分子有机酸对自由基... 小分子有机酸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对土壤结构、土壤养分循环、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乃至土壤生态功能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自由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参与有机质分解和元素平衡调节,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近年来,小分子有机酸对自由基生成机制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小分子有机酸和土壤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来源、种类及在土壤中的作用,围绕小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展开论述,进一步探究了此过程对污染物转化、元素循环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小分子有机酸调控土壤自由基过程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小分子有机酸 自由基 污染物降解 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张一文 沈伟 徐开秀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效应。[方法]比较阿魏酸(FA)与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互作行为,明确FA添加量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结...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效应。[方法]比较阿魏酸(FA)与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互作行为,明确FA添加量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FA能够有效促进HMW-GS及LMW-GS的聚集,诱导游离巯基氧化形成更多的二硫键,增大蛋白聚集体的平均粒径,同时增加稳定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减少无序的无规卷曲含量,促进HMW-GS及LMW-GS聚集体的形成,进一步导致疏水基团掩埋,降低其表面疏水性,并形成更为稳定的三级结构。相较于LMW-GS,添加0.5%的FA可诱导HMW-GS更多地聚集。HMW-GS+0.5%FA能够有效改善馒头品质,相较于原生面粉,比容增加了29.62%,硬度降低了18.59%。[结论]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0.5%阿魏酸能有效改善馒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聚集 馒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晓萌 钱建财 +3 位作者 王锴 闫凤丹 宋正熊 黄五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80,共10页
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可行性高且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低分子量有机酸(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天然螯合剂,具有强化植物修复效... 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可行性高且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低分子量有机酸(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天然螯合剂,具有强化植物修复效果的作用,在植物修复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综述了LMWOAs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活化土壤重金属、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活化营养元素、提高植物转运系数、缓解植物毒害。其次阐述了影响LMWOAs植物修复效果的因素,包括重金属理化性质、植物特性和种植方式、LMWOAs种类与浓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最后展望了LMWOAs在植物修复中的研究方向,为今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 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有机酸耦合水分管理对土壤Cd、As形态的影响
4
作者 尹雪斐 柳赛花 +4 位作者 纪雄辉 陈杰 谢运河 潘淑芳 田发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7,共11页
为提高土壤中Cd、As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本研究基于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小分子有机酸,耦合不同水分条件,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Cd、As形态及有效态的影响,获得对Cd、As活化效果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施加... 为提高土壤中Cd、As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本研究基于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小分子有机酸,耦合不同水分条件,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Cd、As形态及有效态的影响,获得对Cd、As活化效果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施加5mmol·kg^(-1)柠檬酸配合干湿交替最大程度促进了土壤Cd向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转化,土壤弱酸可溶态Cd含量占比为60.94%,流动性较低的可氧化态Cd含量为所有处理中最低,占比仅为13.18%;施加2.5 mmol·kg^(-1)苹果酸配合长期淹水5~6 cm最大程度促进了土壤As向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转化,该处理土壤中,水结合态与表层吸附态As之和占比为所有处理中最大,为9.05%,铁铝结合态As含量为38.65%;钙结合态As含量为3.37%。理论上,使得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含量最高的组合为C2B4A1(干湿交替,10 mmol·kg^(-1)酒石酸);使得土壤生物有效态As含量最高的组合为C3B1A3(淹水2~3 cm,0 mmol·kg^(-1)酒石酸),相较于其他因素,淹水对土壤As有效态的影响为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施加较低剂量的柠檬酸并作干湿交替处理利于Cd的释放,对于As污染土壤,低剂量施加苹果酸结合淹水更能达到活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有机酸(LMWOAs) 正交试验 有效态Cd 有效态As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和海岸带的降水化学特征、来源及生态效应
5
作者 徐兴建 邢建伟 +2 位作者 宋金明 袁华茂 冯辰龙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67-3883,共17页
总结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从降水pH值和电导率、主要化学成分丰度和来源、营养成分湿沉降通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系统探析了我国近海和海岸带大气降水化学的研究状况,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结果表明:受北方地区沙尘/建筑扬尘带来... 总结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从降水pH值和电导率、主要化学成分丰度和来源、营养成分湿沉降通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系统探析了我国近海和海岸带大气降水化学的研究状况,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结果表明:受北方地区沙尘/建筑扬尘带来的碱性离子中和效应以及较小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和海岸带降水pH值和电导率大致呈现北高南低的现象;中国近海和海岸带降水主要化学成分以SO_(4)^(2-)、NO_(3)^(-)、Ca^(2+)、Cl^(-)、NH_(4)^(+)占主导地位,酸雨类型主要为硫酸-硝酸混合型酸雨;中国近海四大海域降水常量离子湿沉降特征略有不同,除渤海外其他海域均以湿沉降为主,整体呈现出湿季>干季的特征,其中黄海海域离子沉降通量最大;短时强降水的输入可影响海洋环境,输入营养盐的成分和比例不同会对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在海-陆-人类活动的复合影响之下,我国近海和海岸带大气降水呈现出有别于内陆的化学特征,并会对近海生态环境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未来应立足陆海统筹这条主线,深入挖掘陆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降水化学成分-大气沉降-近海生态系统演变之间的内在影响和反馈机制,以更好地从大气沉降的视角深入探索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低分子有机酸 湿沉降 近海生态系统 初级生产力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及其生态意义
6
作者 高雷 杨瑞彤 +3 位作者 刘宝东 贾淑霞 郭亚芬 崔晓阳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2-674,共13页
植物吸收土壤氮的过程及其多维度策略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碳汇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系统回顾了植物氮营养理论发展历程,介绍了矿质营养理论和矿质-有机营养理论,重点阐述了植物对土壤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主要涉及4个方面:(1)多形... 植物吸收土壤氮的过程及其多维度策略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碳汇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系统回顾了植物氮营养理论发展历程,介绍了矿质营养理论和矿质-有机营养理论,重点阐述了植物对土壤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主要涉及4个方面:(1)多形态氮吸收,这既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包括一系列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氮,如氨基酸、氨基糖和寡肽等;(2)季节性吸收,植物对土壤多形态氮吸收数量和模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异,不同植物的吸收规律可能存在差异;(3)土层分化吸收,根系构型及土壤有效氮在土壤垂直层次的变异影响植物对土壤不同层次氮量及氮形态的吸收;(4)共生方式分化吸收,固氮细菌、菌根真菌及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等促进植物氮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的获取。综上,植物氮吸收的多维度策略是生态系统植物共存和生态位分化的基础,在缓解植物种间竞争、减少氮损失及提高生态系统氮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植物氮吸收策略的研究尚有不足,与之相关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原位土壤有效氮的含量与动态,不同土壤有效氮的周转差异,植物氮吸收策略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不同有效氮对植物氮营养的贡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 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氮 氮吸收策略 生态系统 生态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有机酸协同菱铁矿氧化固定As(Ⅲ)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尹正 高宇阳 +2 位作者 于雪辉 秦文秀 司友斌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70-4481,共12页
聚焦于小分子有机酸(草酸(OA)、柠檬酸(CA)、没食子酸(GA))协同Fe(Ⅱ)矿物产生活性氧(ROS)氧化固定As(Ⅲ).采用菱铁矿(FeCO_(3))为受试矿物,探讨了吸附态和共沉淀态FeCO_(3)-小分子有机酸复合物对As(Ⅲ)氧化特性,并分析了氧化过程中产... 聚焦于小分子有机酸(草酸(OA)、柠檬酸(CA)、没食子酸(GA))协同Fe(Ⅱ)矿物产生活性氧(ROS)氧化固定As(Ⅲ).采用菱铁矿(FeCO_(3))为受试矿物,探讨了吸附态和共沉淀态FeCO_(3)-小分子有机酸复合物对As(Ⅲ)氧化特性,并分析了氧化过程中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Fe的形态变化,以及自由基淬灭剂和C/Fe摩尔比对As(Ⅲ)氧化和As(T)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0.05~0.5mmol/L小分子有机酸会促进菱铁矿对As(Ⅲ)的氧化,其中GA>CA>OA,GA存在下As(Ⅲ)去除率最高为80%;对于吸附态和共沉淀态复合物,C/Fe摩尔比增大,氧化能力增强,其中共沉淀态FeCO_(3)-CA对As(Ⅲ)的氧化率最高可达到92.1%.自由基淬灭剂甲醇和NBT显著抑制As(Ⅲ)氧化,证明氧化As(Ⅲ)的主要活性物质为O_(2)^(·-)和·OH.不同小分子有机酸与As(Ⅲ)竞争·OH能力不同,其中共沉淀态FeCO_(3)-GA复合物中OC矿化率最高为72.2%,·OH氧化是氧化过程中OC损失的主要原因.SEM、XRD表明菱铁矿反应后向赤铁矿转变.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小分子有机酸与含铁矿物在砷氧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制,而且为砷污染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有机酸 含铁矿物 砷形态转化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降解岩藻聚糖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岩藻寡糖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海迪 马冬月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5,共11页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糖的降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降解岩藻聚糖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化学降解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等独特的优势。当前,化学降解方法主要包括酸降解法和自由基降解法。酸降解法使用的试剂主要有盐酸、硫酸和三氟乙酸,而自由基降解法则主要利用过氧化氢产生的自由基对岩藻聚糖进行降解。本文主要针对化学降解岩藻聚糖的机制和条件进行综述,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 酸降解 自由基降解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 岩藻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植生孔绿化基质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桂林 胡新红 +3 位作者 杨晓丽 王海林 康薇 郑进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9-13,共5页
探讨了柠檬酸、草酸和酒石酸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植生孔绿化基质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各0.5 mmol/L)组合使用时,基质容重降低24.3%、孔隙度提高16.4%、pH值从8.18降至7.26、有机质和速效... 探讨了柠檬酸、草酸和酒石酸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植生孔绿化基质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各0.5 mmol/L)组合使用时,基质容重降低24.3%、孔隙度提高16.4%、pH值从8.18降至7.26、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43.5%和20.2%,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至7.1×10^(8)cells/g(增幅达20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45.2%、60.4%、99.5%和102.2%。指出了低分子量有机酸通过酸化、螯合及促进微生物活性等协同机制,显著优化了植生孔基质特性并促进植物生长,且组合施用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处理。该结果为植生孔绿化技术在复杂立地条件下的生态治理与植被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 植生孔 绿化基质 紫穗槐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亚热带地区典型土壤磷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苗苗 黄鑫星 +3 位作者 罗沛 刘锋 宫殿林 肖润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为探索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亚热带地区典型土壤磷吸附的影响,采用批处理法研究了柠檬酸和草酸对旱地土、水稻土磷素吸附特征的作用,重点探讨了不同浓度有机酸和柠檬酸钠、有机酸加入顺序等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草酸显著... 为探索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亚热带地区典型土壤磷吸附的影响,采用批处理法研究了柠檬酸和草酸对旱地土、水稻土磷素吸附特征的作用,重点探讨了不同浓度有机酸和柠檬酸钠、有机酸加入顺序等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草酸显著降低了土壤磷吸附动力学的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度,减弱了磷素在土壤颗粒内部扩散过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有机酸存在下土壤磷吸附等温数据均有较好的拟合效果(R2=0.863~0.996)。有机酸降低了土壤磷素最大理论吸附量。土壤磷吸附量与有机酸浓度呈指数函数关系,0.1~5 mmol/L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最大。有机酸浓度小于1 mmol/L时,柠檬酸对土壤磷素吸附的抑制程度大于草酸;而当浓度大于5 mmol/L时,草酸的抑制程度更大。在相同浓度时,0.1~5 mmol/L的柠檬酸钠比柠檬酸对土壤磷吸附能力抑制程度更大,先加入有机酸进一步降低了土壤对磷素吸附量,说明阴离子竞争吸附是低浓度柠檬酸降低土壤磷吸附能力的主要原因,而柠檬酸浓度为5~50 mmol/L时,有机酸与土壤铁铝等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吸附 土壤 柠檬酸 草酸 低分子量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厂污泥与生活污泥有机组分的差异性及其淋溶迁移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显梅 刘方 +2 位作者 朱健 陈祖拥 刘元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3-587,共5页
通过对白酒厂污泥和生活污泥中腐植酸、低分子有机酸的含量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污泥中有机组分的差异性及其淋溶迁移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酒厂污泥中有机质和腐植酸(NaOH浸提)平均含量分别为428.2,342.47 g/kg,平均比生活污泥中的含量高4... 通过对白酒厂污泥和生活污泥中腐植酸、低分子有机酸的含量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污泥中有机组分的差异性及其淋溶迁移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酒厂污泥中有机质和腐植酸(NaOH浸提)平均含量分别为428.2,342.47 g/kg,平均比生活污泥中的含量高47.7%,62.6%。从污泥浸提(H 3PO 4浸提)的低分子有机酸含量,白酒厂污泥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分别达3.90,0.88 g/kg,分别是生活污泥的10.00倍和1.83倍;而生活污泥中的草酸含量达3.74 g/kg,是白酒厂污泥的2.94倍。两种污泥的腐植酸均含有丰富的羟基、酚羟基,而白酒厂污泥的腐植酸还含有丰富的羧基。两种污泥的6次连续淋溶的实验表明,生活污泥的淋溶液中,COD、NH_(4)^(+)-N含量范围分别为121.5~380.5,1.83~10.67 mg/L,平均比酒厂污泥高出55.8%,27.2%;而白酒厂污泥的淋溶液中,TP含量范围为0.84~1.90 mg/L,平均比生活污泥淋溶液中的含量高28.1%,白酒厂污泥有机组分淋溶迁移对水环境的影响小于生活污泥。综上所述,白酒厂污泥的有机组分及腐植酸的资源化利用优于生活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腐植酸 低分子有机酸 淋溶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耐低磷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颖慧 佘冰雨 +1 位作者 葛才林 王泽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作物的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低磷适应机制,主要涉及土壤磷的活化、吸收、转运和内部磷的循环、再利用等过程。从作物低磷胁迫下的根系形态、根系分泌物、与...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作物的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低磷适应机制,主要涉及土壤磷的活化、吸收、转运和内部磷的循环、再利用等过程。从作物低磷胁迫下的根系形态、根系分泌物、与微生物共生体系、分子机制4个方面综述了作物耐低磷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作物栽培调控及耐低磷作物品种的改良与选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低磷胁迫 根系形态 有机酸 微生物共生体系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磷的活化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章浩 王雪薇 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目的】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是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有效途径。比较研究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组合对土壤磷的活化性能,为土壤磷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低磷和高磷石灰性土壤选自新疆石河子,设置5个低分子有机酸添加处理:草酸、柠檬... 【目的】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是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有效途径。比较研究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组合对土壤磷的活化性能,为土壤磷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低磷和高磷石灰性土壤选自新疆石河子,设置5个低分子有机酸添加处理:草酸、柠檬酸、黄腐酸、柠檬酸+草酸、草酸+柠檬酸+黄腐酸处理,和一个0.01mmol/L KCl对照。采用吸附平衡实验法测定土壤磷的吸附量;采用土壤吸附动力学实验法测定土壤磷的解吸动力学。采用常规和灭菌土壤培养方法,通过连续浸提法研究低分子有机酸及其组合对磷组分动态转化的影响和pH对磷的活化效应。【结果】Langmuir与Elovich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土壤对磷的吸附热力学(R^(2)=0.852~0.994)与吸附动力学过程(R^(2)=0.882~0.975)。低磷土壤的最大吸附量(Q_(max))、最大缓冲容量(MBC)、吸附力常数(K_L)和吸附速率(b)均高于高磷土壤,表明低磷土壤对磷的吸附更强。低分子量有机酸添加均降低了Q_(max)、MBC和b。草酸对Q_(max)和MBC的降幅最大,低磷土壤降幅分别为28.5%和74.9%,高磷土壤分别为14.7%和73.3%。柠檬酸对低磷土壤的b值降幅最大(80.9%),草酸对高磷土壤的b值降幅最大(22.0%)。与CK相比,草酸添加显著提高了Olsen-P含量,草酸+柠檬酸效果次之,黄腐酸对磷的活化效果最差。不灭菌培养条件下,草酸和草酸+柠檬酸处理低磷土壤的Olsen-P含量分别增加了42.6%和18.5%,高磷土壤分别增加了27.3%和1.01%;草酸和草酸+柠檬酸处理的活性磷组分Resin-P在低磷土壤中分别增加了80.9%和77.4%,在高磷土壤中分别增加了79.5%和72.8%;非活性磷组分Di HCl-P在低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8.87%和5.89%,在高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8.83%和5.54%;Con HCl-P在低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25.1%和12.9%,在高磷土壤中分别降低了16.9%和5.30%。柠檬酸处理的Resin-P在低磷和高磷土壤中分别增加了70.2%和79.5%,而NaOH-P则分别降低了14.8%、26.3%,说明草酸、草酸+柠檬酸促进了非活性磷向活性磷组分的转化,柠檬酸则促进了中活性磷向活性磷组分的转化。土壤灭菌培养各处理磷组分含量与不灭菌培养无显著差异,说明微生物对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效应无显著影响。不论是否灭菌,土壤Olsen-P含量的增加与pH降低呈负相关,因此致酸效应不是小分子有机酸活化土壤难溶性磷的主要机制。【结论】小分子有机酸通过与磷竞争吸附位点或进行螯合反应活化土壤磷,而不是通过致酸效应或激发磷活化相关的微生物。3种小分子有机酸相比,草酸活化磷的效果最大,其次是柠檬酸、黄腐酸,单一有机酸的活化效果大于有机酸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磷有效性 磷组分转化 石灰性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低剂量应用草酸促进芹菜减磷生产
14
作者 孙项欣 牛明芬 +1 位作者 马建 黄斌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3期348-358,共11页
针对蔬菜作物生长期一次性低剂量应用草酸土壤磷素活化作用时效短和一次性高剂量应用草酸风险较大的缺点,选用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的方法,以期持续、安全地活化设施菜地土壤盈余磷素,推动设施蔬菜减磷生产。选用速效磷含量分别为88.6... 针对蔬菜作物生长期一次性低剂量应用草酸土壤磷素活化作用时效短和一次性高剂量应用草酸风险较大的缺点,选用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的方法,以期持续、安全地活化设施菜地土壤盈余磷素,推动设施蔬菜减磷生产。选用速效磷含量分别为88.6和46.1mg·kg^(−1)的两个设施菜地土壤(分别简称土壤A和土壤B)开展室内浅层土壤(深度为1 cm)培养试验、无植物和种植芹菜的盆栽土壤(深度17 cm)温室试验,探究多次低剂量应用草酸活化土壤磷素及促进芹菜生产效果。土壤培养试验揭示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每次草酸应用0.36 g·kg^(−1),共5次,每次间隔10 d)均可以持续、平稳地提高土壤A和土壤B的水溶性无机磷(DIP)的含量。无植物的盆栽土壤试验则显示在土壤A中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的土壤磷素活化作用集中在0~10 cm土层,特别是0~5 cm土层。盆栽芹菜试验多次应用草酸(芹菜定植30 d应用草酸4次,每次0、0.18或者0.36 g·kg^(−1),每次间隔10 d)的结果显示,土壤A和土壤B施磷分别减量70%和54%的前提下,两个草酸应用剂量均提高芹菜收获时两个土壤0~5 cm土层的DIP含量,在土壤A中增幅显著(分别为92.0%和165%),在土壤B中仅较高草酸剂量下显著增加64.5%;较高草酸剂量的芹菜增产效果不明显,较低草酸剂量的增产效果显著(20.0%~33.6%,P<0.05),在土壤B中更为明显。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在其它土壤-蔬菜系统中的效果及风险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无机磷 土壤磷素盈余 土壤磷素活化 土壤深度 须根蔬菜 小分子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低分子量减水剂的合成、性能及机理
15
作者 卢通 钱珊珊 +2 位作者 刘晓 高瑞军 郑春扬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3,共6页
以柠檬酸(CA)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单甲醚(MPEPPG)为主要反应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一种柠檬酸改性低分子量减水剂(LMW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凝胶色谱测试获得合成减水剂的结构参数信息。同时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水泥净浆Zeta电... 以柠檬酸(CA)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单甲醚(MPEPPG)为主要反应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一种柠檬酸改性低分子量减水剂(LMW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凝胶色谱测试获得合成减水剂的结构参数信息。同时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水泥净浆Zeta电位、减水剂对水泥的吸附性能、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水泥水化热、水泥净浆塑性粘度、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混凝土性能等研究对比了相同酸醚比(n(CA)∶n(MPEPPG)=1∶1)时不同分子量LMWS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掺量条件下,分子量适中的LMWS-3显著降低水泥净浆的塑性粘度并延缓水泥的水化进程,具有优异的初始分散和分散保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酯化 低分子量减水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超纯水制备过程典型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宇鸣 熊江磊 +1 位作者 章洪斌 高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180,共5页
基于某12寸半导体超纯水中试线,对超纯水系统各处理单元总有机碳(TOC)去除过程及有机组分分子质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探究了有机碳紫外降解(TOC-UV)装置照射强度、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物分子键能对水中典型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 基于某12寸半导体超纯水中试线,对超纯水系统各处理单元总有机碳(TOC)去除过程及有机组分分子质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探究了有机碳紫外降解(TOC-UV)装置照射强度、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物分子键能对水中典型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级反渗透(RO)系统可去除98.5%的TOC,一级RO产水中含有97.3%分子质量低于350 u的中性小分子物质;在一定范围内提升紫外光照射强度与水力停留时间可提升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2.46 mW/cm2的185 nm紫外灯对TOC去除效果最好,水力停留时间为40 s时TOC去除效率最佳;UV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明显受物质键能影响,TOC-UV对具有较高键能的小分子有机物(如尿素728 kJ/mol)的去除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水 总有机碳 TOC-UV 小分子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浸提对紫色土金属阳离子释放和化学蚀变的影响
17
作者 李华辉 李雪 +4 位作者 李琬婷 王婷 李春培 王雪瑶 赵吉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352,共10页
[目的]通过探究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紫色土壤金属阳离子释放的具体影响机制,解析植物根系在矿物风化和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有机酸浸提试验,研究不同低分子量有机酸下紫色土结构崩解特征及风化过程中离子的释放... [目的]通过探究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紫色土壤金属阳离子释放的具体影响机制,解析植物根系在矿物风化和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有机酸浸提试验,研究不同低分子量有机酸下紫色土结构崩解特征及风化过程中离子的释放规律,定量分析释放速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不同有机酸对化学蚀变指数(CIA)的影响。[结果]有机酸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色土风化产物的CIA值,增幅为7.25%~15.42%,在相同浓度下,柠檬酸较草酸更能加速风化过程;电镜(SEM)扫描结果显示有机酸促进紫色土的结构破坏,Matlab软件分析进一步表明有机酸浸提处理促进土壤矿物表面孔隙的发育,降低土壤颗粒的均匀程度;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浸提处理时土壤金属阳离子释放速率不同,且随着浸提时间的持续,释放速率逐渐降低。金属离子的释放速率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离子释放总量整体呈现Fe^(3+)>Mg^(2+)>Mn^(2+)>K^(+)>Ca^(2+)>Na^(+)的规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建立溶液酸度变化条件下的金属阳离子释放速率的定量分析模型发现,金属阳离子的释放速率与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结论]低分子量有机酸浸提促进紫色土金属阳离子释放和风化,且柠檬酸较草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低分子量有机酸 离子释放 化学蚀变指数(CIA) 金属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质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119
18
作者 余贵芬 蒋新 +2 位作者 孙磊 王芳 卞永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0-776,共7页
土壤中的低分子有机酸和腐殖酸对镉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提高土壤镉的可提取率、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但是更大分子量的有机酸 EDTA却抑制植物对镉的吸收。腐殖酸促进土壤镉的溶解性 ;因腐殖酸组分和环境条... 土壤中的低分子有机酸和腐殖酸对镉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提高土壤镉的可提取率、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但是更大分子量的有机酸 EDTA却抑制植物对镉的吸收。腐殖酸促进土壤镉的溶解性 ;因腐殖酸组分和环境条件 ,腐殖酸能够促进也能抑制土壤镉活性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影响腐殖酸固定镉的因素 ,以达到利用有机质抑制土壤镉活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质 土壤镉有效性 影响 综述 低分子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有机酸淋溶对土壤中重金属Pb Cd Cu和Zn的影响 被引量:44
19
作者 胡浩 潘杰 +2 位作者 曾清如 马云龙 刘小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1-1616,共6页
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试验,比较研究了3种低分子有机酸条件对土壤中重金属Pb、Cd、Cu和Zn的影响,以及HPO24-对低分子有机酸淋溶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低分子有机酸淋溶液对供试土壤中Pb、Cd、Cu和Zn都具有解吸作用。相... 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试验,比较研究了3种低分子有机酸条件对土壤中重金属Pb、Cd、Cu和Zn的影响,以及HPO24-对低分子有机酸淋溶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低分子有机酸淋溶液对供试土壤中Pb、Cd、Cu和Zn都具有解吸作用。相同低分子有机酸浓度淋溶条件下,在对Pb和Cd的淋溶中,各低分子有机酸能力大小顺序为柠檬酸>酒石酸>草酸;Cu的解吸顺序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Zn的解吸顺序为酒石酸>柠檬酸>草酸。低分子有机酸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部分主要来自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3种形态,淋溶过程与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有关。HPO24-的加入对解吸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有机酸 淋溶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刘丽 梁成华 +3 位作者 王琦 杜立宇 吴玉梅 韩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3-600,共8页
研究两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土壤磷活化的影响,并用修正的Hedley法测定土壤磷活化前后磷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持续活化土壤磷,活化强度随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并且柠檬酸活化土壤磷的能力强... 研究两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土壤磷活化的影响,并用修正的Hedley法测定土壤磷活化前后磷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持续活化土壤磷,活化强度随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并且柠檬酸活化土壤磷的能力强于苹果酸。低分子量有机酸能促进作物有效态无机磷组分(H_2O-P和NaHCO_3-P_i)的释放;同时还促进有机磷组分(NaHCO_3-P_o和NaOH-P_o)的矿化。在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达到0.5 mmol/L以上时,其对土壤磷组分的活化量的顺序为NaOH-P_i>HCl-P>NaHCO_3-P_i>H_2O-P,即铁铝结合态磷>钙结合态磷>作物有效态磷。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过程中伴有大量铁、铝释放,且铁或铝的释放量与磷活化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铁、铝结合态磷是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主要磷源,并且其活化机制可能与铁、铝结合态磷的螯合溶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 土壤磷活化 磷组分 柠檬酸 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