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mother wavelet-based Lamb wave analyses and damage detection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被引量:2
1
作者 Li Fucai Meng Guang Ye Lin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29-1735,共7页
With the purpose of on-lin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a transducer network was embedded into compos- ite structure to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s.The intrinsic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 of Lamb wave make... With the purpose of on-lin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a transducer network was embedded into compos- ite structure to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s.The intrinsic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 of Lamb wave makes the wavelet transform an effectiv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guided waves.To get high precision in feature extrac- tion,an information entropy-based optimal mother wavelet selection approach was proposed,which was used to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basis function for particular Lamb wave analysis.By using the embedded sensor network and extracting time-of-flight,delamination in the composite laminate was identified and located.The results demon- 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姆波 损失探测 内传感器 信息熵 最优小波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携能通信下mmWave协作通信小单元的能效最优策略
2
作者 卢明妤 李陶深 吕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634,共9页
针对无线携能通信(SWIPT)网络中的能量与信息同时传输阶段的优化问题,以最大化链路能量效率为目标,提出一种SWIPT下mmWave协作通信小单元的能效最优策略。该策略在最小链路传输速率和最小收集能量的联合约束下,在能量受限型用户设备的... 针对无线携能通信(SWIPT)网络中的能量与信息同时传输阶段的优化问题,以最大化链路能量效率为目标,提出一种SWIPT下mmWave协作通信小单元的能效最优策略。该策略在最小链路传输速率和最小收集能量的联合约束下,在能量受限型用户设备的接收端采用功率分流工作模式,通过优化发射功率控制和功率分流因子,最大化系统链路能量效率。针对原问题是一个非凸的分式规划问题,具有NP难性质,采用Dinkelbach方法将目标函数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凸优化问题,并设计一个交叉迭代的算法求出最优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在优化系统能量效率性能上要优于传统功率控制方法和最大发射功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携能通信 毫米波协作通信 能量效率 优化部署 能量收集 功率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优化成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海燕 张语心 +2 位作者 张辉 朱文发 朱琦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multiply and sum,DMAS)CCF-DMAS优化算法,实现薄板中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成像。该方法考虑接收阵元间的空间相干性,对接收信号进行相乘耦合,利用数据中的相位信息计算相干因子实现自适应加权,以扩大相干和非相干信号间的差异,从而达到缩窄主瓣,减少旁瓣,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效果。建立超声阵列发射、接收实验系统,通过楔块耦合,在含通孔缺陷的锆合金薄板上激发S_(0)模态兰姆波,捕获全矩阵数据;通过CCF-DMAS算法对采集的数据相位加权,生成新的频率分量;利用带通滤波保留二次谐波分量进行全聚焦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DAS和DMAS全聚焦成像算法相比,CCF-DMAS全聚焦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和伪影,信噪比提高约39%和22%,阵列性能指数提高约86%和69%,为薄板无损检测的后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乘和 循环相干因子 兰姆波 全聚焦优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选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高伟 陈渊隆 黄天富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323,共13页
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s)仅依靠固定阈值作为动作判据,在参数配合整定不合理、谐波含量大和高频电弧脉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且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的触电事件。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 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s)仅依靠固定阈值作为动作判据,在参数配合整定不合理、谐波含量大和高频电弧脉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且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的触电事件。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选的新型RCD动作判据,可快速识别出常规接地故障、触电、电弧等多种类型的故障。首先,利用高阶统计量中对信号冲击敏感的峭度值捕捉故障起始时刻,并通过计算该时刻前后各一周波差分剩余电流信号的能量比,以实时甄别异常状态。其次,收集故障前一周波和故障启动后三周波的差分剩余电流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融合各节点分量的峭度值、小波包能量比与样本熵特征为动态优选指标(DOI),并结合各分量DOI的贡献度重构低频与高频信号,以突出各故障类型在不同频段电流波形中的故障特征信息。最后,提取不同重构信号的电气量特征,透过双层链式规则实现故障精准分类。该方法已在RCD样机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其在低压交流配电网的串联电弧、接地电弧、触电故障以及常规接地故障检测中表现优异,识别率达到97.52%,平均诊断时间为79.6 ms,能够满足RCDs所要求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有效提升了RCDs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触电故障 串联电弧 小波包分解 特征分量动态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研究
5
作者 刘志恩 李立峰 +1 位作者 陈弯 王永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设立考虑作动器最大出力限制的适应度函数,利用多元宇宙优化(Multi-verse Optimizer,MVO)算法得到LQR控制器权重系数,以解决传统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仿真分析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与传统LQR控制和模糊控制对比,搭建主动悬架系统1/4车辆台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VO-LQR控制效果最佳;在不测量路面激励且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MVO-LQR控制下,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37.1%,轮胎动位移均方根值降低7.89%,悬架动行程满足限制,可显著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悬架 路面激励 多元宇宙优化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口重复放行的公交与社会车辆协同绿波优化模型
6
作者 张鹏 李兴旺 +2 位作者 姬炳豪 孙超 李文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2,共10页
为解决公交优先与社会车辆通行效率之间的矛盾,同时兼顾绿波效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口重复放行的公交与社会车辆协同绿波优化模型。通过引入路口重复放行机制,实现公交与社会车辆在同一交叉口的动态协同优化。模型首先定义了“绿波对... 为解决公交优先与社会车辆通行效率之间的矛盾,同时兼顾绿波效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口重复放行的公交与社会车辆协同绿波优化模型。通过引入路口重复放行机制,实现公交与社会车辆在同一交叉口的动态协同优化。模型首先定义了“绿波对”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绿波带宽加权和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方法,兼顾不同车型的需求以及绿波前后段的截停问题。优化过程中,考虑信号相位差、是否重复放行和信号周期等因素,建立行人过街与绿波约束条件。为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选择镇江市中山东路作为案例,通过VIS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Multiband与整体式干线公交绿波优化控制方法,本文模型有效减少干线直行及左转社会车辆与公交的平均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达30%~34%,对绿波带宽优化达3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同优化 整数线性规划 公交优先 重复放行 绿波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自由变形技术在船型优化中的应用
7
作者 冯佰威 岳朝欢 +1 位作者 刘波 王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9,437,共10页
针对自由变形技术在船体型线优化中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并对其在船体型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基于自由变形技术的改进,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解决了传统自由变形方法无法直接操作船体曲面坐标... 针对自由变形技术在船体型线优化中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并对其在船体型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基于自由变形技术的改进,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解决了传统自由变形方法无法直接操作船体曲面坐标的问题,并将其嵌入自主开发的船舶水动力性能多学科综合优化平台。以S60船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开发的平台对船模艏部型线进行了减阻优化,研究发现:在设计航速F r=0.30时,优化后的船型总阻力较母型船降低了5.30%,显著提升了阻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船体型线优化,为船舶型线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变形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变形 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 船体曲面变形 船型优化 兴波阻力 总阻力 减阻设计 优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时差特性的直流输电线路组合式故障测距方法
8
作者 戴志辉 奚潇睿 +3 位作者 秦昊宇 牛宝仪 韦舒清 韩哲宇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7-855,共9页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频变和时间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波时差特性的直流电网输电线路组合式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初始反行波的时差特性,明确故障测距的基本原理,以此确定目标函数并构建原始测距模型;之后,考虑...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频变和时间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波时差特性的直流电网输电线路组合式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初始反行波的时差特性,明确故障测距的基本原理,以此确定目标函数并构建原始测距模型;之后,考虑波速度频变、时间误差以及结合传统双端行波测距法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两次改进,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虚拟故障距离、波速度和时间误差进行优化,实现精准故障测距;最后,通过数字仿真验证所提测距方法的有效性。大量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双端行波法相比,所提测距方法精度更高,可实现全线故障测距,不受故障位置影响,抗过渡电阻能力强(500Ω),对数据同步和采样频率要求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故障测距 初始反行波 行波时差特性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
9
作者 李泽文 张一鸣 +3 位作者 夏翊翔 冯译萱 王远川 葛俊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最后根据冗余度评价得出最优配置方案,并以贪心策略确定行波定位装置的动态装设顺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行波定位装置的配置数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行波 故障定位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VMD的心率检测去噪算法
10
作者 肖剑 张现国 +2 位作者 宋烨 杨小苑 程鸿亮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5,共10页
针对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信号检测中存在静态杂波和呼吸谐波干扰噪声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浣熊优化算法的变分模态分解(ICOA-VMD)噪声抑制算法。浣熊优化算法采用混沌种群初始化和自适应函数分布提高算法的种群多样性... 针对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信号检测中存在静态杂波和呼吸谐波干扰噪声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浣熊优化算法的变分模态分解(ICOA-VMD)噪声抑制算法。浣熊优化算法采用混沌种群初始化和自适应函数分布提高算法的种群多样性和全局搜索能力,文中利用ICOA对VMD的最佳适应度参数进行搜索,确定惩罚参数和分量个数,对心跳信号进行重构,从而实现心跳信号的干扰噪声去除。实验结果表明,ICOA-VMD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信噪比和均方误差的评估和时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相较于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具有更好的性能。在不同距离的常规环境下,该方法针对不同受试者的心率检测平均精确度可以达到9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信号处理 心率检测 浣熊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救援无人方舱水动力性能分析
11
作者 李铁骊 黄珍秋 周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6,共11页
空投方舱的方形系数过大,使得方舱在航行时艏摇、横摇、纵摇严重,水动力性能较差,需针对方舱的入水航行问题进行水动力性能分析,并为其设计优选附体,改善方舱的稳定性.根据确定的方舱主尺度、船型参数以及重心位置可行域,利用CFD方法研... 空投方舱的方形系数过大,使得方舱在航行时艏摇、横摇、纵摇严重,水动力性能较差,需针对方舱的入水航行问题进行水动力性能分析,并为其设计优选附体,改善方舱的稳定性.根据确定的方舱主尺度、船型参数以及重心位置可行域,利用CFD方法研究方舱的水动力性能,包括快速性、耐波性、航向稳定性等,为方舱设计并优化附体.其中快速性方面,计算固定吃水、纵倾时的阻力以及空载、设计载况下放开纵摇和垂荡的静水阻力;耐波性主要计算空载、设计载况下的波浪增阻和自由横摇衰减时间,增加舭龙骨以改善横摇稳定性;航向稳定性主要计算方舱艏摇衰减时间,并加装艏艉鳍改善其航向稳定性;最后对加装优选附体的方舱进行分析对比,并完成实船阻力、功率预估.通过加装附体的方式对方舱进行优化,水动力性能分析证明了其动力和推进系统可行性,初步确定加装优选附体的方舱模型,为后续总体设计及其设备选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救援方舱 水动力性能 快速性 耐波性 航向稳定性 附体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霜冰优化算法的混合风-光-波一体化系统阵列优化
12
作者 杨博 张芮 +3 位作者 胡袁炜骥 李鸿彪 郜登科 陆海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1,共12页
在国际社会提振气候环境治理的决心与我国“双碳”政策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多重驱动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新型发电资源,其中波浪能发电由于资源丰富、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于单一波浪能装置发电系统能源利用率... 在国际社会提振气候环境治理的决心与我国“双碳”政策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多重驱动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新型发电资源,其中波浪能发电由于资源丰富、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于单一波浪能装置发电系统能源利用率低的缺点,混合风-光-波一体化系统(hybrid wind-solar-wave system,HWSWS)可最大程度地实现多能互补。因此,提升HWSWS的效率和产量具有深远意义。为充分发挥风、光、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霜冰优化算法(improved 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RIME)的HWSWS阵列优化布局策略。通过整合Logistic混沌映射、黄金正弦策略和莱维飞行策略对原始的霜冰优化算法(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IME)进行改进。为了验证IRIME在优化HWSWS阵列方面的有效性,分别在5个HWSWS和9个HWSWS的规模下对阵列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经IRIME优化后的HWSWS的可实现最大功率输出,相较于RIME、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和天鹰优化算法(aquila optimizer,AO),5个HWSWS规模的输出功率分别提高36.2 kW、83.3 kW、27.6 kW和38.0 kW,9个HWSWS规模的输出功率分别提高45.5 kW、191.2 kW、168.5 kW和66.5 kW,证明了IRIME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霜冰优化算法 波浪能转换器 漂浮式光伏 漂浮式风电 混合风-光-波一体化系统 SimuNP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准则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研究
13
作者 邵萌 管笑 +4 位作者 孙金伟 毛智谋 邵珠晓 伊传秀 李祥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8,共12页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降低专家的主观偏差,应用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Fuzzy level based weight assessment,FLBWA)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继而结合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Borda-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atio analysis plus full multiplicative form,Borda-MULTIMOORA)法计算开发适宜性指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得到评价结果;之后,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Grey wolf optimizer with back propagation,GWO-BP)神经网络构建并训练智能模型,将适宜性分析转化为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过程;最后,以山东省风浪联合开发区划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实例验证,该模型可以实现风浪联合开发区划的智能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政府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联合开发 区划 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法 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法 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李贵远 张静 +3 位作者 郭中阳 刘杰 刘勇 崔安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8,共9页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在零、低速段,采用改进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避免使用滤波器,无需调节滤波系数,在转速上减少0.03 s的延时,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在中高速段,采用超螺旋滑模观测器,通过采用积分形式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以及相位延迟,但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容易受到参数干扰产生误差,降低控制精度比较低,对此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超螺旋滑模观测器,转速误差仅有0.1 r/min;最后,通过采用改进加权切换函数,仅有0.5 s的抖动时间,高效实现2种控制策略的切换。经过仿真验证,该复合控制策略使永磁同步电机在各速度区间均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和优良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神经网络PID 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加权切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多层级复合防护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猛 梁民族 +2 位作者 陈荣 林玉亮 张玉武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为高效防护弹药近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联合载荷,设计了包括抗侵彻层、协调支撑层和缓冲吸能层的多层级复合防护结构,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近场爆炸试验进行验证。基于有限元仿真结果,构建了复合防护结构的响应面代理模型,... 为高效防护弹药近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联合载荷,设计了包括抗侵彻层、协调支撑层和缓冲吸能层的多层级复合防护结构,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近场爆炸试验进行验证。基于有限元仿真结果,构建了复合防护结构的响应面代理模型,并以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和总厚度为优化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分别对破片单独作用、冲击波单独作用以及两者联合作用下,复合防护结构的厚度配置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相比于初始结构,破片单独作用下优化后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最高可降低19.2%,厚度最高可降低10.0%;冲击波单独作用下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最高可降低34.9%,厚度最高可降低27.5%;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最高可降低19.2%,厚度最高可降低10.0%。对于限制厚度不超过40 mm的典型应用场景,优化后复合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比初始构型降低约17.5%,总厚度降低约9.1%。同时观察到,破片单独作用和联合作用下得到的Pareto最优解集几乎相同,这表明加装复合防护结构后冲击波对破片后续作用的影响明显减弱,即复合防护结构有效抑制了冲击波和破片的联合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爆炸 破片 冲击波 复合防护结构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和SHAP的海滩波浪爬高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 丁佩 +1 位作者 刘楷操 路川藤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海滩波浪爬高预测是海岸侵蚀防护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技术支撑。针对现有经验公式在精确度、泛化性等方面的不足,将极限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引入到波浪爬高预测中,利用1400多个来自实验室和现场观测的海滩波浪爬高数据,通过贝叶斯优化进行... 海滩波浪爬高预测是海岸侵蚀防护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技术支撑。针对现有经验公式在精确度、泛化性等方面的不足,将极限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引入到波浪爬高预测中,利用1400多个来自实验室和现场观测的海滩波浪爬高数据,通过贝叶斯优化进行超参数调整,建立基于XGBoost的海滩波浪爬高预测模型。此外,还将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SHAP与XGBoost模型结合,以挖掘波浪爬高预测结果的关键特征。评估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57,均方根误差为0.384 m,显著优于其他经验公式,整体预测可靠稳定;SHAP分析也表明XGBoost模型的预测趋势符合真实走向,且Iribarren数在海滩波浪爬高预测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波浪爬高 极限梯度提升模型 贝叶斯优化 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控制对高速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海健 曾京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3,共6页
为了分析半主动控制对高速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首先运用SIMPACK软件建立50自由度整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随后基于开关型、连续型天棚阻尼控制策略以及最优控制策略设计3种二系横向半主动控制悬挂系统;运用SIMPACK-MATLAB联合仿真分析... 为了分析半主动控制对高速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首先运用SIMPACK软件建立50自由度整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随后基于开关型、连续型天棚阻尼控制策略以及最优控制策略设计3种二系横向半主动控制悬挂系统;运用SIMPACK-MATLAB联合仿真分析在不同运行速度、不同等效锥度、一次蛇行失稳、不同时滞以及时滞补偿下半主动控制对高速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速度与不同等效锥度下,3种半主动控制系统均能有效提高车体的横向平稳性;一次蛇行失稳条件下,连续型天棚阻尼控制与最优控制能有效提高车体的横向平稳性;时滞越大,各控制策略下的平稳性所受影响越大;该时滞补偿系统能有效提高半主动控制悬挂系统的抗时滞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车辆 运行平稳性 天棚阻尼控制 最优控制 时滞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WAVE的汽油机工作过程的联合仿真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长禄 王桂芝 +2 位作者 周磊 张付军 张世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应用内燃机性能仿真软件WAVE对462PFI(进气道喷射)汽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用Matlab编制了多目标、多参数非线性约束优化算法程序,通过调用仿真计算模型,改变输入参数如压缩比、空... 应用内燃机性能仿真软件WAVE对462PFI(进气道喷射)汽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用Matlab编制了多目标、多参数非线性约束优化算法程序,通过调用仿真计算模型,改变输入参数如压缩比、空燃比、点火提前角和气门正时等的输入数值,实现了联合仿真优化.在给定权重的条件下,寻求参数的最优匹配,使得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综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联合仿真优化 Matlab/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Ⅲ同化模块的建立和检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齐鹏 范秀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119,共9页
将基于最优插值(OI)的同化并行模块植入全谱空间的第三代海浪模式 WAVEWATCH III ver-sion3.14,建立数据同化的海浪模式预报系统,并通过实际的预报个例对同化系统进行检验。个例实验是以5°S以北的印度洋海域为目标计算区域,海面... 将基于最优插值(OI)的同化并行模块植入全谱空间的第三代海浪模式 WAVEWATCH III ver-sion3.14,建立数据同化的海浪模式预报系统,并通过实际的预报个例对同化系统进行检验。个例实验是以5°S以北的印度洋海域为目标计算区域,海面风场强迫采用业务单位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提供的逐时海面风场预报产品。模式积分过程中连续同化2010年12月15日、16日和17日过境北印度洋的Jason-2卫星高度计沿轨有效波高(SWH)数据(需要指出的是,每次同化得到新的SWH分析场后需重构相应的二维海浪谱用于谱模式)。SWH同化分析值和无同化的对照组分别与高度计沿轨观测数据比较发现,就日平均统计来看,同化较无同化使SWH分析值的均方根误差减小约25%-50%。以 SWH同化分析场作为初始场的预报表明,同化对预报影响的时效性可延长至48-60 h。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将高度计测量的SWH数据同化到海浪模式进一步提升海浪数值预报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 III 最优插值(OI) 数据同化 卫星高度计波高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VE模型的某车用汽油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倪计民 董鑫慧 +2 位作者 陈明 张小矛 平银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0,共5页
建立了某汽油机WAVE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该汽油机进气系统对其充气性能的影响。运用DOE方法对该汽油机进气歧管管径和管长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NSGA对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的进气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进气歧管无极可变可使... 建立了某汽油机WAVE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该汽油机进气系统对其充气性能的影响。运用DOE方法对该汽油机进气歧管管径和管长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NSGA对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的进气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进气歧管无极可变可使汽油机充气效率提高12.58%,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使汽油机低速充气效率提高11.27%,同时高速充气效率无明显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进气系统 优化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