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Guangzhou-Foshan 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 compared with Randstad,Netherlands 被引量:1
1
作者 Bilin Chen Yimin Sun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S01期1-9,共9页
In recent years,regional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itie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Meanwhile,metropolitan area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 have taken shape.On the one hand,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has brough... In recent years,regional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itie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Meanwhile,metropolitan area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 have taken shape.On the one hand,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has brought about urban spatial expansion,as well as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On the other hand,it has led to problems such as the urban sprawl and suburbanization,increasing pressure o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and the decline of urban central areas.Under this background,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Development Plan Outline proposes to accelerate the integration of Guangzhou-Foshan(Guang Fo)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MCR),and to construct a networked space pattern driven by urban poles and shafts.Based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MCR),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this study focus on urban spatial patterns and elements in different scales,from two individual cites(Guangzhou and Foshan),Guang Fo MCR,to Guangdong-Hong Kong-Macao(GHM)Greater Bay Area.With GIS and the mapping method,the spatial elements such as green space,water system,built-up area,road network,rail transit network and main pivot points of the Guang Fo MCR are classified,laid out individually and again overlaid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elements.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the Randstad MCR in the Netherlands,the enlightenment of solving the development problem of MCR is hopefully to be obtained.As delta cities,the Guang Fo MCR is cut by the multi-channel water network,while the urban built-up area is concentr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CR and spread out along the traffic corridor to the suburban district.The traffic structure of the Guang Fo MC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utward radiation of the central area of Guangzhou and Foshan.Simultaneously,the traffic connection between Guangzhou and Foshan is relatively weak.Compared with the polycentric spatial structure,which is called Decentralized Compact pattern of Randstad MCR,the Guang Fo MCR presents a city form with little hierarchy but homogeneity,and its urban space is disorderly spread.The bluegreen system of water and vegetation is fragmented because of the urban invasion in Guang Fo MCR,while the green heart in central Randstad is well preserved.As a result,it is well advised to explore a more resilient and ecological urban development in Guang Fo M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gFo MCR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morphology TRAFFIC land use Blue-gree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都市土地利用功能优化配置研究
2
作者 徐芷一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51-55,63,共6页
采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识别、分类、统计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计算空间连接性和生态安全性指标,并采用多目标规划(GMOP)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结果表明,2015—2020年宜都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 采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识别、分类、统计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计算空间连接性和生态安全性指标,并采用多目标规划(GMOP)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结果表明,2015—2020年宜都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园地、水域、其他商业用地面积增加,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尽管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但其比例仍较高,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园地和水域的增加反映了农业经济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建设用地和其他商业用地的变化则反映了城市扩展和商业发展的需求。形态空间格局分析表明,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核心区面积减少,边缘区和其他区域面积增加,MSPA指数的增加证明了景观的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环境的连通性和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优化配置 生态安全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的减污降碳双重环境福利效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 张陈陈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82,共10页
本文运用2006~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据要素的减污降碳效果。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实现减污降碳的双重环境福利,且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技术创新和公众环境关注度提升的渠道实... 本文运用2006~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据要素的减污降碳效果。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实现减污降碳的双重环境福利,且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技术创新和公众环境关注度提升的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在促进减污降碳方面存在市场化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在实现本地区减污降碳的同时,也会对邻近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回归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对减污降碳的影响效果整体呈现地区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越高其减污降碳效果越明显的态势。本文研究结论为在双碳目标和新发展理念下如何借力数据要素“东风”实现减污降碳的“双赢”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减污降碳 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公众环境关注度 空间溢出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农村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磊 冯长委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85-188,共4页
因为农村各类用地数据具有样本小、非线性等特点,导致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结果的适宜性较差,所以本文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农村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得到各类用地面积数据,... 因为农村各类用地数据具有样本小、非线性等特点,导致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结果的适宜性较差,所以本文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农村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得到各类用地面积数据,对各类用地进行满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多目标函数的优化配置。实例结果表明,农村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结果中各用地类型高度适宜区域的面积占比均超过75%,证实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农村土地 土地利用 空间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土地适宜性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郑宇 胡业翠 +1 位作者 刘彦随 赵庚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5,共6页
基于山东省自然、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区域土地资源自然质量指数、土地资源综合适宜度、相对适宜度进行研究。通过对适宜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的空间叠加,计算、分... 基于山东省自然、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区域土地资源自然质量指数、土地资源综合适宜度、相对适宜度进行研究。通过对适宜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的空间叠加,计算、分析了待调整土地资源的多度及重要值。以土地资源空间分析为基础,多度、重要值为依据,进行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优化后农用地减少10994.82hm2,林牧用地增加13083.56hm2,未利用地减少1438.8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资源 空间分析 优化配置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优化 被引量:77
6
作者 杨立 郝晋珉 +2 位作者 王绍磊 洪舒蔓 周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8-315,共8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优化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工作。该文在对引力模型修正的基础上测算了农村居民点与最近城镇之间的作用引力。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优化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工作。该文在对引力模型修正的基础上测算了农村居民点与最近城镇之间的作用引力。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农村居民点潜能的测算指标,利用量化后的指标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根据修正后的潜能模型,计算出各农村居民点的潜能值。在得到引力值和潜能值的基础上,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曲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优化划分为就地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迁移合并型4种类型。研究结果符合实际,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优化 农村地区 重力模型 潜能模型 农村居民点用地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矿业开采引发的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及优化配置 被引量:32
7
作者 冯宇 毕如田 +2 位作者 王瑾 吕春娟 张迁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40,共9页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内采矿及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冲突问题,对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以山西省亳清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GIS技术并构建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对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5个...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内采矿及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冲突问题,对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以山西省亳清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GIS技术并构建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对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5个等级,并将流域大致分为冲突区和非冲突区;通过参与式农户调查,将冲突区划分矿业环境特殊调控区、矿业生态复垦区、城镇优化建设区、城乡发展协调区和生态农业协调区5亚区,非冲突区划分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农业种植区、林果种植保育区、湿地廊道保育区、生态农业后备区和生态涵养区6亚区;结合各区特点提出了适合流域的人—地—矿协同发展模式。研究结果:冲突高发地集中于采矿活动频繁区域,亳清河上游是矿区与城镇集聚地,冲突水平高于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冲突功能区优化建设空间80%以上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允许建设区,湿地及生态空间70%以上属禁止建设区,分区结果基本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研究结论:生态风险模型测算结果较好反映流域冲突特点,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利于冲突诊断和合理规划流域三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优化配置 空间冲突测度 公众参与调查 流域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多情景模拟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 被引量:23
8
作者 许月卿 罗鼎 +1 位作者 郭洪峰 周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3-529,共7页
利用CLUE-S模型,以甘肃省榆中县为案例区,基于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对2008年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在200 m×200 m模拟尺度下,Kappa指数为0.82。在此基础上,设置耕地保护、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3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情景,模拟2020年不同情... 利用CLUE-S模型,以甘肃省榆中县为案例区,基于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对2008年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在200 m×200 m模拟尺度下,Kappa指数为0.82。在此基础上,设置耕地保护、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3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情景,模拟2020年不同情景下榆中县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结果表明: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稳定性较高,分布集中连片,主要集中在榆中盆地,耕地转出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主要转变为草地和林地;建设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围绕榆中县城关镇扩展,主要由耕地和草地转入,耕地的稳定性较差;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和草地得到较好保护,呈现集中连片特征,地势较高处的耕地转变为林地和草地。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聚集性最高,连通性最好。CLUE-S模型是模拟榆中县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有力工具,模拟结果可为该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未来城市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空间布局 CLUE-S 情景模拟 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学斌 喻光明 +1 位作者 刘成武 何国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F0003,共6页
依据2002年Landsat 5的3个波段合成TM假彩色影像、土壤类型图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MapGIS6.5)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资料,以亚热带丘陵山区——湖北省崇阳县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用地分区规划、适宜性评价以及线性规... 依据2002年Landsat 5的3个波段合成TM假彩色影像、土壤类型图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MapGIS6.5)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资料,以亚热带丘陵山区——湖北省崇阳县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用地分区规划、适宜性评价以及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探讨地形条件复杂、景观类型多样、较大尺度区域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问题。研究显示,耕地、园地和林地面积均做了较大调整,耕地集中配置于地势平坦、水源有保障的山间盆地区,而其他分区内的坡耕地均转为园地或林地。优化结果符合该区土地利用特点,优化后的各类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水土流失问题将得到改善,有助于提升农业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GIS 优化配置 崇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配置 被引量:39
10
作者 董品杰 赖红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5,共4页
针对如何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难点,以及常规的叠加法等土地利用配置方法难以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有效地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匹配到具体的土地单元问题,该文利用... 针对如何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难点,以及常规的叠加法等土地利用配置方法难以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有效地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匹配到具体的土地单元问题,该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内在并行机制及其全局优化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配置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强、灵活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土地利用规划 空间结构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配置 被引量:49
11
作者 李益敏 管成文 +3 位作者 郭丽琴 朱军 段亚苹 谢亚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67-276,共10页
为优化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为研究区,将CLUE-S(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 extent)模型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配置。以高度... 为优化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为研究区,将CLUE-S(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 extent)模型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配置。以高度敏感区为CLUE-S模型中区域约束文件,突出研究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并以综合生态敏感性分区为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提出一种将生态敏感性融入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配置的过程和结果中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方法,并借助2006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对江川区自然发展情景和土地生态优化情景2种模式下2025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优化配置,并基于生态敏感性分区对优化配置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情景下2025年江川区土地利用格局既有共同特征也存在差异。在2种情景下均有效的保护了原有林地、耕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格局,但新增林地、草地等空间分布格局不同。根据2025年2种情景与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在不同敏感性区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表明,情景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于自然发展情景和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结果认为土地生态优化情景更为合理,该结果可为江川区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生态敏感性 空间格局 优化配置 江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优化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测算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鑫 欧名豪 严思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40-247,共8页
土地利用规划忽视未来不确定性,而令规划束缚过紧,导致规划失效。虽然目前规划编制规程与规划理论界较重视规划弹性研究,而对弹性空间大小一直未有科学测算,于是该文基于区间优化模型计量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以为土地规划中弹性空间... 土地利用规划忽视未来不确定性,而令规划束缚过紧,导致规划失效。虽然目前规划编制规程与规划理论界较重视规划弹性研究,而对弹性空间大小一直未有科学测算,于是该文基于区间优化模型计量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以为土地规划中弹性空间大小划定提供参考借鉴。该文首先介绍区间优化模型的一般概况与用到的标准形式,以及模型中区间数大小确定的根据;其次以江苏扬州为例计算最好最优值与最差最优值对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区间,以该区间为基础用计算机程序求取当区间中有效向量的密度达一定要求时的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结果表明,2020年扬州土地利用最好最优值是1.72×108万元,最差最优值是6.77×107万元。不同土地类型中,对不确定性承纳贡献最大的是水域、林地、交通水利用地,而最小是未利用地。不同用地中对不确定因素变化敏感性最大的是林地、交通水利用地,而敏感性最小是耕地。该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规划中不同用地弹性空间大小划定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测算 模型 土地利用结构 不确定性 区间优化模型 弹性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的空间对位配置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俊华 龚固堂 +2 位作者 朱志芳 吴雪仙 慕长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47,共10页
利用2005年度的IKONOS4卫片(通过解译获得官司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1万森林资源分布图、2007年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资料,结合样地调查数据以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站(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选取... 利用2005年度的IKONOS4卫片(通过解译获得官司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1万森林资源分布图、2007年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资料,结合样地调查数据以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站(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选取坡度、土层厚、土A层厚、土壤含水率、坡位、土壤类型6个立地特征因子,建立该流域的297个小班物元模型,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再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该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表明:1)本区针阔(桤柏/栎柏)混交林面积为124.39hm2,仅占整个有林地面积的14.97%,而针针混交林(松柏)的面积却占27.37%,针叶纯林(马尾松/柏木)的面积更是占42.48%。2)经优化后本区防护林体系分配按面积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31.12%)>灌木林(15.5%)>经济林(12.28%)>针针混交林(11.46%)>阔叶纯林(11.41%)>针叶纯林(9.51%)>草地(8.70%)。优化后,年径流总量将减少43171mm,减少62.15%;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465.97t,减少79.66%。3)该流域的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为:①少发展柏木、马尾松纯林,多发展桤柏、栎柏、松栎等针阔混交林。对现有的柏木、马尾松纯林,引进桤木、栎类等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②柏木纯林和桤柏混交林的郁闭度控制在0.60~0.75,栎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松栎柏混交林则应控制在0.60~0.80。③对现有针叶纯林、针针混交林,采用开窗补阔和密度调节2种方式进行改造。开窗补阔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带状砍伐,砍伐后补植栎类、桤木、香樟、天竺桂等阔叶树种。④在树种的搭配上,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树种的适宜性,选择不同的混交比。在中性或微酸性紫色土上,多发展以柏木为主的混交林;在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上,则可发展柏木、马尾松与其他阔叶树种的混交林;在灰白砂土上配置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比例不少于20%~30%,立地条件好的则可以达到40%左右,以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分析 层次分析法 官司河小流域 防护林 空间对位配置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婉 李鹏 于书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143-21146,共4页
选择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为对象,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格局优化的关系。在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主要研究内容、实现方法和研究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为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研究土地利用... 选择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为对象,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格局优化的关系。在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主要研究内容、实现方法和研究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为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研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主要方法是模型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和空间配置模型。已有研究中,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空间配置模型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配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CA)和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模型(CLUE-S)等,分析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方法的发展弱势和现有模型无法完成从数量优化到空间配置的完整过程是该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随着对配置结果精度和可行性要求的提高,空间配置模型的发展完善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同时开发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到空间格局配置的完整模型也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优化配置 模型法 空间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董捷 杜林燕 +1 位作者 吴春彭 陈溶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6,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优选方案,以实现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方法:通过设置决策变量、建立约束方程,构建多目标模型;应用matlah软件和灰... 研究目的:分析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优选方案,以实现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方法:通过设置决策变量、建立约束方程,构建多目标模型;应用matlah软件和灰色预测方法等求解模型,获得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择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最优方案。研究结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兼顾各业用地需求,优化各类土地资源配置,符合"两型社会"目标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龚媛 李飞雪 +3 位作者 王丽妍 姜朋辉 黄秋昊 李满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9-205,共7页
如何通过配置耕地的空间布局,缓解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国土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首先,从耕地的自然禀赋、质量条件、空间形态、区位条件和规划预测五个方面入手,共选取18个指标因... 如何通过配置耕地的空间布局,缓解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国土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首先,从耕地的自然禀赋、质量条件、空间形态、区位条件和规划预测五个方面入手,共选取18个指标因子,构建了耕地资源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S型模糊隶属度函数标准化指标数值,并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理想点逼近法,以实际地块为单元,对评价结果进行优劣排序;最后,根据最大相似性原理,将研究区内的耕地分为五级,以预测模拟的目标年份耕地需求量为基准,确定耕地空间上的最优分布位置。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新北区耕地需求量的模拟值为10 679.93hm^2,前四级耕地总量能够满足其要求,故将相应耕地划入最优区域。春江镇和孟河镇分别以其广大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耕地质量成为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空间优化配置 灰色关联度 TOPSIS 新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鸿辉 曾永年 刘慧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6-1065,共10页
为探索一种客观、量化且能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目标约束下,设计应用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多智能体遗传进化算法,构建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MOSOLUA(Mu... 为探索一种客观、量化且能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目标约束下,设计应用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多智能体遗传进化算法,构建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MOSOLUA(Multi objective spatial optimization model for land use allocation)模型;以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为例,进行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SOLUA模型得到的优化后的土地利用格局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程度较优化前有明显提高;MOSOLUA模型的收敛速度较普通遗传算法模型的快,实证应用所花时间由8.57 h减少到3.31 h,运行效率提高61.38%;模型的总体适应度与采用普通遗传算法的优化配置模型相比提高了1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配置 多目标空间优化 多智能体系统 遗传算法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配置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艳敏 张加恭 张争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640-5642,共3页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和区位与租值理论,分析了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现...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和区位与租值理论,分析了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现状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优化 城市土地资源 配置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鹏飞 赵筱青 张龙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138-143,共6页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是指土地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定性、定量和定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依据国内外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概述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概念、理论体系及一般流程;重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方法...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是指土地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定性、定量和定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依据国内外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概述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概念、理论体系及一般流程;重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方法与模型,从理论原则、模型构建、算法优化、与GIS空间分析模块结合四个角度分析了各种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展望,认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仍可从理论完善、单个模型或算法的改进、转换规则的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模型 构建 算法改进 转换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分析及分类结构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光宇 刘永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分析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原理,根据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结构模型加以改进,设计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分类结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来解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空间优化布局问题.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分类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