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开断能力两级纵向磁场电极结构的真空灭弧室 被引量:15
1
作者 贾申利 王季梅 +1 位作者 付军 李宏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0-333,354,共5页
设计了一种两极纵向磁场电极结构的真空灭弧室,对其三维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将这种电极结构进行了装管试验,试验表明这种电极结构在燃弧期间的电弧电压降较低,它的开断能力与其他结构相比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纵向磁场 电极结构 真空灭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多层磁钢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抑制措施 被引量:29
2
作者 韩雪岩 张新刚 +2 位作者 朱龙飞 马鑫 王世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5,共9页
针对内置式多层磁钢的永磁同步电机提出通过优化电机转子结构抑制电机振动噪声的方法。首先通过基于直接耦合场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一台额定功率为20 kW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声压级。将仿真值与电机噪声实验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其差值小于6... 针对内置式多层磁钢的永磁同步电机提出通过优化电机转子结构抑制电机振动噪声的方法。首先通过基于直接耦合场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一台额定功率为20 kW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声压级。将仿真值与电机噪声实验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其差值小于6.3%,由此验证了该方法仿真计算电机振动噪声的准确性。其次针对内置式多层磁钢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的特殊性,仿真分析不同磁钢层数对电机振动噪声的影响。进而提出两种优化方法分别对电机转子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可将电机的声压级分别降低8.1%与5.9%,有效抑制了电机的振动噪声。最后通过对比4种不同极槽配合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声压级,分析极槽配合对电机振动噪声的影响,从而可在电机设计阶段预估和抑制电机的振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噪声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结构 极槽配合 电磁力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庆明 贺家李 +1 位作者 牟敦庚 李永丽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4,共5页
六相输电是多相输电的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密度。同特高压双回线进行对比分析了特高压六相输电系统在杆塔结构、走廊利用率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另外,还对特高压六相输电系统的导线表面场强、可闻噪声、工频电磁场分布... 六相输电是多相输电的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密度。同特高压双回线进行对比分析了特高压六相输电系统在杆塔结构、走廊利用率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另外,还对特高压六相输电系统的导线表面场强、可闻噪声、工频电磁场分布以及不平衡性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的论述,详细论证了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所具有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六相输电 杆塔结构 可闻噪声 工频电磁场 不平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超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磁极结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炳义 刘利军 +2 位作者 姜瑞雪 邢妍 冯桂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1,共6页
为了解决兆瓦级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圆周速度大带来的机械与电气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叠片内置磁钢,间隔高强度非导磁加强筋嵌入的磁极结构。针对同一工程实际需求,设计并对比了三种转子磁极结构,分析了各自特点。通过等效环法计算转子强度... 为了解决兆瓦级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圆周速度大带来的机械与电气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叠片内置磁钢,间隔高强度非导磁加强筋嵌入的磁极结构。针对同一工程实际需求,设计并对比了三种转子磁极结构,分析了各自特点。通过等效环法计算转子强度,并进行结构场仿真验证计算结果。针对机械分析的可行结构,利用电磁性能仿真软件进行电气性能分析,对比三种结构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非导磁高强度加强筋的新型内置式转子磁极结构机械强度好,电磁性能优异,磁钢用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瓦级 超高速 永磁电机 内置式 磁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转子开关磁阻电机的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姜保军 周林 +1 位作者 张栋省 罗腾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4-179,192,共7页
针对高速运转时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转矩波动问题,基于ANSOFT MAXWELL 2D仿真平台,以3相12/8极外转子开关磁阻电机为例,进行静态和瞬态仿真分析,得到电机的各类特性曲线。参考这些特性曲线,可以在电机高速运行时,通过优化开通角、关断角... 针对高速运转时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转矩波动问题,基于ANSOFT MAXWELL 2D仿真平台,以3相12/8极外转子开关磁阻电机为例,进行静态和瞬态仿真分析,得到电机的各类特性曲线。参考这些特性曲线,可以在电机高速运行时,通过优化开通角、关断角和定子磁极结构来减少输出转矩波动——这些优化可使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输出转矩更为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外转子 开关磁阻电机 转矩波动 角度位置控制 磁极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动机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冰 胡堃 樊贝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阐述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不同转子结构特点,采用Ansoft软件对磁障、笼型、凸极、凸极加导条4种不同转子结构的无刷双馈电动机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二维瞬态电磁场有限元计算出了不同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动机的磁力线分布及气隙... 阐述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不同转子结构特点,采用Ansoft软件对磁障、笼型、凸极、凸极加导条4种不同转子结构的无刷双馈电动机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二维瞬态电磁场有限元计算出了不同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动机的磁力线分布及气隙磁场谐波的频谱图,揭示了不同转子结构对无刷双馈电动机磁场调制效果的影响,得出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动机对磁场的调制效果最好、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动机对磁场的调制效果最差的结论,为深入研究无刷双馈电动机转子结构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动机 转子结构 磁障转子 笼型转子 凸极转子 凸极加导条转子 磁场调制 ANSO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磁场的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3-967,共5页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的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封能力的确定,其影响因素很多,如纳米磁性流体本身的性质、磁极结构、负载运行过程等。其中磁极结构的设计对密封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磁极结构出发,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密封装置的磁...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的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封能力的确定,其影响因素很多,如纳米磁性流体本身的性质、磁极结构、负载运行过程等。其中磁极结构的设计对密封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磁极结构出发,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密封装置的磁场分布进行仿真,探讨典型磁极结构参数对密封能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密封实验。实验研究表明,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和回归方程的结果能较真实的反映密封性能,在考虑一定裕度的情况下,可以用计算结果指导纳米磁性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 磁板结构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承压能力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金刚 田美娥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9-73,共5页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的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封能力的确定,其影响因素很多,如纳米磁性流体本身的性质、磁极结构、负载运行过程等,其中磁极结构的设计对密封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者从磁极结构的分析出发,通过回归计算研究了典型磁极...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的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封能力的确定,其影响因素很多,如纳米磁性流体本身的性质、磁极结构、负载运行过程等,其中磁极结构的设计对密封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者从磁极结构的分析出发,通过回归计算研究了典型磁极结构的参数对密封能力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回归公式,并进行了密封实验。实验研究表明,所得回归经验公式能较真实的反映密封性能,在考虑一定裕度的情况下,可以用公式指导纳米磁性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流体密封 磁板结构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不对称条件下测速发电机的卡尔曼测速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赖森财 任雯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6,共8页
针对基于测速发电机、光电编码器等测速传感器的传统测速系统存在低速测量性能,实时性,对结构不对称、电磁扰动等的抗干扰性等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宽范围实时滤波测速方法。以爪极永磁式交流测速电机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机械结... 针对基于测速发电机、光电编码器等测速传感器的传统测速系统存在低速测量性能,实时性,对结构不对称、电磁扰动等的抗干扰性等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宽范围实时滤波测速方法。以爪极永磁式交流测速电机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机械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并在结构不对称条件下建立了爪极永磁式交流测速电机测速模型,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应用、计算量小的交互双模自适应降阶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来实时估计永磁转子转速。该算法同时运行降阶和全阶交互双模自适应算法,当采用降阶估计值保障系统实时性时,在计算耗时较长的全阶算法运行完成一次后修正一次降阶估计值,提高测速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测速算法对于结构不对称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适用于宽范围条件下的转速高精度实时跟踪,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极永磁式交流测速电机 结构不对称 宽范围实时测速算法 交互双模 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优化
10
作者 赵朝会 秦海鸿 严仰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3,共5页
针对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漏磁大、结构复杂的缺陷,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了引入辅助磁极后非导磁衬套存在与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定条件下磁钢宽度的约束条件和多磁源情况下某一磁钢对气隙磁通贡献的概念,并比较了在磁钢宽度... 针对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漏磁大、结构复杂的缺陷,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了引入辅助磁极后非导磁衬套存在与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定条件下磁钢宽度的约束条件和多磁源情况下某一磁钢对气隙磁通贡献的概念,并比较了在磁钢宽度达到极限情况、辅助磁钢自然消失后,转轴为非导磁体和导磁体2种状态时气隙磁密、每极磁通的大小.结果表明:(a)增加辅助磁极,不仅可以去掉非导磁衬套,而且还有助于电机性能的改善;(b)保持电机直径和磁钢厚度恒定、增加磁钢宽度达到极限位置而使辅助磁极自然消失后,能在电机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得电机结构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 非导磁衬套 辅助磁极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双层磁钢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维 王慧敏 +4 位作者 张智峰 邓强 张志强 唐源 付国忠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2,共7页
为有效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将双层磁钢结构用于电动车辆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中,在不增加转子径向尺寸的前提下放置更多的永磁体,从而提高了永磁体工作点和电机凸极率。同时,以提高电机输出转矩性能和增强电... 为有效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将双层磁钢结构用于电动车辆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中,在不增加转子径向尺寸的前提下放置更多的永磁体,从而提高了永磁体工作点和电机凸极率。同时,以提高电机输出转矩性能和增强电机弱磁扩速能力为优化目标,以双层磁钢磁极结构参数为优化变量,基于Taguchi法实现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在有效抑制电机电磁转矩波动的同时扩大了电机转速运行范围。在此基础上,对空载运行、额定负载运行、最大转矩运行、最高转速运行等4种电动车辆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典型工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磁极结构,电机最大转矩点和最高转速点的电磁转矩平均值分别达到164.18 N·m和34.81 N·m,均高于设计要求,最大转矩点和最高转速点性能得到了提升,验证了所提双层磁钢结构和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辆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双层磁钢结构 Taguc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转矩脉动和电磁力波的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鹏澎 于慎波 +3 位作者 翟凤晨 窦汝桐 于智泽 江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103,共8页
针对磁极为平行充磁且两边平行的表面式永磁同步电主轴存在转矩脉动和径向电磁力波的问题,提出一种磁极结构优化方法以抑制转矩脉动和径向电磁力波。基于等效面电流法建立磁极表面半径为任意值的永磁同步电主轴转子气隙磁场的解析模型;... 针对磁极为平行充磁且两边平行的表面式永磁同步电主轴存在转矩脉动和径向电磁力波的问题,提出一种磁极结构优化方法以抑制转矩脉动和径向电磁力波。基于等效面电流法建立磁极表面半径为任意值的永磁同步电主轴转子气隙磁场的解析模型;综合研究转子气隙磁场对定子开槽电主轴转矩脉动、径向电磁力波的影响;在最小气隙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确立优化目标(气隙磁通密度的谐波和幅值),并通过迭代计算的方式得到满足不同优化目标的永磁体磁极结构方案(方案一结构和方案二结构);最后,通过有限元法验证转子气隙磁场解析模型的有效性,并对原结构电主轴、方案一结构电主轴和方案二结构电主轴的转子气隙磁场谐波、转矩脉动、齿槽转矩、平均转矩和径向电磁力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以得到满足不同优化目标的永磁体磁极结构方案,实现原电主轴指定阶次磁通密度谐波、转矩脉动和径向电磁力波的综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主轴 转矩脉动 径向电磁力波 等效面电流法 磁极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磁测在伊川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13
作者 袁熙令 李大明 曲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文中分析了伊川盆地的磁性界面,阐述了磁异常的特征。综合分析地质、磁异常资料后认为,盆地东南部的杂乱磁异常为橄榄玄武岩所引起;在磁性界面反演基础上划分了盆地基底构造单元,指出了鸦岭一伊川低凸起是盆地内寻找油气最为有利的... 文中分析了伊川盆地的磁性界面,阐述了磁异常的特征。综合分析地质、磁异常资料后认为,盆地东南部的杂乱磁异常为橄榄玄武岩所引起;在磁性界面反演基础上划分了盆地基底构造单元,指出了鸦岭一伊川低凸起是盆地内寻找油气最为有利的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油气勘探 化极 伊川盆地 磁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