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model of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for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sele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爱华 董蕾 董陇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744-749,共6页
An optimization model of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select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theory.Considering the geologic conditions,technology,economy and safety production,ten main f... An optimization model of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select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theory.Considering the geologic conditions,technology,economy and safety production,ten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ection of mining method were taken into account,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ining method selection was constructed.The unascertained evaluation indi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elected factors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were solv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New measurement standards were constructed.Then,the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function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was established.The index weights of the factors were calculated by entropy theory,and credible degree recognition criteria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theory.The results of mining method evaluation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credible degree criteria,thus the best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was determined.Furthermore,this model was employed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chosen standard mining methods in Xinli Gold Mine in Sanshandao of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superiority degrees of mining methods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optimization model,so the optimal method can be easily determined.Meanwhile,the proposed method can take into account large amount of uncertain information in mining method selection,which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engineering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optimization model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theory information entr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principle of combined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min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建宏 古德生 李建雄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The pit limit optimization is discussed,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combined min-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c model of ore-blocks. A new principle of the limit optimization is put f... The pit limit optimization is discussed,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combined min-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c model of ore-blocks. A new principle of the limit optimization is put for-ward through analyzing the limitations of moving cone method under such conditions. With a view to recovering asmuch mineral resource as possible and making the maximum profit from the whole deposit, the new principle is tomaximize the sum of gain from both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min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long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and modules for software package (DM&MCAD)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tested inTonglushan Copper Mine. It has been proved to be rather effective in the min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mining UNDERGROUND mining combined mining method OPTIMIZATION model open PIT limit block economic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浓度监测中传感节点最优通信路径选取
3
作者 唐婧壹 洪军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3-1469,共7页
煤矿井内部地形、障碍物和设备的分布不规则,导致传感节点之间的通信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寻找最优通信路径的困难度,使得获取的传感节点通信路径长度较大。为此,提出煤矿瓦斯浓度监测中传感节点最优通信路径选取... 煤矿井内部地形、障碍物和设备的分布不规则,导致传感节点之间的通信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寻找最优通信路径的困难度,使得获取的传感节点通信路径长度较大。为此,提出煤矿瓦斯浓度监测中传感节点最优通信路径选取方法。以传感节点的能耗最小和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建立传感节点通信路径选取模型。通过引入改进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将各维位置量离散为二进制的0或1,搜索和求解通信路径选取的最优解,从而确定最优通信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获取最优通信路径,且在不同任务时间限制下,该方法的能耗整体保持在9000 J以下,在不同节点数量、不同通信距离下,方法的路径长度均在2200 m以下,且网络生存时间高达7/(10^(3)s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节点 最优通信路径选取 改进细菌模式优化算法 离散化处理 煤矿井内 瓦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粒度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TOPSIS决策方法研究
4
作者 金薇 钱进 +1 位作者 余鹰 苗夺谦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2-1060,共9页
为了解决在实际决策时,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决策者采用不同粒度语言术语集来表达而导致决策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 为了解决在实际决策时,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决策者采用不同粒度语言术语集来表达而导致决策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决策方法。首先选用各术语集中的最大粒度作为标准粒度,通过转换算法将每个决策者的语言术语集转换到同一标准粒度下进行集结,得出相应的隶属度语言术语集;然后结合TOPSIS方法,计算每个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点距离,以相对贴近度的大小排序实现最优方案的选择;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所提方法可应用于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中,提升决策结果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度 多属性决策 犹豫模糊集 语言术语集 模糊语言 决策模型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最优方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线追踪路径损耗模型的煤矿巷道基站选址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逸飞 王怡雯 +1 位作者 许议丹 黄晓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7,共8页
煤矿巷道狭长且多分支的结构特征导致5G信号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巷道内的高路径损耗导致无线信号传输受限,因此需要对煤矿巷道基站进行选址规划。现有方法大多通过最大化视距区域的覆盖范围实现基站选址,忽略了非视距区域的基站选址问题... 煤矿巷道狭长且多分支的结构特征导致5G信号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巷道内的高路径损耗导致无线信号传输受限,因此需要对煤矿巷道基站进行选址规划。现有方法大多通过最大化视距区域的覆盖范围实现基站选址,忽略了非视距区域的基站选址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追踪路径损耗模型的煤矿巷道基站选址方法。基于射线追踪路径损耗模型确定矩形断面巷道中基站的覆盖半径;构建了巷道数字高程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站位置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通过最小化基站数量和位置优化达到最佳覆盖率;采用遗传算法对基站位置进行优化选择,从而确定基站最优位置。仿真结果表明,使用14个基站的选址方案时,网络覆盖率为91.2%,与数值计算结果的误差仅为2.4%。煤矿巷道实测结果表明,信号接收功率略低于模拟结果,-80 dBm的信号强度可提供200 m的覆盖半径,验证了射线追踪路径损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信 射线追踪法 路径损耗模型 基站选址 覆盖半径 数字高程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谭锋奇 李洪奇 +2 位作者 孟照旭 郭海峰 李雄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91,共7页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要想从海量的地震数据中创造新的效益,有必要将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中,以获取高性能的地质、油藏、储层及流体性质评价的预测模型。该方法由特征选择、模型参数优化、性能评估等三大循环组成,...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要想从海量的地震数据中创造新的效益,有必要将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中,以获取高性能的地质、油藏、储层及流体性质评价的预测模型。该方法由特征选择、模型参数优化、性能评估等三大循环组成,核心技术是将遗传算法用于特征选择和参数优化,通过重复交叉验证得到泛化准确率的无偏估计以及从多种学习方法中优选出最终模型。本文以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淹层评价为例,研究了6种特征子集方案和决策树、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网络及组合学习等5种方法,综合考虑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和生成规则的可操作性,并选择决策树模型作为砾岩油藏水淹级别评价的最终预测模型。与传统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比较,采用该数据挖掘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多专业数据;获得丰富的预测模型;探查和发现规律;提高预测准确度,因而能更好地为油气勘探开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勘探开发 挖掘方法 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水淹层评价 预测模型 决策树模型 砾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模糊权重和模糊区间评价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囝 叶义成 +2 位作者 王其虎 施耀斌 鲁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117,144,共7页
针对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较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计方法的指标权重值计算方法。通过对大量采矿方法优选学术论文的统计和分析,综合分析了大量采矿行业专家在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评价指标模型,确定了以基于被选次... 针对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较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计方法的指标权重值计算方法。通过对大量采矿方法优选学术论文的统计和分析,综合分析了大量采矿行业专家在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评价指标模型,确定了以基于被选次数统计的指标权重值和带权重统计的指标权重值为区间边界、二者综合计算的加权指标权重值为最大可能值的评价指标模糊区间权重值。根据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模糊区间评价模型,建立了一种计算简便的区间数概率密度函数,并设计了一种区间数排序方法,利用模糊区间评价方法对评价方案进行了最大可能值排序和区间数排序,并综合考虑两种排序结果确定了最终排序。采用基于统计模糊权重和模糊区间评价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进行了某多层矿床采矿方法优选,应用案例表明,用模糊区间数表示评价指标权重值更加准确、合理,评价过程较好地模拟了优选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采矿方法优选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优选 评价指标 统计方法 模糊区间权重值 模糊区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属性区间识别模型法优选采矿方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洋 叶义成 +2 位作者 刘晓云 王其虎 姚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30,共6页
针对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经验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损失率、贫化率、生产能力、采切比、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性、通风条件、工艺复杂性、适应性、炸药单耗、施工难易性、机械化程度、... 针对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经验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损失率、贫化率、生产能力、采切比、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性、通风条件、工艺复杂性、适应性、炸药单耗、施工难易性、机械化程度、劳动强度等14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然后采用乘法合成法将主客观权有机结合得到了理想的组合权重;最后分别根据置信度准则、灰色接近度和评分准则进行采矿方法等级识别和比较排序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采矿方法选择中,应用案例计算的各采矿方案的采矿方法综合优越度分别为1.766 3、2.125 9、2.506 1、1.662 8、1.503 0,确定多层条带开采嗣后充填法为最优的开采方案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合理有效,为采矿方法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组合赋权 采矿方法优选 均化系数 灰色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层次理论在采矿方法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文剑 吴湘滨 刘江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23,共4页
针对采矿方法选择的系统性难题,引用灰色和层次性系统分析理论,从安全性能、环境保护和技术指标3方面考虑,建立采矿方法优选的灰色层次性综合评判模型模式。通过层次性方法确定其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间的关联度,结合评判... 针对采矿方法选择的系统性难题,引用灰色和层次性系统分析理论,从安全性能、环境保护和技术指标3方面考虑,建立采矿方法优选的灰色层次性综合评判模型模式。通过层次性方法确定其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间的关联度,结合评判模式得出采矿方法的优劣顺序。并以黄金洞金矿采矿方法优选为例,经优选分析,黄金洞金矿采用了无底柱上向干式充填采矿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作业人员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证实灰色层次理论采矿方法优选模式的评价结果可靠,优选模式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灰色层次综合分析 优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集和云模型的河湖水系连通方案优选决策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冶运涛 梁犁丽 +3 位作者 曹引 蒋云钟 赵红莉 王建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225,313,共16页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方案优选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所涉及的资源准则类、经济准则类、社会准则类、环境准则类、工程准则类等各评价指标具有中介过渡性,导致不同的多...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方案优选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所涉及的资源准则类、经济准则类、社会准则类、环境准则类、工程准则类等各评价指标具有中介过渡性,导致不同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需对这些决策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根据可变集的对立统一数学定理,提出河湖水系连通方案优选决策可变集原理与方法,并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可变集决策结果灵敏度分析方法。以浙北引水工程中的新安江方案(S1)、富春江方案(S2)和太湖-富春江方案(S3)为例,分综合评价和不同准则评价两种情况评价分析了3种方案的排序,同时分析了单一指标变化和多个指标权重变化下的可变模型评价结果鲁棒性。结果表明:利用级别特征值和相对差异度来分析多准则综合评价结果,说明S3优于S1和S2;从指标灵敏度分析看,可变模型(α=1,p=1)和(α=2,p=1)综合评价的方案排序稳定性较好;从权重灵敏度分析看,4种参数组合的可变模型综合评价的方案排序容易受指标权重变化的影响,尤其是S2和S3;结合综合评价和不同准则评价的指标灵敏度和指标权重灵敏度分析来看,评价结果受指标体系的影响,说明该方法需要结合不同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后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可变集 云模型 方案优选 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的二里河铅锌矿采矿方法优选 被引量:10
11
作者 聂兴信 李宗利 +2 位作者 温申文 郭进平 刘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29,共5页
针对二里河铅锌矿矿体形态复杂、开采难度大、采矿方法难以选定的技术难题,先初选得出5种基本的采矿方案,在利用综合经济比较难以抉择的情况下,提出了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优选采矿方法的思路:第一,分析了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因素,利用层... 针对二里河铅锌矿矿体形态复杂、开采难度大、采矿方法难以选定的技术难题,先初选得出5种基本的采矿方案,在利用综合经济比较难以抉择的情况下,提出了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优选采矿方法的思路:第一,分析了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采矿方法选择影响因素的隶属关系层次结构模型;第二,应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实现了采矿方法的优选决策,结合鞍部矿体和翼部矿体的赋存特点,得出了最优采矿方案和可行采矿方案。应用证明该方法在采矿方法的优选中是切实可行的,为确定矿山的合理采矿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多目标模糊决策 层次分析法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区间数排序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义成 姚囝 王其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5-1022,共8页
针对采矿方法优选多属性决策中评价指标权重值难以确定和区间数排序难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大量专家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提出了基于专家经验统计的评价指标区间数权重值确定法;定义了有限个区间数排序时的目标区间数,解析了基于高斯平面... 针对采矿方法优选多属性决策中评价指标权重值难以确定和区间数排序难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大量专家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提出了基于专家经验统计的评价指标区间数权重值确定法;定义了有限个区间数排序时的目标区间数,解析了基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间数与目标区间数二维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平面几何和极限的原理,定义了可实现对有限个区间数及同中轴区间数排序的区间数优势度函数,进而给出了该基于二维信息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步骤.最后,通过采矿方法优选多属性决策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 采矿方法优选 区间数 优势度函数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多采区受约束条件下全境界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胥孝川 顾晓薇 +1 位作者 王青 刘剑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3,93,共6页
基于浮锥排除法基本原理,使用Smart Miner软件对两露天采场进行全境界优化,将两个不同生产条件的采场合为一个矿区.考虑到不同采区生产技术经济参数不一样,而境界优化结果对这些参数的敏感度较高,所以软件增加了优化中识别开采对象所在... 基于浮锥排除法基本原理,使用Smart Miner软件对两露天采场进行全境界优化,将两个不同生产条件的采场合为一个矿区.考虑到不同采区生产技术经济参数不一样,而境界优化结果对这些参数的敏感度较高,所以软件增加了优化中识别开采对象所在分区,按所属分区的技术经济参数进行优化的功能;同时采场开采范围受地表构筑物影响,因此软件新增在任何约束范围进行境界优化功能.以司家营露天矿区为例分别在有约束和无约束条件下根据分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地表构筑物对最佳境界的约束"很硬",由此少采1亿t矿,且在-202 m水平开始形成挂帮矿;如果这1亿t矿仍然露天开采,那么地表构筑物移除费用必须小于3.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优化 浮锥法 露天矿 利润值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异质电储能系统优选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郭森 赵浩然 +2 位作者 赵名锐 张艳 赵会茹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17,48,共8页
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多类异质电储能系统优选模型。首先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等维度构建了多类异质电储能系统优选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考虑优选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运用模糊最优最劣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理论改... 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多类异质电储能系统优选模型。首先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等维度构建了多类异质电储能系统优选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考虑优选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运用模糊最优最劣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理论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方法对多类异质电储能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排序;最后以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4类电储能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综合性能最优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多类异质电储能系统优选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储能系统 优选模型 模糊最优最劣法 模糊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MINE软件系统的露天矿境界优化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蒋权 陈建宏 杨海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7,37,共6页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最终境界优化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复杂工作。目前,三维可视化矿床模拟技术和露...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最终境界优化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复杂工作。目前,三维可视化矿床模拟技术和露天境界优化方法的完美结合使其工序更为简化,并可获得良好的动态效果。以广西平果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借助DIMINE软件系统建立了该露天矿山的三维实体模型,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了矿床与工程实体的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关系。针对所建的矿体模型进行了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等工作,并基于Le-rchs-Grossmann优化方法(L-G法)对该铝土矿进行露天境界优化研究,参照采矿手册及工程经验,确定合理的露天境界优化参数,得出了该矿山露天开采的最优经济境界。结果可用来指导该矿山前期的资源开发和投资决策,并为后期安排生产计划和实时调度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L-G法 DIMINE软件 三维建模 境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海底开采采矿方法优化选择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成 胡国宏 +1 位作者 刘志祥 李威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1期46-48,52,共4页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开采的硬岩矿山,针对新立矿区复杂开采技术条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采矿方案优化选择,将各采矿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使采矿方案的评价和选择更加科学、合理、可靠。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采矿方法 优化选择 海底开采 三山岛金矿 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与主元分析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云 刘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146,共7页
高质量的网络模型要求输入因素或输出因素之间尽可能不相关,以达到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的目的。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结合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对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弥补了以往利用BP网络进... 高质量的网络模型要求输入因素或输出因素之间尽可能不相关,以达到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的目的。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结合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对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弥补了以往利用BP网络进行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由于输入数据相关使得输出数据精度下降的缺陷,使输入数据不相关,且减少了输入数据,消除了由于BP网络输入数据太多而影响数据处理速度的弊端,可使预测精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BP神经网络 采矿方法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加固方案优选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亮泉 付皓然 +1 位作者 毛晨曦 张昊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7,共11页
目前,绝大多数震损结构的震后加固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经验,确定的加固方案难以综合考虑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时间性和可行性等诸方面因素;并且加固方案主要针对各损伤构件提出,缺乏对加固后整体结构抗震性能恢复的评估。为解决... 目前,绝大多数震损结构的震后加固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经验,确定的加固方案难以综合考虑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时间性和可行性等诸方面因素;并且加固方案主要针对各损伤构件提出,缺乏对加固后整体结构抗震性能恢复的评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理论和动态权重理论的结构震后加固方案优选方法。该方法中首先给出了适用于该问题的层次分析模型,随后明确给出了方案优选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定性指标取值所针对的物理意义。通过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时间、人员、材料供应、地震现场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对多个加固方案进行比较优选,并有效减少决策时间和人为主观误差。文中最后以一栋实际震损的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案优选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震后加固 方案优选 层次分析模型 动态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 被引量:4
19
作者 查振高 李克民 +1 位作者 马力 肖双双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35,共5页
为了更加科学的优选采区接续方案,根据影响采区接续的主要因素,选取了生产剥采比稳定性与大小、累计剥采比、内排空间、采区协调性和运输功5个指标建立了露天矿采区接续优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采区接续优选模型。针... 为了更加科学的优选采区接续方案,根据影响采区接续的主要因素,选取了生产剥采比稳定性与大小、累计剥采比、内排空间、采区协调性和运输功5个指标建立了露天矿采区接续优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采区接续优选模型。针对霍林河露天煤矿采区划分特点,提出了采区接续方案并采用Delphi-TOPSIS模型进行优选,确定了最佳采区接续转向方案并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采区接续 Delphi-TOPSIS法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开采设备选型与决策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莹 阮越宣 孟庆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1-1314,共4页
针对煤矿设备开采方式及设备选型的主观及经验性决策困难问题,开展薄煤层开采设备地质适应性研究,选取地质条件、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劳动生产率、合理程度的等影响因素,建立安全因素的互补燕尾突变模型、经济因素和合理程度和煤层地... 针对煤矿设备开采方式及设备选型的主观及经验性决策困难问题,开展薄煤层开采设备地质适应性研究,选取地质条件、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劳动生产率、合理程度的等影响因素,建立安全因素的互补燕尾突变模型、经济因素和合理程度和煤层地质的互补蝴蝶突变模型、劳动生产率的非互补尖点突变模型,并给出实际案例分析求解,计算出开采设备适应度,表明该种薄煤层开采设备突变决策选型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模型 设备选型 决策优化 设备适应度 薄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