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速工况下基于多节点网络结构的轴箱轴承振动重复瞬态特征提取方法
1
作者 潘彦龙 易彩 +3 位作者 闫磊 刘琦 林建辉 吴帮明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4,共11页
针对变转速工况下频谱模糊以及健康指标对冲击噪声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变速工况下基于多节点网络结构的轴箱轴承振动重复瞬态特征提取方法。基于1/3二叉树结构对原始信号频谱进行划分得到子频带,将各子频带对应的滤波器系数作为迭代初... 针对变转速工况下频谱模糊以及健康指标对冲击噪声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变速工况下基于多节点网络结构的轴箱轴承振动重复瞬态特征提取方法。基于1/3二叉树结构对原始信号频谱进行划分得到子频带,将各子频带对应的滤波器系数作为迭代初值形成多节点网络结构;采用梯度下降法对基于均值峭度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不同迭代初值的目标函数解;选取最优目标函数解对应的滤波器系数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包络分析。在变速工况下,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角度域重采样的方式完成预处理。通过变转速和恒速仿真以及试验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复杂工况下振动重复瞬态成分的提取及轴承状态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安全 频带划分 目标函数优化 迭代初值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进化算法求解多环节资源配置优化问题
2
作者 袁小芳 杨育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06-2312,共7页
资源配置优化问题是制造业价值链管理的基础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生产环节,对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考虑不足。研究考虑多环节的制造全生命周期资源配置优化问题(MLCRAOP),旨在通过优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和配套设备供... 资源配置优化问题是制造业价值链管理的基础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生产环节,对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考虑不足。研究考虑多环节的制造全生命周期资源配置优化问题(MLCRAOP),旨在通过优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和配套设备供应环节的服务资源,提升全生命周期的资源配置客户满意度。将时间、成本、质量指标纳入目标函数构建整数规划模型,提出一种混合进化算法用于求解MLCRAOP。通过在设计案例上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混合进化算法具有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优化 价值链管理 制造全生命周期 服务资源 混合进化算法 混沌初始化 邻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背景值的GM(1,1)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换鹏 刘文 +2 位作者 单锐 张雁 靳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4-267,共4页
为了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GM(1,1)模型.从优化GM(1,1)模型背景值的定义出发,推导出利用原始数据生成的背景值公式,将其与经过优化的初始条件结合,构造出改进的GM(1,1)模型.此模型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由于背景值的选取... 为了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GM(1,1)模型.从优化GM(1,1)模型背景值的定义出发,推导出利用原始数据生成的背景值公式,将其与经过优化的初始条件结合,构造出改进的GM(1,1)模型.此模型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由于背景值的选取所产生的误差.对该模型进行数据模拟,通过与原模型中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出新的优化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精度,说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可以将其应用于对其它数据的拟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system theory GM (1 1) model initial condition BACKGROUND value optimize reduced value time response sequence simulation pr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初值电导增量控制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健 周雪松 马幼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8,共9页
本文首先在时变环境参数与任一运行电压、电流之间建立了一种非线性函数关系,从而将太阳能电池运行中的时变环境参数实时计算出来。其次,确定了时变环境参数与理论最大功率点电流的函数关系,在环境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可快速计算最大功率... 本文首先在时变环境参数与任一运行电压、电流之间建立了一种非线性函数关系,从而将太阳能电池运行中的时变环境参数实时计算出来。其次,确定了时变环境参数与理论最大功率点电流的函数关系,在环境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可快速计算最大功率点电流值。最后,考虑到实际工程中理论最大功率点与实际运行最大功率点存在偏差,提出以理论最大功率点电流作为电导增量法运行初值,在小步长电导增量法的作用下实现精确稳态跟踪的方法。实验验证了光照度计算是相对准确的,在光照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仿真,证明了该控制策略能够实时精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功率,即使在低辐照度条件下同样表现出良好的精确性及无振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跟踪 最优初值 时变环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局部优化初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樊兆峰 马小平 邵晓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1-747,共7页
为解决局部优化算法初值选取不当造成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确定初值的方法.在每次优化时通过逆网络将初值选在输出误差最小点,通过修正目标性能函数中的权重因子来确保初值与当前控制量之间存在极值,并在... 为解决局部优化算法初值选取不当造成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确定初值的方法.在每次优化时通过逆网络将初值选在输出误差最小点,通过修正目标性能函数中的权重因子来确保初值与当前控制量之间存在极值,并在理论上进行了证明.以BP神经网络预测控制为例,采用牛顿拉夫逊算法实现滚动优化,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能够解决初值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优化 初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望远镜主构架的力学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志平 杨世模 +1 位作者 胡企千 施浒立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航天器结构设计的特殊性,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对空间太阳望远镜主构架进行了力学分析。根据敏度分析方法和优化计算要求,建立了满足结构频率和振型条件、追求重量最轻的优化模型。结合工程优化的特点,提出多种拓扑结构方案,并... 基于航天器结构设计的特殊性,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对空间太阳望远镜主构架进行了力学分析。根据敏度分析方法和优化计算要求,建立了满足结构频率和振型条件、追求重量最轻的优化模型。结合工程优化的特点,提出多种拓扑结构方案,并对主构架进行了拓扑型式比较与选优、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最后对多变量优化设计的初值问题进行了探讨。经优化计算及工程处理,使主构架的总重量减少了36%,力学校验和热分析表明优化结构满足整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望远镜 主构架 多变量优化 有限元分析 工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平滑参数与初值的选取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金旭星 盛奎川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316-319,共4页
实际应用指数平滑法时,由于主要靠经验选取平滑参数与初值,预测结果往往不合理.通过对传统预测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扩大平滑参数选取区间以及初值选取模型化的思路,得到了可以克服预测滞后的平滑参数选取区间,获取了以所有历史数据按指数... 实际应用指数平滑法时,由于主要靠经验选取平滑参数与初值,预测结果往往不合理.通过对传统预测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扩大平滑参数选取区间以及初值选取模型化的思路,得到了可以克服预测滞后的平滑参数选取区间,获取了以所有历史数据按指数平滑规律加权后的初值.并用该优化方法检验了ERP项目实施中的生产经营目标预测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平滑法 平滑参数 初值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伴随法的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器最优上升轨迹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佘智勇 马广富 沈作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51-1957,共7页
利用修正的无量纲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数值优化的数学模型。创新地采用欧氏空间中超立方体顶点坐标作为协状态初始值的方法解决了伴随方法的初始值估计难题,实现了间接伴随法在最优轨迹优化中的应用。完成并给出了该方... 利用修正的无量纲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数值优化的数学模型。创新地采用欧氏空间中超立方体顶点坐标作为协状态初始值的方法解决了伴随方法的初始值估计难题,实现了间接伴随法在最优轨迹优化中的应用。完成并给出了该方法在真空状态和有空气动力存在的情况下轨迹优化结果,并在控制约束存在的前提下,对上升段轨线进行重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且具有在线制导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法 初值估计 轨迹线性化 大气层内 上升段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GM(1,1)幂模型初始条件的组合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正新 党耀国 裴玲玲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6期55-59,共5页
针对GM(1,1)幂模型求解初始条件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原始序列新旧信息的线性组合优化方法。在模拟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目标下,构建初始条件组合权重的优化模型,给出最优组合权重的解析式。最后以中国高中升学率的数据为例,验证了此... 针对GM(1,1)幂模型求解初始条件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原始序列新旧信息的线性组合优化方法。在模拟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目标下,构建初始条件组合权重的优化模型,给出最优组合权重的解析式。最后以中国高中升学率的数据为例,验证了此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初始条件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平衡新旧信息的权重,并提高GM(1,1)幂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 1)幂模型 初始条件 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化平用最佳等效源模型及其单位位场表达式推导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安玉林 柴玉璞 +2 位作者 张明华 黄金明 乔计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73-2483,共11页
本文以Hanson R.O.和Miyazaki Y.的论文(1984)为基础定义了"曲化平用最佳等效源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研制出了能快速、高精度地对大面积位场观测数据实施曲化平处理的软件程序.在严格推导该模型"单位位场正演表达式"... 本文以Hanson R.O.和Miyazaki Y.的论文(1984)为基础定义了"曲化平用最佳等效源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研制出了能快速、高精度地对大面积位场观测数据实施曲化平处理的软件程序.在严格推导该模型"单位位场正演表达式"的过程中,作者根据模型与其位场正演表达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推导位场正演公式的"模型变换法".采用该方法很容易地导出了该模型的形式极其简短的"单位位场正演表达式".作者认为,推导位场正演表达式的模型变换法可能具有普遍性,建议位场理论和方法技术研究者对此给予关注,以便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参考、试用,并予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化平 最佳等效源模型 单位位场表达式 初值回代 模型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推力时间最优轨道机动问题的改进鲁棒算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滔 何兆伟 赵育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6-1221,共6页
针对采用持续推力进行轨道机动的时间最优问题,研究了一种用于估计两点边值问题初始值的有效方法——鲁棒算法(Robust Algorithm)。指出了该算法在用于求解最优轨道机动问题时对于部分边值条件无法收敛的缺陷,针对此缺陷,提出了以误差... 针对采用持续推力进行轨道机动的时间最优问题,研究了一种用于估计两点边值问题初始值的有效方法——鲁棒算法(Robust Algorithm)。指出了该算法在用于求解最优轨道机动问题时对于部分边值条件无法收敛的缺陷,针对此缺陷,提出了以误差修正为理论基础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在弥补原鲁棒算法缺陷的基础上,继承了其能有效逼近协态变量初始值的优点。二维和三维算例仿真的结果表明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改进鲁棒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算法 两点边值问题 初值估计 时间最优轨道机动 持续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正家 何博 +2 位作者 李涛 李明 何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针对采用传统PI控制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调速系统存在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始比例值优化的模糊自适应PI控制算法。建立BLDCM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对其转速环进行模糊自适应PI控制,并提出一种... 针对采用传统PI控制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调速系统存在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始比例值优化的模糊自适应PI控制算法。建立BLDCM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对其转速环进行模糊自适应PI控制,并提出一种初始比例值优化的方法。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系统设计和仿真,对比传统PI、普通模糊自适应PI和优化后模糊自适应PI三种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糊自适应PI控制算法使BLDCM调速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调速系统 初始比例值优化 模糊自适应PI控制算法 仿真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抓取力的线性组合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栋金 姜力 王新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提高力优化算法的实时性,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抓取力初值的方法.首先离线计算一组单位外力对应的抓取力作为线性组合的基础向量,然后将任意外力分解为单位力的线性组合,对基础抓取力按同样规律组合,得到满足约束的抓取力初值.算例仿真分... 为提高力优化算法的实时性,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抓取力初值的方法.首先离线计算一组单位外力对应的抓取力作为线性组合的基础向量,然后将任意外力分解为单位力的线性组合,对基础抓取力按同样规律组合,得到满足约束的抓取力初值.算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速度比拉格朗日对偶法、单值优化法更快,且减少了力优化算法的收敛步数目.在带摩擦点接触抓取模型中,应用该方法为多指抓取的力优化算法求取初值,有利于提高力优化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多指抓取 力优化 初值 线性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wton-Raphson迭代与PSO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杜亚志 王学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4期184-189,共6页
鉴于基于Newton-Raphson(N-R)迭代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迭代初值的敏感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R迭代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该方法利用了PSO算法中的全局搜索能力与N-R迭代中的局部搜索能力,通过它们的交替迭代以... 鉴于基于Newton-Raphson(N-R)迭代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迭代初值的敏感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R迭代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该方法利用了PSO算法中的全局搜索能力与N-R迭代中的局部搜索能力,通过它们的交替迭代以改善初值;以改善后的初值进行最后的N-R迭代。经检验,该方法比N-R迭代对初值的要求宽松。这是由于在N-R迭代与PSO算法多次交替迭代之后,位移和应变的初值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对相似材料模型受载破坏后表面上的点的位移和应变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Newton-Raphson迭代 粒子群优化算法 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汪隆君 王钢 李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2,共6页
最优负荷削减模型是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运行条件复杂、运行约束多的特点和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了以直流极功率方向系数为控制变量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计及互联电网... 最优负荷削减模型是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运行条件复杂、运行约束多的特点和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了以直流极功率方向系数为控制变量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计及互联电网间直流系统功率支援与功率调制功能,以及由运行条件约束导致的直流极投退等工程实际问题。同时,为克服平启动时原始对偶内点法收敛困难的局限性,引入一种将初值寻优过程等效为求取动态系统稳定平衡点的思路,并基于伪暂态连续(pseudo transient continuation,PTC)法实现初值寻优。经IEEE-RTS 96可靠性测试系统测试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为大规模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充裕度评估提供新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削减模型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 充裕度评估 原始对偶内点法 初值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大气层飞行器空间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文勇 袁建平 罗建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4-327,共4页
基于跨大气层飞行器的特点和运行应用的任务需求,分析了飞行器可能进行的空间变轨与机动飞行。针对共面有限推力时间最短轨道转移问题,建立了优化模型。采用一阶梯度算法结合共轭梯度算法的方法求解了终时不固定的最优控制问题。仿真分... 基于跨大气层飞行器的特点和运行应用的任务需求,分析了飞行器可能进行的空间变轨与机动飞行。针对共面有限推力时间最短轨道转移问题,建立了优化模型。采用一阶梯度算法结合共轭梯度算法的方法求解了终时不固定的最优控制问题。仿真分析表明,这种组合算法综合利用了2种算法的优点,对于此类两点边值问题的求解有很强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大气层飞行器 最短时间变轨 一阶梯度算法 共轭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差分建模的优化GM(1,1)模型及其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红伟 毛文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53-58,共6页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论述了一种基于双向差分计算的GM(1,1)建模方法,采用向前差分与向后差分建模的拟合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进行参数估计。为了进一步提高GM(1,1)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精度,利用拟合值和原始值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预测模...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论述了一种基于双向差分计算的GM(1,1)建模方法,采用向前差分与向后差分建模的拟合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进行参数估计。为了进一步提高GM(1,1)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精度,利用拟合值和原始值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预测模型的初始值进行了优化,摆脱了原有模型的初始值必经过历史数据中的某一点的束缚。以太原地区电力负荷和重庆地区的农村用电量为例,采用了几种典型GM(1,1)模型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GM(1,1)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更高,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GM(1 1)模型 双向差分 初始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文化算法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涛 邓兆祥 +1 位作者 舒红宇 杨金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4,共6页
工程中复杂的优化问题很难获得其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去获取数值解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为提高求解高维问题数值最优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在传统文化算法基础上将种群分为精英群体和普通群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式进化并对种群做初始化优... 工程中复杂的优化问题很难获得其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去获取数值解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为提高求解高维问题数值最优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在传统文化算法基础上将种群分为精英群体和普通群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式进化并对种群做初始化优化,通过MATLAB编程用实例分别对优化前后的算法进行仿真。实验表明,优化后较优化前在速度上有较大的提升,进行初始化改进的文化算法在高维优化问题中能更快、更准确地逼近最优解,为求解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算法 数值解 初始值优化 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GM(1,1)模型在产油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敏 赵永军 +1 位作者 颛孙鹏程 谭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90,共3页
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初始条件选取上的局限性,优化GM(1,1)模型按照使序列X^(1)与其模拟序列(?)^(?)之差的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白化权函数中的常数,构建优化的时间响应函数。为使GM(1,1)模型对变化较大的时间序列也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初始条件选取上的局限性,优化GM(1,1)模型按照使序列X^(1)与其模拟序列(?)^(?)之差的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白化权函数中的常数,构建优化的时间响应函数。为使GM(1,1)模型对变化较大的时间序列也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优化GM(1,1)模型对传统GM(1,1)模型的背景值也进行了优化。优化模型在产油量预测中使平均相对误差由3.8%下降至0.8%,提高了模拟精度,为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GM(1 1)模型 初始条件 背景值 优化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型C/SiC椭圆反射镜镜坯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坤 张长瑞 +1 位作者 曹英斌 刘荣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78-1981,共4页
进行了蜂窝型C/SiC椭圆反射镜镜坯的最小质量优化.首先确定了优化参量及相应的变化范围.其次进行了双设计参量的零阶近似优化和一阶优化.结果表明,零阶近似优化优于一阶优化且更适合于反射镜最小质量的优化.最后进行了不同初始设计参量... 进行了蜂窝型C/SiC椭圆反射镜镜坯的最小质量优化.首先确定了优化参量及相应的变化范围.其次进行了双设计参量的零阶近似优化和一阶优化.结果表明,零阶近似优化优于一阶优化且更适合于反射镜最小质量的优化.最后进行了不同初始设计参量值下的零阶近似优化,结果表明,零阶近似优化得到的解接近最优设计,虽然初始设计参量值对最优结果的影响较小,但小的初始M值和适中的初始TP值更倾向于得到较优结果.优化的机理可能是较大的设计参量M的单位变形变化造成的质量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零阶近似优化 初始设计参量值 蜂窝型C/SIC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