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的最优控制和Near-Optimal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桂经醒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7-622,共26页
给出并证明了非光滑非线性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最优控制和光滑非线性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near-optimal控制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关键词 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 非光滑 最优控制 光滑 Near-optimal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direct searches for non-smooth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2
作者 Huang Tiany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889-898,共10页
Many difficult engineering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by the convention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 practice. Direct searches that need no recourse to explicit derivatives are revived and become popular since the new ... Many difficult engineering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by the convention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 practice. Direct searches that need no recourse to explicit derivatives are revived and become popular since the new century. In order to get a deep insight into this field, some notes on the direct searches for non-smooth optimization problems are made. The global convergence vs. local convergence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expected solutions for simulation-based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re pointed out. The sufficient and simple decrease criteria for step acceptance are analyzed, and why simple decrease is enough for globalization in direct searches is identified. The reason to introduce the positive spanning set and its usage in direct searches is explained. Other topics such as the generalization of direct searches to bound,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straints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programming non-smooth optimization stochastic simulation direct searches positive spanning set convergence analysis pattern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原油采购选择的混炼加工优化
3
作者 董丰莲 李鹏 +3 位作者 魏志伟 孙鑫 徐赫锴 何畅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48-4656,共9页
目前,原油采购和混炼加工方案多采用人工经验或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决策,存在求解时间过长以及无法统筹考虑全局性等问题。针对炼化场景下的典型混炼工艺和原油采购要求,结合“P模型”的概念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并根据整数变量的特... 目前,原油采购和混炼加工方案多采用人工经验或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决策,存在求解时间过长以及无法统筹考虑全局性等问题。针对炼化场景下的典型混炼工艺和原油采购要求,结合“P模型”的概念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并根据整数变量的特性设计了基于p范数和内点法的迭代求解算法。结果表明,在10种原油、54种物性、58套加工装置的优化背景下,与商用求解器优化结果相比,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经济效益更好的原油采购加工方案并且在多个算例下均展现出了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算法 石油 混炼 双线性 内点法 范数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探索树算法的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
4
作者 胡世军 刘海亮 +1 位作者 王兵雷 苏文科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4,共14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时,RRT存在规划成功率低、收敛速度慢、路径次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定向探索树算法。使用定向采样策略,以提高树扩展的方向性,通过引入自适应目标调整策略和枝条扩展策略,使树能够快速向目标点扩...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时,RRT存在规划成功率低、收敛速度慢、路径次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定向探索树算法。使用定向采样策略,以提高树扩展的方向性,通过引入自适应目标调整策略和枝条扩展策略,使树能够快速向目标点扩展的同时又能够避开障碍物。通过剪枝处理去除初始路径中的允余点,再对剪枝处理后的路径进行航迹修正和平滑处理,得到最优航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所有的测试中都是成功的。与传统RRT和改进RRT算法相比,在多障碍物环境中,规划时间缩短了91.9%和67%,路径长度缩短了37%和6%;在狭窄环境中,规划时间缩短了88.3%和70%,路径长度缩短了36%和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采样 自适应目标 剪枝优化 平滑处理 四旋翼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点线特征的视觉-惯性-GNSS紧耦合导航定位方法
5
作者 贺黎明 岳峑佑 +1 位作者 曲政林 张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单一传感器定位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方法.在视觉方面,通过在点特征的基础上增加线特征,以克服视觉图像中重复纹理的干扰;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方面,通过引入精度更高的载波相... 针对复杂环境下单一传感器定位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方法.在视觉方面,通过在点特征的基础上增加线特征,以克服视觉图像中重复纹理的干扰;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方面,通过引入精度更高的载波相位对伪距观测值进行平滑处理,以提高单点定位精度.利用公开数据集和实测数据分别对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和实测数据中,所提方法相比于GVINS(视觉-惯性-GNSS紧耦合的算法)在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X,Y,Z 3个方向上,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32.2%,23.3%,24.5%和25.7%,25.8%,14.1%.此外,在卫星信号被严重遮挡的环境下,所提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平面定位精度达到0.74 m,高程定位精度达到0.91 m.研究成果为复杂环境下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性里程计 线特征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 图优化 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和对比度调整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
6
作者 霍冠英 盛兴琳 施淑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5,共9页
提出了一种优化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和对比度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针对用高斯模糊估计全局背景光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背景光估计方法,利用包含上、下采样以及卷积的网络来精确估计全局背景光,并通过平滑约束来监督网络的学习... 提出了一种优化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和对比度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针对用高斯模糊估计全局背景光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背景光估计方法,利用包含上、下采样以及卷积的网络来精确估计全局背景光,并通过平滑约束来监督网络的学习;针对复杂成像环境、局部与全局处理不均衡等导致的色偏及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比度调整的综合方法,对网络施加对比度约束,并结合自动色阶和CLAHE方法,改善全局亮度和对比度并保持局部细节。基于自建的水下图像数据集和真实水下图像数据集进行水下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定量指标上均表现突出。自建数据集图像增强后对比度高、细节清晰,在UCIQE、UIQM和综合指标上均表现最佳,分别达到0.54、0.55和4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 无监督学习 平滑损失 对比度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风电波动平抑模型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明星 齐先军 +3 位作者 朱晟 张秀路 孙航 陈强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针对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风电波动平抑模型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并构建了用于评估储能配置效果的评价指标。首先建立风电波动平抑优化模型,获得平抑后风电功率序列和混合储能功率序列;其次对混合储能功率序列进... 针对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风电波动平抑模型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并构建了用于评估储能配置效果的评价指标。首先建立风电波动平抑优化模型,获得平抑后风电功率序列和混合储能功率序列;其次对混合储能功率序列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根据储能配置成本最小原则并结合储能特点,将混合储能功率合理分配给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然后进行多场景下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最后构建储能配置效果评价指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实现波动平抑的前提下能避免并网风电量变化、提高对原始风电功率的跟随能力,储能配置效果评价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波动平抑优化 储能配置 混合储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粒度机制下基于平抑风光波动策略的电氢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8
作者 解骞 徐浩岚 +2 位作者 党建 王晓卫 张刚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7,共15页
针对风光新能源接入电网波动大这一问题,本文研究基于多类型电解槽的电氢储能系统平抑风光波动的功率调配策略,并分析该策略在容量优化配置方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首先,构建电氢储能系统模型,为增强现有分解方法的适用性,提出考虑分时... 针对风光新能源接入电网波动大这一问题,本文研究基于多类型电解槽的电氢储能系统平抑风光波动的功率调配策略,并分析该策略在容量优化配置方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首先,构建电氢储能系统模型,为增强现有分解方法的适用性,提出考虑分时电价的多粒度风光功率分解方法;其次,基于两类电解槽的运行特征,制定基于多类型电解槽的高比例氢储功率调配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缓解风光波动影响的电氢储能系统容量最优配置模型;最后,以多个对比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单一氢储功率分配方式,本文所提策略可在强化波动平抑能力的同时,有效减少电化学储能的容量与功率配置,提升系统整体经济性,凸显氢储能在调节与消纳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度机制 多类型电解 高比例氢储 优化配置 平抑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内机器人在位测量位姿优化方法
9
作者 宋慧鹏 王英鹏 孙玉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随着现代制造业对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位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实时、精准的测量手段,正逐渐成为现代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业机器人因其具有工作空间大、运动灵活性好和易于编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复杂零件... 【目的】随着现代制造业对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位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实时、精准的测量手段,正逐渐成为现代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业机器人因其具有工作空间大、运动灵活性好和易于编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复杂零件在位测量与加工过程中。然而受限于测量空间约束的复杂性及测量运动在机器人本体关节空间下的非线性传递表达,机器人末端沿给定路径测量时存在位姿不光顺,甚至发生与障碍物碰撞的情形。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测量系统冗余运动参数的位姿优化新方法。【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结合该模型计算得到测量运动与机器人关节空间的运动传递关系,基于机器人测量系统中绕着测量工具轴线转动的冗余运动参数,构造各路径点处满足关节角限位约束和位姿奇异性约束的机器人测量冗余姿态集合;其次,为避免机器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采用有向包围盒技术对大型复杂曲面构件测量场景进行建模,并基于GJK方法对机器人与障碍物进行碰撞快速检测,筛选出满足无碰撞约束的机器人在位测量姿态集合;最后,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方法计算得到关节角变化最小的机器人测量姿态序列,提高了受限空间内机器人在位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对本文方法进行实验验证,采集测量过程中机器人关节角数据。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器人关节运动更加平稳,各个关节角的累计变化量得到降低,关节角波动幅值和标准差较优化前均显著减小,实现了在受限空间内对工件的平稳测量。【结论】基于机器人冗余运动参数的在位测量位姿优化方法可以在有效避免机器人与障碍物发生全局干涉的同时,显著提高测量过程中机器人位姿的光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运动学 奇异性 在位测量 位姿优化 碰撞检测 冗余度 光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的工业图像异常识别方法
10
作者 徐素秀 王洋迪 +1 位作者 高原 郭思尼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27,共17页
表面异常可能会导致工业产品在外观、质量及性能等方面出现缺陷,降低生产效率及增加安全风险,给生产企业带来经济与信誉损失。因此,工业产品表面异常的识别与检测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s)的计算机视觉... 表面异常可能会导致工业产品在外观、质量及性能等方面出现缺陷,降低生产效率及增加安全风险,给生产企业带来经济与信誉损失。因此,工业产品表面异常的识别与检测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s)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方法迅速兴起,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的表面异常检测中。然而,由于表面异常数量稀少、类型多样且标注成本高昂,DNNs的识别准确率常受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用标签平滑(label smoothing,LS)的分布鲁棒优化生成式(DRO-G)模型。该模型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中拓展LS的正则化效应,证明了该正则化项可用于生成新图像;第2阶段利用生成的图像训练DNNs进行异常识别。进一步地,构建标签平滑-随机梯度(LS-SG)算法对模型近似求解:该算法第1阶段通过梯度上升法将LS的正则化效应添加到现有图像并生成新样本;第2阶段则通过梯度下降法训练DNNs以识别异常图像。在MVTecAD数据集(涵盖grid、carpet、wood和screw 4种产品)上的多种表面异常数据进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LS-SG算法能够有效扩大产品表面异常图像数据集的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DNNs对特定产品异常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展现出一定的抗噪能力。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也为工业图像异常识别与检测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鲁棒优化 标签平滑 工业图像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系统传输与在线智能处理实时优化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忠涛 陈彦桥 +1 位作者 苏阳 杨建永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66,共5页
无人机在各种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无人系统组织运用面临传输资源受限等突出问题,需针对任务环境、场景、阶段的不同保障需求,基于多源图像目标智能检测识别手段,自适应调整无人系统信息传输内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源图像目标检测识别... 无人机在各种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无人系统组织运用面临传输资源受限等突出问题,需针对任务环境、场景、阶段的不同保障需求,基于多源图像目标智能检测识别手段,自适应调整无人系统信息传输内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源图像目标检测识别方法,在YOLO经典架构上进行优化,包括空间金字塔架构、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结构、标签平滑和损失函数,经实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多源图像目标检测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检测识别 YOLO 空间金字塔 标签平滑 损失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IDDBO-VMD的风光互补复合波动平抑策略
12
作者 汪茹康 王健 +2 位作者 徐钢 邓振宇 张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314-6325,I0015,共13页
针对风光电场出力波动性冲击电网稳定运行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风光互补特性的混合储能平抑复合功率波动策略。该方法基于风光发电系统,在满足功率波动限值基础上通过Savitzky-Golay(SG)滤波算法分离并网功率与混合储能功率。考虑分解... 针对风光电场出力波动性冲击电网稳定运行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风光互补特性的混合储能平抑复合功率波动策略。该方法基于风光发电系统,在满足功率波动限值基础上通过Savitzky-Golay(SG)滤波算法分离并网功率与混合储能功率。考虑分解余量产生的影响,对混合储能功率进行两阶段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其中VMD参数由改良蜣螂优化算法(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IDDBO)得出,同时结合互信息熵判断高低频率分界点并完成重构,从而得到超级电容与蓄电池功率。基于此策略,以混合储能年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计及混合储能系统约束条件优化储能容量,并通过典型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更精确地分配储能分量,实现不同形式储能优势互补,同时能有效平滑并网功率,提高电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平抑 混合储能 蜣螂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风光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目标全场景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无功优化配置
13
作者 蔡锱涵 管霖 +3 位作者 张野 唐王倩云 黄磊 胡诗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大规模光伏集群通过多级交流输电线路组网并经柔性直流线路外送面临远距离输送、潮流频繁波动、缺乏常规同步电源支撑等挑战,无功电源配置成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基于此,针对无同步电源支撑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对多电... 大规模光伏集群通过多级交流输电线路组网并经柔性直流线路外送面临远距离输送、潮流频繁波动、缺乏常规同步电源支撑等挑战,无功电源配置成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基于此,针对无同步电源支撑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对多电压等级、大容量远距离交流输电系统中各级变电站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无功规划中无功资源的全场景适应能力需求,提出包络式代表日场景集提取方法,并采用基于场景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快速形成代表日无功优化补偿序列;为了提升系统在扰动后的动态调节能力,提出考虑换流站无功-电压控制裕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新能源出力时序波动性所导致的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状态耦合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聚类平滑(DCS)的无功补偿分组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中国西部某大规模光伏送端系统的实际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全面覆盖运行场景的无功-电压需求,在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集群 送端系统 无功优化配置 静态无功补偿 动态聚类平滑 场景分解与组合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铣削力致误差建模及加工姿态优化方法
14
作者 钱琛 姚建均 张宜坤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0-1429,共10页
为了对铣削机器人末端姿态进行规划以提高加工质量,本文针对机器人铣削时的力致误差,提出了一种同时优化刀具朝向和冗余自由度的轨迹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主轴重力和铣削力的力致误差指标,提出了一种主轴重力和重心的辨识方法和基于神... 为了对铣削机器人末端姿态进行规划以提高加工质量,本文针对机器人铣削时的力致误差,提出了一种同时优化刀具朝向和冗余自由度的轨迹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主轴重力和铣削力的力致误差指标,提出了一种主轴重力和重心的辨识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铣削力预测方法。以力致误差和平滑度指标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铣削机器人多目标姿态优化模型。将非支配排序方法和差分进化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多目标姿态优化方法,对刀具朝向和冗余自由度寻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力致误差模型和姿态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在执行加工任务时的刚度和加工质量,降低了实验路径41.3%的加工误差,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力致误差 平滑度 主轴重力 神经网络 铣削力预测 刀具朝向优化 冗余自由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和IRCMMPE的旋转机械损伤识别方法
15
作者 李恒亮 张思婉 郭衡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5-1054,共10页
基于单通道信号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故障诊断效果通常比较依赖信号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先验分析(SPA)、改进精细复合多变量多尺度排列熵(IRCMMPE)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SA-SVM)的旋转机械损伤识别策... 基于单通道信号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故障诊断效果通常比较依赖信号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先验分析(SPA)、改进精细复合多变量多尺度排列熵(IRCMMPE)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SA-SVM)的旋转机械损伤识别策略。首先,使用SPA将单通道信号分解为趋势项和去趋势项两种完全不同的分量,减少了分量的冗余,并将其组装为多通道信号以实现对样本的扩充;然后,采用IRCMMPE对多通道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以对比验证两个分量之间的相关性,获取了更能反映故障特性的特征;最后,将故障特征输入至SSA-SVM分类器中进行了故障识别,完成了对旋转机械的故障辨识和故障程度的判断,利用三个旋转机械数据集对SPA-IRCMMPE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分析,并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A-IRCMMPE模型在诊断旋转机械不同故障类型时分别取得了100%和99.2%的识别准确率,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9.76%和99.92%;而自制数据集的诊断精度达到了100%。相较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SPA-IRCMMPE模型仅需使用单个通道的振动信号且无需进行分量重要性评估,避免了分量取舍的问题,对振动信号的利用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单通道信号 故障诊断 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 改进精细复合多变量多尺度排列熵 平滑先验分析 离心泵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需求响应的大学城综合能源系统尖峰负荷平抑策略
16
作者 赵鹏翔 丛琳 +2 位作者 窦真兰 杨佳霖 张春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共8页
为降低大学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尖峰负荷对电网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的冲击,制定了基于综合需求响应的大学城IES尖峰负荷平抑策略。构建了以电、气为多源供应,以电、热为综合需求的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其需求响应... 为降低大学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尖峰负荷对电网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的冲击,制定了基于综合需求响应的大学城IES尖峰负荷平抑策略。构建了以电、气为多源供应,以电、热为综合需求的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其需求响应机制;采用价格型需求响应和替代型需求响应相结合的响应策略,对系统中的多类型电热负荷进行分类优化,平滑负荷曲线;引入基于碳配额的碳交易机制,以系统收益为主要优化目标进行计算。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综合需求响应的IES运行策略能够平抑IES的尖峰负荷,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负荷平抑 综合需求响应 碳交易机制 大学城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能量管理的混合储能风电功率波动平抑策略
17
作者 闫来清 王康 +3 位作者 许佳奇 翟卓涛 郑立星 刘淼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107,共10页
针对由超级电容与锂电池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研究风电功率波动平抑策略实现风电平滑并网。首先,提出考虑窗口长度上限的自适应滑动平均算法对实时风电功率进行平滑处理,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混合功率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得到模态分量,并... 针对由超级电容与锂电池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研究风电功率波动平抑策略实现风电平滑并网。首先,提出考虑窗口长度上限的自适应滑动平均算法对实时风电功率进行平滑处理,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混合功率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得到模态分量,并以复合熵为目标采用改进的猎食者算法(IHPO)对VMD预设参数寻优。其次,通过Hilbert变换确定高低频分界频率,将高频信号分配给超级电容,低频信号分配给锂电池。考虑储能设备充放电过程中的荷电状态(SOC),提出多层能量管理策略实现混合储能功率的动态优化与再分配。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该文所提策略能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同时保证超级电容与锂电池两种储能设备的SOC工作在合理区间且累积偏差量较改进前分别减少13.8%和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能量管理 变分模态分解 功率波动平抑 窗口长度上限 改进的猎食者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buckling load for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s using adaptive Kriging-improved PSO:A novel hybrid intelligent method 被引量:3
18
作者 Behrooz Keshtegar Trung Nguyen-Thoi +1 位作者 Tam T.Truong Shun-Peng Zh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5-99,共15页
An effective hybrid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an adaptive Kriging(A-Kriging)into an improved partial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SO)to give a so-called A-Kriging-IPSO for maximizing the bucklin... An effective hybrid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an adaptive Kriging(A-Kriging)into an improved partial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SO)to give a so-called A-Kriging-IPSO for maximizing the buckling load of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s(LCPs)under uniaxial and biaxial compressions.In this method,a novel iterative adaptive Kriging model,which is structured using two training sample sets as active and adaptive points,is utilized to directly predict the buckling load of the LCPs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The active points are selected from the initial data set while the adaptive points are generated using the radial random-based convex samples.The cell-based smoothed discrete shear gap method(CS-DSG3)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the LCPs to provide the response of adaptive and input data sets.The buckling load of the LCPs is maximized by utilizing the IPSO algorithm.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the LCPs with different layers(2,3,4,and 10 layers),boundary conditions,aspect ratios and load patterns(biaxial and uniaxial loads)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obtained by proposed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iterature results,but with less computational burden.By applying adaptive radial Kriging model,the accurate optimal resultsebased predictions of the buckling load are obtained for the studied LC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kriging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s Buckling optimization smooth finite element methods Cell-based smoothed discrete shear gap method(CS-DSG3) Improved 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利进 李强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9-1217,共9页
针对传统快速随机搜索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收敛速率较慢,且不适用于动态场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点偏置和冗余节点删除的改进RRT*算法,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快速找到无碰撞最优路径的问题。此算法... 针对传统快速随机搜索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收敛速率较慢,且不适用于动态场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点偏置和冗余节点删除的改进RRT*算法,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快速找到无碰撞最优路径的问题。此算法在RRT^(*)算法基础上,首先对采样点进行优化处理,保证路径最优的同时减少搜寻时间;其次引入路径节点最大值概念,删除扩展树冗余节点以提高算法效率;最后结合动态窗口(dynamic window approaches,DWA)算法提高路径的安全性和平滑性,实现对动态障碍物的避障。通过3种不同地图下的仿真验证,改进算法能有效提升路径质量,且大幅降低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动态环境 最优路径 RRT^(*)算法 动态窗口算法 冗余节点 安全性 平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jkstra算法的平滑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41
20
作者 巩慧 倪翠 +1 位作者 王朋 程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541,共7页
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沿Dijkstra算法规划的路径运动时,由于所规划的路径存在转折点多、部分转折角度小等问题,导致移动机器人不得不频繁转向,甚至要暂停才能完成转向,严重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利用几何拓扑学方法,结合实际场景信息... 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沿Dijkstra算法规划的路径运动时,由于所规划的路径存在转折点多、部分转折角度小等问题,导致移动机器人不得不频繁转向,甚至要暂停才能完成转向,严重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利用几何拓扑学方法,结合实际场景信息,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平滑路径规划方法。根据应用场景获取连续化地图,将连续化地图离散化后随机生成离散点阵,计算各点之间的欧氏距离,选取与各离散点距离较近、且连线不跨越障碍的多个点,将其连接并生成离散图。在离散图中利用Dijkstra算法搜索最优路径作为引导路径。当移动机器人沿引导路径运动时,结合实际场景信息,采用几何拓扑学计算出移动机器人每一时刻应该采取的最佳动作和运行路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移动机器人运动中的累计转弯角度,增大最小平均转折角度,提高所规划路径的平滑度,从而缩短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时间,提升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DIJKSTRA算法 引导路径 路径平滑度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