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TDR监测OPGW覆冰最小临界厚度试验方法
1
作者 郝艳捧 毛典明 +3 位作者 成延庭 黄磊 查传洋 黄欢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91-3200,共10页
覆冰严重威胁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安全运行,然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BOTDR)监测覆冰厚度的范围与感知模型尚未明晰。为此,该文提出了基... 覆冰严重威胁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安全运行,然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BOTDR)监测覆冰厚度的范围与感知模型尚未明晰。为此,该文提出了基于BOTDR的OPGW自然覆冰最小临界传感厚度监测方法:当OPGW覆冰厚度较小时,假设布里渊频移只受温度影响,随着OPGW覆冰逐渐增长布里渊频移监测温度误差增大,布里渊频移监测温度超过判定区间时对应的覆冰厚度定义为最小临界传感厚度。在南方电网梅花山防冰减灾重点实验室搭建OPGW覆冰BOTDR监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BOTDR在OPGW自然覆冰条件下能监测到其最小临界传感厚度,试验中171 m孤立档OPGW最小临界传感厚度为11.61 mm;当覆冰厚度小于11.61 mm时,BOTDR布里渊频移仅能监测温度,布里渊频移监测温度与微气象终端监测温度最大差值为1.5℃,在本文试验用BOTDR的温度精度±2℃范围内,BOTDR不能感知小于最小临界传感厚度的轻度覆冰;当覆冰厚度大于11.61mm时,BOTDR布里渊张力频移与OPGW覆冰张力强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该文研究为长距离OPGW覆冰BOTDR准确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覆冰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otdr) 温度监测 张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SG-NLM算法的Φ-OTDR扰动定位方法研究
2
作者 沈伟 沈威 +6 位作者 胡欣 万小进 俞浩 许颖文 胡程勇 邓传鲁 黄怿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6,共8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信号中存在的随机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SG-NLM(Savitzky-Golay-non-local mean)算法的扰动定位方法,以降低非扰动区域的噪声。差分Savitzky-Go...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信号中存在的随机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SG-NLM(Savitzky-Golay-non-local mean)算法的扰动定位方法,以降低非扰动区域的噪声。差分Savitzky-Golay(SG)平滑滤波用于实现外部扰动的初步定位。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NLM)算法适用于处理二维信号中的随机噪声,可进一步降低Φ-OTDR幅度信号的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滤除随机噪声,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与传统的非局部均值算法和幅度方差定位法相比,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提高了15.14 dB,空间分辨率提升了4.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 非局部均值 扰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通信光缆Φ-OTDR扰动定位
3
作者 沈伟 胡欣 +3 位作者 张泽 鞠玲 吴健 黄怿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phase sensitive-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系统对电力通信光缆上扰动的定位易受环境噪声影响而导致定位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文中对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Φ-OTDR定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phase sensitive-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系统对电力通信光缆上扰动的定位易受环境噪声影响而导致定位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文中对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Φ-OTDR定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搭建的相干探测型Φ-OTDR系统连接光纤与光缆进行舞动模拟实验,并采集背向瑞利散射信号,对其进行解调获得幅度信号曲线。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曲线数量与最优步长对幅度曲线进行移动方差平均处理,得到初步的扰动定位图。然后,针对定位区域外的环境噪声,使用谱减法进行降噪,实现定位效果增强。最后,将小波分解降噪与经验模态分解降噪2种方法与谱减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谱减法的定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降噪算法,经过谱减法降噪处理后的扰动定位信号的信噪比提升可超过20 dB,从采集原始信号到完成定位和降噪处理的计算时间低至0.5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缆监测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系统 扰动定位 幅度信号 移动方差平均 谱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
4
作者 熊培元 徐韶华 +4 位作者 黎恒 陈大华 陈聪 杨松 杜浩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针对传统相位差分法在振动定位中因信噪比不足导致的定位精度低和信号恢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滑动方差变分模态分解(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SV算法通过滑动窗口计算相位差分方差,选取振动点... 针对传统相位差分法在振动定位中因信噪比不足导致的定位精度低和信号恢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滑动方差变分模态分解(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SV算法通过滑动窗口计算相位差分方差,选取振动点前10 m的相位作为修正参考相位,有效抑制累积噪声;VMD通过多尺度分解分离有效信号分量与趋势噪声,消除正交解调引入的直流偏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相位差分法相比,SV算法使系统信噪比提升12 d B(从14 d B至26 d B),并在多振动源场景下清晰分辨了400 m和650 m处的干扰事件;经参数优化(惩罚因子α=100,模式数K=3)的VMD算法成功恢复了三角波信号,显著抑制了非振动相关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学时域反射仪 振动定位 滑动方差 相位解调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R的区段煤柱水平变形监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柴敬 郝鸿儒 +5 位作者 杨健锋 高登彦 高奎英 陈建华 杨磊 刘泽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
针对煤柱内部微裂纹萌生、变形破坏等潜在安全隐患,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煤柱水平变形监测。首先,根据煤柱破坏碎胀特性理论分析,建立了光纤轴向应变与水平变形的转化方法;其次开展室内试验确定了金属基... 针对煤柱内部微裂纹萌生、变形破坏等潜在安全隐患,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煤柱水平变形监测。首先,根据煤柱破坏碎胀特性理论分析,建立了光纤轴向应变与水平变形的转化方法;其次开展室内试验确定了金属基索状传感光纤轴向拉伸响应情况,并根据煤柱变形破坏规律修正了应变系数,最后以陕西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为工程背景,对22206工作面区段煤柱水平变形实现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区段煤柱采动侧和未采动侧存在明显的水平变形差异,采动侧变形量最大,约为未采动侧的5倍,但煤柱整体水平变形较小,仅出现弹性变形,煤柱较稳定;煤柱变形分区明显,呈现中部为弹性核区,两侧为塑性破坏区的分区特征;工作面从测点前20m推进至测点后40m时,煤柱水平应变呈指数增长,远离测点之后变形趋于稳定,反映煤柱变形与采动应力扰动之间的动态关联;通过分析煤柱水平应变与垂直应力,发现两者呈指数相关关系,定量建立了煤柱水平应变与垂直应力关系式,说明煤柱变形与破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动应力的分布与演化。利用BOTDR技术对区段煤柱内部变形进行监测可以精确获取区段煤柱内部的微观变形信息,对于煤柱留设尺寸确定、围岩控制及采空区压力评估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区段煤柱 水平变形 煤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车辆振动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熊显名 郭逸璇 +2 位作者 曾创 杜浩 陈聪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0,共6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在车辆振动信号检测中信号信噪比低且检测准确率受频率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导边缘滤波检测(Guided Edge Filter,GEF)方法。GEF方法在减...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在车辆振动信号检测中信号信噪比低且检测准确率受频率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导边缘滤波检测(Guided Edge Filter,GEF)方法。GEF方法在减少噪声影响的同时保留并提取出有效的振动位置信息。使用PZT分别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信号,将GEF方法与直接振幅差分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GEF方法得到的平均信噪比相较于直接振幅差分法提高了3.26 dB。使用公路上行驶车辆的振动信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GEF方法得到的信噪比最高为3.98 dB,比直接振幅差分法提高了2.6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车辆检测 信号处理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M的Φ-OTDR系统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宗玖 王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23-5029,共7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中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域特征提取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相结合...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中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域特征提取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相结合的模式识别算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后提取时域特征,并利用小波包分解方法,通过验证不同分解层数下的事件分类准确率,设定最优分解层数为6层,提取差分信号的能量特征。然后以SVM分类器为基础,利用PSO算法优化SVM分类器参数,提高光纤振动信号识别准确率。最后利用Φ-OTDR事件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识别算法达到了95.6%的振动事件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 小波包分解 粒子群算法(PSO) 支持向量机(SVM)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DR的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研究
8
作者 梁卓伟 张红娟 +1 位作者 高妍 靳宝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6,22,共6页
针对基于磁流体的光纤磁场传感系统依赖复杂的光谱解析且易受光源功率波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磁场传感系统,用包裹磁流体的锥形光纤作为磁场传感单元实现磁场测量。不同磁场强度下,磁流体磁光效应导致磁场... 针对基于磁流体的光纤磁场传感系统依赖复杂的光谱解析且易受光源功率波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磁场传感系统,用包裹磁流体的锥形光纤作为磁场传感单元实现磁场测量。不同磁场强度下,磁流体磁光效应导致磁场传感单元的光损耗变化,系统衰荡脉冲包络斜率特性改变。将磁场强度与脉冲包络斜率建立联系,实现了磁场测量。实验证明:在30~130 Oe(1 Oe=80 A/m)的测量范围内,传感系统磁场灵敏度为-0.0471 dB/(km·Oe),且衰荡脉冲包络斜率与磁场强度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该方案提供了一种测量磁场的新方法,且解决了光功率波动影响稳定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系统 磁场传感 光时域反射计 磁流体 锥形光纤 时间域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降噪与特征投影的Φ-OTDR振动定位
9
作者 彭怀敏 陈宏滨 +3 位作者 陈平 张超 孙榕 蒋贺雷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7,共7页
为建立通信光缆长度与地理位置数据库,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降噪与特征投影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振动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Φ-OTDR进行光缆长度定位,有效应对实际光缆线路中的干扰信号问题。通过小波包分解信号并应用阈值法降... 为建立通信光缆长度与地理位置数据库,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降噪与特征投影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振动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Φ-OTDR进行光缆长度定位,有效应对实际光缆线路中的干扰信号问题。通过小波包分解信号并应用阈值法降噪,同时基于敲击振动信号的频率特性,选取特定小波包,以其能量为特征向量进行投影,有效解调振动信号并抑制干扰。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算法,所提算法的复杂度低、性能优异,可成功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实现了对20 km光缆的精确敲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 小波包分解 特征投影 资源清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OTDR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臧益鹏 李现勤 +3 位作者 吴松桂 葛菲 王炜廷 顾文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信号中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事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小波去噪算法进行改进,获得新的阈值选取方式和阈值判断函数,然后结合小波模极大值法和斜率法定位测量光纤发生事件位置和光纤始末端位置... 针对信号中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事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小波去噪算法进行改进,获得新的阈值选取方式和阈值判断函数,然后结合小波模极大值法和斜率法定位测量光纤发生事件位置和光纤始末端位置,计算事件衰减损耗的同时对事件进行分隔和误判消除。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定位精准度较高,反射事件和非反射事件的计算位置偏差分别小于5 m和15 m;测量光纤的事件检测分析结果与光纤连接位置及光纤总长度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光时域反射仪 小波去噪 事件检测 精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研究
11
作者 王帅 徐钦云 林胜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1-487,共7页
为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的定量监测,采用理论建模和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和悬垂线缆的力学分析,推导布里渊频移和覆冰厚度的关系,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该关系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覆冰厚度和布里渊频移呈单调递增关系,在... 为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的定量监测,采用理论建模和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和悬垂线缆的力学分析,推导布里渊频移和覆冰厚度的关系,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该关系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覆冰厚度和布里渊频移呈单调递增关系,在实验条件下,覆冰厚度测量误差为12.48%,覆冰预警的应变阈值区间为1.5×10^(-3)ε~2.0×10^(-3)ε,直接观测输电线路的应变值可简化覆冰预警流程。研究结论可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 光纤应变 覆冰预警 布里渊频移 定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Ф-OTDR和POTDR结合的分布式光纤微扰传感系统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建中 饶云江 +1 位作者 冉曾令 谢孔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8-11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ф-OTDR和POTDR相结合的分布式光纤微扰传感系统.该系统将窄线宽DFB激光器作为传感光源同时应用到ф-OTDR和POTDR中,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两种系统合为一体,可同时检测传输光脉冲的相位和偏振态的变化,并使它们并行运行以... 提出了一种ф-OTDR和POTDR相结合的分布式光纤微扰传感系统.该系统将窄线宽DFB激光器作为传感光源同时应用到ф-OTDR和POTDR中,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两种系统合为一体,可同时检测传输光脉冲的相位和偏振态的变化,并使它们并行运行以提高传感系统对微扰远程定位检测的准确度,从而大幅减小误判率和漏报率.同时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来降低传感信号的噪音以进行后续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传感系统在14km处获得具有较高信噪比的扰动信号,同时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也达到了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偏振光时域反射计 小波变换 光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R的海缆3D立体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永倩 赵丽娟 +4 位作者 杨志 吕安强 吴飞龙 孙景芳 李星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9-1036,共8页
海底电缆体积大、造价高,铺设在海底导致日常巡检和故障检测非常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针对该问题,采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进行海底电缆实时在线监测,利用海底电缆复合光纤作为传感元件,该监测方法不仅可... 海底电缆体积大、造价高,铺设在海底导致日常巡检和故障检测非常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针对该问题,采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进行海底电缆实时在线监测,利用海底电缆复合光纤作为传感元件,该监测方法不仅可以监测海底电缆沿线每一点的温度分布,还可以测量海底电缆所受外力的情况。在理论分析以及对G.652光纤进行温度和应变系数标定的基础上,在国内外首次将BOTDR技术应用到真实海底电缆在线监测,并将BOTDR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110 kV三相单芯高压光电复合海缆的三维立体在线监测系统,且详细分析了BOTDR测试获取的海缆温度和应变数据。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海底电缆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还可以对引起海缆故障的肇事船舶进行录像、定位和确认,为事故赔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福建省电力公司12个月的良好稳定运行及数据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了本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 海底电缆 三维立体监测 应变 温度 自动识别系统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构建光纤链路的OTDR测试实验及教学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远芳 李明宇 +3 位作者 阎春生 时尧成 王晓萍 刘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38,52,共6页
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纤基础知识、光纤连接及测试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浙江大学信息工程(光电)专业在"光通信及集成光电子技术模块实习"中设置了光纤链路测试实验,要求学生基于光纤、跳纤、尾纤、光纤端面处... 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纤基础知识、光纤连接及测试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浙江大学信息工程(光电)专业在"光通信及集成光电子技术模块实习"中设置了光纤链路测试实验,要求学生基于光纤、跳纤、尾纤、光纤端面处理工具、连接器、衰减器和熔接机等实验器材,通过机械对接、法兰及熔接方式自行构建光纤链路,并使用光时域反射计(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进行测试,并对光纤端面质量、接续效果以及链路构建的合理性进行评估。2a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种"基于任务,边做边学"的自主式、探究式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OTDR的使用要点、光纤的端面处理及接续方法,而且学生发现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实验教学 otdr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隋海波 施斌 +3 位作者 张丹 魏广庆 朴春德 王宝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84-191,共8页
围护体系的加固质量对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变形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可掌握基坑变形的发展动态,对基坑失稳破坏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常规监测方法相比... 围护体系的加固质量对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变形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可掌握基坑变形的发展动态,对基坑失稳破坏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常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分布式、长距离、实时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可满足基坑工程安全监测和基坑失稳早期预警的要求。本文对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的测量原理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一套基于BOTDR的新型基坑工程分布式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工程应用中传感光纤的布设方法、光纤保护和温度补偿技术等。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基坑工程分布式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于BOTDR技术的基坑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用于基坑工程稳定性的监测和失稳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体系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 变形监测 分布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及其在安防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建中 饶云江 冉曾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89-279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时域反射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新型安防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偏振分束器获取到具有正交偏振态的两路偏振光时域反射计信号,对比验证以确认是否出现了造成偏振态变化的扰动,提高了系统对扰动远程定位检测的准确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时域反射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新型安防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偏振分束器获取到具有正交偏振态的两路偏振光时域反射计信号,对比验证以确认是否出现了造成偏振态变化的扰动,提高了系统对扰动远程定位检测的准确度,大幅度减小了误判率和漏报率.同时在偏振光时域反射计系统的扰动探测中创造性的采用差值法和相对坐标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可以明显并且直观地检测和定位偏振光时域反射计系统中的扰动.最后采用Visual C++开发了一套实时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在2km和14km处获取到具有较高信噪比的扰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偏振光时域反射计 VISUAL C++ 安防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R用于钢筋混凝土T型梁变形监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丹 施斌 +2 位作者 徐洪钟 高俊启 朱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0-484,共5页
介绍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BOT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原理 ,并应用BOTDR技术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加载后的应变分布进行了测量 .试验表明 ,BOTDR的应变测量结果与应变片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并监测到当荷载加至 2 5kN时 ,钢筋... 介绍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BOT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原理 ,并应用BOTDR技术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加载后的应变分布进行了测量 .试验表明 ,BOTDR的应变测量结果与应变片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并监测到当荷载加至 2 5kN时 ,钢筋混凝土梁出现了裂缝 .此外 ,由BOTDR的实测应变分布还推算出了梁的挠度 .这些结果显示出BOTDR作为先进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变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分布式光纤传感 钢筋混凝土T型梁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崩塌岩体推力监测用分布式OTDR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利勋 刘永智 +2 位作者 欧中华 代志勇 周策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56,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圆形弹膜片和微弯调制机构进行应力传感,用光时域反射探测(OTDR)技术进行测量的分布式光纤应力传感方法。全面阐述了单模光纤微弯应力传感原理及应力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与分布个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双光路信号就减小... 提出了一种用圆形弹膜片和微弯调制机构进行应力传感,用光时域反射探测(OTDR)技术进行测量的分布式光纤应力传感方法。全面阐述了单模光纤微弯应力传感原理及应力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与分布个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双光路信号就减小了光源波动及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的解调应力方法。建立起了对岩体推力进行监测的试验系统,野外试验表明该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工程实用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应变传感器 光时域反射计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R的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应变/温度监测 被引量:40
19
作者 吕安强 李永倩 +1 位作者 李静 吴飞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3-539,共7页
高压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结构复杂、敷设环境特殊,日常巡检和状态检测实现难度大,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和温度测量设备对其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为此,利用Brillouin光时域反射计(BOTDR)对110 kV光纤复合海底电缆中的复合光纤进行了应变和温度... 高压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结构复杂、敷设环境特殊,日常巡检和状态检测实现难度大,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和温度测量设备对其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为此,利用Brillouin光时域反射计(BOTDR)对110 kV光纤复合海底电缆中的复合光纤进行了应变和温度标定实验,比较了不同光纤Brillouin频移的应变/温度系数和初始频移的区别,给出了利用光纤中Brillouin频移分布曲线进行接续点精确定位的方法,对运行中的海缆进行了全面、实时、长期的状态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海缆光单元中不同光纤的Brillouin频移应变/温度系数基本相同,约为0.05 MHz/10-6和1.05 MHz/℃,但初始频移差别较大,变化范围约20 MHz;光路中接续点处的Brillouin频移变化明显,可作为定位依据;利用Brillouin频移监测海缆的应变和温度需结合海底地形、地质、洋流、环境温度、负荷电流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海底电缆 Brillouin光时域反射计 应变 温度 Brillouin频移 光纤标定 光纤接续点定位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R技术在边坡表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永莉 尚岳全 于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7-783,共7页
针对普通监测手段和技术应用上的不足,采用BOTDR技术监测坡体表面变形发展。分析了监测实施过程中光纤传感器的固定及温度补偿问题,介绍了BOTDR在浙江省龙丽高速公路官家滑坡中的铺设手段。根据官家滑坡的工程环境特点,在坡体上采用植... 针对普通监测手段和技术应用上的不足,采用BOTDR技术监测坡体表面变形发展。分析了监测实施过程中光纤传感器的固定及温度补偿问题,介绍了BOTDR在浙江省龙丽高速公路官家滑坡中的铺设手段。根据官家滑坡的工程环境特点,在坡体上采用植入式固定方式;前缘坡面布设光纤时,引入准分布式监测理念,使用专用夹具定点固定光纤。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植入式固定方式,宜选用外径较小的紧套光纤,能使其较好地保持同步协调变形,且光纤因护套影响小而灵敏性较高;定点固定方式,易选用外径较大的光纤,适宜于坡面监测环境。植入式固定方式,若坡体内温度场变化较小,可不进行温度补偿;若坡面温度变化较大,可选取与监测环境温度场相似区布设松套光纤进行温度补偿。对监测过程中实施光纤的固定及温度补偿手段进行了改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 Botdr 监测 固定 同步协调变形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